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XX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工作制度
XX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工作制度
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充分调动全村未成年人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社区全体未成年人的主人翁意识,生动活波地搞好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特制定少年之家活动制度。
一、建立永久性活动场所,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良好作用。
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实行执行人负责制,具体组织活动的落实。
三、未成年人的活动与时俱进,实行动态化管理。
四、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面向全村未成年人,能让未成年人在场所内参加各项活动。
五、活动场所的活动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六、全体未成年人要爱护活动场所的设施。
七、全体未成年人要遵守活动时间和活动规则。
XX街道XX村委会
2009年3月
第二篇: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工作制度
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工作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好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的作用,现就我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问题,定出如下工作制度:
一、开放的意义
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对学生开放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一项举措,是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在假期对学生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为青少年学生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提供良好的活动和锻炼的条件。
二、开放的对象
从有利管理和安全的角度考虑,目前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只对本校在籍学生开放。
三、开放的时间
1.开放时间应安排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放学后,开放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假期天数的二分之一,每次安排2小时左右。
2.法定假日、暑假宜安排在上午8:30—10:30进行,寒假宜安排在下午1:30—3:30进行,放学后安排在6:30—7:30,高温期间暂停开放。
3.确定开放时间后应在校内橱窗公布,以及利用校讯通通知家长,以便学生到校参加文体活动和体育锻炼。
四、开放的管理
1.加强对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假期开放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假期开放管理小组,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各项工作,明确责任,以保障、促进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安全地开展。
2.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开放期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做好这一期间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3.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开放期间,要制定学生进出校园的有关规定,并做好学生出入学校的登记工作。
4.要健全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的管理办法,完善运动器材借还、赔偿等制度,切实做好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假期开放的管理工作。
五、开放的安全措施
1.学校要把“安全”放在开放工作的首位。学校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开放期间,要安排一定数量熟悉学生的教师担任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开放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落实学校行政开放日值班制度。
2.学校在每次开放的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前应对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活动场所和器材的正常安全使用。
3.学校有基建、维修工程的地段要设有安全警示标识,如对活动场地存在安全隐患的可以暂停开放。
4.学生到校进行危险性较大和有损身体健康,涉及人身安全的活动,管理人员应及时劝说和制止。
5.学校在每次开放的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前,要将学校开放的日期、时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共同做好安全工作。同时将开放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师、行政值班表交教育科备案。
6.学校制定开放期间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及时果断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风险和危害。
第三篇: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xx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一、对活动场所及其附属设施,社区两委负责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党支部负责组织领导。
二、建立内部设施登记管理制度,每年由社区党组织进行一次清理,并登记备案;建立场所设施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各种组织及个人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做好记录备查;建立值班巡查制度,做好场所设施的防火防盗工作,保证场所设施安全;建立场所设施卫生制度,定期清洁室内外场所,保持场所的清洁美观。
三、党支部定期对活动场所使用、管理与维护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切实解决“有场所、无活动”、“有活动、无管理”等问题。
四、对因管理、使用不善或人为因素造成活动场所设施损坏的,以及利用活动场所开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及封建迷信等不健康活动的,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四篇:2009XX街道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XX街道XX村未成年人
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第一条对活动场所及其附属设施,村、社区负责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
第二条建立内部设施登记管理制度,每年由村、社区党组织进行一次清理,并报办事处文化站备案。
第三条建立场所设施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各种组织及个人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条建立值班巡查制度,做好场所设施的防火防盗工作,保证场所设施安全。
第五条建立场所设施卫生制度,定期清洁室内外场所,保持场所的清洁美观。
第六条要经常对活动场所设施进行整修、维护。
第七条办事处定期对活动场所使用、管理与维护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切实解决“有场所、无活动”,“有活动、无管理”等问题。
第八条对因管理、使用不善或人为因素造成活动场所设施损坏的,以及利用活动场所开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及封建迷信等不健康活动的,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XX街道XX村委会
2009年3月
第五篇: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一、对活动场所及其附属设施,村两委负责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镇党委负责组织领导。
二、建立内部设施登记管理制度,每年由村级党组织进行一次清理,并登记上报镇党委备案;建立场所设施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各种组织及个人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做好记录备查;建立值班巡查制度,做好场所设施的防火防盗工作,保证场所设施安全;建立场所设施卫生制度,定期清洁室内外场所,保持场所的清洁美观。
三、镇党委定期对活动场所使用、管理与维护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切实解决“有场所、无活动”、“有活动、无管理”等问题。
四、对因管理、使用不善或人为因素造成活动场所设施损坏的,以及利用活动场所开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及封建迷信等不健康活动的,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