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无题唐 李商隐
客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无题唐 李商隐
舍南舍北皆春水,剑外忽传收蓟北,相见时难别亦难,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二篇:(唐)杜甫《吹笛》
(唐)杜甫《吹笛》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①,谁家巧作断肠声②。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③。胡骑中宵堪北走④,武陵一曲想南征⑤。故园杨柳今摇落⑥,何得愁中却尽生。作品注释 ①江总诗:“秋城韵晚笛,危树引清风。”瀚曰:首句本此。向秀《思旧赋》:“邻人有善吹笛者。”江淹诗:“金映秋山。”《南史·褚彦回传》:“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②曹植诗:“借问谁家子。”颜笺:“谁家,羡其善吹也。”张正见诗:“还听呜咽水,并切断肠声。” ③【唐注】风月分作一联,从《龙池篇》得来。《汉·历律志》:“律吕和矣。”《长笛赋》:“律吕既和。”切,谓其音凄切。乐府横吹曲有《关山月》,《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周王褒诗:“关山夜月明。” ④《晋·刘隗传》,刘畴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垂泣而去。《世说》,刘琨为并州刺史,胡骑围之数重。琨夕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贼并弃围奔走。周弘让《长笛吐清气》诗:“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杨慎曰:字书:疾趋曰走,上声。驱之走曰走,去声。北走关山,疾走之走也,如《汉书》“北走邯郸道”之走。胡骑北走,驱而走之也,如《汉书》“季布北走胡”之走。两音不同。⑤《古今注》:“《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爱寄生,善吹笛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武溪深》词:“嗟哉武溪一何深,飞鸟不敢度,走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颜廷榘曰:武陵曲,即《武溪深》。梁简文帝诗:“但歌聊一曲。” ⑥故园,指杜陵。《宋书》: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词。《演繁露》:笛亦有《落梅》、《杨柳》二曲,今其词亡不可考矣。《旧唐书·乐志》:梁乐府《胡吹歌》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此歌词元出北国之横笛。颜笺:笛有《关山月》、《武溪深》、《折杨柳》及《胡笳声》,皆清商曲也。郭浚曰:此诗句句凄远,咏物绝调。蒋一梅曰:绝大手笔,声律极细,然有对意不对词,对词不对意者。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阁时,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黄鹤注: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按诗云“胡骑中宵堪北走,”当指吐蕃而言。《通鉴》:永泰元年,吐蕃与回纥入寇,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酋长皆下马罗拜,再成和约。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即此事也。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首联扣题起兴,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风俗通》说:“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有着广泛的表情达意的动能,最常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又《乐府杂录》载:笛者,羌乐也。古笛曲广为流传的有《落梅花》、《折杨柳》、《关山月》等,皆为思乡之作。月明风清的秋夜,本是适于亲人故友欢会的良辰美景,而今夜,这凄恻哀伤、声声彻耳的“断肠声”,却只能使人更感寥落、凄清了。“谁家”两字,以问语写听者“我”的感受,情味悠远。“巧作”一词,是言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似乎把“我”的满怀乡愁,都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这一设问陡起波澜,借他人之笛音写自己之乡思,极具共鸣感。颔联紧承首句之 “风”“月”二字写,虚实相生。一写声象,“律吕相和切”照应上句的“巧”字,写笛音之悠扬宛转,这是写实;一写景象,“月傍关山”,写明月映照关山的图景,诗人在缠绵悱恻的笛音中神游万里关山,思绪如同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漶开去,这是虚写。“律吕”又作“吕律”,中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此处代指柔婉、和谐的笛音。“几处明”三字下得奇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照关山,自有明暗、浓淡之别;而以“几处”问之,实则是人心的悲喜甘苦之反映。颈联由“关山”二字再次衍发联想。上句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明朝李东阳的《麓堂诗话》说这两句“清绝”,主要是就此联意境的清幽、窈眇而言的。在古诗中,月色、笛声、江南常连缀一起,表达幽怨的乡思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益的《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尾联道出全诗主旨,“故园杨柳今摇落”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悬揣,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结句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诚如清·吴乔《答万季墅诗问》之谓:“……前六句皆兴,末二句方是赋,意只在‘故园愁'三字耳。”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多用问句,或兴感、或写景、或抒情,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名家点评 《瀛奎律髓》:慷慨悲怨,自是一种风味。李太白谓“江城五月落梅花”,此亦以指《杨柳》,盖笛中有此二曲也。《唐诗训解》:出“风月”二字,分应首句。见其声能断肠,应第二句。“愁中”字亦与“断肠”相应。《杜臆》:何大复云:“此诗起结皆可作唐人绝唱,而末出一联其可恨。”余谓引刘琨、马援事以形容其声之悲,有何可恨?且使事融洽,妙甚。
三、四顶“风月”来,五、六顶“断肠”来。束语说到自家;而“杨柳摇落”亦根“秋风”,“愁中”亦根“断肠”,此章乃诗律之最细者。《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
五、六虚处传神。纪昀云:“风”、“月”分承,法本云卿《龙池》篇。
五、六妙切时事,不比“昆体”之排比故实。纯以风调胜,在杜集又是一格,故前人疑非杜公作。许印芳:“风”“月”分承,不为复。“山”字、“中”字俱犯复。《杜诗详注》:蒋一梅曰:绝大手笔,声律极细,然有对意不对词、对词不对意者。《围炉诗话》:少陵七律,有一气直下,如“剑外忽传收蓟北”者;又有前六句皆是兴,末二句方是赋,如《吹笛》诗,通篇正意只在“故园愁”三字耳。说者谓首句“风月”二字立眼目,次联应之,名为“二字格”,盲矣!“风月”是笛上之宾,于怀乡主意隔两层也。《唐宋诗醇》:吞吐含芳,安详合度,极顿挫之妙,而高雅绝人。明人何景明七律全本此种,千载而下,固有合续弦胶者也。《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濬)云:句句凄远,咏物绝唱。《读杜心解》:
三、四,分承风月,以申“巧作”……
五、六,用古而印合寇乱,而“北走”、“南征”,又即“断肠”之一证也。
七、八,翻古而感切家乡,而“摇落”、“尽生”,却与“秋”字为呼应也。句句咏物,笔笔写意,格法又出一奇。“却尽生”似拙。《杜诗镜铨》:此诗句句咏物,笔笔写意,用巧而不觉,斯为大家。《杜诗集评》:李因笃云:气机流利,声韵壮凉,末二句更自悠然。吴农祥云:时有拙处,不碍大体。
第三篇:绝句二首(唐杜甫)
绝句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一、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注释: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⑶鸳鸯:一种水鸟。
三、赏析: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
四、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第四篇:读唐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共)
读唐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篇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带拼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jiàn wài 剑 外 chū w?n 初 闻 qua kàn 却 看 màn juǎn 漫 卷 bái rì 白 日 qīng chūn 青 青 jì cóng 即 从 biàn xià 便
下
hū 忽 tì 涕 qī 妻 shī 诗 fàng 放 zuò 作 bā 巴 xiāng 襄
chuán shōu 传 收 lai mǎn 泪 满 zǐ chóu 子 愁 shū xǐ 书 喜 gē xū 歌 须 bàn hǎo 伴 好 xiá chuán 峡 穿 yáng xiàng 阳
向
jì běi 蓟 北 yī shāng 衣 裳 h? zài 何 在 yù kuáng 欲 狂 zòng jiǔ 纵 酒 huán xiāng 还 乡 wū xiá 巫 峡 luò yáng 洛
阳
。。。。
篇二:最新语文版九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导学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让学生了解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理解诗意。
3.在读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想像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从中感受到杜甫诗歌语言的遒劲刚健,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导学核心:
重点: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难点:通过资料、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导学过程:
一、赏析《春望》导入新课。
1、通过杜甫的画像导入新课。
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展示课件)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点拔:这首诗是诗人在逃难的路上,被叛军所虏时所作。诗人被囚禁在长安,长达七年之久,深受战争之苦,这首诗是他被禁长安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儿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说他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是啊!是悲伤,愤怒的泪。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国情。
2.这就是杜甫,你了解他吗?谁能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
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杜甫的诗一贯是沉郁忧愁的,可以说在他的脸上很少看见笑容,可是有一天,一个特大的喜讯从天而降,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被打开了,于是倾泻而出他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 3.解题。
(1)背景简介: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前一年冬,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等地。广德元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延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在战乱中漂泊受难、饱经沧桑,正流离于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心中激荡,难以自抑,狂喜之余,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
(2)字词理解
闻:听说
河南河北:这个河南河北不是,我们现在的河南省河北省,但地方大致是相似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等叛军所占之地。
二、初识全诗。
1、播放PPT,生听课,体会诗人情感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节奏
2、正音
涕:tì子:zǐ 还:huán 即jí
裳:在这首诗里应该读chang,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áng)
3、生配乐初读古诗,再次体会诗人情感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4、指名再读,其它学生理解并质疑。
出示课题)。
5、师释疑:
青春:即指明丽的春天。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妻子:现指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
三、小组探究,感知诗意、探究全诗意界
要求:生再齐读全诗,根据注解理解,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全诗诗意,师指正。(师巡视释疑)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四、探究全诗
1、生再齐读全诗。思考:文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诗人的心情?(用原文回答)明:喜欲狂(板书:喜欲狂)2.生默读全诗,找出哪些词句可以看到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
要求:学生拿起笔来,圈一圈,划一划,品一品,哪些词句告诉我们诗人是欣喜若狂,在边上作上批注。
明:
初闻涕泪满衣裳
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
白日放歌、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3、探究全诗
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1)探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板书:听、涕泪)
思:诗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为何“涕泪满衣裳”,他到底是悲还是喜呢? 明: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生活极为艰辛,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叛军的老巢)。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衣裳。这里既有听闻官军胜利、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一的喜悦,又有对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所以说这满衣裳的泪,是激动的泪、喜悦的泪!这就叫喜极而泣,其中包含着他浓浓的忧 国忧民之情。
(2)探究: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板书:看)
思一:此时此刻和他患难与共、历经风雨的妻子儿女怎么样?在此之前,他们肯定在忧愁,在担心,他们都忧愁些什么,担心些什么?八年战争中杜甫一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明:“愁何在”(愁云不再,高兴万分)。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只要能合理回答杜甫的担心、忧愁,以及全家人的生活即可。
思二:现在这些忧愁一扫而光,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可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可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可是今天为何却“漫卷诗书” 呢?(板书:漫卷)假如你是诗。你会怎么做呢?
明:透过一个“漫”字再次体现了诗人的“喜欲狂”。从此以后,不必再背井离乡,不用再过颠沛流离,远走他乡的生活,怎不让诗人“喜欲狂”!呢。
(3)探究: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思: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喜欲狂?
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板书:行歌酒)
思:诗人此时已是51岁了,在古代51岁已经是很老很老的老人了。一个老年人他还如此的狂野,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平定了安史之乱,那安史之乱到底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在我们国家特别重视“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俗话说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诗人放歌、纵酒之后,首先想到的那就是回乡。这是诗人情感的尽情释放。
(4)探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思:作者回到了故乡了么?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怎么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没有。这是诗人的想象,(板书:想)他想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想到了故乡一山一水,想到了故乡的亲朋好友,在古代交通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从剑外到洛阳真的是那么的不容易啊!(课件出示诗人回乡路线图)可以说困难重重。他恨不得马上就回到故乡啊。即、从、穿、下、向
(板书:穿、下)等词写出了诗人迫不及待回乡的强烈情感。(板书:迫不及待 归心似箭)
总结: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古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真挚的爱国之情。篇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
1.(02年金华)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②却看:③漫: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6.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
7.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8.再看一眼杜甫,想对他说些什么?
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
1.D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①眼泪②还看③随便
4.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5.喜
6.略
7.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8.略
9.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10.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读唐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第五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5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在一个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唐代诗人杜甫正坐在一个书摊前品书。
忽然,听到街道中间有一处地方人声鼎沸,诗人抬头向远处张望,发现在一处大告示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些人一直在对着告示指指点点;有些人却是欣喜若狂;不过更有人潸然泪下。诗人顿时心里疑惑不解。想到:“这些人都在看什么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才让这么多人如此兴奋。”他走上前来挤开拥挤的人群,看到告示上写着朝廷的官兵把河南与河北从敌人手中夺了回来。诗人见了心中立刻涌出了五味杂尘。回头对妻子儿女说道:“太好了,盼天盼地终于把这一天给盼回来了!河南河北终于回归了!”说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欣喜泪水,竟然把自己的衣襟给哭的湿透了。抬起头来,看见妻子儿女激动万分,往日的烦恼与忧愁顿时一扫而光。
诗人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便拿起书摊上的一篇古文随手翻阅起来,可是心里激动的简直要发狂,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读,就把书放了回去。回到家后虽然还没有到吃饭的时间,可诗人却邀请几位心情同样如此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日子。杜甫倒上美酒说:“呵呵,这些年我们一直有家不能回,而现在,官兵们终于把河南与河北收复了,是我们这些浪迹天涯的人终于可以回家了,我明天一早就坐船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从襄阳走回洛阳。”
说罢,诗人顿时诗兴大发,随即吟诗一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2公元700多年,因为安史之乱,当时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争,都是举家老小,纷纷背井离乡,我也带着家人随着浩浩荡荡的逃难大军,来到了四川。
这天,我正外出办事,平静的街上忽然人潮涌动。只见人们纷纷往前挤,还有人边跑边兴奋地大叫“大快人心!大快人心!”我连忙拉住一位路人,向他打听,这位路人激动得语无伦次:“你还不知道啊,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了!”顿时,我也激动万分,我们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故乡去了。想到这里,我止不住热泪长流。我想赶快回家,,把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告诉妻儿,于是,我拔腿就往家跑。还没进门,我就大喊:“蓟北收复了!蓟北收复了!”妻子一听,扔掉了手中的衣服,就跳了起来:“真的吗?那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孩子也从房间里跑了出来,高兴得手舞足蹈,看着他们喜极而泣的样子。我想:妻子以后不用再愁容满面了。
想到马上可以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我思绪万千,欣喜若狂,胡乱地将诗书一卷,只想要好好庆祝一下。
于是我约上三五知己,来到酒馆,庆祝这美好时光,大家畅想着未来,共同祝愿以后再也不要战争,让老百姓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回家路上,我计划着可以趁着这明媚的春光,带上妻儿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再到襄阳,然后直奔故乡洛阳。一进家门,我立即挥笔写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3今天大清早我像往常一样去打探,有没有叛军来到这片地方?把我们给抓走,好在并没有人要把我们给抓走,在我打探消息的时候,我突然听到有人说我们国家的军队收复了失地,这意味着我长达八年的逃亡生活就此结束。
我一激动,跳了两米高,老泪纵横,仰天长啸,老天有眼啊!我终于能安稳的度过下半生!眼泪哗哗的流,衣服上全是泪水,可我激动的一点都不嫌弃,我转头看看我的妻子,还有我的孩子,他们开心地准备着丰盛的大餐,庆祝国家收复失地,悲痛的表情都烟消云散了。
他们做好了饭,我随意的把平时的宝贝“书”卷了起来,开开心心的去吃饭了。
接下来的几日,我白天高声唱歌,花儿都跟我一起摇头开心,小鸟也咋咋咋的给我伴奏,我大声高歌:好运来,好运来,好运来……可是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于是找朋友过来把我珍藏82年的拉菲,拿出来大口喝,呀,真香!并且唠唠嗑。
聊着聊着,我坐在那想着,这不春天到来了,我伴随着春天那温暖的阳光和妻子还有孩子一起回到了故乡,现在恨不得立马从巴峡坐这那小小的船,看着那良辰美景,穿过巫峡,再从襄阳这座繁华城市,来到洛阳这座更繁华的城市,到达我那可爱的故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4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可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唉,蓟北仍未收复,我们这些老百姓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哇!”我踱着步,眉头紧锁。
这时,隔壁的刘兄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脸微泛红,眼中闪着喜悦的光,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杜兄,大喜事……大喜事……”“什么?别急,你慢慢地说。”“蓟……蓟北……被收复了!……”“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我欣喜无比,却又半信半疑。“不信,你去县衙门口看看,告示上面的白字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也不用去县衙了,刚走出家门,便听见锣鼓喧天,礼炮齐鸣,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
我得知此消息属实,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洒满了衣裳。“从这以后,老百姓就再也不用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了!”我连忙跑回家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妻子立即停下了手中的活,脸上的愁云顿时消散,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孩子也十分欣喜,不停地嚷嚷着:“终于可以回家乡喽!终于可以回家乡喽!”我胡乱地卷起一堆诗书,高兴得也快要发狂。
虽然此时我已是白发苍苍,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放声歌唱。不一会,我又提着一壶美酒尽情畅饮起来。
天,像一块一碧如洗的蓝宝石,水像一块碧绿碧绿的翡翠。柳条像春姑娘的辫子,鲜花像灿烂的笑脸。小鸟那美妙的歌声听得让人心醉。春光明媚,这正是返回故乡的好时机呀!于是,我带着妻子儿女,踏上了回乡的旅程。我们立即乘船从巴峡穿过巫峡,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阳,直奔洛阳。
在这一路上,我心情愉悦,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5这是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杜甫走在大街上,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群人围着一张皇榜在看,他走上前一看,皇榜的内容令他兴奋不已,因为杜甫和他的妻子终于可以回家了。
他拄着拐杖,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杜甫一边跑还一边用衣袖擦去眼角激动的泪水。一回到家,可不知为什么妻子平时脸上的忧愁没了,一边笑一边哭,不知不觉中泪水已经浸湿了衣裳。孩子在一旁又蹦又跳。杜甫问妻子怎么了,妻子说:“蓟北已经被收复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杜甫得知妻子已经知道此事,就把他看见皇榜的事告诉了妻子。杜甫和妻子一起收拾行李,就连平时翻也轻轻的,房也轻轻的书,现在就把它一扫,不管它有没有被弄坏或者破掉。杜甫高兴得都快发狂了,他一心想要回到家乡。
下午,杜甫从酒店里买了一坛酒,来到一处百花齐放、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一杯又一杯的喝。但杜甫这样喝感到不痛快,于是他拿起了酒坛,从上而下灌了下去,喝得衣服都湿了。喝完酒杜甫又唱起家乡的歌来,他越唱越开心,因为快要和8年不见的家乡见面了。
他便想:自己在暖风的吹拂下、草儿的送别下、花儿的告别下、柳树的歌颂下,和妻子一起踏上回乡的旅程。一路上,蓝天衬着白云,小草衬着花朵,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好像在向杜甫说:“恭喜恭喜,你们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了。”当杜甫走过池塘边,小鱼们一拥而上,又好像在跟杜甫说:“再见,再见。”杜甫和妻子从巴峡泛舟穿过长江来到了巫峡,再从巫峡顺游而下,来到热闹非凡的襄阳,再从襄阳一路走到洛阳,最后在洛阳的码头坐着船回到了家乡。
这时杜甫从幻境中醒来,借酒抒情,即兴吟下了一首快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6这天,杜甫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读书,读着读着,不由得想起了他的家乡洛阳。忽然,一阵敲锣打鼓声传来:“蓟北收复啦,蓟北收复啦!”杜甫听见了,“噌”地坐了起来,兴奋的泪水溢满眼眶,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衣服前湿了一大块。
这时,杜甫开见了向他走来的妻子和儿子,杜甫激动地说:“夫人,我们的家乡被收复了!”妻子听了,脸上的愁容顿时烟消云散,连一旁许久未露出笑容的儿子也咧开了嘴,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妻子抓住杜甫的手说:“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真是太好了!”杜甫反握住妻子的手:“是啊,蓟北被收复了,我们也可以回家了!”“爹爹,等回到了洛阳,一定要带我好好玩玩!”儿子高兴得直拍手。杜甫用手?搅??胶?须,一口答应下来:“好好。”
杜甫忘记了平日里的斯文,欣喜若狂,把十分珍爱的书胡乱一卷,十分随意地塞进了包袱里。“咚咚”有人在敲门,原来是几个和他一起流落至此的诗友。杜甫见了,连忙请他们进来,并拿出珍藏的美酒,与他们一起吟诗作对,放声高歌,开怀畅饮,一同分享心中的喜悦。
在杜甫眼前呈现出家乡的美景:天空一片蔚蓝,洁白的云朵慵懒地躺在天空中,草地上芳草如茵,花朵竞相开放,花丛上有一些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小溪清澈见底,溪底的小鱼小虾的看得一清二楚。在他的脑海里已经规划好了回家的路线:乘着小船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直下,从襄阳去到洛阳。
想到这里,杜甫诗兴大发,吟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7天空暗沉沉的,雨哗哗的下着,天空中笼罩着灰蒙蒙的雾,我的心也和那闷雷一样,十分不安。
我捋了捋胡子,脸上的愁容依旧不改,望着天空,心中淡淡露出一丝丝忧伤,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打胜仗。
忽然,“咚咚,咚咚”,一声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我走去开门一看,是一位我的老友,他跑进屋,对我说“杜兄,你知道吗,官军收复蓟北了,收复啦……”我一时愣住了,“你说的是真的?”“当然!”他边说边摇晃着我的肩。
屋外,雨也停了,天上有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我开心极了,一转头,看见妻子和孩子们,他们也很开心,我多想和朋友们喝酒,唱歌,趁着春光好回乡探望亲友,想着立刻乘船从巴峡穿过巫峡,一到襄阳就马上回到家乡洛阳。
啊,多美好的一天,多好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8杜甫悠悠地走到街上,突然看见一边围着许多老百姓,他也围上去看了看。
可没想到,这张皇榜上写着让杜甫期待很久的字样:"朝廷已收复蓟北"。这短短的七个字,却让杜甫读了一遍又一遍,他喃喃地说:"我不是在梦里吧,这是真的,真的!"
这个年过半百的诗人忽然高兴得哭了出来,他急忙退出人群,转过身,不断用自己的?口擦着连绵不断的泪水,他颤颤巍巍地跑着,回到了家。
杜甫刚刚推开门,就立刻嚷嚷起来:"你们知道吗?家乡被收复了!""真的?""是的。"妻子脸上的忧愁顿时烟霄云散,孩子就更不用说了,蹦蹦跳跳地进来,脸上似乎快成了一朵盛开的可爱鲜花。
他们胡乱收拾着书和诗,不知道压折了多少张,揉皱了多少本,但是依然是欣喜若狂。要在平时,杜甫总会皱着眉头捡起来,心疼地修复着被揉皱,撕破的书页。他髙兴得好像变了一?人,脸上都是满满的笑意。
欣喜若狂的杜甫迫不及待地要约朋友们分享自己心中的快乐。他们坐在高山顶上的凉亭里,吹着舒爽的 凉 风,品着美酒,就着小莱,谈得不亦乐乎。杜甫不断倾诉着自己美丽的家乡,在外如流浪者的生活,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大波大浪。谈着谈着,杜甫又一次落泪了。他,在层层云雾中朝着自己家乡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探寻着自己的家乡,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家乡的民歌。他开怀畅欣,启图忘却以前的所有悲伤,这酒.让他想起了他远在他乡的好友,让他想起受苦的乡亲,更让他想起了儿时的苦难。他想立即还乡。
他想着,似乎已经在回乡的路上。一出门,后山山花烂漫,草儿向我微笑,风儿为我送来一路的顺风,鸟儿为我唱起动人的旋律。他看到这情景,越来越想踩上故乡繁茂的草地,在那小时候的水塘边喝水,听到乡亲们的低言细语,呼吸村庄里清新的空气。
杜甫好像乘坐着小船,飞快穿过了青翠的巴峡巫峡,来到襄阳热闹繁华的集巿,他又走了走,来到了洛阳,他激动万分,赶快乘上一条渡船,驶向家乡。朋友拍醒了杜甫,杜甫望着家乡的方向,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提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9因为安史之乱,我携家带口流年辗转的逃到剑门关外。一天我走在街上,突然,听见喜讯传来说:“军官收复了冀北一带。”我的心砰砰砰地跳着,顿时眼泪像洪水般流下,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结束了。共患难的妻子和孩子们,终于可以过上,不逃亡安定的日子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到我们的故乡!
我飞奔回家,看着妻子和孩子,孩子高兴得大叫说:“爸爸、爸爸我们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了!”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我与妻子对视一笑。随便收拾行李,全家欢天喜地。我想要纵酒高歌,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心情。我恨不得立刻飞回故乡,即刻就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从襄阳到洛阳直奔家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0明媚的春天,又不知不觉地来临了。
“哎,七年了,河南河北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啊!”我独自走在街上,唉声叹气。忽然,人们如潮水般地朝街头涌去。“发生了什么事了呢?”我心生疑惑,又看看人们的表情,是喜悦的!“莫非……先去看看再说。”
果然,不出我所料,墙壁上的告示清楚地告诉我——河南河北收复了!我不禁喜极而泣,用袖子一拂脸,泪水都沾满了衣裳。七年,多么漫长的等待啊,终于等到这一天!我飞快地向家里跑去,一推开门就大声地喊:“河南河北收复了!河南河北收复了!”坐在织布机上正在织布的妻子愕然地停下了手中的机杼,正在檐下玩耍的孩子停下了手中的玩具,他们都惊喜地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问:“真的吗?”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十分肯定地说:“别织布了,快帮我收拾东西,我们现在就回去!”
我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发狂,马上约了几位同样流落至此的朋友,摆开酒席,开怀畅饮,放声高歌,一同分享心中的喜悦。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家乡和路上那美丽的景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峰连绵,河水奔流。这美景正好能伴着我回到久别的家乡。我已经在脑海里形成好了路线:乘船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直下襄阳再回到洛阳。这一路,我与美好的春光作伴,我一定要放声高歌。
一想到此,心里按捺不住的激动,随口吟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1一个明媚的春天,又不知不觉地来临了。
“唉,屈指一算,足足有7年了,河南河北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啊!”我数着手指,不禁叹息道。我低着头,如往常一样在大街上行走。我沉思着,一欢呼声打破了我的深思。我抬头看了看,只见那位先生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在街上大叫:“蓟北收复了,蓟北收复了!”我心中不禁感到一喜,却又还半信半疑。我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真假。这时,远处传来了锣鼓声,原来,是官军们在庆祝。庆祝?难道是?我奔向前去,询问官兵:“为什么这么热闹,难道?”还没等我说完,官兵就说了:“蓟北收复了!”我得知此事为真,眼眶里准备的泪水早已流淌而过,洒满了衣裳。
我奔跑着回到家中,将这一喜讯告知了妻子。正在织布的妻子听到了,马上停下了手中的活。脸上的忧伤顿时消失了。我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随手将诗书胡乱地一卷,高兴得简直是要发狂一样。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衬着清澈的湖水。这是一派风景如画,多么美好的景啊!和煦的风,吹着我的脸,我与朋友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放声高歌,畅饮美酒,一起谈笑风生。我多么想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正好返回故乡。
一路上,树木郁郁葱葱,鸟儿齐声高歌,小船从巴峡出发,穿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今天,剑外的天气十分晴朗,枝头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河里的小鱼快活地游来游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2这天,杜甫写诗累了,出去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找了一片草地,坐下来休息一下,养养神。
突然,有几个乡亲向杜甫这儿奔来,他们看起来很开心,面带笑容,其中有一个村民说道:“杜大诗人,刚才我们路过城门口,看到了一张告示,蓟北被官军收复了!”那个乡亲的声音掩盖不了激动和兴奋。
杜甫听了,高兴地蹦了起来,他激动地问:“真的吗?我是不是在做梦?”说着,他猛地捏了下自己的手,生疼生疼,他大叫道:“啊!太好啦!”他急忙跟着乡亲们告别了一下,然后奔跑回家,他要把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夫人和孩子。
刚回到家,他喊道:“夫人,孩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蓟北被官兵……收复啦!”说着,他激动的泪水便流了下来。
夫人和孩子听了,原本的忧愁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容。一家人抱在了一起,涕泪都洒满了衣襟,开心地都跳了起来。
诗人来到书桌前,把还没写完的诗稿随手一卷,往旁边一扔。
他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起来,高兴地都快要发狂了,他恨不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世界!
正在这时,夫人对诗人说:“老爷,这个消息让我又惊又喜,太开心了,我这就去做几个小菜,烫壶好酒,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诗人听了,连叫“好—-”!
不一会儿,夫人就已经准备好了小菜和美酒。一家人坐下来庆祝,诗人端着酒杯,说道:“夫人,我么也是老夫老妻了,谢谢你陪伴了我这么多年,我敬你!”说完,就“咕噜咕噜”地将就一饮而尽。
夫人很感动,和诗人聊起了陈年往事……
聊着聊着,诗人歌唱歌唱了起来,心情很舒畅。诗人心想: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何不趁着这美好时光,回到家乡呢?
于是,他把想法告诉了爱妻和孩子,她们也很赞同。诗人已经迫不及待了。夫人快速整理好包袱,一家人准备回家喽!
他们来到码头,乘上了船。这船从巴峡东下,穿过巫峡,顺流而下。
这一路的风景都很美:大树翠绿翠绿的,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蝴蝶、蜻蜓在花间欢快地飞舞、嬉戏。微风一吹,传来阵阵花香,还有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很美妙,很动听。
但是,诗人却无心欣赏,一心想回家。过了襄阳,诗人便直奔故乡洛阳。回到家乡的感觉真好!
正在这时,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便脱口而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3春日的暖阳柔柔地照着,阳光如一条薄薄的丝绸弥漫在头顶,树木的新绿镀上了一层金光,显得更加鲜嫩,好似掐一下就能渗出水来。杜甫一手捋着胡须,一手背在身后,从家中走到城墙边,满脸写着与这春景不相称的惆怅。只见他眉毛成了倒八字,嘴角一个劲地往下弯,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一边踱步,一边叹息:唉,大唐战乱了七年,我也流浪了七年,国家什么时间才能恢复太平!
嗒嗒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大家连忙让出了一条道路,只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口里大喊:喜报!喜报!他冲到城墙边,翻身下马,在城墙上贴好告示后,又跨上战马,急驰而去。
杜甫快步走到告示前,只见一张大红告示上清楚地写着河南河北收复了!杜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看了一遍。果然没错,叛乱已平息了。杜甫激动地颤抖起来,他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欣喜,他一遍又一遍仔细地确认着,一边伸手抚摸着红榜,一边喃喃自语:收复了!终于收复了!激动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夺眶而出,大颗大颗滚烫的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滚落在衣衫上,泪水沾湿了胸前的一片衣衫,他用袖子拂去腮边的泪水:七年啦,多么漫长的等待啊!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杜甫像一个孩子似的飞奔回家,一进门,他涨红着脸,喘着粗气,兴奋地大喊:老婆,儿子,河南河北收复了!妻子先是一愣,随后眼睛眯成一条缝,眼角乐开了花,嘴角微微上扬,放下手中的针线活,一下子扑到杜甫的身上,似乎不太相信的喃喃自语道:真的吗?这是真的吗?儿子拉着母亲的衣襟儿,天真地咧开了嘴,露出了透风的牙齿说:妈妈,是不是咱们的国家重新统一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妻子听了,不禁落下思乡之泪,并不住地点头。杜甫走到书桌旁,把满桌的诗书随便卷起,胡乱地往装书的罐里塞,兴奋得想要发狂。
mi so la miso, so la mi do re杜甫引吭高歌。突然,杜甫一拍脑袋,想到了什么,对着妻子大喊:老婆,拿酒来,也好让我庆祝庆祝。他的妻子也很开心,很快拿来一壶白酒,杜甫斟满一杯,端到嘴边,抿了一口:好酒,好酒,我好长时间没有喝了!杜甫咂咂嘴,又举起杯,一饮而尽。阳光洒在杜甫的身上,暖洋洋的,再加愉快的心情和甘香醇厚的小酒,让杜甫不禁醉意大发,朦胧间,他仿佛携着妻子,带着儿子,收拾行囊,乘上小船,从巴峡启程,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由陆路防直奔故乡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4清晨,杜甫在大街上散步,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在喊什么,好像是什么“收复失地”的。
什么?收复失地!杜甫心里一惊,“失地”不就是――啊!杜甫追上去,问道:“是收复蓟北吗?”
他回答道:“是呀。”说完又吆喝去了。
杜甫十分快活,他立马跑回家,他告诉了愁眉苦脸的妻子,妻子一听到这消息,惊得手上的手帕都掉到地上,他们喜极而泣,边哭边用衣裳擦眼泪,不知不觉衣裳都湿了。
儿子好奇的说:“爸爸,妈妈,家乡回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呢应该高兴快乐呀!”
“对!对!好儿子,夫人,你去买点好酒好菜,我们一家子好好吃个饱!”杜甫十分高兴。
妻子那眉头的忧愁没了,高兴地买菜去了。
“饭菜好了!”妻子擦擦头上的汗,端来一盘又一盘的好菜。
儿子高兴的拍着手说:“收复失地??!”
杜甫打开酒坛子,一口气喝了下去,一家子三口开开心心地围在桌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
杜甫仔山上放声歌唱,畅饮美酒,他真想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候启程回家啊!
杜甫回到家,胡乱的卷好诗书,这时妻子走过来问:“我们怎么回家去?”
杜甫笑答:“我们先坐船从巴峡到巫峡,一路上上欣赏百鸟歌唱,树木与天高,再坐车从襄阳到洛阳,再过一条河就到家了。”
杜甫家笑声不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15一天,剑门外的天气格外晴朗,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有什么好事会在今天发生。杜甫刚买好需要的生活用品准备回家,回家的路上,他想:哎,因为“安史之乱”,我们一家三口漂泊到剑门之外,已经是第五年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啊!证在杜甫专注地想着的时候,突然,从他的旁边走过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说:“你听说了吗,似乎‘安史之乱’平息了,官军们收复了河南河北!”“真的假的,都五年了,你确定?”“确定!我的另一个朋友认识一位官员,是他告诉我的,不会有错的!”“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返回故乡了!”“是啊!”他们激动地说。杜甫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心花怒放,只见大街上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知道这个好消息的,大家奔走相告,街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大家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杜甫赶紧飞奔回家,高兴得推开门,赶回来报喜。妻子见了忙放下手中的家务活,对杜甫说:“怎么了怎么了,这么着急?”“是啊,是啊,发生什么大事了吗,爹?”儿子急忙回答到。“是个大事,我……我们终于可以回……回去了!‘安史之乱’平息了,官军收……收复了河南河北!”杜甫十分激动所以显得有点结巴。“哈哈哈,你怎么结巴了,还有这是真的假的?”母子俩齐声说道。“是……是真的,骗你我是小狗!”杜甫表情似乎有点较真,看到杜甫这样说了,母子俩都开心地笑了,一家三口喜极而泣,泪洒衣襟,因为他们知道终于可以回家了。杜甫擦了擦眼泪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他猛地转过头去,忽然看到母子俩平日里的忧虑,已经跑了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平日里,母子俩茶不思,饭不想,晚上睡觉还翻来覆去。现在呢,和原来相比跟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他们实在是太高兴了,杜甫一时兴起,说“把那瓶珍藏了十年的茅台酒给我拿出来!我要纵情畅饮,当声高歌!”说着妻子拿出了茅台酒,“啪”的一声,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开来,杜甫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瓶子就喝“咕嘟咕嘟”一下子就把半瓶喝完了,喝了以后,杜甫又唱起歌来:“啦啦啦…………”唱完又喝,唱完又喝,就把一瓶都喝完了。
杜甫还算头脑清醒,他突然想到既然已经收复了失地,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回去了!他把这个计划说给了妻子和孩子听,他们都同意,正好今天明丽的春景伴着他们返回故乡,平时他不准别人动的那些诗书,今天他胡乱地卷起放进书箱里。
杜甫看到这样的情景,诗性大发,随口就吟诵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