朱元璋观后感(5篇)

时间:2019-05-11 21:4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元璋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元璋观后感》。

第一篇:朱元璋观后感

朱元璋观后感

朱元璋>观后感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出生于贫苦大地的农村娃,父母双双死于饥饿灾荒中,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从小没有念几句书的娃娃,在那个诸侯争霸,战火纷飞,温饱不能自足的年代,这个农村娃娃靠着自己一腔热血,超凡眼光,建立雄功伟业,为后世所瞻仰,“自古乱世出英雄”他是是谁呢?他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这部电视剧是在朋友推荐下看的,边看这部电视剧时,我一直在思考朱元璋这个人,不得不为其折服,从他身上也学会到很多东西。

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1、描述光明远景。首先作为团队领导人一定要给他们描述一个可以看得到的美好未来,让他们跟着这个未来走,而不是跟着自己走。

2、学会收心。通过生活中点滴事,使别人感动,让别人看到自己诚意,让别人死心踏地归顺自己,当然跟着自己的兄弟,也不要亏待别人,同享福,然后一起做大团队,扩张疆土市场。

3、选对靠山。刚开始起步时,你并不强大,你的人脉圈并不广,所以你刚开始起步时,你需要归顺到差不多势力下,借助他的圈子扩展自己势力,同时也扩大自己圈子。

4、绝对忠诚。对自己的顶头老大,要表现出绝对忠诚,你可以表现出你对外面的野心,但是你的野心绝对不能让他感觉到你要替取他而代之,否则其实你再有能力,他也不会把机密告诉你,甚至打压你,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控制不了的人纳入自己团队。

5、博大胸怀,展示你无比大的心胸,即使竞争>对手,也争取把他纳入你的旗下,平时多给与点别人尊重,自己大方点,牺牲点,展示你那“海纳百川”的胸怀。

6、恩威并施。对自己兄弟要绝对对他好,对自己对手,要么不斗,要么斗就斗到他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7、长幼有序。在私下场合,谁是老大哥,谁就应该收到最高尊敬,不管职位了。

8、自古家庭和事业两难全,尽可能学会平衡他们,家和万事兴,学会隐忍,坏境能影响很多东西。

9、学会成长。成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一夜暴富,这样的事业不长久,爬的高,摔得也惨,比喻胡惟庸。

10、保持一颗恬淡的心。人生起起伏伏很正常,今日大富大贵,德高望重,说不准明日就是阶下囚,比喻现实中的徐才厚,晚节不保,今日还是农村娃娃,明日也许会是国家领导人

第二篇:朱元璋观后感

朱元璋观后感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出生于贫苦大地的农村娃,父母双双死于饥饿灾荒中,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从小没有念几句书的娃娃,在那个诸侯争霸,战火纷飞,温饱不能自足的年代,这个农村娃娃靠着自己一腔热血,超凡眼光,建立雄功伟业,为后世所瞻仰,“自古乱世出英雄”他是是谁呢?他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这部电视剧是在朋友推荐下看的,边看这部电视剧时,我一直在思考朱元璋这个人,不得不为其折服,从他身上也学会到很多东西。

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1、描述光明远景。首先作为团队领导人一定要给他们描述一个可以看得到的美好未来,让他们跟着这个未来走,而不是跟着自己走。

2、学会收心。通过生活中点滴事,使别人感动,让别人看到自己诚意,让别人死心踏地归顺自己,当然跟着自己的兄弟,也不要亏待别人,同享福,然后一起做大团队,扩张疆土市场。

3、选对靠山。刚开始起步时,你并不强大,你的人脉圈并不广,所以你刚开始起步时,你需要归顺到差不多势力下,借助他的圈子扩展自己势力,同时也扩大自己圈子。

4、绝对忠诚。对自己的顶头老大,要表现出绝对忠诚,你可以表现出你对外面的野心,但是你的野心绝对不能让他感觉到你要替取他而代之,否则其实你再有能力,他也不会把机密告诉你,甚至打压你,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控制不了的人纳入自己团队。

5、博大胸怀,展示你无比大的心胸,即使竞争对手,也争取把他纳入你的旗下,平时多给与点别人尊重,自己大方点,牺牲点,展示你那“海纳百川”的胸怀。

6、恩威并施。对自己兄弟要绝对对他好,对自己对手,要么不斗,要么斗就斗到他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7、长幼有序。在私下场合,谁是老大哥,谁就应该收到最高尊敬,不管职位了。

8、自古家庭和事业两难全,尽可能学会平衡他们,家和万事兴,学会隐忍,坏境能影响很多东西。

9、学会成长。成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一夜暴富,这样的事业不长久,爬的高,摔得也惨,比喻胡惟庸。

10、保持一颗恬淡的心。人生起起伏伏很正常,今日大富大贵,德高望重,说不准明日就是阶下囚,比喻现实中的徐才厚,晚节不保,今日还是农村娃娃,明日也许会是国家领导人

第三篇:电视剧《朱元璋》观后感

电视剧《朱元璋》观后感

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看了胡军主演的长篇史实电视剧《朱元璋》,有几点感想:

第一,从治国平天下来讲,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出生最贫贱的皇帝,最终能歼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等枭雄,推翻大元王朝建立大明帝国,实属古今中外之罕见。他少小因贫穷而颇能隐忍,也颇有组织领导的才能,无论是给地主家放牛,还是在皇觉寺当行僧,他都表现出了生于乱世却不苟活人间的气度,他可以为身为千总的儿时伙伴当马夫,可以冒着砍头的危险舍身救义父,可以为正军纪法办最得力的助手干将,朱元璋从起义造反,经过十五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成就大明王朝,他的忠义、果断、睿智和勇敢是成就大业的人格基础。明朝开国后,朝政的治理和整顿,朱元璋几乎亲力亲为,他善于用人,深知驭人之术,他设立左右丞相,一文一武,相互节制,他开创恩科考试的实习御用制度,选拔了大批有用人才,他还薄征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明初全国呈现繁荣景象,特别是在惩治贪污腐败上,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历史罕见,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给予官员的俸禄是历朝最低的,为的是官员们为政清廉,克己奉公,但是也正因为过低的俸禄,致使大批官员走上了腐败的道路。朱元璋执政期间从早到晚处理朝政,事必躬亲,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勤政的君王。

第二,从个人感情上讲,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是一位难得的圣君,他明察秋毫,对是非、忠奸、善恶分的清清楚楚,不管是为大明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宰相李善长,蓝玉将军,还是建国后为国呕心沥血的诚意侯刘伯温,杨宪,只要是犯了法,违反了纲常伦理,他丝毫不计较私人感情,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六亲不认,是一位在感情上有着超群自我克制能力,统观大局,远见卓识的皇帝。从家庭的角度讲,朱元璋也表现出了难得的侠骨柔情,他对太子朱标教育有方,对马皇后尊敬有加,算得上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和丈夫。但是,也许是出生卑微,也许是对黑暗社会恨之入骨,朱元璋对周围的大臣几乎没有完全信任的,文武百官中,只有马皇后敢于劝谏他,对人的猜疑防范一直深刻的围绕着他,因为刚愎雄猜,开国的元勋们几乎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暴虐无常一方面成就了帝业,一方面也留下了千古诟病。

第三,从人格特征上讲,朱元璋聪明过人,胆略超群,他敢作敢当,从少小分吃地主家的牛肉,初上战场杀死领队,到最后为维护大明的千秋大业诛杀三万多官员震慑腐败,足见他是一个多血质和粘液质组合的人格,不仅有勇有谋,还洞若观火,从大局出发,着细微之处查人,在战场上和建国中立下了赫赫威严。尽管晚年的朱元璋错杀了不少名臣,但是从整个明朝初年的天下格局来看,朱元璋对于恢复民生,整治吏治作出了历史贡献。

最后,特别敬佩马皇后,这个在朱元璋一无所有时就跟着他的女人,之所以能稳坐后位到终老,并且得到朱元璋的唯一信任,与她的勤勉、贤良、坚韧、智慧、友善是分不开的,马皇后不仅善于处理各种人情关系,而且慈悲为怀,聪颖过人,为朱元璋治理国家出过许多良策,同时也是朱元璋的识字老师和人生导师,处处维护他的龙威但又时时提醒他把握尺度省察自己,是一位难得的贤后。

由此,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女人,关键是要学会做人和为学,谦忍、善人、视远、豁达方可为之,不可急躁冒进,不可贪恋眼前,成大器的女性,先要成就自己的内心。

第四篇:电视剧胡军版《朱元璋》观后感

电视剧胡军版《朱元璋》观后感

——作者:苏州-何广飞

朱元璋在天下大乱初期作游僧的,因为冒死答应给被捕的一个义军头脑超度诵经,而给他的女儿马姑娘留下了一片恩情。这是他起家的倪端和根本。受马姑娘的重视引见,结识了马姑娘的义父郭子兴,从此在郭大帅帐下做了马夫。——善行引来机会。

一次战争,元廷大将脱脱遣30万大军“来剿义军”。郭子兴部和孙德崖部商量好了分兵埋伏在山崖两边,待元军来犯共同御敌。等到元军攻来时,郭子兴部现场指挥官副帅郭天叙却想让友军先消耗大部失利后再出击,为了既减弱孙德崖部实力,同时拿下战功。临阵的小头目一意执行郭天叙的意图始终按兵不动,朱元璋砍了这个临阵不战的小头目,又第一个奋勇冲杀站场,带动全军及时投入战争,终挽救了深陷站场的友军,击退元军。这次事后,朱元璋被关押,同时主帅郭子兴看到朱元璋不失为一位大有潜力的将才,意外的提拔朱元璋为千总。这是他事业上升的一个里程碑。——因功拔起。

在当时那个时代元廷腐败,到处饥民,天下大乱,各地义军群起,他们都发源于明教,基本上有个共主就是明王。各地义军则称大帅。江南地区,实力较强的有四支军队,其中数郭子兴部和孙德崖最大,他们相互猜忌常常发生内讧,朱元璋容身其中以后发现这种痼疾很深,他当时高举“忠义”的旗帜,以化解矛盾、以德报怨、争求团结为路线,多次化解孙德崖和郭子兴的矛盾,同时郭子兴几次怀疑朱元璋的异心,朱元璋一直采取一片赤诚的做法,使郭部和孙部义军中结束了以军之间一直以来的尴尬局面。——团结才能成事、孤立相背必然走向没落。

朱元璋在军中连续的种种作为引起了郭天叙父子的嫉妒,特别是郭天叙长着自己是副帅在军中力排打压朱元璋,而朱元璋又提防、又谦让恭顺,郭天叙怕朱元璋强大教唆郭子兴下命令朱元璋出灏州城,朱元璋欣然应允。要说明一下的是,当时灏州城有四支义军相互为了独占城市常常争斗都企图独占灏州城,朱元璋曾经给郭子兴提出一个战略思想:在灏州城待下去只能是各路义军相互不服、相互争斗不绝,永远不会有一日宁静,而且反倒引起元军的注目,元军也会把灏州城作为一个主攻目标,在灏州城待下去将必然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和排斥,终究无法发展起来,朱元璋提出跳出灏州城到外面去重新发展。可惜郭子兴父子都没能也不能理解这个深远的战略,所以当他们把朱元璋当作将来的大敌而驱出灏州城到黄发展的时候,朱元璋很高兴,开始郭子兴父子还答应给他3000精兵和三个月粮草,后来郭子兴受郭天叙的解说,打算只给朱元璋500老弱兵而且粮草叫他自筹。结果朱元璋只要了十八位将才和十八匹马去了黄冈。——确定发展的大方向要把思想和观念开放开阔、不能一棵树吊死。也就是要定性分析。

从曹操和朱元璋看来,当时的情景,跟别人合作或者从属的别人的帐下,都没前途,因为他们的合作者或者上司都是不能成大事者,要发展,必须独立门户,不同的是:曹操是看到了合作伙伴都是没出息的,主动自己发展的。而朱元璋则虽有跳出去发展的意向可最终是被郭子兴父子“赶出”灏州城而出去发展的。明君必须最终脱离昏庸的羁绊出去自立门户发展。

当时有个智囊李善长。开始事主于朱元璋后事主于郭子兴,他认为:义军群起却难成气候就是因为他们相互争斗相互征伐只知强抢豪取争相称霸。他给朱元璋一句九字战略:“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这个战略跟三国时期荀彧给曹操提出的战略很相似,就是**时代,强抢掠杀争夺只是短暂行为,时间长了在粮草上会短缺不能为继,必然又会导致更大范围的杀伐,1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就首先要发展农业积攒粮草,还有急于称帝急于称王在名分上不正不顺反而会成为天下的公敌,成为被消灭的目标。基本可以概括为“隐蔽蓄养”,“不逞短勇”。再次基础之上李善长提出,要建立根据地在灏州城是不行的,而金陵地产丰富、有长江天险自固、人才云集,要取天下必须先夺得金陵,借以发展实力日后才可徐图天下。

当时李善长跟在郭天叙帐下坚守灏州城,朱元璋被郭天叙驱往黄冈。郭天叙豪言壮语要一举拿下金陵,郭天叙听元军叛军口信说是金陵大将脱脱出城攻打其他义军去了,现在金陵空城,郭天叙大喜,迅速集结军队大举进攻金陵,不料半途在黑石叽中了脱脱的重兵伏击,“轻信假报导致灾难”。郭天叙终于大败而自刎。李善长得报慌忙求救于朱元璋。朱元璋结果采取了一个很出人意料的举措,先是派 兄弟徐达到金陵城打探虚实,得知真情后,引5000精兵突袭了这个此时是名副其实的“空城”,随后又火速杀到黑石叽,脱脱的元军跟郭天叙大军已经战得精疲力竭,被朱元璋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自此朱元璋得了开业的基地,一个富有的基地。在这里,我认为:这个事件中,看出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郭天叙实在是个军事盲,不知道“兵道乃诡道”的真谛,缺乏军事知识,也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军事很精通,“避实击虚”的基本军事策略把握的很好,这其实是“围魏救赵”的翻版,攻其所必救,不是采用直接的方式而是采用间接却很收效的方式。——知识决定胜负,有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精通不精通,在关键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的帐下是带着《义军十恶》来的,当时朱元璋几次三番请刘伯温入幕都被拒绝。是朱元璋举行的金陵城头法场成服了刘伯温,朱元璋义军占领金陵后,横行乡里、气压百姓强抢民女,一时金陵城内士绅财主平民百姓都人人自危胆战心惊。朱元璋看到义军的行为已经导致了民心的丧失,就明法纪处斩了几位犯乱的大将有好几位还是曾经跟随朱元璋浴血奋战的义子义侄呢,受马氏劝说:为了得到士绅财主、士子、百姓的支持必须保障他们的利益就得处罚犯乱的将士,鉴于此,朱元璋依然邀请全城有名望的士绅财主、士子等都来城头观看执法,依次给百姓和各阶层一个亮相:说明朱元璋义军是真正的义军,通过这个城头执法扩大影响、广泛宣传。刘伯温正是看到了新的义军才相信朱元璋的。

刘伯温给朱元璋提出了“义军十恶”,比如,相互猜忌相互杀伐,祸害百姓,目光短浅,缺乏军训、缺乏军纪、不懂军事、不懂政治„„诸如此类,一下就说到朱元璋的内心了,他令人吧这十恶写成大篇幅悬挂帐前依次警戒军队将士,依次扩展,朱元璋还确立了严明的军纪章程并形成书册人手一本警示将士督促他们坚持学习。同时马氏也规定了内眷的制度:明确将士兵卒的家眷的待遇、权利、福利。从此朱元璋的义军已经形成一整套的严明的纪律制度,正式这些制度和纪律使该朱元璋逐渐强大起来的。——人是性任而欲纵的动物,没有了约束或者约制、规定,人就要出格出事,一个群体也是这样,没有约制、约制不明、约制不严的群体必然会派生很多毛病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弊端乃至祸患。人者如同水流不制则任、不理则荒,而且要时常整肃培植,制度纪律如同器皿,没有器皿则水流不成型,什么样的器皿就有什么样的形状。当然规定、约制太死也会适得其反。

刘伯温的第二大贡献,当时的时局是:朱元璋义军附近有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军霸,在北方有元廷大军。当元军来犯时,几乎帐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元军是头等大敌,首先应当考虑如何对抗消灭元军,朱元璋如此认为、将士这么认为、连智囊李善长更是如此认为,只有刘伯温一人坚持当下最大敌人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元军而是陈友谅和张士诚。他的观点是:元廷腐败名存实亡,大势已去,空有一幅唬人的架势,一触即溃。而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是想争当未来皇帝的霸王,他们包围在朱元璋的附近时刻想吞灭之,而且他们各自拥兵数十万很大。在这个意见上朱元璋全军和李善长都和刘伯温政见不合,甚至很不容,为此刘伯温依然离去,直到后来陈友谅侵犯了朱元璋的一座重镇,朱元璋才幡然醒悟。还是朱元璋的老婆马氏深感刘伯温大才,亲自到青田把刘伯温请来的。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决战。陈友谅60万大军战舰高昂沿江直接朝金陵朱元璋总部开发,第一个重镇就是洪都,将士们臣子们听说军情后纷纷慌忙,有的主和有的主降,毕竟朱元璋只有不到30万的军队,很多人都很恐慌。朱元璋本人也是有点战战兢兢。也有主战的,更有主攻者,那就是蓝玉和刘伯温。为了拖延时间好准备战船和招募新兵,朱元璋派蓝玉带2万精兵到洪都坚守,只要抵御陈友谅60万大军100天即可,同时金陵这边积极准备打造战船、练习水师、扩充兵卒。蓝玉不愧为悍将,勇猛无比,硬是以2万精兵顽强抵抗陈友谅60万轮番攻城拖延了100多天,期间几次城池沦陷又被夺回,为后方赢得了时间,这期间的战事值得一提的是:开始一月内陈友谅差点都攻下洪都城了,蓝玉见势,索性放弃坚守,直接出城以攻为守与陈友谅厮杀,他们的勇猛震慑了陈友谅士卒将领几次都使将要沦陷的城池再次夺回。还有就是,到了100天的后期阶段,双方已经疲惫不堪,蓝玉这边也是伤亡惨重,蓝玉本人双腿受伤已经不能动弹,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蓝玉死活要属下把自己绑到战旗的立杆上,以此鼓励将士誓死抵抗。在后方,李善长为了准备战船可是费劲了脑筋,这个时候出来了个胡惟庸,此人出招:示意天下,愿意出租商船的每月可得白银50两。其实当时根本没有那么多银子,胡惟庸的打算是,租金只付一月等把商船啦到手再说,以后等仗大胜了有的是白银给他们,如果以后战争败了,那就不给他们后面的租金了,甚至不会还他们船只,反正有军队呢,出租的商人们也没办法。胡惟庸出的租金可是当时的5倍,以致各地商人纷涌而至出租商船,军队只需稍加改造即可作为战船了。从此胡惟庸得到李善长的赏识并从其帐下。

时间赢得了,战船也准备好了,士卒也扩充足了。朱元璋终于向洪都进发直击陈友谅大军,一直追击到潘阳湖。遂有潘阳湖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两军的势力对比为:陈友谅水师雄大,战舰高大,兵卒众多60万,但是粮草短缺,将士士气锐减,智囊不用。朱元璋这边:战船小巧却灵活,粮草充足、将士士气高昂,智囊受用。即便如此,初战,朱元璋还是吃了很大的亏,就是陈友谅的战舰太高大火力太猛,朱元璋军队不能呢个进前即使靠近随即死伤。朱元璋将初战畏惧退缩者处以斩首,将死之士愿意组成敢死队携大量火药驱船撞击陈友谅的战舰,正是这支敢死队的火攻才拿下了陈友谅的水师和战舰,基本大挫了陈友谅的大军实力,只剩下残喘之息了。在后期,陈友谅率残兵死守孤岛,几次想方设法的突围都被朱元璋识破玄机,陈友谅就在朱元璋布置的口袋里斡旋,无不将诡计用其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关键的时候,朱元璋没有得意忘形、没有掉以轻心,时时处处紧密注视提防,使陈友谅几次诡计不得逞,无法获得出逃的机会,终于擒而杀之。

陈友谅的狂妄无知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期间有两次机会,属下贡献良策不被采用,一次是在攻坚城洪都不得时,有人提出暂且放下洪都绕过去直接攻打金陵,这个时候其实朱元璋后方战船和士卒都准备不足,如果陈友谅从此计必拿下金陵,可惜,陈友谅不听一意孤行强攻洪都,错失良机。这个战例跟大汉时期七国之乱的战役相似,当时七国之首吴王率军先攻取景帝的弟弟梁王的城池,因为城池坚固久不能攻下拖延了时间,当时也有属下劝吴王放弃梁王城直接攻取洛阳皇城,可惜吴王也没有采纳,终于给周亚夫留下了时间,周亚夫则避强就弱,从叛军薄弱的山东开始剿杀叛军,逐一剿灭直到与吴王狭路相逢,一举击灭吴王联军。平息了七国之乱。还有一次,在潘阳湖决战期间,属下劝陈友谅赶紧撤回武汉,这样就不会被朱元璋赶尽杀绝了。那样朱元璋就会纵深过大补给线拉长,必然撤军,而且陈友谅粮草不足不能速胜就要火速撤军。这样还可以保存实力日后再图。可惜陈友谅又没有采纳,执意要与朱元璋决战。遂有灭顶之灾。

这里有两个插曲,一个插曲是:就是就在陈友谅在攻打洪都,朱元璋金陵后方正在筹备大战军需的间隙,小明王在山东遇到元军脱脱的攻击,朱元璋力排众人的反驳坚持亲自带大军到山东去营救小明王。众将的意见是,陈友谅随时都可能会来,一旦大帅不在军中,岂不麻烦,而且小明王没什么用处,以前创业阶段小明王对朱元璋毫无贡献。可是朱元璋坚持要去营救。这个做法其实是正确的,小明王虽说没有明显的用处,可是小明王是天下义军的共主,吧小明王拉倒自己身边就可以在名分上约制天下义军了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无形中使江南义军都成为朱元璋的合理属下了,朱元璋就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这跟三国时期的曹操很相似,当时其他诸侯都没有看到汉献帝这个懦弱的小天子的意义,只有曹操的谋士荀彧看到了,他进言曹操赶快到许都把天子接到身边来,这样曹操就可以在名分上成为天下的最大赢家。朱元璋此举与此神鬼相似,说到底就是赚取“名分”,虽然这个名分在军事上、经济上毫无用处,但是在政治上却是最大的利益,看不见的利益。

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当陈友谅军团跟朱元璋军团争夺天下时,张士诚却整天莺歌燕舞“安享太平时光”呢。也许朱元璋正是看透了张士诚的优柔寡断和鼠目寸光,没有把张士诚当作最强的敌人,而是作为最后顺便扫荡的障碍,实际上张士诚确实如此,他的想法是:我先不动不损一兵一卒,等你们两大集团厮杀的差不多了再说,期间,陈友谅也邀请过张士诚叫他趁朱元璋金陵虚弱及时出兵与他东西夹攻,可是张士诚却认为陈友谅这是叫他替陈友谅打朱元璋,他不愿意出兵。如果当时张士诚趁朱元璋出兵山东营救小明王期间出兵,或者趁陈友谅跟朱元璋在洪都和潘阳湖酣战期间出兵,金陵必然空虚,只需轻骑数千即可轻而易举拿下金陵。可惜张士诚没有这样的眼光。要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拿下金陵的,就是趁当时的金陵守将脱脱跟郭天叙在黑石叽大战时金陵空虚,及时敏锐的发现这个机会,轻骑夺取了金陵。以上几点看的出天下明显是要给到朱元璋的,只怪张士诚没有那个眼光,而陈友谅有那个志气却无知。没办法,恰朱元璋什么都有了,天下该是他的。

至于朱元璋取北方元廷大都那是所向披靡,时局下朱元璋义军声势浩大,元廷一窝腐兵瞎将,加之民心大背,朱元璋只是借用了吕昶的大统历,即做到了并不血刃,当时朱元璋还不怎么重视这个大统历,(就是确定大明农历四季更替、农时、忌讳、吉祥、时令的统一表册),还是马皇后给他拿去了,他才明白大统历的妙处,李善长也表示反对,他说按照历朝规矩应当先是昭示登基大典、才是昭示大统历,这不是反过来了。实践证明大统历先出来在当时起到了在民间宣传的作用使百姓都知道天下战事未了就已经出了大明大统历,说明天下已经是朱元璋的了,民心必然大定,可以很快摧毁元军士气和军心。事实上正是如此,大将徐达每到一处,将大统历颁发给百姓们,那些元军就投降了。吕昶的大统历抵上了百万雄狮。吕昶是扫荡元军的首要功臣。

大虎与小明王:当朱元璋要当皇帝了,小明王就成了麻烦,他暗示胡惟庸如何把小明王请到金陵来怎么怎么着,胡惟庸就暗示大虎跟小明王一起沉江。朱元璋暗示大虎做此事前只是交代会有人授意他怎么做,还提前给大虎封了忠义候爵位,使大虎只想知恩图报。

杨宪:治理扬州不择手段,加上虚报业绩,赢得皇帝恩宠,直达都察院主事,做事过于苛刻恩怨必报凄凉狭小,得罪不少人,后因杀人灭口引发事端造胡惟庸揭发旧案导致五马分尸的下场。

胡惟庸:跟杨宪差不多都是很苛刻的做事过甚的人,因为得罪众多大臣后又在皇上离京期间行代理皇帝职务,过于精明和张扬放肆,被皇帝以小事加以罪,引起重臣的讨伐弹劾,处以

死罪。

刘伯温:发明了“淮西勋贵”和“骄兵悍将”,还有“天书”。

李善长;一生老谋深算,退养了还是因“胡惟庸案”被珠连杀头,实在是朱元璋想杀他啊。刘伯温的天书;:说朱元璋刚愎雄猜、严明骏法,预料旧臣都会死在朱元璋之前。

朱元璋:恩威并用,用威时加恩才有效,用恩时加威才有效。创立了锦衣卫。建国后,皇权无上,致使做出了两大过错:

一、不顾陈怀义冒死进谏,独断对诸王分封拥兵戍边,二是、不顾吕昶冒死进谏,肆意撤销宰相制。这人啊要是达到无约束的境地就要肯定要出问题,皇帝就是这样到最后没人能约束他了,他想怎么着就能怎么着,很快就能执行。自己的知识缺陷和性格缺陷就暴露出来,导致杀了全部的老功臣,用罪过度。

第五篇:朱元璋读后感

1、最成功的励志典范: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他几乎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是的,谁会想到几千年钱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在他最绝望的日子里,没有人去同情他、可怜他,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成功的秘诀——他的坚强的意志都来自于他的绝望

朱元璋绝望了,彻底的绝望了,朱元璋知道能救他的只有他自己,复仇的火焰在他的心里燃烧,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坚强,以致于在他后面几十年的时候他遇到无数的困难都能过去。所以朱元璋不怕困难,因为他经历过这世上最艰难、最痛苦的事,这也是日本的学校给学生的挫折教育,这是有道理的,让孩子吃点苦没什么不好。

3、饱受争议——当皇帝后的做人做事

①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朱元璋对江南的富户不放心,我是穷苦出身,这有钱人跟我不是一条心呀,3招:重税、移民、抄家。朱元璋的老家是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的买,身背花鼓走四方”。

②空印案:全国十三个省,一百四十多个府,一千多个县,主官都与空印案有关,主官全杀,副手打一百杖充军,除此之外,各省的按察、的言官也多有获罪,理由是监察不利。其实是名符其实的一扫光,平时大家都争谁的官大,数目有争议,史料记载死伤一万多人。③郭恒案:三万多人

朱元璋是个好皇帝,整顿吏治,恢复经济,励精图治,开创了不朽的大明王朝

下载朱元璋观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元璋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元璋传》感悟

    《朱元璋传》悟公司及个人 进入成都尼达罗以来写的第一篇人物传记感悟 朱元璋一个奇丑无比的放牛娃,做到大明国的开国皇帝,是命?是运?抑或是自身努力呢?!纵览全书,发现其成功有命运......

    对联天子朱元璋

    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

    《朱元璋传》读后感

    《朱元璋传》读后感 毛泽东对放牛娃出身,没有门荫可依,没有背景可靠,徒手夺取天下的朱元璋非常感兴趣。称其为老粗能办大事,从“毛泽东年谱”中可以发现,在三大战役最为紧张而繁......

    朱元璋传读后感大全

    朱元璋传读后感在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上,我们开始认识朱元璋这个人物,那时候我只知道他是明朝的创立者,对他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吴晗先生所写的《朱元璋传》这本书,我对朱......

    朱元璋祖坟传说故事

    朱元璋祖坟传说故事 朱元璋祖坟传说故事 1、 朱家天子刘家相,改朝换国不换相 明太祖朱元璋,原籍苏州,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世居苏州,业家为活,家里非常贫穷,后因饿荒迁徙至凤阳,......

    读《朱元璋》有感(含5篇)

    读《明太祖朱元璋》有感前段时间,我阅读了张煜瑞先生写的《明太祖朱元璋》一书,读后心里感慨万千,对朱元璋其人有了新的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加强学习、应对挑战、推进工作等方面......

    读《朱元璋传》有感

    读《朱元璋传》有感王加友上次有书友谈到《朱元璋传》,于是,借了本来读读。书读得走马观花,体会也就粗浅鄙陋了,请各位书友指教。看完全书,我个人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一、鲜明的写......

    读朱元璋传有感

    读《朱元璋传 嗜血的龙》心得体会 今天,把《朱元璋传》的最后一点读完了,有些许惆怅,“死去元知万事空”。朱元璋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帝王了。他执政三十一年,“忧危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