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性论文格式(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4:1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应用性论文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应用性论文格式》。

第一篇:数学应用性论文格式

学生A4纸打印,打印后直接贴在新发的(2天后发)评价表上,做期末的学生过程性、应用性评价

论文格式如下:

题目(黑体小三)

2013级X班姓名(宋体小四)

故事概括(黑体小四):(宋体小四)有 3 个人去投宿,一晚 30 元.三个人每人掏了 10 元凑够 30 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 25 元就够了,拿出 5 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 2 元,然后,把剩下的 3 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 1 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 10 元,现在又退回 1 元,也就是 10-1=9, 每人只花了 9 元钱,3 个人每人 9 元, 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 2 元=29 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此题在新西兰面试的时候曾引起巨大反响。答案是什么呢?

解答过程(黑体小四):每人所花费的 9 元钱已经包括了服务生藏起来的 2 元(即优惠价 25 元+服务生私藏 2 元=27 元=3*9 元)因此,在计算这 30 元的组成时不能算上服务生私藏的那 2 元钱,而应该 加上退还给每人的 1 元钱。即:3*9+3*1=30 元正好!还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三个人一共出了 30 元,花了 25 元,服务生藏起来了 2 元,所以每人花了九元,加上分得的 1元,刚好是 30 元。因此这一元钱就找到了。(内容宋体小四)

解析(黑体小四):这道题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 2 元钱从 27 元钱当中分离了出来,原题的算法错误的认为 服务员私自留下的 2 元不包含在 27 元当中,所以也就有了少 1 元钱的错误结果; 而实际上私 自留下的 2 元钱就包含在这 27 元当中,再加上退回的 3 元钱,结果正好是 30 元。(内容宋体小四)

第二篇:新大纲中语文课程的应用性论文

【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使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解读和探索,力争在实际教学中切实的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大纲;职业教育;语文;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基于最近职业教育的走向和发展趋势,语文的应用能力和素养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1.现状不容乐观

也许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且应用文其文本内容无法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能引起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兴趣,导致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对于教学应用文有着一种先天的抗拒感。所以尽管职高语文每册书中,应用文写作训练的课时都占一至二个单元,但许多语文教师可能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来教学,甚至认为可教可不教,还不如多教几篇文言文。其实这些语文教师的思想还是没能从高考中走出来。

教师对于应用文教学的态度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许多学生也认为应用文无非是些写作格式,自学就可以了。再说,这些呆板的说明语言怎么能比得上小说曲折的情节、诗歌真挚的情感、散文优美的语言、戏剧个性化的人物呢?其实作为教师都知道,学生的自觉性以及实践经验,毕竟不比成人,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其成效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2.提升语文应用素养,势在必行

应用文写作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与人交往要写信,应聘需写自荐信,工作之前先计划,工作之后要总结,竞聘上岗需演讲等。所以说,职高学生能正确运用各种格式写作应用文,对其找工作以及解决工作之后的一些实际问题,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3.我们能做些什么

以上的种种分析,督促语文教师不得不重视对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定位。

3.1逼真而生动的情景创设。用生动的形式,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乐于接受枯燥的应用文知识。这是笔者在教学应用文写作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在教《通报》这篇应用文时,笔者尝试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是一个外贸公司的文秘部门经理,学生是这个外贸公司的文秘部门的工作人员。公司委托部门经理给文秘部门布置了一项写一则表扬性通报的任务。但由于大家毕业已久,有关通报的知识已经生疏,所以部门经理借每月一次部门学习业务知识的机会,用竞赛的形式帮助员工再次回忆有关通报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完成公司交给文秘部门的写作任务。在竞赛过程中,把通报的知识点和这次表扬性通报的写作格式相结合,最终竞赛结束,一则表扬性通报也就圆满完成了。

采用情境法教学应用文,从实践效果来看是比较理想的,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热情。一些知识点能被学生熟记于心,并且最终能学会写作应用文,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3.2专业与应用主题的巧妙契合。当前职业教育已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这种教学导向促使文化课教师要主动强化服务职教的意识,要和专业课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对相关文化课的要求,力求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有机渗透与专业综合素质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体现“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在课堂上纯粹地讲授应用文知识,其效果无易于“填鸭式”,学生能否自助消化,并为其所用,不得而知。所以,语文教师能否把眼光从教科书、教参书中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用现实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例子来验证我们所教的应用文知识,最终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用文知识去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

如:在教《广告》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课外去搜集一些感兴趣的生活广告,教师自己可有选择地搜集一些与学生的专业有关联的广告案例,也可搜集一些格式不够全面,甚至有错误的广告书写案例。在课堂上把这些案例拿出来,让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辨别、分析,再回过头去整理分析学生自己搜集的广告,找出其可供学习的地方。

其实,生活中的案例是非常多的,但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去辨析对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生这些可能比在课堂上讲更多的知识点会更有时效性。

3.3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现代社会是高科技信息时代。一些公司的办公条件日益先进化,许多文件要求直接存入电脑,许多贸易交往都要通过网络来进行,可以说,现在许多公司的办公模式已基本实现无纸化,许多人整天就需用电脑与客户联系。无纸化的办公要求促使职校学生在学校里就应掌握电脑应用文等写作模式。

可是学生已习惯于用纸和笔来进行写作,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应用文时可根据上课内容有选择性地把课堂搬到计算机房。先训练学生把在纸上打好的草稿输入电脑,然后逐步训练他们不用纸笔,先在大脑里形成文章内容,接着把它输入电脑。

笔者曾经带过一个电脑无纸化应用文写作兴趣小组。刚开始,学生很不习惯直接在电脑上写作,只能允许他们先在纸上写,再输入电脑。然后一步步脱离纸笔。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些学生现在一拿到应用文写作题目,就能直接、快速地在键盘上敲打起来。一般一篇应用文只需10分钟就可完成。相信这些学生以后在工作时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以上仅仅是笔者在教学应用文时的一点尝试,一点思考。只有这样,应用文才能更适合“应用”!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2.《现代四大职教模式》邓泽民、王宽.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第三篇: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第四篇:汉语言的应用性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朱培林

摘要: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以培养汉语学科人才为主的专业,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时期就已经设立了“中文学”专业,学科教学经验的积累十分丰厚,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也比较固定。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高校招生人数最多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由于学科性质与理工科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应用性,其性质不仅理论性强,运用性也比较强,语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遵循运用语言的准则,提高汉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运用性

正文:列宁曾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毋庸质疑,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可见,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首先就要了解这门学科。认识这门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简述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1)写作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就有写作的训练,也有相关的理论专业课。《写作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以及格式规范,《文学概论》则为其提供了深层次上规律总结,这两门课时写作运用的基础,也是写作运用的以进行的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即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因其文科性质比较强,其写作追求的层面也“以文弄墨”,不过归之于个人,可能也会相应的转弱。写作的运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其专业性质的一种体现。

(2)语言规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其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总结是综合实用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比较实用的部分。语言规律的运用,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自身语言规律的运用。因为我国幅员大,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国家规定现在官方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但是实行到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很好的掌握了普通话,以区域来看:南方人对f和h以及卷舌音分不清,也用不好,东三省则对卷舌敏感度不高。通过语言规律的运用,可以让所学者知道语言规律的来源以及正确状态,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相关联,其运用性大多是其学科的基本要求。对语言音韵的要求,对文学理解的要求,对美学的理论的理会等,都对其运用性作出了要求和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的运用性,是其学科自身的延伸,是其理论的实际应用,其运用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其自身理论的掌握程度。

(3)美学指导。汉语言文学的首要应用性既是美学指导,而不是相关文学的运用性。美学是理解文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万物的基础。只要适合美的标准的事物,其即可存在,如果不适合美的标准,其不可存在。美是维持世界存在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理解文学的前提,就是要理解美学,美学给文学提供了内在的规律,是文学存在的根本保证。所以,汉语言文学的首要运用性就是美学指导。

(4)文学理解。文学理解是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运用性,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现的一种运用性。美学可以解构文学作品,在解构的基础上,即可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文学理解,既是理解文学作品。汉语文学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并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很高层次的文学理解性。在其运用性上,不仅可以对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也可对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甚至刚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文学理解,是一个高的层次,不是一般没有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可以做到的,文学理解不同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只是理解文学作品文本字面意思,对于文本反映的深层次上的含义是不能作理解的,文学理解既是要解构文本深层次上的含义,这就需要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三、汉语言文学的运用必须符合它的“三性”

何为“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运用语言亘古不变的准则。

学习汉语言,一般应先从用词准确着手,锤炼词语;其次要把句子造通,后把句式造好;最后才可以用语句描绘意境。由此可见,准确性是对一切文章和讲话的基本要求,也是鲜明性、生动性的基础。准确性属于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周密,推理不合逻辑,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反之,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所表达的概念、判断、推理必然不合思维的规则,即违反了准确性准则。

“这次去看演唱会,我既看到了周杰伦,又看到了蔡依林,真是一箭双雕啊”这句话乍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分析一下,只是用词不正确的问题。“一箭双雕”是个成语,是“语义双关”或者是“做一件事达到两种目的”。在这里用“一举两得”,还说得过去,也好听一些;要是什么都不用,干脆把最后一个分句删掉更好。

语言的准确性必须统一于特定的思想内容。语言的运用如果脱离了内容,只就词句本身来谈准确不准确,就会陷入咬文嚼字、玩弄技巧的泥坑。语言的准确性应是以准确地认识事物为前提,选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准确的思想内容。

运用语言,有了准确性的基础,还得讲求鲜明性。鲜明性是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所谓鲜明性就是 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言短意长,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鲜明地告诉读者,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使读者受到教育。

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鲜明性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如用鲜明个性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鲜明色彩的语言描绘社会环境及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内容等。

譬如诗人晏几道的《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诗抒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出鲜明的主题,而且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伤秋念远之情,用语本色,情感真挚。

再如,鲁迅《故乡》中的两段话也很有魅力。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

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这两段鲜明的语言把闰土的形象描写的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就能把闰土的形象准确的刻画出来,引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鲜明性的体现,精炼的典范。要想使文章具有鲜明性,只有一把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用极少的语言写出鲜明丰富的内容来。

一般来说,鲜明的语言,往往也是生动的语言,但生动性在词章技巧方面还要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它要求语言要新鲜活泼,感情洋溢,有说服力、感染力。语言的生动性是语言形象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它应贯穿全部文学作品。

使语言生动活泼的手段很多,如精心锤炼词语、巧妙安排句式、广泛运用意境描绘的方法等。

还有一篇记忆深刻的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得两段经典的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7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

语言的生动,并不在于用词是否华丽。有时不用形容词,直接说出,只要恰到好处,语言同样生动。这就是语言的生动、鲜明、准确之处。

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精神载体,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阶梯。我们的汉语言较之其他语种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满怀热情。一定要讲究其逻辑和词章,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在学习和运用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社科纵横,2010,(01)[2]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1)[3] 段轩如.写作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第五篇:应用性课堂观摩总结

应用性课程观摩研讨总结

思政部

根据教务处安排,学院要求各系部于教学第11-12周组织系内教师进行观摩(可跨系观摩),观摩时可邀请本系联系院领导参与并进行讨论,拟定在下学期进行应用性课程教学的课程及教师。以此来推动应用性课程建设。

一、观摩活动的基本情况

我部各领导认真领会教务处“关于组织观摩应用性课程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有7位教师共申报非传统课程27次,教学第11-12周共有14位教师观摩了5位教师的非传统教学展示,计划第13周再观摩2位教师的非传统教学展示。此次活动结束后,由本学期应用性课程负责人(《纲要》负责人陈静、《基础》负责人崔亚珍)召集参加观摩课教师对整个观摩课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工作。

《原理》和《概论》课程组也进行了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最终确立下学期进行申报应用性课程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原理》由孙林叶、武艳萍负责;《概论》由高文洁、叶青负责)。

二、观摩活动的教学方法

1.《纲要》课程采用的非传统教学方法

《纲要》课程以“小组成果交流”与“对分课堂”为主。每周都有1-2个小组,将自己小组成果以“史学讲坛”、“历史剧表演”、“历史剧表演”、“画报制作”、“微视频制作”、“读经典”等形式展示。同时采用“隔堂对分”或“当堂对分”形式让学生小组交流,共同答疑解惑。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锻炼了沟通能力、自我分析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

2.《基础》课程采用的非传统教学方法

《基础》课程采取的非传统教学方法有:主题探索教学法、对分课堂、讨论法、专题演讲和专题展示(专题演讲和专题展示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主题,学生进行演讲或展示)、社会调查(是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调查、发现、探究,并形成自己观点的活动。如在讲授“社会公德”时,引导学生对我们校园中文明和不文明现象的观察和拍摄,思考公共生活中道德,并制定出行动指南和倡议。在课堂上用PPT展示“我拍、我思、我行”,演讲“争做优秀大学生”、“校园文明倡议书”。)、主题作品展示、案例分析、戏剧表演、情景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

通过以上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认知能力等,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宗旨,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突破了重课堂教学轻学生思维发挥的局限,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体系生活化、情景化和情感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非传统教学法取得的成效

1.体现了应用性教学理念。

教师在非传统教学展示中,应用性教学新理念体现充分,主要表现在注重教师在课中的引领作用,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参与,“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强调活学活用,讲究课堂实效,引领学生逐步认识、感知、体验、运用、提高。

2.让学习成为了一种愉快的体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非传统教学方法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主动选择。打破了传统授课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逼迫学习的不良局面,从而让学习从负担逐步转变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很多学生反映,虽然课下准备非常辛苦,但课上通过精彩展示后,赢得同学们一致认可、掌声连连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3.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非传统教学方法顺应客观规律,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在一定的范围内交给学生自我操控,从而为学生独立学习、大胆创新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随着非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已形成课前认真投入,课中尽情展示,课后积极总结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对学生带来的思维约束和对教师的心理依赖,实现教学“从教到学”的转换过程。4.团队合作意识逐步建立。

非传统教学方法中专门设置了小组活动,其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与互动交往,使其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意识。现实操作中,因为团队的构建,学生们逐步认识到彼此间相互支持与鼓励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相互尊重方能得到进步。并在不断地碰壁、不断地调整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队协作精神与协调能力。

四、非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座谈中,大家也发现本次观摩的非传统教学活动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1.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非传统教学方法是开学一个月之后开始实施,而授课计划则是在开学之初制定,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传统考试方式严重限制了非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3.大班授课模式、教室固定的座位不利于部分非传统教学活动的开展。

4.课程设计不够完美,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学生活动的形式、内容的选取还需要更仔细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框架中,但又不限制其思维还是难点。

5.对分课堂问题的设计、切入点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能体现课堂重点、又让学生有兴趣、教师又容易掌控还是难点。

6.学生大量活动成绩的核算还需要有更系统的方法,成绩的给予、记录、核算需要体现公平、合理、简化还是难点。

五、非传统教学改进的方向

1.提前做授课计划。学期末制定下学期授课计划。2.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适应应用性课程的建设。3.努力实现小班授课。

4.加强集体备课,进行课程设计,探索活动成绩的核算方式。

2017年11月28日

下载数学应用性论文格式(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应用性论文格式(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烟草专卖内管结果应用性探讨

    烟草专卖内管结果应用性探讨 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监督管理制度,是用以规范行业内部生产经营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它源于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内部专卖......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精选合集)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

    作文训练教案:应用性的说明文

    作文训练教案:应用性的说明文 教学目的 一 明确凡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等的文字,都可看作应用性的说明。如解说词、序言、条例、说明书、实验报告、广......

    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应用性研究[定稿]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时效》课题报告 高二 张志刚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以实现......

    数学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魅力 作者: 朱 玉 喜 单位:方城县四里店乡完全小学 联系电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先学后......

    数学建模论文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字 摘要 摘要 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逻辑组合。 要求:反映内容准确得体,外延内涵恰如其分,用语凝练醒目。 题目是给评委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