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乡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XX乡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根据县纪委安排,XX乡从2011年10月开展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试行情况,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乡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全乡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总人口人,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现有村干部人(含计生专干人)。
二、调研内容
调研主要围绕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情况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现状等三个方面进行。
三、现状和成效
XX乡党委、政府为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工作,采取了一序列有力的方法、措施,以推进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落实,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的规范有效,党务村务公开的及时准确。
(一)抓好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干部群众的认可,是工作和制度顺利推行的关键。为了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和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对于农牧村和谐稳定发展、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我乡
多措并举狠抓宣传动员工作。一是加强对文件精神的学习传达。乡党委召开中心组会议,集体学习相关文件,统一班子内思想认识,把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专题研究、部署。自上而下召开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党员干部按照法律、政策和程序办事的观念,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权利、扎实推进民主管理;二是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村干部、相关站所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其领会精神实质,掌握业务技能,进而通过包村包片进村入户等方式引导农牧民群众学习和掌握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三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宣传橱窗和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报道信息等方式,广泛宣传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好经验好作法,以典型示范推动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及“三资”清产核资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机制。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和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乡党委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人大主席、政府乡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和“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全乡农牧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政策文件上,对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和“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明确了工作时限,细化了工作流程。
(三)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规范管理。乡党委、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要出发,力戒形式主义、表面现象,务求工作实效,把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同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结合起来,同同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狠抓 “六个规范”既:规范组织,自2009年村“两委”换届以来,先后有2个村村主任卸任,还有个别村团、妇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乡上从规范组织入手,从去年底到现在先后健全了4个村级组织,整顿2个弱班子,扫清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道路;规范流程,乡上统一设计制作,为各村统一发放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指南》,将村干部激励关怀机制、暂行管理办法及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制度等编入《指南》,指导各村工作,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会议,从2012年始各村实行月会制,在保证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经费的基础上,每村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一次班子会、一次群众会,有问题予以讨论解决,没有问题学习宣传党在农牧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从时间上保证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规范记录,要求各村在规范《党建工作》、《四议两公开》等记录本的同时,下发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记录本,实行季度督查制,由乡党委和乡纪委组织成的督查小组每月对各村会议组织情况、矛盾纠纷调处情况及村级事务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查阅记录本,以记录本记载情况为标的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作为村干部年度目标
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进行临时考核;规范财务,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委托代理,乡上成立了“农牧村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各村成立了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村级财务统一由“三资委托代理中心”进行规范管理。代理中心按照“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流程,对全乡13个村的财务进行了清理,针对各村不同情况,采取先易后难、自查与清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资产、资源清理登记。截止目前,全乡13个村有2个村“三资”管理相对规范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另外11个村均完成了资产、资源自查登记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规范公开,村务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进行内部监督;党务公开由村党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要求必须做到“六规范、一满意”,即公开的内容规范、程序规范、形式规范、时间规范、监管规范、公开栏建设规范,公开结果多数群众满意。
四、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分析
我乡村级规范化管理尽管已取得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部分村干部对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还没有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形成工作习惯,村级事务管理不能严格按流程规范开展,部分农牧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管理存在不关心、不过问的情况。因此,我们在以后得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的宣传,增强部分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对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认识程度,让其积极参与进来,摒弃马虎、应付甚至
是漠不关心的心理;进一度督促规范工作流程,按规章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二)部分牧业村山大沟深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对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鉴于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我们在以后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包村包片干部的进村入户的次数,做好政策和村级事务规范管理信息的传递员工作,以增强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三)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个别村没有按时间要求将公开内容及时公开,公开的内容避重就轻,时效性差。群众看到时,要么时间已过去好长一段时间,要么是大而空的东西,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没有公开,引起群众不满。
第二篇: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市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事务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村设立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团组织、妇代会、民兵组织等组织,有条件的村可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依法登记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依据有关规定可设立相关工作委员会。
第三条 村党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乡镇党委领导下负责本村的全面工作,依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履行职责。
第四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履行职责。第五条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设立的对村级事务实施民主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乡镇党委纪检机构的指导下,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独立开展村务监督活动。
第六条 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配套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党组织根据本村工作需要确定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分工。各配套组织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照有关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及村级配套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提出工作建议。
第二章村级民主选举
第七条 村级组织任期届满进行换届选举。因特殊原因提前或不能按期换届选举的,须经上级组织批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实行“两推一选”。村委会及村级配套组织的选举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选举办法和各自章程进行。
第八条 村级各组织的成员候选人必须政治坚定、坚持原则、公道正派、身体健康、有文化知识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村民选举委员会可根据实际,对候选人资格提出原则要求,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作为推荐和确定正式候选人的依据。第九条 村党组织委员会领导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其成员通过合法程序进入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委员会工作,监督选举委员会执行法律法规,抵制各种违法行为。选举结束后及时主持、监督新老村民委员会做好交接工作。
第十条 选派、交流到村工作的干部,享有村级组织成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章村级民主决策
第十一条 村级日常事务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按照职责分工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
第十二条 村级事务决策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进行。村委会和配套组织所议事项,经村党组织研究同意后,由村委会、配套组织会议研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所议事项,经党员大会研究同意后,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由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项,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做出决定。
第十三条 村级重大事务包括:
(一)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村庄建设规划;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组织等班子成员以及村财务人员、村民小组长、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等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罢免;
(三)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宅基地安排、报批和使用,征用、征收土地各项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
(四)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
(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方案、村经济实体的承包、租赁及收益的使用,数额较大的财务开支;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以及集体企业的改制方案;
(六)村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和建设承包方案;
(七)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
(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九)社会治安、宗教事务管理;
(十)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第十四条 重大事务决策程序为:
(一)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级其他组织、1/10以上村民联名或1/5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
(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酝酿沟通;
(三)村党组织研究提出初步意见;
(四)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征求意见;
(五)召开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形成方案;
(六)党务工作由村党组织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政务工作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村级配套组织所做各项决定决议,不得违背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省、市、县(区)委、政府的决策决议。
第十五条 村党组织委员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决议和指示;
(二)讨论制定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办法措施;
(三)研究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发展新党员事宜;
(四)研究干部培养、推荐、选拔、调整、罢免事宜;
(五)讨论研究协调配套组织工作事宜;
(六)对村内其它重大事项做出决议或建议。
第十六条 村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所议事项,以应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为有效。须报乡镇党委批准的,按程序报批。村党组织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不是党组织成员的配套组织主要负责人,视情况列席有关会议。
第十七条 村“两委”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总结安排工作;
(二)研究落实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方案;
(三)讨论党组织提出或受理的议案,形成决策意见;
(四)确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有关事项;
(五)研究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实施的有关问题。
村“两委”联席会议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全体成员组成。召开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参加,经应到会人员的半数以上通过形成意见。村“两委”联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遇到重大问题或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第十八条 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务决策按规定程序进行。对违反党和政府政策、法令,侵犯村民利益的村务决策或违反规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予以制止并提出纠正建议。
第十九条 实行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村党组织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形成的决议不得随意更改。未经讨论决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更改,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确需更改的,应通过村党组织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四章村级民主管理
第二十条 村民会议主要任务是:
(一)审议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二)讨论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
(三)选举、罢免、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
(四)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五)撤销或者改变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不适当的决定;
(六)讨论决定村民承包经营和宅基地方案、村集体举债、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七)讨论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召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的代表参加,所做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需要进行一事一议的,按规定进行一事一议,结果报乡镇批准后实施。
人数较多或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有关事项。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民委员会成员和居住在本村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其中,村民代表的总人数最少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特殊情况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并不得与村民会议的决定相抵触。
第二十一条 村民小组长协助村民委员会工作。对不履行职责的,经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提议由村民小组会议进行调整。
第二十二条 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所作出的决议决定执行落实情况,对拒不执行或擅自违反上述决议决定的行为以及执行不力的行为,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督促其改正。
第五章村级民主监督
第二十三条 村党组织定期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监督。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村民监督。
第二十四条 积极推行党务和村务公开,及时向全体党员和村民公开涉及党员和村民利益的事项及村级重大事项。
第二十五条 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党组织设置和成员分工情况;村党组织工作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情况;党员民主评议、评优树模、干部管理等情况。
第二十六条 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
(一)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
(二)村级财务收支管理,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水费收缴情况;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政策的落实情况;
(三)村土地、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分配和使用情况;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承发包及预决算情况;
(四)宅基地使用、村民建房审批情况;
(五)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
(六)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救灾救济、临时慰问救助款物发放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情况;
(七)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
(八)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第二十七条 公开程序:党务工作经党组织会议讨论,村务工作经村委会议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公开。
第二十八条 公开形式:主要采取设立公开栏公开、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公开,也可以通过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公开。第二十九条 公开时间: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公开相结合,党务、村务一般每半年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及时公开,需事前公开的事项必须在事前公开。
第三十条 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审查党务、村务公开事项,受理村民对党务、村务公开的意见建议。对不按规定要求公开的事项,及时向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提出整改意见,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应在10个工作日内答复和处理
第六章村级财务和印章管理
第三十一条 村级财务实行“村帐乡管”、零接待和村级财务支出联审联签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及其亲属不得兼任村会计或出纳。
第三十二条 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本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并监督实施,按月或按季审查财务收支情况,审核财务报账票据。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的票据,不得入账。
第三十三条 村级财务开支按以下程序办理:按预支金额履行审批手续;经办人持有效票据及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联审联签(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与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联审联签);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乡镇经管站审核报账。
第三十四条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可提取集体经济纯收入的20%和当年增长部分的50%用于村干部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补助和工作奖励。有特殊规定的按原有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每个村只开设一个帐户,凡与村级事务相关的技术服务费、征地补偿款、资产处置款、固定资产运营收入等都要纳入村级账务统一管理,不得私设小金库或擅自私分。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售、变卖和报废处理按规定程序进行。村集体一律不得为单位或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乡镇经管站监督和管理村级财务账目,对不按规定限额和程序支付的票据有权拒绝报账,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第三十六条 加强债权债务管理,村集体举债数额较小的,须经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数额较大的必须经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未经有关会议决定,村干部不得私自举债。村集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管好债权,村两委会和村干部不得转让债权和免除他人所欠债务。
第三十七条 村级组织印章由乡镇负责制发。村党组织印章的使用由村党组织书记审批,组织委员管理。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使用由村民委员会主任审批,保管人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决定。村财务专用章和经济合同专用章由乡镇经管站保管。凡涉及贷款、承包、对外签订合同以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问题需使用印章时,经村 “两委”联席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由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共同签字,经乡镇同意后方可使用。印章使用要逐项登记用印事由、次数、批准人和经办人等情况。村民委员会成员在届内被集体罢免的,村民委员会印章由乡镇政府暂时代管,并在重新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印章发给新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束后,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在三日内向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移交印章。因印章管理、使用不当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决定盖章和印章管理人员责任。
第七章党员教育管理
第三十八条 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教育培训。在党员中开展理论教育、纪律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二)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及时向乡镇党委报告民主生活会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教育和监督党员认真履行义务和职责,保证党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落实。
(四)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大力宣传表彰优秀党员;对不合格的党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外出必须向村党组织报告,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定期汇报工作思想情况。村党组织与外出党员要保持每季度一次以上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为外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提供便利。对流入的党员,村党组织应及时编入党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活动。
(六)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必须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严肃查处。
(七)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注重在优秀青年、妇女、企业生产经营骨干、规模种养殖能手、产业化发展带头人中发展党员。特别注意培养吸收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入党,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第三十九条 村党组织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涉及讨论决定问题的党员大会,参加会议党员人数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一半方可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参加选举的党员人数须超过应到会党员的五分之四,方能进行选举。选举结果须实到会党员一半以上赞成方可通过。村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村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二)讨论党组织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党组织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三)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四)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五)选举党组织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六)讨论决定其他重要问题。
设村党总支的党支部、村党小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当前形势任务要求,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会议内容。
第四十条 村党组织要根据任务形势的变化,及时提请上级党委调整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全村各类组织中。
第四十一条 实行党员分类分层管理,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全范围、全覆盖。组织开展党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完善设施和设备,推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为党员学习、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八章村干部管理
第四十二条 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村干部职数。村党组织书记可依法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符合条件的村 “两委”成员可交叉任职,村“两委”成员可兼任村民小组长。
第四十三条 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得同时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中任职。村级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涉及本人或与本人家庭以及直系亲属有关的事项,应该回避。
第四十四条 村干部外出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成员请假由村党组织书记审批;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请假由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审批。
第四十五条 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制。除上级调训村干部外,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参加县区级岗位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其他村干部参加乡镇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村级后备干部每年参加一次由乡镇党委组织的集中培训。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
第四十六条 乡镇党委统一负责村级后备干部的确定培养,每个村确定3—5名,实行动态管理。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后备干部参加实践锻炼,可安排后备干部到乡属站所或临近村挂职锻炼。
第四十七条 村 “两委”主要领导和村财务人员离任须进行财务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八条 村干部有以下行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批评诫勉、调整或依法罢免:
(一)包庇、纵容、直接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或对本村民族分裂活动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不上报、不制止;
(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或未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任务;
(三)不能按时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
(四)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为政不廉;
(五)违反程序擅自决策,造成不良后果;
(六)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或假公开;
(七)违反财务管理规定,造成村集体资产、资金损失或流失;
(八)乱摊派、乱罚款,随意增加农民负担;
(九)对村民的正当要求,能解决而不解决或久拖不办;
(十)闹不团结,作风不民主,影响村内工作正常开展;
(十一)违反规定使用印章;
(十二)组织、煽动村民越级上访;
(十三)其它失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对违反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实行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及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制度。村级班子及成员任职后,要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研究制订任期及工作目标。乡镇党委依据有关规定,对各村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进行考核。任期目标和目标责任及评议办法、范围、内容由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各乡镇实际研究制定,考核和民主评议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组干部的考核评议由村党组织负责实施。村班子考核评议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村干部考核评议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村干部使用、评先评优的依据,对排名末尾或群众满意率较低的,列为后进对象进行整顿,对主要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
第五十条 村干部因身体、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在任期内自愿离岗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其他村干部须提前1个月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办理离岗退职手续。未经上级党委批准,擅自离岗的,不享受离岗退职待遇。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各县区委、政府负责督促指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监督落实,各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实施。各乡镇依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村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要求,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共**市纪委、中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浅谈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
**区有7个乡镇(街办),178个行政村,面积2365平方公里,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7.1万。为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在清理完善原来有效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从2007年春天开始,在全区农村全面开展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注入了强大活力。
一、选准切入点,着力解决村级事务管理失
范的问题
对于村级事务的规范化管理,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提高认识的。2007年初,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针对部分村级班子功能弱、干群关系紧张、产业发展慢、生产生活秩序乱、上访量急增等实际情况,区委组织专门工作组,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措施,对全区178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排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中筛选出了产业结构相对单
一、管理粗放、集体经济薄弱的50个“穷村”;村级班子发挥功能差、班子成员素质低、干部群众人心散的10个“弱村”;偷油时有发生、信访问题不断、财务管理混乱的8个“乱村”。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认为,要根本改变这些村“穷”、“弱”、“乱”的面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综合施治、对症下药。为此,在清理、规范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规程入手,研究提出了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并在矛盾最突出的六合乡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经济部门帮穷村、党群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治乱村”的原则,从区直部门、单位抽调582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对相对落后的村进行了集中整治。为巩固扩大整治成果,在全区集中开展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活动。
二、明确责任主体,做到“该谁抓的谁抓”
明确责任主体,做到“该谁抓的谁抓”,是实现村级规范化管理的关键。该区从解决村级事务“有人抓、有人管”的基本问题入手,在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组织健全、责任明确、结构合理的村级事务管理网络体系,把农村事务细化分解成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若干项,对每一项都严格按照标准,选出一部分群众威信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办事公道、具有相关专长的村民协助村“两委”管理,构建起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村委会为主导、以村级配套组织为补充,“横到边、纵到底”的村级事务管理网络。全区共产生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村委会下属委员会934个,产生村民小组长1388人,推选村民代表3682人,建立村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各178个,聘请各类管理员1000余名。对选出的各类村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或误工补助,由区乡财政统筹发放。区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用于村主职干部工资,由各乡镇按考核情况发放。同时,细化工作职责,对每名村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奖惩措施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各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到“该抓什么抓什么”
做到“该抓什么抓什么”是实现村级规范化管理的核心。为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新型产业、打造新型环境、建设新型班子”为主要内容的“四新”工程。一是培育新型农民。区里要求,各乡镇(街道)每年都要排出计划,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每年至少两次到区外参观学习,农民群众只要提出考察种养加项目要求的,市内的由乡镇(街道)负责联系,并负责提供车辆,立即安排;市外的由乡镇(街道)根据情况,统筹安排。以“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由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职能部门负责,利用举办培训班、田间讲座、到职业学校定期轮训等多种形式,每年培训2万余名农民,促使广大农民群众由传统农作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同时,把劳务输出作为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重要途径,积极为农民走出去搭建平台,搞好服务,真正让不种田的走出去,让种田的富起来,实现了务工和务农群众的共同富裕。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知党情、报党恩”等宣传教育活动,农民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奉献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组织各类文明创评活动。2007年以来,全区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500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好妯娌”170名,59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4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街道李坨村被授予“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称号。二是发展新型产业。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原则,指导各乡各村确定发展重点,并逐村逐户帮助群众选产业、上项目。目前,全区70%以上的村庄确立了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已建成各类渔业养殖基地55 万亩,海参基地 3000 亩,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12处,标准化冬枣基地6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
小区110处,引进发展的甜叶菊、甜高粱、野鸭、生态养猪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大力扶持农村经纪人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与农业龙头企业联结紧密、规范化程度较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基地和市场的有效链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8家,带动59%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有效拉动
了农民增收。三是打造新型环境。扎实推进以“三清、四改、五化”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孤岛镇、仙河镇被评为全国卫生镇和环境优美乡镇。规划实施了东水源、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对沾利河、挑河、马新河等骨干河道进行了疏浚治理,形成了灌排蓄节一体化水系。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户用沼气池、乡村公路改造、“三网”建设等民生工程,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全区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60%以上的行政村开通了互联网。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三免五通五保五救助”。目前,全区农村低保标准已提高到1300元,年发放低保金176万元。同时,对201名五保对象按照每人每年3200元的标准进行集中供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建设新型班子。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大胆使用勇于创新、作风民主、群众信赖、懂经济、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农村能人,选好配强“双强型”村干部。全区178个建制村,选举产生176个村党支部、178个村委会,共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576人,其中党员507人,占88%;45岁以下342人,占59.4%。全区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168人,占95.5%;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417人,占91.2%;“双高双强”型人才547人,占到了94.9%。同时,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把一批政治素质比较好、年纪轻、文化高、懂经营、善管理的村民纳入视野,重点培养,建起了一支360多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四、优化工作方法,做到“该怎么抓怎么抓”
做到“该怎么抓怎么抓”是农村规划化管理的根本保障。着眼于制度建设,通过靠制度管、靠监管促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规范运行程序,初步实现了村级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一是完善程序。完善农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程序,对重要财务支出、村级经济和公益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公益事业建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11个方面的重要事项,按照“提、议、审、示、决”五步工作法,由村“两委”根据群众对表决事项的关注程度以及本村村情等因素,实行以户为单位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进行票决,切实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实行群众申请事项全程代办制,将农村群众需要到上级办理的住宅建设、农村五保户审批等9个方面27项事宜,按照审批权限的不同,分别由区、乡、村三级代办员无偿办理,属于村级权限内的事项立即办理;属于乡镇办理的,由村代办员到乡镇服务大厅办理;需要区级办理的事项,由乡镇工作人员负责到区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办理情况向群众反馈。二是加强监管。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在换届完成后,根据发展需要和本村实际,合理确定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委批准后,实行双向承诺,接受乡镇党委考核和村民监督。严格实行村财乡管制度,村级财务在“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交由乡镇、街道农经站管理。严格村级财务收支管理程序,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作用,推行村级财务民主理财小组全面审查制度,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完善合同监管制度,凡是以村委会名义签订的经济合同,都要按规定程序报乡镇(街道)农村合同监管中心审核签署,需司法公证的按照程序办理司法公证。严格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凡涉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定期向村民公开一次,确保让村民明白、促干部清白。积极推行农村事务契约化管理,通过合同、协议、纪要等书面形式,对村级事务特别是容易引发矛盾的事项进行规范,明确村级组织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减少了矛盾纠纷,提高了农村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三是落实奖惩。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责任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都建立了考核奖惩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明确规定,村干部报酬待遇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绩效不同,由基本报酬、绩效工资、单项奖金三部分组成,以年终综合考核评价为标准,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进行发放。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还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实行了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严格的考核奖惩,激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初步实现了“人人照着制度做,事事沿着程序走”,推动了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办公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办公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对办公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办公室工作,积极推动工作规范化管理
我单位把推动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加强领导、深入调查、广泛宣传,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大了管理力度,使我单位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一是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了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二是深入调查。为了全局工作不留空白点,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一道经常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听、看、议(听办公室工作开展状况,干部职工的思想状态;看各种文件内容质量、登记、落实情况;议工作的开展)的方法,全面了解办公室工作发展状况和开展工作情况以及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为服务工作提供动态数据;三是突出宣传。一直重视群众对办公室工作支持与否是影响我单位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突出了对基层领导的宣传教育,结合基层领导的思想动态,合理设置工作载体,开展宣传活动。
2、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规范化水平
按照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提升办公室工作的要求,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确保紧密联系实际,突出服务特色。一是选好人,用好人。我们根据每个干部职工的特点,因人而谊,安排合理的工作,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他们培训,通过党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增强了他们对办公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办公室工作规范化运作。三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职工规范化建设的监督。我们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做到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通过检查工作质量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非干部职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3、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工作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们针对办公室工作复杂、情况特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坚持标准,保证工作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教育工作。我们针对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差、效率低等问题,立足于工作的特殊环境和实际情况,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根据办公室工作的特点,进行起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了他们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存在的问题
近期,虽然我们加大了办公室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单位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
1、是个别工作人员政治理论水平还不够高,理论指导实践还有欠缺。个人文字综合能力提高还不够快,离领导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是个别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还不够高,办会、办文工作有时不够细致。
三、下一步要三字经做好办公室工作。
1、是想得到。多谋才能善断。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上传下达、沟通各方的桥梁和纽带,要立足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多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不断提高参与决策能力。这就要求办公室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以较高的政策理论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为领导出谋划策、查漏补缺。
第五篇:选调生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大主题,而实现这两大主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也就是说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和谐,农村干部的作用不可替代。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由于政策调整、利益的再分配民间纠纷和干群矛盾不断出现,成为矛盾的凸显期。一些农村干部尽管很有才干,但因为不注重自身修养而患有经济、计划生育、作风等方面的绝症,不断落马。究其原因很多,我认为最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管理程序不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鉴于这种情况,在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超前防范农村干部违法违纪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素质,建机制,抓规范,重监管的思路,使农村党务管理、村务管理、财务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教育培训强素质
首先,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准入门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党性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并且还要求具有一技之长,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带民致富水平,所以应特别注重从企业老板和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XX镇近年来,技术人员、企业老板在党员发展中的比例占到了40%以上,支部书记是企业老板或是企业股东的占70%以上,(我 1
做过一个统计,凡是文明生态搞的好的,村里经济条件好;而村里经济条件好的支部书记,懂经济,有企业)其次,坚持务实与务虚相结合,不断加大农村干部的教育力度。利用会议、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实例分析等形式,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农村干部成为“四有”干部:有科技致富的理念,有致富的信息,有致富的一技之长,有致富的效果。
二、建章立制抓管理
一是规范党务管理,落实全员抓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制定日常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农村干部和党建指导员的管理和约束,党建指导员列席所负责村的“三会一课”,促使党建工作规范化。
二是规范村务、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农村村务、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了一些农村干部经济违纪问题的比重不断增加,我认为抓好农村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可以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可以消除群众的疑虑,避免决策失误,防止干部违法违纪。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的暂行规定》,规范财务制度,健全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基础上,建立村级纪检小组,将纪检组织和监督职能向村级延伸,健全完善基层监督网络,构建起防腐拒变、惩防并举的监管“防护墙”。包村干部列席两委会、村民代表会,有效的避免农村干部经济违纪问题的发生,为全镇农村干部预防违纪违法,维护农村稳定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三、严明奖惩重绩效
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农村干部机关化办公,建立一套完整的周调度、月考核、季末兑现奖罚的绩效量化考核测评体系,并全程实行公开、规范化管理。出台《日常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信访稳定量化考核办法》、《矛盾排查调处责任管理办法》、《烟花爆竹排查治理责任管理办法》、《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实行百分制考核。在考核中重实绩、重创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考核打分,并将考核结果公示。在年底考核中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下的不得评为优秀党支部,支部书记不能评为优秀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对于得分在75分以下的由支部书记书面向党委书记说明原因。倒排后两名的,定为后进支部。对连续两年得分75分以下的考虑支部书记是否胜任职务。
与此同时,千方百计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村干部工资分为职务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对干的好的,政绩突出的,根据考核结果,镇村两级给予物质奖励。
在抓规范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村干部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化管理机制,各项工作运行规范,全镇上下形成了迎难而上、事争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