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对服务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提升对服务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提升对服务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服务文化的构建必将促进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笑云飞
中国入世后缺什么,缺服务、缺观念。经营者和员工缺什么?缺态度、缺理念、缺文化,落后与先进的差距、传统与现代的差距,首先在于观念的差异。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大发展。
当务之急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先进的服务文化,实施观念突围自我超越、改变自以为是的思维模式、确立全新理念,让服务工作者重新审视反思体验服务,把握服务的真谛和服务创新的趋势,实施服务革命,提升服务资质。服务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动,顾客无时不在的品评挑剔影响着企业的服务文化,每个员工无时不在的创造、传播展示和享受着企业的服务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回报就是观念创新。只有把服务提升到文化层面,才能使服务走出误区,走向全员全程、走向经营管理、走向每个环节部门,形成城市、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切实遵循“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塑造服务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履行“四个服务”宗旨,更有力地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服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外塑造形象增强亲和力、对内强化理念形成合力的重要作用。服务文化的本质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客户满意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以服务机制流程为保证,以服务创新为动力,紧密相连国计民生的公用性、基础性、服务性企业,把握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供电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构建服务文化,提升服务品质,是新形势下“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发扬光大;是建设“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迎接市场挑战、争取竞争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履行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助推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途径。切实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推进和协调管理。
深刻理解服务文化的基本内涵:服务文化应该定位在体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观上,其基本内涵为:
服务(企业)宗旨: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理念:真诚服务、共谋发展
服务形象:真诚、规范
服务价值观:以客户满意为导向
服务准则:客户满意、政府放心
服务诚信观:诚信为本、有诺必践
服务客户观:合作共赢、和谐发展
服务细节观:细节决定服务成败
服务品牌观:共塑“国家电网”品牌
服务文化,是企业群体信奉践行的服务价值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的对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顾客满意、赢得顾客忠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服务文化是一个体系,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服务机制流程为保证,以企业服务形象为重点,以服务创新为动力的系统文化;是破解服务秘籍,开发服务资源,实施服务革命,促进服务升级,提升服务品质的文化;是整合机制、改造流程,建立快速反应顾客服务绿色通道的文化;是让员工有自豪感,顾客有优越感,企业有后劲的文化;是整合资源提升形象,打造服务品牌,展示公司和员工魅力的文化;是以人为本、以顾客为本的情感性沟通文化;是义利并举的经营型效益型诚信文化;是让员工更新观念调整心态,用心服务创新服务快乐服务享受服务,在服务中实现价值的文化;是倡导竞争合作互动双赢,经营顾客为顾客创造价值,与顾客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文化;即是独具魅力的个性文化,又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社会性文化。
服务文化实质上是对服务这种特殊资源的认知和开发程度。这种对服务的认知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传统的认识只是把服务当作是一种技能、一份职责,一些程序的组合体,这为服务标准化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最佳服务”,即使出现昙花一现的个性服务,终究也难以形成竞争的合力,在品牌竞争中功亏一篑。服务文化的提出,从本质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高品质的服务文化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机制和心理契约,能减少沟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服务文化是路标系,对于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导向;服务文化是文化场,能统一企业员工的服务价值取向;服务文化是共振链,它能激活组织的活力;服务文化是免疫系统,能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服务文化是充电器,能使员工激情燃烧专业专注主动用心创新快乐服务,把服务当作自愿乐趣和事业,乃至生命中的组成部分;服务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市民的文明档次和消费层次,增强城
市企业的文化魅力和亲和力,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服务文化不能独立于企业管理的大环境而建设,必须在企业文化整体建设中才能有所突破和提升。要充分发挥服务文化“凝聚、激励、向导、提升”的作用,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切实发挥员工的实践主体作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既注重服务价值观和服务理念的熏陶培育,使服务内化为员工的心理需求,外
化为实际行动,又注重将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要求固化为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加强管理,做到刚柔并济。同时要将服务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与“爱心活动”、“平安工程”等结合起来,实现互为融和,互为促进,互为提高,通过培育服务故事,提炼企业使命故事,引领和牵动整体服务文化建设的深入。
服务形象是服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环境。良好的服务氛围是服务文化的重要体现,创造和谐、舒适、温馨的服务氛围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服务理念是服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服务行为是服务理念的重要体现。要注重加强员工的服务价值观和服务理念的熏陶培育,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市(县)公司、管理部室、直属单位、班组(供电所)、员工等“六个学习的平台”,员工、农电工、常用外聘工“三支队伍”建立相应的学习载体和重点内容,特别要加强业扩、抄表、农电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和服务行为规范。
服务制度是服务文化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障,要坚持服务制度标准与服务价值观的统一,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供电服务制度体系;要适应和推动企业服务素质的提升,建立完善服务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和服务型人才的培育和使用机制,确保客户投诉不断下降,满意度不断提高。
服务文化建设是一项集道德培育、规范养成、流程再造、管理创新、形象塑造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各个领域。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做到思想重视,领导有力,措施到位,确保服务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行。既要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着眼于总体部署、整体规划、全面发展,又要注意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环节,从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使服务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整体建设中,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为“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服务支撑。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再认识
企业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将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有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观上下功夫,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企业民主管理作为组成部分,否者将是不完全的企业文化。为此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炼一种企业精神(含企业之歌)。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充分挖掘企业优秀文化资源,对企业精神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以推进企业健康、协调、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体现不同行业精神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得到职工广泛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并使之成为职工爱岗敬业、争作贡献的精神动力。企业之歌是企业精神的艺术表现,要积极发动企业职工参与企业之歌创作,汇聚广大职工的智慧力量,弘扬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展示职工风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健全一套民管制度。民主管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文化得以发展的制度保证。要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内容包括:职代会制度,职工董监事制度,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还要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业务招待费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等。所有制度达到科学规范、可操性强,有布置、有检查、有台账,制度内容必须以适当形式向群众公开。
(三)建设一批文化场所。文化场所是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的必备硬件。企业工会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开设职工书屋、培训课堂、健身房等,配备电视、电脑、书报杂志、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篮球架等设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对企业原有的文化设施,要进行整合和利用,不重复设置;已具备条件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和规范,切实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具备一定条件但还未开展工作的单位,企业上级工会要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积极部署,重点推进;暂时缺乏条件的单位,可以按照因地 制宜、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灵活掌握,逐步完善。
(四)培育一支文体队伍。文体队伍是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的基本力量。要培育好以企业职工艺术团为主导的职工业余文艺骨干队伍,组织成立各类符合企业特点的小型体育运动队伍,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长跑队等。建立一份文体骨干名册,抓好文体骨干的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职工文体人才,为他们参加企业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推动企业文化向纵深发展。
(五)抓好一块宣传阵地。宣传阵地是弘扬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要创新宣传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既要保留黑板报、厂报厂刊、宣传窗(栏)等传统手段,更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新的宣传阵地,如网络论坛、视频音频、手机报、QQ群、短信平台等。
第三篇:对国税文化建设再深化再提升的思考
对国税文化建设再深化再提升的思考 多年来,我市国税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以“执法让国家放心,服务让纳税人满意”为核心的、比较完备的文化理念体系。然而从微观层面深入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对系统的文化建设进行一次再深化、再提升的思考和举措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对进一步深化国税文化建设做一点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市局早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在全市国税系统加强文化建设,并制定了多个《实施意见》,列入每年重点工作目标,但许多规定只是作为文件存在电脑里,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前几年下了很大功夫提炼的文化理念,而没有深入人心,落实到行为上。文化活动浮在面上的东西多,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的教育少。
(二)群众性参与热情不高。从搞过文化建设的几个单位看,全员参与热情不高,少数操作者“自弹自唱”,“孤芳自赏”。《XX国税报》撰稿者和阅读者比较少,许多寄发报纸的信封没有开启,没有发挥文化园地的宣传、熏陶作用。文化建设搞了这么多年,许多同志竟然不知道我们的文化理念是什么,不知道文化中心职责是什么,没有看过《XX国税报》。
(三)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回顾文化建设走过的路,历经时间不短,理论探讨不少,但广大干部仍感虚无缥缈,缺乏行之有效的落实和评价机制,因而方向不明,思路不清,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干部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一是抽象化。将国税文化的概念扩大化,将其汇于大文化的概念,无从下手,缺少实实在在的内容;二是庸俗化。把文化建设等同于一般性文体活动,总以为文化建设就是搞几个文体活动。而我们搞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精神的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而文体活动仅仅是国税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具体载体和形式;三是政绩化。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华丽的外衣,作为炫耀的资本。认为把工作进行一番文化包装,国税文化就建成了,没有真正触及干部的精神层面。
(四)主流文化没有形成。文化建设网络体系不健全,全系统没有形成一支文化建设骨干队伍,没有形成一级抓一级,一层带一层的文化建设网络体系;网络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内网并没有形成主流文化,而成了大家发牢骚的地方,缺少打旗帜的文化骨干队伍来引导,真正的好文章少有人看。正气不能传播,正道不能疏通。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不能树立,就会被歪风邪气占领;社会外界、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并没有感受到XX国税文化的存在,就连工作多年的国税干部也很难感受到。任何工作的核心因素是人,没有人,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文化建设必须有一批有工作激情、有能力的骨干队伍参与、带动、引导才可有成。
二、对国税文化的再认识
(一)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一个核心。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是信念问题、导向问题、风气问题,也是态度问题、责任问题、敬业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团队要有一个“魂”,人员更换、设备更新,魂是不变的。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倡导人本管理,建立一种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造就人的新型人本化管理体系,激发干部活力,增强队伍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所以,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人”这个本,围绕“人”做文章,否则就容易偏离主题。响亮的口号不是文化,华丽的外衣也不是文化,XX国税文化是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文化建设必须以树立精神支柱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二)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第一,文化建设的关键在教育。文化建设没有定式,但有规律,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重视熏陶、引导和激励,做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润物细无声,日久自然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以文化人,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诗言志,文载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之所以能化人,因为道载其中。文中无道,以何化人?所以,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文载道。读书就是信念内化的过程,所以读什么的书很重要。我们必须引导干部读健康的、有利于崇高理想树立的书。我们搞文化建设这么多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就是没有把信念内化。文化,无形的、看不见的那部分更重要,每个人都会从中吸取营养;第二,文化建设的关键在领导。领导是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文化首先在领导身上体现和传播,否则就难以建立。要让干部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怎么做可以得到奖励和提拔,怎么做会受到惩罚。久而久之,良好的风气得以养成,崇高的精神得以形成。
(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更加贴近干部工作学习生活实际,尊重干部、成就干部,体现人的本性需求。时间证明,脱离干部日常生活的文化不被认可。比如:我们的食堂文化,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科学饮食,健康饮食;我们的敬业文化不能仅谈奉献与付出,要把成就事业与成就干部的幸福、快乐、健康结合起来,提倡健康的爱好志趣;工作中要为干部提供不同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让其感觉到集体荣誉自豪感。二是更加贴近税收中心工作。国税部门的职业特点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否则容易形成“两张皮”;三是既不简单否定过去,又不拘泥于过去。既要坚持过去一些好的做法,又要创新载体,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深化发展。
三、对今后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
(一)建立一支文化建设骨干队伍。选拔一批热爱文化建设、并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干部,在全系统建立一支文化建设骨干力量,肩负起构建和传播主流文化的重任。要明确骨干队伍的工作职责,对于读、写、说、唱者,各用其所长,发挥其带动和传播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组织读书、写作交流活动,安排任务,督导落实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在内网平台上,文化骨干要积极作主流文化的维护者、倡导者、传播者。
(二)开辟三个文化主阵地。一是办好一张文化报——《XX国税》。每期必须有一个基本方向和主题,可以采取领导发表署名文章方式。要多刊登大家喜欢读、有感染力的文章,扩大干部参与度,对踊跃写稿的同志加强关注和鼓励,让更多的干部看报、写稿。二是开辟一个理想信念教育课堂——“快乐讲堂”。传播主流文化,弘扬正气。可以请专家讲,也可以干部讲;可以现场讨论互动,也可以放专家讲座光盘。三是升起一面红旗——“国旗下的演讲”。(可根据各局特点,因地制宜,选择进行)每周一早晨举行升旗仪式,全体干部参加,每次选一名干部代表做国旗下的演讲,最后达到每一名干部都是升旗手,都是演讲者。通过长期的演讲教育,使干部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此活动有一定难度,必须有决心,有毅力,坚持几年必有成效。)通过以上活动,让广大国税干部时刻能听到我们的主流文化,看到我们的主流文化,涌入我们的主流文化。
(三)巩固四条组织战线。发挥党、团、妇、老(老干部)作用。一是每条战线必须有专人负责(或兼职),每年制定工作思路和方案;二是有针对性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每季一堂党课,定期开展团员、妇女、老干部活动。如:每年三八妇女节,可改变出去游玩或发礼品等单纯满足物质欲望的形式,采取评选“贤内助”、“好媳妇”等活动。
(四)通过丰富多彩、有感染力的文化活动来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将“以人为本”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激发和释放干部的工作热情为落脚点,让一般干部在文化建设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如:我的得意之作、我的绝活、我来推荐一本好书、我来上一课、我为国税献一计。“我来上一课”活动,改变传统的读报学文件方法,学习互动,轮流让干部上课,激活人的潜能,激发内在动力;“我的得意之作”、“我的绝活”,展示干部才华和特长,增强自信心的自豪感;“我来推荐一本好书”,鼓励干部多读书、多买书,并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推荐给大家,写出读后感和推荐理由,得到认可方可报销。成立演讲、读书、写作、文艺兴趣小组,每年评选十佳演讲家(选拔培养兼职教师)、干部喜欢的十本好书、十篇好文章、十件好人好事(感动国税人物)。二是开展感恩奉献主题教育。倡导干部资助贫困学生;组织干部深入农村劳动,与下岗职工进行交流,让干部在交流中受到艰苦朴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定期收看教育片。
(五)隆重召开先进表彰与事迹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文化建设现场交流与表彰大会。文化建设成果展示,表彰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和单位。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赏识与鼓励能激发干部的上进心和工作潜能,使其在团队中起到正向带动作用,从而增强团队向心力。必须改变过去简单的表彰形式,对评选出的各类先进代表进行隆重表彰。把握几个问题:⑴专题召开表彰大会。⑵各类先进必须有令人信服的事迹材料。⑶先进的评比不能完全靠推荐,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挖掘,重民意。⑷树立能够推出去的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XX国税品牌。⑸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与政治荣誉、外出学习、职级待遇等挂钩。
(六)构建切实有力的保障机制,增强国税文化建设的长效性。任何文化的形成、发展都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渐进的过程。国税文化建设非一时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构建常抓不懈的推进机制。将国税文化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从市局到基层局都成立了国税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国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各阶段目标和措施,坚持与税收工作实际、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建立领导干部国税文化专题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国税文化建设专题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国税文化建设近期目标,完善开展国税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完善国税文化考评制度,把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到对下一级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列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从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规范、效果是否明显等方面来具体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真正把国税文化建设工作抓到实处。
第四篇:学校文化建设:再认识、方向、途径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学校文化建设:再认识、方向、途径
作者:曹俊怀
【摘 要】随着教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内涵式转变,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各学校纷纷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心,学校文化建设在实践中进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在何方?怎样建设学校文化?仍然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无法绕开的新课题。文章尝试从以上方面解读学校文化建设,为实践工作者提供一种思路和启示,期望学校在文化大发展中少走弯路。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建设方向 建设途径
一、学校文化的再认识
(一)学校文化的界定
什么是学校文化?这对于学校文化研究者和建设者是一个无法逃避的命题。许多学者从其上位概念文化的角度和组织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的结果;学校文化指校内有关教学和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形态。[1] 郑金洲教授收集关于文化的概念至今已有310多种,如果我们仅止步于概念的界定与争执,极容易陷入“概念的沼泽地”。另外,学校在实践中将文化建设作为重心的目的之一是试图通过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将学校办出特色,避免发生千篇一律和千校一面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学校文化,除了在理论上对概念外延和内涵进行判断、推理外,还必须从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校的文化现象中挖掘学校文化。
(二)学校文化的结构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将学校文化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可以使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通过结构化的划分找到研究学校文化的契机,同时也为实践者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与文化概念的莫衷一是相比,学校文化结构比较简单和一致,围绕着学校文化的两条主线: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将学校文化结构划分为三种: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1.物质层面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创造的物质的总和,包括建筑、设施、标识等。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也是形成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基础和条件。与学校文化的另外两个层面相比,学校物质文化具有文化性、损耗性、资本性等特点,与其他层面之间存在着依附性和互动性。[2] 物质层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风格以及审美意识。
2.制度层面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程序化的体制和操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引领、约束、规范着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起着激励与约束的效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着力建设点。学校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结构、学校规章制度、权责的划分等。
3.精神层面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三个层面中最深的层次,指学校主体在相当长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被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按照著名的文化专家的说法,即“我们据以做事的方式”。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其他两个层面的最终目的。
(三)学校文化的作用
1.促使学校共同体的形成通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共同愿景,生成一套具有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改善了学校成员的心智模式,因此通过学校文化的浸润、引导作用,整个组织会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不是先前的一种机械的人工制品。
在现代工作中,为了追求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理性,社会成员人为地被分割在不同的组织中,进行着流水线式的高度合作,社会成员之间紧密依赖,但是与之带来的是人们之间的情感日益疏离,认同感越来越弱。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弱化认同感转向共同体认同感在教育领域中的一次尝试与努力。形成有机共同体后,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有利于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方面,由于学校文化的建设要集中全体教师的意志,反映教师群体的诉求,是由全体教师创造的一种集体意识,因此学校文化具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像信仰一样使学校教师对学校和工作产生归属感,使每位教师将自我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学校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使教师群体形成合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共同的愿景、健全的心智模式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的集群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愿望,因此教师群体必然会在学校制定的共同愿景下,把这一愿望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去实现自我价值。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路在何方
(一)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因此学校文化具有历史性。这就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者在实践中重视梳理学校历史,回溯源头。毕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不同,如若真正办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历史足迹进行回顾进而提炼、整理,去粗取精。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历任校长、退休教师、毕业生收集一些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事件,倾听他们记忆中的学校印象、他们期望中的形象。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照过去,我们才能知道在以后的文化建设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才能有根基。总之,构建学校文化必须依赖学校独特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追踪学校文化发展的历程,挖掘学校文化资源。
学校是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制度机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因此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必然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这就要求学校文化研究者与实践者要具有时代意识和前瞻意识。树立时代意识指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基于历史传统,但又不能囿于历史传统,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新的调整。当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文明异质性、文明冲突、价值冲突、文化多元化都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和挑战,在实践中师生容易受到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左右,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历史的经验已经无法解释现行的存在。这时学校文化建设者应该以开放、平和的姿态去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学校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将外部的挑战视为内部变革的机遇,一方面进行批判式的审视,另一方面对其进行借鉴式的运用,批判与继承相结合,促进学校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坚守历史积淀与结合时代特色并不矛盾,他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辩证法。不坚守历史只一味迎合时代发展容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失去根基,迷失方向。同理只坚守历史根基不结合时代特色容易缺乏特色与活力。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将历史积淀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二)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本土情怀,将校本课程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是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一条新的途径和思路。美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经说过,任何学校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学校处于周围的社区环境中,不断地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各种信息、物质的交换,因此倡导本土情怀可以使学校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我国区域辽阔、地区之间社会风俗和文化相差很大,这种差异和特色的乡土特征就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名人故里、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等。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地方文化的烙印,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无法脱离具体的文化传统,否则会影响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沟通。在学校文化建设时注重本土情怀,从周围社区环境中汲取文化建设的营养,促进校本课程的研发。一方面可以是学校更好地融入社区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性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播和继承。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闭门造车,漫无目的的凭空想象。尤其是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统揽世界上一流名校(包括基础教育学校)的成功经验中,无一例外的都有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正如萨乔万尼所说:“最成功的学校领导会告诉你,形成正确的文化以及关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共同认同的意义,是人们普遍认为创造成功学校的两条基本规律。”[3] 在实践中应对国外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进行批判式的借鉴和思考,将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存在背景与发达国家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有效契合,形成既有根基(本土情怀和历史积淀)又有创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型文化建设思路。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做正确的事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忙’,也不要‘茫’,更不要‘盲’,应该从正确的目标开始。”[4] 这种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既做正确的事,也是管理学中极力倡导的。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然需要借鉴这种思路。学校文化的共同愿景和思想来源于学校主体(教师和学生),集中体现了学校主体的意志,必然也要反映学校主体的诉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人本管理,以人为本。人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对象。从学校特色文化的提炼、建构到学校文化的具体落实,都离不开学校主体的参与与配合。然而学校文化建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正确的事”:把学校文化建设当做一项应景之作,以任务形式授权给学校某个机构,该机构用在政绩思维的主导下用一些显性的物化手段来表达学校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经过集思广益的探讨和调研匆忙得出结论。一方面,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占据了上风的前提下没有了学校主体的参与和探讨,必然不会得到学校主体(学生和老师)的认同,缺乏认同感的学校文化也就失去了作用的对象,学校文化无法进入学生和教师的内心世界,无法改善他们的处事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样的文化建设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将学校文化建设理解片面化、窄化,以为只要是建设就必然出现一些实际的产出和效率,毋庸置疑,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有物化建设作为支撑,但最重要的是文化化人的力量。康德说:“人始终是目的而不是手段。”[5] 文化建设中更要认清人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技术和物质只是辅助的手段,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二)进行五项修炼
1990年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 第五项修炼 》中所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即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在新经济时代更要“修炼”好文化内功。
1.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是指在自我极限的基础上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较
高层次的需求,学校作为社会最后的精神家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引导其成员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实现冯友兰先生笔下由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的转化。自我超越的精要在于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力,这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尤为重要,他们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生,优秀的学校文化的引领可以塑造新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这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指存在与个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观点、方法和进行决策的依据和准则。它不仅决定着人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而且影响人们如何采取行动。健全的心智模式则会帮助组织成长和发展。心智模式不易察觉,但是极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塑造着组织的内力。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校主体心智模式的建设和改善。通过集体研讨和外出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思维理念和管理模式改善学校员工原先“被动的僵化的思维”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更加主动灵活和有效率,逐渐变成一种集体意识被学校成员所认可。最后心智模式改善的结果必然是使企业组织形成一个不断被检视、能反映客观现实的集体的心智模式。[6]
3.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拥有的目标。共同愿景为组织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焦点。在缺少愿景的情况下,组织只能被动地适应性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组织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并且对组织愿景产生认同感时,成员之间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习成员之间适应性的学习转化为创造性的学习。建立学校的共同愿景其实是让学校组织产生一种凝聚和导向作用。
4.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学校团队成员的学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彼得·圣吉认为,当一个团队能够整体搭配时,就会汇聚出共同的方向,调和个别力量,使力量的抵消或浪费减至最小。整个团队就像凝聚成的激光束,形成强大的合力。当然,强调团队的整体搭配,并不是指个人要为团队愿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是将共同愿景变成个人愿景的延伸。[7]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由于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客观上要求全体成员具有一致性的诉求和愿景,这就需要通过团体学习的方式改善学校成员之间原有的、分散的、不一致的、相互冲突的心智模式,从而形成合力。
5.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系统思考可以帮助组织以整体的、动态的、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若干个部分: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学术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和融合多种文化是文化建设者和研究者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整体的、动态的认识论去理解这个问题,坚持“合”“分”结合的辩证观。既要“分”,又要“合”,“分”使其成为不同的“自我”,坚持“自我”以特色融入整体。“合”强调在方式上倡导宽容与平等、理解与对话、在内容上用本校的文化特色和精髓作为各种亚文化的共识。[8]
四、学校文化建设小结
学校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学校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其建设过程必然是循序渐进和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学校文化建设在逻辑上与文明的生成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者在实践中一定要戒骄戒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性和积累性,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就会如涓涓细流去滋润万物,引领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张天雪,邓旭.中小学建筑中的文化传承[J].当代教育论坛,2007(2).[3]Sergiovanni,Thomas J.Organization or Communities?Changing the Metaphor Changes the Theory [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4(2).[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4.[5][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7][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8]唐汉卫.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兼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Z2).
第五篇:对党的再认识
对党的再认识
寻找自己的人生归属和方向
在听了严春华教授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来介绍他自己的入党经历和我们自学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我们在2013年10月19日进行了小组讨论,我们每个人就自己对于党的再认识和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党进行了发言和深入的讨论,以下是对我们的小组成员发言的总结: 通过自学党的十八大报告后,再结合严春华教授的入党经历,王伟同学对于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明白了党是一个组织,明白了在入党之后他就不再孤单。他也谈到了现在入党是一种趋势,是人们心中的共同的意识,因为党是先进的,党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党来服务大众,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习了关于党的知识之后,蔡得胜同学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他只是听着家族的人们说得入党是如何的好,他的家族也认为入党是家族的希望,但是他自己对于党的认识并不是很多,他只是知道加入党是自己家族的希望,在听了严春华教授的讲座之后,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他开始认识到了党的一切,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认识到入党也是自己人生的追求,是自己人生的归属和方向。
在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邢继尧同学对党有了更深的理解。入党是他家族的传统,因此他的家族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党的发展,他也认识到党的宗旨便是服务大众,而我们的职业就是医生,我们的职业就是服务大众,所以党的先进性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实现我们自己人生的价值,让我们个人的价值和党的价值能够结合起来。
学习了党的章程之后,再结合严春华教授的讲座,原备同学对于党的拥护的决心再一次加强。党是确实具有其先进性的,任何重大社会改革均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入党,不仅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荣誉,任何一个想要参与到社会改革,见证中国发展的人都应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弓伊宁的认识当中,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也需要先进积极分子保持党道德先进性,这样才能领导着整个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方。而我们作为当代北大的积极分子,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投身于党的建设当中去,去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让党的先进性引领我们前进,走向自己的未来。
对于樊梓怡来说,家族对入党十分的崇拜,这份崇拜,在她的家族中,由长至幼,始终热忱。党是神圣的,唯有心怀向往之心,方能体会崇高;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唯有心怀奉献之心,方能实现价值。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心怀对党的向往,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严纯华教授的讲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开始时不愿入党,到发现自己的错误,自主学习党纲,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风采。讲座之后,孙素花同学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入党,是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无论如何,党具有其先进性,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加入党组织,在党的大旗下走上一条坦然、坚定的道路,是孙素华同学的夙愿。
如果说责任日一个大学生必须上好的一课,那么,使命感和归属感则更难能可贵。张潇月同学一直想要见证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今有幸参与进来,党将会给她提供一种归属感,同时将为人生指明方向。21世纪,新的思想,新的舞台,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新一届的大学生党员必将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党作为领导阶层,往往会因为它的庄严而给人以距离感。对李芙蓉同学来说,以前对党还是比较陌生的。学习党纲之后,增强了她个人对党的崇拜。入党,通过对大众的服务,更加深入的体验社会,将我们从一种自惭自羞的状态中激发出来,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对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于洲同学认真思索之后发言,她认为,我们并不能因为党的工作便利或是其他优惠条件而加入,套用毛主席的话,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听完党课,我们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同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听完大家的阐述之后,大家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同时大家交流了自学党章和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并且一起进行了再次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以及制度加深了了解,明确了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两个目标,明确了党对每个个体的要求以及自已以后所应该做的、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自主学习之后,大家进行了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近五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了解了党在经济、政治、民生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时了解的党在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及党的体系,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牢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新胜利的八点基本要求,同时学习党章,认真践行。总之,尽管还未入党,我们应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不让为人民服务成为一句空话。在见识了老一辈党员的风采之后,最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证明对党的忠诚。
现在来说,党还相对陌生。然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必将以实际行动,赢得党组织的信任,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