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泰安市东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泰安市东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
调查主题:泰安市东平县梯门乡李所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查目的:1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针对该村情况,为该村出谋划策。
调查步骤:1 走访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3撰写论文
调查内容:12月8日放寒假回到家,调整一天后投入到寒假社会实践中。经过几天与村中的长辈交流得到如下消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多了。
在农业上,减免农业税,还有小麦补贴等。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国家政策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农机补贴政策,家电下乡活动等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买家电、农机国家都有补贴,让村民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爱护。
政府对一些无劳动能力的村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
现在我们村基本家家都安上了自来水管,使村民饮水有了保障。前两年吃水是拉着大水桶去排队买水。现在吃水省时省力省心省钱。
公路也渐渐代替了以前的乡村小路。下雨天泥泞的拔不动脚,大晴天,车过后,迷得睁不开眼的时代正在慢慢远去。
前两年,邻村山上发现铁矿,丰富的能源引来新的商机,能利用村里部分劳动力。铁矿的外运也加快了公路修建日程。“村委会让道商业街”这可算是我们村的一大热点。
农村有集市类似城市商业街。以前村委会办公场所在集市旁边,前几年,村委会移址,将原来的地方转卖给村民以便做生意。现在看吧,一条街都是超市饭店,特别是到了赶集那天,卖东西买东西,熙熙攘攘别有一番味道。
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医疗保险问题,解决了大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现在村民的民主意识也开始提高,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政策。
总所周知,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国家又减免了中小学学杂费等费用,使国家教育进一步深化,使公民受教育广度进一步扩大。
当然,新农村建设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健全的一面。
农民主要靠种田来养家糊口,但是现在村里农作物种植单一,没有技术指导,盈利微小。
再者,浇水不便利,还是用老方法漫灌,不能科学用水,浪费水资源。
耕地不足,剩余大量劳动力,只能外出打工。
房基地问题,现在村里存在这么一种现象,老房不扒又占新宅基地,占用大量耕地。这有村委会领导责任心不强的因素,也有村
民保护耕地意识不强的原因。
村民的民主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委会政务不够公开,财政透明度不高。
村民受教育意识不强,仍有不少中小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外出打工。
针对我们村的这种情况,我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虽然现在道路较先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只有公路四通八达了,才能把我们的商品卖出去。
二,农作物种植多样化。根据市场需要,种植作物,当然也要根据本村本地实际情况来定。
三,更新浇水措施。变漫灌为喷灌,节约用水,同时合理用水。四,保护耕地。村委会村民都要提高保护耕地的责任心,切莫为了一己之私,而做损人害己的是。
五,重视教育。教育要从娃娃做起,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村委会也要协同教育部门抓教育。
六,重视科学。培养科技人才,邀请专家给村民上课,给村民种植做技术指导。
七,逐渐提高村民民主意识。
八,村委会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政务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其实不管怎么说,还是需要提高生产力。只有村民都富了,上述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让我们都关注三农,让八亿农民都富起来,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第二篇:江苏省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以开放打造中国百强之首 ——江苏省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昆山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转变,由依靠外资带动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推进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和谐进步的转变,由城市规模扩张向城乡协调发展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转变。昆山是“苏南模式”的一个缩影,“昆山之路”雄辩地说明,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快速度也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同样可以实现城乡统筹。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思路,就能逐步探索出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江苏省昆山市调研组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昆山由一个经济总量在苏州排最后的农业县,迅速成长为综合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首位的县(市),创造了辉煌成就。
一、昆山的经验表明:率先发展可以和科学发展相统一
统计表明,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增至2007年的1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8.6%;人 1 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66元增至171061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7.5%;财政收入从0.35亿元增至202亿元,年均递增24.6%。
1978—2007年,昆山三次产业比由51.4∶28.9∶19.7转变为1:66:33。所有制结构由公有制经济占100%转变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为7:93。
昆山社会事业全面繁荣。1992年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13元增加到2007年的219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68元。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和低保标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0.5%提高到目前的68.7%。建成污水处理厂23家,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年均新增绿地1500万平方米左右。公路里程从73公里增加到1950公里。
昆山的发展道路,是一条以外向带动为特征的独特道路。昆山发展分为4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为奠基阶段,实现“农转工”历史性跨越。1983年开始发展乡镇工业,1984年自费创办开发区,借助上海产业转移和三线企业迁移,奠定了工业发展基础。90年代初为开创阶段,实现“内转外”格局性转变。充分利用浦东开发开放效应打时间差、空间差,外资开始成为昆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90年代末为拓展阶段,实现“散转聚”阶段性变化。在实施台资战略的同时,推 2 动外资、民资双轮驱动,步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等主导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为提升阶段,呈现“低转高”发展态势。实施民营赶超战略和服务业跨越战略。200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主要指标,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改革开放30年来,昆山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成为“苏南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围绕率先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逐步探索形成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新苏南模式”。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经济说明,只要转变发展方式,快速度可以有好质量,工业化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可以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发展可以和科学发展相统一。
二、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特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 30年来,昆山市委和市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拓发展思路,逐步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理念。创业之初抓住上海产业转移和军转民机遇,上世纪80年代中抓住国家实施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机遇,90年代初抢抓浦东开发开放、沿江重点发展、昆山开发区获批三大机遇,90年代末果断抢抓“台资扩张”机遇,进入新世纪抓住转变发展方式新机遇。正是由于在每一个转折关头,不断解放思想,捕捉发展机遇,做到醒得 3 早、跑得快、干得实,推动经济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开拓创新,优化服务。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大力倡导“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理念,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投资创业环境,形成“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昆山有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都是昆山人开拓创新形成的。
三是坚持开放,提升优势。坚持把外向带动作为发展主战略,尽管主要领导干部不断更替,这一主战略始终没变。引进外资时期提出“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理念,承接产业转移时期大力实施外向配套。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向高端环节推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是自立自强,艰苦创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是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写照。从创办自费开发区到兴办出口加工区再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从外向带动到民营赶超再到服务业跨越,从“亲商安商富商”到“亲民安民富民”再到“新昆山人工程”,从招商选资到土地集约利用再到打造总部经济,都体现出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的精神。
五是以人为本,强市富民。建立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事业富民、保障富民等推进机制。从统一低保开始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率先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后,积极开展“补短、补缺、补软”,努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群众增收、生态环保、城区交通、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
六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树立城乡统筹理念,以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做到城乡规划全覆盖。重大基础设施城 4 乡统一布局。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户户通有线电视。建立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应急机制。
经过长期积淀,昆山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和解放思想抓机遇、勇于创新敢为先的精神。
昆山永远保持争当第一的激情。争先创优是昆山精神的价值取向。上世纪80年代提出“学、赶、超”口号,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进入新世纪,提出超先进目标,一跃成为中国“百强县”第一。
昆山永远视挑战为机遇。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政策紧缩时期,善于扬长避短,困境为昆山经济的发展壮大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昆山东依上海,交通发达,可以看作是上海的“郊区”。由于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通过借助上海产业转移和人才技术优势打造和形成昆山城市品牌。
昆山在对外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利用外资,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制度、主体、市场等基础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平台,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
昆山30年实践的深刻启示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充分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落实在各项实践上。
三、昆山的美好远景
昆山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个经济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工商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一个富有现代气息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旅游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个极具人文魅力的文明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人居环境,建设一个最适宜创业发展、工作生活的生态宜居城市;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公共政府构架,建设一个开明开放、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法治城市;率先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昆山将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12年,服务业比重达到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第二步,到2015年,总体发展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第三步,到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服务业比重达4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万元。
为此,昆山将重点完成四大发展任务:一是不断优化发展结构,率先实现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二是改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全方位推进扩大开放,努力建设国际化城市。四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努力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还要紧紧抓好6项重点工作: 6 一是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加强自主创新,扶大扶强科技企业,做精做优创新载体,着力提升科技竞争力。三是推进城乡统筹,优化发展布局,完善公共服务,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四是坚持环保优先,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绿化建设,着力提升生态竞争力。五是加强文化建设,构建思想文化建设载体,塑造文化特色品牌,着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六是改善民计民生,推进自主创业,保障基本生活,协调利益关系,着力提升社会和谐度。
第三篇: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立足农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寿光市经济快速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由当初贫穷落后的小县城跃升为山东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展之初,寿光既无区位优势,也无资源优势,但就是依靠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适时调整和推进工业发展,全面构筑现代工业体系。依靠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寿光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寿光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新发展优势,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开拓出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市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工业都是封闭型的县办工业和社队工业,工业总产值只有2.6亿元;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城区道路不到15公里,农村道路坑坑洼洼;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1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4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寿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97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14.6%,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5.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6.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9元,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面快速发展使寿光在山东省和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置快速跃升。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市)评选活动中,寿光市连续9届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名列第四十一位。如今的寿光,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成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寿光市在区位上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不毗邻大城市,享受不到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没有资源优势,缺乏依靠富集资源实现发展突破的条件;不靠近交通运输要道,无法借助物流集散和交通便利起步。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寿光人民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靠辛勤劳动和扎实工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的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发挥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提升经济,靠农业富民,靠工业强市,实现工农互助、城乡互动,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寿光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及时认
准了这个优势,依靠家庭承包经营激发出的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大力发展农业,推动经济发展快速起步。寿光发展农业的思路和模式是:靠蔬菜产业领跑,靠科学技术助力,靠产业化经营提升。为了使蔬菜成为一个主导产业,采取生产、流通、加工、品牌一起抓的办法。生产方面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发明推广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流通方面先后建立蔬菜批发市场、举办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兴建全国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加工方面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积极扩大出口;品牌方面先后认证优质农产品312个,用品牌开拓和占领市场。在蔬菜产业链条上发育形成了储藏、包装、运输、加工、流通、出口、服务、科研、会展、旅游等一大批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寿光崛起的重要支撑,成为寿光的标志性产业。在农业及其培育的工业基础上,寿光市不断拓宽发展视野,明确提出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和要求,适时调整工业发展重点和模式,推动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靠工业强市。从2001年起,重点建设晨鸣、科技、东城三大工业园区,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效聚集,实现规模效应。2005年以来,积极实施寿北开发战略,在寿光北部规划建设了渤海化工园和侯镇项目区。目前,寿光已初步形成了造纸包装、纺织服装、海洋化工、机械装备、板材家具、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6家。
工业崛起使寿光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寿光市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市区、中心镇和重点村发展联动,实行“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五化”、“五通”、“两改”、“一有”建设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每年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社保等社会事业。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2007年财政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达45837万元,比2000年增加7倍;农业农村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3%,比200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寿光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活力。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实行了企业划型动态管理、名牌奖励、上市融资、出口创汇等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抓投入、上项目、调结构、增效益、快发展。围绕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技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采取多种形式合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围绕城市经济发展,组建城市投资建设管理中心,探索采取特许经营和“转让-经营-转让”(TOT)、“建设-经营-转让”(BOT)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市场建设等重大项目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中心,由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实行封闭运作,企业滚动发展。
寿光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
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几十年来,寿光市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抓党建、促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长效机制,为实现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寿光市提出,以建设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强市为基本目标,到“十一五”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和1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十一五”及2020年期间,努力构筑区域经济的“六大板块”,即突出现代商贸特色的中心城区板块、重点发展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东城新区板块、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的南部板块、重点发展市场物流业和造纸包装业的西部板块、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北部板块和重点发展盐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寿北板块。
第四篇: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如今,曾被称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的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的位次跃升到第二位。
值得欣喜的是,威海的发展并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通过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促进机制创新,威海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和发展强势,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威海的实践鲜活地证明,只有秉承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威海市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威海发生了巨变
2007年与1987年相比,威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2倍,在山东省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九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二位。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
调整为8:6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5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提高到30%。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07年,威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年进出口额达到110.8亿美元,经济外向度提高到51.1%。
威海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人口2007年比1987年增长9.6倍,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261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自来水、柏油路、远程教育、闭路电视、宽带网、公共汽车、低高压电、电话邮政“村村通”。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障覆盖率平均达到75.4%,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46%、96.9%。
威海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7年增长了15.1倍,达到16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倍,达到7737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和34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11辆。威海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威海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成功的经验
威海市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潜能的切入点,不断破除思想禁锢,坚定了前进方向。建市之初,威海地处青岛、烟台、大连的“夹缝”中,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通过考察学习,他们提出了“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他们又提出“按经济特区模式办、照经济特区样子干”。解放思想增强了机遇意识,1997年,威海市抓住亚洲金融危机后韩资急于寻找新投资方向的机遇,引进韩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威海开展了以“理念创新、环境创优、机制创活、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威海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威海市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他们先是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目前,韩国已经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实际利用韩资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此后,又提出“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即由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重转变,由追求出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和品牌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威海的竞争力体现在了区域特色经济上。他们立足区位、海洋等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一是积极承接韩国、日本产业转移,并注重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培植了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机电工具、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五大产业群”。目前,五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7%,销售收入过
亿元企业759家。二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基地。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建设了950项旅游设施和近百处景区景点。20年来,旅游接待量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26.5倍。三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26.9%。
威海走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子。“十五”以来,全市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建立完善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外资20多亿美元、内资200多亿元。威海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4家,其中国家级5家。拓展纤维、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科技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5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基地,实施863计划项目50多项。加大引才借智力度,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7万人,还有34名院士和一大批不在威海的科技人才通过不同方式与威海合作。
威海坚持把齐鲁文化、海洋文化与改革创新精神相融合,形成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1990年9月,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争取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此后相继争取设立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威海市平等对待外来企业,亲商、安商、富商的气氛越来越浓,目前已有2万多韩国和20多万国内外地人口在此生活工作。威海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一是把规划作为第一资源。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程序,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威海高等级公路密度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三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五大产业群都由市领导牵头,成立项目推进小组;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凡是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或经营标准的都及时为申请者办理许可手续,提出“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引导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威海在全国120个城市中名列第十一位。
三、威海今后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2012年,威海市力争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重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高水平地打好4张牌,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创新、开
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打好科技牌,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创新型城市。二是打好开放牌,力争把威海建成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
三是打好环境牌,适度超前、求精求美,把威海建设得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四是打好海洋牌,重点发展能源、石化、船舶修造、港口物流和海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基地。
第五篇: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利用侨资带动经济起飞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把握机遇,着力打好“侨牌”,以“三来一补”起步,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众多知名品牌,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巨变。30年前,泉州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曾位居福建“省尾”;如今的泉州,已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泉州之所以能取得可圈可点的发展成就,归根到底在于泉州人民经过不懈探索,闯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泉州模式”,即以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泉州30年来创新、创业、创造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我们继续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财富。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地处福建中南部,常住人口774万,土地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289亿元、29664元、225.06亿元,与1978年相比,分别以年均17.7%、15.6%、21.5%的速度增长。
2.产业结构不断升级。1978-2007年,泉州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二、三产业分别以年均22.2%、17.3%的速度快速增长,一、二、三产业结构从38.6∶32.8∶28.6调整为
4.9∶58.9∶36.2。
3.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063家,外资实际到位137.9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0.0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8.52亿美元,年均递增30.5%。
4.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1978-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相继建成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通讯设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市绿化率大幅提升。
5.社会建设同步推进。2006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3万人,高等院校由改革开放前1所发展到15所,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73.5岁。
6.小康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97元、7244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4.4倍、95.5倍。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保持在1.2%以下。
二、发展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1978-1985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1980年8月,晋江县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拉开了泉州农村工业化序幕。鼓励群众利用华侨的闲房、闲资和闲置劳动力创办企业,承接“三来一补”业务,闯出了一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发展乡镇企业路子。1985年,泉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6.6亿元,比1980年增长近4倍,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格局向“二、一、三”格局转变,告别了以农业为主的时代。
2.1986-1991年,创办开发区,大力引进侨资,实现工业由散向聚、由内向外发展。1986年泉州撤地建市后,推进建设8大成片开发区,开发面积达2.35平方公里,积极引导企业由“遍地开花”向专业园区集中。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及时把引进侨资侨力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加工区和工业区等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1991年,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418家,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
3.1992-1997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泉州市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私营企业转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1998-2003年,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名牌战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1999年,出台《泉州市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方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先进适
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5.2004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引导企业争创国际品牌。加强民生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中心城区优化发展、沿海县域率先发展、山区县域特色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综合处理和工业污染集控区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优化政策环境,实行全程式的网上审批和网络电子监察的行政审批制度。
经过30年来的探索,泉州人民走出了适合泉州实际的发展道路,形成“泉州模式”的特色内核: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县域特色经济发达,品牌优势突出。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泉州市改革与发展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结果。
1.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和泉州实际结合起来,把开拓创新与科学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敢为天下先,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前进。每当发展处于关键时刻,都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胆突破不合时宜的僵化观念,克服“等、靠、要”消极情绪和不思进取的自满思想,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坚
实的思想基础。
2.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努力在计划经济体制夹缝中找到发展的出路,因地制宜地选择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发展乡镇企业。30年来,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以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
3.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积极从群众的创造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创新、创造、创业”良好氛围。切实关注民生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不断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4.坚持改革开放。30年来,泉州创造了许多全国和全省第一:在全国创办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引进外资一揽子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第一个以“建设—经营—转让”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第一个推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第一个以竞争上岗方式招聘县市级主要领导、第一批在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第一批成立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第一个建立新型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机制,等等。
5.坚持不断提高领导发展能力。泉州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历届市委和市政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成功地扮演了工业化推动者和保护者的角色,成功地扮演管理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并在实践中较好地
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搞短期行为。
四、今后发展的战略设想
目前,泉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美元,处于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扩张、外向化拓展阶段,具备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和条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方式更为科学、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为殷实、社会发展更显和谐的基础上,力争到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比2000年翻两番;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