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范文)

时间:2019-05-13 15:0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范文)》。

第一篇: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范文)

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九三编办 苏月英

创新是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机构编制部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发现问题,找出根源,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为科学有效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为实现“和谐英吉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一、创新机构编制工作理念,努力服务和保障发展稳定大局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进入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面对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对机构编制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县编办严格按照“精简、高效”的要求,把握大局,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使我县的机构编制工作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大局相协调,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

我县编办紧紧围绕当前新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点,在机构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上进行了及时调整。一是进一步 1

把握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机构编制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具有“集中程度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同时,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包含“决策、执行、监督”等诸多内容,涉及组织、人事、纪检、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各个部门对提出编制管理目标,进行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改革,监督检查等众多环节;涉及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配置和调整。面对艰巨、复杂、繁重的机构改革和管理任务,编办的职责决定了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要从大局出发,合理进行编制资源配置,从而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二是在服务我县社会经济方面。我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调整相关部门的职责,紧跟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办理相关的机构编制事项。如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的经济发展,根据上级编委部门的指示成立了援疆办,提升了我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机构级别,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带动我县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三是在保障民生方面。积极推进医疗、教育、卫生等行业机构改革,研究调整涉及民生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尤其进一步研究落实教育部门的缺编情况,全面的核定编制,确保了我县每年5%人员的入编情况。为我县人才的引进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在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方面。根据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因素,我县在维稳工作方面,积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力量的建设,多次向地区编委打报告,要求解决我县9个社区的编制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维稳力量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创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措施和手段,切实管理好机构编制资源

我县积极结合新疆实际,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以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为管理手段,以实施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为重点,基本实现了把机构编制管住、管活、管好的目标。我县行政、事业编制总量得到了严格控制,基本实现了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

1、推行实名制管理系统,解决了“机构编制管住”的问题 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加速,机构编制管理随之也迎来了新问题、新情况。一方面该减的很难减下来,一些职能转移、职能弱化的单位,死守机构编制资源不放。另一方面该加的很难加上去,一些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紧缺,一定程度上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为了解决之一重点问题,我县积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实名制管理数据库),严把人员信息采集关,机构编制审核关和信息录入关,确保了实名制管理数据库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现在,我县行政、事业单位总计5384人的人员基本信息已经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通过推行实名制管理系统,提高了机构编制的管理水平,形成了机构编制宏观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编制与实有人员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了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整长,机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

2、推行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解决了“机构编制管的活”的问题

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加速,机构编制管理随之也迎来了新问题、新情况。一方面该减的很难减下来,一些职能转移、职能弱化的单位,死守机构编制资源不放。另一方面该加的很难加上去,一些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紧缺,一定程度上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为了解决之一问题,推行了事业单位空编管理,全面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下决心建立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动态调控能力。一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对现有的编制量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既保留又压缩,对机构编制,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旗帜鲜明予以保留;凡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应削弱的,要坚决予以削弱,在总量上努力实现现有机构编制资源的效能最大化。二是要统筹兼顾。既要把住编制进口关,又要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既要顶住压力,又要注意缓解各方面的矛盾;既要守住底线,又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对空编较多的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回,有编办统一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对确实需要增加编制的,我县积极在本县范围内协调解决。三是要提速增效。要在抓机构编制等“硬件”配置的同时,我县认真做好工作制度、运行机制等“软件”的创新。尽量把编制用到保民生、促民生的工作中。

通过推行空编集中管理,我县的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基本稳定。

三、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一是建立“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评估监督机制。要加强对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公开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职能调整与机构编制状况,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责任,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渎职失职受追究的责任体系。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宏观管理机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实行动态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继续做好日常管理与审批的同时,更加注重宏观管理,更加重视调查研究,更加重视监督检查,逐步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

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制。要在总结《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机构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以名实对应为主要内容、以核准使用为主要手段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做到在编人员、在职人员、预算人员、实际在岗人员“四统一”。

四是建立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机构编制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真正将“不准超编进人、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级别、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的要求落到实处,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第二篇: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服务科学发展大局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服务科学发展大局

创新是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机构编制部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发现问题,找出根源,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为科学有效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为实现“和谐英吉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一、创新机构编制工作理念,努力服务和保障发展稳定大局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进入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面对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对机构编制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县编办严格按照“精简、高效”的要求,把握大局,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使我县的机构编制工作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大局相协调,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

我县编办紧紧围绕当前新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点,在机构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上进行了及时调整。一是进一步把握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机构编制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具有“集中程度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同时,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包含“决策、执行、监督”等诸多内容,涉及 组织、人事、纪检、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各个部门对提出编制管理目标,进行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改革,监督检查等众多环节;涉及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配置和调整。面对艰巨、复杂、繁重的机构改革和管理任务,编办的职责决定了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要从大局出发,合理进行编制资源配置,从而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二是在服务我县社会经济方面。我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调整相关部门的职责,紧跟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办理相关的机构编制事项。如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的经济发展,根据上级编委部门的指示成立了援疆办,提升了我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机构级别,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带动我县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三是在保障民生方面。积极推进医疗、教育、卫生等行业机构改革,研究调整涉及民生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尤其进一步研究落实教育部门的缺编情况,全面的核定编制,确保了我县每年5%人员的入编情况。为我县人才的引进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在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方面。根据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因素,我县在维稳工作方面,积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力量的建设,多次向地区编委打报告,要求解决我县9个社区的编制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维稳力量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创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措施和手段,切实管理好机构编制资源

我县积极结合新疆实际,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以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为管理手段,以实施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为重点,基本实现 了把机构编制管住、管活、管好的目标。我县行政、事业编制总量得到了严格控制,基本实现了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

1、推行实名制管理系统,解决了“机构编制管住”的问题 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加速,机构编制管理随之也迎来了新问题、新情况。一方面该减的很难减下来,一些职能转移、职能弱化的单位,死守机构编制资源不放。另一方面该加的很难加上去,一些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紧缺,一定程度上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为了解决之一重点问题,我县积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实名制管理数据库),严把人员信息采集关,机构编制审核关和信息录入关,确保了实名制管理数据库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现在,我县行政、事业单位总计5384人的人员基本信息已经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通过推行实名制管理系统,提高了机构编制的管理水平,形成了机构编制宏观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编制与实有人员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了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整长,机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

2、推行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解决了“机构编制管的活”的问题

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加速,机构编制管理随之也迎来了新问题、新情况。一方面该减的很难减下来,一些职能转移、职能弱化的单位,死守机构编制资源不放。另一方面该加的很难加上去,一些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紧缺,一定程度上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为了解决之一问题,推行了事业单位空 编管理,全面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下决心建立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动态调控能力。一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对现有的编制量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既保留又压缩,对机构编制,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旗帜鲜明予以保留;凡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应削弱的,要坚决予以削弱,在总量上努力实现现有机构编制资源的效能最大化。二是要统筹兼顾。既要把住编制进口关,又要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既要顶住压力,又要注意缓解各方面的矛盾;既要守住底线,又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对空编较多的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回,有编办统一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对确实需要增加编制的,我县积极在本县范围内协调解决。三是要提速增效。要在抓机构编制等“硬件”配置的同时,我县认真做好工作制度、运行机制等“软件”的创新。尽量把编制用到保民生、促民生的工作中。

通过推行空编集中管理,我县的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基本稳定。

三、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评估监督机制。要加强对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公开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职能调整与机构编制状况,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责任,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渎职失职受追究的责任体系。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宏观管理机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实行动态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继续做好日常管理与审批的同时,更加注重宏观管理,更加重视调查研究,更加重视监督检查,逐步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制。要在总结《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机构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以名实对应为主要内容、以核准使用为主要手段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做到在编人员、在职人员、预算人员、实际在岗人员“四统一”。

四是建立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机构编制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真正将“不准超编进人、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级别、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的要求落到实处,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英吉沙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管理办公室

2012-0-

第三篇: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全县机构编制工作逐步打开了新的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赞誉。2004、2007年我办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评比周期为三年),连续九年被评为“岳阳市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单位”和“岳阳县综合先进单位”。

一、大刀阔斧,狠抓各级各类机构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岳阳县的机构改革环环相扣,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这些改革既有省、市统一部署的,也有岳阳县自主进行的。编办作为机构改革的实施者,直接参与谋划、组织和协调进行或正在进行三个层面五次大的机构改革:

第一个层面是2001年的乡镇机构改革和2002年的县直党政机构改革,取得了减少机构、减少人员、减少职数、提高办事效率“三减少一提高”的成效。通过动真过硬的改革,小而言之是在各级党政机关中端掉了“懒人”的饭碗,搬走了“庸人”的板凳,为真抓实干的人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大而言之是有效地转变了各级政府的职能,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提高了县、乡党政机关的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同时也为后来其他层面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二个层面是2002年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2003年至2004年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我们用了3年时间,分两步重新构建了乡镇行政机构和农村公共服务新体制。第一步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来每个乡镇平均设臵的17—18个事业单位,一下子精简到7—8个事业单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设臵为“三办一所”。通过两个步骤的改革,全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由900多人减少到500多人,纯减400多人,精简比例高达44%;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支出按当时口径统计,每年可减少人头经费400多万元。

第三个层面是正在实施2010年至2011年的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市委编办的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支持我县启动了县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探索大部制管理体制,出台了《岳阳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精简政府机构3个,理顺职能156项,大大提升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今年,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办正在着手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已全面摸清了事业单位工作职能、业务特点和社会功能等现状,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行政管理、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三大类别,通过“撤、并、转”等方式,对全县事业单位进行大洗牌和大整合,力争实现事业单位人员和机构双精简,效益和职能双提升。

二、矢志不渝,不断加强人员编制管理

我县主要从四个方面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一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和“一支笔”审批制度。我县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编制人事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全县人事编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取消部门的调配权,组织、人事、编制、劳动、财政等部门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县财政局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是机构编制;只有在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臵的机构和核批的人员、编制范围内,县人事局才能核定人员工资,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才能办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手续。二是实行用编计划管理。每年年初,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用编需要和单位编制空缺、上年减员情况等方面,制定用编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计划服从编制,增员服从计划,配员服从结构”,真正做到既管用编数量,又管人员结构。三是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始终把“编制实名制管理”作为编制工作的重点来抓,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实名制登记,做到了县机构编制部门的人员编制台帐与各单位的底册一致。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有效地突破了过去“人头会计”的局限,切实把住了人员管理的主动权。通过这些措施,我县连续9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现了负增长,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净减人员1700多人,按每人每年2.5万元开支计算,每年节约财政开支4250万元。同时还腾出了编制引进了人才,特别是近两年,我县通过用编计划管理列出了用于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专项编制,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多名,其中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80名。这些人才的引进不但优化了我县的人员编制结构,还为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我县工业局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对接中央和省市政策完善了项目库。通过考察论证,提出了全县两个陶瓷节能项目改造方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获得批准,解决了项目改造资金2100万元。项目改造后每年可节约原煤1.7万吨,节电909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8万吨。通过统计,人才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逾3.52亿元。

三、高瞻远瞩,完善制度开展督查。

一是工作开展制度化。近年来,我们共修订完善了23项具体制度,17项办事流程,并将这些制度和流程汇编成《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实用手册》,发放到全办工作人员和全县乡镇、县直部门与单位,要求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与单位,以及全县机构编制工作者,严格依制度和流程办事。同时,我们还强化了“规范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对各项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办事流程和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二是督查考核全面化。我们的督查考核工作在内容上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县委编办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是对内的方面,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办务会议,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本季度的工作情况和全年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分季度进行考核。年终再根据《目标考核细则》和季度考核情况,对其一年来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按得分多少进行奖惩。这样的考核,真正起到了促进工作、考核干部的目的。对外的考核,是指《党政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履职评估、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控制考核,以及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三个内容。《党政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履职评估是对全县所有一级机关履行职能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由编办会同两办督查室分季度和年终进行考核;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控制考核,则是实行“量化考核与多项指标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由编办在年终单独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工作分为日常评估与年终评估两部分。每年7月份,由我办组织专门的日常评估工作组,对各参评对象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年终时,再由我办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参评对象进行年终评估。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工作,完善了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党政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拓展了党政管理绩效考核的外延,促进了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调动了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机关和下属单位的整体联动。

四、注重培养,全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为了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编制工作队伍,我们一是注重培养机关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提倡和践行的是齐心的团队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钻研的钉子精神和严谨的务实精神,依靠这些精神支柱使编办逐步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力争上游的工作整体。二是积极培养机关干部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我们要求每个同志在工作中既要成为专家,也要当好杂家,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内行和业务能手。三是不断培养机关干部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任何管理工作忌在守旧,贵在创新。因此,我们要求机关每项业务工作谋划要有新思路,落实要有新举措,总结要有新经验,还将工作创新作为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四篇:关于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

关于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精神,现就创新事业单位构编制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原则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推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实行差别化管理;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科学配置机构编制,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二、分类管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改革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后,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继续实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完善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切实管住管好。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立并规范备案程序。可先在中央部门所属高等院校、公立医院进行备案制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制定相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明确核定编制数额、编制结构以及领导职数的主要依据和指标体系。

三、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保证其依法决策、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责任,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新设立的一律不予明确行政级别,其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及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建立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实行总量控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统筹研究、合理规划一定时期内本地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实行动态调整,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和公益服务供求变化状况,调整事业单位类型和机构编制,做到有减有增。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科学布局、高效便民的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结构调整、资源共享,合理设置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原则上由地方管理,中央保留少量承担全局性、战略性、示范性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五、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进行法人登记。指导事业单位制定章程并依法核准,加强对事业单位履行章程情况的监管。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报告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按照方便事业单位和节约效能原则,推进网上登记管理。转为行政机构和企业的事业单位,核销事业编制后要及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

六、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督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评估,建立评估制度,规范评估程序,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定期或不定期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五篇: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全县机构编制工作逐步打开了新的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赞誉。2004、2007年我办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评比周期为三年),连续九年被评为“岳阳市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单位”和“岳阳县综合先进单位”。

一、大刀阔斧,狠抓各级各类机构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岳阳县的机构改革环环相扣,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这些改革既有省、市统一部署的,也有岳阳县自主进行的。编办作为机构改革的实施者,直接参与谋划、组织和协调进行或正在进行三个层面五次大的机构改革:

第一个层面是2001年的乡镇机构改革和2002年的县直党政机构改革,取得了减少机构、减少人员、减少职数、提高办事效率“三减少一提高”的成效。通过动真过硬的改革,小而言之是在各级党政机关中端掉了“懒人”的饭碗,搬走了“庸人”的板凳,为真抓实干的人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大而言之是有效地转变了各级政府的职能,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提高了县、乡党政机关的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同时也为后来其他层面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二个层面是2002年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2003年至2004年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我们用了3年时间,分两步重新构建了乡镇行政机构和农村公共服务新体制。第一步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来

每个乡镇平均设臵的17—18个事业单位,一下子精简到7—8个事业单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设臵为“三办一所”。通过两个步骤的改革,全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由900多人减少到500多人,纯减400多人,精简比例高达44%;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支出按当时口径统计,每年可减少人头经费400多万元。

第三个层面是正在实施2010年至2011年的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市委编办的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支持我县启动了县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探索大部制管理体制,出台了《岳阳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精简政府机构3个,理顺职能156项,大大提升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今年,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办正在着手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已全面摸清了事业单位工作职能、业务特点和社会功能等现状,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行政管理、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三大类别,通过“撤、并、转”等方式,对全县事业单位进行大洗牌和大整合,力争实现事业单位人员和机构双精简,效益和职能双提升。

二、矢志不渝,不断加强人员编制管理

我县主要从四个方面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一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和“一支笔”审批制度。我县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编制人事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全县人事编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取消部门的调配权,组织、人事、编制、劳动、财政等部门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县财政局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是机构编制;只有在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

同意设臵的机构和核批的人员、编制范围内,县人事局才能核定人员工资,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才能办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手续。二是实行用编计划管理。每年年初,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用编需要和单位编制空缺、上年减员情况等方面,制定用编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计划服从编制,增员服从计划,配员服从结构”,真正做到既管用编数量,又管人员结构。三是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始终把“编制实名制管理”作为编制工作的重点来抓,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实名制登记,做到了县机构编制部门的人员编制台帐与各单位的底册一致。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有效地突破了过去“人头会计”的局限,切实把住了人员管理的主动权。通过这些措施,我县连续9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现了负增长,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净减人员1700多人,按每人每年

2.5万元开支计算,每年节约财政开支4250万元。同时还腾出了编制引进了人才,特别是近两年,我县通过用编计划管理列出了用于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专项编制,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多名,其中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80名。这些人才的引进不但优化了我县的人员编制结构,还为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我县工业局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对接中央和省市政策完善了项目库。通过考察论证,提出了全县两个陶瓷节能项目改造方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获得批准,解决了项目改造资金2100万元。项目改造后每年可节约原煤1.7万吨,节电909万度,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量46.8万吨。通过统计,人才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逾3.52亿元。

三、高瞻远瞩,完善制度开展督查。

一是工作开展制度化。近年来,我们共修订完善了23项具体制度,17项办事流程,并将这些制度和流程汇编成《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实用手册》,发放到全办工作人员和全县乡镇、县直部门与单位,要求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与单位,以及全县机构编制工作者,严格依制度和流程办事。同时,我们还强化了“规范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对各项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办事流程和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二是督查考核全面化。我们的督查考核工作在内容上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县委编办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是对内的方面,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办务会议,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本季度的工作情况和全年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分季度进行考核。年终再根据《目标考核细则》和季度考核情况,对其一年来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按得分多少进行奖惩。这样的考核,真正起到了促进工作、考核干部的目的。对外的考核,是指《党政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履职评估、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控制考核,以及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三个内容。《党政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履职评估是对全县所有一级机关履行职能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由编办会同两办督查室分季度和年终进行考核;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人

员控制考核,则是实行“量化考核与多项指标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由编办在年终单独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工作分为日常评估与年终评估两部分。每年7月份,由我办组织专门的日常评估工作组,对各参评对象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年终时,再由我办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参评对象进行年终评估。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工作,完善了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党政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拓展了党政管理绩效考核的外延,促进了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调动了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机关和下属单位的整体联动。

四、注重培养,全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为了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编制工作队伍,我们一是注重培养机关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提倡和践行的是齐心的团队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钻研的钉子精神和严谨的务实精神,依靠这些精神支柱使编办逐步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力争上游的工作整体。二是积极培养机关干部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我们要求每个同志在工作中既要成为专家,也要当好杂家,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内行和业务能手。三是不断培养机关干部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任何管理工作忌在守旧,贵在创新。因此,我们要求机关每项业务工作谋划要有新思路,落实要有新举措,总结要有新经验,还将工作创新作为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下载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

    如何加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作者:江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由此,社会管理被摆上......

    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

    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谈创新有多层的内涵,有多元的指向。发展有多重的难题,有多样的选择。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间,社会矛盾在步入新世纪后集中体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服务地方发展大局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服务地方发展大局 江安县课题调研组机构和编制管理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数额及人员结构的管理。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科学设置机......

    机构编制管理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特色机构编制管理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逐步走向成熟。传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内容、管理方......

    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

    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 机构编制管理自查报告1 按照市编办《关于开展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工作的通知》(X编办〔20xx〕5号)要求,我县对照考核内容,对全县20xx年......

    如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3

    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行政体制建设、机关效能建设、财政支撑能力等全......

    以创新为动力,强化行政机关机构编制管理

    近几年来,**县编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以及省州机构编制部门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