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蔡兵
在当代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面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大背景,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如何保持优势、抢占先机、全面提升北京服务业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其显著的产业特征为高成长、高增值、高科技含量和强辐射性。简单讲,现代服务业包括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和一部分经过改造“再现青春活力”的传统服务业两部分。参照国际产业划分标准,现代服务业可划分为四大类,即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涵盖现代金融、社会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房地产、教育培训业等行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是市场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市场由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共同决定,当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不能适应服务需求的变化时,市场必将要求服务业蓬勃发展。另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支撑,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推动了服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且推动和影响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的完善。
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在该时期,逐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可以与现代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从而能强力拉动都市经济的发展。被誉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典范的印度软件业,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过去十年间,印度软件年增长率在40%以上,仅软件业产值一项就超过了GDP的1%,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在我国,现代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物。1997年,“现代服务业”的名称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战略任务。未来15-20年,我国事实上已处于适合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明显,科技信息发达、人才荟萃、资本密集、市场旺盛、奥运和CEPA契机,再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这一切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市委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和整体水平,突出发展具有首都优势的服务业,保持第三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今后一段时期,优先发展符合首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最富现实意义的战略选择。
二、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现代服务业在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仍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北京市服务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3年,北京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6亿元,增速为10%,占整个GDP的比重为61.6%,高居全国第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北京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到总就业人数的59%。
但比较而言,北京的服务业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表现在总量依然偏小,比重依然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3年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服务业比重均超过85%,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达到70%以上,北京与之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上海相比,虽然北京的相对数高出了13.2个百分点(上海为48.4%),但绝对数却只有上海的74.5%(200
3年,上海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27亿元)。
表1近几年国内几大城市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变化(略)
2、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服务业不断改造提升,但结构仍然不够合理。
北京服务业的行业结构,在发展中逐步调整和优化。传统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金融、会展、社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2003年,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7.3亿元,增长11%,在首都服务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继续得以巩固。
但总体看来,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依然偏低。2003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占全市GDP比重高达61.6%,但其中多半是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教育、信息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还不到10%。与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其它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偏低,尤其是符合首都比较优势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会展业、现代物流业等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另外,产业结构升级亟需加快,优势产业群有待培育,现代服务业与二产之间的关联效应、服务业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还远未实现。
3、现代服务业市场化步伐稳步推进,较完善的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但市场准入限制仍然较多,服务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现代服务业所有制结构单一和封闭格局已被打破,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功能比较齐全、大中小配套、城乡互接的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但与首都城市功能的要求相比,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仍显滞后。受行政性垄断、行业和开放度的限制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市场化仍然不足,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门槛高,严重抑制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非盈利行业协会、商会发育缓慢,服务市场现代交易功能匮乏,直接导致现代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不足,突出表现为:有钱可以买到大众化服务、一般服务和各项单项服务,难以买到高级服务、差别化服务、优质服务和复合性服务。
4、现代服务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产业素质不断提升,但总体上技术含量仍然不高,服务业竞争力亟待加强。
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科技投资,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居于全国领先位置。但总的来看,现代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仍然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难以与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相匹配。再加上受服务业人才职业化机制不畅的制约,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方式落后,导致服务成本昂贵,服务业竞争力不强,整个行业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表2我国几大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名表(略)
5、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集聚辐射功能增强,但各自为战现象严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
北京市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王府井、西单、金融街、CBD、中关村等一批现代服务业相对聚集的区域,中心城区产业能级和集聚辐射功能不断提升。但在不断集聚人气和财气的同时,由于所在各区自行建设,也日益暴露出定位雷同、特色不鲜明、功能欠缺、过于密集在中心城区等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服务业发展布局规划相对滞后,目前迟迟未出台切实可行的统一发展规划。而反观上海、深圳等市近年来纷纷出台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另外,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平衡态势,城乡服务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中心城区虽然服务业发达,但内在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自强机制较差,尚难以形成世界一流服务业聚集的局面。
三、加快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不断丰富首都经济内涵,完善首都城市功能的需要。市委九次党代会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对首都经济内涵的进一步深化。就目前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几驾“马车”而言,传统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力度增大,一批传统工业产业处于萎缩调整状态;高新技术产业除电子信息产业外,其他领域尚未形成规模经
营。未来一段时间,现代服务业,作为潜力最大的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通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为北京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大都市必然产生大服务,北京要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未来北京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更需要有配套的城市服务功能做支撑。因此,从保持北京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高度出发,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的要求出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首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有现代服务业作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在更高层次上为推动首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随着首都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无论工、农业产品本身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从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水、土地等资源枯竭问题的突显使工、农业生产将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服务将更多的作为中间投入融入工、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工、农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产业服务化”的现象将不断出现在工、农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这一切都将使现代服务业成为首都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首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顺应产业发展和国际服务业全球转移趋势,努力承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发达国家服务业国际转移已蔚然成风。在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国际服务领域资本、国外服务型跨国企业将带着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冲击国内市场,北京只有抢得先机,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主动实现“经济的服务化”,才能适应各种挑战,避免被动局面。承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各种国际性活动进入北京、各种国际机构和人员进入北京、大批旅游观光人员进入北京所产生的服务需求,都要求北京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从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要求出发,从北京加快国际化建设和迎接奥运的高度出发,北京理应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加快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1、以制定合理发展规划为依托,构建更为清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北京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决定了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并辅以现代制造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创新发展思路,以“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突出特色”为原则,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制定“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尽快出台未来一段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具体措施。通过加强区域规划,调整市区用地结构,减少中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用地比重,提高服务业用地比重,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积极支持面向郊区的新型服务业发展,改变当前商务楼宇各自为战的市场自发状态,从整体战略布局上助推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加强产业规划,确立产业定位,选准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业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会展、房地产、新型旅游等为主的城市功能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在内的文化知识性服务业,形成符合首都功能要求、体现资源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
2、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市场化改革。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加快市场化建设,构建完善规范的现代服务市场体系。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突破体制障碍,积极推进非基本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开市场准入领域,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更多外资、民营企业参与首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深化服务业企业改革,推进产权多元
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市场性整合中扩大企业规模,扶持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团。进一步加快社会化建设,整合完善现代服务业的社会化服务。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之外的附属服务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扩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由内部自主服务为主向社会服务为主的转变,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政府机构,其后勤服务要面向社会开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专业服务镇、专业服务街,通过城镇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服务业水平差距。
3、加强科技进步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行业水准和效率。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提升北京现代服务业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要大力推进服务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加大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含量和渗透,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大的现代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流动组织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现代服务业技术进步要求的新机制,有效整合首都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在现代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推进北京服务业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和使用为重点,继续加快实施“数字北京”工程,加强信息技术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推进社区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等的发展,使首都服务业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位置。
4、加快国际化建设,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产业本身的特性使现代服务业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高度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北京作为首都,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抓住国际服务业全球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外商在京投资现代服务业。重点是鼓励现代服务业领域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中心、财务中心等入住CBD、金融街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积极拓展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的广度和深度。以CEPA为契机,继续深化京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致力于吸引更多的香港服务产业、服务机构进入北京市场,吸引更多的香港服务专才来北京创业,全面带动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加强京港政府间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环境,加强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联合招商,确立多种合作模式,发展民间往来。
5、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建设服务型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的素质是关键。北京需要将服务业人才政策提高到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以国内外“猎头”为主转向建立更基本的人力资本自我积累机制,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建立多渠道竞争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提高服务行业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大力强化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营造服务氛围,建设服务文明,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服务管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市委研究室综合处)
第二篇:浅谈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浅谈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分类: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定做论文)英文版 繁体版 作者:未知 时间:2011-2-16 15:32 浏览:14299 次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状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了奥运所带来的经济、政策、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后,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北京;奥运
一、引言
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对而言的,其作为生产的中间环节,具有高知识性、高技术性和新兴性的特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根据北京统计局2005年的定义,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九大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对全球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世界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经济支柱。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已达2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68%。在高收入国家此比蕈已经达到了7l%以上,而纽约、伦敦这些城市则更是r与到了90%左右。在这些服务业当中,信息、金融、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了产业的支柱,例如在2006年,美国信息、金融、保险、教育、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87%,信息服务业从1980年的占比3.55%发展到了现在的4.87%,金融保险从4.9%增长到7.7%,专业商务服务从6.6%增长到11.8%,教育从0.6%增长到0.9%。这几个行业合计从15.75%增长到了24.8%。
二、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据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在北京现代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创意服务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现代服务业的64%。(一)产业规模 1.总量
北京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至2006年北京第三产业总产值已达5580.8亿元,占地区生表1 北京现代服务业产值及其比重产总值的70.9%,是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现代服务业产值达3788.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67.9%.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中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占第三产业总比重的23.5%,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贸易《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0期
2.劳动生产率
如表2所示,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要明显高于第三产业。2006年.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95870.7元/人,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2.23倍,充分体现了现代服务业的高附加值特征。3.就业规模
在就业人口方面.2003年北京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161.4万人。至2006年增加了32万人.但是增长速度要低于传统服务业,因此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即绝对数量的增加和相对数量的减少,如表3所示。
对比表2和表3可以发现,2004年之后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比重均小于32%.但是其产值比重均大于66%。即现代服务业用不到32%的人口创造了大于66%的产值,再次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高附加值特征。(二=I)产业结构
1.各产业部门产值比重现代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产值绝对值都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产值始终处于前列,到2006年分别占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比重的25.7%和18.2%.明显领先于现代服务业内其他子行业,因此,《北 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将这两个行业纳人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行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005年为700.4亿元.2006年为812.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5.9%.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的10.3%,发展潜力巨大。
2.各产业部门自身的增减变动情况
各产业部门自身的增减变动情况如表5所示,以各部门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表示,它反映了该
产业部门四年来的总体发展速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九个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很高.达到了10%以上。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情况非常突出.其2003—2006年产值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5%。这是由于奥运的举办和外商投资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北京市吸引外商投资最为活跃的行业。同时,由于其本身基数比较小.2003年的产值仅为126.5亿元,因此平均增长率会显得比较高。另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很高.均在15%以上。其余产业部门产值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则相对较小。这说明这几个行业凭借奥运的举办,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上表也显示出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较低,说明2003—2006年问,相对于其他产业部门,这些行业的扩张速度较慢。3.就业人口分布
图1给出了2006年北京现代服务业内各子行业就业人员分布。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就业人口仅占现代服务业就业总人数的16%,但二者的产值之和却占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总产值的43.9%。(三)产业空间布局
目前,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在空间布局上已经形成了高技术研发服务区、专业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金融街、CBD、环保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聚集区。这一空间布局的形成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果,其中政府调控起主导作用。北京市政府依据市场规律发挥能动作用,通过提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所需要素,促进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区位分布具有以下特征:现代服务企业在空间上的萌芽阶段体现着较为明显的正外部性效应,人力资源、技术、信息、良好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适宜的地租成为产业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某一产业竞争格局的形成,创新效应和范围效应则起着较大的作用。当政府介入某一产业发展时.产业发展则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共同作用,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自觉的态势。这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由现代服务业各子行业的内在特性决定,影响每个行业空间分布的因素各不相同,难于得出一致的结论,例如:北京的研发和信息服务产业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下形成了多园区发展的空间布局,这一布局有利于研发和信息服务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三、奥运及后奥运时期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使得奥运经济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从对北京市企业的调查结果来看.60%以上的北京中小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于奥运会所带来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都希望能够抓住这次奥运会所带来的难得机遇。(一)经济影响
发展奥运经济。并不是以奥运会的结束为终点,奥运会的举办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北京经
济乃至全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图2所示,其浅灰色柱形图为根据中长期规划得出的测算值,并
未考虑奥运对经济的影响。深灰色柱形图则表示200l一2006年间北京实际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加入了奥运影响后的数值。可以明显看出,加人奥运影响后的实际值与规划测算值之间的差额随着奥服务
运投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大。2006年加入奥运影响后的实际值高于规划测算值2161.7亿元,该差额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于当期奥运投资的增加而对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另外一部分则是2006年之前的奥运投入对经济影响的滞后发挥:由于投入转化为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前期的奥运投入对经济的影响在后续时期才得以逐步显现。在消费需求方面,奥运会的举办将直接促使体育、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消费快速增长,假日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新增就业人口的消费在不断扩大着北京市的消费规模。受投资连带效应的影响,新增奥运投资将有40%转化为消费①,使全市消费总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北京奥运经济研究》课题组指出,根据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测算,因奥运新增消费因素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提高O.5个百分点。奥运不仅提高了北京市消费规模,同时也会对居民消费理念和消费倾向产生深选影响。奥运会的举办一方面促使文化创意产业更快地进入消费者视野.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消费者对电子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认识。
根据对历年举办奥运会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观察,可以总结出奥运经济存在不均衡性,在促进举办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负面影响,即“后奥运低谷效应”。首先,由于各产业与奥运的关联系数不同,现代服务业中的旅游、通讯、电信、金融、保险、文化体育、房地产、餐饮行业与奥运会直接相关。因此受影响程度最大,受影响的非均衡性则可能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其次,“后奥运低谷效应”值得警惕,奥运会所引发的投资、消费乘数效应,在奥运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大小不等.在各产业及各产业内部也不尽相同。(二)政策影响
1.产业政策方面将更加清晰明确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将“提升第三产业质量、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为务业迅速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本市服务业中的比重,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模式,奥运会结束后,政府会继续完善该产业的专项政策。并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空间资源。未来四年,北京现代服务业在政策引导下会继续向规模经营迈进并向园区集中。2.投融资政策将继续完善
北京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现有投融资体制的缺陷对其发展的制约作用。奥运会的筹办加大了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并放宽了投融资的政策限制。如《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改制上市。奥运会结束后,为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产业,政府必将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社会投融资引导.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并支持本市现代服务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方式会朝着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向发展,投融资体系的各个环节也会进一步理顺。一88—
3.知识产权政策将更为系统
现代服务业是以高知识含量和高技术含量为重要特征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北京市以奥运会为契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如《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北京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纲要(2004—2008年)》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xiexiebang.com
此外,奥运会的筹办极大地促进了北京的环保力度和进程。依据北京市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这种力度和进程不会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而放慢和减弱,而是会持续加强,环保政策会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对其前景产生持续和积极的影响。(三)文化影响
1.人文精神会更加浓郁,民族文化将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民族文化的彰显会为现代服务业产品的创新、品牌的缔造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源泉。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人文奥运为北京市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确立了战略基点,也极大地促进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现代服务业越能够体现人文精神就越具备发展的潜力。奥运会结束后,这种人文精神会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积淀下来,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力。2.创新意识将显著增强
现代服务业的优化离不开创新。奥运会推动了北京创新意识的增强,为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也触动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强烈欲求,这与北京打造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相吻合。奥运会结束后,北京的创新意识会持续显著地增强,社会对新事物的态度会更加宽容,创新环境会更加宽松,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体的制度体系会为创新意识转变为主要的社会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奥运的发展也对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需要针对奥运开展相应的创新工作。2010年北京将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和学习之都。(四)人力资源影响
从数量上来看,后奥运时期北京劳动力市场容量保持稳定。从人力资源素质角度来看,劳动者素质因为奥运会的举办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增长态势保持较好。人力资源素质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内满足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金融业、电子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环保业等对劳动力能力的要求普遍高于其他行业;长期来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环境对北京现代服务业及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五)对重点行业的影响
奥运会后的经济和部分产业(如证券市场业和房地产业)可能出现动荡,即前面提到的“后奥运们的心理预期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来讲,奥运会的举办属于利好因素,部分投资者对奥运会前的证券投资持追捧心理,但是后奥运时期,利好因素的消失,证券业发展的风险性加大。房地产方面,多个奥运举办城市的房地产业在奥运结束后出现过较大动荡。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主办城市房地产市场均如此,严重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北京奥运会后房地产市场也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四、对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基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奥运带来的辐射影响,需要进一步建立更加清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突出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重点,扬长避短,走错位发展的新路子,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一)建立健全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引导奥运前后的合理投资
加强政府引导消费和投资的能力,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在证券投资方面,合理引导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防止对奥运概念盲目炒作的现象发生。在房地产方面,尽快建立房地产指标监测体系和房地产市场预警制度。通过对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从总体上保证市场的持续、平稳发展。(二)合理分布产业链中各行业相关业务
认真研究产业价值链的业务构成,促进各行业的业务细分,增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相关业务的关联性和功能性,推动产业价值链中相关业务在城市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可以借鉴北京物流业和金融业在空间上进行功能性分布的思路,推进其他行业内部业务的分化和功能上的空间布局。例如,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将发等高端环节放在市中心,而将制作加工等低端环节放在市郊。
(三)明确产业园、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区的产业定位。突出特色
发挥产业园、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区各自的区位优势,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并突出各区域的特色性,做到各有侧重、适度交叉。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依据特色和发展潜力建设产业园,挖掘产业功能区差异化优势,保证城市功能区的相互协同、功能互补。
(四)加大对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专有技术与人才的投入
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以现代化的手段改善北京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选择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核心技术、有实用价值或广阔市场需求的技术项目,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有效开展技术攻关及应用性推广,带动北京现代服务业水平迈上新台阶。
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高级人才和专门人才仍有欠缺,大大削弱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而必须重视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在积极改变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师资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人才、引进学科,与国外著名高校合作交流,共同培养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进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设定专业资格水平,让专业服务人才的知识、能力与国际接轨。注释:
①参见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北京奥运经济研究》。
第三篇: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吴勤学1,王晓芳1,郭平2
(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2·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月坛支行,北京 100000)
摘要:北京的现代服务业不仅仅包括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包括经现代化改造后的传统服务业。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北京应当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实现其快速发展,使北京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可从转换政府职能、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新兴服务业等方面思考。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思路
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评价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非常重视,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成为提升北京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一般而言,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两大类。前者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服务行业,例如饮食业、修理业、旅馆业、殡葬业、医疗卫生业、洗染业等,后者是在改革过程中才出现的服务业,包括信息、咨询、广告、旅游、技术服务等门类。笔者认为,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所以划分标准难以把握,而且划分结果也不具备通用性。因此,没有必要做很详尽地划分。“现代服务业”一词可以很好地概括和理解当今的服务行业。
现代服务业,最早是基于布朗宁和辛格曼在1975年对服务业的功能性分类。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新兴的服务业,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金融业、科技开发、商务服务、不动产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科技开发、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所以又被称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笔者认为,由于北京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进程,北京的现代服务业不仅仅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包括对现代化改造后的传统服务业,即北京的现代服务业泛指现在存在于北京市场的一切服务行业。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从工业主导型转向服务主导型。自20世纪80、90年代到2000年期间,世界服务业的增加值在世界GDP的比重从56%升到61%,OECD国家的这个比例更高达70%。现代服务业是随着物质生产率的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普及而逐渐从物质生产里分离出来的。国际贸易当中服务贸易正在快速增长,服务市场国际化、服务提供者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是整个服务业的现代化,具有以下时代特征:第一,高技术性,即现代服务业,尤其IT类服务业是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第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即现代服务业拥有先进的理念,从业人员大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第三,高增值服务,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相互融合的集群效应;第四,高质量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开拓新服务领域,而且创新服务模式,不仅提供服务内容,更提高文化品位。即使是传统的服务行业,在服务质量上也有质的变迁。
二、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迅猛发展的产业格局:北京现代服务业规模已经居于产业主导地位。2004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 570亿
元,占北京市GDP的比例为60%;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增幅加快,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劳动力就业增长的主渠道;虽然北京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是很高,但吸引外资的数量大。截止2004年底,北京市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38·7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金额的61·8%;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结构不断优化,以金融、物流、电子技术、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科技进步的推动使得北京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长,所有制结构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然而和其他与北京同等地位的国外城市相比,北京的总体经济效益还是较低的,这和北京缺乏大规模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比较优势、而现代服务业的起步晚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北京现代服务业的落后已经成为首都经济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对于北京市而言,服务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传统服务业发展相对饱和,但技术落后者居多;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甚至许多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北京现代服务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区域结构不合理———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时空布局集中于市中心区域,卫星城、小城镇和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组织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组织规模小,没有形成有品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集约化的龙头企业,规模效益差;人员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创新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相应的专业人才;技术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核心竞争力;管理体制欠缺———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部门管理组织协调滞后;市场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存在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市场化程度低等。
当前北京发展正面临三个重要机遇,其一,奥运经济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为北京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三大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其二,北京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的调整进一步拓展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其三,后WTO过渡期现代服务业对外资开放有助于北京开发新的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行业和服务市场,促进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其四,跨国公司在加速向中国制造业领域进行扩张转移的同时,已经启动了向中国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军的步伐。北京应当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实现其快速发展,使北京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三、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思路
现代服务业是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产生的,它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是技术密集的。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不仅仅要发展服务行业,还需要其他产业配套发展。大力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具体思路如下:
(一)产业结构优化是建设北京现代服务业必须进行的重点工作
逐步调整优化北京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建设北京现代服务业必须进行的重点工作。只有在地区生产总值逐步增长的前提下,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才能有良好的基础、落在实处。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北京未来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第一产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各类资源为基础,以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符合首都生态要求的技术含量高、水资源消耗低的现代农业。
其次,第二产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改造后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任何一个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的直接表现是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国际通行标准,工业结构水平的变化要经历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北京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发达经济时期(人均GDP3 360-5 040美元,北京2003年基本跨入门槛)。然而北京是全国的经济调控中心和最大的消费型城市之一,它的产业结构不能完全以工
业化进程即比重衡量,它在处于工业化全面实现阶段的后工业化社会前期以后迅速跨入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行列,并行使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的职能。北京这样的特大型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要成为现代加工工业密集地和高科技孵化的源头,更要成为带动中国和区域经济迅跑的中枢,而现代服务业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桥梁和纽带。中央赋予直辖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强调以工业为重心,忽视现代服务业或者现代服务业滞后于工业的做法,不仅是历史的回归,它同时模糊了工业化进程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背离了经济学关于不同工业化阶段三次产业的基本关系和必然发展趋势,混淆了经济中心城市与一般中小型城市、资源型与加工型以及区位型等不同城市载体的区别。北京不应该迷失自己的方向,在继续调整结构、加大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投入的同时,必须以逐步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城市服务型第一产业的适度增长,加快城市化进度。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相辅相成,发达的 现代服务业会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升。
最后,第三产业将提升三产质量,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依托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增强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首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提升质量和水平。
目前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目前从北京的资源禀赋来看,不允许再发展高耗能的现代制造业,而作为商业流通环节的现代服务业的利润增长空间越来越被国内企业所认识,企业应该在制造环节和流通环节共同发展:政府要高度重视,制订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消除限制,积极做大做强服务业;创造条件培育服务业优势产业;降低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借助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时机,以外引、内联的方式,培育一批现代 化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在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方面,政府还应加大力度培育民营企业的发展,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地区型企业,可以让他们与国外巨头分庭抗礼;推动电子商务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的电子商务,整合知识型服务业资源,提升知识型服务业网络应用水平。促进仓储、物流企业形成流通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流通业由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型。抓住奥运机遇,以电子商务整合旅游会展资源,促进北京市旅游会展业的发展。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专业化、系统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推动电子商务工程规范设计、咨询服务、工程监理等服务工作。
(二)新兴服务业是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头戏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在扩大就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它的条件和比较优势,一是,有智力、人才的优势;二是,有行业和集群的优势;三是品牌优势,北京拥有地方品牌;四是市场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向文化产品、教育产品、金融产品上转化。
现代服务业已经是北京的主导产业,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以金融、房地产、电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北京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总部的所在地,是我国金融业的管理调控中心。同时,这里还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等多家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总部。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北京的金融地位举足轻重。今 后,北京仍应该沿着这个思路发展,重点培育以国际金融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把北京商务中心区建设成为北京重要的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2003年北京服务业实现产值2 256亿元,占北京GDP的61·6%。其中金融保险业增值513·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2%,为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
第一,实现专业化与协作,生产企业应该把规模做大,只有做大了以后,才能有效地把服务
外置化,服务外包化。北京应该配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建设。例如,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把其服务外置化,形成专业分工协调,为北京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第二,提高集群效应。北京应发挥集中总部的优势,更进一步吸收企业总部,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与服务业;强化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和资源的总和;加快深度的开放,产业的深度开发,产业的创新,推进新型的服务业,服务技术,服务产品,服务市场,通过这种新型的方式产生聚集效应。
第三,鼓励服务创新。明确服务供给者的位置,为服务消费者提供新型的符合标准的良好的服务;北京的金融服务应该先行,加速金融中心、金融信息中心以及有关的金融交易平台的建设;明确服务技术、服务方式、服务产品方面的创新。
第四,培育北京服务品牌。北京曾拥有较多著名的服务品牌,也不断有新的服务名牌涌现。但北京服务品牌建设中存在扩张性和持久性不理想的问题,这与管理、维护力度不够有关。因此为进一步增强北京的产业实力,更好地发挥首都服务业的示范作用,北京必须强化服务品牌意识、加速规模扩张、建立名牌培育的内部机制,培育一批精彩过硬的服务业名牌。
(三)转换政府职能是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保证根据现行行业分类统计,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实际上也是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所以政府管理也是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的,这一点表明了政府组织在现代服务业里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在现代服务业里面,应该起到裁判员的作用,其核心问题是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政府是北京得以在服务业国际转移中实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关键力量。政府可以在以下三个方向有所行为:第一,政府从某些行业退出,这是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打破市场垄断的必然要求。政府可以退出并引进国际服务业资本的行业,例如包括各种运输方式和城市交通、地铁等的建设和经营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各类知识产业和根据WTO规则对外开放的其他服务行业。第二,政府应遵循市场规律对各个行业间的资源配置进行引导,并形成国际化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在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物流等领域制订出一整套符合国民待遇的制度和法规,如税收制度、行业准入制度、产权交易制度、人员上岗的行业标准等等。第三,尽快实现城市数字化建设。城市数字化包括政务信息、城市空间信息、交通、通讯、各种基础设施、地理、环境和生态等和商业信息的数字化和社会共享,这是北京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根本前提之一。
为了实现以上这三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降低市场准入标准,促进产业国际化。服务的标准是一个国际趋势,所以我国必须抓紧制定服务的标准,对于我国原有旧的标准、老的标准要及时更新,三五年是一个周期;要加快新型标准的建立,服务的成本核算的标准,服务的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标准等等;要建立标准的相互认证,互相承认制度,不能够部门制定标准以后,这个部门和那个部门不互相承认,这样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明确服务企业在制定标准当中的自主权,加快服务标准的建立和加快服务标准市场化的进程;允许外商、跨国公司率先进入北京服务业,以长期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和缺乏有效市场竞争的金融业、电信业以及开放度较低的分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为重点,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允许开放现代服务业市场;致力于吸引国外的服务公司进入北京市场,提供包括银行、医疗、物流、会展、增值电讯等在内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国际服务专才到北京执业,如法律、保险和房地产方面的专才;争取尽快推出创业板或恢复发行证券主板,形成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其次,扩大投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我国加入WTO,是以发展中国家进入的,实行了比较严格的保护,而这种保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其原因的,而且世贸组织的原则就是保护性比较强。外资现代服务业具有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创新优势,管理优势,所以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该按照承诺表承诺的,对外开放,如果有可能的话,加大开放的力度,充分吸引外资。同时,北京市政府应该做好利用外资的软硬环境
建设,提高效率。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有关行业的投资,制定灵活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要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多渠道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产业化,加快服务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重组。对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垄断行业,进行改革、改制、改组,推进产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通过出售、兼并、租赁等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服务企业。
最后,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拓宽培养途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鼓励在职培训;放宽户籍以及就业市场等方面的限制,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乐·北京服务品牌的培育[C]·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C]·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处,2005,(11)·
[3] 魏炳义·现代服务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背景[C]·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处,2005,(11)·
[4] 朱晓庆·加入WTO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 苏允琴·服务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6] 郭馨梅·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4)·
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高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水平,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健康产业、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和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服务业。支持发展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会展、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支持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试点。支持郑州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
第五篇:关于加快洛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洛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李晓虎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
一新:新服务领域———适应现代城 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
二新:新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
四高: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定经济时代相联系的,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服务化的产物。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国家接近80%。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之间。因此,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已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服务业得以大规模发展及在整个服务业中占居主导地位。例如,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在其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已达50%以上。特别是在当前的全球的能源危机中,各国都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意识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减少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对于我市来说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随着各兄弟省市都意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那么其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为了维持住我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势头,结合实际分析如下:
一、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
实地的考察与调研表明,洛阳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来,洛阳市服务业曾经有过很快的发展速度,多年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逐年增长。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1.7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4%。(根据定义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洛阳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批有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的服务业行业,如牡丹花会、龙门石窟、重渡沟度假村等,并举办了国际旅游小姐等重大知名活动,这些都是洛阳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
从条件上来讲,洛阳有空港、火车枢纽、口岸优势,有省里的政策优势,有自然风光优美等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相比周围其它城市,洛阳有更多的土地和人才优势,但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随着洛阳这两年突破交通瓶颈,洛南新区建设、郑西客运铁路专线等建设规划的实行,基础设施将得到完善,服务业发
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其中洛南新区2007年共完成投资83亿元,滨河百栋高层累计开工111栋175万平方米;开元大道东西延长线、定鼎门街等道路竣工通车,豫能阳光热电联产、定鼎门污水处理厂、景观二干渠渠首工程等32项公共设施建成投用,瀛洲桥、洛宜南路、关林路西延长线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区医院、顺驰城广场、关林市场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这些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同时,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需求扩大,也将拉动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
二、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洛阳的经济发展应当是既要具备经济实力,又要有聚集人才等各种要素的活力,还应该保持优美自然环境的魅力。关于洛阳如何发展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本文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第一是要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洛阳要把眼光放远,追求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国家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要组织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素,集中力量突破现代服务业发展,率先实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不要陷入工业化就是发展工业的认识误区;第三要坚持特色的城市定位。洛阳城市功能的发挥重点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上,服务业本身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支柱。
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必须更加强调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洛阳虽然作为制造业城市,但要做强做大经济,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增强产业关联性、提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突破性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而且只有坚定这个信念不动摇,才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在调查研究了洛阳市服务业发展历史、产业现状、未来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应规划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当前在洛阳市的经济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洛阳市要建立健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组织体制和协调机制,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要保持一支稳定的队伍,长期关注、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协调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要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市场化程度,重点在于调整服务业管制框架及其政策。在明确行业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扩大非公有经济比重,促进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大,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充分竞争的格局。在确定服务标准和加强行业监管的前提下放松经营管制,扩大服务企业经营范围,实行按质论价、差别化价格等市场定价方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带动服务外部化,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激活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次洛阳市应当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针对一些垄断经营的行业,要放宽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按照内外资平等、不同所有制资本平等的原则,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更广泛地参与服务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吸引国际现代服务业企业在洛阳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其分支机构等,像沃尔玛进入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洛阳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一是从洛阳城市定位出发,宜居、和谐、浪漫城市,具有吸引魅力、创造活力、经济实力的行业选择,以及良好宽松的发展政策环境;二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洛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在同类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如旅游会展业、生产服务产业等;三是洛阳市独特的区位特点,机场、高速公路、郑西客运铁路线等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能够支撑未来发展具有较大潜力的产业,如商贸物流业;四是由高城市品味凝聚的高端人才,需要创造性思维、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服务业行业。
结合我市的实际和旅游业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市的服务业在今后一定时期发展的重点在旅游业上。据旅游部门统计,春节黄金周、牡丹花会、五一及十一黄金周、河洛文化节、世界文化遗产日等,2007年全市旅游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达400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6%,其中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2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旅游总收入达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收入8091万美元,增长21.3%。
我市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观光、度假、休闲等旅游项目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
首先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比较单一,从整体规划上看缺乏全局观念。例如栾川景色优美,但距离稍远,嵩县作为由市区通往栾川的一个必经之路,虽景色单一,但其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将栾川和嵩县结合起来整体考虑。在整体宣传推介时,就可发挥嵩县近,栾川景色优美的特点,就会起到缩短栾川旅游景点的时空距离感觉,增加我市对游客的吸引力。
其次我们再来看我市作为旅游的重要辅助设施酒店。我市的酒店目前没有一所带有游泳池的。其实结合我市的气候特点,如果除去牡丹花会后,我市旅游的重点在南线栾川的休闲避暑游。栾川的旅游时间重点和宣传的热点在夏季的避暑,而栾川没有铁路,从交通上说,很多很多游客必将从洛阳转道。那么在夏季,游客图方便省事的心理,就使酒店拥有游泳池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我市的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没有做大做强。从事的企业多,但缺乏大的骨干型集团,因而没有显出规模效益。例如,我市的旅游服务业还停留在简单得让游客简单的吃好住好,没有对游客进行细分,忽视了娱乐精神方面的要求。缺乏对旅游产业做大做精的整体考虑。结合我市的民俗特色和自身城市效应,可筹建类似开封鼓楼夜市、郑州二七商圈等可供游客选择的购物休闲去处,增加城市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