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中的非典型农民(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5:3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山中的非典型农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山中的非典型农民》。

第一篇:大山中的非典型农民

山沟沟里的“非典型性”农民王子

——访江西省婺源县长溪村---戴向阳王姗姗

隐匿在深山中的长溪村,依山傍水、山雾笼罩、小桥流水、青砖

黛瓦映照下,恬淡伫立千年。也许不是他,这世外桃源般的古村永远

不会被世人所知。也许不是他,那些淳朴的村民们到现在可能也不知

道电脑、互联网为何物?也许不是他,那长溪香茗也不会飘香在英美

等国……

他,就是被称为“金领农民”“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打工王子”的长溪村村长——戴向阳。

一幢黑咕隆咚老宅,墙上糊满泛黄的报纸,戴向阳坐在八仙桌

前,伴着昏暗的灯光敲打着电脑键盘,一边在网上帮村民卖刚炒出来的新茶,一边在QQ上回复自驾游的网友精品旅游攻略。

年近不惑的戴村长,棉质短袖衬衣、卡其色休闲裤、黑皮鞋。

这身打扮让他在村里显得有些另类。但更让村民觉得另类的是,出去

打工回来观念全变了,变得“另类”让人不解。

此时的戴村长抬头看到我的来访,立马把我让进屋。说明来意后,戴村长莞尔一笑。娓娓道来自己这个“非典型性农民”的经历。

“打工王子”的初试牛刀

1991年,23岁的戴向阳。因为踏实、努力已先后担任长溪村团

支部书记、民兵营长、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七年

村官经历让他更迫切的想改变长溪村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也因为这样他更能体会乱收费给村民带来的困扰、也更能体会做群众思想工作难做对村子发展带来的阻碍……他坚信,“山沟沟”也能变成“金沟沟”。

1997年,他辞去村长一职。带着“发展长溪村”的梦想开始了他的打工旅程。当时,电脑还是个新兴物,互联网的神奇瞬间就将他吸引了。于是,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又向银行贷款,凑了9万元,和朋友一起去广东东莞办起了电脑培训班。首先是自己学习电脑技能,然后是租房、买设备……每一个步骤,对于一个背井离乡的外地人来说都是难上加难。苦苦支撑了8、9个月的培训班,最终还是关门大吉。此时,9万元只剩2万。在当时9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苦闷至极,只好又回到了长溪村。戴向阳把自己关在屋里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经验不足?抑或是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

两年的历练造就“火眼晶晶”

初试牛刀的失败,没有让戴向阳灰心丧气。失败反而成为了他今后“梦想前行路”上的肥沃养料。通过这次的失败,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家休整的这段时间,通过不断努力,他函授自学毕业于河北秘书学研究所、湖北师范大学文秘专业。

2003年戴向阳又向着自己的梦想起航了。这次,他来到了北京。

通过一番努力,他进入了《国际时评》开始了他历时两年的北漂生活。在报社打工的日子让他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倔强的性子让他在面对挫折时不轻言放弃。而是更努力的去接触新鲜事物,在学习中让自己壮大。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同事们在谈论网上购物,网上订阅旅游路线和宾馆。好奇心驱使,戴向阳也向电脑前瞅了瞅,这一看,戴向阳纳闷了。这有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些山山水水,长溪村这样的风景抬眼便是。于是他询问起了身边的同事:“你们真觉得这景色好看?同事们都说,是啊!难道你不觉得好看么”?他说:“这个很普通,没什么特别,我们长溪村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色呢”!同事都表示不相信。说要真有这样的美景、我们都去你们村旅游。这旅游的经费全贡献给你们长溪村。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戴向阳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在网上摸索起来了。靠着原先在广东东莞的电脑培训技能,他很快上路。先是进贴吧、跟贴。后来自己建博客、当版主……

矢志不渝地坚持着

2004年,在外务工的戴向阳放弃升职机会回到家乡,用辛苦务工赚来的钱买了电脑,刚开始拨号上网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说:“这人是不是傻了?是啊,几千元的电脑,每小时5元的上网费,当时对这个村庄的村民来说,是一件毫不相干又奢侈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变本加厉”,不仅不务农,还买来了相机、摄像机,每天不是长时间躲在家里上网,就是背着相机、摄像机早出晚归。在众人的质疑

下,他开始网络生活,他要利用小小的网线把长溪村推销出去。他到处请教村里的老人,认真翻读村上的族谱,挖掘村庄的文化内涵。白天;他扛着相机扑捉美景。晚上;就加班加点坐在电脑前写介绍长溪的文章。2006年顶峰期的时候,戴向阳每天疯狂上网,通常在电脑边一坐就是十几二十几个小时。中国江西网、摄影论坛、驴友论坛等都留下了他宣传长溪村的足迹。

键盘声声打破山村寂静

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2005年10月,村民们突然发现村

子里来了十几个上海“背包族”客人。看了长溪的山水,他们说和网上介绍的一样美。又过了几个月,穿着西装、婚纱的新娘新郎来到了这里。他们说:“要让他们的甜蜜定格在长溪恬淡山水间” 2006年10月,《爱尔兰时报》记者费堂先生,专程从北京来到长溪村采访戴向阳。他在之后的报道中写道:一个大山中的农民都能利用互联网宣传家乡,说明中国正在大步前进,走向世界。

不只不觉中,来长溪的背包客越来越多。“世外桃源长溪”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戴向阳的手机成了热线,他不仅要给游客们当免费导游,还要不停的接听游客咨询电话,安排客人吃住。游客越来越多,自己接待不了,他就把其他村民组织起来,共同接待。2006年,枫叶红遍山头时,长溪接待了1万多人次的游客,其中不乏来自美国、新西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老外”。短短一个月,村里

200多户人家,最多的增收5000多元,最少的也有1000多元,全村增收20多万元。

客人多了,原本值不了多少钱的茶叶、茶油、干货,还有山上的野山果都成了抢手货,就连最不起眼的红薯也卖了个好价钱,这在以前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游客们说这些没有污染的特产最好,戴向阳受了启发,又开设了长溪村高山绿茶网站(),通过网络把茶叶卖到了广东、河北等地。长溪绿茶的品质逐渐为人所知,越来越多的茶商到村里收购,原先4、5毛一斤的茶香片现在已70、80元一斤。现炒的干茶则卖到了380元/斤。村民尝到了甜头,终于理解了这个人们眼中“另类”一方良苦用心。

戴向阳带着村民继续那些红红火火的日子。2008年在众村民的一致推选下,戴向阳再次当选为长溪村村长。上任后的戴向阳成立了长溪旅游农家乐协会,宣传生态保护知识,现在村里的村容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毒鱼的陋习没有了,村木材加工厂也停止了生产。在戴向阳的努力下,现在村里通往镇上的公路硬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游客进入村庄将更加快捷。

这个“非典型性农民”的想法还不止这些,他还自费买了三台

电脑,向全村发出邀请,免费教授电脑技能、导游培训、鼓励大家办“农家乐”……让他们也能利用网络,富裕自己、富裕长溪村,还从外请来制茶师傅教授村民科学的制茶技术,茶叶的销售量逐年提高。同时,戴向阳也深知这是一个知识、人才的社会,教育是让长溪村富

裕的唯一途径。他到处寻求爱心人士资助山村学生,旅游旺季接待游客的费用也拿出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自己也每年捐赠一些财务给村里的小学。现在,长溪村小学失学的孩子几乎没有。近四年来,村里已经出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三四个大学生了。他最希望长溪的乡亲们能富裕起来。准备在村子周边大规模地种植桃树,让长溪成为真正的桃花遍村开的世外桃源。引进大公司投资开发长溪旅游,挖掘旅游资源,让一年四季旅游都有亮点,春天可以赏桃花、油菜花,夏天可以漂流、重钓休闲,秋赏火红的枫叶,冬看雪景,民俗表演。戴向阳坚信,长溪村将走向更远,世界将会走近长溪”。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大山里的“穷沟沟”一定会变成“金沟沟”。作者:王姗姗 华中师范大学

第二篇:农民致富典型材料

农民致富典型材料

走进汇川区高坪镇的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红的花,绿的草,参差的树和修剪成形的乔木在近百亩的土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20余名技术人员和职工在苗圃里穿梭忙碌。近几年来,林园业主张成以其独特的经商理念与才干,在高坪镇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在农民技术学校的帮助下,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强大武器,以市场为导向,成功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村科技示范户。

张成出生在高坪镇镇新黔村,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满腔热血的他回到家乡,他利用打工挣的钱建立了一个苗圃基地,凭着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准备大展宏图,造就一番事业。没想到几个月下来,苗圃基地满目沧桑,一片狼藉。这时候,村委会和农民技术学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总结经验,并得出结论:园林的搭配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建议他到农民技术学校参加培训。有了党委、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张成创办苗圃基地的信心更加坚定。从此以后,张成按时参加农民技术学校组织的培训,认真听课,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对不明白的知识点虚心请教或请培训教师上网查询,逐渐得积累种植技术。

终于,张成的苗圃基地有起色了。林木搭配合理,花卉分布均匀,再加上科学的管理,苗圃的花卉、林木成活率达98%以上,他把苗圃管理得红红火火。他还根据市场的需求种植经济作物,不断地扩大销路,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到2008年,张成个人资产接近百万元,全家在遵义买房落户,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园林老板。

张成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不断的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然后制定了中长期建设规划,充分做到了科学规划决策,避免盲目上马。随后,他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协调下,与周边30余户农户签订了田土租用、共同开发的协议,完善了苗圃基地的开发形式与体制。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新黔村苗圃基地的美好明天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篇: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新年过后,咋暖还寒,连绵阴雨提醒着人们冬天还在做最后的抗衡。就在人们昂首期待春天的阳光早早到来的时候,xx县xx镇xx村x纺织厂里,工人们却各施其位,忙碌个不停,厂长郑也投身其中,指挥工人生产,一片繁忙的景象。轰鸣的机器编制出锦绣的布匹,也描绘着郑不平凡的创业史。

xx村地处多山丘陵地带,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仅靠种地致富,困难重重,特殊的地理环境迫使村民必须走出村子,开拓一条富裕之路。1995年,25岁的郑不甘心守着一份薄田,过贫苦的日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加入到农民工行列,来到浙江一家纺织厂做修理工。也许是和纺织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纺织行业。刚进厂的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受煎熬的,由于技术不是很熟练,常常为不能及时排除机器故障急得满头大汗,甚至被扣薪水。然而,任何困难都阻挠不了他留下来专心学一门技术的决心。为了提高技艺,他勤学苦练,多向别人请教,不怕脏活、累活、苦活,不断磨练自己,突破一个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练就了一手硬本领,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工资也由原来的几百元涨到一千多元,成为厂里人人皆知的技术骨干。

2008年是郑已经在纺织厂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其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一看。这时候的他也已经是月薪3000多元的技术能手,家境也一天天在改变。照理说,有得心应手的工作,有高薪的收入,郑应该很满足了,可是在他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他所在的纺织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订单减少,产量急剧下滑,效益逆转,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经过十几年生活和工作,就要离开厂子的时候,他站在静悄悄的生产车间里,摸着蒙上一层灰尘的机器,心情异常复杂。十几年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播放,如何让机器再转动起来的思索萦绕心头。一个人富不算富,回乡创业大家富,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回家自己创办纺织厂的念头油然而生。

此时的xx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的各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措施,向远在异域他乡的农民工发出来自家乡的殷殷召唤。2008年10月,郑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之后,毅然决定返乡自办工厂,从农民工转身当老板。缺少资金,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没有厂房,他腾出了老屋;买不起新设备,就从原来工作的工厂购买已经废弃的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凡事都要亲自动手才能放心,常常累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x纺织厂终于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工了,久违了的机器声又响了起来。

x纺织厂一成立,就吸引了附近返乡农民工前来应聘,甚至还有浙江的农民工慕名而来。如今已经解决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工资由底薪加计件相结合,月薪达到1600——2700元,工厂月产值达200万元左右。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计划,将来扩产后,可解决120人就业,年产值近3500万元。为了避免走原来所在工厂失败之路,郑吸取教训,改变思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原材料、花色、制作上严格要求,严把质量关,以质量求胜。并与世界接轨,接国外订单,产品远销韩国,用来制作高档西服,只有一部分销往国内。随着业务不断扩展,郑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深入,万马齐喑的市场状态下,一枝独秀,于危机中抢占商机,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2010年已纳税320余万元。

面对未来,郑的眼光更放长远了,他不仅对自己辛苦创办起来的企业做强做大,他更大的愿望是能更好地回报家乡,用自己的行动带来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第四篇:典型农民创业事迹

典型农民创业事迹

记龙河镇康庄村农民------孙长青

孙长青,男,35岁,小学文化,龙河镇康庄村2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康庄村地处偏僻,交通条件不好,但土地肥沃。长期以来,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技术落后,观念陈旧,效益低下。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人们养成了“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闲散生活,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他说:“要改变他人,先要改变自己”。

2009年初,针对康庄村缺少大型机械的情况,又逢国家补贴政策,购买了1204型约翰迪尔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先后为农民春耕,秋整地大开方便之门,提高了耕种技术,为农民丰收夯实了基础,同时也安排了年轻劳力3人,自己也增加了收入。几年后自己有了一点点积蓄,又在2012年,购置了W210约翰迪尔联合收割机一台,为农民秋收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14年看到村里的大型拖拉机逐渐多了,在种地时拖拉机有了闲余的时间,考虑了几天后决定走出康庄村,在部队农场承包大面积土地,发动十几人合伙组建了自己的合作社,2014年实施特色金谷种植,多年来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谷子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零。为了改变全村的印象,他发起组织5户农民成立了谷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此带动全村农户发展优质谷子产业。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能在实践中规范、提高中发展,生产经营上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带动农民致富为宗旨,建设优质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秋后自己制米,小包装打入市场,经济效益几乎翻倍。

看到了希望后,在2015年改种玉米,组织社员“走出去学习”,激发合作社社员的创新力,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接受了现代农业的理念和知识,提升合作社的凝聚力,从品种、技术、农资及产品储存销售等环节上,对贫困社员进行系列化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巧的是这两年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收益可观。

2016年和2017年紧跟省里土地种植的要求改种大豆,现在庄稼长势喜人,有望再创丰收,他经常和乡亲说:“一切事情都是自己想和做才能发生的。”

虽然小试成功,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想在他的带动和辐射下,康庄村会有一个个的农机大户组建自己的合作社,发家致富。

第五篇: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先进事迹

职业农民引领共走致富之路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事迹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

他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于是和很多的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想通过打工跳出农门,彻底改变他“农民”这一身份,过上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实现他的最初的人生目标。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已从当年的打工仔步于中年,日渐成熟,他的人生理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不想再过年复一年的外出打工的生活,想在家乡自主创业,几经思考,最终决定,还是在农业上做文章,没想到,他当上了职业农民,还真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就是****,******镇***村***组人。

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呢?想过养猪、种菜、发展食用

菌,他找到了***县农业局,农业局领导把他带到***的各个园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最终选择了和***公司合作,发展食用菌产业。决定一经做出,他立即行动,于20***年他从****公司购进***万袋香菇的菌包进行试生产,由***区提供菌包,统一技术指导,产品交售给**区,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他除去成本,净赚了4.6万元,这更坚定了他做食用菌的信心和决心。

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他信心百倍。决定与**园

区正式合作,扩大规模,依托**园区成熟的品种、技术和市场优势,他进行规模生产。于是他拿出了多年在外打工的全部积蓄100余万元又通过亲朋好友借贷共筹资300万元,在***镇的**村和**村流转土地85亩,建成食用菌生产车间600平方米,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大棚70亩,目前已种植50万袋香菇即将出菇。

通过一年多的发展,他认识到一个产业的成长不是一

个人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大的龙头企业为引领,在品种、技术、市场上才能有保障,要有广大的农户参与才能形成规模,否则很难持续发展。他一方面完善自身的生产功能,在**园区的引领支持下,配套菌包装袋、灭菌、点种、养菌等整个生产流程的设施,扩大规模,实现年生产100万袋食用菌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周边农户的引导,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为农民提供菌包和技术指导,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食用菌产业建设中来,计划在三年内带动农户100户发展食用菌200万袋,把这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也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壮大。

现在他又回归到了最初的农民,只是现在的这个农民

已经成为现代职业农民的领导者。他成为带动全村乃至全镇想依靠食用菌为生财之道,致富之路引路人。

下载大山中的非典型农民(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山中的非典型农民(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合作社可是我们养殖户的‘主心骨’,有了合作社,出栏一头牛每斤能多卖1毛到2毛钱,每头牛能多赚400元。”。XX旗敖润苏莫苏木海布日嘎嘎查养殖户告......

    农民健身工程典型发言

    农民健身工程典型发言 为了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增强农民身体素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张格庄镇自2006年开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宣布的在全国范围内正......

    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先进事迹(精选)

    职业农民引领 共走致富之路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事迹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他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于是和很多的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

    中非能源合作 - 副本

    中非能源合作的条件分析 【内容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是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能......

    大山优秀教师推荐材料

    优秀教师推荐材料——大山 大山老师是。。。。学校的一名教师。在他6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扎根山区,奉献教育,时刻把学生的健康......

    大山精神

    大山精神 普定县补郎中心小学教师:方维伦 联系电话:*** 2011年7月 大山精神 普定县补郎中心小学教师:方维伦 每当我回老家探望父母的时候,要从“星宿坡”大山脚下路过,......

    大山优秀教师推荐材料(范文大全)

    优秀教师推荐材料——大山 大山老师是。。。。学校的一名教师。在他6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扎根山区,奉献教育,时刻把学生的健康......

    市新型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文章标题:市新型农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阳春三月,走进宏硕生态园,只见满目春色,一派生机盎然。梨园爆开满坡的洁白,枇杷园里挂满晶莹的果实,杏李、樱桃、柑桔,以及大量不知道名字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