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调研对策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工程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全国普遍推行,**市也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的明显成效。如何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使得大学生村官“留得住,用得好”,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一
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农民,更需要一批有抱负、有激情、讲奉献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聘任大学生到农村去,不仅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之举,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希望所在,更是培养和造就一批“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全国百强县的**市在这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且提出了“一村一名高校毕业生”工程。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气象,他们发挥自身专长,传递农业科技、传播先进文化、引进先进技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正日渐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基本情况
2008年上半年,**市在岗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146名,计划年内完成“一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从**市来看,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如下:
1、学历构成。大学生村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全市146名大学生村官中,大专学历52人,占35.6%,本科学历92人,占63%,双学士学位1名,硕士研究生学历1名。
2、任职情况。大学生村官大多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文书、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一些辅助性或事务性工作。
3、年龄性别结构。据统计,全市大学生村官中,男性占46.6%,女性为53.4%,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从年龄情况,以30周岁以下的村官为主体,占94.5%,主要集中在25-30岁之间,占总数的69.9%。
4、专业结构。**146名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主要以法律、管理和语言类为主,其中,法学类22名、公共管理类18名、外国语言类14名、电子信息类13名、计算机科学类7名、农林水利类7名,这六类专业人员占总数的55.5%;其他专业涉及市场营销类、文秘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财会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社会学类、教育类、医学类、机电类等。
二、大学生村官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
1、为农村发展充实了人才资源。新农村建设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一方面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的客观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城市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而我们的农村地区却始终面临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留不住的难题。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的现象总体还没有根本改变。有资料显示,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从**的抽样调查情况看,2002年底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3%,其中高中以上仅占5%,大中专以上仅占0.48%;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少。从上可以看出,农民文化水平偏低,难以完全承担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尤其是大量农村精英流向城市,使农村人才更加缺乏。而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市泗门镇是最早实施“一村一名高校毕业生”工程的试点乡镇,该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组织公开招聘,2005年大学生报考与录用人数比例为4:1,2006年则扩大到12:1,参加“村官”考试的不仅有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学生,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名校的学生。一大批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大学生村官自身得到了锻炼提高。大学生村官思想开阔、思维活跃,敢闯敢拼、敢于吃苦,工作热情高、能力强。上岗后,能够较快进入角色,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特长,积极配合书记或主任开展工作,能够对农村和社区的建设发展提出新思路、新主张。特别是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管理与建设、农民培训、文书档案管理、计算机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承担起了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活动组织员等职责。大学生村官们通过直接参与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一方面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知识专长,也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纷繁交织的农村和社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磨练了意志,提高了协调关系、处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
3、优化了农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目前,**市的大学生村官中,中共党员60名(包括预备党员7名),占总人数的41.1%,其中30岁以下的大学生村官占近70%,具有朝气和活力;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专业类别非常丰富,明显改变了农村和社区的干部队伍结构。今年,正值村两委会换届选举,部分在村(社区)工作2年以上,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大学生村官,被选拔充实到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班子,有效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据统计,**市已有10名大学生村官成功考取**市及有关县(市)区机关或事业单位。
4、提高了农村(社区)工作水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政策宣讲、远程教育管理、便民服务代理、文化活动组织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知识优势、技能优势,村级统计调查、计划总结、文档管理等工作更加规范。特别是在大学生村官在远程教育网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个站点做到了教育时间保证、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收到明显效果。村官们还在帮助村民办理宅基地审批、大病医疗费结报、身份证代办、残疾证申领、社会救济申请、代写诉状等便民服务代理上发挥独特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农村(社区)的工作水平。
三、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既优化了农村干部的队伍结构,给农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村官队伍稳定性差、人员身份界定难、缺乏配套机制和社会保障,难以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一是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与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矛盾。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规范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基本法律,其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管理层都是村民通过履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方式选举产生的,但是目前大学生村官他们不是村民,更不是社员,这一选派方式本身就违背了村民自治法则,大学生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组织选调的方式进入进入农村的,他要取得身份的认同并为使自身行为符合合法性那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所谓“村官”的称谓其实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治理模式中的“官”“民”对立,事实上,村民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在本质上是都“民”而非“官”。
二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界定面临困境。“我们不是农民,因为我们没有土地;我们也不是公务员,因为我们没有编制;我们不是工人,因为没有各种等级;我们也不是事业人员,因为我们没有职称。”大学生村官到底算什么呢?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村官感到前途迷茫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涉及两方面,一是大学生村官自己的定位,其二就是乡镇(街道)、村(社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定位。从目前情况,大学生村官都是和所在乡镇街道签署合同书的,那么从政府层面看,确实存在着身份的界定比较模糊、比较尴尬的困境。
三是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难度大。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之后,能否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安心工作,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一方面,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而大学生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更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再者,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难以应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
四是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问题非常突出,队伍的稳定性差。从总体看,大学生村官工程还只是一项权宜性安排,缺乏长远的制度性规划。而就大学生村官个体来说,大多数缺乏扎根农村(社区)工作的打算,不少人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他们当中有的人是冲着三年后单招单考的优惠政策而来,也有的人因为薪酬待遇与理想中的待遇有较大落差,无法安心农村。以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村官委员会对所属服务期将到期的大学生村官的继续服务意向调查为例,全区62名大学生村官,准备报考公务员的38人,占61.3%;打算继续学习深造的13人,占21.0%;打算继续服务基层的9人,仅占14.5%。从**市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情况看,也不外此,近两年来,已有10名村官考取了公务员或事业干部。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将是困扰这一实践的带有普遍性的根本问题。
四、完善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保障,健全激励机制。要按照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结合实际,适时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明确身份、确保待遇、规范管理,加大奖优罚劣力度,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使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方面要明确大学生的人员身份,2007年江苏省已经明确规定,被录用大学生村官列为事业编制,但目前浙江省、**市还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进行界定,**市自行也难以突破编制序列;另一方面,要确保大学生村官的经济福利待遇,目前,**大学生村官的总收入基本上以不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参照标准,部分乡镇(街道)还根据路途远近,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并解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但总的来说,没有政策上的定心丸,大学生村官们总觉得自己是“临时工”性质,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对于住房公积金,现在规定“3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4年起由乡镇、街道统一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目前房价过高,大学生村官又大多处于为谈婚论嫁年龄,适时为大学生村官办理住房公积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也是稳定村官队伍的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同时,应该注重大学生村官的政治激励。积极开辟和疏通大学生村官出口渠道,通过能力和资历综合评价,选拔一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对一些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也可以通过事业制度的改革成为事业单位人员;对部分真正愿意扎根农村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经合法程序进入村级班子正式“扶正”。
二是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农村工作内容很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村官从学校到基层工作,需要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因此,各级政府有必须承担起大学生培训的任务,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业务培训、考察学习,搭建工作平台,提供展现空间,为他们介绍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政策法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促进工作经验交流,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增强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能力,也才能使大学生留得住,用得上。**大学生村官创建了《**大学生村官网》成为大学生村官交流学习的有益平台。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调研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调研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相继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正气、树新风”活动、“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是增强党性锻炼、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载体,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形势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队伍也需要不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因此,不能有懈怠心理和厌战情绪,抓队伍建设不能等、不能拖、不能松,必须长期抓、反复抓、持续抓。只有持续加大队伍建设的力度,才能把队伍建设的要求内化于心,进一步增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才能把队伍建设的要求外化于行,引导广大自觉养成遵规守纪、按程序和规则办事、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才能把队伍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向前进。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严格的操守、更加严格的运作、更加严格的纪律真正树立和自觉维护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去年认真查找并解决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大学生村官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为农村发展充实了人才资源。新农村建设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一方面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的客观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城市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而我们的农村地区却始终面临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留不住的难题。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的现象总体还没有根本改变。有资料显示,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从上可以看出,农民文化水平偏低,难以完全承担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尤其是大量农村精英流向城市,使农村人才更加缺乏。而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一大批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大学生村官自身得到了锻炼提高。大学生村官思想开阔、思维活跃,敢闯敢拼、敢于吃苦,工作热情高、能力强。上岗后,能够较快进入角色,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特长,积极配合书记或主任开展工作,能够对农村和社区的建设发展提出新思路、新主张。特别是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管理与建设、农民培训、文书档案管理、计算机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承担起了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活动组织员等职责。大学生村官们通过直接参与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一方面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知识专长,也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纷繁交织的农村和社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磨练了意志,提高了协调关系、处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群众信任的大学生村官,被选拔充实到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班子,有效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农村(社区)工作水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政策宣讲、远程教育管理、便民服务代理、文化活动组织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知识优势、技能优势,村级统计调查、计划总结、文档管理等工作更加规范。特别是在大学生村官在远程教育网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个站点做到了教育时间保证、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收到明显效果。村官们还在帮助村民办理宅基地审
批、大病医疗费结报、身份证代办、残疾证申领、社会救济申请、代写诉状等便民服务代理上发挥独特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农村(社区)的工作水平。
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既优化了农村干部的队伍结构,给农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村官队伍稳定性差、人员身份界定难、缺乏配套机制和社会保障,难以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一是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与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矛盾。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规范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基本法律,其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管理层都是村民通过履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方式选举产生的,但是目前大学生村官他们不是村民,更不是社员,这一选派方式本身就违背了村民自治法则,大学生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组织选调的方式进入农村的,他要取得身份的认同并为使自身行为符合合法性那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所谓“村官”的称谓其实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治理模式中的“官”“民”对立,事实上,村民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在本质上是都“民”而非“官”。
二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界定面临困境。“我们不是农民,因为我们没有土地;我们也不是公务员,因为我们没有编制;我们不是工人,因为没有各种等级;我们也不是事业人员,因为我们没有职称。”大学生村官到底算什么呢?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村官感到前途迷茫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涉及两方面,一是大学生村官自己的定位,其二就是乡镇(街道)、村(社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定位。从目前情况,大学生村官都是和所在乡镇街道签署合同书的,那么从政府层面看,确实存在着身份的界定比较模糊、比较尴尬的困境。
三是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难度大。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之后,能否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安心工作,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一方面,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而大学生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更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再者,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难以应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
四是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问题非常突出,队伍的稳定性差。从总体看,大学生村官工程还只是一项权宜性安排,缺乏长远的制度性规划。而就大学生村官个体来说,大多数缺乏扎根农村(社区)工作的打算,不少人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他们当中有的人是冲着三年后单招单考的优惠政策而来,也有的人因为薪酬待遇与理想中的待遇有较大落差,无法安心农村。以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村官委员会对所属服务期将到期的大学生村官的继续服务意向调查为例,全区62名大学生村官,准备报考公务员的38人,占61.3%;打算继续学习深造的13人,占21.0%;打算继续服务基层的9人,仅占14.5%。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将是困扰这一实践的带有普遍性的根本问题。
完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保障,健全激励机制。要按照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结合实际,适时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明确身份、确保待遇、规范管理,加大奖优罚劣力度,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使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方面要明确大学生的人员身份,2007年江苏省已经明确
规定,被录用大学生村官列为事业编制,但目前还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进行界定;另一方面,要确保大学生村官的经济福利待遇,目前,大学生村官的总收入基本上以不低于上社会平均工资为参照标准,部分乡镇(街道)还根据路途远近,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并解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但总的来说,没有政策上的定心丸,大学生村官们总觉得自己是“临时工”性质,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对于住房公积金,现在规定“3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4年起由乡镇、街道统一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目前房价过高,大学生村官又大多处于为谈婚论嫁年龄,适时为大学生村官办理住房公积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也是稳定村官队伍的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同时,应该注重大学生村官的政治激励。积极开辟和疏通大学生村官出口渠道,通过能力和资历综合评价,选拔一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对一些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也可以通过事业制度的改革成为事业单位人员;对部分真正愿意扎根农村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经合法程序进入村级班子正式“扶正”。
2、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农村工作内容很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村官从学校到基层工作,需要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因此,各级政府有必须承担起大学生培训的任务,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业务培训、考察学习,搭建工作平台,提供展现空间,为他们介绍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政策法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促进工作经验交流,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增强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能力,也才能使大学生留得住,用得上。
有一句名言:“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会爬的更高。”如果你帮助另一个孩子上了果树,你因此也就得到了你想尝的果实,而且你越是善于帮助别人,你能尝到的果实就越多。但是有些年轻人却信奉另一种哲学。他们认为,财富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你有了,我就没有了。这是一种享受财富的哲学而不是一种创造财富的哲学。财富创造出来固然是为了分享的,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财富的创造。过去农村闭塞,获得财富极端困难,一生中把一桌一椅一盆一罐都看的很重要。所以那时农村分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兄弟妯娌间为了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便会恶语相向,乃至大打出手。这是一种典型的分财哲学。后来人们走出来了,兄弟姊妹都往城里跑,财富越来越多。回过头来,发现各自留在家里的亲眷根本犯不着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生气,相反,嫂子在家帮助带种一下属于弟弟的地,父母在家里帮助照看一下小孙子小外甥,相互帮助,尽量解除出门在外人的后顾之忧,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也会感谢老家亲戚的互相体谅和帮助。一种新的哲学也就诞生了,这种哲学就是,你好,我也好,协作起来更好。遗憾的是,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愿意与人分享,反过来,又想利用别人的资源,又不好意思张口,这样的心态是一种大的障碍,绝对不利于个人的成就与发展。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组织者,通过个人的魅力,你可以暂时把一个团体的看法统一起来,使他们以统一的看法行事。但是一旦你离开这个团体,就有可能出现团体分崩离析的局面。因此团对建设需要集思广益。所谓集思广益,就是指放开胸襟,接纳一切希奇古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浅见。即使你是“天才”,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也许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但如果你懂得让自己的想象力与他人的想象力结合,就定然会产生更大的成就。
团结就是力量。在军营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歌中唱道: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歌曲唱出了团结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团队精神不会自发产生,需要人们有意识、自觉地来培养,首先就要从改变观念开始。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常常使人们联想到自然界的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实际真的如此吗?竞争使人们将自己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每个人都做得比自己以前好,真正的竞争应该是双赢的,尽管在与他人比较时有高低之分,所以竞争只让大家都变成强者。竞争不是靠尔虞我诈,而是挖掘自己的潜能,相互合作,这将使你发挥出更大的能量。特别是在团队内部,为了让自己的团队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发扬团队的精神,就尤显重要。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发展。
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战略。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呢?
1.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融入农村社会。大学生 “村官” 要从思想上做到真正愿意留在农村,真心诚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调整好心态,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找准结合点,快速实现从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适应新环境,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2.加强学习,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大学生村官要通过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了解村情民意、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做思想政治工作、驾驭复杂局面等能力。要主动学习农业实用技术,转变和完善知识结构,探索农村工作规律,增强自身的适应性。要强化实践锻炼,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老百姓认可、接纳自己。
3.强化服务意识,做群众的“贴心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各种途径,带领和引导农民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文化知识;以礼貌用语和端庄大方的举止,促进良好乡风的形成;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法律、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主动深入群众讲解、宣传法律知识,强化群众的法律意识
4.完善机制,构筑年轻干部高地。通过完善一系列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使用等工作机制,尤其是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开放兼容的态度,放手、放心让他们参与村中事务,使他们早日成为真正的“村官”,增强年轻党政人才储备力量。
大学生村干部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要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增长才干,实现抱负,积累经验,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农村实际紧密结合,深入学习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等方面知识,全面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努力以实干创业绩、树形象、赢口碑,当好中心工作干事员。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调研
王莹莹
2012.5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4月)
紫阳县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紫阳县委组织部 2012年4月 日
尊敬的王部长和调研组各位领导:
值此春风送暖、万木吐绿的季节,王部长一行来紫阳调研指导大学生村官工作,这不仅是对紫阳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更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爱护。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组织部对以王部长为首的调研工作组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大学生村官工作做以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2008年至2011年共招录大学生村官89名,目前在岗56名(其中2008年1名,2009年16名,2010年21名,2011年18名),离岗33名;在岗人员中中共党员48人,占85%;男性26人,占总人数的46%,女性30人,占总人数的54%;大学本科学历42人,占总人数的75%,大学专科学历14人,占总人数的25%。通过招录大学生村官到村(社区)任职,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选聘大批大学生到村任职,缓
解了多年来村(社区)工作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偏大的矛盾,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文化水平高、领悟力强、信息量大、头脑灵活等优势,在产业建设、政策宣传、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提升了村级组织工作水平。特别是在档案整理、会议记录、图书管理、远程教育等方面大多由大学生村官负责,工作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加强了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学生村官任村团支部书记或妇联干部,有效改善了农村青年外出,群团工作力量薄弱的状况,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五是缓解了乡镇机关缺员的状况。由于机构改革,乡镇干部老化、缺员现象突出,通过大学生村官轮岗锻炼,解决了公文处理、公务接待、宣传报道、群团工作无人干的问题。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管理规范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得到了各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二、主要做法
1、积极培养锻炼。我们认真执行大学生村官素质培养相关政策,从培训教育、倾心帮扶、实践锻炼等方面提
升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农村一线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严格按上级要求抓实“规定动作”,对每届大学生村官都要开展岗前培训,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示范园实践、师生互动、优秀村官现场说教等形式,让他们熟悉基本县情,掌握基本方法,尽快融入新环境,有效开展工作。积极配合上级组织部门,根据大学生村官专业和特长,先后推荐14名大学生村官参加省市专题培训班。同时做实“自选动作”。把大学生村官培训列入每年干部教育主题班次,县镇两级采取定期轮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强化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政策理论、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大学生村官搞好自学,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社会学,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增长知识才干。二是落实帮扶责任。建立“3+1”帮带培养机制,由乡镇党委成员、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并明确镇党委书记为指导老师,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实行立体化帮扶,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干事、干成事。三是实行轮岗锻炼。采取以村为主,上下互动交流的原则,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选派部分大学生村官到镇职能部门轮岗锻炼,个别优秀大学生村官还
选派到县直综合机关锻炼培养,让他们增强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为他们再次就业奠定基础。
2、加强日常管理。我们注重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工作,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大学生村官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一是建立相关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紫阳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紫阳县大学生村官工作守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帮扶引导、轮岗锻炼、借调使用、考核奖惩、重大事项报告、请销假等制度,初步健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相关制度规定,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注重日常监管。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部机关干部包片联村机制。加强与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沟通联系,采取电话抽查,下乡访查、随机查看《大学生村官日志》等形式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动态和思想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镇党委沟通,视其情形进行帮助教育或诫勉谈话,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大学生村官qq交流群,在网上互动交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强化工作考核。一是实行大学生村官工作记实制度。大学生村官人手一本《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逐天填写,每月由所在村支部书记和镇分管领导审核签
字,年底组织部统一收集审查,查阅了解工作成效。二是严格考核。实行“两条线考核”,即镇党委一条线,县委组织部一条线。年终大学生村官参加村级班子考核,考核结果报镇党委;同时大学生村官向镇党委汇报工作成效,接受镇党委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年终对领导干部考核时,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测评考核,确定最终考核等次,增强了大学生村官考核的科学性。
3、认真促进就业。根据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积极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一是鼓励在村任职。鼓励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担任村上主要职务,并明确在村担任主要职务的大学生村官在享受村干部待遇的同时保留大学生村官待遇。目前,我县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12人,担任村(社区)支部副书记2人。二是提供招录招考信息。鼓励他们报名参加选调生、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招录考试,积极为他们收集、传达各类招考信息,及时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和所需手续证明。我县招录的89名大学生村官中目前已经实现就业安臵33名,其中考取公务员5人、选调生3人、事业单位16人、国有企业单位7人、自主择业2人。三
是定向招录招考。去年县上从乡镇缺编的事业单位中拿出部分空缺岗位,专门针对2008年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进行招录,共有6名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通过招考分配到乡镇社保站工作,截至目前,2008年大学村官仅剩1人续聘。
三、意见建议
1、加大所需人员的选聘力度。目前分配到我县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都是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管理等专业,其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农村工作适应性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大农村工作所需要的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专业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力度。
2、改进考核工作。要完善考核办法。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要参照公务员考核办法,采取群众测评、谈话了解、工作记实等途径全方位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和表现情况,综合研判,确定考核等次。要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建议对考核为优秀的,可以考虑在定向招考、公开选拔等工作中给予适当加分,并根据评优次数给予不同的加分分值;对考核等次在基本称职以下或表现较差、存在违规行为的村官取消报考资格。
3、建立科学的补贴增长机制。一是提高补贴标准。目前大学生村官的补贴标准是2008年制定的,滞后于近
几年物价的快速增长和其他行业补贴的增长,补贴收入无法满足他们长期在农村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应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补贴标准,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二是建立补贴浮动机制。根据村官任职年限和考核结果,建立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对考核为优秀的村官可另外实行一次性奖励资金。
4、加大分类培养工作力度。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个性特点、专业所长、兴趣爱好,及早进行摸底分类,可分为党政管理人才、经济建设创业人才、科技研究人才等类型,分别制定培养计划,管理型人才让他们担任村主要干部;创业型人才要从资金、技术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让他们立足实际,创办经济实体,带动农村发展;科研类人才鼓励他们继续深造,采取定向委培、助学贷款等方式支持他们进一步学习,重新就业、发挥所长。
5、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按照政策规定,每期大学生村官聘用期为三年,一方面导致他们把当村官当作是考取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的跳板和平台,甚至是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导致镇上不能将村上的主要职务交给随时可能离开的村官担任,限制了村官作用的发挥,既不利于村官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也
影响了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对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他们的出路,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比如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聘用期满或在村担任主要职务达到一定年限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进入乡镇事业单位,或是在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等,使他们心中有劲头、事业有干头、前程有奔头,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发展的热情。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对XX乡XX村的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乡、村有关档案资料;召开农村党员、干部座谈会;入户走访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我全面掌握了该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了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总结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村共有党员87名。从党员文化层次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名,占全村党员的3.4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7名,占全村党员的8.05%,初中及以下的77名,占88.5%。从年龄结构看,18-29岁的党员2名,占2.30%;30-39岁的党员11名,占12.64%;40-49岁的党员9名,占10.34%;50-59岁的党员21名,占24.14%;60-69岁的党员11人,占12.64%;70岁以上的党员33人,占37.94;其中50岁以下的党员仅占全体党员的25.3%,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从性别比例来看,女党员9名,占10.34%。从中可以看出,我村党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不协调。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充分发挥经典模式的新价值。
针对这些年来受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影响,本村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思想滑坡,素质不高的实际,村支部坚持把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做到了“三个提高”。通过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的经常性召开,把村里的一些问题难题拿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并由支书做出最后决策,从而“提高”了党员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支部的决策能力。通过在支部大会上表彰先进党员,树立人们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典型,从而“提高”了党员们争创先进,保持先进的意识。通过经常性多形式的党课培训,大大“提高”了党员们的自身素质,为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党员评议活动,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二者结合,完善党员监督体系。
党员是鱼,群众是水。鱼的表现怎么样,水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通过民主评议活动的全面开展,党员们的自律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主要根据民主评议结果,找出党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组织核实,研究确定告诫对象名单,并下达告诫转化通知书,村党支部明确2名正式党员与被告诫对象结成帮教对子,明确帮教目标,落实帮教措施。告诫对象接受帮教并按期改正的,经支部全体党员评议,支委会研究后,申请解除告诫,支部研究后,下发解除告诫通知书,不能按期改正的,继续对其实行告诫,一年内连续两次受到告诫并未转化的党员,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定为不合格党员,作出劝退、除名等处置。
(三)运用新载体,强化本村党员的教育培训。
1.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创新培训方式。在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方面,我们村采用每周四下午集中组织大家观看学习,与平时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我们村的党员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图文并茂的新闻专题,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发布,更重要的是各地政策执行方面的先进经验是我们村的党员深受启发和触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正在我们村的党员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创新教育培训场所。我们村的“村民活动中心”自2010年3月正式落成以来,已经成为我们村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有健全的体育活动设施,便于创造轻松的培训交流氛围;有三千多册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图书,可供党员们充电学习;还有多功能会议室,便于党员们交流学习心得。
三.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结构不太合理,使党员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我们村的党员仍以七十年代以前入党者居多,年轻党员少,女党员更少。党员老化,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直接影响党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发展。农村老党员思想素质比较好、党性强,但是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能力弱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老党员生活相当困难。
(二)少数党员标准不高,不能与时俱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党员先进标准已不能局限于过去思想觉悟高、工作表现积极等准则,更着重突出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但有少数党员的先进性仍只体现在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完成乡村交办的各项任务上,很多本该履行的义务,只要不落在群众后面,便算是先进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少数农村党员思想滑坡,党性观念差,原则性不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党员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认为“思想是远的、理论是虚的、金钱是实的”,导致先锋模范作用淡化,宗旨意识不强,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极少数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特别是农村部分退职党员,因待遇未落实或与村干部有矛盾,处处使绊,不仅没有带头发挥作用,还成了农村工作“一堵墙”。少数党员缺乏原则性,老好人思想严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面对歪风邪气和不良现象,不做积极的思想斗争,即便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也不去积极开展批评,在客观上削弱了党内解决自
身问题的能力。
(四)吸引力不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方面使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许多人不再把入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群众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致富光荣,不是党员光荣。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营利性诱发出的“拜金主义”,使得部分农村青年的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向经济利益方面倾斜,一些农村青年认为当不当党员无所谓,要紧的是有钱没钱,因而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搞好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我们村党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的解决还要靠发展更多有文化,懂技术,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新党员来解决。如果把党员队伍比作塔尖的话,那么积极分子队伍则是塔的基础。只有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加入到积极分子队伍中来才能给我们的党员队伍带来源头活水。为此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做好回村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大中专毕业生经过深入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但社会经验还比较欠缺,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侯帮助和引导他们走上正轨,他们将成为未来党员队伍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2.吸收一定数量的企业负责人。我们村共有乡镇企业三十余家,它们的负责人大多通过勤俭劳动,守法经营而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据我所知,他们之中有很多也有比较高的觉悟,在我们村的村民活动中心的筹建过程中都捐了款。如果能够对他们加强引导,也会为我们党带来许多有致富能力而且觉悟较高的优秀党员。
3.从返乡农民工和本地乡镇企业工人中选拔一些觉悟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人充实到积极分子的队伍中。
我想随着积极分子队伍的壮大,他们之中将会有很多佼佼者充实到我们村的党员队伍之中,也将逐步改善我们村党员队伍的结构。
(二)抓好无职党员工作。我们村有八十七名党员,其中只有七人在支部及村委任职,无职党员占全村党员总数的92%。无职党员虽然没有职务,但党员的身份却使他们成为党在群众中的一面旗帜。他们的表现直接体现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让“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到村中的大事小情。在交纳党费、实行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织生活、遵纪守法、学用科技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干事作用,从而激发“无职党员”的高度荣誉感,和敬业精神,从而自觉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好好利用“无职党员”的带头致富本领,带头转变观念,带头找市场,带头闯市场,在谋划致富门路、搞活资源开发等方面率先垂范,给群众做出样子,指出路子。真正发挥出他们在农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搞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是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然而用什么样的方式更能够被党员们接受,更能够对提高党员自身素质起到深远影响却是应该好好动动脑子的。我觉得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在此基础上,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并逐渐把其变成党员的教育园地,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园地和党员先锋模范的宣传阵地,可以集中播放《光辉历程》、《丰碑》、《辛勤为百姓》、《忠诚与背叛》、《不变的追求》等一批电教片,通过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方式,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另外,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到南街村,华西村等先进村去考察学习也将是一种比较好的培训方式。
(四)积极帮助党员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免除党员们的后顾之忧。对过去为党作出贡献的党员要给予照顾,对现在还很贫困的党员要优先支持发展生产,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难的党员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党员要帮助伸张正义,对老党员平时也要多走访多慰问,对逝世的农村党员可由村支部组织召开追悼会,使党员干部直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甩掉“为党奉献几十年,到老却凄惨度日”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努力为党作贡献的热情。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对XX乡XX村的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乡、村有关档案资料;召开农村党员、干部座谈会;入户走访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我全面掌握了该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了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总结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村共有党员87名。从党员文化层次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名,占全村党员的3.4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7名,占全村党员的8.05%,初中及以下的77名,占88.5%。从年龄结构看,18-29岁的党员2名,占2.30%;30-39岁的党员11名,占12.64%;40-49岁的党员9名,占10.34%;50-59岁的党员21名,占24.14%;60-69岁的党员11人,占12.64%;70岁以上的党员33人,占37.94;其中50岁以下的党员仅占全体党员的25.3%,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从性别比例来看,女党员9名,占10.34%。从中可以看出,我村党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不协调。
党员队伍文化结构大专以上中专或高中初中以下
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岁9岁9岁9岁9岁-2-3-4-5-6岁70以上1830405060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充分发挥经典模式的新价值。
针对这些年来受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影响,本村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思想滑坡,素质不高的实际,村支部坚持把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做到了“三个提高”。通过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的经常性召开,把村里的一些问题难题拿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并由支书做出最后决策,从而“提高”了党员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支部的决策能力。通过在支部大会上表彰先进党员,树立人们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典型,从而“提高”了党员们争创先进,保持先进的意识。通过经常性多形式的党课培训,大大“提高”了党员们的自身素质,为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党员评议活动,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二者结合,完善党员监督体系。党员是鱼,群众是水。鱼的表现怎么样,水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通过民主评议活动的全面开展,党员们的自律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主要根据民主评议结果,找出党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组织核实,研究确定告诫对象名单,并下达告诫转化通知书,村党支部明确2名正式党员与被告诫对象结成帮教对子,明确帮教目标,落实帮教措施。告诫对象接受帮教并按期改正的,经支部全体党员评议,支委会研究后,申请解除告诫,支部研究后,下发解除告诫通知书,不能按期改正的,继续对其实行告诫,一年内连续两次受到告诫并未转化的党员,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定为不合格党员,作出劝退、除名等处置。
(三)运用新载体,强化本村党员的教育培训。
1.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创新培训方式。在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方面,我们村采用每周四下午集中组织大家观看学习,与平时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我们村的党员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图文并茂的新闻专题,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发布,更重要的是各地政策执行方面的先进经验是我们村的党员深受启发和触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正在我们村的党员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创新教育培训场所。我们村的“村民活动中心”自2010年3月正式落成以来,已经成为我们村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有健全的体育活动设施,便于创造轻松的培训交流氛围;有三千多册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图书,可供党员们充电学习;还有多功能会议室,便于党员们交流学习心得。三.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结构不太合理,使党员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我们村的党员仍以七十年代以前入党者居多,年轻党员少,女党员更少。党员老化,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直接影响党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发展。农村老党员思想素质比较好、党性强,但是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能力弱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老党员生活相当困难。
(二)少数党员标准不高,不能与时俱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党员先进标准已不能局限于过去思想觉悟高、工作表现积极等准则,更着重突出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但有少数党员的先进性仍只体现在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完成乡村交办的各项任务上,很多本该履行的义务,只要不落在群众后面,便算是先进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少数农村党员思想滑坡,党性观念差,原则性不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党员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认为“思想是远的、理论是虚的、金钱是实的”,导致先锋模范作用淡化,宗旨意识不强,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极少数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特别是农村部分退职党员,因待遇未落实或与村干部有矛盾,处处使绊,不仅没有带头发挥作用,还成了农村工作“一堵墙”。少数党员缺乏原则性,老好人思想严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面对歪风邪气和不良现象,不做积极的思想斗争,即便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也不去积极开展批评,在客观上削弱了党内解决自
身问题的能力。
(四)吸引力不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方面使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许多人不再把入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群众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致富光荣,不是党员光荣。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营利性诱发出的“拜金主义”,使得部分农村青年的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向经济利益方面倾斜,一些农村青年认为当不当党员无所谓,要紧的是有钱没钱,因而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搞好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我们村党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的解决还要靠发展更多有文化,懂技术,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新党员来解决。如果把党员队伍比作塔尖的话,那么积极分子队伍则是塔的基础。只有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加入到积极分子队伍中来才能给我们的党员队伍带来源头活水。为此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做好回村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大中专毕业生经过深入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但社会经验还比较欠缺,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侯帮助和引导他们走上正轨,他们将成为未来党员队伍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2.吸收一定数量的企业负责人。我们村共有乡镇企业三十余家,它们的负责人大多通过勤俭劳动,守法经营而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据我所知,他们之中有很多也有比较高的觉悟,在我们村的村民活动中心的筹建过程中都捐了款。如果能够对他们加强引导,也会为我们党带来许多有致富能力而且觉悟较高的优秀党员。
3.从返乡农民工和本地乡镇企业工人中选拔一些觉悟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人充实到积极分子的队伍中。
我想随着积极分子队伍的壮大,他们之中将会有很多佼佼者充实到我们村的党员队伍之中,也将逐步改善我们村党员队伍的结构。
(二)抓好无职党员工作。我们村有八十七名党员,其中只有七人在支部及村委任职,无职党员占全村党员总数的92%。无职党员虽然没有职务,但党员的身份却使他们成为党在群众中的一面旗帜。他们的表现直接体现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让“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到村中的大事小情。在交纳党费、实行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织生活、遵纪守法、学用科技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干事作用,从而激发“无职党员”的高度荣誉感,和敬业精神,从而自觉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好好利用“无职党员”的带头致富本领,带头转变观念,带头找市场,带头闯市场,在谋划致富门路、搞活资源开发等方面率先垂范,给群众做出样子,指出路子。真正发挥出他们在农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搞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是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然而用什么样的方式更能够被党员们接受,更能够对提高党员自身素质起到深远影响却是应该好好动动脑子的。我觉得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在此基础上,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并逐渐把其变成党员的教育园地,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园地和党员先锋模范的宣传阵地,可以集中播放《光辉历程》、《丰碑》、《辛勤为百姓》、《忠诚与背叛》、《不变的追求》等一批电教片,通过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方式,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另外,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到南街村,华西村等先进村去考察学习也将是一种比较好的培训方式。
(四)积极帮助党员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免除党员们的后顾之忧。对过去为党作出贡献的党员要给予照顾,对现在还很贫困的党员要优先支持发展生产,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难的党员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党员要帮助伸张正义,对老党员平时也要多走访多慰问,对逝世的农村党员可由村支部组织召开追悼会,使党员干部直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甩掉“为党奉献几十年,到老却凄惨度日”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努力为党作贡献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