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大钊《今》读后感
李大钊《今》读后感
还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首诗叫《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教育我好好珍惜今天。
今天又读了李大钊的《今》,好像又回到了初中的年代,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珍惜了多少的今天呢,让人感想颇多。
1918年的李大钊,把青年人中出现的三种不尽人意的情况,或思念过去,或沉迷现在,或空想未来,展现的淋漓尽致。李大钊深知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于责任,因此有感而发,透辟的论述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三者的辩证关系,以此勉励他们要立足现实、珍惜现在。
李大钊说道: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为什么说“今”是最易丧失?因为,宇宙如此之大,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不会因为我爱他,稍稍留在人间留念。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我的“今”?是我的“现在”?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般,已成“过去”了,我要糊糊涂涂的把他丢掉,岂不可惜?
用一句现在人常说的一句话,“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来解释,很真,很正,真真正正。
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但没有“现在”。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永远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联的永远性。
昨日的事件与今日的事件,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此数个复杂事件与明日的数个复杂事件,更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势力结合势力,问题牵起问题。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
如今的社会,如今的人,已经不将“过去”和“现在”看的多么紧密相连,不管不顾你的过去,只要如今条件适合,也不会考虑未来,得过且过,有人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人做和尚连钟也不撞,也有人高高在上,屁股指挥着大脑,颠倒黑白,不知过去和未来,唉,故人也不如也。
第二篇:李大钊的故事读后感
李大钊的故事读后感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在社会上他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他的家庭里,它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记得在网上看过两个小故事,就是关于李大钊对于他子女的教导。一个是《扫雪》:说的是有一年的下雪天,李大钊让他的孩子去扫雪,可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但李大钊去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样对子女加以严格的教育。因为他从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中明白了很多,他要让孩子学会自食其力,在现在的社会中,没有人会去想着如何来照顾你,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行!在异常艰苦和险恶的环境里,李大钊毫不畏惧,始终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或许,他也希望,他的孩子也能做到这一点!
还有一个讲的是《教歌》,这个故事是李大钊再告诉他的孩子们,做人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做人就要实事求是,而且对于教育,李大钊也很有办法。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各种酷刑前,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劝降,李大钊斩钉切铁地说:“宁可头断血流,决不出卖灵魂!”这句话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虽然李大钊逝世是才38岁,但我相信,他的丰功伟绩,绝对不会只被人传颂38年,而是永远!
李大钊是一个好父亲,更是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者!
第三篇:《大长今》读后感
我最近在爸爸妈妈的推荐下,看了《大长今》这本书,我被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十六世纪,孤女长今七岁时,父母因卷入宫廷斗争而惨遭杀害,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长今进入了后宫。她天资聪明,又刻苦努力,备受瞩目。但在宫中屡遭陷害,甚至被流放外岛。有次,长今为了参加宫女考试,举了一夜的水桶,可见长今的意志多么坚强啊!她潜心学习医术,并运用到膳食中,意外地挽救了君王的性命,成为韩国第一位女御医,并受封为“大长今”。读完书后,我被大长今的精神感动了,她是多么的努力、坚强、充满信心、勇敢而又不气馁啊!我跟长今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大长今遇到的困难比我大的太多了,她总是勇敢面对,从不放弃。我在遇到困难时,有时会退缩。在体育跳绳测试前,我只能跳几个,经过多次练习,我进步了许多,但仍没有通过则试,我丧失了勇气,放弃了继续练习。长今是多么伟大,我是多么渺小啊!
一个不怕痛苦、不拍挫折的人——徐长今,将不断地激励我战胜困难。
第四篇:《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
孔子的论语已不只是一些颇富哲理的话,其内在的含义已不是耐人寻味那么简单。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渗透在各种制度礼仪规范中,也深刻的影响着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与人格。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涵盖了二十篇的内容,有解释和注和他个人的见解。其涉及了学习、为政、做人、治国以及生活的各方各面。有些内容和观点并不大理解,只选出一些有些体会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关于学习
孔子一直十分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默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所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孔子对于学习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话已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蕴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说。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泽厚在记中重点说了这个“敏”,体现了孔子对于知识对于学习的渴望,不断努力追求的精神也一直被中国文化所赞赏和实践。
——关于孝道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
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章虽说得是正直,也颇有争议,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氏族、家庭的敬重,“孝慈”居首,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对于孝的定义,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都是一种绝对敬重,服从于当时严格的礼教,与当今的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的家庭相处模式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从很多流传下来的风俗中也可以看到当时伦理思想遗留的痕迹,“不孝”之罪也依然是遭世人所唾弃的。
——关于仁礼
“仁”是论语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几个字算是对“仁”的一个大致的定义。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一种客观的约束,即李泽厚所说的外在社会政治体制,是一种公共奉行的社会性道德仁义,如同现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守则。约束自己符合礼制,即可仁。仁是一种个人内心的道德,它不受外界左右,但对外界对社会却有着深远影响。如同当今的社会,我们有着法律的强制,有着道德的谴责,但是最终我们社会的美好和谐需要的是每个人内心强大的力量,对善与恶的分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只有内心对仁的极度肯定,才能真正的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当然,过去的封建谨慎的礼制观念是应摒弃的,我们要的是平等的法制。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种看法似乎与死板的礼制有些差异,其所强调的是一种真感情,内心真实的东西才
是真正重要的。这在当下依然被我们所倡导。比如有些富豪们婚礼的奢华程度令人咋舌,又如几十万一顿的年夜饭,太过张扬。婚礼的意义在于真爱的彰显,年夜饭重在合家团圆的美好,那些表面的东西只是些过度的无谓的包装罢了。回归真性情的东西才真动人。
——关于中庸
一直说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也是论语的一个核心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李泽厚指出,中庸即为有普遍妥当性的行为,重视的是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人道。中国人说话做事的风格都较含蓄,有分寸感。“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中庸所体现的“度”。既是一种生存之道,又是一种生活态度。当然,这种所谓的分寸感也很难把握,并非人人都可做到,也并非人人都想去做。但对中庸之道的认可与推崇,中国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庸,依然是可以发觉的。
——关于宗教
中国大部分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古代人们相信鬼神之说,如今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如李泽厚所说,孔子对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是“存而不论”的态度。“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叛乱、鬼神。”说的即如此。儒学似乎已成为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但却和其他宗教有着本质区别。其强调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仁义道德,人活在此生中,在此生中实现价值。但这个世界不可能满足于每个人,当绝望痛苦时,信仰的作用便得以体现。宗教信仰
绝不是封建迷信,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宗教信仰的缺失,终会让人们缺乏些凝聚力,心灵上存有些缺憾。虽然我并不信基督教,但当走进教堂,那份肃穆与纯净,似乎是对人的洗礼,让人心灵不禁为之触动。
孔子儒学的博大精深不是读论语就可学会的,论语也不是读一读就可领会的,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第五篇:论语今读 读后感
【培训】20111203辛建斌中学英语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Reading the Analects today》
《论语》,众所周知,是孔子的著名学说,影响了中国人数以千年,而如今论语思想也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们所熟知和研究。提到论语,首先想到的就是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提到“乐”是通假字,通“悦”,意思是“高兴”。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有朋友从远方来,应该很高兴”,这是我对孔子《论语》的第一次接触,接触之后的想法就是觉得孔子真的很牛,牛在可以以很少的话来表明一个很深刻的故事,一个思想,一个意义。那么,拿到《论语今读》这本书之后,我就感觉到这是一本充满了孔子思想的书籍。那么作者也提到,他在写书的过程中发现孔子的几点特殊:
一,孔子特别注重人性情感的培育,忠实动物性欲与社会性理的交融统一 二,孔子极重道德,他讲政治,伦理,宗教三者交融混合在道德之中。
三,孔子强调“知命”“立命”,即个性的自我建立,亦即个人主体性的探索追
求。
我认为,作者提到的以上三点,据我观察都是很贴切的,因为我认为之所以孔子是思想上的大家,在他身上一定是具备一些品格的。每一个人都在孔子身上看到不同的东西,像我在他身上就看到了做人一定要“大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做人的标杆。他的思想鞭策着我要好好对待每一件事情,在人生上面要有自己的建树。
学而第一,“仁”是孔学的根本,也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到“仁”的转变是孔子的一个重大贡献。孔学是半宗教半哲学的学科。孔子把某些根本的理论建立在情感的心理上面,并且使理智和情感达到交融。“仁”不是某种外在的华丽,而是在外在的面容语言应该服从心灵的塑造。“仁”的特征就是“爱”,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无论是谁,贫穷也好,富贵也好,都是性本善的。“敬”也是《论语》之中,重要的元素,它既是一种外在态度,更是一种内在情感,理性转变为生活态度和情感要求,因而成为人性塑造的一个部分。儒家的“学”,只要是指现实的实践行为,而非书面的诵读研究。“学”有狭义和广义的意义。学的实践,如果不严肃认真的话,那么他的行为,实践就不会牢固,也不能“一步步”扎实前进,所以别人就不会信任他,尊重他。
为政第二,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个字“德”,这个德,并不是道家所说的道德的德,而是以法规的德来处理政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德?大的方面是博施恩惠,团结群体的氏族体制规则;小的方面则是是一种神秘的魔法力量。人们为什么把宗教道德作为个体追求心灵完善的“绝对命令”?有神论认为这是上天的指令,人类在哲学上将伦理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区分开各安天命。将遵守道德来解释“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敬”有两种解释,一是对父母的尊敬,敬爱,二是对道德律令的敬重,是对绝对律令的敬重。这里面不得不提到一句孔子经典的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非常重视历史经验,记录各种教训来反省自己,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特点。吸收和发展也是中国进步的又一大体现,从孔子到董仲舒,谭嗣同,康有为的儒学思想都是一步步的发展
下来的,“有容乃大”是一个对于人类,文化和传统的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儒学具有宽容精神,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公德资源,体现在两方面:宽容精神,不干涉个人的自由权利;共同准则,个人必须遵守的自觉行为道德。我们经常从历史剧中听到皇上说的一句话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句儒学之中的经典,这是有一定根据的,一个君王想要平天下就要好好治理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使家里的人万众齐心,想把家里的人结合在一起,就要求自己一定要修正自己的品行。这是一种递进关系,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成大事者,必须按照此规律行事。
八?第三,前面提到孔子和儒学的宽容性,这章提到了不宽容性,也就是不能容忍违反礼制的行为。思想,学说,言论,主张可以求同存异,但是行为理论一定要遵守社会制度,否则社会必将瓦解。孔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于塑造人性心理,理性与情感的不同感觉而已。那么对于现在人的心理呢,是怎么样的想法呢?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想变的心灵强大,在现在接受培训,见到很多人,遇到很多事,同时也会有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那么我会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真得不明白,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能是心灵太空虚了,或许心不稳,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我觉得马上就要崩溃了,呵呵,但是当我想起家里面,同学,朋友对我的期望的时候,我觉得也许还有转机,还有喘息的力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能不能很好的利用起自己的恒心就不一定了,自己一个人在一个新的环境很上火,不知道哪里属于自己,心灵上面也没有一个归宿,可能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吧,也可能是我之前过得太潇洒,现在环境稍微不合心意就不适应,我想这也是对我的一种磨砺。培训到现在,我觉得我进入到一个瓶颈阶段了,各种不好的想法都呼之欲出,导致我的身体状况也出现问题,扁桃体发炎,青春痘,等等问题也破土而出导致我整天昏昏沉沉,郁郁寡寡。我想我不能再这么沉沦下去,一定要洗心革面,振作起来。昨天知道一个消息,是一个不公平的消息,我开始很气愤,但是后来想起了一个已经进入社会工作了的学姐的一句话“社会上工作中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好心态,一定不要行为过激,要淡定低调”不错,学姐说的很对,我要淡定,现在的事还是小事,以后还有很多更不公平事情在等待着我们呢,谁又能说什么呢?各种领导,各种同事,各种学生,各种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又有谁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呢?所以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是自己变得强大,这样就没有人能欺负我们了。
里仁第四,“里仁”的意思是仁爱的邻居。说到这个话题,我真是太有话要说了,因为刚刚的前几天我才经历到有一个仁爱的邻居是多么重要。我从北华园搬到员工宿舍,历经艰辛,但是进入宿舍我发现更大的艰辛在于我们竟然有一个很难缠的“邻居”这个邻居不是别人,就是一位“老”教师,他专横霸道,自以为是,很多人都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说到这,很多人不理解也很好奇,他究竟有多恶心呢?这个我就不在这里面详细说了,我想说的是遇到这个局面,我应该怎么解决呢?很简单,就是我要用大爱感化他,哈哈,开玩笑,就是我不去惹他
呗,很简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要在尊重他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做好自己使自己,我们要知道,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真的就是这样。好的邻居真的能帮的上我们很大的忙,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事情,也会用得到邻居,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到你。还有一句话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确实是这样,就像我现在在外面实习,身边的人都不认识,能帮得上你的就是你的室友,所以一定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这是至关重要的。
公冶长第五,公冶长是孔子很喜欢的徒弟,孔子很相信他,虽然公冶长被关在监狱,但是他告诉别人可以将女儿嫁给他,是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一个人的品质很重要,这样别人在对一些事情上面可以很好的衡量你,最终能够事情变得对你有利,我曾经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在大一的时候,很不知道天高地厚,由于高中的鼓噪乏味,所以我发誓要在大学里面解放天性,把所有的才华表现出来,当然取得很多成绩,但是同时招来很多gossip,就是这样,再加上我的大大咧咧,使得很多人疏远我,遭受很多挫折。但是我很庆幸有很多帮助过我的朋友,我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慢慢有很多人开始相信我,我变得popular,变得大家都喜欢了,我觉得我很像公冶长,我拥有别人值得信任的东西,我喜欢帮助别人,也很热心,这就是我,一个希望身边的很开心的人。
雍也第六,作者无话可说,所以我也无话可说。
述而第七,没怎么看明白这个典故,所以依旧无话可说。
泰伯第八,泰伯拥有最高的德行,三次让出国君的位置。我觉得在当今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真的是这样,我们都知道君主的地位在古代那是天,天下尽在君主的手中,但是泰伯能不为所动那是何等的气度?在当今,每一个人都为了能够上位而作出不懈努力,每一个人都沉溺于权利与金钱。就像在学校里面的 一点点事就可以体现出来是有多么的肮脏。校学生会主席这个职位每一年都会有人开出不同的价格去“购买”它,那么究竟谁能够当上呢?这就要看他的老子有多大能耐,能出多少钱了,不错,这件事其他人毫无异议,谁叫我们的老子拿不出别人这么多了,但是我想说,这种 恶习是所有人都应该摒弃的,社会上面的事岂不是更多,又能怎么办呢?这是一种社会风气,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就有不公平,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习惯,要淡定。
子罕第九,孔子很少谈利。但是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不讲究利益的呢?每个人把利字放在处理一切事物的第一位,所以现在的人都想方设法采取任何手段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这是一种社会道德逆流的一种表现,包括我在内也被社会上的种种坏的风气所困扰,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是我们应该摒弃的。谁能知道这个社会的发展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没人能够理解。
现在我是拖着病着的身子,在教师办公室写读后感,想去打针,但是也没有诊所可以去,买的药感觉也不是太好,昨天跟老妈聊了聊,她问了我宿舍环境怎么样,我没敢告诉她真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只能说不错,挺好的,免得让她担心,我在这边受苦就好了,就不要让她在家为我上火,我不知道我现在想法究竟是什
么样的,只是希望坚持下去,能够体验到新东方这个大家庭的氛围。昨天晚上跟室友聊了聊,觉得自己舒服多了,我总结了培训到现在的所有感觉,就是我觉得在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了,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我只求能够安心,能够没有压力,没有负担。
孔子的学说真的很博大精深,他的学说已经涵盖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为人处世都需要孔子的儒学来修正自己,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过得有意义,有想法,但是究竟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心态问题,能够让自己每天过得开心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要飞黄腾达,一飞冲天。但是最后成功下来的只有仅仅地少数人,所以,我现在要扎扎实实,让心变得沉静,最后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程度。我现在烧得受不了了,太难受了,但是我又想赶快写完用单位的网传上去,因为宿舍没有网,所设周围没有网吧,我只能在办公室抓紧时间,其实我想说,只是我单纯的想法,我觉得写读书笔记98%的人都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写的,包括我,一本书要在很短的时间看完,并且写5000字的笔记,我认为没有人能够单凭自己的能力写完,并且很深刻,我不是愤青,我也不想抱怨什么,只是在我大病的情况下小抒发一下而已,希望各位领导不要见怪,我很有团队精神,很尊重组织。我想我现在已经out my mind了,不知所云,也不知道想说点什么,希望老师能够理解。
其实我现在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因为学校那边有一堆的事,我不能全心投入这边的培训当中,学校那边通知我们毕业论文的事了,我一直担心不下,虽然我给同学,老师都打了电话,但是我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自在。还有一件最关键的事就是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在这边干着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考,时间肯定会跟这边的培训撞上,所以我的回学校办缓考,但是又很麻烦,而且这边培训结束之后我必须得马上回到学校参加其余的考试,但是这就需要我在这边复习学校那边的内容,而这边的答辩也是刻不容缓的,我觉得我现在有点把自己逼入死胡同的感觉,本来想来年3月过来培训,但是时间真的很紧,所以我必须尽早做决定到底什么时候参加培训,我希望我的决定是对的,但是代价就是我可能会很辛苦,很受伤。
在大学中的我,过得很潇洒很丰富,作为学生会主席的我,组织和筹办了很多活动,拥有很丰富的经验,在陌生人面前不会怯场,能够很自然地表达。但是进入这个大家庭中我发现每一个人都是身怀绝技的,所以自然会有一种失落感,但是我知道新东方就像一个战场,会磨砺一个人,是自己变得坚强,变得无坚不摧,最终剩下的一定是最好的,所以我要争取成为这里面优秀的老师。但是仅凭嘴说是没有用的,所以期待领导的检验。我知道我现在的眼光还很短浅,但是我知道在这样一个很好的环境中,一定会成熟,一定会强大。我希望能够尽快熟悉所有的工作流程,并且熟悉所有的同事,这样就能为我的成长添增好的 因素。呵呵,现在我觉得我毫无逻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就是再瞎说,还是那句话,希望原谅。
最近在看各位老师的微博,我发现每个部门都很团结,而且都很年轻,都很
fashion,所以我希望尽快正式加入团队当中,为团队添加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