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

时间:2019-05-13 14: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

第一篇: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

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说的最多的、不断强调的是“两难”。换言之,就是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而“调结构”更是难中之难。调,肯定会引发各种短痛,但不调,固化的矛盾又会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环境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存量和增量并举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即在存量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增量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金融危机后,我们一直在反思,金融危机为什么会从美国开始?美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刚开始大家都把矛盾集中在信贷问题、金融监管问题上,但在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由于实体经济、就业状况改善不明显,大家才恍然认识到,美国经济的真正问题是经济结构的问题,是产业升级的问题,是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所以,奥巴马上台伊始就非常重视新能源、医药问题,提出了再工业化,再制造化的概念,确立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并发展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这几个方向进行集中部署,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伴随着科技的突破,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前三次产业革命,我国都擦肩而过,丧失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机会。第四次产业革命刚刚开始,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差异不大,完全有能力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遇,通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些新的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产业分工在国际上有一个微笑型曲线,左上端是研发专利、品牌标准制定,右上端是品牌服务市场、零部件供应,下边是加工组装。左上端和右上端利润率高,能达到20%~25%,下边加工组装利润率最低。中国的产业大部分都处在加工组装环节,所以中国过去只能靠做大规模赚一点小钱。看一下美国苹果手机的利润是怎么分割的:一部手机600美元的利润,美国苹果公司占60%,韩国人开的公司占13%,日本人和东亚其他国家占26%,中国只加工组装,分到6.54美元,也就是1%。目前,中国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非常迫切。

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较之2005年版本相比,目录鼓励类产业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综合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等14个门类;限制类新增了民爆产品门类;淘汰类新增了船舶和民爆产品等门类。新目录还特别强调对服务业的支持。《目录(2005年本)》中,服务业基本都归在鼓励类中的“其他服务业”类,共33条。此次修订,重新划分了类别,新设了“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7个门类。服务业鼓励类条目增加到112条。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2011年度中央领导同志调研的重点问题。2011年5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题学习会。6月1日至3日前往湖北视察工作。在东风公司,胡锦涛总书记登上一辆已经投产的电动车大客车。胡锦涛总书记勉励东风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更多的新型产品,努力实现从量增到质的跨越式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已明确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发展新能源汽

车产业,不能重蹈过去30年发展汽车产业的覆辙,主要依靠市场优势,而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7月3日至4日,温家宝总理先后来到辽宁本溪、沈阳等地,就经济运行有关问题进行调研。温家宝先后来到位于铁西区的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和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依靠先进的压缩机产品,赢来大批订单。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近几年参与制定了近百项行业国家标准。回想铁西往日的艰难岁月,对比今天的蓬勃发展,温家宝感慨万千。他说,这些年,我们在结构调整方面做了不少事情。依靠人才可以促进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可以增强经济竞争力,造福广大人民。实践证明,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动兼并重组和调整改造,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作用,企业就会大踏步前进。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我国传统制造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尽管我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但我国总体仍然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同时,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结构不合理,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

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产业制高点任重道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核心基础技术支撑;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创新动力不足;五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利用不充分;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国家整体竞争力。

3.现代服务业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服务业总量偏低,所占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还处于中等收入国家中比较低的档次。我们现在一二三产业结构具有工业化国家特征。我们处于重业工业化的时期,这个结构要求我们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必须要加快三产发展,把比重尽快提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总体水平和质量不高,知识密集型高端行业尤为突出,比如动漫产业、会展产业等一些知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障碍很多。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很少,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公司、大集团更少。

三、正确认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关系

1.有人说,传统产业要先做大,才能再做强。你怎么看?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创新产业发展的模式,其成效最终体现在企业从做大转向做强上。虽然做大可以为企业做强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企业做大会相对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但从长期来说,只有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产业也才能继续做大。将

做大与做强结合,站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层面上考虑,经济发展方式应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口加工的代工型向自主创新的创新型转变,在提高创新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扩大。

2.有人说,产业升级就要升级换代,把传统产业淘汰了,升级成新兴产业。怎么看这种说法?

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技术化和效率化。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推广应用,不断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和优势,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整体升级。政府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提高科技的产业研发水平,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共享,促进企业和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改变科技界与产业界脱节,产业界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市场技术创新,加快产学研结合,使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紧密结合,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和效率化。

3.正确认识产业集中和区域协调的关系。产业的调整与升级,需要解决产业聚集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完善产业组织、塑造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合作,利用周边地区既有产业优势,开展外包、转让、接轨等方式实现优化组合,在遵循集中布局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促使不同地区企业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更广阔的空间中真正发挥集聚经济的作用。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1.改造提升制造业。一是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三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五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一是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二是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服务业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为方向,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分类指导,拓展分类领域,扩大市场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秩序,鼓励开创服务业的新局面,这是总体的导向。未来五年服务业结构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服务业结构明显改善,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面向生活的服务业科技含量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服务业知名品牌。

一是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生产服务业是我国提升第二产业质量和水平最关键的环节,是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要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带动我国整体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要规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要发展技术先进、形态多样的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训教育这样需求巨大的服务业。面向生活类的服务业现在是短板,必须加快发展,要加快市场化的推进程度。三是要重视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我国农村服务业相对落后,必须面向农村农民市场的需求,要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农资联络经营,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以农民需求为重点,发展农村生活类服务业,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尤其要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大农民工培训,加强农村教育。四是要加快推进服务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开放。一是是要重视服务业领域国际开放,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提高质量,要培育和打造知名的服务品牌,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服务业附加值。二要培育创新型服务人才,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引进工作,这是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根本保障。五是要尽快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深化服务业领域的改革,比如说垄断行业的一些改革要推进,培育大型服务企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进入,比如金融、电讯等行业,要逐步开放,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六是要研究实施支持服务业发展一系列政策。“十二五”规划将把服务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要加以规划。财税和经贸方面要加大向服务业的倾斜。另外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业是快速扩张的一个行业,没有现成规范可循,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健全服务业法规体系,要努力做到有法可依。

五、重要论述

1.《201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

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第二篇: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讲话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讲话

回良玉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年月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年月日

回良玉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年工作,着重研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对会议文件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好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努力保持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展现出许多喜人景象。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亿斤,比上年增产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实际增长,是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三是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五是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有较大减少,是近五年来数量减少最多、幅度下降最大的一年。六是干群关系出现可喜变化。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顺民意,得民心,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是年农村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粮食产量的恢复性增长,有效地避免了因粮食供求矛盾可能引发的物价大幅度上涨;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有效地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的好形势,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策好、人努力、粮价高、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落实之快、受益面之广,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其中不少新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是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多年期盼的,也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渴望的。一是首次对种粮农民实行普遍的直接补贴。中央决定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亿元,直接补贴个主产省区种粮农民。全国共安排直补资金亿元。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安排专项资金对部分地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二是首次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中央确定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开展全部免征农业税的试点,河北等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个百分点。同时,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还有一些省市自主进行了免征农业税试点。征收了年的农业特产税已经终结,千百年来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正在改变。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因税费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大幅度下降。三是首次在全国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前几年主销区放开的基础上,年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四是首次制定并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发展粮食加工转化。五是首次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规定市、县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增辟了农业资金来源。六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清欠农民工工资和征地补偿款。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限期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限期兑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并着手建立确保如期兑付的制度。

与此同时,还加大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对开发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扶贫到村到户,注重提高扶贫工作成效;加大了抗灾救灾力度,帮助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完善突发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治力度,加强防疫基

础设施建设,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加大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部分省开通了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大了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启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两基”攻坚计划,对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免收课本费、杂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和各地区、各部门的丰富实践,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认真总结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阶段农村发展规律,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政府各项工作首位。这是党对新阶段“三农”问题认识的深化,是政府工作部署和安排的科学选择,也是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三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农业。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增强、消费需求增加的双重压力,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挑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加强农业始终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必须继续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新阶段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提出和实施,要求对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实行重大转变,也要求对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工作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年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标志着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今后要坚持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农村工作的立足点。以人为本体现在“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做好农村工作之根,是解决农民问题之本,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基。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维护好农民权益的关键,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长期得实惠。保护和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是制定政策、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五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努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农业发展的动力、农民的积极性来源于改革,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得益于改革。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城乡统筹为方向的农村税费改革等迈出重大步伐,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好形势,必须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好势头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显著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充分认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是虽然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从长远看,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趋势不会改变。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虽然粮价有所上涨,但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前一段时间粮价上涨,是在连续几年粮价低迷的情况下出现的合理回归。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在相当程度上削减了粮价回升的增收效果。与经济作物和其它产业相比,种粮效益仍然偏低。三是虽然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额和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镇居民。由于收入基数差距大,农民收入要增长个多百分点才能赶上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个百分点。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的差距还在扩大。四是虽然农业投入增加较多,但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和信贷投入持续较快增加,突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五是虽然农业科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加快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六是虽然农村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长期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现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很多,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的来看,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粮食增产难、农民增收难和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对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基数看,在粮食产量提高较多的基础上,实现粮食再增产的困难增加。从历史看,粮食大幅度增产后的第二年继续大幅增产的几率很小,农民大幅度增收后的第二年继续高速增收的也不多。从条件看,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单产提高的潜力也有限。从领导看,在粮食丰产、农民增收以后,容易出现盲目乐观、忽视农业的倾向。另外,气候条件和市场粮价、农资价格走势等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农村的发展水平,一定要有客观的评价。只有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周全一些,才能始终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在既有很多有利条件,又面临不少困难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要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不断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持来之不易的农村好形势,必须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必须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深刻认识和理解“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又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年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到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失时机地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现在,我国正处在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向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更要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增强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温家宝总理在年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在规划制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将农村的发展全面纳入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要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要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下大力气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要主动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总之,要通过进一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个趋向”,必须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推进支农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探索如何健全市场导向机制,强化政府补贴机制,完善投入增长机制,形成产业延伸机制,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构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支持和加强农业。只有真正建立起长效机制,粮食生产才能稳定增产,而不是大幅波动;农民收入才能持续增长,而不是低速徘徊;农业与工业才能协调发展,而不是失衡加剧;农村与城市才能共同繁荣,而不是差距扩大。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多方面努力,逐步建立一个能够持久地调动农民群众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体系,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安排。

三、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业和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全面部署,又要突出重点。这样有利于集中研究问题,集中出台政策,争取更好的效果。年中央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这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给农民以实惠,影响力大,鼓舞力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各方面反映很好。年在这个基础上,把政策集中指向着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就抓住了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全面部署“三农”工作的同时,一年突出一个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强化政策措施,几年下来,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支农政策体系,就会更有效地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更有力地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中央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年农村工作文件的主题,寓意深刻,意义重大。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始终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剑”。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年中,粮食年际增减超过亿斤的就有年,产量波动过于频繁、幅度过大,对粮食供求关系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后,我国人口资源矛盾将日趋突出,要以较少的土地养活较多的人口,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上去,把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打牢。第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还得不断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结构调整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农业内部的文章才能真正做足做好;只有不断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农民进一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多形式、多层次转移,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第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粗放,不仅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制约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总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结合点,是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结合点。既有利于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又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既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够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既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这是农业和农村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管用的基本工程。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夯实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就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繁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重点加强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一加强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设。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要以较少的消耗获得较多的产出,以较少的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资源。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也是现阶段容易忽视、容易流失的宝贵财富。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鼓励农民珍惜和保护耕地,建设和利用好耕地。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广普及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

在提高耕地产出率的同时,还要重视林地、草原、水面、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全面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突出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和禁牧,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测体系,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农村沼气建设。注重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关键措施。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既能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又可为家庭承包经营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三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物质装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条件。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完善农机服务机制,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扩大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试点范围。开发优质、高效、低价、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提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管理,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农业用电需要,杜绝乱收费。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设施农业。

四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体。我国有几亿农村劳动力,这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关键要靠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普及市场经济知识,更新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五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农业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初级产品,而且要提供丰富的加工制成品。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形成富有活力的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增辟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相关的商贸业和服务业,促进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

六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这是提高和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强种养业良种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健全市场体系,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完善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加强畜禽主产区、优势生产区域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下决心遏制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态势,争取用几年的时间,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四、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和结构调整

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在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继续推进农村体制创新,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年中央出台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农民要求,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年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总的原则是,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并且还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要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而且要注重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一是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同步降低农业税附加。全面取消牧业税。对国有农垦企业实行与所在地同等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因减免农牧业税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主决定农业税免征试点。二是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补贴水平。较大幅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三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支持力度。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在预算内经常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中,安排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继续推进“六小工程”建设。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超级稻等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四是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转移支付。调整中央财政对粮食风险基金的补助比例,并通过其它经济手段筹集一定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五是加大对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扶贫开发资金,切实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采取上述政策措施,年中央新增财政性支农资金将超过年。这表明,中央的支农政策不仅是连续和稳定的,而且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土地承包问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要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落实二轮承包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认真执行承包期年不变的规定。对于外出务工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决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二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以改革增后劲,以改革促发展。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配套改革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要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认真研究、科学确定基层政府的职能、任务,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学校布局,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行。重视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积极探新机制、新办法。要把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和加重农民负担严格区分开来,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对其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国家要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建小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针对农村的特点,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制。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县域内的各金融机构要承担义务,积极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培育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注重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有资质的粮食购销和用粮企业到产区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切实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储备和吞吐调节制度,把握粮食进出口的时机和力度,正确引导市场粮价走势,保持粮价的合理水平,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对于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帮助他们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对文件中关于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多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等规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为继续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三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结构就是提高生产能力,优化结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结构就是提高竞争力。

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虽然我国粮食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产需还有缺口。今后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仍然很大,任务依然艰巨。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努力做到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单产有所提高,总产稳定增加。要把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尽快落实到基层和农户,引导农民扩大播种面积,特别是扩大短缺品种种植。有关部门要加强科技、农机、信息等服务,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继续实行化肥出厂限价政策,通过税收等手段合理调整化肥出口,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

二是继续优化农业结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进入后过渡期,农业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产品国际竞争将更趋激烈。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名优产品,加快建设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优化品种结构,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保证人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大力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机制,促进龙头企业更多地接纳农民就业、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围绕为农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集体经济组织联结农户与市场、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乡镇企业与“三农”天然的内在联系没有变,对县域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没有变。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市场、资金、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政策引导,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支持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尤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帮助乡镇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名牌产品,搞好安全生产。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集聚效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过去乡镇企业的崛起,主要靠的是灵活的机制和富有活力的体制。新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增强内在活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就业至关重要。不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农民富裕,也难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要把引导和帮助农民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创造者。要按照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随意延长工时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帮助农民工解决住宿、劳动保护、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等问题。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抓好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联系和协调,做好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五是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业对外开放与国家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不相称,农产品进出口与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农业利用外资与全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相称。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形势,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善用市场和机遇,善用规则和权利,在开放中发展好我国农业,在开放中保护好我国农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研究后过渡期农业的各项应对措施,建立大宗农产品进口预警机制,完善和强化农产品出口政策。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农村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加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的步伐,首先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落实。决不让农村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当前,特别要重视解决一些地方艾滋病、血吸虫病等蔓延传播的问题。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四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试点范围,继续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五是加强扶贫开发。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强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实施整村推进计划,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六是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关心困难群众、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五保户供养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

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好农村的各项工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四中全会讲话中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把党的建设搞好”。“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强大带动力量。我们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以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扩大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水平。要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和班子队伍建设,通过为民服务的实践,提高基层干部的威信,使他们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组织农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并不断增强他们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本领。

一是增强贯彻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的本领。党的农村政策是农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要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吃透政策精神,增强政策观念。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执行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地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使农民群众从政策中得到实惠。当前,特别要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税费改革、维护农民权益、扶持粮食生产、支持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二是增强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本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当家作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推动基层各项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制度。年有个省区、市要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这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当前,基层民主管理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怎样搞好“一事一议”。“一事一议”的关键,是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提高基层干部的民主管理水平,真正办好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农民迫切想办的事。要珍惜民力,不能把“一事一议”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加重农民负担;要规范议事程序,真心和群众商量办事,真正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要严格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杜绝乱支滥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各项事务。

三是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村干部的基本任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示范和引导,为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上级党委和政府要注意防止和避免给基层压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行为。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带领群众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四是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现在,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汇集在基层,基层干部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尽心尽力去办好,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矛盾越突出、问题越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要求和解决问题,自觉维护安定团结。要爱护群众、保护群众,善于发现苗头性问题,主动开展工作,及时疏导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五是增强“两手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本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富裕程度不等于文明程度。基层干部不仅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还要带领群众建设文明村镇。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动员和组织群众整治村庄环境,搞好公共卫生,建设美好家园。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对他们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管理和监督,又要充分信任和理解、关爱和支持,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加大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年,要在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做好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资料来源:新华网新浪网时间:年月日

第三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回答24—26题。

24.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为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面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保持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 ②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创历年新增贷款新高 ③安排财政赤字9500亿元,创出60年来的最高纪录 ④减税退税或低免税,减轻企业、居民税负约5000亿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如何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温家宝引述《淮南子》的鼓励国民;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意思是说,求取火种不如自己去使用上古取火的器具,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 B.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6.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中说,“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总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历艰难曲折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金融危机袭来,就在普通百姓为自己饭碗发愁的时候,金融业高管们天价薪酬问题成了大家争议的话题。回答27、28题。

27.人们之所以对金融业高管们的高薪反应激烈,原因在于收入差距过大。财政部出台了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最高年薪,被称为中国版的“限薪令”。对企业高管设定年薪上限说明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②社会存在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限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④“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8.从分配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作用的是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受到国内外媒体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充分理解。2009年我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回答29、30题。

29.温家宝总理在讲到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这是由市场和我们自己决定的,任何国家不能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施加压力。这说明①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②对外经济交往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③人民币汇率不受国际社会的影响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某企业在2008年4月10日以10美元/件的价格出售100万件某商品,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当日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6.99元)。半年后的10月份又以同样价格和成本出售了100万件商品(当时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6.88元)。半年后该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以人民币计算)是

A.6990万元 增加120万元 B.6880万元 减少120万元

C.5480万元 减少110万元 D.5590万元 增加110万元 31.观察漫画(图2-6),聪明的乌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思想与实际结合,活学活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事半功倍 ③解决问题需要探索创新实践 ④知识、能力、实践不可或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中国网民有2.53亿。一方面,网民积极在网上 发言;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上网来交 流,这是中国政坛一种新气象。回答32、33题。32.今年“两会”召开期间,人民网开展了“您最关 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的网上调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 热烈响应,网友留言达3万余条。这一做法

A.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有利于发挥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导向作用

C.说明网络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通道

D.说明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33.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上网与百姓交流,网络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①网络成为倾听民意的重要平台 ②网民正在成为重要的监督力量

③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④网络成为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

“多植荷 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本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回答34、35题。34.“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治国的启示是

A.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B.要加强执政者自身的道德建设

C.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活动原则 D.要将政者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35.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反腐败工作,要针对腐败现象易发的领域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防患于未然。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自觉性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④重视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8.(32分)材料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因金融危机蔓延而明显恶化,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例如美国政府通过的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有关“只买美国货”的条款引起了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警惕。即便是在欧洲,贸易保护主义也在蔓延,一些国家在救助本国经济的过程中试图将利益圈在国内,甚至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

材料二:当今世界经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金融危机面前,封闭与保护没有出路,开放与合作才是正途。中国贸易和投资促进团于2008年2月24日至28日对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进行的访问,正是用实际行动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做出表率。在帮助欧洲提振经济信心的同时,中国企业也没有花“冤枉钱”。欧洲企业在诸多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对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相当有帮助,这也是此次采购的重点。

材料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初我国出台了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的同时,以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升级为核心内容,其关键词,就是“调整”。通过调整,提升和优化产业布局,为三年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使中国经济真正既大又强。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13分)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9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产业振兴规划为什么强调“结构调整”?(10分)

39.材料四 对于中欧关系,温家宝总理有一段“船桥论”的精辟论述。他说,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我们共同利益广泛,又有合作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同在一条船上”。同时,中欧又“和而不同”。中欧历史、社会、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不同,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并不可怕,也不会妨碍我们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同在一座桥上——一座沟通友谊、加强磋商、解决分歧的桥上”。

(4)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中欧既是同在一条船上也是同在一座桥上的正确性?(10分)40.(28分)随着电视剧《走西口》的热播,历史上的晋商和晋商文化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平遥古城作为旅游景观,其体现旅游资源价值的是什么?(8分)

旧时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晋商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讲求“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在经营活动中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清人纳兰常安说:“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

——摘自张正明著《晋商史话》

(2)依据材料归纳晋商商业活动的特点。(10分)

“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是晋商所信奉的做人和行商的准则。意思是说:用道义来制衡利益,用清廉来培育名声。即便以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句话也不失为今人为人处世的原则。

(3)请结合经济常识的知识,简要说明“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意义。(10分)

24.B 25.B 26.D 27.C 28.B 29.A 30.C 31.A 32.C 33.D 34.B 35.D 38.(32分)(1)①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广泛,客观上要求国与国之间贸易自由、相互开放。(3分)②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各国只有在平等、竞争、开放的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全作,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分)

③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非歧视性原则,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分)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要求。危机当头,各国以邻为壑,无益解决任何问题,应增强合作,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2分)

④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3(2)①当代国际竞争的是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3分)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来发展自己(3分)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3分)

(3)(1)强调结构调整,符合整体部分相互关系原理。(1分)通过结构调整,各部分优化组合,整体会产生新的巨大效益,发挥出比部分工能总和更大的功能。(2分)因此,既要搞好局部,又要有全局思想。(1分)各个产业要努力调整结构,把各自做大做强,真正使我国的十大产业为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发挥巨大作用。(1分)②强调结构调整,符合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1分)通过调整结构,使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质变。(2分)因此要重视量变。(1分)通过各个产业淘汰落后生产、兼并重组等自身的调整,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为使国民经济真正既大又强发挥作用。(1分)

(若从联系的观点等其它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9、(4)答案:中欧之间既有广泛的利益,又存在某些分歧,这是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中欧关系(3分)

中欧之间的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存在差异,因而中欧之间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这是在中欧关系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3分)

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共同利益与合作是主流,分歧是支流,这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待中欧关系。(4分)

40、(3)①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分)“名以清修”可以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其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1分)

②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2分)“利以义制”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市场,实现商品的价值。(1分)③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2分)企业都坚持“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可以共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1分)④商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求双赢,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1分)

第四篇:在增城检查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贯彻落实情况时的讲话

在增城检查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贯彻落实情况时的讲话

(2001年8月20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上午来增城主要是检查外贸出口情况。刚才,看了四家企业,听了锦华、泽君、潘流同志的外贸出口情况汇报。我认为增城今年1—7月份经济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9.21%,外贸出口增长20.51%,增幅在十二区和县级市中排第二位。特别是在全市外贸出口不景气,全市外贸出口增长1.1%的情况下,增城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很不错的,市委是满意的,值得表扬。这是第一点意见。

第二点意见,是增城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主要表现在增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落实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跑了50多家外资企业、10多家国有外贸企业;组织人员到大连、昆山等五市考察投资环境;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认真分析了形势,研究了具体落实措施,采取了很多办法。特别是增城的领导班子精神状态很好,有一种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家去了昆山等地学习考察以后,干劲更足,都认为增城比昆山有更多的优越条件,增城的发展应该比昆山更快。增城上下要统一认识,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我第一次到增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认识问题,增城将有更大的发展。—1—

第三点意见,一是希望增城要为全市完成出口任务多作贡献。①挖掘加工贸易出口潜力,发挥优势。全市出口形势相当严峻,有几个区出口大幅下滑,增城出口有潜力可挖,任务目标不要低于12%,希望有20%以上增幅。上半年增城外贸出口总额排在十二区和县级市第三位,增城多增长就可以填补其他区的负增长。增城要多为市分忧,在完成外贸出口任务的基础上,要多作贡献,争取出口4亿美元。②抓新增企业。增城新增加的外资企业不少,要加快投产。上午看了几家企业都不错,基本上是新企业,如广州丰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1—7月份完成33万美元出口,全年出口可达430万美元,8—12月份出口400万美元是新增长的;广州长城木业有限公司和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上半年分别增长81.81%和254.35%,长城木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有市场,订单多,只要增城多做一下工作,公司抓生产,今年出口600万美元没问题。同时,也要挖掘老企业的潜力,如增城市顺龙高尔夫球制品有限公司,预计今年出口15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20%。像这些新企业、大项目出口潜力很大,增城的领导要多跑几次,一个月看企业一次,他们的劲头就大。增城的潜力挖掘了,增长幅度应该没问题。今天,我去了四家企业都很高兴,去其他地方看了,增长幅度不大,特别是服装出口下降幅度大,到增城看都是增长的多,尤其是出口美国市场增长110%,而其他地方出口美国市场都是下降,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增城应好好地挖掘这些潜力,大幅度增长就很有希望。③抓国有外贸企业。国有外贸企业出口下降,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出口退税。广州开发区与银行联系 —2—

好,退税单拿到银行抵押贷款,其间利息由开发区出。增城可以推广这种经验,这就可以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④抓重点产品。主要是服装、鞋类。增城服装出口有1亿美元,但有很多企业跑到深圳、东莞出口,这里有对企业缺乏资金补贴和奖励的因素,应采取多种办法对企业进行奖励,广州市可以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认真学习和推广昆山等的成功经验,大办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力度。广州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最有条件的是番禺、花都、增城、从化。番禺已走在前面,形势很好,1—7月份已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就是靠外资,各镇都搞招商引资,都有工业园区。增城要向番禺学习,成为第二个“番禺”的就是增城,因为增城条件最有利,增城和香港都在珠江的东岸,番禺在西岸;广州市整体交通的完善,也给增城创造条件,客商在增城办厂,在广州居住。增城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城的发展一靠外资二靠民营资本,一定要抓住这两条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这里一定要学习昆山经验,大力兴办工业园区,靠规划招商,把南部地区200多平方公里好好规划,搞一个6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落实后马上实施,不要怕花钱,贷款也要上,搞好后将大大增加财政收入。增城的干劲起来了,增城就很有希望,很快就会腾飞。—3—

第五篇:在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今年四月,胡锦涛总书记到湛江、到广东视察并作重要讲话,是继邓小平1992年南巡、江泽民2000年到高州之后,我们广东发展的第三个春天。最近,省委召开了全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大会,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分别在大会上作了讲话。这次大会是在全省人民取得了抗非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对我省在新阶段如何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作了动员和部署。刚才,邢太安市长传达了省委这次大会的精神,我们要深刻领会,提高认识,认真贯彻。特别是张德江书记的讲话是新阶段全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我们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结合各自的实际,认真贯彻好、落实好,要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胡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新高潮,真抓实干,加快发展。

当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一手抓防控非典不松懈,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按照省委这次大会提出的要求,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按照我市今年3月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28”字方针,努力实施五大战略,打造五大平台,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加快廉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下面,我讲四点贯彻意见。

一、实施五大战略,实现廉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实施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工业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形成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以工业的振兴,带动经济的全面振兴。逐步形成具有廉江特色的工业体系。一是抓好“一长廊两园区”建设,把这作为我市落实省委会议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一长廊两园区”建成我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建设“廉江十里经济长廊”:在遂六线牛比岭至新民镇路段两旁建设“十里经济长廊”,作为综合建设项目来定位开发,好中低都上,大中小都要,增加经济主体,增加经济成分。目前,这个“长廊”除一些在建外,也有一些项目洽谈签约。从现在起,要抓紧规划,按长6.5公里、纵深1公里、总面积约1万亩的总规划设想来实施,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步伐,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建设“两园区”:抓紧建设“廉江市民营工业园”,位于九洲江试验区的工业园区总规划1万亩,前期开发3000亩,启动部分652亩,目前启动部分用地已销售安排完毕,定于7月8日进园的18家企业统一举行入园仪式,该园区建设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园区建设的一个大工程,是经济项目的一个大手笔,是打造我市“南国电饭锅之都”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还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使之发挥集聚功能、群体效应,使我市家电生产由零星分布,组成联合舰队,冲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抓紧建设“廉江市龙头沙港海洋产业园”,龙头沙渔港经过几年建设基本可以启动,省、国家将按一级鱼港再配套资金建设,其中对13公里长的通港公路建设,省交通厅已支持落实资金。该园区将实行海洋产业综合开发,实行边开发、边完善、边发挥效益。近期将抓紧进行园区公路建设,港区配套建设也将抓紧进行。要进一步完善码头、防浪堤、海产品市场、后勤供应、进港公路等设施,发展海产品加工、货运,建设渔民新村,建成综合性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与此同时,各镇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尽快上工业项目,产生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市民营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1%,关键是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要引导民营企业主动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打破家庭式、作坊式的生产管理,努力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做大做强的内部机制,使其中一部分成为支撑廉江工业的骨干企业。三是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要对我市74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总体研究设计,分期分批实施,想方设法,盘活存量资产。要把养虾集团公司饲料厂产权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广,积极探索水泥行业的产权改革和果皇饮料厂的拍卖变现,力争国有企业在破产、收购、兼并等产权改革方面有较大突破。四是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水平,促使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劣势企业变为优势企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五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在去年只有1个亿元产值企业(佳鸿水产)的基础上,争取今年达到6个超亿元企业(佳鸿水产、一品木业、昌发家具、红星瓷厂、饲料厂、廉江烟厂等)。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必须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此,要做到五点:一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注重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打造和延长水果、水产、蔬菜、茶叶、花卉、蚕桑、畜牧等7大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其他有条件的农产品,也要努力延长产业链。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巩固壮大现有廉江丝绸公司、广海养殖公司等4家湛江市以上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促进茗皇茶、梅尖茶、佳鸿水产公司等5家或更多公司成为龙头企业,扩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办好各种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发展农海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今年荔枝上市适遇非典防控期,我们认真做好促销工作,使小熟之年达到大熟之年的收入水平,充分体现了抓促销、抓流通的重要性。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的保鲜、加工或精深加工,鼓励扶持流通加工大户创市场、创效益。努力扩大农海产品出口,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专业市场的建设要完善金融、饮食、住宿、通信等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四是认真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要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实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打好绿色品牌,发展扩大廉江红橙、广海鸡、梅尖茶、茗皇茶和红杨桃等5个湛江市级以上绿色食品的生产。对廉江红橙做好原产地保护,加快制订和实施水果、蔬菜、水产、鸡鸭等的生产标准,积极争取得到省、国家、国际的认证。五是突出抓好渔业产业化经营。我们要充分利用龙头沙海洋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捕捞业、海水养殖业、运输业、渔需品生产、海产品加工业等的发展,促进渔业产业化经营,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

(三)实施城镇化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坚持走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劳力等优势,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构筑以廉江市区为龙头,以中心镇为基础,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一 是规划要科学合理,适度超前。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功能布局合理,留足学校、幼儿园、商场、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用地和园林绿化用地,构思出一区一景点和一街一绿带的蓝图。要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提升城市品位。要加快中心镇发展,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气,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二是壮大小城镇经济。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大力鼓励和支持本地人投资创业,吸引外来资金和企业前来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小城镇经济的生力军;大力培育特色经济,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产品和品牌,形成“一镇一品”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以特色产品构建大产业、大市场,实现农业工业化。各镇要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形式,把外来企业、乡镇企业集聚到园区,形成集聚型园区经济。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小城镇配套经济的发展。要提升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进城乡双向交融,发展劳力输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要经营好土地,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做好以地建城的文章。利用城市公用设施和户外广告等无形资产,多渠道筹集建城资金。各镇也要参照廉城的做法和原则,结合本镇实际,进行规划建设。

(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推进经济外向化。我们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拓宽国内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加强招商引资,推进我市经济外向化。一是巩固和扩大传统的大宗产品出口。引导水产、家具、陶瓷、皮具、床单和花岗岩板材等生产厂家,努力跟上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进一步扩大出口额。二是积极把名优特农产品打进国际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发挥代理商的作用,大力向日韩、东南亚、欧美和港澳台地区,推介廉江红橙、荔枝、龙眼、广海鸡、茗皇茶、梅尖茶等绿色食品,设法大批量进入国外超市和连锁商场。三是加大对出口大户的扶持力度。要在资金、贴息、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出口大户的扶持,对有出口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家电生产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协助它们申报和取得自主出口经营权,培育出口创汇的新生力量。四是注重招商引资的实效性。改变过去主要靠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招商的做法,增加媒体广告招商,网上引商,驻点或挂职招商,以资引资,以商引商,重视在平时经贸活动中招商,广开渠道,讲求实效。要引导企业走上招商引资第一线,使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

(五)实施旅游旺市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拥有颇具特色的甚至独特的旅游资源,我们要把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做大做强。一要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整体规划和开发,积极打造富有廉江特色的历史文化精品、生态精品、休闲度假精品景点,要列出一批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立牌子作简介,先确定景点,后建设景区。把旅游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开发,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区。二要做到宣传促销和完善配套设施相结合。加强对旅游项目的包装、促销和宣传推介,扩大廉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要搞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合理安排景点,打造好旅游黄金线路,并切实加强管理,让游客玩得愉快,吃住满意,购物放心,下次动员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三要树立精品意识。限于资金财力,不要一味贪大求全,力求景点建设有新意、有创意,饮食、购物和住地环境有特色。要充分发挥廉江一些传统旅游项目的优势,打响廉江旅游品牌。在“十里经济长廊”建设旅游山庄,集饮食、娱乐、购物、休闲等方面的功能,朝着优秀旅游宾馆方向努力。四要加强与省内外各旅行团体的沟通联系,拓展旅游空间,剌激旅游消费,搞活旅游经济。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业管理人员和导游队伍,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努力使旅游业成为廉江经济的新亮点。

二、打造五大平台,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实施五大战略的同时,我们要下苦功夫,下大力气,构筑基础设施、科教支撑、政府服务、绿色生态、致富奔康等五大平台,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以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为重点,打造基础产业平台。针对我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要着重抓好交通道路建设和市政建设。一是加大交通道路建设力度。今年是公路建设“大决战年”,我们要狠下决心,完成廉石、遂六两大线路建设任务,抓紧启动石安线建设。同时,要加快市通镇公路和镇通自然村公路的硬底化建设。二是切实抓好廉江河的整治,高起点、高标准搞好“一河两岸”工程的规划建设。三是架构大项目提前进入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市体育中心建设、廉江火车客运站搬迁、市博物馆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搞好市容市貌的整治,逐步完善廉江市区作为中等城市的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科教支撑平台。要在全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我市人才外流的实际,我们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重视使用本地人才。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人才成长和使用,以诚心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关住人才流动的闸门已经不可能,只能有出有进,根据急需情况,适当从外地引进一些短缺人才。也可采用引进智力、引进“外脑”的办法,人不到廉江落户,但知识技术在廉江开花。还可通过举办短训班,请高校代培等办法,定向培养实用性的生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逐年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加快实施《科技兴廉》计划,加快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科研开发中心。进一步重视教育事业,努力解决教育“一费制”改革后代课教师的报酬和对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问题,稳定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质量。积极办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民夜校和妇女学校,定期举办农科技术讲座,从整体上提高市民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三)创造优良的软环境,打造政府服务平台。环境因素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还很不够。我们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风和机关作风建设,今年要继续抓好机关作风测评活动,营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招商引资服务,为投资置业者服务。要推进依法治市和诚信立市,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诚实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提高我市的社会公信力。要积极消除各种不稳定的社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平台。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也不能以环保为理由放弃发展,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发展中做好预防、治理。一是对工商企业做好环保评估、监督、治理、处罚工作,严格控制好污水、废气、噪音等污染源。二是抓好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主要是加强鹤地水库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好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人工鱼礁和拟建的万亩沙虫保护区、水果生态科技园建设等,特别是建设好示范生态文明示范村,市四套班子领导要按挂点制度要求,每人到挂点镇抓一个生态文明村示范点,带动全市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把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作为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创建工作抓实抓好。三是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确保农产品销售和人民身体健康。

(五)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造致富奔康平台。我们要全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中央、省和湛江市扶持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个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解决好困难群众住房难、看病难、打官司难以及子女入学难等“四难”问题。特别是要做好24.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工作,解决贫困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力争山区、平地、沿海三种类型地区能协调发展。同时,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农村的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致富奔康的生产积极性。要好做扶贫工作,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科技、教育扶贫,开展对口扶贫,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要组织贫困山区的劳务输出,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门路,使我市贫困山区和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奔康。

三、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决定,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自觉坚持“两个务必”,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做到力戒骄满、力戒空谈、力戒浮躁、力戒奢靡、力戒涣散,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社情,反映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党的威信,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农村党建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来进行,重点解决“两委”关系不协调、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党组织后继乏人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国有企业党建要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来进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和重大问题决策程序,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街道社区党建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支持发展辖区经济,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扩大覆盖面,探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切实解决干扰发展、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三是加强党员教育。要围绕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的要求,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新办法、新经验,加紧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新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以讲话精神为动力,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我市的发展目标

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这次省委会议精神,为我们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和宝贵的思想武器。讲得好不如做得好,讲一百句空话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件实事,要一件件去落实,方方面面去做好,一点一滴去积累,实现我们的目标,成就我们的伟业。我们一定要以讲话为指导,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经济潮涌动的氛围,一个人人求发展的氛围,一个加快发展的氛围。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努力实现我市的发展目标。为此,要突出做好三点:

(一)大力提倡“三种精神”。目前,我市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任务光荣而艰巨。要实现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就必须在全市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中大力提倡树立“三种精神”:一是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精神,做到讲实话、做实事、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二是顾全大局、讲求发展的精神,克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各方团结协作,谋大业、图发展;三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克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争取新的更大成绩。

(二)建设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要加快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我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按照新的发展观的要求,把我市各级干部队伍,特别是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要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为目标选准人、用好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大力培养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干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以解决干部“能下”为重点,提高选任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优化班子结构和人才结构,逐步建立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有效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保证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三)切实抓好当前几项工作。今年的时间差不多过半,要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要以这次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契机,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1、抓好计生、殡改工作。计生、殡改工作要常抓不懈,注意克服厌战、畏难情绪,进一步落实有效措施,突出重点,抓好难点,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计生、殡改任务。

2、继续抓好“非典”防控工作。虽然防控“非典”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夺取抗非工作的最后胜利。要坚持“两手抓”,同时打赢抗击“非典”和发展经济这两场硬仗,确保我市今年各项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

3、抓好农业生产。当前是洪汛高峰期,要切实加强“三防”工作,防止洪灾的发生。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适时地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抓好安全生产。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政治意识,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要加强检查督促,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进一步做好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

6、加强社会治安。积极开展“严打”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治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和“私彩”等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要通过严厉打击“私彩”的专项活动,坚决把“私彩”活动的泛滥势头压下去。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把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大局。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努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交出优异答卷,为加快廉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下载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中央领导在谈到经济形势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传达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领导讲话

    在传达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领导讲话 刚才,我们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六届六......

    中央领导频频要求开会报告工作时不准念稿(精选五篇)

    中央领导频频要求开会报告工作时“不准念稿” 转载 2012年12月03日08:03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原标题 [中央领导频频要求 开会报告工作时“不念稿”] 最近,两位中共中央......

    核心提示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谈到反腐时提到

    廉政文化进校园学习材料核心提示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谈到反腐时提到,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中央领导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五篇范文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

    在经济形势分析大会讲话

    一、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和行动。会后,各县区、各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广泛深入宣传,吃透精神实质。要把传达学习的讲话精神与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央水利工作会......

    在经济形势讨论工作会讲话

    一、发展开局持续向好。努力保持大干快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势头 今年第一季度,站在两个五年交汇的新起点上,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全面总结......

    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五篇模版)

    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 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2013年07月10日03:1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打印 网摘 纠错......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对重要性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