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自磨滩和吉鱼村民情日记
3月12日 星期六 晴
早晨8:30,我们一行9人从市区出发,向市发改委“三万”活动联系点村——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和吉鱼村进发,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上庸镇政府所在地。
在上庸镇稍作休整,又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我们来到第一个联系点——磨滩村。磨滩村相对落后,由三个自然村合并为一,由于潘口电站的修建,该村停建10年。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355户、1388人,其中劳动力780人,常年外出打工680人,全村有民政救济17户17人、低保46户173人、贫困户140户521人、党员22人。全村耕地面积3141亩,其中水田666亩,山场面积8859亩,库面资源500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63元。磨滩村目前没有村委会办公房,无支柱产业、无学校、无卫生室,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大量劳力外出打工,打工收入占总收入的80%。该村属移民重点村之一,现在是后续、后扶和加强本辖区基本建设为主的重要时期。据村干部介绍,目前,该村正在筹建村委会办公房。我要求驻村干部在村委会阵地建设上全力帮扶,尽快将村委会办公房建好,服务好全村群众。
在临时村委会呆了半个小时,我们决定抓紧时间走访农户。山区的农户,居住分散,而且路不太好走。
我们首先到了村民马福文的家。老马今年45岁,是个退伍军人,家里7口人,大儿子在村上当文书,小儿子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在大庆油田当工程师,还有一个女儿在孝感读师范。老马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家里每人都办了“新农合”医保,生病住院能报销;补贴政策也越来越多,种地享受了“种补”、“直补”、“综补”等;孙子上学,除了免学杂费外,还补几百元的生活补贴。目前家里有个女儿还在读大学,手头比较紧,但吃住没有问题。老马将家里的明白卡拿出来展示给我们看,村里的惠农政策落实得还不错。
接着,我们来到村民马福明家。与他亲切交谈,我得知,2010年1月他在十堰一建筑工地打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腰椎体骨折、腹部脏器损伤,市劳动局鉴定为六级伤残,用工单位目前只支付了医疗费,伤残赔偿问题尚未落实。我立即让驻村队员把这一情况记下来,回到十堰后与劳动、社保以及司法部门联系,帮忙协调处理这一事情。
在村民马福奎家,我了解到他目前和同母异父的哥哥同居一屋,共用厅堂,家庭条件特别困难。老马家的房子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土房,年久失修,面临倒塌。在和老马的交谈中,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上新房子。我当即与镇上的董书记商量,在下一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中把马福奎家纳入进来,并让村里帮助协调解决宅基地。老马很感动,拉住我的手紧紧不放直到门口。
从马福奎家出来,我们又分别到杨会勤、李严成、马福祥、马福东、马保华等8户农家走访。大多农户反映,现在党的政策的确是好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偏远贫困山区的项目不多,脱贫致富难度还是很大。
3月13日 星期日 晴
上午10:00,经过40多公里山区公路颠簸,再坐渡船过河,我们来到了吉鱼村。吉鱼村是我委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点,属上庸镇偏远的移民村。我们在四组找到一个小院落,把附近的村民请到稻场,召开了一个小型的村民座谈会。随着交谈的深入,大家慢慢都打开了话匣子。村民们纷纷反映现在政策好了,国家不仅不向他们收税了,而且还给他们补贴,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村里交通不便、饮水难、缺乏支柱产业、部分贫困村民子女就学难、村里发展养殖业缺乏技术和信息等。也有农户反映村里修路、建村委会办公房占地补偿遗留问题、移民政策落实问题等情况。工作队的同志将村民所谈的情况都做了详细记录。
离开上庸镇磨滩村和吉鱼村,两天的进村入户情景让我久久回味。通过走访的情况来看,“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深受村民欢迎,老百姓非常欢迎工作队到家里走访,都很愿意把他们的所思、所忧、所盼告诉我们。我也深切体会到,机关干部应该到基层听听百姓的心声,融洽干群关系。作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些帮扶措施,既要“输血”,更要提高其“造血”能力,早日帮助我们的农民兄弟脱贫致富。(作者系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程登明)
第二篇:市发改委来自磨滩村的民情日记
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阴转多云
天气阴,山间大雾笼罩,加上昨日小雨,山路湿滑,出于安全考虑,工作队决定今天整理前期工作资料,这同时也是对“三万”活动开展以来驻村生活的回顾、总结和思索。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十堰市发改委在“三万”活动中驻点联系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和吉鱼村。我和另外二名同志被分派到磨滩村。磨滩村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版图面积17660亩,其中耕地面积3141亩,有6个村民小组,人口1300多人,其中常年外出打工680人。活动开展期间,工作队们克服生活、工作条件差,山区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大,村民居住分散、走访不易等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奉献的精神扎根农村,扎实工作,访民情,汇民意,在活动中与村民建立了朴实、深厚的感情。
在入户走访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磨滩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村民普遍反映看病难、出行难、孩子上学难等问题,由于适龄劳动力大部分都在外打工,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很严重。村民生活仍然停留在上世纪末水平,95%的群众住的都是土墙房子且居住分散,没有像样的猪圈、厕所、沼气,房屋没有粉刷。打工是每个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调查问卷显示仅有17%的受访者2010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且2005年以来家庭收入有大幅度提高。通过和农户的交谈,我们体会到了农民渴望发展的心情,也感受到了农民对政府的热切期待,这又督促我们沉下心来,去思考磨滩村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
磨滩村虽然地处深山,但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山上植被茂密,肚倍、核桃、板栗、木瓜等经济树种在村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林间遍布竹笋、藓香椿、蕨菜、薇菜、葛花等天然无污染有机山野菜,同时还适应人工培养蘑菇、藓耳等食用菌。由于市场需求信息不畅,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加上村民居住分散,主要劳动力大多在外打工,各项种养殖、种植产业均未形成规模,丰富的资源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产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了村中各项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让村民依托当地资源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的生活呢?我在走访之余也在思索着。新农村建设,就是磨滩村发展的一个契机,而新农村合作社则是解决磨滩村
发展和民生问题的一把钥匙。新农村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联合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经济互助联合体。磨滩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建立新农村合作社的基础,各种天然无污染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是建立新农村合作社的驱动力。建立、扶持或引进龙头企业,并争取金融、科研机构的支持,结合当地资源,发展茶叶、天然有机蔬菜、特种养殖等现代农业,可以解决磨滩村产业发展资金和技术缺乏的难题。而当地村民以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的同时,也可以在合作社企业中上班,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本土就业,这样即取得股份分红,还有一份工资收入。在村集体范围内开展承包土地置换流转集中工作,将分散在各个山头的零散承包土地置换集中到地理位置较好的村委会周边山头,村民也集中搬迁,统一规划安置到村委会附近,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承包土地分散带来的茶叶等经济作物难以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效应的弊端,另一方面村民集中居住,也解决了居住分散带来的公路、安全饮水、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过大的问题,可以通过较少的投入,做到最多的覆盖。这样企业、农户、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产业发展主体以土地为载体、以产业为纽带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将磨滩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系市发改委社会发展科副科长 罗义)
第三篇:来自鲁滩坝和紫金洞村民情日记
3月3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一大早,我们一行3人从城区出发,前往联系点——竹溪县新洲乡鲁滩坝村。中午,到了新洲乡,简单用餐后,我们先去鲁滩坝村看核桃基地。
鲁滩坝村是我局帮建联系村。该村既是移民大村,又是贫困村,辖5个村民小组,原有村民349户1338人,移民外迁后,现有村民76户307人,困难户17户;耕地面积1687.5亩,其中水田270亩,旱地1417.5亩;山林4000亩。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是个经济空壳村,我一直在思索在集体经济这一块帮他们做点事。近期,经多方努力,我们筹措了50万元资金,帮助村里平整土地200亩,调运优质核桃苗6000株,发展了200亩核桃基地。
来到核桃基地,我察看了核桃苗的生长情况,并向村党支部书记了解基地管护方式。考虑到防止水土流失、基地绿化等问题,我立即联系,从竹山县调运金银花3万株,要求第二天运到,迅速栽植。看着核桃基地,我看到了希望,希望村里后期能管护好这批核桃苗,希望核桃基地能够发挥作用,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希望村民们的生活能够有所改善,不再靠天吃饭。
离开核桃基地,我们来到鲁滩坝村赵善良家。赵善良老两口都在家,还有个小外孙。寒暄后,我与赵老聊起来。赵老今年71岁,老伴68岁,他们住的是2间土坯房,看情形这房子有些年头了,有的地方已开裂,老两口没生育孩子,只抱养了个女儿,女儿早已出嫁,现在跟随丈夫出门打工去了,留下小外孙由老两口照顾。我问赵老家里有多少田地,吃饭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柴烧。赵老说,由于潘口水电站工程建设需要,家里的田地全被淹了,村上又给他们划了两三分地,他家分的山场有17亩,但是太远了,平日里做饭没柴烧,用的都是芦苇。聊起惠农政策时,赵老说,以前种粮要交税,现在不仅不交税,种粮还有补贴;他们老两口年老体弱,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全靠党的好政策,老两口都享受了低保政策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另外还享受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算下来一年有两千多元,吃饭没有问题。听完赵老的话,我感到很欣慰。
从赵老家出来,我们驱车20多公里来到紫金洞村郭家梁子。这里住着10户人家,村民们很热情,看我们来了,一下子围上来5位村民。我仔细询问了他们家里的基本情况,要求驻村工作队要注意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走访完几家农户,天色已晚,在返回的路上,我在想,农村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仍然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老龄化的社会问题;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筹措资金难;发展思路不活。要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应在这些方面下工夫:一是分区域规划培植支柱产业,以产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以片带村,以村带户,共同发展。二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采取自愿原则,将散居深山的村民,集中到交通便利地带居住,就近安置、就近划分土地。三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学有一技之长,握有致富之本。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解决好农民无田种、饮水不安全、行路难、供电无保障等问题。五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关心老弱病残,确保老有所依、病有所治。六是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扶贫帮困,“三万”活动很有必要、意义深远,但根本措施是建一个好班子、选一个好书记,这是治本之策。
(作者系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姜胜启)
第四篇:来自石鼓村民情日记
5月2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一大早,我带领局机关工作人员从十堰出发,驱车前往我局 “三万”活动驻点村——丹江口市石鼓镇石鼓村。
10点整,我们来到汉江以北、丹江口水库旁边的石鼓村。一下车,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朝和 “三万”工作队员蒋军成一边给我们引路,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石鼓村现有474户1767人,耕地3500亩,土壤贫瘠。近几年来,该村利用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以仁用杏、核桃为主的经济林1500亩;养殖猪、牛、兔、羊;兴办山野菜加工厂,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养鸡场,种植烟叶800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村里开了一个座谈会后,我们前往石鼓村三组烟叶基地。石鼓镇常务副镇长林廷锐介绍:“去冬今春,我们这里遇到了60年一遇的干旱灾情,农民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灌溉不便。今年小麦减产80%,油菜歉收75%。”石鼓镇农技站站长温太斌指着近处田间的烟苗说:“这些绿油油的烟苗是最近刚种植的,因为长期干旱已经晚了十多天了,多亏了市气象局、地震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在我们这设立炮台,实施人工增雨,田里才有了墒,我们才能把烟苗种下去!”看到村民们正将一盘盘烟苗搬运到田间,浇水栽种烟苗,我和他们打过招呼,就带领着局机关干部们挽起裤腿,在温站长的指导下帮助栽种烟苗。不一会儿,我们就把近处的耕地插上了烟苗,田间顿时绿意盎然。随后,我们来到两公里以外的标准化烟叶育苗基地,察看了烟叶育苗温室大棚,并和林廷锐等人一起探讨了如何发展规模化烟叶种植。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1点50分了,我们来到了石鼓村三组特困户陈太增家。陈太增,今年58岁,家中4口人,父亲陈正明长期患病,惟一的儿子陈青峰今年25岁,从小就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至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照料。他妻子身体也长期不好,3亩地全靠陈太增一个人耕种。家里居住的一间平房,还是村委会帮忙搭建的。为了解决他家的生活窘境,村委会为他儿子申请了一级残废证,发放了低保金,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了解到他家的遭遇后,我深感揪心,立即掏出300元钱递给陈太增,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自力更生。走在路上,我了解到,目前丹江口市低保救助范围有限,标准较低。石鼓村有几十户困难群众需要救助,但只有21户低保名额,许多贫困边缘户难以得到
救助。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致贫或因病返贫,低保户平均每月每人只有50元至80元左右的补助,在物价高的情形下只能维持生活。而且,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仅靠简单的“外部输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问题。如何才能使他们摆脱困境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声汽笛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原来,王金朝来到我们面前,指着远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苗说:“那里是我们200亩核桃基地和300亩仁用杏基地!”站在一旁的林廷锐说:“这些年来,王金朝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栽种苍树100亩、连翘300亩、烟叶800亩,种植核桃树200亩、白杨树800亩、仁用杏300亩。他还多方筹资,引进先进技术,建设150模式养猪小区,创办山野菜加工厂,还引资上千万创建金汇源养鸡场,夯实了集体经济的基础。”
“来的路上,我看到了4A级旅游景区太极峡就在你们村旁边。它刚刚开业,潜力很大,你们还可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我建议道。“是啊,我们正在规划中,准备修复老石鼓村留下的的大石鼓,再利用先民留下的老街、天然的蛤蟆石、特有的丹霞地貌,以及靠近太极峡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当前就是还有6公里的道路没有硬化。”我听后十分高兴,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打破交通瓶颈,怎样将石鼓村的旅游资源与太极峡连成一片,吸引游客,同时让村里的山野菜、核桃等特产销售出去。随后,我代表局党组向石鼓村捐资5000元,用于支持该村产业开发和经济建设,并鼓励村镇干部再接再厉,共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甫)
第五篇:来自王家村民情日记
5月8日 星期日 阴天
十堰日报社“三万”活动工作组带着铺盖行李进驻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转眼两个多月了。来的时候,报社党委把我们召集到一起,提出了很高要求,一定要达到“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这段时间,虽然没有给农民谋到什么实惠,可是我们受到的教育实在太深刻了,改变了我们过去在机关的很多想法和看法,其中就有三个“完全没想到”。
没想到农村发展变化这么快
按照必须完成“十个一”的规定动作要求,要联系一户特困户。村党支部书记易敏想了想说,就定村里的王朝祥那一户吧,老两口都六七十岁了,抱养的一个女儿远嫁竹溪,算是最困难的一户。沿着到户的水泥路缓缓上了一个小坡就到了王朝祥家。三间正屋,两间偏厦都搪得雪白。进门一望,横梁上挂了一大趟子腊肉,有的已黢黑,不知是哪一年的。堂屋大桌子上放了一大簸箕小麦,靠墙根是一蛇皮袋子包谷糁。我们到灶屋转了转,吃的自来水,烧的省柴灶,灶后4个大瓦缸一字摆开,揭开缸盖一看,里面都装着满满的小麦,怕有上千斤,两年都吃不完。和主人聊了聊,他们都享受着低保。
王朝祥是王家村四组少数几户住平房户之一。这个小组不几年就陆续有31户盖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水泥路、自来水、电、网线通到家家户户。看病有合作医疗,老弱病残有低保。谈起这几年农村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新变化,三组农民老汉王明忠说,如今我们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比过去地主老财强十倍都不止,说罢哈哈大笑。
没想到干部群众关系这么好
我们工作组把这次“三万”活动的重点放在“访民情、增感情”上。到4月21日,已走访了全村100%的农户。走访座谈中,我们摸清现状,征求意见,了解愿望。边座谈,边宣讲政策,边传递信息,边解答疑难。农民群众纷纷表现出对干部进村入户的感激之情。4月12日,我们和易敏一起走访农户张定罗家,张定罗的老婆给我们一人打碗糖茶。座谈罢,张定罗一家子跟着我们一起到农户陈志兴家。陈志兴家谈罢,张定罗、陈志兴两家子又跟着我们一起走访徐纪元家。
临转回来,陈志兴的老婆、儿子媳妇拦在路上死拉活拉我们到他家吃午饭不可,好险把易敏的衣裳都扯坏了。
在王家村,我们所走访的农户,都对乡村干部赞不绝口。乡党委副书记王磊长年住在这个村,家家户户大大小小都和他亲热。村民代表张克玉说,我们的村干部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舍得出力贡献大,公路硬化、引水到户、房屋涂白,每年都要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而易敏却说,不是我个人好,而是党的惠民政策好,我不过是贯彻落实罢了,再就是制度好,村上经济都是乡经管站管理,群众信得过,我们也行得端过得硬。
没想到党在农村的形象这么伟大
通过心连心的交流,王家村的群众也给我们反映了些问题和困难。经过梳理,我们选择热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帮办实事。
王家村是个库区村,位于茅塔水库右岸的四组有个滑坡体,去年夏季下大雨山体坍塌,把组长周思贤的楼房埋了半截子。易敏一声招呼,全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抢险。这次我们去后,村民纷纷反映要修一条水渠分水减灾,保护滑坡体下十几户村民安全。我们认为这个事是个急事。4月8日清早,我们到市国土资源局找到局长乔冰汇报情况,乔局长立马打电话到茅箭区国土资源分局。旋即我们回到村上,就见茅箭国土分局龚副局长、周科长等3人已经来了,正去山上勘察,真是雷厉风行!
王家村的老百姓把这样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谋福的干部称之谓“党”。二组村民刘金昌说,过去上面总是向百姓“要”这税那费,给不起就牵羊赶猪,甚至上房揭瓦,搞得很对立。现在上面不是“给”就是“投”,这补贴那补贴,这投资那保障,党的政策真是“两个哑巴睡一头——好得没话说”,再不好好搞,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像刘金昌这样赞党爱党、颂扬党的好政策的,在王家村走访座谈中听到的可以说是“众口一词”。这个当今农村的新变化,使我们倍感精神振奋,也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工作组在积极为村上帮办几件实事后,还将帮村上理清思路,谋求更大发展。
(作者系十堰日报社正县级退休干部潘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