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最终5篇)

时间:2019-05-13 15:3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共青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共青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第一篇:共青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共青城市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

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近年来,共青城市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同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三项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发展。

一、大力实施“换脑”工程,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方法,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如,2010年,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教育和培训,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万多人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大力弘扬以“坚忍不拔、艰苦奋斗、崇尚科学、开拓奋进”为核心价值观的共青精神这一主题,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普遍轮训。

二、大力实施“关怀”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后顾之忧。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意见》和《共青城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实施细则》,为提高村干部的各项待遇建立了长效机制。扩大享受对象范围广,不仅仅只是村支书和主任能享受到各种待遇,而是全职定员村干部人人有份。同时,还规定街道社区经过选举产生未享受财政供养的干 1

部和镇居委会、镇属农业分场干部纳入职数管理后,其保障激励机制也将参照执行。动态管理工作报酬,由基本报酬、业绩考核奖励、村集体经济超收奖励三块构成。基本报酬,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每年都根据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来调整;业绩考核奖励,由各镇根据年终村干部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村集体经济超收奖励,对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村,每年从新增部分提取一定比例奖励给村干部,主要是用来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政治待遇。一方面积极推荐优秀村级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推荐提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级干部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另一方面创新用人机制,对任期内所在单位或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综合性表彰、连续3年或累计5年以上获得市厅级综合性表彰、连续5年或累计7年获得市综合性表彰之一的,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且业绩突出、群众公认,连续担任10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经过严格考核可以选拔为镇副科级干部领导或转为镇事业编制人员。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实行在职定员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7月1日以后在职在岗符合参保条件的定员村干部原则上都要参加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还作出一项奖励规定,对获得相当级别集体或个人荣誉的村干部当年个人缴纳的养老费或需要补缴养老费的其个人承担部分由市财政承担。同时,建立离任、失地村干部补助和“三老”补贴制度。对由于年龄条件等原因不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或符合条件但个人不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离

任定员村干部及符合规定的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离任失地村干部,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对农村老村干部、老党员、老劳模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此外,建立特困党员帮扶基金。由市财政补贴10万元和采取其他形式筹集5万元,使每年的特困党员帮扶金不少于15万元。

三、大力实施“四无”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2009年以来,在全市开展了“后进村集中整顿”活动,提出了要在全市农村中实现无班子瘫痪村、无发展党员空白村、无阵地建设薄弱村、无干部补贴拖欠村的“四无”目标。通过整顿,有效地加强了后进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培养了一批低年龄、高学历的农村党员,使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共青城市委组织部张石松供稿)

第二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总结

2009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项工程”工作总结

(2010年1月13日)

按照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谋划,快速启动,推动“三项工程”全面落实 6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会议后,我们感到,省委对推进“三项工程”的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措施手段之实,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从中既看到了省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看到了所面临的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形势和重大契机。7月初,我们就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开始谋划启动各项相关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和加快推进“三项工程”各项工作,7月4日,我区召开了区委常委会议,及时传达了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决定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作为区、乡、村三级“一把手工程”,纳入“一把手”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年末实行重点考评。同时,成立由区委书记李长明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冯善 国、常委组织部长孙成军、区委常委韩明玉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在区委组织部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各乡镇(街道)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三项工程”的组织领导。

二是精心研究,明确任务目标。在转发《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多次召集区委“三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学习上级精神,专题征求落实意见;并接连两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最后以区委文件印发了《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三年规划》长双办发„2009‟47号,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成28项具体工作,落实责任单位,量化工作指标,确保了“三项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根据“三项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和完善了6个方面10项相关配套办法和规定,在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村书记队伍规范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村党组织书记创业带富和待遇保障方面明确了要求,规范了工作开展。2009年12月,区委召开全委会,8个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在会上作了党建工作述职,并进行了党建工作测评。

三是动员部署,推进工作落实。为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区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全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明 确提出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着力抓好工作落实。9月9日,我区隆重召开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批总结暨第三批动员大会,将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动员作为第三项内容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成军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使“三项工程”成为双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头等大事,被摆上了重要日程,实现了深入有序推进。

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确保“三项工程”顺利实施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繁重工作,而且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虽然是脱胎于传统农业县、底子相对薄弱的新区,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投入上,却做到了加大投入,全力支持。

一是建立制度,稳定投入机制。制定出台了《 村级组织党建经费保障暂行办法》和《 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党建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农村基层组织实施党建经费补贴。同时,村级组织党建经费坚持做到“区乡分级承担、多元筹措投入”,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基本建立了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党建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纳入预算,加大投入份额。今年,委将农村基层党建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按照农村党员数量确定村级组织党建 经费,最低标准为每名党员每年100元。我区农村党员5091名,纳入区财政预算的农村基层党建活动经费为51万元。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也按照自己的财政状况,将村级组织党建经费纳入本级财政,最低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5000元。目前,各乡镇(街道)都通过各自的方式,给予了村级组织5000元以上的经费补贴,我区的双营乡今年给每个行政村的党建经费最高,达到了2万元。区级留层党费也给予村级党组织一定的党建经费补贴。

三是满足需要,推动工作开展。我区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近几年区乡财政每年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都在500万元左右。为确保“三项工程”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取得成效,今年我区安排筹措资金近1720万元,主要用于村部建设、教育培训、养老保险、服务民生、党内扶助和评比表彰等各方面投入。其中,专项党建经费补贴51万元;“三项工程”工作机构办公经费20万元;村部建设投入300万元;培训学习投入23万元;养老保险86万元;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150万元;党费投入资金73万元;评比表彰10万元;基层党组织城乡结对共建投入1006万元,等等。2009年 本级财政收入为1.7亿元,党建投入经费数额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10.1%。明年以后,我区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投入量还将进一步提高,努力为“三项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三、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加快“三项工程”阵地建设 我区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标志性工程和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摆在重要日程,牢牢抓在手上。

一是加快建设进程,不断提高村部覆盖率。从2004年开始,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区不断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通过采取政策支持扶助、多渠道筹措资金、动员群众投工投劳、领导和部门包保等办法,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新建活动场所62个,改建、扩建和修缮活动场所45个,修建覆盖面达到80%,全面改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状况。为拓展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我区创新了村部建设模式,在经济条件好、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村兴建“农家大院”。目前,全区已建成集党员活动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商贸流通中心于一身的“农家大院”20个,极大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截至现在,我区能够正常使用的村级活动场所为98个,覆盖率达到73.8%。

二是做到建购结合,不断改善村部条件。为实现到 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今年我区采取“多元筹款、建购结合、重点改造”的方式,大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到目前,共投入资金300万元,新建平湖杨家村、鹿乡方家村等村部6个,新购臵山河三家子村等村部3个,重点维护改造村部5个,全区村部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目前,除 奢岭徐家村、前进村等由于建设规划发生变化、没有动工外,2009年村部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大部分已投入使用。

三是超前谋划启动,努力达到既定目标。按照国家和省市委2010年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明年我区必须完成35个村部的建设任务。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我们做了初步设计:在建设标准上,确立面积最低120平方米以上,设计四室(书记办公室、会计办公室、青妇武综合办公室、村多功能室)以上规格。在建筑费用上,按照120平方米的统一标准,为每个村部筹措建筑成本10万元。在资金来源上,计划通过多元化投入模式,以区乡两级财政投入为主,承担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区级留成党费、结对共建单位资助和村上自筹为辅,负责配套设施投入;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多方解决村部建设困难。

四、突出地位,强化保障,构建“三项工程”干部队伍

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机制,不断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思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干部队伍人心不稳、动力不足和后继乏人的问题,激发了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增加工资补助,不断提高村书记报酬水平。年初,区委要求各乡镇(街道)制定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实行了“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的薪酬制度,“奖 励工资”标准根据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考评后确定;同时在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试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建立了村干部基本报酬“按月发放”制度,全区531名村干部能够按月凭折领取工资。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乡镇(街道)给予村书记免费体检、节日慰问、出行补贴、学习补助等各项福利。2009年,我区村党组织书记年平均工资总额达到12000元以上,年福利待遇达到500元以上,收入最多的达到3万元以上,村党组织书记的薪酬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村书记政治待遇。为使村党组织书记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积极推荐提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参政议政,截至目前,全区共选拔了4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区级以上党代表,山河街道羊圈村党组织书记赵海被选为区委委员;选拔了22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区人大代表,齐家镇卧龙村党组织书记艾纯金被选为区人大常委,山河街道庄家村书记徐清武被选为市级人大代表;金成满等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2009年,全区还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增补为乡镇(街道)党委委员,成为乡镇(街道)党委委员的村书记达到5人;太平镇党委委员、新村村党组织书记赵旭广被选拔为副乡局级领导,任我区齐家镇副主任;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艾纯金被选聘为齐家镇主任助理,享受副乡局级工资待遇。三是强化生活保障,不断解除村书记后顾之忧。在2008年底,我区投入60多万元,为全区现职非财政开支的123名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底,我区区乡两级财政又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了对村党组织书记社会养老保险续保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从2003年开始,我区还为在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工作10年以上,年满60周岁正常离岗的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发放不少于1000元的生活补贴,目前享受退养政策的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已达到90人。

四是突出典型带动,不断增强村书记示范作用。采取区乡两级培训模式,通过聘请专家讲学、到高等院校封闭培训与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坚持每年至少对村党组织书记轮训1次。2009年,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了自选菜单式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分别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通化县和集安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区委又组织全体村党组织书记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培训;并组织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和乡镇(街道)党务书记赴成都和武汉等地对当地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为确保“项目支书”切实发挥“双带”作用,我区在全区村党组织书记中深入开展了“三个十”活动,要求每名村党组织书记三年内力争上一个10万元以上的致富项目、每年重点抓好10个致富大户、重点扶持10个农户上致富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有5万元以上致富项目的达到95人,其中10万元以上致富项目的45 人,辐射带动当地近2000个农户新上了产业致富项目。为树立典型,示范带动,2009年,我区利用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的时机,开展了区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评选活动,以区委名义评选表彰了齐家艾纯金、平湖杨德兴等20名村党组织书记,为村党组织书记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五、创新载体,优化形式,凸显“三项工程”工作特色 我区以工作创新为载体,以优化形式为切入,不断促进和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开展,努力做到出亮点、出经验。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一联三建”模式。“一联三建”,即创办农村党员人才联合会,兴建“创业园”、创建“文化院”、组建“理事会”,充分发挥了党员与人才在带富裕、倡文明、促和谐方面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党员人才联合会的带动下,已结成农村党员人才活动小组977个,会员发展到5598人,兴建投资5万元以上的党员人才创业园913个,建立各类文化院136个,在全区70%以上的村民小组都成立了屯务理事会。基层组织建设“一联三建”被列为长春市基层组织建设的第八种模式。

二是全面推行了双述、双评、联考制。为进一步强化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考评与管理,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并实行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联考”制度,主要体现为三个环节:“双向述职”,即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召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大会,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乡镇(街道)党(工)委述职;指导各村(社区)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本村党员、村民代表公开述职。“双层测评”,双向述职后,由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工作评议;由村(社区)党员、村民(居民)代表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民主评议。“两级联考”,“双述双评”工作完成后,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组成考核组,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系统的年末考核,形成“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的考核意见。同时,区委组织部派出工作组,下到各乡镇(街道),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和作风情况进行考核测评。目前,全区133个村已召开党员大会;5个乡镇(街道)的“双述”和“双评”工作已经完成,乡镇层面对村书记的考核正在进行;3个乡镇正在做村党组织书记述职大会准备;1月底前“双述、双评、联考”工作将全面完成。

三是试行了“村村联建”党总支模式。为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我区在太平镇进行了“村村联建”试点,将全镇22个村党支部整合为7个党总支,有效破解了按行政区域设臵党组织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制约和影响的问题。2010年,这一模式将在全区推开。

四是探索了村级党组织设置运行模式。初步形成了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党员人才联合会+农民专业合作社+ 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地方企业”的“1+3”运行模式。全区134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党员人才联合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70个,领办或创办的非公企业74个,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发展到10个;村党组织委员在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兼职的达到443人,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0.2%,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活力不断显现。

六、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做好“三项工程”其他工作 在推进重点工作的同时,我区做到统筹兼顾,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开展,“三项工程”各项工作全面收到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我区组织区直基层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共结成共建对子92个,广泛开展了各类共建共促活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好作用。2009年,区直包保部门全年累计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达到1006万元,全区有7对城乡结对共建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2010年,我区结对共建单位增加到95个,市直党组织与区内村级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达到30个。2009年11月,我区就已下发通知,要求新结对共建单位务必在元旦前完成对接,同时要求区直单位结合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集中行动,在“两节”期间,积极开展共建帮扶活动。目前,结对共建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中。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带富”活动。目前,我区共组建党员创业园870多个,建立党员创业示范基地20个,组建 各种新型经济合作组织144个。全年共组织1000名农民党员参加了创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创办企业的农民党员每年减免部分税费,为农民党员创业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对农民党员创业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提供创业项目。2009年,我区设立党内帮扶资金30万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以造血式扶贫为主,帮助解决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发展资金等难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帮助其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困难。

三是不断扩大新经济合作机构党组织覆盖率。积极在农村 “两新组织”、农业产业链建立党组织,做到凡运行平稳、有一定规模、正式党员在3人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组建党的组织。目前,全区有正式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个,符合组建条件的新经济合作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达到100%;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也通过设立党建联络员、成立联合党支部等形式,保证其开展党的工作。

四是全面开展了“三项工程”舆论宣传活动。我区各乡镇(街道)和重点村全部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宣传展示板,村级组织全部制作和悬挂了“三项工程”宣传标语。同时,积极向省市宣传推介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成果,《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 “三项工程” 建设》等信息被刊载在省“三项工程”专刊,并作为省委专报信息,在全省交流;初步统计,我区全年被刊载在市级以上 各级各类报纸和刊物上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信息达到了10多篇,提升了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省市的影响力。

以上是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贯彻落实和推进情况,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由于双阳是脱胎于传统农业县的新区,区域经济实力不够强、财政保障能力有限,整体投入与先进地区比还有一定距离;工作虽然务实深入、卓实有效,但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开拓,创新意识和力度与先进地区比还显得不足;此外,由于“三项工程”内涵丰富,涉及的工作繁多,统筹兼顾还不到位,有些工作落得还不够实,一些工作还处于启动阶段,成效不是特别明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三项工程”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力度,抓紧兑现省省委关于推进“三项工程”的相关政策,深入研究和完善推进“三项工程”的具体措施办法,真正使这一利党惠民的战略工程落到实地、发挥实效。

第三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总结

2011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年,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目标的关键年。一年来,在省委“三大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我市各级农村党组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推动了“三大工程”的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村级组织班子。

1、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全省村“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张志军为组长、副市长王志厚为副组长,13个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市)区和乡镇党委也分别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和民政部门共同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4月中旬开始,市县乡三级相继召开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并按照省委下发的方案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为确保方案切实可行,市委专门召开了市县两级组织、民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和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各县(市)区和乡镇党委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相关要求 1 和需要注意把握的问题进行细化,做到了严谨周密,明确具体,保证了换届选举有计划地稳步实施。

2、坚持“五个到位”,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一是调查摸底到位。县乡两级抽调2064名机关干部,组成683个调研组,逐村开展换届选举调查摸底工作,重点摸清六个方面情况,即:摸清具备村“两委”候选人条件的人选;摸清没有“两委”负责人合适人选村的数量;摸清能够实行“一肩挑”村的数量及不能实行的原因;摸清“重点村”、“难点村”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摸清能够采取“公推直选”或需要采取其它特殊方式进行换届选举村的情况;摸清有可能出现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主要问题。二是政策宣传到位。市委组织部印发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学习问答》3500册,发放到相关工作人员手中。各级党组织分别采取电视讲座、报纸宣传、开辟网上专栏、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讲解力度。全市共开辟报纸、电视、网络专栏17个,悬挂张贴标语3300多幅,印发宣传单36万多张。三是业务培训到位。逐级举办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培训班,主要讲解换届选举政策、程序、疑难问题处理等内容。市委组织部、民政局联合举办的培训班培训到乡镇党委、政府主管领导。据统计,全市共举办村“两委”换届选举培训班249期,培训工作人员14949人次。四是政策执行到位。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换届选举政策要求、规定程序进行,2 不得随意简化、变通程序,放宽选任标准,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做到逐级请示后再操作执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全市共有106人因不符合标准条件被取消候选人资格。五是信访处臵到位。逐级成立了由组织、民政、纪检、信访、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信访工作组,建立了信访接待制度、首问负责制度、重大事件联席办理制度、动态信息掌握预警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对重大苗头性事件提前做好工作处臵预案,严厉查处拉票贿选等不正当参选行为,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共查处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参选人14名,分别按照有关规定做出了相应处理,确保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在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市未发生恶性案件和突发事件,村“两委”换届选举到省上访率由上届的占全省87%到本届的零上访。

3、突破难点,提升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水平。一是明确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条件。在本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我们提出了“选能人、用强人、推新人”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总体思路,把个人有项目、善于抓项目、能够带领群众上项目作为村党组织书记选任的重要标准,明确提出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原则不超过45周岁,继任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原则不超过55周岁,拥有一项以上致富产业项目,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选任标准。换届选举结束后,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中,本人有致 3 富项目的1310人,占总数的95.7%,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1258人,占总数的91.9%。二是大力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采取超前谋划、统筹制定“两委”换届选举流程、广泛深入宣传推行“一肩挑”的目的意义、做好党员群众思想工作等办法,推进“一肩挑”比例的提高。换届后,全市“一肩挑”比例达到77.48%,比上届增加了27.1%。村“两委”交叉任职的委员2296名,占委员总数的64.4%。三是全面实行了“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明确提出普遍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进行村党组织委员选举,对于具备“公推直选”条件的鼓励采取“公推直选”方式进行。全市有1197个村采取了“两推一选”的方式,179个村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进行了选举,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保障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也为今后“公推直选”的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启动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促进农村党建均衡发展。

1、精心安排部署。按照《全省开展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们结合全市建制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我市《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考评办法,将党员创业培训实践基地建设、民生工程和弘扬文明新风等农村 4 工作内容充实到考核评价指标当中,并将村级集体积累、农民人均收入、村容村貌整治、组建专业合作组织等村级工作较薄弱的方面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细化,最终确定了5个方面18个子项的考核评价(参考)指标。建立实行了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研究解决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考核激励制度,每年按照评定等次分级分层进行检查验收,设立升级晋位先进奖,每年对标兵村和晋位两个档次及以上的建制村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市)区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对省、市制定的考核评价参考指标中有弹性的赋分标准,进行了细化、调整,明确了考核评价标准。并将“升级晋位”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奖惩措施,直接与村干部工资奖金挂钩。

2、开展划档分类工作。县(市)区党委指导各乡镇依据本地制定的考核评价办法,逐村进行考核赋分,并以上年终考核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各村级组织“两委”换届、林权制度改革、抗洪抢险等重大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和工作业绩,在充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行政村划档定级的初步意见,报县(市)区委组织部进行审定。据统计,全市1383个建制村,首次评定的标兵村172个,占总数的12.4%,先进村339个,占总数的24.5%,达标村617个,占总数的44.7%,偏 5 弱村177个,占总数的12.8%,薄弱村78个,占总数的5.6%。

3、落实升级晋位措施。按照一村一策、一组一计、一户一法的要求,根据建制村的首次划档分类情况,各县(市)区、乡镇党委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指导组深入建制村开展调查研究,逐村查找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科学确定升级晋位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逐村帮助研究工作措施。并将“升级晋位”创建目标、关键措施和达标时限,作为新一届村班子任职承诺和创先争优活动“一诺三评一考”的重要承诺内容,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落实包保责任,与新农村建设、“三大工程”等包扶工作有机结合,将建制村升级晋位作为包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包保责任之中,促进建制村尽快升级晋位。

三、落实农村党建基础工作,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1、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一是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力度。定期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对具备条件的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正式党员人数、产业发展规模、专业合作组织性质等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科学设臵专业合作组织党组织。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组织494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68.7%。同时我们坚持从产业发展实际出发,以利于管理、利于产业发展为总原则确定党 6 组织隶属关系,加强了对专业合作组织党组织的领导。二是探索多元化党组织联建模式。全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以桦甸市夹皮沟镇、磐石市松山镇为试点,探索实行了“村企联建”的党组织设臵模式;以蛟河市为试点,探索实行了“站村联建”的党组织设臵模式;以丰满区小白山乡为试点,探索实行了“村居联建”的党组织设臵模式,实现了联建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截止目前,全市“村企联建”党组织82个,“站村联建”党组织322个,“村居联建”党组织55个。三是完善流动党员党组织设臵。为了使农民工党员“离土不离党”,我们充分发挥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立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党工委作用,做好流动农民工党员的登记管理,按照流入、流出的不同情况分别设立党支部。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分别在本地农民党员外出打工相对集中的地方以建立临时党支部、流动党支部、网络党支部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对本地外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市场等单位,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靠挂组建的方式,设立外来流动党员党支部。目前,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已建立域外(所在县区以外)流动农民党员党组织22个,外来流动农民党员党组织31个。

2、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10年市财政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等方面共投 7 入资金760万元,市管党费投入100多万元,为“三大工程”各项任务的落实和村级党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城区村地方财政承担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按50%承担的比例,即市、区财政2010年分别每村承担4000元,从2011年起市、区财政分别每村承担6000元。对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需要由省、市政府承担的资金,市财政通过市区年终结算办理,补助资金通过上下级往来借给各城区及开发区。各县(市)的村级运转经费也严格按照省委要求按时足额匹配到位,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共1294.92万元,其中,市财政为城区村补助139万元,县(市)区财政补助1155.92万元。同时,各县(市)区分别出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科学引导和积极鼓励村级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政府补助与村级自我积累相结合的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3、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全市各级党组织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全力推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一是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标准。明确提出城郊村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要达到300平方米左右,其它村新建面积要达到150平方米 8 左右,且远程教育及相关设施要配套齐全。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县(市)区采取财政投入、部门包保、村级自筹、社会援助等形式,多方筹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2010年全市共投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6842.5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200万元,市管党费投入50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3510万元,党费投入160万元,镇村自筹2290.3万元,其它方面投入631.8万元。三是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各县(市)区根据实际需要对新建村部的外观及内部格局进行统一设计,并积极与农业、计生、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把各类村级服务站点建设与村部建设统筹规划,增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同时,选派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分赴工地,依规实行质量监管,并选派机关干部作为工作指导员,深入建设场地督促检查建设任务推进情况,实现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双保险。四是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图片资料电子档案,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避免集体资产的流失。2010年全市共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9个,维修改扩建203个。并对全市14个水毁村部进行了重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覆盖率实现了100%。

四、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增强农村基层岗位吸引力。

1、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工作。一是在定权责立规范方 9 面,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村干部考评机制,采取签定岗位责任状、党建工作积分卡等形式,将村级班子考核与村党组织书记晋级评优、工资奖金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并通过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村干部任职前公开承诺制度、党员互评、群众代表民意测评、支部综合评定等机制,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二是在村干部报酬方面,探索建立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报酬+奖励报酬”的薪酬制度和基本报酬按月发放制度,目前,9个县(市)区所辖各村已全部实现了村干部报酬按月发放,并已从领取现金的方式过渡到以银行卡折进行发放。同时,严格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标准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2010年底村书记基本报酬平均达到1.06万元,高于201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9327.09元的标准,其它村干部基本报酬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三是在村干部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方面,我市于7月中旬由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吉林市现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各县(市)区陆续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上报、统计建档、报民政、组织部门审批等工作,目前已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的村1190个,名单已提供给社保公司,开始办理各项手续。四是在正常离任村党组织书记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方面,各县(市)区进行了详 10 细的调查摸底和测算,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制定了补助标准和发放办法。目前,已为正常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发放生活补助的村达到1369个,发放人数2909名。

2、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在不断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村干部政治待遇的提高。一是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目前,村党支部书记任县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449人,其中省级2人,市级47人。二是提供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2010年在全市招录乡镇公务员计划中,定向招考村党组织书记13人,享受副乡级工资待遇的村干部5人。三是给予更高的荣誉。2010年,市、县两级都举行了优秀村干部的表彰活动,并向上级积极推荐。目前在岗的村干部中,受过县级以上表彰的村干部共有118名,其中受中央和国家级表彰的2名,省级的21名。

3、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一是保障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2010年选聘到我市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共102名,除2人因个人原因没有对接外,其它人员已到村工作,并签订了聘用合同。目前,全市在岗大学生“村官”共128名。为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的按时发放,各县(市)区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纳入村干部基本报酬管理范畴,实行了卡折式按月统一发放,在上级财政资金暂未拨付 11 到位时,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先行予以垫付。二是做好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安臵工作。积极做好19名服务期满的2008年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的安臵工作,目前已全部安臵完毕。三是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各县(市)区将为村党组织书记、创业示范户等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向大学生“村官”倾斜,并通过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提供无息无抵押小额信用贷款、开辟创业“绿色通道”,致富能手结对帮扶等措施,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富,目前,全市已有6名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

五、提升乡村干部素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全力抓好“项目支书”计划。一是精心研究部署。根据省里下发的《在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培育“项目支书”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十百千项目支书”发展计划,力争到2011年末,全市至少培育投资达千万元的标兵“项目支书”10名,每个县(市)区至少1名;培育投资超百万元的优秀“项目支书”100名,每个乡镇(辖村街道、开发区)至少1名;培育投入在10万元左右或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优胜“项目支书”1000名。二是完善扶持措施。落实对“项目支书”的“一定三帮”包保责任。“一定”即定包保人员,每名县(市)区常委组织部长至少包保1名标兵“项目支书”;每名乡镇(辖 12 村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至少包保1名优秀“项目支书”;每名乡镇(辖村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至少包保1名优胜“项目支书”。“三帮”即帮破除思想障碍、帮确定产业项目和目标、帮解决发展难题。同时,将中央、省市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向“项目支书”倾斜,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三是加强项目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产业项目培训,采取专题培训、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参与项目建设等方式,增强致富技能和工作本领。全年共举办“项目支书”致富技能培训班36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32批,培训村党组织书记2199人次。四是抓好典型培树。重点宣传培树了一批致富项目发展好、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好的优秀“项目支书”,通过新闻媒体、总结表彰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推广典型经验,扩大辐射带动范围。在2010年全市召开的“七一”表彰大会上,30名“项目支书”受到了市委的表彰奖励。

2、扎实做好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做好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我们一方面从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入手,加大了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留存党费适当补充。2010年市财政列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专项资金100万元,各县(市)区级财政列支374.9万元。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农村党员、农村干部教育 13 培训工作的相关精神,制定了《吉林市2011-2015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确定了到2015年,实现每个建制村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村干部,85%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能够带头领办创办致富项目,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及新任职村“两委”负责人培训覆盖面达到100%的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丰富培训内容,促进乡村干部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是加强岗位能力培训。换届选举结束后,我市举办了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岗前培训班,全市360名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分三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岗前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新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业务能力。为了给村党组织书记提供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机会,我们组织全市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北京参加了为期5天的著名经济学家论坛村党组织书记高级专修班,开阔了村党组织书记的视野,增强了农村工作的本领。各县(市)区也分别采取集中培训、分口培训、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积极开展乡村干部教育培训。2010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共组织乡村干部岗位能力培训班86期,培训乡村干部4846人次。二是搞好乡村干部学历教育。继续与北华大学、农业科技学院合作,做好往届学历教育学员的教学管理工作,搞好2010年乡村干部学历教育招生工作,逐步推进乡村干部素质提升。三是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充分依托各级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党员创业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结合农业科普、劳动就业等工作,举办各种农村基层干部实用技 14 能培训班。2010年,全市农村各级党组织共举办各类乡村干部实用技能培训116期,培训乡村干部9380人次。

3、抓好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将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群体中的优秀青年吸纳到入党积极分子中来,采取开展结对联系、提供实践锻炼岗位、帮助解决困难、提供技术资金服务等方式进行教育培养,使其尽快成熟。2010年,全市新发展农村党员1338名,其中35岁以下的735名,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584名,致富能手762名,大学生“村官”24名,“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55名,对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委组织部《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继续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将村级后备干部纳入乡镇党委管理,按照一职一备的要求,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落实了乡镇机关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村级后备干部结对培养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及措施,按照近、中、远期建立培养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市共有村级后备干部5233名。

六、创业带富工程深入开展,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1、扶持党员创业。一是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为提高农村党员的创业致富本领,全市各级党组织依托各地科研院所、15 劳动就业及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选择其中愿意承担培训任务、培训设施较好、办学规范、培训能力较强的确定为创业综合培训基地,并统一按照“有教室、有教师、有教学设备、有80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四有”标准进行建设。同时,依托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乡镇、村和产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以及龙头企业和种养基地等经济实体,建立创业培训实践基地,为党员提供参观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平台。截止2010年底,全市各级党组织已经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186个,其中磐石市石嘴镇党员创富培训基地被省“三大工程”领导小组确定为吉林省农村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二是开展党员致富技能培训。采取市级培训党员产业大户、县(市)区培训党员致富能手、乡镇培训普通党员的分级培训办法,最大限度的扩大受训党员的覆盖面。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菜单式”教学,设计多种技能培训班,由党员自由选择培训专业。培训形式上采取理论辅导、座谈讨论、现场观摩、模拟演练等形式,突出培训的操作性和实践性。2010年全市各级农村党组织共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496期,共培训农村党员4.3万人次。三是搞好创业扶持和服务。各县(市)区将中央、省市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向创业党员倾斜,并结合本地实际,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采取设立创业带富奖励基金、政府提供贴息贷款、组建 16 创业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加大对创业党员的扶持服务力度,鼓励推动党员上项目,发展致富产业。2010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共成立农村党员创业服务团队516支,深入乡村为党员提供技术服务7163次。各级党委、政府为农村党员提供创业小额贷款18853.8万元,财政贴息1444.56万元。2010年底,全市已有掌握1项以上致富技能的党员44234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8.1%,拥有1个以上致富项目的党员3097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0.7%。

2、促进党员带富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抓好党员创业示范户的培养。全市出台了党员创业示范户的统一标准,规定党员创业示范户必须拥有一项以上致富项目,项目收益好且适合规模发展,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元,愿意并能够带动1户以上党员群众致富。通过群众评定、党组织考核等方式,对达到创业示范户标准的党员,由乡镇党委为其挂牌,确立党员创业示范户身份,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为创业示范户选择1-2户党员农户结成带富对子,通过提供技术指导、联合采购、提供销路等措施,带动帮扶对象创业致富,到2010年底,全市共培养党员创业示范户6198户,带动了10827名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另一方面,抓好党员创业示范区建设。采取乡镇党委领导,村党组织、农民专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党员特别是党员创业示范户带头参与的办法,联合区域内相同产业的创业党员和农民,17 进行党员创业示范区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建立党员创业示范区390个,入区创业党员12070名。

3、切实做好党内帮扶工作。一是加大贫困党员帮扶力度。继续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农村党建扶贫联系点制度和部门包村制度,并为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和包村部门确定了1至2名贫困党员进行重点包扶。2010年市县乡领导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1141个,部门包村实现全覆盖,帮扶贫困党员3746名,投入帮扶资金3592.14万元。二是落实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待遇。完成了全市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泥草房改造工作,各县(市)区还安排留存党费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交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资金,并在七

一、春节等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三是做好受灾党员的救助工作。“7〃28洪灾”中我市共有6859名党员不同程度的受灾,2360名党员创业项目被损坏,569名党员因灾致贫,直接经济损失达12784万元。为切实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行动,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疏导受灾党员的心理压力;实行一对一包保,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受灾党员送去救助金和生活用品;积极帮助解决厂房重建、项目贷款、还款延期等困难,促进其尽快投入生产。据统计,2010年,在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全市各级党组织为受灾党员发放救助款和各项生产生活用品总 18 计约1675.55万元。

2009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大工程”工作总结

(2010年1月13日)

按照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谋划,快速启动,推动“三大工程”全面落实 6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工作会议后,我们感到,省委对推进“三大工程”的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措施手段之实,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从中既看到了省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看到了所面临的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形势和重大契机。7月初,我们就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开始谋划启动各项相关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和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各项工作,7月4日,我区召开了区委常委会议,及时传达了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决定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作为区、乡、村三级“一把手工程”,纳入“一把手”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年末实行重点考评。同时,成立由区委书记李长明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冯善国、常委组织部长孙成军、区委常委韩明玉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领导小组”,在区委组织部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各乡镇(街道)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三大工程”的组织领导。

二是精心研究,明确任务目标。在转发《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多 20 次召集区委“三大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学习上级精神,专题征求落实意见;并接连两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最后以区委文件印发了《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三年规划》长双办发„2009‟47号,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成28项具体工作,落实责任单位,量化工作指标,确保了“三大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根据“三大工程”的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和完善了6个方面10项相关配套办法和规定,在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村书记队伍规范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村党组织书记创业带富和待遇保障方面明确了要求,规范了工作开展。2009年12月,区委召开全委会,8个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在会上作了党建工作述职,并进行了党建工作测评。

三是动员部署,推进工作落实。为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区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全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明确提出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着力抓好工作落实。9月9日,我区隆重召开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批总结暨第三批动员大会,将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工作动员作为第三项内容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成军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 21 求,使“三大工程”成为双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头等大事,被摆上了重要日程,实现了深入有序推进。

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确保“三大工程”顺利实施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繁重工作,而且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虽然是脱胎于传统农业县、底子相对薄弱的新区,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投入上,却做到了加大投入,全力支持。

一是建立制度,稳定投入机制。制定出台了《 村级组织党建经费保障暂行办法》和《 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党建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农村基层组织实施党建经费补贴。同时,村级组织党建经费坚持做到“区乡分级承担、多元筹措投入”,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基本建立了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党建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纳入预算,加大投入份额。今年,委将农村基层党建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按照农村党员数量确定村级组织党建经费,最低标准为每名党员每年100元。我区农村党员5091名,纳入区财政预算的农村基层党建活动经费为51万元。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也按照自己的财政状况,将村级组织党建经费纳入本级财政,最低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5000元。目前,各乡镇(街道)都通过各自的方式,给予了村级组织5000元以上 22 的经费补贴,我区的双营乡今年给每个行政村的党建经费最高,达到了2万元。区级留层党费也给予村级党组织一定的党建经费补贴。

三是满足需要,推动工作开展。我区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近几年区乡财政每年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都在500万元左右。为确保“三大工程”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取得成效,今年我区安排筹措资金近1720万元,主要用于村部建设、教育培训、养老保险、服务民生、党内扶助和评比表彰等各方面投入。其中,专项党建经费补贴51万元;“三大工程”工作机构办公经费20万元;村部建设投入300万元;培训学习投入23万元;养老保险86万元;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150万元;党费投入资金73万元;评比表彰10万元;基层党组织城乡结对共建投入1006万元,等等。2009年 本级财政收入为1.7亿元,党建投入经费数额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10.1%。明年以后,我区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投入量还将进一步提高,努力为“三大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三、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加快“三大工程”阵地建设 我区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标志性工程和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摆在重要日程,牢牢抓在手上。

一是加快建设进程,不断提高村部覆盖率。从2004年开始,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区不断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通过采取政策支持扶助、多渠道筹措资金、动员群众投工投劳、领导和部门包保等办法,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新建活动场所62个,改建、扩建和修缮活动场所45个,修建覆盖面达到80%,全面改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状况。为拓展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我区创新了村部建设模式,在经济条件好、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村兴建“农家大院”。目前,全区已建成集党员活动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商贸流通中心于一身的“农家大院”20个,极大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截至现在,我区能够正常使用的村级活动场所为98个,覆盖率达到73.8%。

二是做到建购结合,不断改善村部条件。为实现到 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今年我区采取“多元筹款、建购结合、重点改造”的方式,大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到目前,共投入资金300万元,新建平湖杨家村、鹿乡方家村等村部6个,新购臵山河三家子村等村部3个,重点维护改造村部5个,全区村部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目前,除奢岭徐家村、前进村等由于建设规划发生变化、没有动工外,2009年村部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大部分已投入使用。

三是超前谋划启动,努力达到既定目标。按照国家和省市 24 委2010年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明年我区必须完成35个村部的建设任务。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我们做了初步设计:在建设标准上,确立面积最低120平方米以上,设计四室(书记办公室、会计办公室、青妇武综合办公室、村多功能室)以上规格。在建筑费用上,按照120平方米的统一标准,为每个村部筹措建筑成本10万元。在资金来源上,计划通过多元化投入模式,以区乡两级财政投入为主,承担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区级留成党费、结对共建单位资助和村上自筹为辅,负责配套设施投入;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多方解决村部建设困难。

四、突出地位,强化保障,构建“三大工程”干部队伍

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机制,不断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思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干部队伍人心不稳、动力不足和后继乏人的问题,激发了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增加工资补助,不断提高村书记报酬水平。年初,区委要求各乡镇(街道)制定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实行了“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的薪酬制度,“奖励工资”标准根据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考评后确定;同时在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试行村集体经济创收 25 奖励制度,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建立了村干部基本报酬“按月发放”制度,全区531名村干部能够按月凭折领取工资。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乡镇(街道)给予村书记免费体检、节日慰问、出行补贴、学习补助等各项福利。2009年,我区村党组织书记年平均工资总额达到12000元以上,年福利待遇达到500元以上,收入最多的达到3万元以上,村党组织书记的薪酬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村书记政治待遇。为使村党组织书记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积极推荐提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参政议政,截至目前,全区共选拔了4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区级以上党代表,山河街道羊圈村党组织书记赵海被选为区委委员;选拔了22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区人大代表,齐家镇卧龙村党组织书记艾纯金被选为区人大常委,山河街道庄家村书记徐清武被选为市级人大代表;金成满等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2009年,全区还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增补为乡镇(街道)党委委员,成为乡镇(街道)党委委员的村书记达到5人;太平镇党委委员、新村村党组织书记赵旭广被选拔为副乡局级领导,任我区齐家镇副主任;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艾纯金被选聘为齐家镇主任助理,享受副乡局级工资待遇。

三是强化生活保障,不断解除村书记后顾之忧。在2008年 26 底,我区投入60多万元,为全区现职非财政开支的123名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底,我区区乡两级财政又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了对村党组织书记社会养老保险续保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从2003年开始,我区还为在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工作10年以上,年满60周岁正常离岗的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发放不少于1000元的生活补贴,目前享受退养政策的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已达到90人。

四是突出典型带动,不断增强村书记示范作用。采取区乡两级培训模式,通过聘请专家讲学、到高等院校封闭培训与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坚持每年至少对村党组织书记轮训1次。2009年,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了自选菜单式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分别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通化县和集安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区委又组织全体村党组织书记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培训;并组织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和乡镇(街道)党务书记赴成都和武汉等地对当地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为确保“项目支书”切实发挥“双带”作用,我区在全区村党组织书记中深入开展了“三个十”活动,要求每名村党组织书记三年内力争上一个10万元以上的致富项目、每年重点抓好10个致富大户、重点扶持10个农户上致富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有5万元以上致富项目的达到95人,其中10万元以上致富项目的45 27 人,辐射带动当地近2000个农户新上了产业致富项目。为树立典型,示范带动,2009年,我区利用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的时机,开展了区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评选活动,以区委名义评选表彰了齐家艾纯金、平湖杨德兴等20名村党组织书记,为村党组织书记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五、创新载体,优化形式,凸显“三大工程”工作特色 我区以工作创新为载体,以优化形式为切入,不断促进和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开展,努力做到出亮点、出经验。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一联三建”模式。“一联三建”,即创办农村党员人才联合会,兴建“创业园”、创建“文化院”、组建“理事会”,充分发挥了党员与人才在带富裕、倡文明、促和谐方面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党员人才联合会的带动下,已结成农村党员人才活动小组977个,会员发展到5598人,兴建投资5万元以上的党员人才创业园913个,建立各类文化院136个,在全区70%以上的村民小组都成立了屯务理事会。基层组织建设“一联三建”被列为长春市基层组织建设的第八种模式。

二是全面推行了双述、双评、联考制。为进一步强化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考评与管理,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并实行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联考”制度,28 主要体现为三个环节:“双向述职”,即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召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大会,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乡镇(街道)党(工)委述职;指导各村(社区)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本村党员、村民代表公开述职。“双层测评”,双向述职后,由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工作评议;由村(社区)党员、村民(居民)代表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民主评议。“两级联考”,“双述双评”工作完成后,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组成考核组,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系统的年末考核,形成“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的考核意见。同时,区委组织部派出工作组,下到各乡镇(街道),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和作风情况进行考核测评。目前,全区133个村已召开党员大会;5个乡镇(街道)的“双述”和“双评”工作已经完成,乡镇层面对村书记的考核正在进行;3个乡镇正在做村党组织书记述职大会准备;1月底前“双述、双评、联考”工作将全面完成。

三是试行了“村村联建”党总支模式。为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我区在太平镇进行了“村村联建”试点,将全镇22个村党支部整合为7个党总支,有效破解了按行政区域设臵党组织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制约和影响的问题。2010年,这一模式将在全区推开。

四是探索了村级党组织设臵运行模式。初步形成了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党员人才联合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地方企业”的“1+3”运行模式。全区134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党员人才联合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70个,领办或创办的非公企业74个,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发展到10个;村党组织委员在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兼职的达到443人,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0.2%,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活力不断显现。

六、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做好“三大工程”其他工作 在推进重点工作的同时,我区做到统筹兼顾,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开展,“三大工程”各项工作全面收到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我区组织区直基层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共结成共建对子92个,广泛开展了各类共建共促活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好作用。2009年,区直包保部门全年累计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达到1006万元,全区有7对城乡结对共建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2010年,我区结对共建单位增加到95个,市直党组织与区内村级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达到30个。2009年11月,我区就已下发通知,要求新结对共建单位务必在元旦前完成对接,同时要求区直单位结合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集中行动,在“两节”期间,积极开展共 30 建帮扶活动。目前,结对共建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中。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带富”活动。目前,我区共组建党员创业园870多个,建立党员创业示范基地20个,组建各种新型经济合作组织144个。全年共组织1000名农民党员参加了创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创办企业的农民党员每年减免部分税费,为农民党员创业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对农民党员创业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提供创业项目。2009年,我区设立党内帮扶资金30万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以造血式扶贫为主,帮助解决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发展资金等难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帮助其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困难。

三是不断扩大新经济合作机构党组织覆盖率。积极在农村 “两新组织”、农业产业链建立党组织,做到凡运行平稳、有一定规模、正式党员在3人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组建党的组织。目前,全区有正式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个,符合组建条件的新经济合作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达到100%;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也通过设立党建联络员、成立联合党支部等形式,保证其开展党的工作。

四是全面开展了“三大工程”舆论宣传活动。我区各乡镇(街道)和重点村全部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宣传展示板,村级组织全部制作和悬挂了“三大工程”宣传标 31 语。同时,积极向省市宣传推介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工作成果,《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 “三大工程” 建设》等信息被刊载在省“三大工程”专刊,并作为省委专报信息,在全省交流;初步统计,我区全年被刊载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报纸和刊物上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信息达到了10多篇,提升了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省市的影响力。

以上是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工作贯彻落实和推进情况,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由于双阳是脱胎于传统农业县的新区,区域经济实力不够强、财政保障能力有限,整体投入与先进地区比还有一定距离;工作虽然务实深入、卓实有效,但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开拓,创新意识和力度与先进地区比还显得不足;此外,由于“三大工程”内涵丰富,涉及的工作繁多,统筹兼顾还不到位,有些工作落得还不够实,一些工作还处于启动阶段,成效不是特别明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三大工程”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力度,抓紧兑现省省委关于推进“三大工程”的相关政策,深入研究和完善推进“三大工程”的具体措施办法,真正使这一利党惠民的战略工程落到实地、发挥实效。

第四篇:在全乡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doc

在全乡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项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金瑞麒

根据吉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实施意见和双辽市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推进大会精神,经乡党委研究,我们今天召开此次会议,安排部署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讲几点意见:

一、领会精神,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三项工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省委要求和部署看,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三项工程”建设,是组织工作的重头戏。根据省委、市委要求,我乡党委对 “三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前一阶段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要求各村党组织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 “三项工程”作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提高我乡农村基层党建水平。

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各基层党组织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全乡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大力实施“三项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党员的创业带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村干部报酬低、待遇差、素质不高、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不强,青年农民入党动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短缺。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三个核心要素,大力实施“三项工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加大宣传,突出重点,明确“三项工程”具体工作任务 为推动“三项工程”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立足我乡农村实际,乡党委决定在全乡开展以“打造边境旅游名镇、民富维稳促和谐”为主题的“三项工程”达标创建活动,组织全乡各党支部和农村广大党员,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省、市委“三项工程”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解决好农村发展和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实现农村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满意的目标。乡党委下发了全乡落实《吉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在具体实施推进过程中,我们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使“三项工程”取得更为突出、更为综合的实际效果。

(一)全面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拓宽选任渠道,改进选任方式,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多种渠道,储备一批年纪轻、有文化的村干部后备人才。要切实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提倡村党组织委员和党员通过选举办法兼任其它组织负责人。到2011年末,力争全乡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二是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按照不低于上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工资。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经过乡党委考核批准,可按当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经市委组织部积极争取,现基本解决解决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养老保险问题。三是强化投入保障。“经济危机”是长期困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水平的重要因素,乡党委为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需要。积极采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村民投工投劳援建等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资金投入,现基本实现村级标准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四是建立乡村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全乡广泛开展“城乡手拉手、党群心连心”活动,全面推行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全乡所有村级党组织都要与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实施“项目支书”计划。通过开展专项培训、提供政策扶持、实行跟踪服务,鼓励扶持村党组织书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带头领办创办致富项目,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二是实施实践培训计划。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采取分级、分期、分批的办法,每年对乡村干部进行一次岗位能力轮训。要围绕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对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业项目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分期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域外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本领。三是实施学历培训计划。积极选送乡镇干部参加本科学历培训,选送村干部参加大专学历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确保到2011年末,全乡领导干部基本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每个建制村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在职村干部。

(三)全面实施“创业带富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一是加强创业培训。充分整合农业科技、劳动保障就业等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尽快建立党员创业培训中心,建立1个党员创业综合培训基地和1个创业实践基地。把农村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纳入“百万特别职业培训工程”,每年组织农村党员参加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党员参加创业培训。二是加大创业扶持。采取向上争取财政列支和党费补助相结合的办法,设立党员创业基金,优先向农村党员提供创业贷款和创业补贴,要积极为农村党员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引进、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各类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农村党员解决没技术、缺资金、少信息等创业难题。三是强化党内帮扶。继续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农村党建扶贫联系点制度和部门包保制度,加大对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实行开发式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给予救助帮扶。向上级组织部门报请落实党内帮扶专项资金,用于慰问老党员和帮扶生活困难党员。通过实施创业带富工程,确保到2011年末,全乡每个建制村至少有1名党员成为创业示范户,全乡至少建设1个党员创业示范区,全乡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个以上。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三项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乡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各党支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达标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竞赛,高标准实施,大力度推进,高质量落实,把“三项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谢谢大家!

2009年9月20日

在全乡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项工程”动员会上的讲话

——金瑞麒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对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进行动员、宣传、安排和部署。

一、“三项工程”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力争3年内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实现新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新跨越。到2011年末,力争使乡党委达到“五好”标准、“五好”村党组织的比例达到70%;每个村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村干部,至少有1名优秀农村青年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成为村干部后备人才;全乡6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掌握1项以上致富技能、60%以上农村创业党员能够带动1户以上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民意调查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二、“三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通过强化组织、人才、投入和机制保障,切实把农村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强化组织保障。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打破按行政村设臵党组织的模式,在“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企协联建”等基础上,将组织触角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链延伸,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党务、村务公开,切实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和合作组织的配套建设,不断完善村级组织“1带X”运行模式。紧紧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和我乡率先五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拓展“三创两建”活动,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

2.强化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的选任方式,拓宽选任视野,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探索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工作,并按照省市规定落实加分标准。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进一步完善全乡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返乡大学生和务工经商、复转军人等群体中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年轻党员。到2011年末,全乡每个村要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村干部,有优秀青年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成为村干部后备人才,每个村每年至少发展1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3.强化投入保障。加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保障,特别要确保村党组织活动经费需要,制定村党组织活动经费匹配办法。继续实行“基本报酬+奖励报酬”的村干部薪酬制度,对已享受离任补贴的村干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其补贴标准,对现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探索研究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市乡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办法,逐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优。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投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作用

4.强化机制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努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绩效考核和民主测评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乡党委书记必须履行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村党组织书记要向乡党委专项述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二)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认真实施“三项计划”,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努力将全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打造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领头军。1.实施“项目支书”计划。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特”的建设思路,鼓励扶持村党组织书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带头领办创办致富项目,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到2011年末,力争全乡60%以上的村书记能够带头领办创办致富项目,9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能或实用技术。

2.实施实践培训计划。从提高农村干部岗位履职能力和带富领富能力出发,充分依托党校、大专院校、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每年对乡村干部进行1次岗位能力轮训和1次实用技能培训。乡党委每年要结合工作实际,分层次、分批次对乡村干部开展培训工作,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实践锻炼,安排参与村级工作,并适时选派优秀乡干部到村任职。

3.实施学历培训计划。按照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农村干部参加正规化学历教育培训。继续深入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培养计划,为农村干部队伍储备后备人才。到2011年末,全乡40岁以下乡干部基本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领导干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每个村至少有1名专科及以上学历村干部。

(三)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通过抓好“三个项目”,努力建设一支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1.抓好党员创业项目。采取建立培训基地、发展创业帮带基地、提供创业资金扶持、成立服务团队等办法,千方百计帮助农村党员解决没技术、缺资金、少信息等创业难题。每年组织200名农村党员参加创业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2.抓好党员带富项目。在全乡现有26户示范户的基础上,加大对党员创业示范户的培养和扶持,确保到2011年末,每个村至少有3名以上党员成为创业示范户,每个党员创业示范户至少带动1个以上农户创业致富。扩大对全乡现有的创业示范基地的影响力,鼓励扶持农村党员发展规模化农产品创业项目。到2011年末,全乡至少建设1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由农村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实现较快发展,并逐步建立党组织。

3.抓好党内帮扶项目。不断拓宽基金来源渠道,逐步增加基金基础数额。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进行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进行救助。

三、“三项工程”的保障措施

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全乡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三项工程”有效开展。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三项工程”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党要管党意识,履行党要管党责任,提高对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工作领导和指导。乡党委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永加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规划调度、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明确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投放足够精力,加大工作力度。

二要营造氛围,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横额、板报、标语、宣传单(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大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典型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三项工程”活动影响力,全面掀起“三项工程”工作热潮,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两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经费,逐步提高经费保障能力,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落实责任,强化督查考评。乡党委要对活动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制定措施,抓好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搞好自查,“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调度,每年进行一次考评验收,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乡党委将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考评与村级政务集中考核结合起来,增加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权重。同志们,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已经明确,我们要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把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乡和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6月24日

第五篇: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人才开发

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加快推进人才开发

青理东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人力资源被称为第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南江县位于秦巴山区,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面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如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促进产业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要加快南江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一要着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大力实施新农村人才示范工程,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组织部、人事局部门要与有关部门配合,切实加大村社干部培训力度;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等部门要通力协作,以县职中、小河职中为阵地,加大对金银花、核桃、黄羊等种养殖人才培训力度;各乡镇要发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人事部门要颁发《农民实用技术职称证书》,劳动部门要颁发《工人技能等级证书》;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实用人才,要从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进行重点培养。

二要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卫生部门要立足于创建名校、名院,在中高级人才中选拔一批敬业精神强、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作为学术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对确定的培养对象要登记造册,确定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工作条件,安排专项经费,落实激励政策,严格绩效考核,逐步打造一支领军人才队伍。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旅游等部门要立足于十大产业发展,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降耗、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增产增效,切实整合人才资源,开展重点技术攻关,逐步打造一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要推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经商部门要对全县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详实掌握年龄在45岁以下的企业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企业班子成员中,全面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掌握一门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大专以下文化的要进行学历培训。各企业要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才,采取输送到大专院校深造、参加职业经理培训班、外派到大型企业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壮大一批中级经营管理人才。

四要抓实文化社工人才培养。文化、旅游、广电部门要围绕文化兴县的要求,着眼于特色文化开发,努力培育名家、创造名作、打造名品,建设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以社区干部为重点,以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加强社区工作人才的培养。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要以重点培训为引导、以部门培训为主体、以提高能力为重点,要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

二、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

一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破除门户之见,积极引进本行业所需的紧缺特殊专业人才。着力引进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急需紧缺优秀人才,近两年内力争引进200名以上紧缺优秀人才。

二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加大工作力度,争取省市支持,继续实施“百村大学生计划”,争取接收“三支一扶”志愿者、选聘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人数。

三要拓展人才柔性流动。围绕十大产业发展,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技

术合作,采取联合技术攻关、合作研发项目、举办专家讲座、开设专家咨询等方式,加强智力引进,促进柔性流动,努力形成一个产业依托一所高校、背靠一个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支撑格局。

三、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工程

一要引导人才到产业。围绕全县骨干特色产业发展,整合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人才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有一支技术研发队伍、技术推广队伍、技术实施队伍的格局。优化人才配置,着力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学非所用的问题,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人才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把专业技术人才凝聚到骨干特色产业发展上来。

二要推动人才到项目。着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目标管理机制,采取“定目标、定项目、定任务、定奖惩”的办法,尽力使每个专业技术人才干有目标、干有舞台、干有责任、干有想头,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要把专业技术人才研发项目、推广技术、服务基层的实际成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三要支持人才到一线。主管部门负责,各乡镇配合,以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加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支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项目,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办现代农业经济实体的,享受资源配置、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证照办理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严格选派对象条件,落实相关待遇,实实在在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

四、大力实施人才环境工程

一要落实人才培养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确保人才培训优惠政策的落实。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对培训计划落实、高级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二要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优秀人才,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及时核定财拨事业编制,兑现安家补助经费,协调解决配偶就业等问题。

三要落实人才创业奖励政策。深入开展人才创业示范典型评选活动,积极评选表彰优秀实业家、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农村优秀人才,以此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通联地址:四川省南江县委办公室

下载共青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共青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