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时间:2019-05-13 14: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第一篇: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一、创新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中国行业研究院(http:///)数据统计目前国内商 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不多。因此,银行要充分考虑目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的发 展前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和市场定位,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真正实现让客户资产增值。

二、营销策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没有对客户细分,对目标客户群的动态管理滞后,无法集中优势资源为顾客提供满意、高效的差异化服务。因此,良好的营销应是在准确的市场分析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渠道对理财产品进行销售。

另外,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现代银行服务完全超越了物理网点的概念,促进银行业的业务服务模式由分支机构转向了以电子化服务并存的多渠道服务方式。为应对变化,提升服务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对营业网点的布局和功能进行再造,拓展电子化服 务摸道,把大量的标准化服务从柜面上剥离出来,通过各种电子服务手段完成,积极构建传统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渠道协同发展的营销渠道,形成以城市行大型理财中,心为主体,以中小型专业网点为补充,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以及ATM 协同发展的个人金融营销网络,多渠道、多方 式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三、服务策略

1、品牌化服务。“产品品牌”赋予了产品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尽管金融产品极易模仿,但多年的营销活动以及产品使用经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持久形象,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理财服务的要求不仅仅 是一种使用价值,而是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格调、一种心理满足。因此理财品牌进一步体现了个性化、情感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体 现银行服务的准确定位、文化内涵。所以,商业银行建立自己特殊品牌实际可以避免产品同质化的低层次竞争,是确保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2、个性化分层服务。理财产品的服务模式应是以个性化服务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顾客的金融需求,结合他们对银行的利润 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因此,银行可以把个人金融服务扩大到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满足 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财需求,把理财逐步发展成为覆盖人生不同的阶段的服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 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

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四、人才策略

首先要制定系统的理财人员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理财候选人才,同时加强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其次,应该采取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让合适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对于新员工可 以分配到一线,先熟悉银行基本业务。对于产品知识丰富、营销业绩出众的柜员可以参与理财助理岗的竞聘,客户维护能力出众、工作表现优 异的理财助理可以参与客户经理的竞聘,营销业绩突出、客户维护数量排名前列的客户经理可以参加网点经理的竞聘。对于淘汰下来的人员,可以进行集中培训之后再参与竞争上岗。

当前,理财行业最为专业最为权威的认证是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在中国实施两级金融理财师认证制度,即金融理财师(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认证制度。专业理财师的认证在我国尚处在初步阶段。因此,如何探索建立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理财人员队伍,将是商业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必须全力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太极拳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大学体育论文姓名:范晓星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0909174039

太极拳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自创编至今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进程。由于太极拳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编,以“太极”而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哲学思想,所以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文化拳”、“哲理拳”,成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拳术。也因如此太极拳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修身、娱乐、技击等功能,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基础,同时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目前太极拳的功能已经超出了太极拳的本身的意义,太极拳运动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一大推动力。在本文中,作者将从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发展、文化内涵、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 究。

一、太极拳的发展历程

(一)太极拳的起源及文化背景

根据史料记载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一族精习武术,陈氏第九世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明武庠生,自幼从先辈习文练武,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在长期刻苦锻炼中肯钻研、勤切磋,深得家传武术精髓,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涉猎经史古文,堪称“文史武备卓越于时”。他根据我国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对待学说,中医“经络学的原理” ,并在家传武术的基础上把“导引” “吐呐”“阴阳” 变化融会一体,创造了陈氏太极拳,并总结撰写了有关论述。遗憾的是,由于天长日久,使这些宝贵资料多以失散,今传下来的仅剩“长短句”和“拳经总歌”。

河南位于我国中原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也是早期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值得河南人自豪和珍惜的是,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汇聚太行山之阳刚,吸纳黄河水之阴柔,诞生了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太极拳术。太极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既吸收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又含涉了中国传统的医学,形成独特的太极文化体系。可以说,太极拳包涵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各种要素和成份,东方人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在太极拳中都有集中的体现太极拳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基础而创编,致使太极拳的发展必然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为载体。

(二)太极拳的演变及发展历程分析

陈家沟陈氏十四世在太极拳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但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和不同学习对象的练习需要,改拳势在必行。

到清乾隆年间,陈氏太极拳已威名四海。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年)来陈家沟师从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年)习练陈氏太极拳近二十年之久。学成返乡后,开始在永年、北京教拳授徒,杨露禅出任北京京师旗师营武术教师,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的体质,扩大练习范围,删除了拳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作了一套架势宽舒,动作圆润的“绵拳”。太极拳创编后成为陈家沟陈氏家族的“独得之秘”,陈姓老幼妇孺习拳之风,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且名手辈出。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太极拳被提到了增强人民体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度,为太极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成了深受群众喜爱,普及最好的健身项目。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太极拳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

综上所述,太极拳从陈氏自家习练的拳术演变为杨氏、吴氏、武氏、孙氏,使太极拳能够在社会更大范围内得以发展,是太极拳发展史重要的时期。后因国家连年战乱,太极拳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和政府对太极拳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这是太极拳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所以,太极拳的应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支撑,解放思想,在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下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太极拳未来发展策略

太极拳以太极而得名,他是蕴涵着东方哲学韵味的生命科学,人们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太极拳成为当今被受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他的强体、健身、益智、修性和乐群的功能已被世人所认可,使太极拳能够成为一个对外交流的桥梁。

(一)建设太极拳的发源地,打造太极拳的文化品牌

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由于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其硬件建设不能与太极拳当今发展相适应。近年来焦作市和温县政府做出了一些投入,至今只有陈氏家祠和杨露禅学拳处两个景点能供太极拳的爱好者参观,所以应尽快加大景点建设,要划出特定地域,结合现实修建太极拳文史馆、太极拳文化研究中心、太极拳擂台、太极拳名人陵园,恢复陈家沟的东沟、西沟原貌和保护陈家沟古朴的原貌,通过这些景点建设,使陈家沟成为太极拳爱好者的“圣地”。

(二)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

太极拳产业开发潜力巨大,非一般体育项目可比。而美国的NBA联赛一年创造的价值就达上千亿元。还有职业拳击赛、职业网球赛、欧洲的足球等,国外这些体育赛事主要是商业操作得好。如果我们也完全按照市场化操作方式,使太极拳成为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将太极拳与跆拳道、泰拳、空手道对抗,其可观性会更强。体育赛事对抗性愈强,卖点越高。

建立太极拳人才市场。成立“太极拳人才交流中心”,培训各主要流派太极拳教练员、优秀继承人、建立起完整人才资源库,聚拢人才使太极拳人才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太极拳人才的信息交流的中介中心,使太极拳的传播更加规范,为太极拳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群众基础。

(三)太极拳的学科体系建设

太极拳是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为一体创编的拳术,同时与军事、医学、民俗等文化理论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在太极拳极大发展的当今,在各大体育院校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太极拳理论体系,所以建立起太极拳的理论学科体系是太极拳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太极拳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以文化提升太极拳品位,太极拳发展三百多年,有关太极拳理论方面的著述处于散乱和不系统状态,对太极拳的美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少得可怜。要想使太极拳真正成为一项大产业,没有厚重的文化做基础支撑,其影响力将显得很单薄。同时,太极拳文化的形成决不可能离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那将失去自己的优势。

(四)太极拳社会化、国际化发展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项目其传承方式主要是以言传身教为主,一直延续至今,后来随着太极拳文献的出现以及书籍.报刊杂志和专门太极拳网站的出现,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形式,极大的促进了太极拳的发展。

引导太极拳团体组织的健康发展,建立太极拳社会化传播网络,以适应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大趋势。太极拳项目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间辅导站点已成为太极拳发展主要形式,要对此加大管理和引导力度,促进其规模化,创造条件促成太极拳组织的社会化的形成。

三、结论

太极拳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现象,与经济社会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通过再经济社会与世界文化格局中交流、碰撞、太极拳文化必将显示出勃勃生机,既太极拳定位于健身、养身价值的同时还发展了它的技击价值,使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升华,这充分说明了两点:第一,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先进的文化方向,顺应了时代的需要。第二,具有民族性的就具有世界性,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规律。我相信通过本文从太极拳发展战略的探讨,会对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历经百年沧桑的太极拳,在全球化趋势下太极拳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要加大宣传,注重理论和文化现象的研究,加强太极拳师资队伍的培养,正确引导太极拳组织的社会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桑守惠.太极拳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04)

[2]周保分.现代武术发展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01)

第三篇: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章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分析

2013年11月9日-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全会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完善税收制度。同时,还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2]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经济稳步增长的时期,但相对于几年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中国经济具有十年一周期的特征,新周期中经济平均增速将下降,经验的看,未来10年平均增速8%,波动区间7-11%。危机后中国经济才真正面临转型压力。当前经济触底走稳已成市场共识。“十八大”政策延续性强,并未改变中国过去设计路径。[3]

十八大三中全会后,我国依旧会采用“紧数量、低利率”的货币政策趋势不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危机之后的通胀,物价房价的高涨,以及热钱的涌入,让中国经济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面临更为复杂的境地。因此央行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势必会对金融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而会给我国银行带来极大挑战。从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角度上看,人民币坚挺格局仍不会改变,但人民币升值趋势即使延续,也已是强弩之末。从投资角度来看,伴随财富增长,民众冒险倾向下降;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企业高成长机会减少,风险-收益组合曲线下移。由于投资机会问题,权益投资仍是主要投资方向,风险偏好下降意味着市场对大盘蓝筹的投资偏好上升。

通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创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这是不争事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宏观经济条件下,银行对财会人才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国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许多行业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是改革。就银行业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家民营银行。即使是普通人,在以后也可以通过持有股票等方式进行投资。这对整个银行业来说,将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我们调查分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过后,银行业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专业的人才队伍成为了各个银行竞争的最重要资本!

我们小组通过调研,针对银行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作出了分析。未来的银行相对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人才,一是营销精英,二是跨界人才。营销精英主要是指是优秀的客户经理和优秀的支行行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业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客户经理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优秀的支行行长更不简单,除了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还要会管理自己的团队。跨界人才则是会在未来银行业更吃香的一类人,主要是指能够熟练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的人才,比如跨银行业和其他金融业,跨金融业与实业等。这些人才以后可以为银行的对外业务提供相应的帮助,为银行的发展打开新局面。

当然,这两类人才相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还是相对的遥远。但,财会类学生可以通过在校期间大致的确定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做相应的准备,这与现实需求并无矛盾。刚进入银行学生无非从事的是运营岗位工作和客户经理工作。运营系列的工作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服务精神还要有做事的专注度;客户经理之类的营销岗位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和乐于挑战的精神,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专业知识的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能够较好的与这两种工作接轨,需要财会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培养相关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学习好课内的知识,参与学生干部工作和社会实践实习。这三点也是银行在选拔人才较为看重的!

第二节商业银行行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十二五”行业政策

“十二五”规划指的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它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指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银行监管者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大局, 紧密围绕经济改革的重心, 遵循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求, 大力拓展宏观金融监管视野, 创新监管工作思路, 探索科学监管新模式, 提高银行业监管的贡献度与社会影响力。

“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后,对于金融业的监管要做到:

1、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设定更为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构建层次清晰的系统性风险处置机制和清算安排。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配合”,“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全方位金融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也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等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

随着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种地方性小微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现行的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垂直监管的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的多层次监管体系,以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缺位”。同时,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意识和责任,也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自觉性,避免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利益导向差异引致的冲突与矛盾。[4]

2、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重要的金融基础制度建设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既是完善我国金融基础管理制度的举措,也是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和体系改革推进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业经营失败风险最终还只能由政府“买单”,这无疑与利率市场化的初衷相背;另一方面,根据金融服务均等化改革目标,金融机构将更多转向中小企业和农业等领域,经营风险增加,相应也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风险缓释体系。

“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1、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变得更加的多元化。我国银行也抓住了发展的契机,实行相应的改革,往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现今,银行的业务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他们纷纷以控股子公司方式介入基金、租赁、保险等非传统银行业务领域,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十二五”规划认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商业银行继续拓展综合化经营提供了可选路径。在本规划期内,商业银行综合营经营可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有望以控股方式继续介入证券、信托等非银行业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经营范围;经营实力雄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可能获得更多综合化经营的试点机会。

2、商业银行国际化业务得到支持

“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明确支持了银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理念,并为银行业金融[5]

机构的国际化扩宽了许多的业务模式,包括:支持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逐步开展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稳步推动境内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继续推动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未来一段时间,将为我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金融通收益提供一定的市场空间,且将为人民币的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中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可以看出国家培育大型跨国金融集团、提升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3、业务创新有望获得更多市场空间

首先,随着商业银行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发展,商业银行在集团范围内进行更为广泛的整合创新,为大型企业和机构客户以及高净值个人客户提供跨境、跨市场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将大为增强。其次,随着证券和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商业银行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望进一步增强,助推商业银行机构业务创新。再次,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民间资本介入金融服务领域离不开商业银行管理和业务支持,相应也将助推商业银行开展与小微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对接的相关业务创新。最后,《规划》明确提出金融服务均等化发展目标,预期更多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发展的政策将出台,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和三农金融业务创新发展也将获得新的政策契机。

二、其他相关政策

1、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引导。

民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如治理得当,可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若是不加约束,采用统统放开或全部禁止的方式,则可能会成为引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的“爆点”。继温州金改方案之后,支持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更被提到国家金融规划的高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小微金融机构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

2、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提出多重挑战。

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将为商业银行带来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银行利差会有较大程度下降,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同时,利率市场化也要求商业银行提升利率定价能力和研发规避利率风险的衍生品的能力。此外,汇率市场化继续推进也要求商业银行传统融资功能之外,提升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

3、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将威胁商业银行传统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加快。由于其经营模式的灵活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对社会资金向证券、保险业分流起到巨大的推动力,并加速融资“脱媒”。这一系列的情况,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7][6]

威胁了商业银行的传统市场空间。

第三节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的分析

1、人口基数大,人口数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的波动性较大,但人口规模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较为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人口继续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改变。2005 年人口总数达到13.08亿,2008 年13.28亿,2011年达到13.47亿,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减缓,但增长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预测在2020—2030 年

[8]左右达到16 亿,而后将进入稳定期。

2、人口素质呈现上升的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若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简单反映人口素质的话,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素质快速提高。1982—1990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0.6%提高到1.4%,年均增加0.1个百分点;1990—2000年从1.4%提高到

3.6%,年均增加0.2个百分点;2000—2007年从3.6%提高到6.2%,年均增加0.3个百分点.2010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9%,比 2007 年提高了近3

[9]个百分点。

3、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存在人口老龄化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都显著下降,极大减轻了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

虽然我国现在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现在还存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情况。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二、教育环境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一直努力的完善教育体系的改革,推动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的发展进程,整个教育系统迎来了较为健康的发展时期。且通过多年来的探究,我国逐渐发现了“应试教[10]

育”的盲目性和不合理,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现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更上一层楼,学生也真正的能从学习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合理的利用社会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大门大开,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助学和奖学政策,为国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重视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不断扩大我国的人才储备,实现以教育促发展的初衷。

同时,全世界将迎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革命性影响,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也将被深度波及。大数据技术将渗透到教育的核心环节,重新构建教育的评价方式,革新教育者的教学思维,并影响学校教育的模式。从长远看,大数据将会为教育发展带来预测性判断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分析能力并重,网络教育与全球化发展迅

[11]速,精准的个性化教育成为主流等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将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2013年11月12日

[3]《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谋定而后动》,胡月晓,2012年12月03日

[4][5][6][7]《“十二五”商业银行有哪些机遇与挑战》,詹向阳、樊志刚、王祺、姜烨、李卢霞,上海证券报,2012 年10 月10 日

[8][9]《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分析》,肖周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西北人》2013年第四期

[10]《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来源:中国网

[11]《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喻长志,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

第四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喻凌云 湖南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摘 要】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行业目前还处于新兴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近年中国金融创新的主力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出现了一些的新的特点。文章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开始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个人理财;创新;发展策略

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力之一,而仅仅在两年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似乎还不容易被人们接受, 2005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还是 2000亿元,如今,股票、基金、国债等传统投资品种风潮正盛,外汇投资与期货也显现较高的热度,银行个人理财已经贴近每个人,个人理财产品的丰富让 2007年成了理财年。2007年上半年官方数据公布为3886亿元,全年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估计超过 1万亿元。

一、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由于新股开盘价基本都高于申购价,而申购新股不需要任何交易成本,因此,打新股几乎为没有风险的理财投资方式,随着大盘股的汹涌入市,针对个股的特定产品推出时总是能掀起抢购狂潮,甚至高烧不退。

银行 QDII大部分就没有打新股那般顺利了,其发展跌宕起伏。由于其销售渠道单一,另外产品本身在投资范围上受到限制,随着投资门槛从最初的 30万元降低至 5万元人民币,产品也逐渐呈现期限缩短、开放式产品比重继续增大的趋势。不过对于大多数中资银行而言,因为缺少足够的海外投资经验,独立地设计、管理产品近期来看难度较大。

信托理财产品逐步成为扩展银行中间业务的另一块馅饼。由于信托类产品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信托贷款与证券市场,这样一方面银行可能以理财之名行贷款之实,另一方面这类产品收益稳定,是银行存款的较好替代物,比较能受到稳健型投资者的偏爱。从产品类型看,信托 类理财产品中有向非保本方向发展的趋势。

外汇理财产品的设计已经日渐完善,除了美元和港币,诸如欧元和澳元的理财产品明显增多,随着欧元对人民币的涨势,手中持有欧元理财产品至少很好的规避了汇率风险。更因为包括美元、欧元在内的理财产品收益相对国内存款利率高得多,特别是欧元,随着欧元区经济的 向好,欧元市场利率也将继续走高,欧元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也一定会不断升高,相对于长久以来较低的国内存款利率,欧元理财产品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巨大。

二、存在的问题

1、中资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匮乏。

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甚至因此引发了纠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国内外宏观环境出现的不利变化,并未减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相反,继 2006年实现了几近翻番的高速增长之后,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同时各家银行的产品类似现象严重,以致客户不能根据现实需要清晰地选择产品和服务。

2、信息透明度不高。

商业银行在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及时、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使得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不明确,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影响到了市场公开、公平和公正。

3、道德风险体系面临考验。

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上存在行为盲目。从当前来看,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过分侧重对收益的宣传,不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致使大多数公众对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很难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选择保持理性,它不仅仅将客户置于不利境地,而且,银行也有为此承担损失的风险。

4、商业银行理财绩效的评估和管理体制的欠完善,使得商业银行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相对滞后,也制约着商业银行客观、合理地开展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商业银行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是以业务和账户为中心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个人理财服务来说,最大的弊端在于银行无法对客户的资产、负债及其他相关情况有一个尽可能全面的了解。

三、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策略

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结构将逐步由储蓄存款为核心过渡到以投资咨询为核心,完成以储蓄存款为核心的产品结构逐步过渡到以投资咨询为核心的理财产品结构。在不久后,向全能型私人银行方向发展,全能化、综合化是国际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个人理财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由原来的单一的网点业务渠道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1、产品设计创新。

个人理财金融品种的设计初衷与服务内容应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中着重看市场,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标,品种结构以代理投资为核心。对现行投资业务进行组合,既可满足客户要求,保持现有市场份额,又可发掘新的潜在客户,大力开展个人不动产抵押贷款、有价证券的质押贷款等新型业务品种,银行还可以根据消费热点的变化,及时地开发出新产品,拓宽代理业务的范围和提高代理业务的水平。各大银行还应进一步研究满足客户增值愿望的代客户投资的业务,提供综合性产品,根据顾客的与银行交易量的多少,确定对顾客的优惠程度。

2、细分个人理财服务市场。

银行应细分理财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开发、推介适宜的理财产品。市场细分的过程是把异质市场分成特定的匀质市场,其目的是更有效地使顾客满意,并确保留住顾客。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象是具有现实或潜在理财需求的消费者,不同的因素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做出迥异的理财决策,因此,对理财客户的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细分市场和提高理财产品的针对性。在考虑收入、动机和年龄等影响因素后个人理财市场应按人口统计与社会经济变量、客户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或个性特点、地理因素、客户对金融服务追求的不同核心利益、用途或使用频率等进行细分。

3、加大银行理财人员的业务培训,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

在银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前,要认识客户,注重收集及记录足够的客户资料,包括背景、投资经验、投资目标、投资年期、资金来源,然后根据资料分析客户承受投资所带来各项风险的能力,确保所销售的产品符合客户的个人情况和需要,并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销售适当风险等级的个人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必须给予客户合理的建议和充分的解释;必须以客户的权益为先,不应以银行收取的利益多少或银行的销售目标作为销售产品的主要依据;银行在客户协议书中不应压制客户的合法权益或推卸自己的法律责任。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产品引导客户了解理财知识,推进客户理财观念,将有助于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稳定客户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因此,今后在进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同时针对客户在人生和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收入、支出状况的变化与风险偏好,通过充分利用各种理财工具,生成个性化的财务管理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与理想。

4、加强产品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

建立内部客户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理财业务支持系统,对客户进行理财需求的深层次分析,根据客户的客观状况提供相应的理财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内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个性化,增强产品的贴切性。银行应通过与信息类专业公司合作等各种途径,收集综合金

融信息、宏观信息等,建立理财信息档案,并把各种信息传播给客户。

5、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理财绩效的评估和管理体制。

银监部门应关注个人理财产品对现有和潜在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引导,等等,加强对消费者的服务和教育,出台专门的理财业务指导办法以及监管法规,限制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上的非理性行为,指导商业银行帮助客户科学理财。

推动中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逐步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金融发展新格局,不断改变和提升国内的从业环境及人们的金融意识,努力让个人理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理念,甚至将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保障个人资产的安全,只有人们从中获得收益才会使商业个人理财产品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晶萍.韩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探析 [J].商业经济,2006 11.[2] 钟玲静.国内商行理财业务定位 [J].时代经贸,2007 01.[3] 陈兆松.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 5.[4] 熊剑庆.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 [J ].经济纵横,2007 9.[5] 殷剑峰.袁增等.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 [N ].上海证券报,2008.03.05.【作者简介】

喻凌云.1980—.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学院教师.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信息技术.

第五篇:浅谈基层司法所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乡镇司法所是我国基层政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民间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但就目前就基层司法的现状来讲,确实让人担忧,一声声呼唤在沉默中音逝,一片片希望在等待中落空,一颗颗红心在麻木中褪色,一个个基层司法人在现状中轮换——基层司法人的写照。

一、基层司法所基本情况

(一)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各个乡镇、街道包括开发区、农场均设立司法所,办公场所基本都在政法中心合署办公,在编在岗人数以2人所居多,人员年龄结构以30-50居多,占总数约80%;知识结构上法律专业与非法律专业基本各占50%;编制上按要求已基本为专项公务员编制,待遇上与同级政府公务员一致。

(二)基础设施情况。根据要求,除少数乡镇独立办公的政法中心尚在筹建外,基本都独立与政府外在政法中心合署办公。办公设施、设备基本齐全。

(三)基层司法所的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承担本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工作。

二、基层司法所存在的普遍困难和问题

(一)绝大部分基层司法所一般由1个人主要承担司法行政工作,其余同志则被乡镇抽调担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即使是1人所,也难免不被抽走,即使不抽走也要承担额外任务。

(二)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具备从事法律事务条件的(具有法律专业)占一半以上,大部分都具有从事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的能力;从年龄结构看,青壮年占80%以上,应该说,绝大多数正是工作有干劲且能干事的年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却与同是政法部门的派出所、法庭的同志相差甚远。

(三)受地方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司法所的办公条件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司法所办公场所、办公设施、设备等因经费紧缺,有些基层司法所虽已达标,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现在基层司法所是双重管理以政府为主,而不是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导致在建设投入上因基层政府经济能力而出现不同,以至在行业达标考核、创优创先进上起点不一致,缺失了公平性、公正性。

(四)人少事多工作量大,导致创新不够,开拓意识不强。基层司法所工作量大、任务重,经常是加班加点,搞得筋疲力尽,导致部分司法所同志,上级业务部门有什么任务就去完成什么任务,党委政府安排怎么做就怎么做,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两年乡镇大合并,最多的一个乡镇由原来的四个乡镇合并而成,管的事翻了四倍,做事的人却还是这几个。

(五)着装问题。在制服满天下的昨天,政府部门取消了很多不规范的乱发制服、乱穿制服行为,但在“公检法司”中

却惟独我们也给取消了。在日常工作中,处理民间纠纷、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我们没有明显的身份标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证明自己,成为我们做好工作首先考虑的问题。(曾经在调解一民事纠纷中,一方当事人要求我出示工作证证明我的身份证,我们已经没有外在的标识,连内在的行政执法工作证也没有。)

(六)理论知识、业务水平更新较慢。公、检、法、司中只有司是没收费的部门,相关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因经费不足,导致基层司法所同志在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等方面提高缓慢。

三、基层司法所未来发展的关键

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强基层“两所一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设。罗干同志也曾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切实加强‘两所一庭’的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基本设施建设”。这些都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司法所作用的认识是肯定的,是非常重视的。鉴于此,我们提出几点加强司法所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杜绝“管事情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的不合理局面,落实司法所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要严格按照司法所作为县(市、)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

机构,落实“机构独立、编制单列、职能强化、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落实政法专项编制,并逐步增编至每所3—5人。双重管理的体制让我们迷失方向,在局里,要求我们和乡镇沟通,这是你们镇上的事情;在镇上,你们要请局里想办法,这是你们局里自己的事情。

(二)提高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及相关待遇,应保证与派出所、法庭相同的待遇。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辛苦可能只有自己才知道,同为“一庭两所”的他们却能享受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经济待遇,操劳了一辈子也永远是个科员。目前各地提出的政法干部提拔要得到政法主管部门的批准要求,在某种程度其实反过来变相剥夺了基层政法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你是批准?!那你能提拔吗???再着,因为人少事多的原因,普遍存在“你走了怎么办?”的问题。

(三)切实加大对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应该充分考虑物价上涨,职责加重,辖区扩大等因素对办公场所、设施设备的要求。村与村合并,镇与镇合并,单独从数量上看,村变少了,但管辖的范围变大了,事情边多却变多了,两三个事情一起来,连办公的地方也没了。

(四)保障司法所日常工作经费。首先要确保司法经费的数字要足额,其次要确保司法经费的渠道通畅,避免出现经费不足,四处截流,名不实至的现象。目前各基层政府根据要

求在财政计划中均足额的列有专项经费,但这些经费真正“专项”了吗?09年多名基层司法所长要求经费独立,专款专用,领导的答复“从经济上来讲,我们很多乡镇还比较困难,从体制上来讲,目前还做不到”。故而,我们只有在网络里寻找法制宣传,在白纸上书写走访记录。

(五)司法所干部统一着装、统一车辆。着装标志明显,有利于司法所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以及社区矫正工作。摩托车已经不适用我们的工作了,如我区某镇由以前的四个镇外加半个镇合并而成,从司法所到最远的村骑摩托车要一个多小时,更何况刮风下雨,酷暑炎炎的夏天和滴水成冰的冬天。

(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在知识日新月异、时代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经常性地举办范围不同、层次不同的专业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通过活动,不断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司法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司法队伍的战斗力。

以上,是本人作为一名加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队伍新兵对目前所了解的局部基层司法所现状的个人想法,及对未来的奢望,请勿见笑。

下载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策略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现状与未来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主要特点,认为中国上市银行现有业务的会计标准已基本与国际会计标准接轨,上市银行境内外审计差异分析主要表现为会计标准的运......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革历程及展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看,国有商业银行......

    当前渔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对应策略

    浅议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李靖解宁宁衣服田①②③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①②③ 摘要: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良好的水域环境,也是渔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就......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这个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的战略。十年以来,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此我们看到了西部地区......

    公司未来策略[精选合集]

    公司未来策略 公司实施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到2013年达到年销售额3000万元,成为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加工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企业。 (一)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计......

    发展策略范文

    发展与对策 ——更新观念,再创高峰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999年,昂然踏入二十一世纪,等待我们是全球经济开始进入繁荣时期——亚洲大部分国家、地区的经济已从金融风暴中复苏;美国股......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研究摘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润增长点。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

    酒店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品牌发展策略

    酒店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品牌发展策略 进入酒店六载有余,期间参与筹备多家五星级酒店,总结一些这些年来自己对于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品牌策略之个人看法。 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