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民办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试论民办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摘要】面对民办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时下我国的服装产业状况,针对学生就业后市场意识普遍缺乏的现状。我们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就必须要立足“市场”,同时结合“本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服装设计技能教育市场人才
当今,我国已是世界上服装销售与生产额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服装消费国,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服装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逐步形成了以广东、江浙、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服装产业区。
与此同时,我国的服装教育也在仅有的20余年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为我国的服装产业输送了大量服装设计人员,但随着近年来服装设计领域朝着国际化潮流发展越来越快,且与市场的紧密度结合日趋紧密。使更多的服装高校教育者充分认识到:面队日益走向国际服装市场的中国服装行业,就必须让学生在就读期间就要有良好的市场意识,课堂内外多接触国内外市场的流行咨讯,如流行阔型、新的工艺手法、细节设计、服饰配件等方面的知识。针对目前许多服装企业人士提出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市场意识淡泊,注重个性的突出,作品过分强调艺术而脱离市场的这一状态,早在2003年的服装业信息化高层论坛上,不少专家也向服装教育界提出了“服装教育要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
从目前的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甚至不会进行有效的信息搜集与市场开发,将设计只能停留在作品阶段,不会针对品牌定位与市场行情进行产品的开发。也就是说充其量只是完成了一件作品,作品虽不乏个性的体现,但完成不了向商品环节的转化,因此,目前很多高校将以对市场的开发和研究作为服装设计行业的首要课题,亦是服装设计课程课改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技能教育环节在本科期间就已在竞争。
针对民办高校机制灵活、敏锐的特点,在2008年笔者就职的院校黄河科技学院便提出了“本科学历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欲实现此目标,笔者个人也认为服装设计课程必须要立足“市场教学”,同时结合“本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此培养目标。民办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其课程程特点较为模糊,作为服装设计的专业主干课,课程设置太过规律化,与企业所需人才类型的培养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课程设置仍与国家纺织工业部委以及服装行业早期所推行的的主导思想相一致,即:过于注重时尚创意与艺术表现,课程设置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实践课时较少,特别是与企业结合的课程几乎没有,以此培养的毕业生能力大多单一,就业后对岗位适应性不是很强。
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当前,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且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急需懂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准确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并能有效的进行准品牌定位开发的高级专业人才。企业要求的人才不仅仅要会画懂理论,更要求他们懂得企划,市场流行信息搜集分析、面辅料选定、产品开发、甚至广告宣传、店面陈设(国内专门的服装陈列师很少,很多企业都是由服装设计师兼职完成)等技能,所以,企业要求的毕业生不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而是具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对民办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建议:
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将以培养“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为办学宗旨,这一决策是非常符合时宜的,但其首要问题就是怎样将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那么,从这一点上我想对服装专业的设计课程提出几点如下建议:
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可将四年的专业课程教学循序渐进深入,具体可按照由“专业基础课程导入专业理论课程”,再由“专业技能课程导入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顺序,最后进入到产品实战设计环节。
1.教学应结合本土优势加强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
这点无论在服装发达地区还是中原地带都是很必要的,我们以中原地区为例:服装随不如江浙地区那么发达,也并非时尚前沿阵地,但随着近两年流行的一种说法“中国女裤看郑州”,教学也应结合本土优势——服装设计教学与当地女裤品牌企业联合,或者将某一次的设计课程直接设置为女裤专题设计,并联系本土的女裤企业直接进行真实课题的训练,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学校老师与企业老师相结合的模式”,理论部分以学校教师为主,产品开发部分则由企业老师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得到锻炼。通过实习,一方面将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把握服装专业制作工艺的分析方法和成衣流水制作过程的技能。
大学期间唯一与企业结合的途径就是专业实习,也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曾有一位招聘企业的管理人员这样跟我说过:“学生不缺乏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实践环节较薄弱”,而让学生具备技能教育首先学校要有足够的教学实践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每年约有50%的人转行,可是很多服装企业却抱怨招聘不到所需人才。企业认为大学生理论和市场脱节,学校没有培养出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对于这点我校在前几天的“三新”大会上提出培养一线人才的决策是非常及时的,我门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基础性、理论层面的东西,企业培养其能力和从业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去企业做过一段实习或兼过职,他们在听课时就会更容易明白一些,反之,就算老师讲再多企业方面的知识,学生一样达不到共鸣,不知道老师说的什么,经过一段实习后才会知道什么知识与才能是企业所需要的。这样我觉得对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进入工作角色是非常有益的。
再则让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也可以接触到很多先进的缝制设备,服装设计和其他设计不同的一点就是有些设计理念的实现是必须要靠特定的缝纫设备来实现的,甚至一些特定的缝纫设备所实现的效果可以来激发设计灵感。当然这些日益更新的缝纫设备学校不会也没有必要每年都要购置。
2.注重教师自我的提升
学校的教育决策以及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本人来说只有自身亲历服装企业的模式才能有足够体会讲解给学生,没有高素质的服装专业教师,与市场结合的教学方案就不能得到很好开展和实施,因此,教师全面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教师假如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及熟练的服装工艺制作技巧,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的经验和现代企业发展技术信息,在课堂上就无法施展对市场环节的引导。所以,作为学校也应在课余组织教师去公司参观、学习或进修,定期参加服饰博览会。鼓励教师在企业任兼职设计师,通过兼职, 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市场,不断地了解市场信息。大多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直接任教,只有这种亲身经历才会正确引导学生怎样适应企业。一来丰富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二来也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不断补充新鲜与前沿知识;当然,作为学校还要勇于尝试打破高校注重教师学历职称的观念,多聘请企业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们来带动整体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企业老师与学校老师共同努力,多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此达到较好的教学的目标。
3.将服装品牌设计课程作为学生离校前的真实课题训练
在服装品牌设计课程上进行大胆的尝试,要求学生在原有服装设计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相关品牌的市场调研与报告,并深入调查其中一个品牌,然后自创这个品牌的竞争性品牌,从品牌的命名、定位,到企业内涵、消费对象定位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最终完成该自创品牌的下季的服装企划方案,整个过程均按照企业对服装设计师的要求,尤其是在设计稿的规范方面更是严格按照服装企业生产单的模式进行训练,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服装设计图表达方式才是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需求。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一点也从之前训练过学生的暑假实习工作中得到了证实,几位学生在服装公司实习期间都有或多或少的服装设计产品被企业采纳并生产。
综上,市场才是服装企业生产的原动力,市场的不断需求才使得服装企业前进发展 ,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服装设计、制版与营销管理人才。面对目前大多企业反映的毕业生就业后不能与市场很好结合的现状,归根到底在于学生市场环节实践的匮乏,已故设计师麦克奎恩也曾说“我还没有失败过,我所做的一切都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出于一时的突发奇想。我认为自己是英国最成功的设计师,因为我了解市场。给予人们一些他们能够认同的东西是我的策略之一。有些设计师过于高傲,总是耽于幻想,人们很难与他们发生关系。这一点上,我的工人阶级背景帮了我,因为人们能和我联系起来,一个碰巧成为服装设计师的普
通人。”因此,及早树立学生的市场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就必须要进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学生自身不缺乏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说服装设计教学创新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去认知市场、体验市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养出具有“艺术+技术”的新形势下既有理论基础又懂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巩万钧.服装设计教学的创新之路.社科纵横.2006 年 5 月总第 21 卷第 5 期 2 刘文.服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微探.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16卷第3期 参考书目:张晓黎.从设计到设计服装设计实践教学篇.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第二篇: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然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缓解了高等教育严重供需不足的矛盾。当前,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多结合市场需求,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由于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生源、专业及培养目标上有其特殊性,不同于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学生,因此,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也应当有所差别。由于经济法课程体系多以法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而设计,这给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专业性问题。因此只有在全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实现经济法教学的实效性,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
一、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特征
(一)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开展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包括学术型及应用型(含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根据社会需求、民办本科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及生源(三本学生)实际,民办本科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层面,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多样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拔尖的研究型创新人才, 更需要大量的一线应用型创新人才, 所以, 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对科学家的培养同样重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能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重任和孕育未来创新型大学的希望。第一,多元化的灵活的办学机制, 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有利于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实现与公办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民办高校所设置的专业都是在就业市场上非常热门的专业,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改变各专业招生人数的比例。第二,某些名牌民办高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甚至领先一步,在经济发达和对技术型人才需求度高的地区,设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为学生联系就业、找工作,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真正转到以就业为导向。
(二)培养对象的特殊性——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乏
经济管理类学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并在大一阶段开设,但对学生法律基础的构建作用甚微。原因主要在于,该课程在结构安排上内容侧重于思想道德修养,其定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建设,而非法制教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全书共分为八章,前六章均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第七章为构建法治社会,第八章为基本法律制度。庞大的法律体系仅安排为一个章节,几十页内容,对学生法律基础的构建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缺乏法律基础理 论及民事相关制度等基本知识,经济法的学习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三)教育者的特殊性——多为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
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都是从聘请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聘任公办高校的在职教师兼课开始起步的。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已经走上了一条以兼职为主体、以专职为主导、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发展道路。当前的专职教师除了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和从公办院校转制的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10年以上教龄)之外,更多的是近几年新加入的中、青年教师。由于普遍学历较高,绝大多数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且多为法学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便于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入分析;又由于与学生年龄上的差距较小,极易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
二、民办高校经济法教学法现状分析
(一)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内容繁杂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课时一般设置的都比较少(多为36或54课时),但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却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财政税收法、证券法等等,内容非常繁杂。又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对很多基本的法律概念与法律制度不了解,如法人制度、物权、债权、民事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等,这样就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单行的经济法规,无法满足与专业相关的经济法讲授,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
经济管理类专业很多,如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当前的经济法教学模式并未对不同的专业予以区分,一概使用同一本教材,由同一个教师授课。内容上的千篇一律,无法和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很好地配合,从而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共同的专业知识背景,缺乏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辅助教学,导致经济法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作非专业课对待,忽视其重要地位。
(三)理论知识较多,教学过程枯燥
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学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范等理论知识较多,但课时较少,在讲解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后,没有时间辅以足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妨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创新型为主,不同于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精英教育”理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模式,而民办高校由于其起步较晚,普遍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的条件,眼高手低,目标与方法不统一,教师和学生也缺乏实践教学的观念,导致模拟法庭,法律宣传,实地调研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
三、民办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
(一)结合民办院校特色,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经济法教学方法体系
1、增加课时量,以72 课时为宜。现行经济法教材内容一般包括十余章,每章约有4—8 节内容,将现行36 课时或54 课时平均到各章节,相应授课时间难以满足对各章节的教学需要。因此,应增加课时量,这样才能深入讲授经济法重点内容,便于学生吸收。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会计专业为例,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引入会计法等相关内容,与会计专业相关考试相衔接。
(二)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建立跨专业、复合型师资队伍
单纯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各专业经济法教师最好能够固定化。经济法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所授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具备与学生共同的专业背景。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教师应熟悉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等,在课堂上大量引用旅游专业的相关案例,提高学生的重视度,激发其学习热情。建立一支跨专业、复合型的师资队伍,使经济法课程能够与专业高度融合。
(三)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对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的经济法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讲授为主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首先,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室、教学光碟等现代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新鲜感,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其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聘请执业律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公开审理案件的旁听,这样能够让法律事务灵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四)积极引入案例教学,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创造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案例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应当目的明确、生动典型并且紧跟形势。能够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深人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
第三篇:课程改革
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课改六个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观: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发展观: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程观: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
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第四篇:课程改革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A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B重建新的课程结构;C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D倡导建构的学习;E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F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A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B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C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A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B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C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4、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2)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a、建构主义的知识观b、建构主义的学习观c、建构主义的课程观d、建构主义的教学观e、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5国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6、课程改革的内容(1)、课程目标a 基础知识的掌握b基础能力的培养c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d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2)、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改革:a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b强调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传授c加强外语教学的力度d学校与企业联手推进教育改革
第二部分
1、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体系。
2、课程结构的确定:(1)厘定各类课程或具体科目所具有的价值(2)需要审视既定的课程目标(3)要谋求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的对应与吻合。
3、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1)描述性方式(2)数量化方式(3)应用性方式
4、课程结构调整的三大原则:(1)综合性原则(2)均衡性原则(3)选择性原则
5、学习课程计划分别以综合性与分科性两种方式呈现出来。课程计划中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6、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7、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8、综合实践活动理念:(1)坚持学习的自主选择和主动研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乃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9、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个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在社区的特色(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探究课题或问题。
10、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
11、课程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
第三部分 教学理念与策略
1、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A、教学:“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B、文本与对话:“教材”与“教学”概念的重建;文本有助于推动对教学的功能机制与教学设计原理的研究,并对教学的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C、教学规范的转型。课程设计要摆脱传统的3R(读写算),超越现代的“泰勒模式”,代之以失衡、关联、情境化的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应是多元的、变通的、具生产性的,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失衡、再平衡是教学设计中的必要成分。新型的教学规范应该具备多尔所指出的“4R”,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谨性。
2、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笔者把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3、有效教学的理念:
1、关注学生的发展
2、关注教学效率
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教师具备反思的能力
5、一套策略。
4、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是可理解的可测量的3、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4、表现程度是学生学习之后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5、教学评价策略:A首先必须明确本校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评价指标。B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明确,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就能做出判断。C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D指标的产生尽可能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E开学初就应把评价表发给每位教师,并告诉教师,在期末将由学生从这些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便于教师学会自我管理。F尽可能每次让一个学生同时评价5门或更多门学科的教师。这样每班随机取样15名即可,以避免个别班主任集体作假。G由于所有量表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统计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给教师排名次,也不能当作发奖金的唯一依据。可以告诉每一位教师两个分数,一个是他本人的总分,另一个是全体专职教师的平均分。得分较差的教师可以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处理,或者对他们下个学期的教案进行规范管理。
6、国外学习方式的研究:
1、研究性学习
2、hang-on3、在计算机下的学习
4、小课题与长作业。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因:
1、基于什么是教育的思考
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
3、对课堂上的收获的理解。
7、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明确教师的职责
2、开发教育资源
3、确立新的教学观。
8、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本次教学改革在下面几方面的突破)A、整合教学与课程B、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D、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E、转变学习方式。
第四部分 课程与教材评价
1、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1、目标取向的评价
2、过程取向的评价
3、主体取向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1、质性评定—量化评定
2、侧重甑别—侧重发展
3、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反应方式
4、强调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重视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得出结论的过程。
3、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主体互动化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
4、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功能:
1、反馈调节
2、展示激励
3、记录成长
4、反思总结
5、积极导向。
5、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A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6、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
2、可行性
3、灵活性
4、有创意。
第五部分 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分三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2、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
1、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升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
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3、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2、坚持责权统一
3、开发校内外课程
4、正确处理三类课程的关系。
4、校本课程的开发:
1、开发的目标(学生发展、家长参与、教师发展、学校特色)
2、开发的主体(教师)
3、开发的方式(选用、改编、新编)
4、范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
5、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
第六部分、课程改革与教师
1、新课程与教师成长:A教师的关注与教师成长
(一)教师关注的不同
(二)从教师关注的变化看教师成长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三)教师关注的升华B新课程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
(一)新课程对常规教学的整体影响。
1、课程对课堂中知识的影响;
2、新课程对课堂控制方式的影响;
(二)对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的重新审视;
(三)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
1、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
2、新的课程环境;
3、教师创新的潜力;C教师的工作方式与评价
(一)教师的合作
1、与教师的合作(1)教师需要摆脱职业的孤独处境(2)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3)教师间交流的益处
2、与家长的合作;
3、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4、交往与合作的技术:倾听、谈话、沟通;
(二)教师的评价。
2、教师间交流的益处:A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总是一件好事。B新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C示范合作——我们需要展示给学生:在我们说合作很有益时,我们也在力行我们所倡导的信念。D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罚更多的成绩。E减少工作负担——通过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及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F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我们试验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G支持变革——人们试图单独实施革新时,往往不会发生革新的变化。调查表明,当教师集体参与时,教育改革会更成功。
1、什么叫课程?
答: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3.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答: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地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 甄别和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进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4、新课程对评价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1)学生评价(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同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2)教师评价(1)打破“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3)课程实施评价(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
4)考试改革(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具体地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作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5.核心课程的本质:
1):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2):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3);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4):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
6、什么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修修读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指依据不同学生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 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 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7、什么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特点: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散性和普遍性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的 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
8、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那些主要特点?
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自主性5生成性
9.在实施农村“绿色证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2)、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
3)、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村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的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 4)、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时代性。作为一门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以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10.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1.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二.合作学习三.探究学习12.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有那些转变? 一.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教师应当依据课程标准,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为此,教师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开发教育资源 2.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3.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 :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 2.教学资源的建构性.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13.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
1、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2、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注意师生的交流
4、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二).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教师应做到 : 1.开启学生的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 2.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 3.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到这点,教师要 :1.积极地旁观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者自我评价
三.)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在评价中的角色应当是 : 1.在学习评价中主要运用质性,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量性评价方法.2.针对不同学生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14.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许、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5.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答:
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16.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答: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除了要牢固、熟练、深入的掌握所教课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语言应正确、精湛、生动、形象,避免摸棱两可、可有可无的语言。普通话发音准确。师生的眼神也是一种交流语言。
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
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还很多,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17.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答:
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创设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 2)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18、创新型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特征?
(1)教学目标多样化(2)教学活动主体化(3)教学方法灵活化(4)教学氛围民主化(5)教学过程动态化
19怎么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0.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含义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教材的灵活应用 2)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产生的误区
1、形式化,为了更换而更换,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2、联系生活实际,却忽略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
第五篇: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依据《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课程改革,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评价的实施都需要在从本质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的转变视野下得到重新审视。
关键词:课程改革;思维;本质性思维;生成性思维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 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人们称“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而传统上却认为数学是由一系列客观数学事实和程序组成的知识体系,教师讲授,学生重复练习、机械记忆是数学学习的方式。然而,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
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进行数年,围绕数学课程的相关争论日趋增多,有人就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提出质疑,甚至称它为完全是“舶来品”。理论上的争论是学术进步的必经之路,在此本人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就培养小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来看,《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应积极探索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转换, 避免教师或者因为茫然困惑、不知所措而不会“教”新的数学课程,或者因为抱残守缺、固执旧理而抵制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使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与问题,造成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因教师的不适应与不符合而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要达到既能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能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功能的目的,我们必须转变小学数学教师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