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14:1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

第一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

(苏政发〔2010〕6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十日

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增长速度在东部沿海地区名列前茅,总量保持全国第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现制定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计划期2010-2012年。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按照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要求,紧紧依靠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以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以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为基础,着力扩大服务业总量,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增强服务业综合配套功能,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到2012年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确保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年均增长15%左右。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6%以上。到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0亿元左右。

--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确保达到43%,力争4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力争达到45%左右。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规模明显扩大,金融、物流、科技、信息、商务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40%。

--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形成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2家、超500亿元的企业5家、超百亿元的企业40家,继续居全国服务业百强企业前列。争创驰名商标5件、著名商标50件。

三、重点任务

为了实现服务业提速计划目标,必须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在重点领域上谋发展,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在关键举措上求突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一)着力扩大服务业总量,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金融、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和房地产等产业规模较大,其发展速度的提高、发展效益的提升对我省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金融业。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租赁、基金管理等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华泰证券、紫金保险等龙头企业加速扩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进江苏银行尽快上市。加大信贷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增加有效贷款。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融资市场化进程,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种股权类投资基金。积极发展股权交易

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增加交易品种,拓展服务功能。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建立数据冗灾备份及共享中心。支持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地方金融业发展。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确保到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物流业。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空港、海港和铁路、高速公路枢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快发展现代运输业,努力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技术手段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加快物流信息化,加大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电子口岸和大通关建设,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到2012年,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商贸流通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各类专业市场,加快构建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构筑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到2012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水平。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影视制作、动漫、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旅游业。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构建江苏“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目标,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业附加值。积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扩大旅游消费水平。加强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新型业态为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相关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围绕精品线路,扩大宣传推介,突出区域特色,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到2012年,旅游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分析研判,切实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快中心镇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中心镇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着力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力度,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到201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2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新领域,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需求,大力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积极开发信息技术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新产品,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科技、商务、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产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着力推进软件服务、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动漫等优势软件发展,积极构建软件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软件与应用互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产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服务及数字内容服务。注重资源整合,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及3G技术研发与应用,着力培育第三方信息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方案解决商。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等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信息服务内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到2012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服务外包产业。大力发展离岸外包,重点发展以后台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为主的业务流程外包和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大力培育和开拓外包新市场,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抢占产业制高点。积极促进境内外包发展,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部分流程性业务发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扩大内需市场。加快组建全省服务业外包联盟,鼓励外包企业开展相关国际资质认证,建立和完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到20

12年,全省服务外包签约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突破25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达6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

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科技服务。依托各类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业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服务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到201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租赁等商务服务业,培育知名品牌和规模企业,提升组织化、品牌化水平。加大商务服务业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入驻江苏,扶持有实力的本地商务服务企业向综合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到2012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6%。教育培训业。顺应服务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拓展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层次、领域和途径。充分利用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金融、物流、科技研发、软件、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业高级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力度。支持各类培训机构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迅速做大做强。到2012年,教育培训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居民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采取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建立公开、平等的行业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加强职业培训,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服务业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积极发展实物租赁、车辆救助等服务新产品和新市场。到2012年,居民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三)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全省“四沿”生产力布局,强化服务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突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形成优势互补、层次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优化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服务集聚带,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端服务业,着力提升对沪宁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服务功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沿江基础产业服务集聚带,重点发展为化工、钢铁等产业配套的港口运输、生产资料及大宗产品交易市场等,促进沿江工业降本增效。构建沿海经济服务集聚带,加快沿海港口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和物流配送功能,发展进出口贸易,增强现代服务业对沿海开发的支撑能力。建设沿东陇海线加工产业服务集聚带,重点发展以铁路物流、农副产品市场以及为加工制造业配套的信息、科技、金融业等,促进沿线工业提速增效。大力促进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加强中心城区资源整合,推进旧街区改造和企业“退二进三”,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新型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区,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2年,形成9个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中心城市,其中超3000亿元的城市3个。

(四)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服务业集约发展水平。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集聚区转型升级步伐,强化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注重产业园区配套,充分利用我省开发区数量多、基础好、实力强的优势,突出主导产业,通过建设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软件信息、创意设计、产品交易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生产服务配套,加快形成分布集中、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促进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共同发展。注重服务功能完善,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为入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提升集聚区综合服务能力。注重存量转换,依托城市存量资产,加快推进商务、创意集聚区建设。充分利用原有工业遗存,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交通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商务、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商贸,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到我省落户,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和高效配置。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区。到2012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2家,超500亿元的4家,超百亿元的20家。集聚区营业收入占相关行业总收入的50%以上。

(五)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服务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渠道、优化服务内涵,抢占发展制高点。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制定创新战略规划,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注重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主导作用、经营团队的创新骨干作用以及科技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不断优化企业结构。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品牌知名度广、辐射示范性大的服务业大企业集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向经营方式灵活化、服务品种多样化、服务形式特色化、服务质量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竞争。通过建立、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加快外向型步伐,通过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加入海外技术联盟等方式促进国际技术接轨,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海外融资上市、跨国收购兼并等方式逐步形成本土跨国公司,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运作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六)加快服务业功能建设,提升服务带动能力。强化服务功能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枢纽功能建设。突出抓好公铁水交通枢纽、基础通信网络等重大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禄口机场二期、苏南机场、铁路南京枢纽站和沪宁、宁杭、宁安城际铁路、三网通信设施共享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二是加快信息功能建设。着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改造提升,建设数字城市。大力发展现代产品交易市场,强化网络营销、电子结算等商务功能,加快形成主要产品的现代展示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产品定价中心、标准制定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等。三是加快平台功能建设。积极推进科技研发、共性设计、大型计算、设备租赁、投融资、产权交易、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项目,增强平台的服务能力。

(七)推进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顺应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趋势,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创新,积极提高经济服务化水平,推动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加快实施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积极引导企业将内部服务活动外部化,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分离,发展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企业,建立新的企业发展模式,进一步释放潜在的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地方财政收入。二是建立和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市场运作、行业管理、政府引导的运行机制,依托各类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专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合理配置各类专业化服务资源,促进不同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三是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挥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黏合作用,建立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企业,提升制造业附加值,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延伸产业价值链。

(八)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服务业发展竞争优势。建立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联动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大力培育服务业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信誉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服务业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业知名品牌,鼓励企业注册商标,争创服务业知名品牌。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服务标准的制订与推广,加快实施并推进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鼓励服务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促进服务业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到2012年,指导50家规模型生活服务业企业开展品牌连锁经营,帮助50家先进技术型生产服务业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实施100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组织制定80项省级服务业地方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要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推动本地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是服务业行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抓手,切实推进本行业本领域加快发展。

(二)完善落实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抓紧研究制订我省服务业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完善服务业价格收费政策,加快推进商业用电价格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水价格与工业用水同价。

(三)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鼓励试点城市、试点区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推动服务业改革创新。加大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力度,加快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配套服务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推进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

(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抢抓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服务理念和水平,体现战略性、导向性的优质企业和高端项目,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导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投向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优化服务业外商投资结构。加大服务业对外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金融、保险、分销、运输、劳务等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国际化带动服务业的跨越发展。

(五)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专业化服务业人才,全面提高服务业人才素质,努力构筑服务业人才高地。组织实施“服务业人才千人赴德培训”等计划,切实加大对政府管理人员、服务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经营水平和管理层次。加快服务业专门人才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在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海内外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我省创业、发展。争取3年内培养10000名各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及复合型服务业人才,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智力支撑。

(六)健全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强化对服务业目标的分解落实与考核,将服务业发展包括增加值增长速度、占GDP比重、从业人员比重等重要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作为考核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服务业提速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年度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定期检查,抓好落实。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20日 实施日期:2010年06月20日

第二篇:关于印发《2005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于印发《2005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苏科计〔2005〕4号

各省辖市科技局、省各有关厅局、各有关单位:

《2005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业已编制完成,现印发给你们,并开始受理项目申报。现将组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2005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点任务: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为各级管理决策部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

2、鼓励由软科学专家、技术和产业领域专家与决策部门实际工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申报项目。研究工作中要切实发挥专家群体的作用,认真进行总体设计,鼓励采用实地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在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及案例研究,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或对策,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草案文本、实施方案、指标体系等。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的作用,聚集各类人才开展研究,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建言献策。

3、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课题研究的工作积累,必须在研究过程中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且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承担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尚未完成者不得申报。鼓励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专家牵头申报。

涉及地方经济、科技发展内容的相关课题,鼓励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联合申报。各市申报的项目,一般应为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点项目,且具有示范作用。

4、软科学项目申报统一执行省科技厅制发的《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任务设计书》、《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以及数据录入软件,申报者可直接从省科技厅网站上下载。申报者应仔细阅读填写说明,按要求通过数据录入软件填写《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与《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注意:在设计任务书中的课题论证部分不得出现和隐含申报人姓名和所在单位信息),A4纸打印(一式三份),加盖本单位公章并报送软盘。申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必须明确提交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除特殊情况外,项目须在一年内完成。5、2005年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原则上按属地化管理(除南京市外)。各省辖市科技局和省有关厅局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地、本系统的统一申报工作(宁外高校按属地化管理原则须由所在省辖市科技局组织申报);在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本校的申报工作,并经省教育厅审核盖章,试行计划单列的单位可直接申报。有关管理机构和申请人所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

6、本次项目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05年3月15日。请各单位将所申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软盘于申报截止日期前统一送交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并同时报送申报项目清单。所有申报项目的设计书必须认真打印,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手续不全或逾期申报者不予受理。

7、每一申报项目需交项目评估费300元(开户名称:江苏省科技厅机关,帐号:***390,开户行:商业银行鸡鸣寺支行)。转帐支票汇款事由一栏内请注明“政法处项目评估费,代码075008002”。未交费用的项目不予评审。

请根据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课题设计和项目申报工作。

本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将在网上发布(网址:www.xiexiebang.com),欢迎查询。联 系 人: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冯步云 联系电话:025—83359584 83978897 通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附件:

1、《2005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2、《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录入软件

二○○五年一月九日 附件1:

2005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一、政策与法规的前期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改进政府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国内外成功范例,在客观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省现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缺失,提出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为制定相关规章、法规提供立法依据和草案文本。

1001.政府优先采购本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地方立法预研究 1002.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的政策 1003.政府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再创新的政策措施 1004.苏北与苏中、苏南产业联动的机制与政策 1005.促进江苏咨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006.支撑江苏社会保障体系的财税政策 1007.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可行性研究与方案设计

本部分研究主要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法,剖析典型案例,设计提出可供选择的途径和实施方案,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可行性论证。要以可行性研究与方案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001.江苏省人才国际化战略实施方案

2002.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分析及应对方案

2003.构建监测评估基因药品(食品)效益与安全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2004.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质量管理流程与制度设计 2005.江苏能源平衡及能源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2006.实施科技向苏北转移的有效途径选择与方案

三、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针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系统的观点进行目标分析与建立总体框架、分析现状及预测、构建定量模型、提出科学的评价指标,并作出评估与验证。研究成果主要提供符合经济、科技活动本身规律与特点、适应特定要求的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3001.科技成果转化的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3002.江苏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的效率分析与评价 3003.江苏省利用外资的质量评价指标

3004.国际资本外撤的潜在风险测度及其防范措施 3005.江苏可持续发展准入指标与应用

3006.市(县)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测评 3007.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四、对策与战略性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关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府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之间内在联系入手,剖析典型案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成果应预测未来、注重创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4001.江苏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路径选择 4002.江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研究 4003.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模式 4004.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4005.企业实施SA8000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的对策 4006.江苏省人才流失、回流的现状分析与吸引人才的对策

第三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通知

第四篇: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27 号

《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已于2005年8月17日经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超限运输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公路条例》、《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公路超限运输有关的公路运输、车辆生产制造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路超限运输是指超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规定的或者超过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长、限宽、限载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第四条

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应当坚持综合治理、源头控制、经济调节、强化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的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发展改革、经贸、价格、财政、工商、质量技术

— 2 — 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严禁虚假标定。车辆生产、销售企业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的车辆。

经贸、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第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准予登记的车辆,应当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车辆或者擅自改变车辆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经贸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第九条

机动车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对车辆进行技术检验,对车辆的整备质量和核定载质量等有关技术数据进行复核,并如实出具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无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车辆,不予办理定期检验手

— 3 — 续。

第十条

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限高、限长、限宽、限载的标准的规定;交通标志有特殊规定的,应当遵守交通标志的规定。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托运、配载、货物运输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车辆装载标准的规定,不得超限超载。

货物托运人、配载单位不得以低于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价格要求承运人超限运输或者进行超限配载。货物运输承运人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价格承揽货物运输业务。

第三章

超限运输审批

第十二条

超限运输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行驶。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应当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前款所指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是指:

(一)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

(二)轮式专用机械车辆;

(三)省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车辆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

— 4 — 显标志。

第十三条

承运人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范围在设区的市辖区内的,应当向起运地设区的市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设区的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所经线路涉及高速公路的,审批部门应当征求省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

车辆行驶范围跨设区的市或者起运地是高速公路的,应当向省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由外省进入本省的车辆,以进入本省入口处所在地为起运地。

第十四条

承运人申请公路超限运输的,应当提供下列资料和证件:

(一)书面申请;

(二)货物名称、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总体轮廓图;

(三)运输车辆的厂牌型号、整备质量、轴载质量、轮数、载货时总的外廓尺寸等有关资料;

(四)货物运输的起讫点、拟经过的路线和运输时间;

(五)车辆行驶证。

第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受理承运人的申请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车辆超限运输的,应当签发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通行证限于单程运输,一车一证。

第十六条

申请超限运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车辆装载的货物质量超过车辆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二)车辆装载货物后的长、宽、高超过公路、公路桥梁技术标准的;

(三)行驶路线经过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和技术状况低于三类桥梁的。

第十七条

交通主管部门在办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车辆拟经路线进行勘测,选定运输路线,计算公路、桥涵承载能力;根据公路的实际通行条件需要加固的,应当制定通行与加固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加固或者改建。

承运人依法承担对公路、桥涵进行加固、改建等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并对公路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

第十八条

经批准上路行驶的超限运输车辆应当按照通行证上的时间、路线、要求行驶公路,其车型、车号及装载等情况应当与签发的通行证一致。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通行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的通行证。

第四章

计重收费

第二十条

收费公路收取货运车辆通行费可以采取计重收费的方式。

计重收费应当遵循公平合理、保护合法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利

— 6 — 益的原则,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发展和使用多轴多轮胎大型厢式货车。

第二十一条

计重收费的标准依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由省有关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必须使用合格的并经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并应当按照规范操作,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货车计重后超过有关公路限载标准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告知车主就近到停车场、卸(驳)载场自行卸(驳)载;对严重超过有关公路限载标准的,应当及时告知交通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接到相关信息后,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继续行驶公路。

第二十三条 货运车辆通过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站时,应当按照限定的车道、时速行驶,并按照计重收费的标准主动缴纳车辆通行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载货车辆驶入公路后,公路上设有超限检测标志的,车辆应当按照执法人员的指示,主动接受检测。经检测属于超限运输的,应当就近自行卸(驳)载后方可继续行驶。

第二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在公路上对行驶的货车进

— 7 — 行超限检测、检查时,被检测、检查的车辆应当按照引导标志或者执法人员的指挥驶入指定区域,接受检查,不得强行通过。

交通主管部门检查车辆超限运输,应当使用经强制检定合格的检测装置,并根据检测结果,确认车辆是否超限。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实施超限、超载检查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检测站点,维持检测站点交通、治安秩序等;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检测站点维护、管理和检测称重等。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在收费公路的收费站区、服务区等区域实施超限运输检查时,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做好超限检测、检查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阻扰执法人员实施超限运输检查。

第二十七条

车辆经检测未超限运输或者超限运输车辆与所持有效通行证内容一致的,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放行。

超限运输车辆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应当办理批准手续而未办理的,应当接受处理并补办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超限运输车辆应当卸(驳)载,承运人可以就近到卸(驳)载场进行卸(驳)载,可以自主选择卸(驳)载方式。运输鲜活农产品、油气等化学危险品等不宜卸(驳)载的运输车辆,可以不实施卸(驳)载。

承运人卸(驳)载后,应当主动接受执法人员的复核。

— 8 — 卸(驳)载场应当明码标价、规范经营,不得强行服务、违法收费;经营服务应当使用合法有效的票据。工商、价格、交通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卸(驳)载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中止车辆运行,签发责令车辆停驶通知书,责令车辆停放到指定场所:

(一)拒绝接受车辆超限检查、检测的;

(二)超限运输违法状态未消除的;

(三)对公路造成损害并拒绝赔偿的。

被中止运行的车辆应当接受处理。交通主管部门处理完毕后,应当及时放行车辆。停车等有关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或者虚假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的,由经贸部门逐级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取消该产品《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资格;违规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9 — 自行召回处理;拒不召回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召回处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超限运输车辆,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卸载,并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未达百分之三十的,处以警告;

(二)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一百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百分之一百以上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长、限宽标准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属于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及轮式专用机械车辆等行驶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当事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对超限、超载车辆配载、放行出站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10 —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按照通行证的要求行驶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使用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的通行证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收缴通行证,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前款行为同时构成违法超限运输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货运车辆装载货物超过核定载质量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同一运输行为既构成违法超限运输,又构成违法超载运输,已由一个行政机关给予罚款处罚的,另一个行政机关不得再给予罚款的处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损坏的,或者在未实施计重收费的公路上行驶而损害公路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公路赔(补)偿标准给予赔(补)偿。

因超限运输造成公路损坏并导致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廉洁守纪。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

— 11 —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 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法制

公路

超限运输△

办法

命令

主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8月24日印发

共印800份

第五篇: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05〕119号

省政府关于表彰维护国家安全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广泛深入地开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与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密切配合、大力协助各级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维护国家安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 1 — 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省政府决定,对近五年来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第14研究所国家安全小组等50个先进集体和焦蕴华等141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扬成绩,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中再立新功。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进一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弘扬“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主人翁精神,推进维护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江苏省维护国家安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 2 — 附件:

江苏省维护国家安全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先进集体(50个)南京市(6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第14研究所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市鼓楼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 苏州市(4个): 苏州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吴江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太仓市陆渡镇国家安全小组 无锡市(4个):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安全小组 无锡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家安全小组

— 3 — 无锡市滨湖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常州市(3个):

常州市教育局国家安全小组

常州市新北区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江苏工业学院国家安全小组 镇江市(3个):

扬中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苏科技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镇江市电子资产经营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南通市(3个):

海门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南通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南通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扬州市(3个):

扬州大学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都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国家安全小组 泰州市(2个):

靖江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领导小组 泰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徐州市(3个):

— 4 — 总参六一零八工厂国家安全小组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徐州矿务集团国家安全小组 盐城市(2个):

射阳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悦达国际大酒店 淮安市(2个):

清河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安保部 连云港市(2个):

连云港市海州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国家安全小组 省直和驻宁单位(13个): 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军工处 江苏省邮政局网络运行处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安保部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电处 江苏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 东南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 5 — 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教育厅国家安全小组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国家安全小组

二、先进个人(141名)南京市(14名):

焦蕴华(女)南京市文化局对外交流处处长 武

伟 王文祥 刘

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金陵船厂办公室主任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保卫部副部长 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郭秀君(女)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 程家源 徐志强 陈经顺 吴宝宁 朱信年 杨明甫

丁为民 南京市委组织部高层管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安保部主任 南京邮政局邮政速递局副局长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保卫处处长 中共南京市溧水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国信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酒店运营中心 副主任

南京市六合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杜晓明(女)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外联经济科技处处长 王小叶 南京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苏州市(16名):

— 6 — 钟鸣苏 韩金根 刘

钢 许晓峰 潘富强 郁洪兴 丁雪明 徐玉林 李冬林 倪永根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处长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副书记 苏州工业园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员会办公室科长 苏州市相城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家港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常熟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共太仓市沙溪镇委员会副书记 昆山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吴江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蒋玉仙(女)苏州科技学院保卫处科长 高

李惠明 徐水泉 谭国明 张自强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 经理部部长

上海铁路局苏州站党委办公室主任 苏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处长 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苏州市旅游局行业管理处星级评定师

无锡市(15名): 夏国庆 吕尚智 史春玉 孙海明 无锡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政工处处长 江阴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宜兴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事务管理处处长

— 7 — 廖亿福 杨建明 许世杰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雷达研究院纪委副书记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八研究所综合处处长 无锡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居亚英(女)无锡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 郁序胜 闵宽洪

吴国平朱震峻 王俊杰 柳高远 周玮 无锡喜来登大饭店副总经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办公室 副主任

无锡市灵山实业公司总经理 无锡市园林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无锡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无锡邮政局邮政枢纽中心局局长 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主任

常州市(12名): 褚盘良 丁亚伟 常州邮政局邮区中心局局长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综合管理部 安全保卫主办

顾加明(女)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欧旭东

田晶华 谢海明 徐森年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公诉科 副科长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办公室主任

溧阳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常州中油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 8 — 姚任民 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涉外管理处处长

瑜(女)常州工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 赵世平周小岐 朱金荣 常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国家安全小组副组长 金坛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镇江市(12名): 周阿亚 荆全林 卢志农

周庆和 戴江澄 缪

伟 蒋启红 孙嘉林 江苏大学保卫部部长

镇江市建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政工部主任 中共丹阳市委员会办公室、丹阳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副主任

中共句容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科员 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 镇江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处长

国电(镇江)谏壁发电厂党委工作部主任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综合部主任

薛冬梅(女)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分公司副总经理 高

辉 魏和生 唐占军 镇江市金龙大酒店副总经理

镇江苏美达船舶有限公司综合科科长 镇江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

南通市(10名): 周如海 曹乔林 如皋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通州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 9 — 顾建华 张

勇 潘卫兵 储建平刘

伟 徐惠香 南通市崇川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启东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南通港闸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海安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南通邮政局综合办公室主任 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成(女)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张新华 如东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扬州市(10名): 吴余人 姜

松 陈宝川 赵

阳 华广林 徐兆堂 周明 钱庆龙 佘发祥 肖

敏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3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扬州宝军无线电厂保密办主任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 宝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科长 扬州市邗江区政府办公室科长 仪征化纤国家安全小组联络员 扬州市邮政局邮政枢纽中心分局局长 扬州市外事办公室涉外管理处处长

扬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组织人事处处长 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

泰州市(7名): 吉敏成 唐勇兵 泰州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共泰兴市委员会副书记

— 10 — 黄跃华 蔡

莹 中共姜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兴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王美林(女)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 刘乃斌 黄喜林 中共泰兴市委统战部侨务科科长 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保卫科科长

徐州市(9名): 孙东晓 王健民 徐州市铁路国家安全小组联络员 徐州电信局副局长

薛晓炎(女)徐州市外事办公室出国来华管理处处长 王

刚 丁怀勇 杨克合 徐州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武装保卫部部长 汉园宾馆总经理

李中杰(女)徐州市国家保密工作局副局长 徐保卫 顾

勇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徐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副处长

盐城市(6名): 王仁志 徐连桂 李进科 陈海峰 廖大干 王

瑾 盐城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办公室主任 盐城市望海大酒店工会主席

中共盐城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经济处处长 盐城市信访局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主任 盐城工学院保卫处处长 盐城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 11 — 淮安市(6名): 刘

波 陈

波 高建民 徐亚平花开功 郑树春 淮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出国处处长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淮安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宗教处处长 中共涟水县委员会副书记 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 淮阴师范学院保卫处处长

宿迁市(2名): 李

健 马树云 宿迁市沭阳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宿迁市外事办公室主任

连云港市(9名): 杜

杰 刘万年 吕德全 沈

刚 张

亮 陈

军 顾爱民 戴海宁 刘祥光 中共赣榆县委办公室主任

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连云港港口集团总裁事务部办公室副主任 外运(中国)连云港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淮海工学院保卫处副处长

中共连云港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 连云港日报社记者

连云港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政治处主任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副经理

省直和驻宁单位(1 3名): 陆振康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党委副书记

— 12 — 倪延年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严雪芹(女)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冷明祥 陈利根 朱长仁 赵友平唐国防 南京医科大学组织部部长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钟山公司总裁助理 江苏省劳教局教育处处长

波(女)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如山 王辽宁 陈建军 张清明

— 13 — 江苏省建设厅工程建设处处长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接待处处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长

主题词:国家安全

表彰 决定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12月27日印发

共印1050份

下载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07〕10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源地 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

    江苏省人民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5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江苏省长 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精选五篇)

    【发布单位】81002 【发布文号】省政府令第181号 【发布日期】2001-08-14 【生效日期】2001-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人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10〕30号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总工会等部门关于深入 开展全省职工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6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 件 苏政办发〔2002〕47号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审计厅关于 2001年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

    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有关材料目录

    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有关材料目录 1. 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及有关文件及材料,年度教育工作计划与总结。 2. 县政府研究贯彻《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

    201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惠民公务员 旺旺:wowonana123 201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6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 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