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5:3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第一篇: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构建和谐XX”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XX”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市有农村人口260余万,占全市总人口的近80%,有村民委员会2242个,村民小组17745个。建设和谐、稳定、文明、有序的农村是“构建和谐XX”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保障农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一)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进一步落实。在民主选举方面,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产生做到了依法办事,尊重民意。在已经结束的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群众积极参选,全市具有选民资格的群众参选率近80%,2242个村委会的干部全部实行了直选。换届选举后,一大批有文化,热心为村民服务的致富能手当选为村委会干部,全市村委会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0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充分体现了民权和民意,村委会活力进一步增强。在民主决策方面,大多数农村逐步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从议案的提出、受理到议定和实施,逐步步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在民主管理方面,各地创新了管理方式,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得到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村干部工作移交制度得到巩固,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得到规范。在民主监督方面,充分发挥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加强了村级事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得到普遍推行,民主评议、离任审计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三)村务公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规范。大部分村委会根据实际和农村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村务公开的重点,充实了公开的内容,将农村税费减免、村级集体财务、种粮直接补贴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了公开的重点。在公开程序上,严格执行先由村两委通过联席会议依法提出公开内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的公开程序。明确了公开的时限和时间,要求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全市村务公开的公开面达100%,公开规范化达90%以上,沙湾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四)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成效明显。各地广泛开展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促进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的协调发展,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五通桥区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沙湾区、沐川县被评为全省村民自治模(示)范区(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有待提高。近年来,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对村民自治在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能自觉贯彻执行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仍习惯于搞行政命令和发号施令,随意撤换、停职和诫免民选的村委会干部,不尊重民意,造成干部群众上访。如先后发生的市中区凌云乡凌云村、峨眉山市绥山镇符文村群众到省政府集体上访的事件,就是因为村民的民主权利受到侵犯。有的村民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在选举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工作中,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敷衍了事的态度。

(二)村“两委”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协调。有的村党支部把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片面地理解为党支部包办一切,不注意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使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流于形式;有的村委会干部错误地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只对村民负责,不尊重党支部的意见,不接受党支部的领导,把党支部抛在一边,造成“两委”矛盾,形成村“两委”班子两张皮,工作不协调,各自为政。

(三)村务公开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部分村委会村务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公开内容不够深、不够全,个别的还缺乏真实性;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平时不认真公开,检查时才重视,使村务公开栏成为应付群众的牌坊;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未建立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对群众提出的要求不作说明和解释,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

(四)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和村民自治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有的地方村委会选举和村务公开普遍受到重视,但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工作则比较薄弱,大多停留在一般要求上,缺乏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有的地方存在间接民主代替直接民主的倾向,在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有的地方监督措施不到位,对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了村民自治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一个加强”、“两个提升”、“三个关系”、“四个制度”、“五个规范”。

一个加强:即加强党对村民自治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村民自治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村民民主选举、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日常村务管理和对村务全面监督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两个提升:即提升村干部素质和村民代表素质。加强对乡镇干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培训,全面提高乡村干部联系群众的凝聚力、率先垂范的感召力、团结协作的战斗力、求真务实的进取力。充分利用党校和党员活动阵地,帮助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理解和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增强依法治村意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提高广大乡镇干部和村民代表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创业意识,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康发展。

三个关系:即各职能部门和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关系,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关系,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民政部门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并负责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工作等制度建设和村务公开基础阵地建设;组织部门着重抓党支部和党员议事会议建设,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业绩进行考核;农业部门着重抓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着重抓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和农村干部的廉政建设,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而村委会是农村群众的自治性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不再是过去的领导和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关系,对于村委会依法开展的自治活动不干预,更不能把依法属于政府的职权和义务强行加给村委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重点要注意不能因为实行村民自治而放弃党的领导,也不能以党的领导代替村民自治,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村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依法参加村级事务管理,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落实;村委会干部要自觉增强党性观念,在党组织领导下团结广大农民群众齐心协力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

四项制度:一是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作为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每5-15户选举一名村民代表,组织群众民主推选自己的代表。与此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村民理财小组,并对村民代表和村民理财小组的工作方法、内容、程序进行明确和规范。二是完善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村民代表定期走访自己所代表的群众,征求群众对村上工作的意见、建议,反馈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情况,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保证政令畅通。三是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坚持把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公益性问题和村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一事一议”,有效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四是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结合工作检查总结,乡镇党委每半年组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对村干部进行评议。在村干部述职的基础上,采取书面测评与讲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主测评,对群众评议不称职票超过半数的进行诫免谈话,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二的,按照程序依法调整和罢免。

五个规范:一是规范村务公开内容。把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向群众全部公开,并对公开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充实。二是规范理财程序。变事后理财为事前理财,凡大项财务支出,一律由理财小组先讨论后执行。三是规范公开领域。坚持乡镇的政务公开、村级的村务公开、组级的组务公开一起抓,整体促进。四是规范公开形式。严格按照要求,在村干部及群众居住集中、醒目的地方设置固定、永久的公开栏和“明白墙”。五是规范村务公开时间。根据不同内容,采取随时公开,定期公开和年终公开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篇:浅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浅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赫山街道办事处杨朝霞

党的十六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村务民主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效措施。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诸多矛盾和问题、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形式。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宣传不到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理性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五四运动算起,民主启蒙在中国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商品经济的落后、封建专制遗毒的存在,中国人民的理性民主意识不强,专制、非理性和无政府主义等观念仍阻碍着民主的传播和建立。从干部的角度讲,有的人没有认清民主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专制史的彻底否 1

定,需要作出巨大的、艰辛的、长期的努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民主是创新的机制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民主进程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振兴。有的基层干部把民主作为自己集权统治的一种策略,摆脱不了专制意识的影响,控制甚至歪曲民意,把神圣的民主看作是可随意篡改甚至是实现集权的工具。从群众的角度讲,既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又有无政府主义的意识存在,缺乏理性民主观念和系统的民主理论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民主权力,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受集权影响,漠视民主。不相信真正民主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集权者骗人的把戏,不看重自己的民主权力,人云亦云,或者滥用权力,致使宝贵的民主权力失去意义甚至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别人赚取权利的工具。二是非理性民主。鉴于有些人缺乏理性民主观念,宗族意识、集团意识、利己主义观念的存在,一旦给予民主权力,往往把这种权力作为宗族、集团或个人获取利益的手段,不顾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在选举中为达到自己的私利而抱成一团,民主权利成为集团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工具,使民主遭到扭曲甚至倒退。三是无政府主义抬头。由于缺乏对民主的理性意识和系统的民主理论的教育,一旦给予民主权力,小私有者的无政府主义意识就会抬头,表现为一盘散沙,严重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主张不要政府和村委,各家顾各家,无为而治,拒绝民主权利或者滥用权力。民众的以上行为会造成一种严重的假象,似乎在农村实行民主没有条件,甚至把在农村实行民主看作是农村不稳定的原因,更迎合了一部分有意或无意地习惯于专制的人的观点,否定民主在中国的巨大进步意义,歪曲控制民主,把民主作为实现集权的工具。

第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需要进一步健全。民主是一种进步的思想理论,是人类在政治制度的长期探索中取得的重大文明成果,但他更是一种严格完整的政治制度和运行程序,换句话说,民主的进步性正体现于民主制度的安排及这种制度安排给大多数人带来的巨大利益。因为在人民主权达到共识后,通过怎样的政权组织和程序安排使民主落到实处是一个重要课题。单以政权来源和目的来界定民主是理想主义和乌托邦化的概念,只有经验的、描述的和程序的民主概念才能够提供分析上的准确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使之成为有用的概念。因此,严格完善的民主制度和运行程序比民主理论进步性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也是历来民主实践的重点。在我国的民主实践中,人民当家作主已得到普遍认同,重要的是怎样把宪法的规定变为现实。这就需要有一整套可操作的严密的制度和程序,确保民主的正确贯彻执行。目前,基层民主在制度上还不十分严密,程序上还存在漏洞,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对制度与程序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执行中的混乱就容易发生。

第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从民主发展的规律看,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进步,民主的启蒙、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过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实践中的制度安排,必须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作为民主实践的主体也只有在民主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民主的理解和认同,理性民主观念和民主经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这就表明在民主实践的初期,由于民主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民主操作的不规范甚至某种程度的混乱是一种正常现象,是民主逐渐走向正轨的必然表现。如第一次选举,可能出现群众不选、乱选和其他非理性的选举问题,但一旦他受到了非理性选举结果带来的损害,第二次选举就会更庄重和谨慎一些,依此类推,选举就会逐渐走向正轨。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民主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它的规律性,牢牢把握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倒退。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对民主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使民主进程停滞、扭曲甚至倒退,影响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要加大教育、引导和规范的力度,在正确的民主思想的指导下,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尽可能减少民主实践初期的不规范现象,注重用严格科学的程序和制度来保证民主实践尽快走上正轨。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进行。我们的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国家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唯物辩证法是其根本的哲学指导思想,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主权是党奋斗牺牲的出发点和宗旨,也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原因,更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落实、健全和完善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基层民主建设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一事无成。

第二,加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要大力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理性民主教育,明确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民主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了解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干部群众的理性民主观念。尤其要加强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民主

理性教育,保证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实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三,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抓好四个环节,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民主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严密的可操作的程序,因此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的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选举中应建立健全选举组织办法、候选人产生办法、候选人竞选规定、秘密选举规定、公开选举结果规定等制度,确保候选人和选民的合法权利,确保选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决策时应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益,严防歪曲控制民意和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民主管理中要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具体规定各项村务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越权代管无效。民主监督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村民理财小组和其他村级组织的工作规程,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创制权、罢免权和否决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是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衔接的统一整体,各项制度要环环紧扣,严格建立,狠抓落实,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给稚嫩的民主带来严重的损害。

第四,在实践中完善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措施和制度,使干部和群众在民主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提高理性民主观念,养成良好的民主行为习惯,保障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第五,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民主与

法制的关系。民主和法制是统一的范畴,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没有民主的法制是专制,没有法制的民主不可能巩固和健全。应及时地把民主成果以法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新的基础上推进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二是,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与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党与村民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冲突和矛盾应协商解决。具体说来,村党支部的任务是领导农村的各项工作,这种领导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村委会作为民选组织,也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当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应以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评判的尺度,以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标准,而不应出于个人和集团的私利而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应本着人民利益为重的原则依法协商解决矛盾。三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乡镇政府是一级政府组织,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两者没有隶属关系,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的工作,而不是领导和直接命令,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都应严格依法开展自己的工作,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依法保障自己的各项权利。四是村镇民主与整个民主进程的关系。村级民主是中国整个民主进程的开端和基础,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民主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各级民主都应有序地健全和完善,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巩固和提高。

第三篇: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抓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持农村稳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农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充分调

动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制度保障。但是,通过在富强村三个月来的帮村工作以及参与换届选举的整个过程,感受到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尽管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作为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对民主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到位。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部分村社干部简单的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只要任何一件重大事务是大多数人投票通过的就是民主,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认识事实上剥夺了每一个农民群众真正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在许多实际决策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对所议之事掌握的信息和村社干部不对等,在议事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规则参与表决,没有真正达到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求。还有部分村社干部认为农民群众的素质还普遍偏低,请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是在搞形式,在农村推进民主建设时机尚不成熟,也没有必要。还有些村干部担心扩大了民主会使自己在一些事务中“做不了主”,影响威信。2.农民群众对民主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在笔者多接触的农民群众中,大多数认为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或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的就是民主,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带有强烈的反感情绪,这种认识实质上破坏了民主的内涵----即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广大村民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完整体系,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大部分农民群众除了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外,要享有其他三个民主权利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以富强村为例,全村有9个社550户2300多人,除小部分农户分布在宜长路两侧外,大多数农户分散在交通不便利的地域内,很多村民一年见不到几次村干部,加上外出务工、部分队社干部不负责任等因素,使大部分村民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相应的信息,部分村民参加一次活动要步行1-2个小时,阻碍了群众对民主活动的参与,从而使大多数村民不能直接参与重大村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三)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

1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缺乏足够的认识,村务公开在实践中存在着随意性、零散性、形式化等问题,许多群众关心真正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公开。2.是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都是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督促下进行的,从而使村自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有一定的应付性、被动性3.是民主管理活动还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重形式、轻内容、时松时紧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民主活动缺少有效地检查督查,其真实程度和效果往往是依靠村干部自身的认识和觉悟。

(四)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民主政治建设的滞后

富强村经过近几年长足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的现实是,除了极少数先富的农户外,还有相当多的农户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少数农户的基本生活还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解决生计和提高生活水平上,而无暇顾及参与民主管理。全村无任何集体经济,村级活动经费没有保障,很显然,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没有切实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建设,至少也是没有活力的民主政治建设。

(五)传统性心理和习惯性服从心理定式的影响

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很多农户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形成不同的宗派、家族势力,在这种群体的影响下,使农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自己的批评建议带有很大顾忌性,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从众心理而不愿当“出头鸟”。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过分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实际上就是组织一把手的意图),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服从心理定式,对要求他们积极发扬民主作风心存疑惑,甚至认为是一种变通的形式主义。在我所参与的村党代表选举中过程就很能体现出许多党员存在的这个问题。这些因素使得党员、村民不能真正参与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去。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必须加强村党支部的建设,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来指导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避免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和陷入无序化。一方面村党支部要界定村两委的职责,使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接受党支部的监督。另一方面村党支部要避免统揽一切,保证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同时,村党支部要作好自身的党内民主建设,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党员对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并通过党内民主来引导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二)加快经济发展,为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用好各种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农政策,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发展经济,使农民群众解除物质生活的后顾之忧,激发政治热情,增强民主意识,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

(三)加强村级民主建设的宣传教育。要让群众知道,积极参加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民主活动,不是毫无作用的形式主义,让他们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和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教育,让群众真正明白,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是保证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权利的重要手段。要教育群众,选好村干部、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努力通过民主决策,多办好事实事,增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实感。

(四)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内容具体化和程序化,严格按照制定的程序办事,扩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保障农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信息平等权,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用法律法规来指导农村各项事务生活,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富强村为例,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细化的方式写入村规民约来指导村民的行为,为村民积极参与村事务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五)通过树立一些适当的典型或例子来打破既有的习惯和心理定式,使农民群众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只有充分行使赋予的民主权利,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愿望不大可能实现。在如何行使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我认为民主监督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中来保障它们的实施。而用什么方式来保障民主监督的顺利实施,将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必

须面对和探索的问题。

刘竑

二〇〇六年九月八日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某村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状思考

社会调查报告:某村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状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摆放到国家社会层面上来,并视之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经济、政

治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切实改善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成为了各项建设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自1988年在部分地区试行直接选举的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直接选举已遍及全国农村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的现代化离不了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从农村改革20年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农村会出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生活幸福的局面;反之整个农村会呈现发展缓慢,治安恶化、村民怨声载道的态势。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的工作,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变化无一不是党的政策积极引导的结果。同样,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只能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才能健康发展。

几年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济南郊区的村,它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如何,有那些成功的经验,为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总结该村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影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展望未来,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参考思想。

二、调查内容、对象、时间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村名自治中的政策、组织、活动频率等与村民自治息息相关的各项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和因果分析,以期得出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二)调查对象

村村民委员会干部5人,村民代表15人。

(三)调查时间

3月下旬。

(四)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村村干部及全体村民为调查对象,以个人为单位,以结合他们的姓名顺序排名进行分析。为了调查分析的简单化,本次调查还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村民的资料库中进行抽样分析。调查样本为20人,采用资料登记数据库与结构式访问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本情况

济南市镇村位于济南市镇中心内心地带,全村共有141户,540多口人,1000余亩耕地,3个村民小组,27名党员。王奉海自198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干部群众,26年如一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甘于奉献,清正为民,使全村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近年来,村先后被评为绿化先进村、区级先进文明村,王奉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15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从1983年至今,连续26年镇人大代表。

根据对农村和基层的定义,基层民主建设由此就可以被界定为:政党、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及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权利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环境建设等的实践,其中主要是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基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新体制,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保证农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 主要力量。一般而言,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分为两种: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和基层国家民主建设,即由人民群众行使其民主自由与权利,对基层的社会管理事务等进行直接或者间接形式上的管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就属于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它是培养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和举措。而乡级民主属于国家基层民主建设,它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国家行政部门所实行的民主,它的启动实施过程始终由国家政治权利直接介入与管理,是一种国家的政府行为。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同时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国家可以下放权利到乡村来,以培养农村地区的社会自主性力量,促进基层社会民主建设。而基层民主建设又可以反作用于基层国家民主建设,促进民主的发展、完善和升级。

该村通过建立村党委领导办公室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管理条理,定期举行例会并鼓励村民旁听,同时还公开选举过程,有效做到领导班子人民选。

(二)创建的主要成效

1、促进农村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新时期新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发展和飞跃,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人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提升,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多角度的建设。

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地位和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政治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而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我党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农民是我党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支持力量。该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使得广大农民以主人翁的身份直接参加决策,参与管理农村社会生活领域的各项事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方向,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劳动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而当家做主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程度逐渐加深。农民日益成为生产经营力量的主体,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逐渐显现。在此基础上,农民逐渐参与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了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农民参与基层民主决策、管理、监督与执行农村基层事务,有助于提升农民自身民主政治觉悟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使得农民拥有自我实现的价值和需求,反过来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所以,能否满足我国广大农民行使其民主权利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农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服务为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民主政治化的进程。

3、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和完善。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和文化因素的统合体,是一个各种社会因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复杂的系统。农村的全面发展必然包括民主政治化进程,没有民主政治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基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自治内容的建立和完善,既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基层民主应当涉及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因而,村民自治的重点应当放在村务公开、村民议事上,要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而不是把农村的直选作为评价村民自治的唯一标准。村民在自治管理中对于自身日常具体事务缺乏管理权限,故而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民主政治化进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十分强盛。而农村基层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使得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必备的资金和设施。

3、文化素质较低。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总体上低于城市居民,这样就使得、村民参与自治管理成为了杂合多种因素的群众表决。特别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是集体意识、公共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所削弱,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概念中。

4、传播途径单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依赖于广播、电视、交通、报刊等,而这些在农村基层地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城市,因而对于民主政治思想的普及非常不利,使村民不能及时更新已有的民主观念,导致民主思想意识薄弱。

5、农村积淀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源深厚。农民中有一种实用主义思想和潜在的男尊女卑、辈分排名的旧秩序。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中,也往往不分建议的好坏,而只是按照年龄、辈分排列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主导权。

6、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不够顺畅。村委会选举是一个面向全部村民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各种资源汇集于此。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某些地区追求完全自由的“大民主”思想滋生。

7、少数当选者和党内人员素质不高。党员在群众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一些地区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而使得少数素质低的人员混入党内,造成了党在基层地区形象的打击。而村委会中更是鱼龙混杂,某些历史有疑问的人员进入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

四、关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曾说过:“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通知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几率又有自由,又有同意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建设来谈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就只能陷于空谈,毫无实际意义。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决定了党唯有大力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政治化,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化、地方的民主政治化,加速基层的民主政治化。可以说,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关键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能否有一个大的突破。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并不是指单纯以党内民主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党作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褪尽人民民主发展是党执政的基本政治取向和要求,因此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按照人民民主发展的要求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因而,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既体现在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和效果,也体现在基层民主政治对党内民主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两推一选”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1、“两推一选”是指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实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做法。实践证明,按照“两推一选”选举出的村党支部班子,达到了党员、群众和上级党委三满意。可见“两推一选”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根据初步实践取得的经验,两推一选”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三个阶段:

(1)党内民主推荐。换届前,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吸收非党的村委会成员、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在对原党支部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推荐新一届党支部成员职数至少多一倍的人数确定初步候选人。

(2)群众推荐。各村分别召开村民大会,对初步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要有70%-80%以上的村民参加。乡镇党委对过半数以上群众信任的初步候选人进行考察,却订正式候选人。

(3)党内选举。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会。

2、实行“两推一选”,需要妥善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两推一选”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就要体现在体制上,确定候选人的过程中也要符合当的要求和标准。

(2)处理好群众权利与党内选举的关系。党支部委员要在严格执行党的选举制度和审批程序的基础上,处理好与群众权利的关系,不能以群众投票、推荐来代替党内选举,这样会大大削弱党员在正式选举中的作用。

(3)处理好组织考察与民主推荐测评的关系。当组织对候选人进行考察是党内选举的必需程序,更是强化党对选举工作领导的集中表现。对候选人的考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既充分尊重民主测评结果,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要看所推荐人选是否符合支部班子结构和岗位职责的要求;要看群众一次认可还是一贯认可;要主义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如果少数人反应的情况确实是原则性、实质性的重要问题,被推荐者得票多也不能参加党内正式选举。

(三)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在农村基层坚持民主政治,就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村级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提交全体党员讨论决定,防止个别领导干部凌驾于组织之上,搞“家长制”“一言堂”。

实现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村两委干部工作决策中不民主或者各自为政的问题,还可以有效促进村民民主政治意识的觉醒,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有序运行、齐心协力为人民服务。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要交给广大村民,单反村政大事,仅仅依靠两委研究决定还不算,还要由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议事会充分讨论后再做决定,做到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者决策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地协调两委关系、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支持党员和村民参政议政,还必须建立村党支部向党员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存党支部保障村民自治的制度、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寻味会向村民回忆报告工作制度,以及定期召开由党员、村民参加的民主评议两委成员的工作制度和两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员和村民对两委干部的监督。

(四)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尤其的重要。在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时期,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要有新的思考和改进。切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一方面有益于农村基层地区党员后备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发挥。发展党员是我们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源头,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就可以在源头上提高党员准入的标准,从而确保农村党员素质的水平。

但是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农村党员中存在着少数低素质的党员,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混乱不堪,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应当及时的给予批评教育,甚至清理。同样,还要加强对所有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结合有效考核体制,将工作绩效和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健全激励制度,调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的积极性。

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形成当的建设整体褪尽的工作机制,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以党员整体素质工作的完善为核心,积极做好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我们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力量。

(五)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农村党组织在拨那个村基层就是代表我们党行使执政权的机构,代表了我们党的光辉领导形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好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农村党组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武装自己的头毛,努力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长造型,不断增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的道路。

这不仅要教育农村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利益观,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和依法办事的观念,把代表、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不断壮大党的群众基础,充分尊重广大人们群众的医院,使村委会成为一个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自治活动中来,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协调各方面矛盾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带领广大农民想全面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五、参考文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冯国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第四期。

冯国发,《政治体制改革-来自农村的启示》,山西人民出版社。

官景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华出版社。

顾玉平,《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辨》,吉林人民出版社。

季根章,《乡镇机构改革探索:背景、趋势与对策》,江苏人民出版社。

金钊、胡林辉,《农村“三个代表”思想学习问答》,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李俊伟,《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孟昭华、陈光耀,《民众词典》,群众出版社,1989。

王振亚等,406页,《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

第五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状的调查报告

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摆放到国家社会层面上来,并视之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自1988年在部分地区试行直接选举的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直接选举已遍及全国农村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的现代化离不了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从农村改革20年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农村会出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生活幸福的局面;反之整个农村会呈现发展缓慢,治安恶化、村民怨声载道的态势。同样,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只能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才能健康发展。

几年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济南郊区的董家村,它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如何,有那些成功的经验,为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总结该村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影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展望未来,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参考思想。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村名自治中的政策、组织、活动频率等与村民自治息息相关的各项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和因果分析,以期得出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坎墩街道三群村村民委员会干部5人,村民代表15人。此次调查以董家村村干部及全体村民为调查对象,以个人为单位,以结合他们的姓名顺序排名进行分析。为了调查分析的简单化,本次调查还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村民的资料库中进行抽样分析。调查样本为20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根据对农村和基层的定义,基层民主建设由此就可以被界定为:政党、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及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权利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环境建设等的实践,其中主要是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基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新体制,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保证农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力量。一般而言,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分为两种: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和基层国家民主建设,即由人民群众行使其民主自由与权利,对基层的社会管理事务等进行直接或者间接形式上的管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就属于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它是培养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和举措。而乡级民主属于国家基层民主建设,它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国家行政部门所实行的民主,它的启动实施过程始终由国家政治权利直接介入与管理,是一种国家的政府行为。

3、该村通过建立村党委领导办公室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管理条理,定期举行例会并鼓励村民旁听,同时还公开选举过程,有效做到领导班子人民选。

三、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基层民主应当涉及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因而,村民自治的重点应当放在村务公开、村民议事上,要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而不是把农村的直选作为评价村民自治的唯一标准。村民在自治管理中对于自身日常具体事务缺乏管理权限,故而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民主政治化进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十分强盛。而农村基层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使得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必备的资金和设施。

第三,文化素质较低。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总体上低于城市居民,这样就使得、村民参与自治管理成为了杂合多种因素的群众表决。特别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是集体意识、公共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所削弱,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概念中。

第四,传播途径单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依赖于广播、电视、交通、报刊等,而这些在农村基层地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城市,因而对于民主政治思想的普及非常不利,使村民不能及时更新已有的民主观念,导致民主思想意识薄弱。

第五,农村积淀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源深厚。农民中有一种实用主义思想和潜在的男尊女卑、辈分排名的旧秩序。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中,也往往不分建议的好坏,而只是按照年龄、辈分排列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主导权。

第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不够顺畅。村委会

选举是一个面向全部村民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各种资源汇集于此。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某些地区追求完全自由的“大民主”思想滋生。

第七,少数当选者和党内人员素质不高。党员在群众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一些地区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而使得少数素质低的人员混入党内,造成了党在基层地区形象的打击。而村委会中更是鱼龙混杂,某些历史有疑问的人员进入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曾说过:“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通知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几率又有自由,又有同意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建设来谈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就只能陷于空谈,毫无实际意义。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决定了党唯有大力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政治化,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化、地方的民主政治化,加速基层的民主政治化。

第一,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关键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能否有一个大的突破。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并不是指单纯以党内民主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党作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褪尽人民民主发展是党执政的基本政治取向和要求,因此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按照人民民主发展的要求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因而,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既体现在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和效果,也体现在基层民主政治对党内民主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尤其的重要。在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时期,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要有新的思考和改进。切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一方面有益于农村基层地区党员后备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发挥。发展党员是我们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源头,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就可以在源头上提高党员准入的标准,从而确保农村党员素质的水平。

iii

第三,但是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农村党员中存在着少数低素质的党员,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混乱不堪,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应当及时的给予批评教育,甚至清理。同样,还要加强对所有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结合有效考核体制,将工作绩效和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健全激励制度,调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的积极性。

第四,农村党组织在拨那个村基层就是代表我们党行使执政权的机构,代表了我们党的光辉领导形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好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农村党组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武装自己的头毛,努力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长造型,不断增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的道路。

下载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培训材料)

    《村民委员会组织》解读 (2011年村干部培训) 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区57万人口,有50万在农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

    60年湖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60年湖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谢松保 2009年第10期 ——政治篇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直接行使民主权......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材料目录[5篇模版]

    肖寨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肖寨行政村肖寨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材料目录1、肖寨村党员议事会活动记录。2、肖寨村四议两公开。3、肖寨村党务村务公开留存资料。......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的调查

    **市现有44325个村委会,44.9万个村民小组。我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组......

    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现状的思考

    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现状的思考 村居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作风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创新思路 强化措施 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进......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政管院思想政治教育09级4班 ***李智灵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摘要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

    海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海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