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山镇建立村干部“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
灵山镇建立村干部“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
近年来,灵山镇认真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管理难、投入保障难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以“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一定三有”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工作责任,定职责目标。建立村干部年度工作承诺和实绩考核制度。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年初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任期目标责任,年末写出述职报告,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代表等对承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定档。经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谈话,对考核不称职干部将提出诫勉。
确定工资标准,实现收入有保障。建立村干部工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1年起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书记、主任每月工资1150元,副书记、副主任每月工资1020元,委员工资每月930元,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每月增加70元。
实行政治激励,确保干好有希望。配合省、市、区落实在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计划每年都在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层导向机制,在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过程中,重点向下派到村任职的优秀年轻干部倾斜。
实行定量补助,确保退后有所养。以担任村干部9年以上(含9年)且年满60岁为补助基数,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9至15年的每月补助200元,副职150元,一般村干部100元;15年(含15年)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9至15年的每月补助250元,副职200元,一般村干部150元。2011年起每人每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0元。
第二篇: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情况调查
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情况调查
宝鸡市陈仓区委领导班子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干部报酬低,提拔晋级难,社会保障差‛等突出问题,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率先在全市建立起了以‚岗位职业化、实绩评比化、报酬工资化、待遇保障化‛为目标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截止2008年底,区财政累计投入村级运转经费已达2600万元,全区有1072名村干部从2007年5月拿到了由财政发放的工资卡,让村干部吃上了‚皇粮‛。新的工资标准执行后,村干部年最高报酬达14300元,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主要做法
陈仓区现有18个镇,332个行政村,61万人口,2232个村民小组,1072名村干部。其中村级主要干部609名,‚一肩挑‛的村占到了17%,行政村数和村干部数分别比2006年前减少了11%和12%。近年来,陈仓区委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宗旨,把改善村干部待遇作为稳定队伍、强化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首要工作来抓,采取落实待遇、考核考评、表彰典型等措施探索建立了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科学决策定点子。2006年以来,陈仓区委书记王西科积极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深入镇、村与村干部面对面谈心交流,提出了解决村干部待遇要立足‚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离职后有‘靠头’‛的思路。区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会议座谈、发调查表、与兄弟县(区)横向交流等形式,经过三上三下反复讨论,制定出台了《陈仓区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陈仓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制度,明确了村干部报酬由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奖励补贴三部分构成。建立健全村干部档案和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为保障村干部待遇提供了依据。2007年待遇保障机制实施后,1072名村干部领到了区财政发放的工资卡。村干部报酬在区财政原村级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98万元专项资金,村干部月报酬平均达到700多元,比2002年增加了65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了近8倍,在全市处于领先位次。
优化环境强素质。村干部待遇明确后,陈仓区委把提高村级干部素质当作搞好工作的关键。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坚持每年分批次对村干部进行惠农政策解读、法律知识、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培训。同时,先后累计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新建村级阵地163个,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视机、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办公用品,建成了党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网络,极大地改善了村干部工作条件。按村规模大小核定提高村级办公经费标准,在原来小村、中等村、大村的4000、5000、6000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到9000、11000、13000元,极大地充实了村级公务经费,同时对村级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人员区上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减少了村级财务压力。从2008年起,还在各镇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加大对侮辱、威胁村干部人格和人身安全事件的处置力度,切实维护了村干部的正当权益,在社会上营造了理解、关心、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环境。
考核表彰激斗志。为了加强村干部业绩考核,陈仓区委建立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评考核制度,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评比,依据年终考核结果兑现考核奖。一是物质上重奖。近三年,区财政累计拿出1500万元对在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抗震救灾等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重奖。在全市率先实施‚标兵工程‛,为56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标兵每人奖励2000元,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学标兵、促发展的积极性。丰厚的物质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内在潜能和动力。二是政治上优待。坚持将村干部工作实绩与干部推荐提拔使用相结合。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干部,及时提拔任职或推荐为市、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人选。目前,全区已有11名村干部被提拔担任镇领导,102名村干部被推选为新一届市、区人大代表,15名村干部被推选为新一届区政协委员,23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被推荐参加了公务员招录考试,其中一名已被考录为公务员。三是声誉上宣扬。通过在区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专栏、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标兵、抗震救灾模范先进事迹宣讲团赴各镇村巡回演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优秀村干部的先进事迹。以身边‚活教材‛现身说法,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又使村干部有了知名度和自豪感,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社会保障除后忧。宝鸡市陈仓区在职村干部实行了享受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和离任村干部享受年生活补贴制度,切实解决村干部‚退无保‛、‚病无保‛的难题。对任职满10年的在职村干部,按照个人、村集体4:6的比例办理养老保险。建立了村干部健康医疗档案,制定了每年免费体检一次的制度。同时,区镇党委领导和村干部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做到‚五必谈‛、‚三必看‛。‚五必谈‛即工作调整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三必看‛ 即在村干部生病住院时必看、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时必看、发生重大灾难时必看。2008年,全区共慰问基层困难党员干部277名,发放慰问金8.3万余元。
工作成效
1、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是‚调频器‛,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抓住了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牛鼻子‛,让村干部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关心爱护和温暖,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村干部一心一意‚干公家事‛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广大农民群众争当村干部、挑大梁、担重任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使一大批有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农村能人进入了村级组织班子,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村级组织致富带富的能力。在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中,连任的村主要干部占到了72%,村主要干部中经济能人、致富能手达到了72%,比上届提高了26个百分点。
2、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是‚润滑剂‛,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减少干部职数,区财政负担基本补贴和奖励补贴,减少了村集体经济的开支和群众对村干部工资待遇的非议;通过规范补贴结构和标准,消除了党群干群间的隔阂,较好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使领导更放心、干部更明白、群众更满意,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谐。正如市人大代表、拓石镇通洞村党支部女书记郭志荣所说:‚现在村干部工资的发放有了根据,群众看得清,村干部拿工资也显得心安理得‛。
3、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是‚加速器‛,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造就了一批优秀农村干部。周原镇杜赵村党支部书记史军辉先后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7年5月9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该村调研时称赞其作出了‚天大的贡献,天大的功劳‛。这一机制实施近三年来,全区村干部围绕新农村建设编规划、跑项目、争资金、兴产业的热情高涨,2008年,332个村共争取市级以上补助资金4200万元,新修镇村公路近2000公里,栽植绿化苗木400万株。2006年以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9%,2008年达到了4100元。
体会与建议
陈仓区近三年的探索实践,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报酬激励机制积累了一些经验,收获了一些体会:
激励保障机制是一种爱民情怀,必须突出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村干部。村干部的报酬,表面上是待遇问题,实质是体现各级党委爱民情怀、突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核心所在。只有思想上重视村干部、感情上贴近村干部,行动上支持关爱村干部,切实关注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致富带富的热情。
激励保障机制是一条‚强兵‛之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全区村干部的报酬收入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与市场劳务价值、当前消费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还明显偏低。因此,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顺应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社会进步的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财力情况,逐步健全完善村干部激励正常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待遇水平,使村干部激励机制步入正轨,形成良性增长机制。
激励保障机制是一粒‚定心丸‛,必须依靠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不仅是为了解决村干部的工资待遇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村干部的社会价值。‚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纷繁庞杂的各项基层工作都要靠村干部去落实、去完成。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村干部这一主心骨,必须集聚财力,做好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落实好他们的待遇,使他们经济上不吃亏、政治上有地位、感情上有归属,为村干部吃好‚定心丸‛,使村干部心更稳、气更顺、劲更足。
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涉及面广,问题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还存在村干部报酬偏低、待遇不高、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统筹兼顾,做到因地制宜,才能保证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因此,特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各级党委领导要继续高度重视,将落实村干部待遇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巩固执政基础的大事来抓。既要重视村干部的待遇增长,又要重视对村干部的关怀激励,还要重视村干部的培养成长。使村干部待遇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以待遇的落实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为待遇落实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争取力度,通过‚财政拿一些、镇上挤一点、村上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为进一步提高干部待遇保障激励机制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力争使村干部报酬达到或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0--20%。三是不断加大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把村干部队伍建设成素质好、能力强、群众满意的队伍。
第三篇:关于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赵昌军
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与对策。
一、全县村干部队伍的基本现状 全县15个乡镇,辖29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09482人。其中,1000人以下的村184个、1000至2000人的村96个、2000人以上的村13个。现有村主职干部819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51人,占17.4%;女干部10人,占1.2 %;35岁以下的122人,占14.8%;36至45岁332人,占40.6%;46至60岁339人,占41.4%;60岁以上的26人,占3.2%;大专以上的4人,占0.48%;中专或高中394人,占48.1%;初中以下421人,占51.4%;连续任职5至10年的250人,占30.5%;11至15年的273人,占33.3%;16年以上的262人,占31.9%。
据调查,目前,现任村主职干部人均工资为3500元/年,其中75%的村干部年待遇在3000至4000元之间,20%的村干部年待遇在2600元至3000元之间,5%的村干部年待遇在2400元左右。
我县作为贫困山区,村干部身处最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强度大,且收入偏低,老无所依,村干部难选、难当,个别村干部“摞挑子”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影响村干部队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1、工资待遇与工作任务的失衡。村干部长期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端的是泥饭碗,干的是硬任务”,工作非常辛苦。而在工资待遇上,标准低、难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干部甚至还自己贴钱办公事。特别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大幅度上调以后,对在职村干部冲击很大。水坪镇向家汇村原村主任嫌工资低、待遇差,2005年村“两委”换届时,第一天当选,第二天就悄悄出门打工了。
2、有心办事与无钱落实的矛盾。税改后,村级财力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经济“空壳”现象普遍存在,面对有限的资金,集体公益事业往往无钱落实,导致村干部上任时的承诺不能兑现,群众的愿望不能实现,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蒋家堰镇芦沟口村,近年来想方设法培养了一名年青人当村文书,可是该青年觉得村级无财力、办点实事很困难,坚决不当这个村干部,致使73岁的村文书至今还在坚持工作。
3、自身素质与形势任务的不适应。一是工作能力不适应。面对农村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也对各种矛盾感到力不从心。二是管理方式不适应。一些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淡薄,宗派意识、人治痕迹还没有完全消除。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通过转变工作方式,运用说服引导和依法办事的方式来推进工作,使部分村干部一时能难以适应。
4、权力无限小与责任无限大的尴尬。“村官”是我国农村最原始也是最基层的“官”。税改后,尤其是合村并组后,虽然精减了干部,却相反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量。一方面,村干部职能由领导转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权力”相对弱化;另一方面,虽不再催粮收税了,但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村级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各项农村工作又都得靠村干部去组织、去落实,使村干部感到工作累,担子重,责任大。
5、在职拼命干与年老无人管的反差。相当部分村干部退职后生活没有任何保障。有的村干部连在职时的工资都没有拿到手,数额多的达几千元,拖欠长达10余年,更有少数退职干部随着年事增高,家境贫寒,养老无靠,逐渐转变成新时期的农村贫困户,致使在职村干部产生了严重的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受影响。
三、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1、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搞高能力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解决村干部“不想干”的问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村干部的头脑,坚定他们建设小康农村的信心,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使他们乐于奉献,谋求发展。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解决村干部“不会干”的问题。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抓好实用致富技术等培训,在丰富村干部科技知识、增强村干部工作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在培训方式上,要突出实践性和灵活性,坚持专题培训、基地培训和外派培训相结合,提高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使干部掌握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依法办事等工作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放在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上。
2、改进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要改进考核方式。按照“依岗定责”的原则,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核,增强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坚持组织考核和群众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评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对村干部进行评优表模、待遇兑现的依据。二是要改进奖惩方式。要改变以往重惩轻奖和偏重精神鼓励、忽视物质奖励的倾向。在精神激励上,可以采取每两年隆重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村干部,对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村干部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在物质激励上要敢于对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真正起到“鼓励干的,鞭策看的,推动慢的”的作用。三是要改进工资兑现方式。通过预拨转移支付资金或对村干部工资实行半年一发放,以减轻村干部负担。要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村干部报酬的最低标准,并确保报酬及时兑现,逐步推广村干部财政统筹、工资直达等模式。
3、建立养老保险机制,解决后顾之忧。一是确定保险对象。保险对象应为村两委班子主职,可根据人数多少对任职年限进行限制。二是多方筹集保费。实行县、乡镇、村干部个人“三个一点”的办法交纳保费。对村干部个人负担部分,还可按其工作年限长短对负担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工作年限长的,个人负担比例适当降低。三是严格交费方式和保险责任。具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首先确定村干部年老后领取养老金的标准,然后根据村干部的性别、投保时的年龄确定交费方式和交费标准,年龄较大、接近领取保费年龄的一次性交清,年龄较小的可以分10年交或20年交,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执行,不在职后自己每年按标准交纳。另一种是针对村干部任职时间和自身年龄差异较大的实际,灵活选择交费方式和领取方式。即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交纳保险费,不在职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定额或不定额地交;也可根据所交保费确定领取标准,到时按月领取;也可中止合同,领回所交保费。
4、创新帮扶解忧机制,加大帮扶力度。一是要加大对村级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等制度,加大对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帮扶力度。要转变帮扶思路,将扶贫资金以及部门扶持资金“捆绑”起来,每个乡镇每年集中扶持几个村,集中解决难点问题,增强村干部克难攻坚的信心。二是要关心爱护村干部。要关心村干部的身体、生活等实际问题,防止和克服对他们“责难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少;使用多、关心少;要求多、帮助少”的现象。强化乡镇党政领导驻村工作责任,每月集中时间驻村帮助村干部开展工作,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农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基金,对那些工资报酬不能完全兑现,家中出现突发性灾祸或患重大疾病的村干部,家庭特别贫困、工作勤恳努力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5、推行考录公务员制度,增强岗位吸引力。根据中央、省、市关于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切实把工作业绩突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连续多年被县级以上授予表彰的村干部,通过“双推双考”(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乡镇干部或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报考公务员要给予政策倾斜,在年龄、学历等条件上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努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6、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努力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一是要迅速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通过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用2-3年时间,分期分批向农村培养一批懂得农业新技术,能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双带”能力突出的农村实用型人才,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着力把回村大学生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定向培养,实践锻炼,采取“两推一选”或“公推直选”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着力把“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作为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努力培养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切实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
第四篇:凤县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凤县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宝市字[2006]50号《宝鸡市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若干规定》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调动和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凤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有关政策和宝市组发[2006]372号《关于落实〈宝鸡市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凤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本方案所称村干部,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和法律程序选举、任命的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村文书(会计)等村常设干部。对因违纪、违法被免职、撤职或罢免的村干部不在此补贴范围。
第三条 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思路目标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强化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建设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建立以“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为目标的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第四条 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依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事;(2)村干部报酬待遇与本县(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3)村干部报酬资金来源以县财政支付为主;(4)村干部报酬待遇普遍落实、逐步提高,政治待遇有利于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5)适度合并村组,精减村干部。
第五条 合理设置村级规模,规范村干部职数。从2007年3月开始至2007年12月底,凡无特殊原因,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原则上全部予以撤并,500人以上的村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开展撤村并村工作。根据我县地域面积广大、人大居住分散的实际,为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决定按全县现有行政村总数的35%的比例撤村并村。通过撤村并村使我县行政村总数保留在100个左右。今后凡应撤并而未撤并的村,其村干部报酬所需经费市、县两级将不列入补助范围。以村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参与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统一核定村干部职数。村上领取补贴的常设干部原则上控制在2-4人。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设村干部2人;500—1000人的村,设村干部3人;1000人以上的村,设村干部不超过4名。提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村“两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提倡村“两委会”成员兼任村级其他组织负责人或村民小组长。
撤村并村工作和村干部的职数设置由各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批准后,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和各乡镇统一建档立卡,统一管理。此项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具体的撤并方案各乡镇要在2007年3月底前拿出,然后按程序报批。
第六条 村干部报酬实行结构补贴制度。村干部报酬由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奖励补贴三部分构成。
(1)基本补贴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基本补贴上浮30%,即每人每月增加基本补贴6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和村文书按村级正职基本补贴的80%确定,即每人每月16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和村文书相互兼职的,按一个岗位计算。村级正副职交叉兼任的,按一个正职岗位计算。基本补贴部分,采取工资折(卡)的形式,由县财政局统一拨付到乡镇财务管理中心,按月发放到人。
(2)绩效补贴部分。由各乡镇依据各村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集体收入水平,确定具体标准和办法,经乡镇党委审批后发放。同时将具体标准和办法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备案。(3)奖励补贴部分。由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依据工作考核情况及村民民主评议结果,将村干部划分为四个等次,分别确定对其是否奖励及奖励标准。原则上,优秀等次的应占本乡镇村干部总数的5%左右,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称职等次的占70%左右,每人每年奖励800元;基本称职的占20%左右,每人每年奖励600元;不称职的不予奖励,由乡镇党委、政府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确实表现差、群众意见大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或规定,按程序及时予以罢免或撤换。基本补贴和奖励补贴的需经费主要由县财政负担,不足部分争取市财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绩效补贴所需经费主要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县上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建立村支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按每三年增加100元的标准,其他村干部按每三年增加80元的标准(即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年增加标准的80%)。
第七条 实行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对连续或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30年且正常离任的,年龄满60岁后,每年给予600元的生活补贴;连续或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31年以上且正常离任的,或被评为省级以上劳动模范,或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且正常离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年龄满60岁后,每年给予800元的生活补贴。离任村干部任职时间认定坚持村上初审、乡镇把关、县上审定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的程序。离任村干部的增减情况,各乡镇每年都要及时予以研究审核和公示,并将审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和县财政局备案。离任补贴所需经费由县财政解决。
对其他村干部的离任补贴,将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情况适时制定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
第八条 村民组长和村级其他干部的报酬,实行误工补贴或定额补贴。村民组长按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执行,由县财政负担。村级其他干部实行误工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由各乡镇(村)根据本乡镇(本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确定,并报乡镇审批,误工补贴的经费由村级自筹。第九条 村级办公经费由县财政局根据建制村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按以下标准拨付:1000人(不含1000)以下的村每村每年3000元;1000人以上的村每村每年3500元。第十条 各乡镇12月底前要建立村干部报酬财政专户。各级农村税费改革转移交付用于发放村干部报酬的资金和县上安排的村干部报酬专项资金都将划入该财政专户,实行统一管理、规范运作,确保村干部报酬按时足额发放。第十一条 按照中央关于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等有关精神,县财政将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加对村干部报酬的预算,不断提高村干部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在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中的份额,并从2007年起逐步增加。
第十二条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各部门要从政治上关心支持干部,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坚持村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和对优秀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可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对表现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由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组织他们外出参观或疗养,特别优秀的可以兼任乡镇领导职务。提倡有条件的村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具体办法由各乡镇(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三条 妥善解决好农村税费改革后拖欠村干部的报酬问题。对于税费改革后因国家取消提留统筹和“两税”附加形成的村干部报酬政策性拖欠,由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制定认定办法,分清拖欠责任,争取在2至3年内基本解决。第十四条 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工作,由县委组织部门牵头,县委农工部、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局等部门参与。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结合本乡镇(本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本乡镇(本村)的补贴、奖励、补助等措施或方案,并抓紧抓好落实。县上将把这项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检查考核。第十五条 本方案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行。公选村干部的报酬按凤办发[2006]03号《关于印发〈凤县公开选拔村级主要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执行。
第十六条 本方案由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调研
XX镇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调研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繁重任务。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发展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使他们保持先进性,成为“想干事,会干事,又不出事”的先锋模范,必须依靠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支撑。近年来,我镇在建立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和探索。
一、XX镇在职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全镇下辖XX个行政村,有村级党组织XX个,基本情况如下:
1、全镇共有村干部XX人,村党支部书记XX人,村委会主任XX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身兼XX人,村党支部人数XX人,村委会人数XX人,党员XX人。
2、年龄文化结构:村干部平均年龄XX岁,31至40岁的XX人,41至50岁的XX人,51至60岁的XX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XX人,高中、中专的XX人,大专的XX人。
二、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工作的现状
1、工作报酬
XX镇村干部报酬实行 “基本工资+奖励报酬”制。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最低基本报酬保障制,其他村专职干部基本报酬根据岗位按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70%—90%的比例确定。奖励报酬与村干部的工作实绩挂钩,包括各项考评、奖金、专项奖金、兼职上浮等几个部分。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签订目标责任制,年底根据责任制的完成情况,为村干部审批基本工资和奖励报酬。
2、生活保障
在生活保障上,主要是为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统一上了养老保险,以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为界,按照村书记、主任个人出一份,镇党委、政府补贴两份的比例每年上缴养老保险。2008年共计缴纳养老保险XXXX元,为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老有所养提供了保障。其次,镇党委及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春节、国庆、“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庆日,对已退下来的和在职但生活有困难的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对村干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以关心帮助,对因患大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村干部给予一定的照顾,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3、政治关爱
首先是加强政治激励关怀。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实绩突出、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村干部,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人选、政协委员,为他们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在评先评优中有意识向村干部倾斜,提高村干部在各级各类先进评比中的名额比例。对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树立典型,以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其次是采取多种途径对村干部进行政治上的关心。通过定期征求村干部意见,增强政治荣誉感;建立定期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制度,沟通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4、关爱激励机制
一是思想上的关爱与激励。建立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了解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把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二是技能上的关爱与激励。积极利用党校、成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
三、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村干部工作报酬相对较低。近年来,虽然村干部的工作报酬逐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由于我镇的村级集体经济总体上还不算雄厚,使现任村干部工资待遇还是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上,对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助更少。村干部辛苦一年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村民收入高的情况也有存在。
2、由于缺乏长效激励机制,村干部提拔晋级较难。村干部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不落实行政或者事业编制,在选拔录用方面基本是只能下不能上,基本在村内流转,政治前途不大。村干部离职后,在医疗保健、政治荣誉等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照顾,在职时倍受重视,离职后无人关心,家庭不理解,自己心里上不平衡,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3、村干部生活保障体制、社会保障不够完善。一是现任村干部社会保障不够完善。我镇虽然已经对现任村书记、村主任统一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其他村干部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部分村干部退无所依。
二是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偏低。目前,我镇各村一般只对离任正职村干部自行进行一定的生活补助,且补助标准高低不一,有的甚至没有。少数村干部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后生活补贴还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三是特困村干部生活救助较难。虽然近年来我镇建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干部帮扶机制,但对困难村干部的帮扶也是杯水车薪,少数村干部有病无钱医、有事无人管、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
四、对加强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机制建设的建议
1、改进考核奖惩机制。首先,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立足本地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足以反映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工作面貌和工作实效的若干重点工作,作为考核村干部实绩的主要内容。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不能过于繁琐。对能量化考评的工作要坚持做到量化;对那些确实难以量化的目标,应采取民主测评等方式,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其次,完善考核办法。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组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综合考核。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记录在案,与村干部的评先评优以及绩效工资、养老保险待遇的兑现等直接挂钩,形成良性工作机制。
2、完善促进村干部成长的长效激励机制。要在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重视村干部的学历和岗位必备知识培训。要拓宽培训渠道,改革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乡镇财政可以把培训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在可能的前提和范围之下,适当在村干部中选拔、录用乡镇干部。可根据缺编情况确定一定数量的事业干部编制考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考录工作定期举行,根据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招考录用,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以鼓励更多的能人、年轻高学历的人员投身农村工作。
3、建立离退职村干部生活补助机制。要关心离职村干部的生活,引导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发挥作用。对工作时间长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镇、村两级给予补助。同时,尽快对已退特困村干部实行资金救助,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还可以对那些生活确实非常困难、经过乡镇批准正常让贤退职、任职时间累计达到一定年限且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较好的村书记、主任按月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4、探索村干部医疗保险和廉政保障金等机制。在全面建立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探索建立村干部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村主要干部廉政保证金制度,每年从目标考核奖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廉政保证金,无违法违纪行为的在干部退职时全额返还,查实一起除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外,同时扣除廉政保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