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时间:2019-05-13 14:1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第一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铺开“一张网”,健全服务网络。社区多方筹措、整合资源,铺开资源联结网,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共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74种,签订服务协议机构44家。二是调动“两种资源”,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各社区加强宣传,积极调动社区内专业管理人员与志愿者这两种资源。社区服务站均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保证社区老年人每千人拥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数在5人以上。三是坚持“三规范”,完善服务制度建设。坚持做到管理及监督制度规范、服务对象的管理制度规范、老人安全避险机制规范。四是坚持“四保证”,改善为老服务设施。坚持活动场所有保证、医疗服务有保证、老年学校有保证、应急处理机制有保证。五是唱好“五部曲”,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第一部是领导重视,政策引路。第二部是规范管理,建出特色。第三部是动态管理,实地监督。第四部是总结经验,反思提升。第五部是立足社区老人需求,创新多元服务形式。

第二篇:宝南街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宝南街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社区居家养老,是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动员和运用社区内的物质与人力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照顾的一种养老模式。芙蓉区宝南街社区总面积0.249平方公里, 有纯居民宿舍12栋,单位宿舍32栋,商务综合楼宇10栋,常住户数1861户,常住人口4935人,60周岁以上老人共431人,其中80周岁以上的老人99人,享受低保的老人16人,残疾老人3人,空巢老人及独居老人34人。2009年以来,社区在市、区民政部门及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全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2010年1月,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为老服务,现已初见成效。

一、整合资源,构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网络

一是成立社区老龄工作室。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社区成立了老龄工作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在日常的工作中走门串户摸清社区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建立老人基本情况档案,有针对性地通过街道劳动保障站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服务老年人的家政培训,为有需求的老年人输送既专业化又廉价的专业家政服务。此外,社区还为濒临去世的孤寡老人提供临终关怀和善后服务,让他们安祥地度过余生。

二是开展“三个一”亲情关怀活动。社区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使社区成员都确立家庭敬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为此社区推广“三个一”亲情关怀活动,即每天一次问候电话,每周一次上门探望,每月一次家庭聚会,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在社区两委的重视下,社区建立了针对老年人生活需求和帮助的各类志愿者队伍,目前有医务志愿队、党员志愿队、青少年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银发志愿队、科普志愿队、文体志愿队等10多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为方便老年人居家养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在银发志愿者服务中,鼓励一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与邻近有需求的老年人结对子帮扶,帮着做家务、寻医问药、陪同聊天谈心、陪同外出散步或娱乐等。在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中,开展了“学校关爱进社区”活动,社区共建单位浏正街小学、长沙市第十六中学、长沙广播电视大学都定期组织师生进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关爱。

二、共享共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机制

近几年来政府实施了大量惠民利民工程,如大病救助、全民医保等着实为老年人的治病医疗减轻了费用负担。全民医保使没有进入医保统筹的老年人摆脱了大笔医药费的支付压力,特别是享受低保的老年人,由政府买单为他们购买每年的医疗保险,使他们大病住院治疗有了保障,加上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的关爱和帮扶解决了他们看病的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宝南街社区还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跟踪服务。随着今年6月8日浏·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式开业,一些名医专

家定期轮流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大大方便了老年人大小病不出家门就能有好医生看,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医护人员走进家门治疗和护理的实惠。同时社区还通过与辖区单位长沙东方男科医院、芙蓉区妇幼保健院等共建,结合社区的便民利民活动经常组织医务志愿者为老年人义诊、健康咨询并举办健康讲座,每年还为社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免费赠送定额医疗卡等献爱心活动。

三、创新方式,丰富居家养老文化生活

为给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社区居家养老精神生活环境,宝南街社区通过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与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和长沙老干活动中心的合作,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老年大学所有课程的设置都在调查摸底、充分征求老年人意见的基础上开设,体现了办学的人性化和适用性,主要课程有:音乐、电脑、交谊舞、健美操、健身气功、书法、绘画、剪纸、中医养生、推拿按摩、民族舞蹈等。师资力量方面,通过发挥社会离退休老年人的资源优势,聘请有特长且热爱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师,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社区老年学校开办以后许多老年人告别了闲赋在家的寂寞和冷清,在老年大学感受着新型的人际关系,并得以交流感情、增进友情。如社区里有一位林氏老人,丈夫是教授,却不幸在一次意外医疗事故中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儿女又在外地工作不能给她许多精神慰藉,退休之前在单位历任主要领导的她一时无法理性地摆脱伤痛和寂寞,在社区工作者和邻里退休老年人的关爱下,她尝试着参加社区老年学校学习及参加老年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就这样改变了自己,快乐地体会人

生,“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益处在居家老年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搭建好居家老人文体活动的社区平台,市、区、街先后在社区共投入近100万元的经费,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老年人开设健身室、棋牌室、阅览室、电脑室等文化娱乐活动阵地。藏书2000多册及订阅多种老年人刊物的阅览室、配有20多台电脑的网吧、洁净宽敞的棋牌室、器材齐全的健身室等活动阵地每天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社区组织文体志愿者义务担任文体活动教练员和管理员,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进行娱乐或健身活动。在日常的文体活动中,由社区搭建平台,经常开展老年人交谊舞会、群众K歌会、棋牌联谊赛、小手牵大手社区网上行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区还通过培育老年人文体骨干,建立老年人人才资源库,发挥有文体特长且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同志作用,使他们成为文体活动的教练员和辅导员,来带动社区老年文体队伍,助推社区老人“老有所乐”的普遍性。目前社区有老年文体骨干100多名,文体队员200多人,有柔力球队、门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腰鼓队、铜管乐队、合唱队等10多支老年文体队伍,在节日、纪念日与辖区单位共建单位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如举办老年人运动会、登山运动、腰鼓表演、交谊舞比赛、健身操比赛、太级健身展示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搭建平台,发挥居家老人社会作用

居家老年人是社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区两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退休人员党支部、居民议事监督委员会、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老年服务志愿队等组织为他们提供献言献策及建设和谐社区的平台,定期组织老年人骨干及

老年人代表召开座谈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采纳好的意见建议,实施于社区的工作之中。社区文明安全督导队、文明建设宣传队大多数是我们的老年朋友。社区的组栋长、计生信息员等大部分也是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社区居家老年人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关心下一代的“五老”志愿者对社区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进行分类开展结对服务,医务志愿者跟社区残疾儿童结对子,帮助康复;离退休老师对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对家庭贫困的孩子给予经济上的帮助等。在寒暑假期间老同志们还组织宝南乐知课堂的小朋友们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文体活动。一些思想先进、组织协调能力强的老同志还成了义务民事调解员,他们把居民矛盾和邻里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部分法律专业人士还主动当起了义务普法宣传员,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及家庭服务又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宝南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学习吸取兄弟城市、社区的新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努力构筑一个适应老年人生活习惯,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第三篇:居家养老服务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政协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医生、大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王以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需要所在家庭与医疗团队自愿签订协议,团队要为老人提供规范的服务。还可以运用智能医疗设备实现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像“一键式”智能呼叫器、跌倒报警系统、血压、血糖自动测量上传系统,这些新技术可以便于医生及时发现问题。

第四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安排

关于印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及“三定”

服务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村、各社区:

“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形式,在70%以上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30%以上村级组织开展留守老人日间照料帮扶工作”已被市政府列入2011年兴办的十件惠民实事之

一。为了把这项实事办实、办好,根据《靖远县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靖政办发[2011]45号)精神和《白银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我镇决定成立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东关、东街、西关、新城、铁路、罗家湾社区,东关村、红嘴村、二十里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我镇60岁以上日常照料存在困难的特困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三

无”老人、革命伤残军人、老红军、老八路、老劳模、空巢老人等。

(二)服务内容:以生活照料为主,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购物、饭菜配送、陪同看看病等一般性生活照料,同时提供医院保健、精神慰藉、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专项服务。

二、经费保障

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县、乡镇三级分担,采取政府拨款、社区捐助的方式解决,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

(一)购买服务经费

1、无偿服务。对75岁以上因病因残生活难以自理、无经济来源的特困家庭、重点优抚对象、“三无”老人,每个社区确定10名左右,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服务费标准,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2、低偿服务。对行动不便、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基本生活难以自理的75岁以上老人、空巢老人以及家庭收入低于平均工资标准的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每个社区确定20名左右,按照每人每月50元服务费标准,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3、有偿服务。对有经济能力、生活不便,需要专门上门服务的60岁以上老人,以自费的形式,按规定标准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经费用于服务人员、劳务人员劳务费补

助及家政服务人员服务费,不得用于购买老人生活用品或实物。

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对象要严格控制,实行低标准服务费起步,待积累了一定经验,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稳定后,再有计划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费补贴标准。

三、组织机构和管理

(一)镇上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民政保障服务所,具体负责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推进,统计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解决有关争议和纠纷,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二)村、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依托村、社区,负责掌握服务对象的经济、健康状况,受理服务对象申请并报镇民政所审核,推荐服务人员,了解和反馈服务对象信息,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

(三)组建专业化和志愿者结合的服务队伍。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者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吸纳家政服务企业参加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老年人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建立工作机构(2011年3月30日—2011年4月10日)。村、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有牌子、有文件、有制度)。依托社区居委会,掌握服务对象的经济、健康状

况;受理服务对象申请并报镇民政所审核;发放服务劵;推荐服务人员;了解和反馈服务信息;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

村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可依托村级老年协会开展工作,以“定人、定时、定点”探视救助为主,开展为老年人服务工作。

(二)确定开展服务村(社区)和服务对象(2011年4月10日—2011年5月20日)。要依据本地实际,认真稳慎,确定工作热情高、工作基础较好,老年人相对集中的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依据有关规定确定好服务对象。

(三)确定服务机构(2011年5月20日—2011年5月30日)。在综合考察本辖区居家服务、医疗护理等专业服务机构资质的基础上,确定信誉较好、服务质量稳定、受过专门培训、业务素质较好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为养老服务定点机构和人员(含志愿者队伍),以保证为老服务的质量。

(四)加强督促检查。从6月份开始,各村(社区)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不断完善制度、健全队伍、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加强管理,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第五篇:XX区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XX区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区老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根据XX市人民政府XX号《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就推进我区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行、社区操作”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到2015年,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达100%。逐步建立起以家庭养老为核心、政府支持为主导、社区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我区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先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后逐步扩大的原则;

(四)坚持专业化护理与社区义务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五)实行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2凡新成立并挂牌运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政府一次性补贴1万元;运营正常、服务对象满意,每年每个服务站给予补贴2000元。

七、实施程序

(一)申请

符合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条件的老人,可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申请居家养老服务,并提交《XX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和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一份。

所有资料应按A4纸张规格提交,提交资料时需带相关证件原件备查。

(二)评估

1、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一制定评估标准;

2、各街道民政办根据评估标准,组织熟悉医务、护理知识的工作人员对申请服务的老人身体状况及服务需求进行评估;

3、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民政办会同社区负责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估。

(三)审批

1、社区委员会初审。在收到服务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后,社区委员会根据评估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初审,确定补助标准、服务项目。经核实由居(村)委会上报镇(街)社会事务办。

2、街道民政办复审。街道民政办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复审。对同意补助的,签注“同意”意见,并加盖各街道民政办公章后上报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对不同意补助的,书面说明理由。

3、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核准。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对申请人同意补助的,签注“同意”意见,并加盖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公章;对不同意补助的,书面说明理由。

(四)变更及终止

服务对象情况发生变化,需调整补助标准的,按照申请程序重新办理,对已不符合服务补助条件的应及时终止服务与补助。

八、监督管理

(一)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资金应专项用于向服务机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不得用于支付药费、购买其他商品或挪它他用,确保政府补助资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二)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需会同区财政局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各街道居家养老补助资金是否按时足额拨付、是否专款专用,并将检查情况作为继续拨付补助资金的依据。

(三)各街民政办要会同财政所监督管理社区委员会开展好居家养老工作,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程序规范、补助金使用运作规范、服务人员服务管理规范。

(四)凡补助对象或其它人以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政府服务补助或挪作它用的,并按有关法规查办处理。

九、其他事项

本实施方案自下发之日起试行,具体由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解释。

下载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协议书甲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养老服务对象或家属 一、甲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在同意共同遵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就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事......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

    篇一: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1. 以人为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2. 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认真接待热情服务,对服务对象咨询的事项应......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相关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探索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新途径。 2、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

    居家养老服务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负责人:******(社区主任)联系电话:****** 联系人:******(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点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提供家庭病房服务)******(社区特聘律师,提供法律咨......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1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人文环境,更好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内居家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的,特制订天后宫社区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甲方:XX街居家养老服务部 乙方: 乙方符合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经报街、区相关业务行政部门同意后,经协商一致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并共同遵守: 一、 双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