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

时间:2019-05-13 15:5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

第一篇: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

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讨

摘要

中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民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不仅如此,杭州还有着其悠久的历史,是一个民俗文化丰富的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大多数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如何通过顺应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丰富的民俗文化更加需要保护和发展,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当然也刻不容缓。对于杭州的民俗文化的开发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物质民俗、社会民俗、意识民俗和民俗旅游。笔者希望通过对杭州民俗文化开发的探讨,得出一些经验,为将来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俗 杭州民俗文化 开发

中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悄无声息地滋养和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并且使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民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民俗到底是什么呢?早在中国古代,“民俗”一词就已经出现了,在不少古文献中都有提到,中国古代的民俗就是民间百姓的风俗和习俗。现代学者对“民俗”一词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集各家之所长,民俗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群体为能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民俗组成了部分的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创造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世延续,代代承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一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民俗文化,如某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势必会走向衰落甚至消亡。而大多数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如何通过顺应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合理和更好的开发。

而杭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等领域的中心,自然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不仅如此,杭州还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古时吴越国和南宋都在曾此定都。从其悠久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出杭州是一个民俗文化丰富的城市。丰富的民俗文化更加需要保护和发展,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当然也刻不容缓。对于杭州的民俗文化的开发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物质民俗、社会民俗、意识民俗和民俗旅游。

一、杭州的物质民俗开发

1、农耕民俗

杭州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表明杭州地区的原始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2003年开挖的下孙遗址就可以证实那时杭州地区就已经萌发了原始农业。时至今日,杭州的农业已经是高度发展了。对农耕民俗文化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农家乐,然而在杭州仍有这样的地方可供游客和市民体验耕种的乐趣,如位于位于西湖风景区东南侧的玉皇山南麓的八卦田,在那里游客可以体验真正的农家乐,自己动手耕作、采摘。

杭州良渚遗址所出土的一些新石器时期文物,如镰、矛、石斧等“延续至今仍在使用的耕耘、灌溉、收获、采伐、农副产品加工等农具,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王丹,2008)。

农耕民俗文化的开发,主要形式为农家乐,其意义是非凡的。农耕民俗文化的开发,“有利于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缩小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有利于文化产品的多元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朱丽辰,张艳春,2009)。

2、饮食民俗

中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一,导致所能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就使得全国各地的饮食民俗文化产生了差异。

杭州的东部地区属于浙北平原,地势较为低平,河网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多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杭州的地形适合种植水稻,因此杭州人对米,比如说糯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清明时节,杭州就有吃清明团子的风俗,清明团子气味清香扑鼻,味道甜而不腻。再过一个月,到了端午节,则要吃粽子,包粽子的米选用的是上好的糯米,米质香软,粽叶清香,要说杭州的粽子,属“五芳斋”最出名。而到了中秋时节,不仅杭州,甚至是全国,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到了重阳节则要吃重阳糕。

当然,杭州除了那些米制品,还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菜肴和小吃。小吃中比较有杭州特色的就要属葱包桧了,这是出自于北宋岳飞被秦桧陷害的典故。杭州有名的特色菜肴多不胜数,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和叫花鸡了。面食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是片儿川和著名的奎元馆出品的虾爆鳝面了。最近在央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出现了西湖醋鱼、片儿川以及杭州特色的小笼包的身影,使得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都希望一品舌尖上的杭州。换种角度来说,这是也是对杭州饮食民俗文化的一种开发。

二、杭州的社会民俗开发

1、岁时节令民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传统节日文化又是中华文化中绝对不能忽略的重要的一部分。说起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全国各地都不一样。杭州的民情风俗,是随着杭州的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主要有放爆仗、穿新衣、走亲访友、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杭州人大年初一必讲吉利话,以祈求事事吉祥。

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是不变的习俗。到了元宵节那天,杭州各地各区会举办元宵灯会,供市民和游客观赏和游玩。这也是对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

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赛龙舟的习俗。杭州也会在端午节期间举办赛龙舟,如今年的赛龙舟就举办在西溪湿地,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中元节,又称鬼节,在杭州各县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习俗。祭祀一般在晚上举行。在供桌上摆好饭菜、酒壶和酒,然后点燃香烛,由家长领着小孩拜祭。

冬至,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气。在杭州,有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的习俗。早餐吃年糕,有万事大吉之意。

2、社会结构民俗

在社会结构民俗文化中,惯用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惯用语言,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方言。在地域如此辽阔的中国,方言是多种多样的。杭州的主要方言是杭州话,是吴方言中的一种。

杭州话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儿”字多,据说是因为古代的杭州人学说汴京官话的导致的,比如说筷子叫筷儿,玩叫搞搞儿,逛街叫耍子儿,麻雀叫麻巧儿,谈恋爱约会叫靠位儿。杭州话还有一种很特别的说话方式,自说自话。杭州人不说人个子长得高,却说这人条杆儿长,不说人长得胖,却说这人生得壮。

对于杭州话的开发,主要体现在杭州的地方电视台推出了一些说杭州话的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如开心茶馆、我和你说和阿六头说新闻。虽然有些人对用方言报道新闻存在疑虑,但是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传承和发扬地方方言的好办法,也是对社会结构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

3、游艺民俗

民间的娱乐节目花样繁多,且热闹非凡。

吴山庙会是杭州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会之一。每逢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杭州的本地人都会上山烧香祈福,辞旧迎新,以祈求来年事事顺利。每每到了端午、立夏等岁时节日亦或者是赶上某个菩萨诞辰,很多人也都会上吴山赶庙会。

说起歌舞技艺类型的民俗,小热昏和越剧算是杭州的拿手好戏了。小热昏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汉族吴语曲艺谐谑形式,也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但是由于这些演员的年龄都比较大了,而且大量的传统曲目也需要人来整理,所以传承、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杭州清河坊,也许还可以看到小热昏的身影。提到的另外一种就是越剧了。越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虽然越剧并非发源和发祥于杭州,但是杭州的老一辈对越剧的喜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基本上每天早上在西湖边的一个凉亭里,你都可以看见有一些老人拉着乐器,唱着越剧。而杭州的越剧开发也从原来只表演一些老式剧目,如《红楼梦》、《梁祝》等,转向了新时代新剧目的产生。

三、杭州的意识民俗开发

中国人的信仰很多,五花八门,由于各地的自然生活环境和文化不同,当地人所信仰的就不同。

总体来说,杭州人信仰佛教。每每到一些大日子,比如说像除夕或者是某个菩萨的诞辰,杭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香客,人人都争相烧头香。不仅如此,有些杭州人也因为某些人生中的大事,比如说子女高考前,父母爷爷奶奶会去上香祈福,或是求签,以祈求子女高考顺利。所以有些寺庙会举办一些拜佛活动来满足香客们。

除了对佛教的信仰之外,杭州人鬼神之说也很相信。杭州人过年的时候有一个迎财神的习俗。迎财神一般是在正月初二或者初五的清晨,还要燃放鞭炮。而且在一些公司开门营业的时候也会拜财神,以祈求一本万利。灶神是老一辈杭州人很相信的一个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是二十四)都要祭祀灶神。一般杭州人家中都会贴灶神像。在祭祀完灶神之后,就要把灶神送上天了,只要将旧的灶神像连同元宝及黄纸一起焚烧就可以了。到了正月初四,只要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就意味着把灶神接回来了。

四、杭州的民俗旅游开发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杭州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但又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中外无数游客,其价值在旅游中日益凸显出来。“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娱乐和精神需求”(曹瑞琴,2011)。

浙江是全国所有省份中唯一一个两个字都带水的省份,由此可见,浙江省的大部分民俗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杭州有世界著名的钱塘潮,观潮弄潮也是自古就有的民俗。每逢钱塘潮观潮时期,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观潮者规模令人叹为观止。“但是迄今为止,这一观潮活动仍然还停留在民间自发阶段,与杭州旅游即杭州观潮旅游毫无关系,没有体现出有关旅游单位的组织与用心”(吕洪年,曹莉亚,龙雍生,2005)。既然这钱塘潮如此的受人喜爱,为什么不能用来当做杭州的特色民俗旅游呢?所以观潮这项民俗文化,完全可以拿来当做很好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以杭州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首先应该突出杭州民俗文化的特色、大众化和真实性,再是注重游客的亲身参与性,最后是最好能与现代化的科技相结合。只有这样,符合了

游客的需要,这样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才是成功的。

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工作急于求成;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遭到破坏,民俗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缺乏,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民俗文化的保护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房磊,2009)。

对于以上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在开发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观念,要坚持以保护为重点,适当开发;要加强关于杭州民俗文化的宣传,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民俗文化知识以及其重要性;要“还俗于民,着眼于开发地民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韦杨波,2002);要正确的认识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样性;最后还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民俗文化的继承者来传承濒危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丹,杭州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2008,36(27):11913-11918。

[2] 朱丽辰,张艳春,论农村民俗文化开发的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2009,11:233。

[3] 吕洪年,曹莉亚,龙雍生,杭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杭州研究》,2005,(9):15-17。

[4] 曹瑞琴,,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J],《文化经济》,2011,(4):219-223。

[5] 李琼,论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1,3(12):21-23。

[6] 房磊,试论我国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工会论坛》,2009,15(5):145-146。

[7] 韦杨波,还俗于民——论民俗文化发掘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哈滨学院学报》,2002,23(11):107-109。

第二篇: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精选)

一、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概念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娱乐园发展同民俗风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民俗旅游地,是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古建筑、独特的民俗文化或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将古建筑、独特民俗文化搬迁或复制于有利地域而形成,其性质相当于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展览馆,其开发题材有生产习俗、交易习俗、消费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乡里往来民俗、岁时习俗、宗教、迷信、习惯信仰、民间文艺、工艺、竞技、娱乐活动等;其形式和名称有村、寨、城、园、宫、苑、民俗博物馆、公园、乐园、中心、世界、洞等;其区位一般位于大城市郊区,其开发应尽量保持、反映民俗风情原貌,集观赏、购物、游玩、品尝风味小吃等于一体,有的甚至还具有住宿功能。

二、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特点

主题策划的创新性与独特性主题是旅游主题公园的灵魂,是旅游主题公园的生命力所在。主题创新是主题公园的最显著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多民族的存在使我国的民俗文化丰富而多彩。如内蒙古的“蒙古族文化旅游区”,甘肃敦煌的“西北民俗文化村”都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独特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1、场地环境的约束性与局限性

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用独特的创意和策划来解决旅游主题公园规划建设中的种种难题,是规划建设者们得以产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旅游主题公园取得成功的根本基础。比如沪沽湖女儿国的母系社会是民俗文化中社会民俗的典型代表,是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极好利用。但,这样的资源难以以主题公园的方式开发。

2、景观与活动的模拟性

因为主题公园是人造景观,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吸引游客的。比如,深圳“中国民俗村”内各民族馆内的歌舞、节庆都是由本民族的人在特定主题公园内表演的,以追求逼真的效果。

3、主题活动的多样性

“娱乐第一,追逐新奇,渴望参与”这三大需求要素构成了现代主题公园最重要的市场价值取向。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以民俗文化为旅游资源,因此,在主题活动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4、目标市场的层次性

客源群体的特征为:(l)客源以城市居民为主的中上层群体;(2)三大城市群是中国主题公园的主要客源产出地;(3)家庭欢乐是主题公园的最大卖点;(4)中、青、少年是主题公园的主要客源群;(5)消费时间方面体现出周期性、时段性和起伏性特征。

5、社会效益的广泛性

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等四大主题公园组成的华侨城取得了如下社会效益:(l)推动了深圳旅游业的起飞;(2)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培养了一支专家队伍和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在开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博采世界之长的旅游文化娱乐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无论是民族节日盛会、民族村寨表演还是广场艺术、大型综艺晚会,都达到了国内乃至世界同类项目的一流水平;(4)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解决了一大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就业问题,为西部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发展旅游业的行家高手;(5)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一批外国演员到华侨城的舞台上演出,既是中国人民了解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增进了中国人们与外国人民的友谊。

三、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分类

1、物质民俗类

(1)居住民俗:帐篷型,如蒙古包;干栏型,如傣族的竹楼,重庆的吊脚楼;上栋下字型,如藏族地区盛行的平顶房,老北京的四合院。现有的如“山西大院文化”是建筑文化的高水平产品。同时,它也是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装饰文化的完美聚合。从建筑文化的角度看,它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延伸与发展;是砖木结构房屋在那个历史时期的最新构思;是装饰文化在那个历史时代的新潮体现。乔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孔家私宅,六处大院房屋布局构思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足见设计者的高超水平和新潮构思。多处大院的砖雕、石雕、木雕,既汇聚了中国民俗体裁的内容,又突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还展示了当地民间艺术家的高超雕刻艺术水平。如乔家大院近百个烟囱造型,竟无一雷同。足见当时建筑水平的高超及主人在建筑艺术上的追求,甚至于是苛求。由此也可以了解到这里的建筑文化对游人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旅游者在这里追寻文化的高品位,是一种享受,同时也可以追寻历史文化的源头,回味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观赏历史文化的光辉。

(2)服饰民俗:是指人们有关穿戴衣服、鞋帽、佩带、装饰的风俗习惯。分为头衣,体衣,足衣,佩饰及其习俗。我国56个民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绚丽夺目。

(3)饮食民俗:包括居家饮食习俗,节日食俗,嗜食与禁忌等。饮食民俗文化能带给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美的感受。有一位美国客人在他的《东方旅行》一书中专门写了他对广西阳朔把把的文化感受:“在中国阳朔吃的阳朔把把,其馅和糯米粉完全融合在一起,相互见每一粒分子甚至更小都共同拥有了,那口感、那情感完全叫渗透,难怪阳朔的农人们把恩爱夫妻也比喻成`两块扯不开的把耙’,其中不正包含这东方中国那种坚贞的爱情吗?”(4)生产、交通民俗:如浙江绍兴鲁迅家乡的“乌蓬船”就是很好的民俗旅游项目。

2、社会民俗类

(l)家族和亲族:家族和亲族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家族和亲族各成员的称呼、地位和相互关系;称谓是一种复杂的文化传承。如易洛魁人把亲生父亲和父亲的所有兄弟都称作父亲,把自己的孩子和同胞兄弟的孩子统称作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民族学上管这种称谓叫类别式称谓。关于家族亲族成员间的地位和权力随地区、民族和家族结构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在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家族中,家族长由男性充任,其权力很大,家族内部,各成员的地位又分不同的等级。第二,家族中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在母系家族中,财产分配和权力的基继承以母系为中心转移,东北地区的达翰尔族过去有招养老女婿的习俗,即无儿子的家庭招养老女婿,并让其继承家业。第三,家教、家规和家法。家教指家族中长辈长者对后辈幼者的教育习俗。家法家规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有不同的表现,有时和礼俗交织在一起。如我国大梁山地区的彝族,长幼之间,路遇长者,需下马侍立,长辈人室,需让其上坐等。第四,家祭。家祭一般包括供家族守护神和供奉祖先神两大内容。有些祭祖仪式还成为整个民族的节日,如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苗族的“祭鼓节”等。

(2)村落:是由地缘或血缘关系结成的生活共同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家族、亲族、姻亲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2001年4月1日在浙江省桐庐县开村的“女儿村”是第一个以女性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公园。“女儿村”集文化展览展示、餐饮、住宿、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总投资5仪幻多万元,占地100多亩。这里处处呈现女性文化的浓浓氛围,溪以女儿名,戏演女儿情:其中,常年展出的桐庐民间剪纸艺术展、中国古代女性文化展和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服饰展,更是女性味十足。显示出浓郁的民俗风情。

(3)民间组织和民间职业集团:民俗从广义上讲,民间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指一切民间有组织的人们的生活群体。根据其性质和作用,有民间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军事组织、文化娱乐组织、迷信组织等。

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集团和职业集团,后者在民俗特征上表现出与一般民间组织的显著不同。职业集团内部强调师承关系,有的还建立了师承关系图谱。民间职业集团在作业中奉行一定的仪式。比如木匠行业组织,奉祀鲁班,许多工具的发明不仅归功于鲁班,而且还有优美的传说:木匠师用的墨斗是鲁班的一只鞋,锯子是鲁班发明的等。民间职业集团有自己独特的崇拜和信仰奉祀祖师、神灵是普遍的民俗。如土医药铺奉祀药王,酿酒业奉祀杜康,商号奉祀财神等。

3、岁时民俗类(l)宗教性节日及民俗包括两类:原始宗教节日,现代宗教节日。如伊斯兰教最大的节日“古尔邦节(宰牲节)、“开斋节”(肉牧节)。农历四月初八为佛教“浴佛节”。傣历六月的傣族“泼水节”。

(2)生产性节日及民俗:指在农业、林业、牧业、饲养业、渔业、手工业等生产中,伴随岁时变换和生产习俗所传承的群众性活动。如藏族的“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景颇族在谷子成熟时候举行的“新米节”,阿昌族的“尝新节”。

(3)年节及其民俗:如春节是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绝大多数民族通行的节日。春节上除旧布新的节日,喜庆气氛极浓。贴对联、门神,互相拜年,各种花会、赛会、社火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4)娱乐性节日及民俗:大都具有联欢性质,目的在于加强个人和社会团体之间的社交和友好往来,有时还加人民间的竞技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秋季举行一次,主要项目是赛马、射箭、摔跤,其次是物资交流。另外,各民族的歌会、歌节。如广西省每年举办的“国际民歌节”。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好,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首届民歌节于1993年3月巧日到17日在南宁举行,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艺术家欢聚一堂,同唱民歌。此后每年一届的广西民歌节成为广西民歌与世界民族艺术之间飞架的彩虹。马勇等人设计的“巴楚风情游乐园区”,在土家山寨中邀请游客对情歌,在“豌豆角龙舟节”中邀请游客参与龙舟竞赛等。

4、人生仪礼类

在民俗学研究中有一种独特的称谓,叫“通过仪礼”,即在生命的某些环节上,通过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

(1)诞生。诞生礼仪包括了从孕育期到诞生期的所有习俗,即未婚前的求子习俗、怀孕时的习俗、临产习俗和诞生后的习俗。

(2)成年。我国古代,大多数民族在青年成年后,行“冠”、“笋”之礼。但不同民族表现形式是不同的。第一,“冠”、“异”之礼。冠礼指男子礼仪,如流行于我国朝鲜族中的“三加礼”,异礼是女子成年时行的礼仪。第二,穿裤换裙。如永宁纳西族少年进人成年时,要举行穿裙子和穿裤子仪式。第三,纹身、染齿(或凿齿)。纹身曾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普遍流行的风俗,比如傣族纹身只限于男子,民间认为男子纹身是其勇敢和成熟的标志。染齿是女子成年时所行的一种习俗。傣族女子,当其十四五岁时,开始染齿,这标志其已成人,可以结婚。

(3)婚姻。如抢婚、偷婚、拉婚存在于云南梁河一带的阿昌族,彝族,哈尼族,瑶族,侗族,普族,景颇族,布依族,高山族等。

(4)丧葬。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

5、精神民俗类

(1)巫术。巫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形式包括:乞求、巫术,如狩猎巫术;接触、驱赶巫术,接触巫术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达到巫术的目的,驱赶巫术是将附在自己身上的疾病等借助巫术的力量赶走;诅咒、灵符巫术,是以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作为语言灵物崇拜达到极端之后的产物;此外,占卜在巫术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宗教、信仰。民俗宗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崇拜,指人们对某一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图腾崇拜,即原始民族对所崇拜的事物(动物、植物或无生物)都认为和自己的氏族部落有“亲族”血缘关系;祖先崇拜,是人类自身的崇拜。

(3)民间禁忌。包括宗教禁忌、生产禁忌、语言禁忌、一般生活禁忌。宗教禁忌如鄂伦春族认为火焰就是火神的化身,禁止乱扔火、玩火、用利器捅火。生产禁忌如傣族关门节过后,生产大忙,禁止谈恋爱和举办婚事等。

6、口承语盲民俗类

(l)民间文学。包括民歌(歌谣)、神话传说、故事等。我国有些民族还形成了传统的歌节,如广西壮族的歌好、白族的石宝山歌会,甘肃青海各民族的花儿会等。

(2)民间音乐、舞蹈、竞技、游艺、民间工艺。如广东省番禹市黄飞鸿馆前广场上的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常年演出,百看不厌。

四、民俗主题选择原则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应遵循人文关怀、把握文脉、突出形象、体现意境等原则l1[,应注意以下特点:(l)把握“文脉”:“文脉”指民俗旅游主题公园所在地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心理积淀四大方面。选择旅游主题时,应在认真分析研究所在地的“文脉”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灵活地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顺应“文脉”,追求同一性,从文脉特征中提炼主题;二是突破“文脉”框架,构思差异性主题,形成主题的鲜明个性;三是采取协调与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即既体那与“文脉”相协调,又突破“文脉”的创意构思。

(2)独特性:所谓“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民俗文化往往是一定区域内特定人群长期生活产生的,因此,往往具有独特性,这也是旅游产品的唯一性优势。传统节日、定期庙会、赛会等时令性活动都具有独特性,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从客源市场要求上看,多数主题公园的有效客源市场半径在200~500公里之内,此范围内应避免主题的雷同,以防止近距离重复。(3)鲜明的时代性、个性: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通的主题;主题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4)文化性:旅游者访问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目的就是得到一种独特文化的冲击与感受。游人亲身投人,成为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内的一员,在异乡情调中,体验着另一种生活的感受,从而达到休闲、探奇、求知、审美等目的。

(5)符合市场取向: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6)延展性和弹性:选择的主题要有能够延展的足够空间和弹性,吸引人们重复消费,延长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故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主题公园内容更新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关联性产品。

五、民俗主题选择方向

(l)物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

(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3)心态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4)语态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主题语:“让世界认识我们的民族”,正是它立足于宣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而显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使得它建园十多年,一直游客不断。2002年5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旅游主题公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倡仪女士提出应重视对民俗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体裁的利用,她指出神话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比如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永久魅力的奇书,是一部保存了中华民族原始神话的上古文化珍品,它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的历史,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因而,是中国民俗旅游主题公园选择主题的基本源泉。

六、民俗主题公园开发模式

1、游乐园模式主要以各种动力传动的游乐设施,通过游客直接参与,刺激身心,以满足感官上的刺激和精神心理上的愉悦。游乐园投资大,运转和维修费用较高,需要较稳定的客源。如美国Disneyland,我国也可以选用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或《山海经》中的人物。

2、中国民俗文化村模式一般按1:1的同等比例异地移植文化建筑,以此为背景编排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参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

3、旅游文化宫模式例如西游记宫,主要以雕塑、美术、戏剧等传统艺术手法和声控、电控、电子、灯光等技术手段,将故事、童话、神话等立体化、形象化、动态化。其表现内容广泛,投资相对较小,对空间适应性强。如青岛神话洞、北京云水仙洞。

4、缩微集锦模式即名景缩微集锦式主题公园,其重视缩微景观的视觉逼真性,以被动游憩为主、参与性娱乐为辅。

5、电影城模式影视拍摄和旅游接待相结合,内容丰富,艺术地再现虚构的或非原地曾有的景观,如大观园,唐城,水浒城等。

6、博物馆模式各种类型的带有明显企业投资行为的综合或专业博物馆,规模和内容差别很大,但大都以静态的展览为主要表现手法,如民俗服饰,民间工艺品等。.7、民俗文化性主题模式包含一个或几个文化主题,以民俗文化为创意素材,综合多种表现形式,注重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配套完善,能独立运转的新型游乐城,是第三代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

8、建设旅游小城镇模式即在一区位条件较好、民俗文化典型的地域,新建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小集镇,或依托已有小镇或古街区扩大古镇规模。挖掘并表现该地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再现古风民俗,古建筑、古文艺等古文化,保存发扬光大地方文化,并诱导地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化。该类主题公园建设规模一般较大,布局集中,投资较多,功能完善而齐全,能独立运转,其社会经营性较强。该模式可以是上述“民俗文化村模式、电影城模式、博物馆模式、民俗文化性主题模式”的综合发展。

第三篇: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已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东部和中南部,如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我省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此,我们主要探讨黎族中生活的特有风俗习惯。

先谈黎族的饮食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黎族的饮食大体上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但又有别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自己特有的、带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譬如有名的“竹筒饭”,筒饭是一种颇具有民族特色的野炊方法。即砍一节竹筒,从一端开口,加入适量的米、水和盐,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在火堆里烤熟。用山兰糯米混以山间野味和少量盐巴烧制的竹筒饭味道更佳。竹筒饭一般在山上狩猎或下天劳动时烧制。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便异香扑鼻,这就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另外,黎族还有各式各样的风味佳肴如雷公根、祥等。“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还有,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好喝酒和嚼槟榔,成年男女都嚼槟榔,男子吸水烟筒,年长的妇女也有吸烟的习惯。其中他们的山兰米酿酒也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至于嚼槟榔,则早已被海南人民所熟悉,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黎族的婚俗和节庆(在此,我们主要考察了饱亭一带的黎族村寨,以介绍这一带的婚俗和与节庆为主)。保亭地区的婚姻制度基本上一夫一妻制。解放前,青年男女在13—14岁时便可结交异性朋友。父但婚姻都是由母作主。通婚范围多在同一方言区里,而且还受到一定程度宗族关系的限制,如同村姓、不同村但同一个祖宗者不通婚。解放后,黎、汉联姻已不少见,但黎族之间同一祖宗的仍不能通婚。

黎族男女成年后和父母分开,自搭1间小茅屋居住,这种面积小、陈设简陋的小茅屋黎语称为“隆闺”。夜晚,青年男女们便三五成群到别村姑娘的隆闺中去,邀请姑娘到村庄附近的树木或空地上对歌,特色意中情侣。通过对歌认识后,有意者继续交往,恋爱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

黎族的订婚很有自己的特色。解放前的订婚是由父母请媒人到女家去说亲,每次提亲带上槟榔,开始的一两次主要是来说明来意,女方父母一般不表示什么意见,男方带去的槟榔女方父母可以吃,但女子本人不能吃。第三次提亲时,若女方父母同意,女子可吃槟榔。第四次提亲,媒人除了带槟榔外,还要带上银元和烟丝到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商议礼聘。礼聘多的60个银元,少的30—40个银元,牛1头,槟榔1000个,青蒌叶40扎(每扎50片),烟丝30—40包,两条短衣,一长衫,猪肉数斤(长衫衣和猪肉是送给舅父的)。礼聘议妥后,订婚手续便告完成。私订终身的,也得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由男方补聘礼。解放后,订婚形式依旧,但礼聘有了新的变化,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据了解,这种订婚似乎已逐渐被汉族的订婚同化,已很少见。

当到了结婚这一天,新郎穿上新的民族服装,吃完饭后等待新郎到来。媒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领着挑聘礼的迎亲队到女家迎亲。女方也换装,结发髻,戴服饰。吃男方的村子后,男方即派人将先准备好的两把稻草点燃,新娘要从火堆上跳过,一男子则将一个鸡蛋抛过火堆打破,意在驱邪。新娘入门后不鸣炮、不拜祖公。吃饭前,由男方找来四男四女同女方送来的四男四女一起对坐,吃饭时,双方女子互相敬酒,一方双手交叉敬给对方,对方也双方交叉接接过再回敬,仪式完成后饭。吃完饭将新娘送回新房休息,习惯上不与新郎同睡。送亲的青年男女便和男方的亲友一起喝酒对歌,通宵达旦。两天后,新娘随陪送的人回娘家。等夫家农记或有事需要帮手时,才派人请她回来,等有了孩子才正式回夫家常住。

节庆方面,黎族一年中有春节、过年仔(元宵)、清明节、端阳节(五月初五)、鬼节(七月十四日,有些地区十五)、三月三。其中春节、过年仔、清明节、端阳节、鬼节都与汉族过节方式大致相同,但其独特的“三月三”节日则令我们感到新鲜。

三月三原是东方、昌江、乐东等县黎族人民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从1984年起,保亭县黎族苗族人民也过“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改革开放给这个传统节日赋予更新的内涵和活力。如今的“三月三”即是“情人节”又是“文艺汇演”和“物资交流会”,热闹非凡。

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便是黎族的织锦了。织锦图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集中反映在妇女服饰上的各种花纹图案,图案多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工具纹以及利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形的纹样。这些反映在妇女服饰上的图案纹样都是抽象的,内容丰富,色彩美观。另一类是反映在龙被、织锦壁挂、织锦挂包以及各种装饰物品上的图案。图案多以吉祥物体为主,比如,人形纹、龙纹、凤纹、鹿纹、蝴蝶纹、青蛙纹、白鸽纹和花卉、树木、青草以及自然界的雷、电、日、月、水、火等。这些图案都是采用抽象和具体的表现手法反映在织锦图案之上。

反映织物上的图案共有160多种,归纳起来,可分为6种类型纹样。第一类是人形纹;第二类是动物纹;第三类是植物纹;第四类是日常生活生产工具纹;第五类是直线、平行线、曲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几何纹样;第六类是汉文字所组成的花纹图案,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是黎族妇女最常用的图案。

黎族织锦图案构图,主要是由母体图案组成。通常是母体图案占幅面积大而且是中心位置,子体图案只作陪衬,位置也不太明显,这样结构严整,主次分明,有松有紧,有粗有细。一般来说,母体图案多以人纹为主,其他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纹样是在子体图案之中,这就充分说明黎族妇女在构图方面重人轻物的主要特征,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祖先崇拜的表现形式。

黎族织锦图案的色彩主要表现在服饰图案上,多以黑色或者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红、黄、绿、白相间,紫、棕、粉红、咖啡为辅助色,有深色也有浅色,有对比色彩也有调和色彩。

黎族织锦图案的工艺制作。主要以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组成,纺包括错纱、配色、综线、攀花等;织是指用踞腰织机采用道经断纬的纺织方法织出各种花纹图案,利用纬线色彩的变化使得图案丰富多彩;染主要是指纹纱染线,包括美孚方言妇女在白色经线上扎结成所需的花纹,再染成黑白斑花的经线,然后用彩色纬线编织出可织成色泽斑斓的筒裙图案;绣是指黎族妇女用彩色线在棉、麻等布料上所刺绣出来的各种图案,织锦图案编织完成后,再补绣加工提高图案效果,一般主体图案都是刺绣的,在图案中间的若干局部都是需要刺绣来完成。织锦刺绣有单面刺绣和双面刺绣,而润方言妇女上衣的黎族双面绣最为著名,所有织和绣的黎锦都是黎族织锦中的精品。

说到黎族的织锦不得不谈到黎族的服饰,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白沙县本地黎服饰较为原始,女子穿青布贯头衣,衣侧和袖口饰有精细的两面绣纹样,下着黎锦短筒裙,最短者仅为七寸长,赤脚。妇女挽髻于脑后,骨簪雕有精细花纹。男子传统装束为上穿无领对襟衣,下着吊产,赤足,包头帕,衣物有少量绣饰,琼和保亭一带的杞梨善织,筒裙和头帕皆用精美的梨锦制作。女子穿无领对襟衣、筒裙、包筒状头帕,喜佩各种银饰。男子上穿无领对襟衣,腰系宽式吊产。乐东县侾黎女子穿对襟开胸无纽扣上衣,领襟和后背有粗犷的绣饰,家织青色条纹布中筒裙。男子传统装束为条纹布对襟无纽扣中长衣,系兜裆布,头扦羽毛。现已多穿汉装。东方县美孚黎女子上穿大领对襟衣,下着扎染织花长筒裙,长发挽髻于脑后,包黑白条纹布头帕。男子穿大领对襟衣,服式较女装宽肥些,下着及膝包裙,脚穿木屐,头戴斗笠。保亭县德透黎女子穿立领大襟窄袖紧身翘襟上衣,织花长筒裙,花鞋,喜欢佩带各种银饰。

关于黎族文化的禁忌,大致总结如下:孕期禁忌规定:①孕妇不得跨动物尸体,否则会怀死胎;②孕妇不能吃蛇肉、猴肉,否则会生怪胎等。丧葬禁忌规定:①家中有人死了,死者家属不能穿正面衣服,应把衣服反过来穿;②不能洗头洗身;③不能敲锣打鼓;④不能放鞭炮;⑤不能唱歌和吹奏乐器等。生育禁忌规定: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用的白鸡会使夫妻不睦。做鬼禁忌规定:①妇女分娩时,要在家门口挂树叶,禁止外人进屋,以免把鬼神带进去;②分娩后2—3天内,产妇不得外出,不得洗身,不得和外人说话等。婚姻禁忌规定:①男妇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白鸡会使夫妻不睦。

在看完和了解黎族风景和文化魅力,我们不得不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黎族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的古老民族,不仅在海南民族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保护好黎族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能让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展现出丰富的一面,同时这也会为丰富世界文化遗产做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每个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每一员龙的传人都要关注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多关注一些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风情,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一起来保护我们黎族的文化风情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让我们共同珍惜现在拥有的,保护好现在拥有的,记录下曾经发生的,发掘出未曾发现的,将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己任,为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四篇: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现在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第五篇: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杭州西湖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杭州西湖导游词(一)

杭州西湖苏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得名的由来编辑

《元史》记载,元佑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

杭州西湖导游词(二)

在来西湖之前,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好像一副美妙的画。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各位游客,愉快的西湖一日游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杭州西湖导游词(三)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的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杭州西湖导游词(四)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紧靠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这句话就概括了西湖的特点。西湖湖面面积有6.39平方公里,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在2.27米,最深处5米,最浅不到一米。在1982年11月,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5年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杭州西湖的排名仅次于万里长城和桂林山水,位居第三。

西湖有个优美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对玉龙和金凤,一天他们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于是玉龙用爪子,金凤用嘴,一起把这块玉石雕琢成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后来这颗明珠被王母娘娘发现,她派天兵天将抢走了明珠。玉龙和金凤敢去同王母交涉,你争我夺之间将王母娘娘推到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人间,化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所谓的“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然而最近根据地址调查院的专家调查发现,西湖的形成另有说法,说是由1.3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火山喷发时造成的洼地而形成。火山喷发的中心就在断桥一带,火山碎屑就构成了北面的孤山、葛岭和宝石山。后来经过历代多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西湖最终从一个自然湖泊变成风光秀丽的半封闭人工湖泊。

西湖的湖光山色,自古引来无数名人骚客赞美。从而给西湖增添了丰富的人文积淀。最特色的便是苏东坡的那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温婉多姿,妩媚匀称。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为了让西湖更美。2002年杭州启动西湖综合政治工程,首先是西湖南线的改造,使得历来北山路热南山路冷的形式得到较好改善。又将环湖的四个公园全线打通,呈现出一个三公里长没有围墙免费开放的大型市民公共绿地,黄金湖岸线。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还境于民”。2003年国庆前夕,又整理了湖滨步行街,打造了西湖隧道。同时大力修复了杨公堤。同时西湖十五新景登台亮相。整座城市更加光彩照人。

2011年,西湖成功申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杭州西湖的美名享誉中外。

杭州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小郑作为杭州儿女,时刻感谢这片母亲湖的恩赐。祝各位游客也能在本次旅程中感受到杭州幸福之美,并将这份幸福带回到您的故乡去,伴随今后的每一天。

下载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杭州千岛湖导游词(精选合集)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杭州千岛湖导游词范文......

    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大全)

    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作为一名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欢迎阅读......

    浙江杭州导游词[大全5篇]

    浙江杭州导游词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浙江杭......

    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

    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

    浙江杭州雷峰塔导游词集锦

    雷峰塔导游词一: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少不了周边景点的相衬,这天,咱们将参观的便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各位兄弟姐妹,咱们面前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民俗是形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群体、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相沿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体表现在社会组织、日常......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1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 摘 要:新疆是一个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民族多元性、地域多样性、淳朴自然性等特色。结合新疆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