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

时间:2019-05-14 21:4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

第一篇: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

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谈

创新有多层的内涵,有多元的指向。发展有多重的难题,有多样的选择。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间,社会矛盾在步入新世纪后集中体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以至于常常陷入“百姓苦,干部累”各种利益诉求无法满足,矛盾纠纷难及时化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重要而紧迫,是发展转型,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保证。

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层次多,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我所就创新社会管理着重从农村基层剖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阐述当前社会管理的热点。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税,费和义务工等负担全面取消,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传统工作抓手与载体基本丧失。然而,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涌现,农民的诉求和意愿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及时化解、调处好矛盾纠纷;适应需求改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职能转轨提高服务标准。

管控源头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矛盾呈现类型多样,情况复杂趋势,突发性,涉众性特点显现,许多矛盾纠纷形成快,易激化,难调处。

而现行的调解体系客观上仍然存在力量不足,时效性不强等问题。矛盾纠纷往往因失去了最佳调解时机而扩大升级。

在群众自治的前提下,学习借鉴“中心户长”制,在农村推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群众代表担任中心户长,以村小组为单位负责本区域内的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帮解困难和村民议事会的协调者。履行以往“五大员”:维稳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执勤员,法制教育宣传员,重点对象帮扶员的职责。适当的参与村两委的中心工作和村级事务管理,规范中心户长工作制度,实行动态调整,一年一聘,按照各项考评结果优胜劣汰,体现村民自治组织特性。其报酬以误工补助的形式发放,上级部门完善其经费保障制度。

中心户长一般都来自群众,熟悉群众,扎根群众,有地缘、人缘、血缘优势,使基层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臵在小”的要求能够得到落实。将综治第一道防线延伸到身边人。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型的的转型,农村人口需求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基本需求水平不断的提高,而且和权力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怎样解决和处理好新问题,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配臵;完善体制机制搭建新载体,发挥基层社会管理的最大效率是工作重点,对此有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基层综治一体化平台。以往乡镇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公安、人民法庭、司法、信访等部门组成。已经很好的整合了基层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可统

筹民政、国土、计生、人武、团委、妇联等单位进入基层综治维稳体系,实行统一领导,明确各单位在综治中心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综治办的牵头协调作用,有条件的乡镇可以集中办公,更有效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更广泛的将各群体纳入基层综治网络。根据各乡镇维稳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由民兵应急分队为主的治安巡防队,由综治工作中心统一管理,抽调干部职工管理,人员不足可从农村复退军人和治安积极分子中招录,在重点村建立联防小组。

二是综治工作机制一体化整合。虽然基层综治力量得到了有效整合,但只是在硬件上的资源整合,不一定在解决实际问题面前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各部门由于人员所限在搞好综治维稳工作的同时还要搞好乡镇农业基础工作,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存在顾此失彼。工作机制较为无需,这需要综治工作中心在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处理原则上达成一致,各部门协调联动,建立统一的工作台账,工作例会,检查督导,绩效考评,24小时干部轮流值班制。确保各部门能够相互通力配合,相互衔接,使得综治一体化机制运行有序。

三是整合社会团体和群众资源。在以往实践中,社会力量参与综治维稳积累了宝贵经验。以2009年山东新泰市一起村民被火车刮倒死亡的案例,当时造成300多名群众围堵磁莱铁路的群体性事件,新泰市政法委立即安排乡镇、村两级平安协会会长及副会长带领数名会员赶到铁道边劝解情绪激动的群众,由于两人在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经过协调使铁路部门与死者家属就赔偿标准达成一致,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将事件平息。从上述案例中,村民自治组织在此事件中

发挥了关键最用。在我县现有基础上,在企业较多的乡镇、农村成立以企业牵头,村民自主参与的的社会团体,以缴纳团费,社会捐助,政府补助等形式筹集资金,资金用于乡镇、村的治安防控硬件建设和矛盾纠纷化解经费补助,将更多的、各式各样的、有益于社会管理的社会团体和群众资源吸纳进基层综治维稳体系中来,与政府部门相互联动,在政府和群众之间形成“缓冲带”,避免了政法队伍与群众正面接触。

绘好“民情地图”创新公共服务

随着新农村事业的扎实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不断增加,事关民生的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特别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这些恰恰群众反映最激烈最突出的地方,既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察民生,恤民情,知民需,绘好这幅“民情地图”对加强和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起着导向意义。

转变干部作风,强化服务理念。许多时候我们的基层工作都是“百姓找上门,百姓常上门”,工作态度不积极,管理者观念太强,等、靠、拖思想太重,被动的接受工作,使得群众意愿和诉求没有及时满足,百姓怨声载道、滋生矛盾。要搞好农村的公共服务,就要整饬不良风气,转变我们干部的工作作风,纠正麻痹思想,打造为民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实地、深入农民群众,主动去为百姓帮困解难,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服务百姓的理念上升到使命高度。

主动问计于民,服务农村经济。在农村最基础的民生项目就是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民增收是

第二篇:如何加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如何加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作者:江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由此,社会管理被摆上历史的议程。党中央在充分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势之后,从全局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再次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由于社会管理的重难点在基层,加强创新基层的社会管理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是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也必须紧紧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会由不同的利益集团所构成,利益间的争夺又导致众多的社会矛盾,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增添基层社会管理的活力,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序发展。基层党组织所肩负的基层社会管理使命是伟大而又艰巨的,基层党组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在思想与行动上和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将基层社会管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层次。

二、制度保障是关键

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序、良性发展离不开制度上的保障。首先,基层的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合作,然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很慢,假使缺乏社会组织这一重要平台,那么公众的基层社会管理参与度将直接下降,进而无法形成基层公众与基层政府的良好互动,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注重在制度上保障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公众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利益表达机制,这与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不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公众不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利益取向,那么公众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热情必将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在制度上完善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基层的社会管理中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社会管理人才,才能够有效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但由于基层的艰苦性,无法吸引和留住众多优秀人才,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实现制度上的保障,从而推动基层社会的发展。

三、公共服务是重点

基层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基层公共服务。首先,基层政府要着重从管理意识迈向服务意识,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大局观念,切实以服务公众为先,以大局为重。其次,基层政府在具有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基层公共服务不仅仅包括一些硬件设施的提供,更需要在软件上加强,为公众提供教育、培训等服务,切实提高基层公众的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实现

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高效的社会发展水平。基层公共服务的意义重大,原因是基层政府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他们的联系最为密切,如果基层公共服务不到位将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受损,政府的能力和权威受到公众质疑。所以基层公共服务必须贴合公众的需求,关注公众的难处,切实高效的提供一系列软硬件设施,让公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并享受我国的发展成果,从而在与基层公众的直接接触与互动中实现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民生保障是基础

基层社会管理必须保障民生,必须保障基层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基层公众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将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首先,基层社会管理必须摸清基层公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必须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与支持,必须建立健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与补助体系,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而且可以避免基层社会极端事件的发生。其次,需要加强和完善基本的医疗体系制度,特别是在广大乡村地区,要防止因病返贫对基层公众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进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最后,政府在对基层公众的民生建设中需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并且在资金的分配和运作上必须让公众参与,真正使民生建设符合公众的现实需求,真正实现保障民生,造福民众。

五、结语

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也需要制度保障、民生保障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基层社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处理好基层社会管理问题将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的重大课题。基层社会管理需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关注社会发展重难点,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基层

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基层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客观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结合县域实际,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水平。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历史长期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不断凸显,而且随时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使社会系统性的风险加大,社会的脆弱性加剧,成为社会发展中隐含潜伏的风险因素。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民生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不但把“蛋糕”做大,而且把“蛋糕”分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社会管理,需要科学确定方向与重点。基层是社会管理的“基石”,基层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点。我们要认清当前社会管理形势,坚持社会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社会管理问题要到基层找根源,社会管理创新要到基层寻对策。

基层是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接触的地方,是干部学习的地方,也是出真知的地方。同时,基层也是激发我们干部意志的地方,看到基层社会管理问题较多、广大群众反映强烈,会激发我们立志奋发图强,不断创新思路,更好地搞好社会管理。尤其是基层直接触摸到社会管理发展的脉搏,蕴藏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聪明才智;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当前,在社会管理创新浪潮中,基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正在成为创新源头。为此,我们在坚持社会管理创新正确方向的同时,要坚持走基层路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立足基层实际,让广大群众从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尤其是搞社会管理创新不能赶时髦,不能盲目瞎干,否则就会劳民伤财,将会被基层民众唾弃。要让基层说话,更重要的是尊重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搞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努力营造保证广大基层群众愿意发言、主动参言、献策建言的良好氛围。要善听基层意见,让基层同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实践,广泛集中方方面面意见,再进行研究决策,从而避免出现乱出点子、乱出规定的情况。

要问计于基层,拓宽沟通渠道,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社会情绪和社会问题,为提升社会管理的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既不断地提高群众满意度,也有效地提高社会管理成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力量在基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抓好了,就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进而推进社会和谐。中央提出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按照这一要求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就要把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要加强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增强城乡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能力,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社会管理既是管理,更是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体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服务为重的工作理念,构建全天候畅通的服务渠道,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行网络问政,建立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群众反映的事项集中归口,责成有关部门限期办理、答复;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爱心联盟”,扩大爱心系列工程的实施效果;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帮扶群众制度,做到真帮真扶真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维护稳定体系。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抓好平安岑溪建设,抓好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诱发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强化预防预警,制定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围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管理又包含着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高度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这既是社会管理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搞好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合理制定社会政策,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近年来,岑溪市制定帮扶困难群众、惠及民生的各类政策措施近100项,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坚持每年实施10项以上为民办实事工程,群众多方面受益;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住房保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简化新农合报销流程,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增加群众收入;统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发展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征地拆迁平稳有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实践表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惠及民生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篇:加强基层党建 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基层党建 创新社会管理

以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为目标,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使基层党建创新与社会服务管理新有机融合起来。

第一,以换届选举为抓手,夯实社会管理基础。从严格换届程序、严肃换届纪律、严保换届质量上下功夫,选出作风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第二、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增强社会管理参与度。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落到日常工作中来。

第三,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格局。选择一批思想觉悟高、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党员进行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创业培训等活动。然后是党员干部主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让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注的问题。

第四、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方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通过推进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以开展网络党支部、党建QQ群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第五篇:基层政府如何创新社会管理

浅谈乡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要注重党的领导,以达到公平正义、社会秩序良好、公众积极参与的新格局。

2004年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提出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一、乡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和意义

从大环境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刚刚召开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共富十二条”,缩小三大差距,在全国率先举起了缩小三大差距的大旗,而目前重庆还是一个农村人口比较多的直辖市,缩差任务十分繁重。而目前大多数乡镇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观念上忽略社会管理创新,习惯安于现状,用过去的模式进行社会管理。尤其是到乡镇一级,基本上是乡镇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组织和村(居)委社会管理的功能大大弱化,不少地方除政府、村社和其他依附于政府的名义上的组织外基本没有其他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基层劳动

力的大量输出、户籍管理的缺陷、村社自治的乏力、社会保障的不完善、社会弱势群体的增多、群体性事件增多、社会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等一系列现象不断显现,已严重成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迫在眉睫,成为乡镇政府当今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

二、乡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

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大的方针下,坚持“人”这个关键因素,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管理的效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首先,是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尤其是改变政府管理人员和广大基层群众的观念。在一项针对政府工作人员、个体户、农民等200人的调查中,63.9%的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只有领导才会参与管理的事务,自己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48.3%的农民认为社会管理与自己无关;72.6%的个体户和农民认为只要参政议政就是参与了社会管理;可见,对社会管理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当前基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最大思想障碍,乡镇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思想上入手改变人的观念。其次,是要强化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再次,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乡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政府管理创新、村级管理创新、综合治理创新

乡镇开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从思想上改变观念,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为契机,结合“共富十二条”,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抓好经济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互联网的管理和创新、充分发挥村(居)委自治功能等工作。

1、推进经济建设创新。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乡镇财力有限,但涉及民生工作千头万绪,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场镇管理和规划、农村医疗保险、农村教育发展等各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都需要经济实力做后盾,上级拨款是有限的,须大力发展乡村绿色环保经济,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一方面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可以顺利解决由贫穷带来的低保、社保、扶助三农等一系列问题。

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而乡镇大批剩余劳动力支援城市,乡镇便承担了上百万的户口迁移任务。由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转变不但可以使社会保障欠缺的农村人口享受到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而且可以通过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户的增收两个方面同时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加速共富局面的形成。

3、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

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4、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场镇中学校、车站、集贸市场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社会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5、推进互联网的管理和创新。互联网已经成为乡镇一级群众关心和参与一方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乡镇政府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6、强化村(居)委自治功能。当前很多乡镇政府把村(居)委视为政府的下一级机构,工作向下安排,管理向下发展,过分依赖村级组织。按照我国法律,村(居)委应当是自治组织,当前由于行政化性质的村级组织,群众参与基层组织的热情正逐步减退,途径越来越狭窄,村支书“独揽大权”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要充分宣传群众自治,让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上来,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同时让群

众管理村级组织,群众监督政府,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群众参与功能。

乡镇是最基层的组织机构,乡镇政府的创新可以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与创造力,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得以良性发展,同时,可以更早的实现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缩差功夫的目标。

下载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与思考当前,我国正处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基层社会管理如何加强?如何走出新的路......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再思考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再思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践行社会管理创新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践行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既是检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其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作为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应当......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进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落在基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落在基层 作者:化危为机 于 2012-01-30 18:53:19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河北省张家口市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创新基层干......

    德阳:基层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德阳:基层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试点一年,德阳已从社区破题,走上了基层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之路。 德阳,辖6个县(市、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距省会成都41公里,幅......

    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管理5则范文

    加强基层党建 创新社会管理当前,我们正处于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的新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多样化,对党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