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时间:2019-05-13 15:1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第一篇: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中国人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对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的诉讼观念进行分析: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由于出现的种种压抑个人权利的因素、导致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无讼”现象的产生;而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但中国社会却又出现了法律信仰的危机。希望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能使传统的诉讼观认识有一个新的发展,能对当前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澄清起到一点作用。

[关键词] 权利意识 无讼观念 信仰危机

权利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制度。当我们说某个人享有权力时,是说他拥有某种资格、利益、力量或主张(1)。

------夏勇

1,为什么我国古代会产生“无讼”现象

经历了漫长的五千年的发展,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其他文化一起构筑了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同时作为世界法律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法律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象,而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无讼”的法律传统了。历来,诸多学者对中国人诉讼观这一独特的现象进行了探讨,提出不少看法、观点。这里,我将从权利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从初民社会到当代社会,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漫长的演变过程(2)。可以断言,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个人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没有任何权利意识、权益观念、而是收到了诸多因素的压抑而显得淡薄、不那么突出罢了。当治者滥用权利、践踏民众权利到极端程度时、民众敢于揭竿而起诛灭暴君;当民众对社会的分配强烈不满时,他们会喊出“均贫富”的口号;当王权极度膨胀、社会极端不平衡时,他们会有“等贵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思想的出现。可见,在我国古代社会,个人的权利意识是被层层压迫的,当忍无可忍时,它将似火山一样爆发。

归根结蒂,中国人权利意识的淡薄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内涵不同的文化作用于不同的个人将对这个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传统文化对权利意识的压抑可以说直接导致了中国人诉讼观念特殊性的形成。下面,我将通过对我国传统社会中权力受压抑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其对中国人诉讼观念的影响。

(一)社会结构

根据现今西方的一般学说,导致文明社会产生的原因有四:

最常提到的是生产工具、生产手段的变化所引起的质变。这主要指金属器的出现、金属与生产手段的结合……

第二种因素是地缘的团体取代亲缘的团体。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亲属关系愈加不重要,最后导致国家的产生。

第三种因素是文字的产生。产生文字的主要动机据说是技术和商业上的需要……

第四种因素是城乡分离。城市成为交换和手工业的中心。……(3)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社会后会发现,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自然、民族情况,我们的先民未经历上述文明产生的历程,在金石并用时代就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在此时,个人的独立性未能充分发展,个人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全体。因此,当中国人从原始社会进入国家时,个体家庭和私有制并没有充分的发展起来,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依然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当这种宗族制度和等级制度结合在一起时,就演变成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影响至今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个制度和政治权利紧密结合后,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结构中,一个人最基本的身份首先是一个家的成员,其次才是其他,而在家这个伦理实体中,个人主义上的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就此而言,家庭中无论尊卑长幼,大家都处在同样的的地位上面。虽然父的地位是尊贵的,但身为一家之长,他不但要对家内成员承担种种义务,还要作为家的代表向社会和国家负责。他尽可以对子女行使权威,但他实在不比他们更有资格被看作是个人;他从来不能如真正的个人那样思考和行动。他实际只是家的一部分,要履行社会分与它的那部分职能,遵循礼法所规定的种种义务(4)。

处于家----国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中,人是作为整体之一部分而存在的,根本无独立可言,更别说主张自己的独立的权利了。在这种社会结构下,权利在国、族、家的重重压迫,变得日益淡薄,渐渐被隐藏于中国人人格的最深处。

(二)文化价值取向

数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家文化始终站着主导地位,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的每一个中国人,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

儒家学说是以义务为导向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的设计中,历代儒家学者从规定个义务出发勾划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并制定了社会的行为规则。“天人合一”,“义利相对”,“尊卑贵贱”,“知足忍让”,这一系列的价值取向规则决定了儒家将无讼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历代儒吏更是将“无讼”作为自己的重要业绩之一。某地“十年无讼”,该地的官吏则要被认为教化有方,受到奖赏;而狱讼繁多则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而自责。为了追求“无讼”的治境,历代儒吏都向人们灌输贱讼的价值取向,把敢于诉讼的人说是“刁民”,把帮助人们打官司的人斥为“诉棍”(5)。

在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统治者压制诉讼,而百姓则从意识中鄙视诉讼,认为诉讼是对社会秩序的极大的破坏,而不是对自己切身权利的保护。这样一来,从上到下都将诉讼视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无讼”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司法制度因素

中国古代,除中央以外,历来就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司法机构。法官是由派往各地行政官兼任。司法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法官作为民众的父母官,高高在上,民众十分惧怕衙门。在司法中,法官往往受到权势影响,难以公正断案,从而使民众形成一种不愿打官司的心理(6)。且看一则宋人判词写到:“打官司有甚得便宜处,使了盘缠,废了本业,公人面前赔了下情,着了钱财,官人厅下受了惊吓,吃了打捆,而或输或嬴,又在官员笔下,何可必也”(7)。一方面这反映了在我国司法制度及其

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司法腐败,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司法制度的缺憾,个人的权利通过官府很难得到真正的维护,与其诉讼还不如“私了”,这也造成中国古代的“无讼”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家国社会结构的存在,再融入儒家无讼的价值取向,从统治阶级到一般百姓,权利意识是无法发展壮大的,即使有一点萌芽,也会因种种因素而夭折。

二、为什么当代我国出现法律的信仰危机

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也随着发生一些变化。但在改革开放之前,总体来看,人们的权利意识虽有增强,但增幅不大。这是因为,在1949年以前,由于内忧外患,所有民权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不是被中途阻断就是半途而废,对中国人权利的增强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在解放以后,由于过分强调集体性,个人权力根本得不到重视,再加上以后错误路线的干扰,无视和践踏公民权利的事情不断发生,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情况更是发展到了极端。直到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化、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更新,公民的权利意识才发生了重要的变更。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初见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涉及公民个人权利的法律也已在《宪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求助于法律,通过诉讼解决的情况是不甚如人意的。在对“如果您与亲戚、朋友、邻居或同事发生纠纷到法院打官司,您会感到__?”的一次社会调查中,被调查的550人中,对此问题的有效回答是100%,持中性观点“既不光彩也不丢脸”的占60.2%。这表明,中国传统诉讼观念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多数人已不再抱有“贱讼”和“耻讼”的观念了。同时也发现,认为到法院打官司“比较丢脸(17.1%)”和“很丢脸(18.3%)”的比例远远高于以为“很光彩(2.44%)”和“比较光彩(2.00%)”的比例(8)。从上述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在真正面对法律、面对诉讼时而选择规避,转向其他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我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本文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其分析:法律制度本身

亚里士多德曾经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明确提出:“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好的法律,要使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9)。

党的十五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那我认为,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有一批良好的法律以供执行。但是我认为,现今我国已经颁布或将要颁布的法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谈不到“良好”的。当然,“良好”应当有一个标准,良好的体例、完善的结构、清晰的脉络、优美的词汇,但是我认为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法律最需要的,是有一个灵魂,一个令其有活力的灵魂。这个灵魂是孕育在民众的生活实践当中的,法律只有建立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之上,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度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能最有效的维护中国人权利的,才能被广大国人所认同的。正如托克维尔所说:“法律只要不以民情为基础,就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民情是一个民族的唯一的坚强持久的力量。”(10)

然而,我国现存的法律当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脱离国情移植西方的,这些法律虽然在形式上是完善的,甚至是完美的,但其在内容上却是僵死的,没有生命力的,它是凌驾于中国社会之上的,是难以融入中国现实的。当中国人的权力受到侵害而需要保护时,发现法律与他们是非常遥远的,这时,他们只有求助于其他手段,久而久之,将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法律的信仰危机也在所难免了。根据对1986­---1996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收案统计情况与调解组织受理纠纷情况统计表的比较,我们会发现:1986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收案数为16.1万件,远远低于调解纠纷的730.7万件;而到1996年,一 审法院一审收案531.2万件而调解纠纷为580.2万件,还是低于调解纠纷数(11)。虽然法院受理诉讼案件逐年上升,纠纷调解数逐年下降,但我们还是应当注意到:此时案件总数的绝对量已经增加,公民诉讼率只有不足50%,可见仍有绝大部分公民通过其它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权利主体自身

以上我们对我国制定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信仰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从公民主体角度进行阐述。

所谓法律信仰危机,是如下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二是主体在法律规则严格支配下活动。可见,它既是一个主观范畴的概念,也是一个可见之于主体行为的客观化概念(12)。

当我们站在权利主体的角度看待我国出现的信仰危机时,我们会发现法制不完善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这是公民在面对自己权利需要维护时作出的理性反应。正如苏力先生所言:“假定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理性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她)们接受这种民间法或习惯法为他(她)们的最佳法律保护。(1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但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许多地区,法律并不是对公民权利维护的最佳手段。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描述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的农村社会,认为当时仍是“礼治社会”,人们仍习惯于一种“无诉”的社会生活,因而把去打官司的人视为“败类”,而把司法机构视为纵容破坏既定和谐的不祥之物,是“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当然费先生的描述已不在使用当今的中国,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民的权利意识已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有纠纷自己解决,村内调节的情况还是广泛存在的。因为在广大农民看来,政府提供的法律是不足以或对维护社区秩序是不对路的,真正能让他们处于和谐状态之中,最佳、最有效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是他们遵循了

要的监督指导,让其继续发挥作用。

我国应重新重视庭外的解决方式。这是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当事人利益的纠纷解决方式,法律的一大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的正义公平、维护当事人的权利,当庭外解决能维护当事人权利时,这种极符合交易成本的解决方式是极有益的。在美国,虽然每年有大量的诉讼案件,但诉讼外解决的案件也是极其多的,这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无论是附属法庭的,还是民间的都应被提倡。

四、小结

上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人诉讼观念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当代的法律信仰危机是同我国古代有巨大区别的,但权利可以将其联在一起,透过权利我们应该认识到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它的而不时一种摆设,人都是理性的,又是独立的,即使在古代也代表着家庭的利益,没有谁会干有损于、不利于自己的事,因此,为了维护权利来规避法律是正常的,我们所作的不是惧怕它,而是应找出原因而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让法律成为一个真正能保护公民的东西,而不是一个花瓶。

参考文献:

(1)夏勇《人权概念起源》第二章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年p27-60

(2)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版 第4页

(3)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 第14页 文物出版社 北京 1986年

(4)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第一章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北京

(5)同(2)第57页

(6)同(2)第59页

(7)《名公书判清名集》卷十 转引自于语和《试论“无讼”法律传统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消极影响》 《法学家》2000 北京

(8)同(2)第75页

(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吴寿彤译 商务印书馆p88

(1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 商务印书馆1991

(11)同(2)第72-72页

(12)谢晖《法律信仰概念及其意义初探》 《宁夏大学学报》1996(3)第39-45页

(1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之《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北京

(14)同上

(15)汤维建《试论美国的民事诉讼法律文化》摘自《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从日本大地震看中国人的人性

从日本大地震看中国人的人性

2011年3月11日,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恐怖日,就在这一天14时26分,在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了强烈的海啸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截至日本当地时间3月16日,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造成至少3676人死亡,失踪人数上升至7558人,这一数字随着废墟清理工作的推进还有可能上升。

这次里氏9.0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日本人民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日本政府积极投入抗震救灾中。这次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给予支持和慰问。为支持日本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向日本派遣了抗震救援队,并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应日本政府的要求,追加援助了2万吨汽油和柴油。此外,中国红十字会连续2次向日本灾区共捐款600万元人民币。但是,在日本遭受特大地震后,也听到了一些杂音和噪音。有的人不但不同情日本人民所遭受的灾难痛苦,反而幸灾乐祸,他们认为这是上天对日本的惩罚,是日本对华侵略的报应,是天理难容,甚至有人恨不得这次地震来得更猛烈些,把日本直接震入太平洋中。也有人一谈到日本地震,就眉飞色舞,眉开眼笑,高谈阔论,说日本终于也有这一天了。也有人PS了一张彩图,一群老太太笑得前俯后仰,图上写着一行字:真是太高兴了,日本地震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日本地震幸灾乐祸呢?这是由他们的人性决定的。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按理,日本大地震理应得到人们的同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由于在近现代史中,中日关系不是很好,两国交恶,日本自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后,相继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八二三”上海事变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挑起事端,制造战争,并多次大规模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惨无人寰的惨案,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全面的浴血抗日,才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可是,战败后的日本并没有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和忏悔,军国主义的亡魂未死,日本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挑衅中华民族感情,并在美国协助下依然强占钓鱼岛及周边岛屿,在东海故意制造中间线之说与中国争夺主权和权益,侵犯中国的利益。

我们自小就接受了爱国教育、民族自尊自强教育以及正义正直教育,我们也是看着战争片长大的,《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以及后面的《南京!南京!》、《台儿庄战役》、《八路军》、《亮剑》等,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已经铭刻在心,让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友好,那是不可能的了,国之仇,家之恨,民族矛盾是不可能从记忆中轻易抹去的。

“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为善,这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人的本性不只一种,且一定的行为必然有其相应的本性作为其根本。而人的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正是基于上述事实,一些人对日本地震采取漠视的态度,旁观或者不施援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面对灾难中受苦的人,哪怕这个人是你的敌人,你幸灾乐祸,那就有违人的本性了。

面对日本大地震所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可以选择漠视,可以选择旁观,也可以选择同情,选择援助,但唯独不能选择幸灾乐祸,将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是有违人性的。

我们与日本一衣带水,相互是邻居,翻开中日交往史,在2000多年的交往中,友好相处的历史远远超过两国之间的战争历史。尽管,近现代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是,在记住历史教训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往前看,毕竟战争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没有好处的,冤冤相报何时了。

抗日战争已经结束60多年了,我们没有必要还陷在历史里面出不来,日本人民跟中国人民一样,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强大自我,将国家建设足够强大,让任何敌对势力都不敢轻举妄动,一旦敌人来骚扰、来侵略,将他们消灭就是了。中国政府在得到日本大地震的信息时,第一时间就跟日本联系上,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同情,同时,中国国际地震救援队也是最早到达日本参与救灾的,为日本2万吨的燃油资助以及巨额人民币物资援助,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一个大国应该具有的风度,中国人民的以德报怨必将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誉,这绝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一个人可以对家人有感情,也可以对亲戚、邻居、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有感情,也可以对家乡、对祖国有感情,也可以对所有动物、植物以及其它生物有感情。而一般动物呢,比如狗只对自己哺育的孩子,以及对喂养它的主人有感情。显然,人性在本性意识上的表现就是人类所可以和应该具有的大感情。

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对日本大地震的关心、同情以及无私的援助,就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人性--大义和大爱,因为大义大爱无疆就是最大的人性--爱所有生灵。这种大义大爱的光辉必将给受灾的日本人民以鼓舞,以信心,以爱,也会给那些曾经仇视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愧疚,以打击,这种大义大爱也将赢得更多的日本人对中国友好。

谨以此文向在日本大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中遇难的人表示哀悼,向在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的日本人民表示慰问,并真诚希望中日永不再战。

也想通过此文正告那些抱着军国主义亡魂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如果豺狼来了,我们有猎枪在等着。

编者按:只有在灾难面前才能更加显现出人性,中国人的人性:大义和大爱。相对那些对日本震灾幸灾乐祸者来说,作者这篇文章可说是一篇比较理性的文字。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坚持着自己的本色,这是国人应该做的!

日本地震后的思考

一直以来就想写一篇文章,一个是对日本地震的灾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和鼓励。另一方面就是对当前一些个别人在这次灾难中的行为谈点看法。日本东北沿海发生的8。8级的地震,这不仅仅是日本人民的灾难,也是我们全人类的灾难,全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纷纷对灾难中的逝者表示哀悼,为生者祈祷平安。就在日本地震的前一天,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了

5.8级地震,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向日方表达了慰问和派遣救援队及医疗队协助抗震救灾的意愿。由15名成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已于13日抵达日本并在岩手县开始了救援工作。与此同时,外交部和中国驻日使领馆正全力搜集掌握中国在日人员受灾情况,为其提供领事保护。这一切无疑证明了中国政府对日本灾民的同情与支持,也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素质和修养。可个别无视党纪国法的份子,袖手旁观,幸灾乐祸,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乱,造谣生事,趁火打劫。发表一些令人作呕的文章。实在是有损我中华民族一个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我们都知道。日本曾经在我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中国人民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侵略者最终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受到全世界的审判,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公正的历史。侵略者的可悲下场被全世界人民永久的封存在历史的档案管。成为历史的遗迹。生命是没有国界的。生命是伟大的,无辜的。人民是期盼和平的,世界正在朝着和谐,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这时历史的规律。

天灾,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就如我国这几年一直灾情不断,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灾难,在我国汶川地震期间,全世界都对中国的灾情表示了慰问和支援,《每日新闻》报道,大阪的门真市立砂子小学的学生们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9万多日元(100日元约合6.67元人民币),该校有不少二战遗孤的后代。校长坂田说:小孩子们这时候感觉离中国很近,危难的时候不分国籍,我们希望小孩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日本民众继续关心四川灾区,这既是一种国际的友爱,也是国家与国家,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一种人之常情。一个小孩子都能够作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到呢?真是岂有此理,逆天下之大违,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哦!我只能说:一个把仇恨填满胸膛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也永远不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因为你的心中没有爱1你的心中只有恨!在这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全世界和日本政府以及人民的友好与支持表示深深的致谢和欣慰。

生命是地球上群居的一个团体。任何一个国家的灾难,都是对我们这个团体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大难当头,我们应该放下一切其他因素,奉献我们的一切可以奉献的,当然也包括精神鼓励。盲目的追宠,幸灾乐祸。只能是个别人的无知与愚昧。这样的人我只能说,你无非是人类的败类。中华民族的败类。一个大饼子都能跪着爬的狗!

中国希望和平,世界呼吁和平。这是人类合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战争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灾难,也就是说人为的灾难。毛泽东说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搞好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历史永远不会是停止不前的,物质的文明和文化必将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人文的素质也将会逐步的提高。

也许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但是我们的精神却是丰富的,文明的。高尚的。我们不屈服于灾难,我们要用一种精神去战胜困难。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期盼世界的和平,民族的繁荣,也希望中日友好的关系日益完善。中国有一句话,怨怨相报何时了。大难当头,放下一切,团结一致,奉献出我们能奉献的一切力量。希望日本人民早日恢复健康。重新建立美好家园。祝福中日人民世世代代的友好下去。希望世界永远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期望人类的生存条件永远不被灾难所毁灭。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公民。我们有义务去执行和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有些人尤其是不法商贩,趁机造谣生事,蛊惑人心,一时间所有商场的咸盐被抢劫一空。我总是纳闷。电台,新闻再三的强调。日本的地震不会导致我国的生活用盐问题,可是有些人全然不顾政府的通告,却对不法商贩的小道消息奉若神明。真是让国人啼笑皆非。我就想问这样的人,你为什么不相信政府却要相信那些小道消息呢?这说明了什么呢?你不相信政府是吧?做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世界的和平,我希望我们国家的繁荣,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多学习人家的优点,你要知道一个强国,必然有他强盛的理由。没有一个强国是靠打,砸,强来博取的。一个人要用你踏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用一切行动来证实你的存在与不凡,每个人都长眼睛,毕竟心中都有一竿称,你的一切所做所为,无一不被人们沉入心地,划上一个问号?人生路漫漫,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在这里要从零开始。谦虚,谨慎。不要把自己的前途毁灭在哥们意气之中,你要知道,人与人之间你是说不清楚的。没有人会为你的错误买单。

最后,让我们共同祈祷日本人民早日从灾难中走出来。重新建设美好家园。

编者按:日本地震,不单单是我国伸出了救援之手,世界各国也都纷纷援助。是的,不能忘记那些屈辱,但同时不要忘记“生命是没有国界的。生命是伟大的,无辜的。人民是期盼和平的,世界正在朝着和谐,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所以文章里着重阐明了中国对日本的援助是无可挑剔的,文中观点值得国人思量。

日本地震与中国人

现在这应该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日本地震了,9级!目前死亡3000多人失踪也有6000多人了,其他损失我就不说了,大家在网上都能看到!

可是日本地震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隔岸观火,幸灾乐祸,这些成语被很多中国人运用得很好!

有人说日本地震是因果轮回,70多年前侵略中国,范下了南京大屠杀等一些列滔天大罪!好,如果说日本地震是因果轮回,是报应!那中国呢,中国得罪谁了!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地震,难道这也是报应,难道是对成吉思汗铁蹄踏遍欧洲的报应?

经常会看见有人说日本人怎样怎样侮辱中国,弄一张图片,写上一系列很气愤的话。最后加上一句,不转发就不是中国人!我靠!你可以抒发你的气愤,你可以说出你的想法,但是你不要强加给别人好吗?难道不转发就真的不是中国人了,中国人什么时候这么迷信了!迷信到会相信不转发就会死全家的一类话!要那么说,我前两天接了两个日本留学生,岂不是头号大汉奸了!你那不是爱国,不是正义,是无聊!你在写那个说说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看看自己的电脑是不是索尼的,看看自己的车是不是丰田的,看看自己的手机是不是索爱的,看看自己的家电是不是松下的!然后你在说这些,好吗?

真正的爱国不是写上一个说说,说谁不转谁就不是中国人,而是做些实际行动,可以是抵制日货,可以是上街游行,大家学过政治,书上写着中国公民有言论,游行自由……

真正的爱国不是日本地震了,而我们在这幸灾乐祸,而是做好你应该做的事,你是学生,就学应该学的知识,你在工作,就完成你的任务!真正的做些实事!

真正的爱国不是报仇雪恨,不是没事就大骂日本!没错,每个中国人往前说三代可能和人本人都有仇!但是仇恨不是记忆的最佳方式,你每天早上起来晚上睡觉都要想想几十年前的事你的生活还能继续吗?你这个人还能阳光吗?中国还配得上是泱泱大帮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时就是那么个时代,中国沉睡!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难道高中历史你们没学过落后就要挨打吗?如果现在的中国人还写了个说说,说着谁不转谁就不是中国人!如果现在的中国男人都像小沈阳!如果现在的中国女性只知道韩庚和一起来看流星雨!那中国人面临一百年前的鸦片战争,面临着外族侵略的日子还远吗?

不是让你忘记历史,而是让你换一种方式记忆!只有中国强大了,才不会害怕任何侵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中国强大,说这些的时候,那些无聊的人就软了吧!会说中国强大不是我一个人能办到的,中国崛起不是我力所能及的,没错,个人力量是很小!但是如果每个中国人那么想,结局可想而知!把对日本的仇恨转化成力量!

没错,日本是地震了,感性上说!那座小岛被震的体无完肤,千疮百孔!我的心情就像是看爱情公寓2那样快乐!但是生活是现实的,世界是现实的!现实就不能没有理性!你们真的认为一次地震就能为中国人报仇雪恨吗?

百年前西方国家侵略亚洲!而亚洲只有日本改革成功了,没有受到严重的侵略,而这改革也成功为侵略中国埋下了种子!

60多年前,日本法西斯战争失败!两颗原子弹险些将这个弹丸之国夷为平地,可是日本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依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就算今天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但是人均一下还是中国的10倍!日本地震了,我还是吃着我的泡面,你还是坐你的公交!大家更应该关心一下中国怎样改变大家的生活,关心中国怎样强大,当中国强大到地位可以和一千多年前的贞观盛世相聘美!请问那不是最好的雪耻吗?

大家以为日本地震都有好处吗,或者说对中国有很大的好处吗?现在是世界是一个整体,经济一体化,军事一体化,各种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已将全世界拴在了一根线上,远的不说,就说咱黑大的百特买电子,优盘内存卡马上涨价了!

竟然还有人说中国不应该援助日本,这是个纯牌的sm,中国永远是个礼仪之邦,中国永远是个泱泱大国!中国不会因为几十年前日本范下的滔天罪行而见死不救!如果那样落井下石,和日本有什么区别!何谈泱泱大国,何谈礼仪之邦?再说了给日本援助也就是个形式主义!大家懂的!中国自古以来号称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怎么到这个时候就经不起考验呢?真正的宽容不是说出来的,宽容是当一个有着血海深仇的国家有灾难时而我们还能援助他!你想想!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想起当年对中国的罪孽!而今天中国人的援助!他情何以堪!

中国人不要只记得日本,八国联军侵华你们都忘了吗?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你们都忘了吗?法国公开拍卖中国国宝你们忘了吗?

编者按:面对日本地震,我们不应该幸灾乐祸;真正的爱国,不是报仇雪恨,更不能因此指责同情日本灾难的中国人。文章联系历史,提醒我们:我们记住历史是对的,但记住历史不是为了要仇恨日本人民,更不应该为日本的灾难幸灾乐祸。自然灾害,需要世界一起来面对,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

第三篇:从古代科举制看中国人的“状元情结”

从古代科举制看中国人的“状元情结”

摘要:科举制自出现以来,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代的发展,历经1300多年,而状元则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时至今日,“状元”一词仍是中国人心目中是成功的象征,在中国人心中更是有着根深蒂固的“状元情结”。

关键词 : 科举制

状元情结

科举制在我国历经沉浮,状元作为科举制的“本土产物”并没有随着科举制的终结而消亡,于此同时它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着形式,在现今的考试制度下,仍然存有一席之地,并且深入人心,成为“状元情结”,这和中国千年科举制是分不开的。

一、科举制的产生、发展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也不同于魏晋南北

[1] 朝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

(一)科举制的开篇——隋唐时期

隋文帝是科举制的正式开创者,隋文帝掌权后,为了压制原北周贵族集团,阻止江南门阀士族势力再度扩张的同时获得寒门士族的拥护,废除九品中正制,于公元587年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开科举士。从此,我国实行了近两千年的科举制开始了。隋炀帝执政后规定:用定期统一考试的方法选取进士。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产生既是隋文帝实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又有其必然性。它把用人大权从士族“中正”手中夺回来,直接由中央掌握,利于中央集权。有计划地按国家需要开科取士,有统一的考查检验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平等地公开竞争,科举制显示出其选拔人才的优越性。唐代的科举制比隋代有较大改进。比如,考试科目由隋代的两门增加到八九门。公元702年,武则天又设立了测试检验考生武艺的武举科。可以看出,唐朝

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要比隋代增加了。然而在唐朝后期,科举制的弊端开始显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科举制造成的拉帮结派现象,形成了新的官僚贵族集团彼此 争夺控制各级政权。

(二)宋元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变革

宋朝自开国皇帝赵匡胤起,就十分重视通过科举制笼络人才。他通过科举制等措施重用文官,加强中央集权,以重屋叠架的文职机构层层控制各级政权,因此宋代也是中国官僚体制急剧膨胀、官僚集团臃肿庞大的时代。宋代科举基本沿袭唐代,但也做了些改革,如英宗后科举考试由一年一次变为三年一次。针对唐代科举之中的弊病,宋代在原来考生要经过乡试、省试之外,把武则天采用过的殿试正式确定为制度。另外,为了制止不正之风,宋太祖取消了唐代的举荐制,同时实行了更为严谨的糊名制度,还加上誊录法。宋代采取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科举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取士不问家世,只看个人才学”的比较完善的选任制度。尽管科举制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但中央政权正是通过这一渠道与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结成了强大的政治联盟。辽金元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起家,或建立北部地方政权或入主中原,与以农耕为主的汉族既有民族矛盾又忙于攻占杀伐,加之社会尚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总的说来都不如唐宋重视科举制,致使科举制一度中落。

(三)明清科举制的强化

明继承了元代科举与学校结合、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主要考试内容的做法,有利于协调育才和选才的关系。但在实践中,明清时的学校培养是手段,考试取人才是目的。士人入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博取功名利禄,所以学校只能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清朝取得天下后,为治理国家,顺治二年开始科举取士,清代科举制大体延续明朝旧制变化不大,清代修纂了一部《钦定科场条例》,对科举作了详尽的规定。清代科举考试公分为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此外,在清代,出上述四级科举考试外,为招揽“经邦治国”、“经世致用”的特殊人才,在常科外还设特科即博学鸿词科和经济特科,皇帝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考试录取。明清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以八股文为主。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均出自“四书”,内容是模仿古代圣人或圣人弟子的口吻来解说儒家经典,观点必须限制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二是文章形式有严格的规定,形式非

常死板。随着鸦片战争的发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股文完全不适用。于是,1905年2月,清政府正式下诏废除了科举制。

二、科举制的重要地位

(一)科举制限制了中国地方封建势力的发展,从而巩固了 中央集权的政体

隋唐以前,中国的官吏任用制度曾经历了四个阶段。西周实行世卿禄制、秦推行军工制、汉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但这些制度都不适应统治的需要。隋唐后采用了科举制选拔官吏。科举的基本原则是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于是庶族地主乃至平民百姓都有了入仕的机会,而豪门子弟却因面临激烈的竞争随时都可能被淘汰出仕途。因此,地方豪门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受到极大削弱,很难长期持续地发展它们已经取得的地位和势力以形成割据力量,而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薄弱是中央集权政体得以巩固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我国自隋唐以来,高度中央集权的政体很少受到过严重挑战的原因。

(二)科举制度促经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第二,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玄虚思想也有积极意义。第三,中国的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对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起过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对官员的选拔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状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科举出身的官员,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知识,提高了我国官员素质。

(四)科举制发展和强化了儒家学说,从而使封建统治者用儒学统一了中国文化

实行科举制后士人只有精通儒学才能做官,只有钻研儒学才有出路。这样,中国封建统治者借助科举制真正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统治策略,用儒学统一了中国文化。随着儒学在中国不断的强化和发展,中国的思想文化也逐渐由开放性的多元文化体系演变成封闭性的一元文化体系。可见,通过科举制,中国封建统治者又从意识形态方面巩固和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正统地位。

三、科举制下状元的简况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 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周 家老是兴兴旺旺。”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在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产生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之巅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 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 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

[3]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 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 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①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 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4]。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

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 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 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易于巴蜀之道。

正是由于“状元”路是如此艰辛,而成为状元之后又是一登龙们,声价十倍。其苦与福的反差更是强化了百姓心中关于“状元”的神话,自此“状元情结”已根生与人们的心中[5]

四、今日“状元”,再现人们“状元情结”

[6]自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我国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来,高考就成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在百姓心中,这无异于古代科举是选拔,认为只有进入好的大学才会有光明的未来,这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寒窗苦读,学而优则仕,追求金榜题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状元为荣”的思想观念,再次穿越千年,涌上人们心头。

目前“状元”一词已频频出现在我们的高考中,由每省市的文理“状元”,到单科状元,于是全国“状元”无数。国内顶级和港澳的知名高校也纷纷高调对高考状元展开了追逐[7]。一些名牌大学,以录入“状元”为骄人业绩,中国一

[9]流大学北大清华更是“状元”云集,各省市的基本都网罗在名校的门下。这更是催生了中国人的“状元”情结,把“状元”看成是高官厚禄,事业有成的前奏,更是“绩优股”的代名词。不仅如此,媒体更是大肆宣传“状元”,各省、地县级市的报纸的头条在醒目的位置,都会以专门的版面进行类似的报道。而国内的新浪、搜狐等知名网站都会争相以第一时间邀请状元们或相关的专家展开在线的访谈;[10]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也曾专请状元做嘉宾;而状元所在的母校,则往往在学校的大门前打出鲜红的横幅,甚至在城市人群聚集的街道都会出现“热烈祝贺××高中的××同学获得省/市高考××状元”的条幅。在这些铺天盖地的宣传面前,街头巷尾民众议论的话题自然与此相关[11]。各地政府对于“状元” 更

是给予高额的物质奖励,展示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制度研究的文化“情结”显示出,文化在制度分析中占重要一席,也表明特定文化具有促进或制约制度变革的作用,忽略了文化因素,人们对制度的生成、演变和转型等理解将是不全面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持续最为久远、体系最为完备、范形最为稳定的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在千余年的社会中占据着社会中心地位,是因为科举制的制度设计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契合性。譬如,众多举子能够“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劝学篇》)地如此刻苦勤奋,社会上下能够出现“五尺

[12]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重学风气,何以?就在于科举制的目标导向与“学而优则仕”的中国文化特质的呼应。状元之所以能在神州大地上经久不衰,这如果不与文化与制度关联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就无从回答科举制影响的广泛与深刻性。

五、结语

科举制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根生科举制的“状元”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随着时代的变迁,“状元”一词虽已远离古代科举制中最直接的意义,但它具有的光环却经久不衰的积淀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成功的代名词,并成为一种“状元情结”深刻的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种“状元情结”是1300年的科举历史是滋生出来的文化产物,对于其背后带来的影响或许各个学者有着各自的看法,但不论其利弊,我们不可否认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更成为无数莘莘学子受教的动力剂,推动着我们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68.

[2]王炳照. 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 民出版社,2002:105.

[3]郑若玲.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制度文明为中介[M].大连大学

学报,第29卷 第1期.[4]张伟.中国高考制度的变迁.基础教育,2006年 第7期.[5]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7]付 康.由“高考状元”热现象之众议引发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第1期.[8]张晓光.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3月.[9]傅国涌.告别状元情结.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8月.[10]刘长铭.培养人才必须放弃科考情结或状元情结[J]. 教育论谈焦点, 2010年3月

[11]萧铮.解不开的“状元情结”.世纪论坛 , 2010年6月 [12]杜佑.通典:卷15·选举典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第四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国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一、年龄的文化差异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ребенок、девочка、девушк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Да что же вы все время подчеркиваете мой возраст?‖(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

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二、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和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到别人称赞时,中国人大都先自贬一番,习惯用―哪里,还差得远呢‖,―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您‖等一类的谦词做答。俄罗斯人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会感到莫名奇妙,不知所云。

三、中俄词语间韵意的差异

由于中俄两国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的不同,导致两国人民在交际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如俄语中的шляпа,除表示―帽子‖这个基本词义外,还有特殊的附加意义,喻指―萎靡不振、无能的人‖。这是由于在古俄罗斯只有富人戴帽子,穷人却没人买帽子,而富人又都很懒散,从而衍生出这种次生意义。现今俄罗斯人开玩笑说:―Я—шляпа‖,对于初学俄语的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帽子‖与评价一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帽子除了指日常的服饰之外,我们所说的―戴绿帽子‖,俄罗斯人也会象陷入云里雾中,疑惑不解,这是由于俄罗斯人根本无法理解―戴绿帽子‖和妻子有外遇能扯上什么联系。

中国人认为喜鹊是报喜的鸟儿,是吉祥的象征,认为―喜鹊枝头叫,喜事要来到‖。在传说中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就是喜鹊来搭桥。所以有―搭鹊桥‖和―鹊桥相会‖。俄语中的―сорока‖(喜鹊)在俄罗斯人的印象中指的是搬弄是非者,有些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麻雀;―Всякая сорока от своего языка погибает(喜鹊都因最快而倒霉)‖;―Сорока скажет вороне,ворона борову,а боров всему городу(喜鹊告诉乌鸦,乌鸦告诉公猪,公猪传遍全城)‖。―журналъ‖(鹤)在俄罗斯人眼中是忠于祖国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眼里象征的却是延年益寿;在俄罗斯文化中,―дракон‖(龙)是生有双翅,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在中国,―龙‖深入民心,―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海内外的华夏儿女都自称为―龙的传人‖,古代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词语所表现的韵意差别甚大。

四、俄汉词语数字中文化意义的差异

数字除具有本身的数量意义外,还兼有神秘―非数字‖的意义,他们被称为―圣数‖或―神秘数字‖。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七‖(семь)有其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们通常把―七‖看成幸福和吉祥的数字,如成语―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如登天堂);Одного твоего слова достаточно,чтобы он по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只要你一句话就足使他感到如登天堂一样幸福。)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因此,在很多谚语、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семь‖(七):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семимильными шагами(一日千里);семь пядей во лбу(非常聪明)。如果说俄罗斯人热爱数词―七‖,那么中国人更热爱数词―九‖。(девять)因为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所以它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数。李白诗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重霄或九重霄,指及高处。九天也指皇室,九重旧指帝王所居之处。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计‖。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九牛二虎‖、―九关虎豹‖,―九牛一毛‖,―九故十亲‖,―九九归一‖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不同。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模式上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在具体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谈判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的条款和一些细节问题。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的具体表现是非常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而往往缺乏一个总体原则。

中俄双方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冲突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重―义‖还是重―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应―重义轻利‖。在现代国际贸易活动中,中国人仍然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生意成功的关键。中国人总是先交朋友,这叫作―感情投资‖,期待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地的关系。商业谈判中,中国人希望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讨论和解决问题,有时会舍小利而顾大局。而俄罗斯的文化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人言利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各种商业活动―唯利是图‖。人们在交易活动以商业―契约‖为准,法律意识非常强,缺少中国人很看重的人情味。俄罗斯人认为,生意是生意,人情归人情,他们也不会从一开始就作长期合作的打算。

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的原则,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敌视对立的态度,尽力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心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救文:《多语种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2]戴桂菊:《俄语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2005年。

[3]周力:《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4]王淑杰:《语言学习中的中俄文化差异》,《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3月。

[5]《俄罗斯语言国情辞典》,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

[6]《Словарь синонимов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справочник》。Москва:Русский язык,1995。

第五篇: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心理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本文的宗旨,建议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中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曾指出:“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它也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价值观的角度对中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具有一种方向性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心理学内涵

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 1951)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

(一)从内容上看,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

价值目标是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是关于“人的行动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价值手段是个体为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人怎样行动”的问题。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的判断,是关于“人的行动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的问题。价值评价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和社会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价,并由此产生值得不值得、幸福不幸福的价值感和意义归纳,从而对价值目标和手段的方向和程度以及相应的社会行为产生或促进或维持或组织或改变的影响。

(二)从心理结构上看,价值观包括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是指对事物价值属性的感知、理解以及对事物价值大小的认识、评价。一个人对事物形成价值认识的同时,相应的也产生了对他的情感体验。当一个人认识到某事物能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时,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情感,或尊敬他、或同情他或喜欢他,而当一个人认识到某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有害于自己或他人时,就会鄙视它,憎恨他,厌恶他。意志因素是指一个人从自己的价值认识出发,根据自己的选择性情感体验,采取措施,克服困难,以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或实现自己确定的价值目标的心理过程。影响价值观念形成的因素有个体的需要层次、自我意识特点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就是由其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造成的,而这些价值观念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情绪和人格发展。

二、价值观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关系

(一)中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是由个体的价值冲突引起的

目前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处于价值选择的困难之中,也就是出现了价值冲突。它包括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这种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冲突,冲突不能及时解决,个体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情绪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问题。如中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出现的自卑、自负、嫉妒、空虚、双重人格、自杀、自我封闭、盲目从众、逆反、自私、享乐等,这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实质就在于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自卑、自负就是自我评价不正确,过多地自我否定或过多地自我肯定,产生的一种狂妄自傲或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嫉妒是因为只注重暂时的表面利益,看重优越的地位及孤立浅薄的评价方式引起的;空虚就是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万念俱灰等错误观念导致的;双重人格的形成,是中学生律人律己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并存中彼此消长的反应;而自杀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价值评价的客观性和多维性等因素的不合理性造成的,这种不合理性是个体对当前挫折产生了错误的态度和认知。自我封闭的学生很少或不受外界影响,极力维持已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使自己陷入怀旧、失衡、自得状态中,过度的恋旧使他们思想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与沟通,因而感到孤独。盲目从众的学生,面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在未作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情况 下,盲目模仿,从而导致社会角色混乱。具有逆反心理、自私心理、享乐心理等的学生就是价值观念错位。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而起作用的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学校状况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区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气质、性格、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身处相同的环境,面对同样的压力和挫折,不同的中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其实也就是其价值取向不同。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其可以看出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求自己能自知、自控、自律,从而使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充满自尊、自信。

第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要求个体了解外界,积极支配环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对于适应的一些信念如宽容、热心、友爱和合群等,本身都是价值观念。

第三,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要求个体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走向自我完善,怎样走向“自我完善”,这就是关于“自我”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第四,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马斯洛提出人们应向着“越来越完善”努力,也就是向着大多数人叫做美好的价值前进,向着安详、仁慈、英勇、正直、热爱、无私、善良前进。心理健康的伦理道德标准就是要求个体具备进步的价值观。

(三)协调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是:“是否具有一种正确合理的哲学观。”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也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合情合理的哲学观,那么他就不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我们中国也有世事无好坏,心境使其然的说法。这里说的哲学观、心境事实上指的就是一种认知、一种对现实的看法,即价值观。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拥有和谐统一的人格系统,价值观念是人格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部份,使人生观的核心。它最能体现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因为人的活动选择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这种思考过程总是和这样的五个问题相联系得:需要与否、喜欢与否、值得与 否、能够与否、实行与否。这五个问题都必然和一个人的认知———价值取向相联系,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对事物是否值得的考虑就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各种认知是相互协调、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心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平衡,它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是一个人心理过程的背景。如果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人的心理就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反之当价值观处以一种矛盾的和不稳定的状态时,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就会产生认知失调,造成不快,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此一个人具有协调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我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条件。

三、建议

中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存在必然的联系,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所以,笔者建议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常常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困惑中,感情的激动多于理性的思考。学生们感叹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反差,也感受着外部教育和自己内心价值判断水平、道德水平的矛盾。再加上社会上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摇摆性和反复性。因此在中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孤独、矛盾和困惑,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知识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健康价值观等。价值观作为他们的行为观念体系,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方向,对于他们的人格养成、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质性意义和作用。

(二)进行价值观教育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

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采取单一固定的方式常常难以奏效。实践表明,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从对象看,应采取多层次的教育,在中学生价值观中,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文理差异、个体差异等,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围绕价值观这个主题,根据不同需要适当变化,进行立体化教育。通过各种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从 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形式上,应尽量多样化。如果老是采用一种形式,它们就会感到厌倦。由于价值观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花样翻新。因而在教育中采取生动活泼、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就会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多样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我国教育工作者目前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并进行实验尝试的主要教育模式有:整体构建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活动教育模式、心育工程模式、学会负责教育模式等。国外学者提出的价值澄清模式理论,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导获得的。价值澄清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多样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有着启发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更应体现多样化色彩。包括:第一,情境教育模式,指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典型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第二,案例教育模式,指利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具体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迹、事件、活动的记述组织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第三,双向互动教育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四)融价值观教育于多学科的教学之中。

第一,要从文化知识教育角度考虑。文化教育要真正地与中学生的精神思想融合,成为个人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并使之转化为中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考虑。价值观教育决定中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理想、规范体系、实践模式、价值本位的取向,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人格的完善、个体的身心健康;第三,要从法制教育角度考虑。在当前社会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和人们的自律意识匮乏的情况下,强化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注意培植并发挥中学生先进群体的积极作用。

同辈群体对于价值观的确立有很大影响,我们应重视这种影响,加强对中学生同辈群体的正确引导。要培植中学生先进群体,并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例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广泛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使中学生更加理性地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未来,深刻反省自身,在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 价值观。

(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载体的积极作用。

许多文化现象是携带价值观的传播媒介,有些甚至是价值观的体现、象征或标志。第一,要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第二,要有效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教风、学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和习惯、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环境布局等方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中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七)要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家庭和社区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些家庭教育的缺陷日益显露,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要么对子女管教过严,使他们形成了冷酷、缺乏自信等不良性格特点,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中学生通过参与社区生活,可以获得各种角色扮演的机会,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社会规范及其对个人的约束。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下载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推荐本文 -----------------[摘要]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戴春花 《考试周刊》2008年 第52期 作者:戴春花 时间:2016-01-11 浏览:68 话题:教育学习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化 中华文化 价值观 中西方 摘要: 价......

    从财务战略角度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浅析中小企业困境问题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财务困局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

    从教育功能角度看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范文)

    从教育功能角度看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 汕尾市业技术学院 103数学教育2班 第七小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充分暴露。......

    从符号学角度看中英文广告翻译(小编整理)

    从符号学角度看中英文广告翻译 Semiotics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摘要:广告的价值在于其广泛的宣传效果和......

    从价值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突在实质上也被理解为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使其脱离了旧的轨道......

    换一个角度看中小企业融资难

    换一个角度看中小企业融资难 发布时间:2009-5-5信息来源: 中小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是创造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同样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

    从“三生教育”的角度看中小学美术教学[合集5篇]

    从“三生教育”的角度看中小学美术教学 “三生教育”课程的实施,给美术教育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内容,充实了美术课程,通过融合“三生教育”,在艺术课魅力的作用下,学生受到潜移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