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来施工管理
外来施工、安装人员入厂须知 为加强外来人员进入我公司的管理,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外来施工、安装人员入厂须知如下:
1.本公司外来人员不准在车间内吸烟;
2.不准穿拖鞋、打赤膊进入作业场所;
3.严禁私自随意开启和动用各种机械设备;
4.严禁随意动用消防设备、器材;
5.严禁酒后进入作业场所;
6.厂区内车辆行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
7.外来来宾未经安全部允许不得在厂区内拍照;
8.外来来宾进入车间参观,必须由本厂专业人员陪同;
9.工场区指定地点请带上口罩及其他劳防用品;
10.请遵守各项警告标示及告示牌之注意事项;
11.外来施工单位或人员在进入厂区施工作业前必须要经本公司安全部培训、审核批准,并接受本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
12.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因违反《安全生产法》造成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由贵公司承担一切责任,给本公司造成的损失将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13.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因违反《消防法》,造成本公司发生火灾事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客户来宾到厂时间:年月日
备注:此须知有效期至本批工程完工。
第二篇:外来施工安全管理协议书
外来施工安全管理协议书
甲方:张家港市绿色三星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本协议适用于外部施工单位在甲方厂区内开展的作业(含维修)、设备设施安装调试、绿化及环境设施的清理、危险废物及废品托外处置、外来劳务、供应商在公司现场服务人员及车辆等项目时的安全生产管理。乙方在与甲方签订本项目主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本协议。
一、项目内容:
1.项目名称:
2.本项目主合同编号: 技术协议编号:
3.施工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二、甲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1.向乙方介绍工程项目作业区域及周围环境。
2.介绍甲方对外来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以便乙方明确该项目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范围。
3.项目实施过程中,甲方有权对有关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4.禁止甲方员工与乙方员工混岗作业。
三、乙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1.乙方必须具备承揽本项目的安全生产作业能力及相关资质;
2、乙方应为该工程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教育自己的员工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并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甲方告知的制度及乙方自己的制度),并有文字书面材料证明该项措施已经进行; 3.乙方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具(乙方自备),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确保在指定地点作业.4.乙方必须自备确保该项目安全实施的各项设施、装备;
6.施工现场必须保证安全作业。乙方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负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承担因安全事故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如果因安全事故给甲方造成损失,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7.对甲方提出的整改建议,乙方应认真对待,限期整改,否则甲方有权责令其停止施工,乙方应对延期造成损失负责;
8.乙方必须无条件服从甲方安全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甲方有权予以停工和处罚;
9.乙方施工所用工具、车辆、材料及施工人员进出工厂大门时,必须自觉接保安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出示进出厂门证件并履行登记手续,厂区内其它一切公司物品不准带出厂外,一经发现以盗窃论处并报送公安机关,乙方因此造成的后果将承担一切费用。
10.施工过程中由乙方造成施工区域以外的环境污损,在施工结束后应由乙方恢复原样,并达到合格的环境要求;施工使用的剩余材料和产生的各种垃圾,根据甲方管理人员要求由乙方进行清理;
/ 2
第三篇:外来施工的安全管理
外来施工的安全责任合同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为了搞好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经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为工程项目合同(合同编号:)的附件。
第二条.工程项目
(一)工程项目名称:
(二)工程项目地点:
(三)工程项目施工期限:
第三条.甲方安全责任
(一)进场施工作业前对乙方项目负责人进行安全事项交底,其内容是:企业安全生产通则;项目属地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对该工程项目有关联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应有完备的交底资料记录。
(二)指定专人负责监管该项目的安全工作,并配合乙方解决因甲方因素而影响安全施工的问题。
(三)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带电运行、机械运作的危险区域内作业,事先要求和协助乙方制订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
(四)监督检查乙方的安全施工作业情况,对违法乱纪现象按甲方单位安全检查考核细则规定进行违规执罚。因乙方严重违规施工作业而影响甲方正常生产时,有权停止其施工作业至整改验收合格为止。因乙方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乙方应对甲方全额赔偿。
第四条 乙方安全责任
(一)该工程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该工程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监管安全施工作业。
(二)开工前必须对所属人员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措施交底的安全教育,不安排未经安全教育人员进入作业场所。
(三)进场作业前需到甲方单位安全部门办理进场许可证及作业人员胸卡证后才准允进场作业,并把进场作业人员名单报安全部门备案。
(四)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甲方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指导,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作业。
(五)对复杂的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应制订单独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甲方单位审查合格后贯彻实施。
(六)需使用甲方的机械、电器等设备、设施,必须经得甲方同意,并对其安全防护措施负责和承担安全责任。
(七)教育和监管所属人员在未经甲方允许,不得随意进入非该施工作业项目区域外的场所及触摸、启动机械、电器、控制阀等设备,否则因由此而引起的事故,乙方负全部责任。
(八)不安排未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的无证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
(九)发生人身事故或生产运行的不安全情况,应立即报告甲方单位安全主管部门。
(十)对该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作业以及对参与该工程作业的本单位所使用的全部人员的安全负责。
第五条.甲、乙双方严格遵守本合同条款,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搞好文明施工作业。
第六条.其他约定条款
第七条.本合同双方签字后生效,一式三份,甲、乙方各执一份,报甲方安全主管部门一份。
甲 方: 乙 方:
安全责任人: 安全责任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现场安全监管人:
第四篇:外来施工企业税源管理初探
加强外来施工企业税源管理初探
日期:2010-08-25 作者:杨培元、刘征益 来源:点军区国税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加强外来施工企业税源管理初探
点军区国税局 杨培元 刘征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大批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实施,使越来越多的大型施工企业尤其是中央级骨干企业纷纷转战南北,承接大型乃至特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然而,与火爆的建筑市场显得不甚协调的是,跨区经营企业外出后的税收管理还存在一些缺失,突出表现在所得税管理方面。其缘由有制度层面因素,也有管理因素,有纳税人原因,也有税务部门的原因。就国税部门而言,涉及外来施工企业的税收管理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增值税及发票管理等方面,要求对企业所得税由国税部门管理的施工企业,按照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有效管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加强外来施工企业的税收管理,完整、准确理解并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是国税部门应予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外来施工企业的现状出发,根据现行税收政策,结合税收工作实践,对国税部门如何加强外来施工企业的税源管理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外来施工企业在税收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知道,施工企业离开生产经营核算本部外出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是较为普遍的。然而,由于建筑企业在其提供劳务和建造产品时,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工程跨区域、项目繁多、建设周期长、成本核算程序复杂以及施工场所条件的限制,给项目所在地的税收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据我们对区域内开工建设的三峡翻坝高速施工队伍的了解,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开展建筑安装业务,多以具有法人资格单位的名义参与投标,中标后与建设方(甲方)签订建筑安装合同,然后以中标单位名义在施工地设立工程项目部或项目经理部开展经营,一般不在施工地组建分公司。也有个别单位以集团公司名义中标后,将业务分配给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子公司派出人员在外地成立项目部或项目经理部。另外,也还存在将中标工程项目违规发包或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从中收取管理费而自身不直接经营的情况。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经营,在税收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在纳税人方面:
(一)外来经营不登记或登记不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在外地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不超过180天的外出经营企业,应凭《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在生产经营前向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外来施工企业都是在生产经营后收取预付款需发票时才进行报验登记,有的甚至在工程竣工结算需要发票时才进行报验登记,还有的在已按无证经营规定进行税款征收的情况下,为少缴税款而补办外出经营登记手续。三峡翻坝高速项目开工以来,全程10个施工标段,有9个标段的中标施工企业的所得税都属国税部门管辖,但自开工以来的近大半年内,纳税人完全没有在经营地履行报验税务登记意识,一直不予办理相应税务登记手续,直到税务部门在税源管理巡查中发现这一问题并要求其办理登记时,纳税人都认为其不应办理税务登记。其实,对于一些大型工程而言,绝大部分建设项目的工期均超过180天,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外来经营纳税人应在经营地办理税务登记,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来代替税务登记。这主要是因为税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源头无法监控,等外来经营纳税人凭《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进行登记时,大多数工程已接近尾声,再办理税务登记已失去管理意义。
(二)经营主体易人,给税收管理增加难度和风险。有些施工项目业主,违规对项目进行再转包,坐收管理费。如此运作,一则使税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判断工程收入是否并入机构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假若双方都没有征税,这样就造成了管理的空档和漏洞;二则给工程质量带来巨大隐患。由于层层转包,在费用定额上自然就会层层减少,到最后一级几乎无利可图,自然就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最后形成“豆腐渣”工程,贻误社会发展,祸害百姓。
(三)外出经营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外出经营企业远离本部,对自身约束性差,缺乏良好的所得税管理基础,使转移至项目建设地税务部门的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地发挥。由于建安企业外出经营只需开具《外出经营管理证明》,日常管理中,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与外来经营企业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没有其他的信息交流渠道,对建安企业核算方式缺少有据的核实,不利于税收征管。外出施工的工程,一般单独设帐,其会计资料都在施工所在地,企业总部只是进行并表核算,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无法对在外地的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核算和帐簿设置保管情况进行了解、控制。部分外来企业在施工地很少有专门的财务部门和人员,对涉税事项的联系相对不便,各种账目不健全,发票管理薄弱,税务机关很难掌握其经营情况。如一些建设单位因资金困难等原因,用材料物资、车辆、房产所有权抵顶部分工程价款,对抵顶工程价款的实物,施工企业一般不计入收入和相应的账目,形成资金账外循环。特别是由于部分施工项目在挂靠经营后,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财务核算既疏于管理,也难于插手,甚至有些企业对挂靠的工程项目只是收取管理费,财务上并不并帐核算,施工地税务机关无法判断工程收入是否并入机构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外来施工企业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存在盲区。大多数企业对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法人所得税制缺乏了解,一直认为所有建安企业的所得税应在地税部门缴纳,而且应由总机构负责,与外出经营的项目部没有关系,外出经营只需在经营地向地税申报缴纳营业税。同时由于国、地税信息的交流沟通不畅,使得外来企业的所得税管理一直处于死角。另外,对工程施工中有可能涉及增值税应税行为的认识更是显得闻所未闻。
在税务部门:
(一)管理界限模糊产生征管矛盾。目前企业所得税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管。从纳税人性质上看,两个部门的管理范围一度存在交叉。由于国税和地税在所得税的征管范围上存在交叉、职责不清,极易产生国税和地税争税源抢着管或出现都想管而都没有管住的不正常现象,以至严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正常征管秩序,增加了税务部门之间以及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矛盾。
(二)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管证》不规范。主要原因是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与实际开工时间不一致,导致外来施工企业《外管证》开具时间滞后,带来项目税收管理时间滞后。另外,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的《外管证》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格式,有电脑版,有手工版;开具项目不齐全,开具时限有的是3个月,有的是1年,有的甚至是“空白”;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完整;开具部门有县(市)区局征管部门,也有分局。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机构所在地税务部门没有将《外管证》列为重要征管文书管理,领、用、存各环节都存在漏洞,致使《外管证》管理混乱。开具的不严肃,也加剧了管理使用的失控。
另外,也有的税务机关对《外管证》监管不到位。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对外出施工企业《外管证》往往一开了之。由于具有外来施工企业经营形式灵活多样和工程项目流动分散的特性,项目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无法判断工程收入是否并入了机构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施工队凭据《外管证》走遍全国各地,就造成了纳税人选择缴纳所得税的纳税地点的空间和管理上漏洞。同时,对纳税人外来施工,如果项目经营活动在没有税收监控的情况下完工走人,形成的欠税、偷税更是难以追回。这说明机构所在地和项目施工地税务机关之间信息反馈、沟通配合不到位,《外管证》形同虚设。
(三)税源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对外来经营企业的税收管理的在广度和深度存在欠缺。对跨省市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其所得税管理面还不足。另外,即使按有关规定实施所得税管理,但对在施工中的相关税收缺乏关注,比如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发生制售货物用于自身工程建设的,其增值税的管理可能出现空白。另外,对发票的管理也可能存在欠缺。
二、目前对跨区经营施工企业的税收政策规定
对外来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税收管理的权限源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六章规定: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税务登记证件副本和《外管证》。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外管证》缴销手续。
施工企业外出经营的税收管理,核心问题是应纳税种的缴纳地点和方法问题。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建筑企业外出经营所得税纳税执行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227号)文件。该文件规定,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到本县(区)以外地区施工的,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经营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所得税。否则,其经营所得由企业项目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征收所得税。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因此,非法人单位不成为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建筑施工企业在外地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非法人分支机构,也就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但考虑到跨省经营涉及财政利益分配的特殊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确定了“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所得税预缴模式。然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由法人单位中标后,直接以中标单位名义成立对外项目部赴外施工,就是前述的种种经营方式。外出的施工企业由于没办理工商登记,不构成二级分支机构条件,不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28号文件所适用的预缴所得税办法,对这一部分的税收控管存在政策真空。以至于在文件下发以后,各地对分支机构的认定理解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实际执行也较为混乱。在二级分支机构的判定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21号)规定:二级分支机构是指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对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外出经营施工企业在预缴所得税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度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按建筑施工企业的不同管理形式,对外出经营企业的所得税管理问题进行了明确。在是否缴纳所得税的政策规定上,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首先强调,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对建筑企业所属的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由二级分支机构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办法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三,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
第四,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
这一文件规定的出台,较好地解决了外出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管理问题,对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实施税收管理明确了具体的操作路径,核心的问题就是对二级分支机构的认定。企业和税务部门共同对照文件对号入座,避免了因体制问题而出现的税企之间、税务部门之间的纷争,也较好地体现了企业登记注册地与企业经营行为发生地之间的利益兼顾。
其实,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作业中可能涉及到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也应予以关注。就现实的情况看,包括税务部门在内,有不少的人都这样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是营业税纳税人,其发生的经营行为,只涉及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其实则不然,建筑企业在日常施工中,时常会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对此,国家税法作了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所称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第六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和第七条也作了相对应的规定,明确营业税纳税人发生的上述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透过以上政策规定不难看出,对建筑企业以自产货物用于建筑工程的情形,比如铁路或公路施工企业自行开采砂石用于路基铺设、在现场生产制作用于本项目的桥涵设施预制构件、浇筑路面施工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等,都包含了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对此应按现行税法的规定,对销售货物的部分确定计算征收增值税。
三、加强外来施工企业税源管理的措施建议
加强税源管理应从完善机制和建立手段上做文章。要规范管理流程,细化管理内容,使管理活动朝精细化和科学化方面迈进。
(一)抓好源头控管,建立项目户籍管理制度。税务部门要积极从相关部门获取建设、招投标信息,摸清本埠外来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要实行有序的项目登记,包括项目开工登记、项目变更登记和项目注销登记,按企业、分工程建立相应的项目户籍管理档案。同时,要注意发现经营主体是否发生变化,是否与合同中标的单位一致,对发现的层层转包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及时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税务部门应要求外来施工企业每月按工程项目分别报送工程款的结算情况,以及新增项目合同、已完工程项目、在建工程项目明细表、预决算书等涉税资料。
(二)理顺户籍关系,严格税务登记管理。严格执行《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制度,对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督促其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就国税部门而言,应借助地税部门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登记信息,筛选出所得税由国税部门管理的纳税人,督促纳税人严格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或履行报验登记。对应办税务登记而未办、应报验登记而未报验的外来施工企业进行提前告知或催办通知,逐步消除以《外管证》代替税务登记的现象。对经催办通知后仍不接受管理进行登记或报验的,税务部门应按无证经营进行税务管理。要加强登记办理和报验环节的审核和控制。依照《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外来施工企业实行有效管理,税务机关要责成纳税人提供外来经营税务管理所必需的资料,登记办理和报验时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合同原件、复印件,分包工程还必须提供总承包合同复印件。
(三)加大税法宣传,搞好纳税辅导。对外来施工企业的管理,不仅要求税务管理人员熟悉各种税收业务知识、涉税法律法规,特别是所得税业务知识,更要精通会计业务知识,同时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搞好外来施工企业的税收管理。税务部门应经常性的深入企业,下户采取实地宣传、辅导,发放有关知识手册,把政策送上门,把服务送到家,提高企业主动依法纳税意识和自我办税能力。要向外来施工企业讲明税务登记管理、税收政策管理、发票管理和办税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尤其是对税收政策的介绍,要有针对性,深入浅出,对存在的认识误区要耐心,要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让纳税人心服口服。同时对外来人员在服务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让其消除陌生感,变纳税为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四)建立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各级国税机关应加强与地税、工商、市政建设、规划设计、土地、招商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本区域内工程作业动态情况和基本资料,逐户建立税源管理档案。建设部门在办理外来施工企业登记时,要及时通知其到税务机关办理相关登记,接受税务管理,并定期将外来施工企业办理登记报验情况及有关建设项目信息资料传递给税务机关。要密切与建委、建管、市政、交通、水利、电力、冶金等有关部门的工作配合和联系,及时掌握外来施工单位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信息,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档案,及时、准确反映其税收管理情况。要加强对转包、靠挂企业、借照经营等企业的管理,与企业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积极协调,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无外出经营活动证明的施工企业按一定比例的利润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确保边缘税源的应收尽收。要特别注意做好国税地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各级国税地税部门之间应定期开展涉税信息数据的交换,有条件时应建立信息交换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特别是对转(分)包工程或承包工程的双方分别由国地税征管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便于税务机关及时了解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同时,共同研究加强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管的有关政策,在征收方式鉴定标准、应税所得率的确定、纳税评估指标的项目和标准以及其他政策执行上应基本保持一致,确保政策的统一性。
(五)加强发票管理,搞好各税联动。针对外出经营企业财务管理偏松的特点,税务部门应把好发票管理关,建立定期查验机制。发票控管是对外来施工企业纳税评估的有效抓手,是打击各种发票违法违规行为和偷逃税行为的有力武器,把住了发票关口就等于牵住了外来施工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的“牛鼻子”,也能从中得到供货企业和个体纳税人的增值税涉税信息,从而带动增值税管理。不仅如此,在加强发票管理环节,对施工企业实施有效监督,可以防止以挂靠形式经营的单位,通过使用假发票或真票假开的形式,偷逃国家税收、侵吞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
(六)统一税收政策,实现应收尽收。随着建筑安装市场的开放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外出建安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经营活动。因此,应就建安企业外出经营的税收征管进行统一规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规定,对外出经营的施工企业,区分不同情形实施税收征管。对属总分支机构企业的,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就地预缴。对未能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挂靠承包性质的项目部在经营地办理了税务登记证,无论是否持《外管证》,全部就地按独立纳税人征收企业所得税。通过明确所得税征管地点和统一的行业应税所得率或征收率,以解决机构所在地和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外出经营建筑企业争抢所得税或都不管所得税的问题,防止税负不均。
(七)严格执法,打击偷逃税行为。通过日常检查和定期巡查,看企业是否存在白条入账、取得异地发票等行为,特别是对分转包及多层转包队伍的发票取得情况进行检查。对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索取建筑业发票、承包人未实行代扣代缴导致税款流失的,要严格按税法规定进行处罚。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五日
第五篇:外来施工安全管理协议书
SP-07-032-01
外来施工安全管理协议书
甲方:大连光洋瓦轴汽车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本协议适用于外部施工单位在甲方厂区内开展的建筑施工(含维修)、设备设施安装调试、绿化及环境设施的清理、危险废物及废品托外处置、外来劳务(含学校实习人员)、供应商在公司现场服务人员及车辆等项目时的安全生产管理。乙方在与甲方签订本项目主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本协议。
一、项目内容:
1.项目名称:
本项目主合同编号:技术协议编号:
2.施工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二、甲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1.向乙方介绍工程项目地址及周围环境。
2.介绍甲方对外来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以便乙方明确该项目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范围。
3.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4.项目实施过程中,甲方有权对有关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5、检查乙方的资质和乙方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6、禁止甲方员工与乙方员工混岗作业。
三、乙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1.乙方必须具备承揽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能力及相关资质;
2、乙方应为该工程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教育自己的员工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并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甲方告知的制度及乙方自己的制度),并有文字书面材料证明该项措施已经进行;
3.乙方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具(乙方自备),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
执行操作规程;并确保在指定地点作业;
4.乙方必须自备确保该项目安全实施的各项设施、装备;
5、施工现场严禁明火作业,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使用的易燃、易爆等危险材料物品,需经甲方批准、登记,并办理相关“危险作业许可证”。危险物品带入量不得大于当日使用量,当日施工所用余量,在当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带走,不得遗留在现场;
6.施工现场必须保证安全作业。乙方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负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承担因安全事故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如果因安全事故给甲方造成损失,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8.对甲方提出的整改建议,乙方应认真对待,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甲方安全管理部门,否则甲方有权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整改,乙方应对延期造成损失负责;
9、乙方必须无条件服从甲方安全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甲方有权予以停工和处罚;
10、禁止乙方员工与甲方员工混岗作业;
11、乙方施工所用工具、车辆、材料及施工人员进出工厂大门时,须必自觉接保安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出示进出厂门证件并履行登记手续;
12、施工过程中由乙方造成施工区域以外的环境污损,在施工结束后应由乙方恢复原样,并达到合格的环境要求;施工使用的剩余材料和产生的各种垃圾,应由乙方进行清理;
13、施工现场内严禁吸烟,禁止随地大小便,乱扔废弃物,如发现违规现象,将处以50-5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予以停工整改处理。
四、危险告之义务
(一)甲方的危险告之义务
本工程项目中存在以下风险:
□ 施工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有发生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
□ 施工现场有发生高空物体坠落造成人员伤害的危险。
□ 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如安装、使用不当,可能发生人员触电、机械伤害事故。
□ 施工现场的人员不得从高处向下投物,防止发生物体打击等事故。
□ 进入有限空间防止有害气体中毒。
□ 设备基础施工有塌方的可能。
□ 脚手架安装不牢固,有使用过程中有倒塌的可能。
□ 施工过程中挖掘沟、坑可能损坏动能管线,造成气体泄漏、漏电造成人员伤害可能。
□ 挖掘的沟、坑等施工现场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应设警示标识、围栏夜间设紧方式照明灯(红色)□ 登高作业使用活动扶梯角度不符合要求,有造成人员高空坠落的可能。
□ 危险作业、动火作业、架设临时线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要设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二)乙方的危险告之义务1、2、3、五、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签订补充条款。
六、乙方违反本协议造成的一切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及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由乙方承担。
七、本协议为主合同附件,与主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大连光洋瓦轴汽车轴承有限公司乙方:
(公章)(公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时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