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感悟
课堂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完全小学王妮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重头无疑就应放在培养学生逐步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上。而在诸多形式的读中,我认为朗读有一种“以声释义”,“以声传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朗读能让学生感悟内涵,获得启迪。新教材对每篇课文的阅读要求只有一个──朗读课文。而对课文要读到什么样的程度,要思考什么问题,则很少要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培养学生语感的直接途径是指导学生有效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在新教材中被更加明确地突显出来。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感悟,具体地说,就是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这种以声释义,以声传情的潜移默化的“助练”作用,决非默读及其它一些教学手段所能完全取代的。对此,我想谈一些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潜心朗读,整体感知
一般理解,阅读教学的感知阶段就是学生通过朗读或默读把文章读通读顺,初知文章大意的过程,其实不全然。初步感知阶段,是深入阅读所应该着力扶持、铺垫的过程,是训练语言的热身运动。现代意义的感知除了读通顺、初步知道文章之大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主要句段之所在,初步感受文章思想境界之内核。另外,从整体建构的角度看,它更是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障。现在的阅读教学已摈弃了逐词、逐句、逐段、逐篇讲读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其自主选择,自主交流,自主评价,教学上往往打破教学常规。如果在初始阶段不让学生多朗读,多感悟,不让学生充分彻底地感知,那么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毫无保障,其主体地位也难以充分体现。充分感知犹如言语训练之底色,底色疏淡或不和谐,那么语言训练之主体教学则会显得力不从心,语言教学之有效性也就难以突现。如: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中,板题后我首先解释“天堂”(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然后请同学们自读《鸟的天堂》,说一说读后的感受——意指:“你认为鸟的天堂怎样啊?有什么特点啊?”一般,学生较容易说出鸟的天堂“很美”、“鸟很多”。这就基本抓住了课文的核心部分。继而可以依次辐射重点
段落及重点语句,指导朗读:哪段写了鸟的天堂的美呀?你认为哪句话、哪个词最能表现天堂的美呀?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本文仅仅写了大榕树的美吗?还写了它的什么特点?意在引导学生找出大榕树的第二个特点“大”,进而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感悟到鸟的天堂的“大而美”。再如:《第一场雪》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板题,请同学们自主读课文,看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若学生有困难,可直接一点:你认为这第一场雪怎样?自然学生不难找出这第一场雪的“雪大”、“雪美”、“及时”(正是课文内容的联想部分)。若学生有困难,可让其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的方法进一步引导。进而抓住有关段落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深入朗读体验。用这种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我觉得是值得应用的。
二、读中解词,突破关口
理解词语,是语言训练的必修工作。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学校里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语言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理解了词语之意,则丰富了词汇、铺垫了运用,是理解句意、领悟中心的基础,是朗读感悟的前奏。特别是对于文中重点词,中心词的理解,则更是以简驭繁,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深入阅读的突破口。故只有抓住了文中的中心词和关键词,读出了意韵,悟出了情趣,才能提纲挈领,布局谋篇。如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顺势展开了男女生朗读比赛及师生、生生评议,这样他们已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感知;再让他们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出了“井沿、大话、无边无际、弄错”等词,这时我让他们自由朗读文中带有“弄错”一词的句子,自己体会词义。很快有学生汇报“‘弄错’就是‘搞错了’”,我接着问:“是谁搞错了?”“青蛙把什么搞错了?” 一位学生回答:“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那天究竟有多大呢?”由此学生自然想到“无边无际”,也轻松地理解了它的含义。本节课教学,就靠抓住重点词,引导他们朗读感悟,很容易地突破了难点,理解了故事含义,从而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有些词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还需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把词放在特写的句子中进一步朗读感悟,挖掘它更深一层的含义,领会作者用词表意的目的所在。如《白杨》一课第一自然段中的“浑黄一体”这个词,本意是“全都是灰黄的”。作者用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刮起风沙时沙漠的样子:狂风卷起黄沙,天是黄的,地也是黄的,天地一片黄沙,使大戈壁那恶劣的环境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进一步体会到“白杨”不择地势、生命力强的特点。教学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准确悟出了这层含义。
三、悟出句式,发展情意
如今仍有不少阅读课堂在进行语文实践时,显得枯燥乏味,有的竟类同于教学的纯
技能训练,与朗读感悟完全隔离,影响了语文学科情感性的发挥。语言训练要力求体现语句的情意美,就应该通过朗读感悟来悟出句式,巧妙设练,以求语言训练之浓浓情意。有些句子没有明显的句式训练的基点,但是为了语言教学的需要,可设计出一些训练的模式以落实情感的渗透。如«将相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这不是一个特殊的句式,但同样可以通过朗读设练来铺设中介,促成语言情意的发挥。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师:“谁能将这句话加上关联词,模仿蔺相如的语气读得让人明白些?”
生用“因为„所以„”练读。
师:“能不能再加上另外的关联词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一些?”
生又加上“只有„才„”练习说话。
师:“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蔺相如真想让秦王举行个典礼以便能交出和氏璧,是吧?”学生马上异口同声地反对说不是。师乘机追问:“那可见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由此可见,在语言训练中,语文能力的落实和情感意志的熏陶是互为促进的。语言训练借助于朗读感悟得以强化,情意目标也凭借语言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深化落实。
四、抓注关键,阐发分析
大约是意识到感悟的重要性,某些阅读课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感悟过头,分析不够。笔者认为语文阅读的分析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分析过程、理解过程和训练过程。突出了语言分析这个中心,也就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位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朗读感悟为手段,对语言文字要从语意、思想感情、表现方法、与上下文的关系等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分析研究,全面阐述和抒发语言文字的多元内涵。比如«火烧云»第二自然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象天空着了火。”如何在朗读感悟的流程中落实语言文字的阐发分析呢?且看下面的教学:
师:自由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但无论怎样读都得有个说法。
生:自由朗读,感悟读法。
生1:“红通通”要读重音,因为这里用了一个ABB式的颜色叠词,强调火烧云非常红。
生2:“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烧字用得好,很热烈的样子,读的时候要强调出来。还有一直写出了范围广,应拉长音读。
师:那就请读读这半句。
生3:“好象着了火”一比喻句,很形象,要读出欣喜、惊奇的语气。
生4:其实整句话都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惊叹的思想感情。
师:那就让我们读出对火烧云的惊叹和赞美之情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纠正读,最后齐读。
师: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一段与文章的其他内容有什么联系?
生5:这一段是写天上的,作者的描写是从地面转移到了天上。
生6:其实地面景物的颜色变化正是由天上的火烧云而引起的。
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启引下,对这一段的语言文字进行了阐发分析,这就是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也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
五、拟定角色,读出感悟
课堂上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学生最感兴趣,取得效果最好的要算是分角色朗读。学生总是选定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之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其中最能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因为他们真正地做到了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参与,这时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章中的人物。由此我想直接让孩子先选定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再去选文章中相应段落进行理解,内化,读出来的语句必然趣味横生,更有高明的孩子将文章语言演变成自己的语言,感情更是油然而生,这才是朗读的升华。
我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安排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针对课文内容自己选喜欢的角色进行四人小组的朗读训练,学生们或当青蛙,或当小鸟,或读旁白,不但将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予以感情朗读,还将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甚至恰当地配以表情、动作,生动传情地表现出天之“无边无际”和青蛙之固执;组内的小评委也能评得有理有据、恰如其分。在后来的小组朗读汇报时,有一组小朋友竟然巧妙地去除了旁白部分内容,把青蛙和小鸟之间的争论表演得惟妙惟肖,使整节课高潮迭起,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欧洲教育学家德可乐利也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兴趣的水闸便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只要我们教师善于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又何愁孩子们对文章中情感的领悟呢?
新课程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的确,语言文字中蕴涵的语境、语意不是光做技术性的指导和操作就能够领悟的,它重在一个“悟”字。只有经常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充分读悟的过程中进行阐析,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表情达意能力等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有效的提升。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我体会到了朗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在指导的设计上多花一些时间,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读技巧,发展朗读能力。
第二篇:朗读教学感悟
朗读教学感悟 让语文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乌金学校 黄平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极佳载体。教学中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可是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却是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朗读感悟呢?
1、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就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后指名读,点了几个学生读都没有能读好,教师却总会再请,屡次受挫,学生越读越没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在低年级进行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
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
2、用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和意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如课文《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梁。”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因为它写出了梨树的颜色、样子”,我们班一向不发言的孙晨昕小朋友说“课文的好,因为它还写出动作,挂起,露出,翻起,举起。”我顺势说全班做动作表示,我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2
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求有感受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如,在人教版《清澈的湖水》中,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小鱼在游,看到小鱼为她表演,她很高兴。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小洁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地发出了“哟”的声音,你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 3
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4、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如课文《清澈的湖水》描写湖水清澈、湖水的美丽,主要体现在文中“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生知道这句写出了湖水的美,却不能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读完后,学生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学生学着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赞美湖水清澈的感情就读出来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会。如在上课文《自己去吧》的时候,我请两位学生头戴鸭妈妈和小鸭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当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睁开眼睛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学生说:“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里很高兴。小鸭请求妈妈带他去游泳。这时适时请学生朗读小鸭说的那句话: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通过 4
角色的扮演,学生立即读出了高兴、恳求的语气。该鸭妈妈表演了,鸭妈妈听到了孩子的恳求,摸了摸孩子的头亲切地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通过鸭妈妈那亲切的语气,充分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总之,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应因文而异。
总而言之,教育以学生为本,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文本背后蕴含着的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的精神家园,要理解它,感悟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把躺着的文本读活,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把厚的文本读薄。通过读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体验到他的博大精深。
第三篇: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朗读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老河口市张集小学 陈新荣
教材分析:
《一夜的工作》讲的是作者在陪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课文先交代了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设计理念:
1.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强化语文的“双基”训练,落实字的读音和义,积累语言,品味语言,读中悟写。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让学生感悟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形象,使阅读教学文道有机结合。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领悟周总理伟大人格的魅力,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在读中领悟课文蕴含的思想,在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设计重视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积极性,重视读的层次性和鉴赏性,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胧、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
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 教学难点:
主要在最后两个自然段,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教学用具: 白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初步了解认识周总理。出示周总理的图片
师问:认识这位伟人吗?说说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哪怕仅仅一点点!(针对回答,给予高度评价)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工作后写下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去感悟一下,周总理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印象?
二、出示目标,大声读出来,并默记。
三、出示自学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开始学习)
读后汇报交流(作者是陪总理审阅整理的记录稿;是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劳苦,一个是生活简朴。)
可能的话,特别指出“咨询”,理解其意思。
三、品读句段,读中悟情(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工作量大)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工作认真)(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结合插图,找动词,分析动词。
特别指出“浏览”,什么意思?(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工作时间长)
学习拟声词,可造句。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
(1)那是一件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陈设简单)(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2)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食物少)
特别指出“一小碟”是个什么概念?【可结合“小菜一碟”来理解】(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3)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待人宽厚、平易近人、宽容理解)
四、诵读感受,升华感情
1、作者何其芳亲眼看到周总理的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因此只能对自己说。说什么来?齐读!个别读!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不是旧中国的总理,中国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像周总理这样的总理,特别自豪、骄傲!)
2、作者还是按捺不住自己强烈的崇敬、爱戴之情,禁不住想高声对全世界说。说什么来?齐读!一个接一个的读!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不是你们国家的总理,你们国家哪里有过像周总理这样的总理,特别自豪、骄傲!)
特别指出反问句,并且指导朗读。
五、延伸文本,扩大感悟
(出示第四张幻灯片)周总理忘我工作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这是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叙述的片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呀!这时候同学们的内心也一定难以平静,激动万分,你想对周总理说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想法,在插图旁写写吧!哪怕仅仅是一句话!
汇报片段,师有针对性的评价。
六、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第四篇:朗读中感悟 想象中体验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4.师指导读课题。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样来读?重音应落在哪里?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傣族的泼水节,引入到1961年周总理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再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达到“课伊始,意亦明”的效果。通过指导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懂得读短语时,哪个词该读重音,才能表达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 傣 恩 敲 撒 襟褂 咖啡 踩 端 蘸 寿(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hào(爱好)
空:kōng(天空)kòng(空位)乐:lè(快乐)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熟读牢记生字,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①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标出自然段序号。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相互交流。3.指名交流。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读书活动中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此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注意了教学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换成了“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课题中的“难忘”。
(四)细读课文,感悟“难忘”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每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到了。)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画出来。(火红火红)像这样结构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雪白雪白、金黄金黄、碧绿碧绿。)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2.学习第2自然段。(1)引读第2自然段。
师:今年,傣族人民特别──
生:高兴。师:因为──
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2)深入分析。
①“今年”是指哪一年?(1961年)②“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③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④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3)指导学生用激动、开心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那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四面八方”的意思,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b.讨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
不能。因为“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傣族人民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A.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b.把什么比喻什么?(把花瓣比作地毯。)
c.在现实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鲜红的地毯?(庆祝会、婚礼)
d.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氛围。)
e.指导朗读这句话。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一条条”和“一串串”可以换成“一条”和“一串”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条条、一串串表示很多条,很多串的意思。b.这句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驶过很多龙船,很多的花炮在空中齐放,场面非常热闹。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a.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
b.假如你是傣族人民,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把场面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c.师引读:人们欢呼着──
生:周总理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谁是周总理?(指名回答)
(2)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对照课文插图看看,你们猜对没有?
(3)指名交流。①师相机引读:
师:周总理身穿──
生: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师:头上包着一条──
生: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笑容满面”的意思,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③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
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傣族人民打成一片,入乡随俗。
(4)师: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是怎么做的?自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用双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①指名交流。(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②从这些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周总理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5)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用跳跃、愉快的心情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人物及作者思想情感,为理解感悟“难忘”打下基础。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过渡: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相互泼水相互祝福的?(1)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圈出周总理动作的词语。(2)指名交流。(端着、拿着、蘸、泼洒)(3)引导想象并引读: 师:周总理一手端着──
生:盛满清水的银碗。师:一手拿着──
生: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此时他走到一位老爷爷身边,他会说?他又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她又会说?他又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他又会说?(指名交流)
(4)师过渡并出示句子,进行句子训练。①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②此时谁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随机点拨:同时做的两件事可以用“一边……一边……”造句。③假如你就在泼水节的现场,你还会祝福周总理什么?(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境界。此环节教学,教师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6.学习课文第6、7、8自然段。
(1)在这3个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句?表达了什么?(2)指名交流。(4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3)小组讨论: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亲自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一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他把幸福、欢乐以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指导学生带着激动、幸福的心情朗读课文第6、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验,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学生既能品味语言、训练语感,又能增强感受、积淀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2.请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3.细看生字,指导书写。
“龙”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点;“恩”,上下结构,上面是“因”,提醒学生不能写成“田”;“敬”,左右结构,右边是“攵”,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夂”;“鲜”,左边“鱼”的最后一笔要写成提,不要写成横;“凤凰“,都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4.在课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5.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先要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六)总结拓展,升华“难忘”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入乡随俗,永远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好总理,此时,你学完了课文,能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课件出示:这真是个_____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
2.师:周总理虽已离去,但他关心各族人民的思想时刻激励着我们。周总理曾说过,让我们大声齐读,课件出示: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是呀!我国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爱的地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也有很多。课前,你搜集了我国哪些民族的隆重节日?谁来给来大家说说。课件出示:彝族有火把节,哈尼族有苦扎扎节和十月年,白族有大理三月街,苗族有花山节,回族有开斋节。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各民族的节日,去感受各民族的热情好客。
3.师: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周总理关心各民族的事迹读一读,相信大家会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令大家难忘!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来表达我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吧!
第五篇: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感悟
《检阅》教学案例与反思
江夏区第二小学甘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感悟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更是语文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措施。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对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让“感悟”充盈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将知识深深地植入内心深处。
一、走进文本 诱导感悟
〔案例一〕师:(出示图影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参加检阅的盛大场景:在这对整齐队伍的第一排走着一位拄拐的男孩。他就是博莱克。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却走的如此精神,如此自信,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他以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对他的称赞,观众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这样称赞他们呢?除了队伍走得整齐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课文,走进博莱克吧!
〔反思〕以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
二、围绕重点自主感悟
〔案例二〕师:请同学们听2—6段的录音,边听边思考;博莱克在赢得观众称赞的背后曾发生过怎样的事?
生:参加检阅时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大家感到很为难。
师:你们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到大家的为难呢?
生1:从“大家都鸦雀无声”这句话中感受到的,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生2: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
生3:我是从第六段标点符号感受到的,这一段有很多问号„„
师:是啊!这一段共有五个问号,多为难啊!谁能把这种为难用朗读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呢?
〔反思〕: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阅读同一文内容个人的体会心得也有差异。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没有创造性的阅读,所以,在阅读
实践中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求异创新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喝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创设情景深层感悟
〔案例三〕师:我不明白博莱克截肢了,已经不适合参加检阅了,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我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这样为难吗?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能伤害自尊吗?我不相信,我们来模拟以下如何劝慰博莱克。(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慰博莱克的任务,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听听他们是怎样劝说的,听了他们的劝说后博莱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生1:“对不起博莱克,你是残疾人,为了国家荣誉,你就不要去了。” 生2:“为了集体荣誉,博莱克,检阅时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体养好。” 生3:“博莱克,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养好了,下次再参加吧。” „„
师:如果你是博莱克,听了这样的劝告,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这些劝告会让我很伤心。
生2:我本来就很伤心了。现在又受到了这样的打击,以后可能会放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生3:我好伤心啊!他们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残疾人。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没意思。
师: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如果你是队长,你有好主意吗?
生1(队长):队员们让博莱克参加,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呢?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生2: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大家都夸奖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1:好在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2: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到。师:说的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用投影仪出示一段话)。
生:(反复朗读、体会博莱克此时的心情)
师:通过朗读,你们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吗?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生1:博莱克当时很自信、自豪、高兴。
生2:从“他目视前方、高昂着头”就可以看出博莱克这一天很高兴、自豪、他是一个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
师;(再出示图片)让我们再看一看队伍中的博莱克吧!看着队伍中的这位小伙子,此刻心情一定十分激动和自豪,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中跌倒了,又爬起来,身上都摔破了。生2:我仿佛看到博莱克从早练到黑,连饭也顾不上吃。
„„
师:看到博莱克是如此的坚强、自信,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呢?
生1:博莱克你真勇敢,你的腿虽然截肢了,但是你走的确是如此的棒!生2:博莱克,你要更自信,你大胆的朝前走,我会永远为你加油的!
„„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是怎么称赞的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这样说?(让生讨论)
生1:“这个小伙子真棒!”是因为博莱克拄着拐,却走在队伍的第一排,走的还那么棒,棒在身残志坚,棒在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生2:“这些小伙子真棒!”“棒”在这些孩子是多么的善良,在这样一个隆重的检阅式上,并没有单纯追求“荣耀”而是将一个残疾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他们这浓浓的人情味感染了每一位观众。因此,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也获得了观众们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反思〕: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特定的情感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对文本的感悟推入极至。教师紧扣“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感到为难”这一情感主线进行开展讨论,课堂气氛一下热闹开了,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读出表示为难的语句,这时,教师还不满足,还要追根究底地继续挖掘,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觉得自己能说会道的就承担起劝说博莱克的任务。其余的和老师就当博莱克,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博莱克此时的心情,也就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课堂的气氛再次掀起了高潮。学生更
好地体会到儿童队员由犹豫、矛盾到一致赞同的心理变化,推测博莱克心中所想,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博莱克着急不安的心情。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表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美好心灵,对残疾人的爱护和尊重。从而理解“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刻含义,将人文熏陶融合在学生的拓展想象中,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博莱克自尊、自强、自信、从而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案例四〕师: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我相信每个人特别是博莱克永远都忘不了这次特别的检阅,或许这次特别的检阅将激励他充满自信地去走完人生的每一步。
师:大家刚才都有很多话对博莱克说,现在请你们用笔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很多,不管是圆满地画上一个句号,还是写上一个凝重的叹号,还是意犹未尽地点上一个含蓄的省略号,都要因文(文章的特点)、因情(情境)、因人(学生)而异,促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情感品质的转化、升华。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健全儿童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难处,面对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还会觉得好笑。课堂上,我们设计了一个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当残疾人,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尊重。从此,“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一道德品质就会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
真实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而教师不满足于现状,还要让学生把“残疾人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战胜困难后的博莱克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打开心灵之窗,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体会、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感情得到了升华,课堂氛围也推向了高潮。
〔启示〕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之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注意什么呢?
一、自主感悟与指导感悟相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感悟的主体,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揣摩课文中的内容,体会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充分自主感悟,才能心领神会,学有所得。
二、整体感悟与重点感悟相结合每一篇课文都是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出发,感悟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使学生会意、入情、明理。
三、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感悟中,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感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