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届高考历史滚动式测试题(六)
2013届高考历史滚动式测试题
(六)制卷:朱枝春
一.选择题(4×12=48分)
1.有史料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政权和血缘结合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2.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的沿革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的兴起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唯一标准
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B.宗教使人民丧失了反抗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D.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4.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5.“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唐璜》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向日葵》
6.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后所受的打击也最严重,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少
B.战争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关系
C.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
D.民族工业应优先、重点发展重工业
7.“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4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A.创建黄埔军校B.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
C.领导北伐运动D.进行一系列捍卫反对专制的斗争
8.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业,还会出现“粮荒”的原因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B.“文化大革命”冲击
C.人民公社体制束缚D.“大跃进”运动开展
作者:朱枝春 第 1 页 2013-4-29
9.从将法仅当做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
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1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毛泽东于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的变化
B.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变化
C.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重大变化
D.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成熟
12.哈弗大学的专家史蒂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二十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如“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生活在一个最恐怖的时代。对此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最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二.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22分)
2006年 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位于北太平洋地区的中国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两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轨迹给人类留下众多启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立了合理完善的行政体制,使国家的政令在幅员广大的疆域内基本上得到执行,保证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唐宋政治制度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上)》第310页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这一过程也正
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影响着世界格局。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大国崛起》解说词:结束语
材料三 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从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对于这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它虽然物质上像楼房炸塌了,但是它这些,用现在的话就是软实力,还是保留下来了,所以,这是日本战后尽快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百年维新(日本)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措施,并简述其积极作用。(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是如何探索强国之路的?
(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实现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在19
世纪末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战争?(4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指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崛起对你的启示。(4分)
14.(30分)学习中国古代史,宋代是无法绕过的一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材料二宋代没有国家分配土地的制度,土地买卖流转频繁。官府热衷于审核土地买卖契约、租佃契约是否齐备。财富流动迅速频繁,“贱不必不贵,贫不必不富”……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11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唐天宝年间一年铸钱大约32万贯,到宋神宗时期已经多达500万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材料三欧阳修称宋代的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居官者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缺乏家世背景的平民,若能脱颖而出,则得以进入仕途。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是科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
——以上材料引自邓小南《宋代是“积贫积弱”,还是历史上最辉煌时期》
材料四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五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造成材料一所述宋代“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5分)。除材料二提及的内容外,请从不同角度再举三例说明宋代的经济繁荣。(3分)
(3)从社会变迁过程的角度看,概括材料三最能反映出宋代社会的一个什么特点,并作简要说明。(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令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6分)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对宋代的整体认识。(2分)
答案:BBCCBCBDDB DD
13.(1)措施:唐朝: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2分)
共同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2分)
(2)近三十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2分)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2分)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积极推行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任三点6分)
(3)两次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4分)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一些科学技术人才基础和学习西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经验。(4分)
(4)启示:不断完善政治制度,进行体制创新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发展。注重教育,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坚持科教兴国,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对外开放,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坚持运用和平的外交政策来处理国际间的事务。(说明:考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酌情赋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得4分)
14.答案: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的不断扩充,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兵权收归中央则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总分4分)
(2)原因:土地买卖流转频繁(不抑兼并),财富流动频繁;商业环境相对宽松,(4分,每点2分);人们观念改变;社会相对稳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等(任答1点1分,本问总分5分)
商品种类增加;市坊不再分离;商品交易时间限制被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市镇;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丝织品品种繁多;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等。(每点1分,总分3分)
(3)平民化,居官者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平民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考中进士的平民出身者多于官僚出身者。(4分,如答公平等方面得2分)
(4)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了封建专制;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名称和说明各1分,答其它方面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总分6分)
(5)丰富的物质生活;发达的科技;自由的生活方式;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社会;通过奋斗能够获得成功的社会;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市民素质高;开阔的对外视野等。(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第1点2分,余每点1分,总分5分)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如“宋代虽积贫积弱,却是历史上最辉煌时期”,(2分,仅答一方面得1分)
第二篇:初三历史总复习测试题六
初三历史总复习测试题
(六)1.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鉴真
2.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小篆或隶书
C.楷书
D.草书 3.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的主要贡献是()
A、写成《伤寒杂病论》
B、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C、写成《本草纲目》
D、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4.河南省南阳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唐本草》
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7.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 ① 统一货币 ②统一文字 ③统一度量衡 ④ “焚书坑儒”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8.被誉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司马迁
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0.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代乃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11.以下马字的四种字体在秦朝通用的是()
A . B. C. D.
12.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严酷刑罚 13.假如让你重走丝绸古道,不可能经过的省份是()
A.陕西 B.甘肃 C.新疆 D.内蒙古 14.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A.墨子的墨家思想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孙武的军事思想 D.孔子的儒家学说 15.佛教通过西域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
A.张骞通西域时 B.东汉明帝时 C.西汉末年 D.唐玄奘西天取经后 16.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要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 B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得到政府的奖赏 17.下列文字出现的正确顺序是()
A、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大篆 B、甲骨文——大篆——小篆——金文——楷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8.现在世界上存在霸权主义,仔细想一下,如果战国诸子中有人来到现代,他们谁会第一个指责霸权主义()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19.中医沿用的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A.甘德
B.石申
C.扁鹊
D.鲁班
20.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下部哪部著作对三峡的描写()A、《水经注》 B、《五经》 C、《齐民要术》 D、《缀术》
2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院,23.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 引了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A、甲骨文 B、大篆 C、金文 D、隶书
24.若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你可能做的事情有()①被秦始皇任命为郡守 ②买东西时使用圆形方孔币 ③上书皇帝使用文字为大篆 ④因谈论儒家诗书而被判刑 ⑤被派到北方筑长城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5.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6.右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形势?图中众多的诸侯国是怎样产生的?这种统治方式在当时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侍从官),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远闻)而怨匈奴„„汉中欲事来胡,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之。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经过)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向)月氏,西走数十数,至大宛„„。(大宛)遣骞,为发译道(向导),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地肥饶,少寇,志安乐,„„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意不能得月氏要领。
——《汉书·张骞传》
请回答:(1)张骞是在谁的派遣下出使西域的?(2)根据上述材料,他出使西域真实目的是什么?其意图达到了吗?
(3)你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们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
28.看故事,想问题。
故事一: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母’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奈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买他的马。于是,楚人带着老者来到了他拴马的地方。„„“果然是匹好马”„„。交易很快便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刀子???我们燕国平常就用这个买东西的,那„„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儿的。”楚人掏出一把“蚁鼻钱”。“这是什么,没见过,这也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马没卖掉,燕国的老者也没买到中意的马。
故事二:很久以前,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①你认为上述故事所中出现的现象最迟应发生于何时?
②通过以上两个故事,你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市场贸易出现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③为此,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
①指出材料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②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治学态度。
材料三 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 ③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
30.请阅读下列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2)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这次改革?
梅岗中学初三历史练习
(六)答案
1-5ABDCC
6-10BBACD
11-15DCDDC
16-20CDACB
21-25ACACC 26.西周。分封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27.(1)汉武帝(2)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
(3)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沟通了丝绸之路。(4)不怕困难等
28.①秦统一前。②货币、文字、口音、度量衡等不统一,造成人们的日常交流困难,市场管理混乱。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9.①以德治民(或提倡“仁”的学说);温故而知新。②胸怀大志;勤学好部;注重实地考察;终生学习。
③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国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30.(1)北魏孝文帝改革。(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局面;5世纪末,顺应当时的民族融合的趋势,听从汉族大臣的建议,进行改革。(3)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三篇:2017-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
聪源教育周测试卷(基础卷)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 恶”。该状况反映出
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2、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D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4、《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B
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B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D
7、《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人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 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 B
8、明代有官员感叹,“最恨者方今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计恶,计大计小,计贫计富,计迟计速。”这一感叹反映出当时()A.行业分工细密 B.雇佣关系出现 C.市场管理严格 D.封建吏治腐败
D
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A
10、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C
11、《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A
1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踪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D
13、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提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大臣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A
14、明朝嘉靖年间,言官沈炼、杨继盛因弹劾作恶多端的严嵩、严世藩父子,触怒皇帝被处
死刑。后严嵩父子倒台,严世藩受审时买通官员,在定罪书上强调为沈炼、杨继盛平反;首 辅徐阶审定时,将严嵩父子之罪修改为并不存在的的“谋反”“通倭”。这些都反映出当时
A.严世藩有以死赎罪的悔悟 B.皇帝整个被权臣玩弄蒙蔽 C.专制下以皇帝好恶为中心 D.首辅徐阶才是最大的奸臣
C
15、“(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C
16、《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在仲春“后率外内命史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A
17、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C
18、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 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 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汉代
A.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铁制工具广泛使用
A
19、江太新在《清代前期押租制的发展》中指出,清朝康熙年间有押租(租赁土地刚支付的保证金)记载之州县数为2个,雍正年间3个,乾隆年间30个,嘉庆年间62个。能够证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清政府不断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C.清初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质性变革 D.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局而得到缓和
A
20、下列文献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D
21、《清顺治朝实录》记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有司官亲察成熟亩数,抚按勘实,奏请奉旨,方准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不许分毫敛派差徭。”这一措施
A.有效控制了清初的土地兼并 B.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推动了清朝初年经济的发展 D.减轻全国农民的税粮负担
C
22、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D
23、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 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唐代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诗歌发展
B
24、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 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
C
25、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A
二、主观题
26、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及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分)
26.(1)原则:犬牙相入。
原因: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加强中央集权。(2)问题:政治上的松散状态(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魏文侯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和考核。考核的标准:身穿三层甲,头戴铁盔,腰佩利剑,操十二石的强弩,带箭五十支,肩扛长矛一杆,背三天干粮,半日能行一百里。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给田宅。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把身强力壮、善于近战的士兵编在一起;把机智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士兵编在一起;把能吃苦耐劳、善于长途奔袭的士兵编在一起,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军的弱点及地形,交互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为“武卒制”。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吴起伐秦。吴起统帅魏军一举攻下秦国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在那里设立了西河郡。吴起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东向”。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吴起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起军事改革的特点和作用。(9分)25.(1)内容:严格选拔、训练和考核士兵;奖励军功;改革军事编制,创立武卒制(或根据士兵特点和作战需要编制军队)。(每点2分,共6分)(2)特点:注重实战训练;遵循战争规律,注重扬长避短;敢于突破陈规,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善于发挥士兵作战积极性等。3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6分)作用:增强了魏国的军事力量;抵御了秦国的入侵;扩大了疆域等。(每点1分,共3分)
28、(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学科网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25分)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第四篇: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测试题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2年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64周年,我们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4年前?”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C.马、恩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解析: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这种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A
2.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深入研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C.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D.发表《共产党宣言》
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是马克思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及切身实践的基础上创作的,是马克思的重要成果。A项是其完成任务的理论来源,B项是1844年发表,C项中的会晤不能称为任务。
答案:D
3.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共产党宣言》 ④巴黎公社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和标志。①②属条件,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④是在1871年,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1848年,故排除④。答案:C
4.“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
解析:注意题干中“无产阶级的科学”这一关键词,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C
5.《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B.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之所以把《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与其本质内容相关。
答案:D
6.《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此话表述的观点是()
A.资本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B.资本主义必然崩溃
C.资产阶级文明代表最先进的文明
D.资产阶级能够改造所有的民族
解析:资产阶级能够使得最野蛮的民族变文明,让所有的民族都具有先进的文明,这正是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创造出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使得全世界都向文明进化。
答案:A
7.19世纪6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国际化趋势,最能体现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B.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
C.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D.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解析:国际工人运动的国际化倾向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以使工人阶级的斗争通过世界市场获取相互支持。而选项中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体现了这一点。答案:C
8.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这说明了()
A.马克思积极促成国际工人合作
B.马克思注重科学理论研究
C.第一国际实际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马克思企图以此实现共产主义目标
解析:《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它们确定了第一国际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答案:C
9.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首先排除B、C两项。第一国际建立于1864年,早于巴黎公社;C项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A项中“直接”两字明显错误,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答案:D
10.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
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D.俄国二月革命
解析:从建立新政权、废除旧制度、结束无产阶级遭受的奴役可以看出这个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从结束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可以看出这个政权带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方面,同时符合这两个方面的只有巴黎公社起义这一选项。A项里昂工人起义并没有建立政权,B项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权,D项二月革命后俄国仍参加一战,也不符合题意。答案:C
11.下面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邮票上的人物直接指导着邮票上的事件
C.邮票上的事件不能体现邮票上的人物的观点
D.邮票上的事件丰富了邮票上的人物的学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答案:D
12.“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指()
A.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B.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未激化
D.第一国际未能起到领导作用
解析:依据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才能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时期,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在当时是不具备的。
答案:A
13.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统一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人民公仆等都能从巴黎公社相关措施中得出。答案:A
14.“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说明巴黎公社()
A.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是在历史条件成熟的形势下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解析: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历史条件不成熟。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历史表明我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式,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
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四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了上述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四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归纳主要观点。由此分析出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的成立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回答第(2)问。第(3)问注意从材料中归纳有效信息,回答夺权方式的变化和理由。由此得出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回答第(4)问。
答案:(1)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巴黎公社实现了暴力夺权,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第一国际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3)都主张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
理由:无产阶级的斗争条件有了变化;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使用普选权进行斗争。
(4)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
16.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二中,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4)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的20年内作过什么积极的努力?
解析:本题应结合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角度的内容才能进行准确回答。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可以解答第(1)问;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尖锐的角度可以解答第(2)问;而第(3)问则是肯定了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三大运动;第(4)问则可从时间进行推算,1858~1878年的20年间,真正算得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的,只有巴黎公社。
答案:(1)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原因: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2)根据: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建立,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欧洲将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没有矛盾。原因:恩格斯是实事求是地分析。
(3)欧洲大陆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压迫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
(4)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第五篇:党校测试题(六)[范文]
党校测试题
(六)一、填空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__________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__事业的领导核心。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__________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6.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基础上才能实现。
7.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______。
8.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__________国情出发,走道路。9.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0.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__________。
11.必须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必须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__________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4.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__________、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15.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__________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__________,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__________。18.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__________。
19.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体制__________。2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__________。2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创造良好的__________。
22.党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3.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__________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4.党的__________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5.党除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6.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________,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__________。27.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__________的问题。28.党坚持不懈地反对__________,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29.民主集中制是__________的集中和__________的民主相结合。
30.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__________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31.党章规定,必须充分发扬__________,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32.党章规定,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__________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33.在党的__________面前人人平等。
34.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__________,在原则问题上进行__________,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5.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__________。36.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__________作用。
37.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__________,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开展__________工作。
38.党必须在__________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9.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
40.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__________而奋斗。41.年满__________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执行__________和按期的__________,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42.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__________先锋战士。43.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__________,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44.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__________的普通一员。
45.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6.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的原则。47.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__________。
48.申请入党的人,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__________。
49.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__________通过和__________批准。50.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__________的考察。51.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__________。5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__________。53.预备党员的__________同正式党员一样。
54.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__________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5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制度。5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__________。
57.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持执行__________的决定。58.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__________的原则。5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__________年举行一次。60.党组织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__________。
61.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__________次。62.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__________次。
63.党__________的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64.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__________,是人民的__________。65.党按照__________的原则选拔干部。
66.党的纪律是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67.__________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__________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68.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__________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69.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__________。
70.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__________领导下进行工作。
71.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__________。
7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的群众组织。7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74.中国共产党党徽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图案。75.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7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____年,今年7月1日是党成立__________周年纪念日。
77.__________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78.______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79.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__________的经验和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8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8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___即经济关系的科学,它揭示__________了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82.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__________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归宿。
83.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__________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84.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85.自从有了__________,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86.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87.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西安事变,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
88.1945年8月,__________的胜利,使中华民族一洗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89.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提出了工作重心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
90.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91.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基本制度。92.__________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9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94.______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5.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__________,市场经济不等于__________。96.邓小平指出,__________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97.邓小平指出,我们讲__________,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98.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__________。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__________落后、__________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0.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__________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__________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1.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无可辩驳的证明,__________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__________道路是历史的必然。102.邓小平指出,__________才是硬道理。103.__________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04.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05.__________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06.__________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10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0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1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10.始终做到__________,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单项选择题:
1.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A.党委B.党的支部C.党小组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3.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A.半年B.一年C.二年
4.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政治文明B.法治文明C.现代文明 5.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年。A.三B.四C.五
6.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7.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决定的。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 C.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8.共产党的党性是()的最高表现。A.工人阶级的阶级性 B.先进分子的先进性 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
9.党的团结的政治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民主集中制C.党的纲领路线 10.党的团结的思想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民主集中制C.党的纲领路线 11.党的团结的组织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民主集中制C.党的纲领路线
12.“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一著名论断是由()提出来的。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
13.推进党的()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A.政治B.思想C.作风
14.党的(),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七大B.八大C.九大
15.党的(),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
16.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的开端。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1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相结合的产物。A.工人运动B.农民运动C.知识分子运动
1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得到了()领导的第三国际的帮助。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
19.党的()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一大B.二大C.三大
20.党的()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一大B.二大C.三大
21.党的一大,选举()为中央局书记。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
22.()打响了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
23.()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A.八七会议B.瓦窑堡会议C.遵义会议
24.在党的()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坚持“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A.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
25.毛泽东指出,()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组织路线
26.党的()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27.1978年召开的党的(),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28.党的(),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
29.党的(),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 30.()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A.1999年10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3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2.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
33.2003年12月21日-22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曾庆红同志指出,要以党的()建设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A.创新能力B.执政能力C.反腐能力
34.2003年11月25日,是当代中国文学巨匠()的百岁诞辰,国务院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A.冰心B.巴金C.郭沫若
35.“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指的是()。A.抗非典精神B.载人航天精神C.两弹一星精神
36.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州考察工作时提出()重要思想。A.“三讲”B.“三个代表”C.“三大任务”
37.实施()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A.可持续发展B.科教兴国C.西部大开发
38.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9.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比较客观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
40.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A.三B.四C.五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帝国主义B.殖民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D.封建主义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 C.第一要务D.力量之源
3.各项工作都要把()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民主集中制 5.党的领导主要是()。A.思想的领导B.政治的领导 C.组织的领导D.理论的领导
6.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A.中央政治局B.中央书记处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D.中央委员会
7.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以外,其它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A.表决权 B.选举权 C.被选举权
D.参加党的有关会议的权利
8.党的纪律处分除警告外,还有()。A.严重警告B.开除党籍 C.留党察看D.撤销党内职务
9.申请入党的人,要(),才能成为正式党员。A.填写入党志愿书
B.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C.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D.经过预备期的考察
10.党章指出,要在党内造成()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A.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又有民主又有法制
1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A.坚持标准B.改善结构 C.慎重发展D.保证质量
12.党章规定,党的组织系统是由()组成的。A.中央组织B.地方组织 C.基层组织D.共青团组织
13.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的“三会”指的是()。A.党员大会B.党员代表大会 C.支部委员会D.党小组会 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根本在坚持群众路线 C.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5.创新是()。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一个阶级永葆先进性的基础
四、辨析题:
1.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也就入了党。2.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自动成为正式党员。3.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理论。4.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原则。5.预备党员的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6.预备党员可以不履行党员义务。
7.职务高的党员,可以不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8.党员有退党的自由。
9.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10.留党察看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11.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员标准应适当降低。
1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独立,没有任何关联。
14.共产党员只对党组织负责,不需要对群众负责。15.申请入党不需要任何条件。
16.履行入党手续,既麻烦,又没必要。17.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8.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9.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20.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五、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5.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是什么? 6.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是什么? 7.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8.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什么? 1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现阶段最低纲领是什么? 11.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2.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13 13.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14.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16.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17.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8.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3.试论端正入党动机的极端重要性。4.结合实际试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5.试论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6.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谈谈怎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7.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8.党为什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9.党为什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10.试论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