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市运管处贯×条例条令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最近,我处颁布实施了《贵阳市运政督察条例(试行)》、《贵阳市运政稽查队伍内务条令(试行)》、《贵阳市运政稽查队伍勤务条令(试行)》。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根据我市运政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系统总结我市运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我市运政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军队系统、政法系统在队伍建设的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的新实践制定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我市各级运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颁布实施,是运管队伍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运政管理机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毅力。
在全市运政机关正在掀起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有利形势下,今天,处党政在这里召开大会,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市运政管理人员把条例、条令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以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运政机关党风建设、行风建设,为进一步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客观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我们搞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并不是空穴来风,心血来潮,而是在对运政管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冷静观察,对运管队伍状况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择,是处党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
首先,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的迫切需要。今年二月份以来,我在很多场合、很多会议上,都用“任务特别繁重,矛盾特别复杂,形势特别严峻”这句话来概括我们的处境,实践证明这个判断是合符实际的。当前,我们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道路运输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全面推进经营结构、企业结构、运力结构、组织结构调整,彻底解决经营主体分散、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等行业结构矛盾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调整道路运输产业结构,主要是解决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根本目的在于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促进道路运输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就是新的先进的运输生产方式不断取代旧的落后的运输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然而,这个过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若干的曲折和反复。因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势力也是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道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抓结构调整工作,改革以往的运输组织方式,必然会遭到来自各种习惯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调整越深入,这种干扰破坏就越强烈。我们要坚持作持久作战的思想,把调整道路运输产业结构,不断解放和发展道路运输生产力作为长期的中心任务。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运输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使他们向先进适用的运输生产方式转变。
二是,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秩序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这项工作绝不可能一劳永逸,道路运输秩序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当前比较值得关注的几个现象是:非法营运虽然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在一些地方又呈回潮之势,而且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有的地方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同志对下属单位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安全隐患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有的地方“拉客、甩客、兜客、卖客”,价格欺诈,高价宰客等问题仍很突出。对这些“顽疾”的长效治理,必然触及违法违章经营业户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干扰、破坏我们的行业管理工作,对此,同志们要有充分的估计并始终保持必要的警觉。
三是,随着加入WTO多边谈判的胜利结束,我国入世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加入WTO,将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作为行业管理主体的运管部门,如何以积极姿态迎接WTO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将道路运输的市场化向前推进?我看主要是转变经济管理职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着力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企业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竞争,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做到用政策引导全行业,用法规管理全行业,用信息服务全行业,在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上下功夫。所以,今后我们在研究工作时要更加突出政策。要使我们的同志懂得一个朴实的道理:将来,我们不是靠收费吃饭,而是靠政策吃饭。
四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已经进入尾声,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运政管理部门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以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竞争上岗为重点,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五是,运政执法的外部监督机制日益严密,迫切要求我们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近两年来,处政策法制工作部门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承办上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交办的案件,查处新闻媒体曝光案件的总量大幅上升。最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将对我处的行风建设进行评议。这反映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运政执法的外部监督机制日益严密,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行业管理活动全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逃不过人民群众的视线。因此,我们在运政执法工作中的每一点疏忽都会给整个行业管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面对如此复势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我们队伍的素质和形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素质强,则事业兴;形象好,则发展快。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正是着眼于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形象,促使运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不员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其次,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和改进党风、行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还在去年10月份,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我处党政从全会公报以及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了解到十五届六中全会的主耍议题是研究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从那时起,我们就在考虑自己队伍的现状,力求以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果,响应党中央抓党风、促行风的号召。最近,我多次强调: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治坚定、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联系群众、作风优良,朝气蓬勃、反应迅敏,吃苦耐劳、能征善战,完全能够代表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队伍。没有这支队伍就没有贵阳市道路运输行业今天如此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然而,我们还必须十分清醒而敏锐地注意到,尽管我们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尽管近年来,队伍建设特别是作风纪律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当前全市运管队伍在风纪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令人忧虑。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的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薄,自恃管理者的地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以势压人,激化矛盾,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意;二是有的执法人员对运政法规和规章学习不够,一知半解,在执法中乱用条款,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有的执法人员着装不规范,不按规定佩带执法证,语言不文明,不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是有的执法人员越权处罚,执法程序不规范,不按规定填写执法文书和罚款票据。少数执法人员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有的在处罚时只开罚款收据,而不填写任何法律文书;五是有的执法人员上路上户检查时分工不明,检查、罚款现场进行,实施处罚的执法人员既开票又收款。检查时以外籍、过境车辆为主,处罚时罚款重,而对本籍车罚款轻;六是有的执法人员在路检路查中,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缺乏果断的处置措施和随机应变能力,不能正确对待和重视新闻媒体的报道;七是有的执法人员对违规事实取证不足,定性不准。有些地方还存在乱罚款、乱扣车和随便提线路牌等违规行为;八是有的执法人员淡化职业道德修养,互相扯皮,办事推诿,效率低下,甚至有极少数人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九是有的单位劳动纪律松驰,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影响群众办事。这些问题虽然出在个别同志身上,但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运管部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败坏了行业风气和部门形象,影响了运政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成为阻碍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解决这些问题固然要靠教育,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制度建设才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必须要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规章和组织措施来保证,使运政执法人员有章可循。一旦违反了规章制度的规定,就要受到相应的批评,甚至处罚。依靠制度创新来抑制队伍中的消极现象,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我们抓队伍建设的基本方法。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颁布正是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抓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
再次,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促进运政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提高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全面优化运管部门形象的重要措施。我们这支队伍就数量和装备上来讲,还比较弱,而行业管理的战线又比较长、任务又比较重,因此,我们的战斗力如何?就显得特别重要。战斗力从何而来?中外军事史告诉我们:战斗力归根到底来源于队伍内部团结、纪律严明。因此,我在前天召开的全处党员干部大会上郑重地提出一个口号:加强纪律性,事业无不胜。毛主席曾经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和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运政管理队伍必须具有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才能形成意志统一、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道路运输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执法人员只有自觉做到遵章守纪、作风严谨、平等待人、举止文明、风纪严整,才能在社会上和管理相对人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使运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不是一般的规章制度,而是运政管理队伍纪律要求的总和,是我市运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
总之,制定并颁布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有利于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增强队伍素质,优化队伍形象,促进广大运政管理人员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利于改进运管部门的党风、行风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密切运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运、从严治运的方针,促进运政法制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二、全面把握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基本特点,以科学的态度学习贯彻条例、条令。
第一,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的统一。
贵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从组建的那一天起,就把运政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矢志不渝,常抓不懈,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十多年来,我们在队伍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重要认识和经验,主要是:队伍建设是事关部门形象、事关运政管理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队伍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紧迫感,抓紧工作;队伍建设要贯穿于道路运输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使队伍建设与行业管理协调发展,互相促进;队伍建设是全系统的大事,要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政策法制部门组织协调,其它部门各负其责,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内部纠察,不断铲除各种违规违纪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始终坚持党对队伍建设的领导,共产党员在队伍建设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些经验,构成了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理论基础,并贯穿于各部分内容之中,体现在每一个条款上。
近年来,我们根据这些历史经验,结合整顿和规范道路客货运输秩序、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深入研究、探索运政执法和队伍建设的新形式、新办法。比如通过进行封闭式军事训练,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组织纪律性;通过深入开展“四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理论素养;通过定期举办政策法制讲座,不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通过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罚缴分离制度、调查取证与审查决定分离制度、现场稽查与事后处理分离制度,加强了执法监督,克服和防止执法中的消极腐败现象等等。这些形式和方法既继承了历史经验,又立足当前实践,因此,我们以条令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横向观察和纵向思考的统一。
前面已经讲过三个内部条例、条令借鉴了军队系统和政法系统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内务条令》第十四条规定:运政稽查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规定呢?由于运政管理面广,社会性和涉外性都很强,执法环境艰苦,点多、线长,以及运政执法本身具有强制性等原因,我们必须用准军事化的方式进行内部管理。一个运政执法人员能否适应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能否做到遵章守纪,不仅是纪律观念强弱的问题,而且是衡量有无运政执法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培养遵章守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和吃苦耐劳、雷厉风行、讲求效率的优良作风,不断适应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适应繁重、复杂的执法环境,保证执法任务的完成。
大家可能都已经注意到了,近两年来,公安机关通过深入开展“三项教育”,人人过关,人人受教育;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人自危,人人奋起,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有所提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观。他们开展“三项教育”的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通过深入学习和严格执行公安系统的《内务条令》,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这使我们受到了启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队伍,使我们感觉到制定运管系统的《内务条令》、《勤务条令》、《督察条例》是十分必要的。我相信,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作为基层的创造,对于推动整个运政法制工作是有益的。
第三,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管理功能与逻辑结构的统一。
《内务条令》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建立严格的内务秩序;《勤务条令》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对外执法行为,建立严格的勤务秩序;《督察条例》的主要功能是规范违令处罚的行为,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内务条令》、《勤务条令》相互衔接,共同构成队伍建设的基本框架,《督察条例》是实施《内务条令》和《勤务条令》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运政执法管理的具体实践,构成一个严密的内部管理、监督体系。三个条例、条令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第四,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为了适应运政管理一日千里的变化发展趋势,我们在研究制定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时候,既立足于现实性要求,又着眼于前瞻性要求,使其能够经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比如说,在《勤务条令》第三章勤务规范中提出了九个执法工作制度,其中有八个是交通部和省厅、省局近年来提出的,是我们在实践当中正在执行的东西。而现场稽查与事后处理制度,上级部门未作过要求,这是我处基层执法单位的创新,是群众的智慧,一线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一做法符合运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发展趋势,所以对其加以集中概括后写进了条令。又比如说《内务条令》第四章队容风纪中对运政管理人员的礼节作了明细规定,这是考虑到我国加入WTO以后,运政管理将面临一定的涉外工作,这就给运政管理人员的职业修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正确把握贯穿于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提高贯彻执行条例、条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习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不仅要牢记条例、条令的具体要求和各项规定,而且还要着重领会条例、条令的精神实质,正确把握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提高贯彻执行条例、条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个条例、条令思想内涵丰富,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初步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运管队伍,怎样建设运管队伍的这一历史性课题,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我市运管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主要是:
第一,政治挂帅,服务大局。《内务条例》明确规定:运政稽查队伍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这也是三个条例、条令的灵魂和主线。这个基本原理正确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运管队伍”的问题,是对运管队伍建设的质的规定性。
首先,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是政治和经济辩证关系原理在运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根源于经济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从这个角度上讲,政治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列宁在批判布哈林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搞折衷主义的错误时,曾经发表过一段很经典的见解:“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最起码的常识。因为问题只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对于运管部门而言,所谓政治占首位和从政治上看问题,就是要把行业经济发展同复杂的政治环境联系起来,把讲政治当作一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并见之于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就经济谈经济,就业务谈业务,就好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是片面的、孤立的观点。须知:政治问题要从经济上解决,经济问题要从政治上把握。这就是经济和政治的辩证法。
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必须破除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是,我们队伍中的有些同志,讨厌政治,怕讲政治,企图远离政治,还有的同志认为,政治是少数政治家的事,与“我”无关,甚而至于在运政管理、执法工作中,不注意政治,不讲究政策,搞冲冲杀杀,当草莽英雄。这些想法和做法是幼稚可笑的。政治是一种物质现象,无论你喜不喜欢它,承不承认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试问,你作为公民参加选举和被选举,你要入团入党,你要执行3号部令、省道条,难道这还不是政治?行业管理也是政治,而且是很重要的政治。孙中山先生说过: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这个表述虽然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正确地揭示了管理工作的鲜明的政治性。总之,无论你采取什么态度,总是要经常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并受一定政治的支配。二是,我们队伍中的有些同志认为政治是“空”的,票子才是“实”的,讲政治是唱高调,挥大帽子。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政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内容。讲政治是具体的,比如说,我们正在深入开展的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秩序工作、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就是运管部门当前最重大、最现实、最紧迫的政治任务。这个道理,我已经讲得很多了。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再次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会议学习,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真正提高起来。
其次,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是解决我们队伍在风纪方面存在的问题,战胜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永葆运管队伍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力的根本大计。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论断,这就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这个论断,为我们观察和处理运管队伍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运管队伍建设历来是同运管部门的现实任务,同运管部门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运政管理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过程,必然对我们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性、自发性、分散性等弱点的影响,容易导致政令不畅、指挥不灵、纪律松驰、自由散漫、不顾大局、不讲团结等错误倾向;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特点和不法分子拉扰利诱的影响,容易滋生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包庇违章、吃拿卡要、谋取特权、骄奢淫逸等腐败现象。我前面谈到的运管队伍风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这种思想政治状况的具体反映。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不是别的,就是要通过颁布实施三个条例、条令,不断铲除各种错误倾向和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根源。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今后我们面对的是更加开放的环境,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更具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今后社会生活的国际化、社会化、开放性。同以后相比,我们过去对道路运输业的改革开放,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小生产封闭状态,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国内外各种思潮、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会进一步加大在我们队伍中的传播力度。加入WTO之后,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经济一体化、政治国际化的挑战,我们所处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怎样处理政治原则与经济发展利益的关系,引进、吸收和抵制、批判的关系,都将在队伍建设问题上反映出来,也都会在队伍建设上造成严重的影响。正确处理这些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关系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是一种自觉的历史过程,必须以制度为保障,从外部不断地向运政管理人员灌输正确的思想,使运管人员对待正确思想、观念、行为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习惯到自然,由自然到自觉。《内务条令》和《勤务条令》正是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内务条令》规定的周五政治学习制度、“四项”教育制度,军事训练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保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廉政十禁令以及关于不准参加邪教、封建迷信活动等规定,《勤务条令》规定的勤务规范、勤务纪律都是对运政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训练。只有对照条令抓反复、反复抓,形成习惯,养成风气,才能使们我们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第二,科学管理,规范行为。《勤务条令》是科学管理理论在运政执法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美国著名的工程师泰罗曾经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建立科学作业法。他曾经在工厂做过实验,把一个工人在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分段拍摄下来,全程记录工人的作业过程,然后再根据所拍的照片进行系统分析,去掉那些毫无功效的动作。通过这种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把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集中起来制定出标准作业法,根据标准作业法确定工作定额。这种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劳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我们研究制定《勤务条令》的直接目的就是根据有关程序法和部颁规章,通过对运政执法活动进行动态分析,强化必要环节,压缩无效作业,使运政执法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全面提高运政执法的效能,保证运政执法的客观、公正。希望大家要严格按照《勤务条令》规定的方法和步骤从事运政执法活动,坚决防止行政程序违法。
第三,以人为本,重在修养。《内务条令》和《勤务条令》对行业管理的活的主体——运政管理人员的政治修养、礼貌礼仪修养作了很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不是一般的政治号召,而是严格的纪律规定,违反这些规定,要受到《督察条例》的制裁。修养本来是个人的事情,这里为什么要作为纪律规定呢?
首先,管理素质和修养状况决定着行业管理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在行业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对于行业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极大。俗话说,只有不能打胜仗的将军,没有不能打胜仗的战士。这是从军事角度上说将军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其实,治国安邦,管理经济,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其次,管理素质是发挥管理功能的基础。素质和功能密切相关,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如此。植物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发挥制造营养的功能,这是因为植物有叶绿素这种素质的关系。歌唱家歌声婉转,使人心旷神怡;舞蹈家舞姿翩翩,使人赏心悦目,得力于各自具备的特殊素质。不同职能各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同样的道理,管理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管理者的素质为先决条件,不同的管理者,之所以履行管理职能的情况不一样,都与其素质状况直接相关。一般说来,管理素质愈高,管理功能就发挥得越好,而一个素质不高的管理者只会把工作弄糟。
再次,管理素质是形成管理影响力的主要因素。从现在行业管理的特点看,管理是一个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之所以能够率领、引导管理相对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就在于具有管理影响力。影响力,总起来说,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所构成的。管理者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由管理者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这些素质及其行为所造成。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都会对管理活动发生影响。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它们影响管理活动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是以使用职权为基础来实施管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对管理活动的作用大大地增加了,在许多情况下,如在行业管理工作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一来,管理者素质就成为形成管理影响力的主要因素。管理者素质愈高,他对管理相对人的影响力、凝聚力就愈大,管理工作就愈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反之,则会由于丧失群众基础,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使管理活动目标无法实现。
因此,对运政管理人员来说,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密切运政管理部门和广大经营业户血肉联系,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效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必然要求。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个性特征,加强学习,全面发展,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开拓运政管理的新境界。
同志们!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颁布实施,拉开了我市运政管理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的序幕,今后的道路还漫长,任务还艰巨。我们一定要以学习、宣传、执行好条例、条令为契机,把我们的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劈荆斩棘的战斗队。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工作,以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果迎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二篇:2021年市运管处动员大会上讲话
市运管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 最近,我处颁布实施了《贵阳市运政督察条例(试行)》、《贵阳市运政稽查队伍内务条令(试行)》、《贵阳市运政稽查队伍勤务条令(试行)》。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根据我市运政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系统总结我市运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我市运政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军队系统、政法系统在队伍建设的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的新实践制定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我市各级运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颁布实施,是运管队伍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运政管理机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毅力。
在全市运政机关正在掀起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有利形势下,今天,处党政在这里召开大会,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市运政管理人员把条例、条令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以队伍建设的 实际成效,推动运政机关党风建设、行风建设,为进一步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客观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我们搞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并不是空穴来风,心血来潮,而是在对运政管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冷静观察,对运管队伍状况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择,是处党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
首先,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的迫切需要。今年二月份以来,我在很多场合、很多会议上,都用“任务特别繁重,矛盾特别复杂,形势特别严峻”这句话来概括我们的处境,实践证明这个判断是合符实际的。当前,我们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道路运输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 了重大突破,但是全面推进经营结构、企业结构、运力结构、组织结构调整,彻底解决经营主体分散、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等行业结构矛盾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调整道路运输产业结构,主要是解决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根本目的在于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促进道路
运输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就是新的先进的运输生产方式不断取代旧的落后的运输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然而,这个过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若干的曲折和反复。因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势力也是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道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抓结构调整工作,改革以往的运输组织方式,必然会遭到来自各种习惯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调整越深入,这种干扰破坏就越强烈。我们要坚持作持久作战的思想,把调整道路运输产业结构,不断解放和发展道路运输生产力作为长期的中心任务。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运输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使他们向先进适用的运输生产方式转变。
二是,整顿 和规范道路运输秩序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这项工作绝不可能一劳永逸,道路运输秩序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当前比较值得关注的几个现象是:非法营运虽然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在一些地方又呈回潮之势,而且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有的地方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同志对下属单位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安全隐患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有的地方“拉
客、甩客、兜客、卖客”,价格欺诈,高价宰客等问题仍很突出。对这些“顽疾”的长效治理,必然触及违法违章经营业户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干扰、破坏我们的行业管理工作,对此,同志们要有充分的估计并始终保持必要的警觉。
入 三是,随着加入 wto 多边谈判的胜利结束,我国入世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加入 wto,将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作为行业管理主体的运管部门,如何以积极姿态迎接wto 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将道路运输的市场化向前推进。我看主要是转变经济管理职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着力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企业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竞争,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做到用政策引导全行业,用法规管理全行业,用信息服务全行业,在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上下功夫。所以,今后我们在研究工作时要更加突出政策。要使我们的同志懂得一个朴实的道理:将来,我们不是靠收费吃饭,而是靠政策吃饭。
四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已经进入尾声,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运政管理部门干部人事制度和
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以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竞争上岗为重点,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五是,运政执法的外部监督机制日益严密,迫切要求我们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近两年来,处政策法制工作部门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承办上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交办的案件,查处新闻媒体曝光案件的总量大幅上升。最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将对我处的行风建设进行评议。这反映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运政执法的外部监督机制日益严密,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行业管理活动全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逃不过人民群众的视线。因此,我们在运政执法工作中的每一点疏忽都会给整个行业管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面对如此复势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我们队伍的素质和形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素质强,则事业兴;形象好,则发展快。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正是着眼于提高队伍素质,优化
队伍形象,促使运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不员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其次,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和改进党风、行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还在去年 10 月份,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我处党政从全会公报以及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了解到十五届六中全会的主耍议题是研究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从那时起,我们就在考虑自己队伍的现状,力求以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果,响应党中央抓党风、促行风的号召。最近,我多次强调: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治坚定、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联系群众、作风优良,朝气蓬勃、反应迅敏,吃苦耐劳、能征善战,完全能够代表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队伍。没有这支队伍就没有贵阳市道路运输行业今天如此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然而,我们还必须十分清醒而敏锐地注意到,尽管我们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尽管近年来,队伍建设特别是作风纪律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当前全市运管队伍在风纪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令人忧虑。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有的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薄,自恃管理者的地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以势压人,激化矛盾,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
意;二是有的执法人员对运政法规和规章学习不够,一知半解,在执法中乱用条款,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有的执法人员着装不规范,不按规定佩带执法证,语言不文明,不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是有的执法人员越权处罚,执法程序不规范,不按规定填写执法文书和罚款票据。少数执法人员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有的在处罚时只开罚款收据,而不填写任何法律文书;五是有的执法人员上路上户检查时分工不明,检查、罚款现场进行,实施处罚的执法人员既开票又收款。检查时以外籍、过境车辆为主,处罚时罚款重,而对本籍车罚款轻;六是有的执法人员在路检路查中,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缺乏果断的处置措施和随机应变能力,不能正确对待和重视新闻媒体的报道;七是有的执法人员对违规事实取证不足,定性不准。有些地方还存在乱罚款、乱扣车和随便提线路牌等违规行为;八是有的执法人员淡化职业道德修养,互相扯皮,办事推诿,效率低下,甚至有极少数人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九是有的单位劳动纪律松驰,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影响群众办事。这些问题虽然出在个别同志身上,但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运管部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败坏了行业风气和部门形象,影响了运政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成为阻碍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
发展的因素之一。解决这些问题固然要靠教育,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制度建设才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必须要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规章和组织措施来保证,使运政执法人员有章可循。一旦违反了规章制度的规定,就要受到相应的批评,甚至处罚。依靠制度创新来抑制队伍中的消极现象,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我们抓队伍建设的基本方法。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颁布正是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抓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
再次,颁布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促进运政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提高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全面优化运管部门形象的重要措施。我们这支队伍就数量和装备上来讲,还比较弱,而行业管理的战线又比较长、任务又比较重,因此,我们的战斗力如何。就显得特别重要。战斗力从何而来。中外军事史告诉我们:战斗力归根到底来源于队伍内部团结、纪律严明。因此,我在前天召开的全处党员干部大会上郑重地提出一个口号:加强纪律性,事业无不胜。毛主席曾经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和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运政管理队伍必须具有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才能形成意志统一、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道路运输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执法人员只有自觉做到遵章守纪、作风严谨、平等待人、举止文明、风纪严整,才能在社会上和管理相对人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使运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不是一般的规章制度,而是运政管理队伍纪律要求的总和,是我市运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
总之,制定并颁布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有利于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增强队伍素质,优化队伍形象,促进广大运政管理人员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利于改进运管部门的党风、行风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密切运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运、从严治运的方针,促进运政法制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二、全面把握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基本特点,以科学的态度学习贯彻条例、条令。
第一,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的统一。
贵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从组建的那一天起,就把运政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矢志不渝,常抓不懈,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十多年来,我们在队伍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重要认识和经验,主要是:队伍建设是事关部门形象、事关运政管理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队伍建
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紧迫感,抓紧工作;队伍建设要贯穿于道路运输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使队伍建设与行业管理协调发展,互相促进;队伍建设是全系统的大事,要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政策法制部门组织协调,其它部门各负其责,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内部纠察,不断铲除各种违规违纪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始终坚持党对队伍建设的领导,共产党员在队伍建设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些经验,构成了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理论基础,并贯穿于各部分内容之中,体现在每一个条款上。
近年来,我们根据这些历史经验,结合整顿和规范道路客货运输秩序、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深入研究、探索运政执法和队伍建设的新形式、新办法。比如通过进行封闭式军事训练,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组织纪律性;通过深入开展“四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理论素养;通过定期举办政策法制讲座,不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通过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罚缴分离制度、调查取证与审查决定分离制度、现场稽查与事后处理分离制度,加强了执法监督,克服和防止执法中的消极
腐败现象等等。这些形式和方法既继承了历史经验,又立足当前实践,因此,我们以条令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横向观察和纵向思考的统一。
前面已经讲过三个内部条例、条令借鉴了军队系统和政法系统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内务条令》第十四条规定:运政稽查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规定呢。由于运政管理面广,社会性和涉外性都很强,执法环境艰苦,点多、线长,以及运政执法本身具有强制性等原因,我们必须用准军事化的方式进行内部管理。一个运政执法人员能否适应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能否做到遵章守纪,不仅是纪律观念强弱的问题,而且是衡量有无运政执法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培养遵章守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和吃苦耐劳、雷厉风行、讲求效率的优良作风,不断适应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适应繁重、复杂的执法环境,保证执法任务的完成。
大家可能都已经注意到了,近两年来,公安机关通过深入开展“三项教育”,人人过关,人人受教育;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人自危,人人奋起,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有所提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观。他们开展“三项教育”的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通过深入学习和严格执行公安系统的 《内务条令》,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这使我们受到了启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队伍,使我们感觉到制定运管系统的《内务条令》、《勤务条令》、《督察条例》是十分必要的。我相信,这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作为基层的创造,对于推动整个运政法制工作是有益的。
第三,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管理功能与逻辑结构的统一。
《内务条令》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建立严格的内务秩序;《勤务条令》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对外执法行为,建立严格的勤务秩序;《督察条例》的主要功能是规范违令处罚的行为,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内务条令》、《勤务条令》相互衔接,共同构成队伍建设的基本框架,《督察条例》是实施《内务条令》和《勤务条令》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运政执法管理的具体实践,构成一个严密的内部管理、监督体系。三个条例、条令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第四,三个内部条例、条令是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为了适应运政管理一日千里的变化发展趋势,我们在研究制定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时候,既立足于现实性要求,又着眼于前瞻性要求,使其能够经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比如说,在《勤务条令》第三章勤务规范中提出了九个执法工作制度,其中有八
个是交通部和省厅、省局近年来提出的,是我们在实践当中正在执行的东西。而现场稽查与事后处理制度,上级部门未作过要求,这是我处基层执法单位的创新,是群众的智慧,一线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一做法符合运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发展趋势,所以对其加以集中概括后写进了条令。又比如说《内务条令》第四章队容风纪中对运政管理人员的礼节作了明细规定,这是考虑到我国加入wto 以后,运政管理将面临一定的涉外工作,这就给运政管理人员的职业修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正确把握贯穿于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提高贯彻执行条例、条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习三个内部条例、条令,不仅要牢记条例、条令的具体要求和各项规定,而且还要着重领会条例、条令的精神实质,正确把握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提高贯彻执行条例、条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个条例、条令思想内涵丰富,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初步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运管队伍,怎样建设运管队伍的这一历史性课题,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我市运管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主要是:
第一,政治挂帅,服务大局。《内务条例》明确规定。运政稽查队伍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这也是
三个条例、条令的灵魂和主线。这个基本原理正确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运管队伍”的问题,是对运管队伍建设的质的规定性。
首先,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是政治和经济辩证关系原理在运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根源于经济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从这个角度上讲,政治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列宁在批判布哈林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搞折衷主义的错误时*,曾经发表过一段很经典的见解:“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最起码的常识。因为问题只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对于运管部门而言,所谓政治占首位和从政治上看问题,就是要把行业经济发展同复杂的政治环境联系起来,把讲政治当作一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并见之于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就经济谈经济,就业务谈业务,就好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是片面的、孤立的观点。须知:政治问题要从经济上解决,经济问题要从政治上把握。这就是经济和政治的辩证法。
二是,我们队伍中的有些同志认为政治是“空”的,票子才是“实”的,讲政治是唱高调,挥大帽子。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政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内容。讲政治是具体的,比如说,我们正在深入开展的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秩序工作、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就是运管部门当前最重大、最现实、最紧迫的政治任务。这个道理,我已经讲得很多了。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再次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会议学习,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真正提高起来。
其次,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是解决我们队伍在风纪方面存在的问题,战胜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永葆运管队伍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力的根本大计。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论断,这就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这个论断,为我们观察和处理运管队伍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运管队伍建设历来是同运管部门的现实任务,同运管部门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运政管理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过程,必然对我们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性、自发性、分散性等弱点的影响,容易导致政令不畅、指挥不灵、纪律松驰、自由散漫、不顾大局、不讲团结等错误倾向;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特点和不法分子拉扰利诱的影响,容易滋生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包庇违章、吃拿卡要、谋取特权、骄奢淫逸等腐败现象。我前面谈到的运管队伍风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这种思想政治状况的具体反映。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不是别的,就是要通过颁布实施三个条例、条令,不断铲除各种错误倾向和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根源。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今后我们面对的是更加开放的环境,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更具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今后社会生活的国际化、社会化、开放性。同以后相比,我们过去对道路运输业的改革开放,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小生产封闭状态,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国内外各种思潮、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会进一步加大在我们队伍中的传播力度。加入 wto之后,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经济一体化、政治国际化的挑战,我们所处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怎样处理政治原则与经济发展利益的关系,引进、吸收和抵制、批判的关系,都将在队伍建设问题上反映出来,也都会在队伍建设上造成严重的影响。正确处理这些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关系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从思想政治上建设运管队伍,是一种自觉的历史过程,必须以制度为保障,从外部不断地向运政管理人员灌输正确的思想,使运管人员对待正确思想、观念、行为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习惯到自然,由自然到自觉。《内务条令》和《勤务条令》正是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内务条令》规定的周五政治学习制度、“四项”教育制度,军事训练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保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廉政十禁令以及关于不准参加邪教、封建迷信活动等规定,《勤务条令》规定的勤务规范、勤务纪律都是对运政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训练。只有对照条令抓反复、反复抓,形成习惯,养成风气,才能使们我们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第二,科学管理,规范行为。《勤务条令》是科学管理理论在运政执法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美国著名的工程师泰罗曾经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建立科学作业法。他曾经在工厂做过实验,把一个工人在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分段拍摄下来,全程记录工人的作业过程,然后再根据所拍的照片进行系统分析,去掉那些毫无功效的动作。通过这种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把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集中起来制定出标准作业法,根据标准作业法确定工作定额。这种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劳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我们研究制
定《勤务条令》的直接目的就是根据有关程序法和部颁规章,通过对运政执法活动进行动态分析,强化必要环节,压缩无效作业,使运政执法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全面提高运政执法的效能,保证运政执法的客观、公正。希望大家要严格按照《勤务条令》规定的方法和步骤从事运政执法活动,坚决防止行政程序违法。
第三,以人为本,重在修养。《内务条令》和《勤务条令》对行业管理的活的主体——运政管理人员的政治修养、礼貌礼仪修养作了很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不是一般的政治号召,而是严格的纪律规定,违反这些规定,要受到《督察条例》的制裁。修养本来是个人的事情,这里为什么要作为纪律规定呢。
首先,管理素质和修养状况决定着行业管理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在行业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对于行业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极大。俗话说,只有不能打胜仗的将军,没有不能打胜仗的战士。这是从军事角度上说将军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其实,治国安邦,管理经济,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其次,管理素质是发挥管理功能的基础。素质和功能密切相关,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如此。植物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发挥制造营养的功能,这是因为植物有叶绿素这种素质的关系。
歌唱家歌声婉转,使人心旷神怡;舞蹈家舞姿翩翩,使人赏心悦目,得力于各自具备的特殊素质。不同职能各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同样的道理,管理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管理者的素质为先决条件,不同的管理者,之所以履行管理职能的情况不一样,都与其素质状况直接相关。一般说来,管理素质愈高,管理功能就发挥得越好,而一个素质不高的管理者只会把工作弄糟。
再次,管理素质是形成管理影响力的主要因素。从现在行业管理的特点看,管理是一个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之所以能够率领、引导管理相对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就在于具有管理影响力。影响力,总起来说,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所构成的。管理者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由管理者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这些素质及其行为所造成。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都会对管理活动发生影响。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它们影响管理活动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是以使用职权为基础来实施管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对管理活动的作用大大地增加了,在许多情况下,如在行业管理工作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一来,管理者素质就成为形成管理影响力的主要因素。管理者素质愈高,他对管理相对人的影响力、凝聚力就愈大,管理工作就愈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
反之,则会由于丧失群众基础,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使管理活动目标无法实现。
因此,对运政管理人员来说,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密切运政管理部门和广大经营业户血肉联系,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个性特征,加强学习,全面发展,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开拓运政管理的新境界。
同志们。三个内部条例、条令的颁布实施,拉开了我市运政管理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的序幕,今后的道路还漫长,任务还艰巨。我们一定要以学习、宣传、执行好条例、条令为契机,把我们的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发展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劈荆斩棘的战斗队。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工作,以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果迎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三篇:在全市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我市认识比较早,行动比较快。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市余姚江污染防治条例》、《××市饮用水资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等10多个地
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加大投入,全民发动,使城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49.6,人均公绿面积10.2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1.24倍,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在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率、环境噪声等七项指标中,我市除人均gdp和人均公绿面积两项指标仍有明显差距外,其它五项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现代化城市平均值。
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市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仍以量的扩张为主,资源利用率不高,局部区域生态恶化加剧;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二氧化硫排放过量,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生产生活污染处理的设施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可持续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建设生态市,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人心所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市各级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二、明确目标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1、倡导循环经济,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市,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态消费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市的核心内容。联系我市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切实抓好“建设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三个方面。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不断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化、生态化步伐,统一规划环保设施,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搞好园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调整优化结构,培育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加快发展新型商贸、楼宇经济、物流、会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资源,打响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加强治理保护,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吸引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一靠治理,二靠保护,努力使环境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对一些重点污染源要明确整治时间,实行跟踪督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限期完成。要坚持分类指导,从生产、消费全过程抓好农业生产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增建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加强对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特别要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凡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都必须执行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实行评估。当前我市正在按照国务院的定位,加快建设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华东地区的重化工基地和对外贸易基地,一大批钢铁、化工、电力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我们一方面要高度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建设重化工基地与生态市并不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固确立生态意识,严格实施监控,从投资建设、设备引进等全过程加强管理。今后凡是新建和技改项目,都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做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三同时”。经济总量要上去,排污总量要下来,要还旧帐,千万不能再欠新帐,对这一点大家头脑一定要清醒。
3、优化居住环境,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我市倚山临海、江河纵横、丘陵绵延,自然景观秀美,要充分发挥这些独特优势,巧妙利用山峦、河流、森林、海洋,积极营造鲜明的城市风格和宜人的人居环境
第四篇:在全市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我市认识比较早,行动比较快。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市余姚江污染防治条例》、《××市饮用水资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等10多个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加大投入,全民发动,使城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49.6%,人均公绿面积10.2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1.24倍,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在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率、环境噪声等七项指标中,我市除人均gdp和人均公绿面积两项指标仍有明显差距外,其它五项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现代化城市平均值。
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市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仍以量的扩张为主,资源利用率不高,局部区域生态恶化加剧;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二氧化硫排放过量,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生产生活污染处理的设施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可持续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建设生态市,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人心所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市各级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二、明确目标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1、倡导循环经济,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市,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态消费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市的核心内容。联系我市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切实抓好“建设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三个方面。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不断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化、生态化步伐,统一规划环保设施,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搞好园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调整优化结构,培育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加快发展新型商贸、楼宇经济、物流、会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资源,打响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加强治理保护,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吸引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一靠治理,二靠保护,努力使环境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对一些重点污染源要明确整治时间,实行跟踪督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限期完成。要坚持分类指导,从生产、消费全过程抓好农业生产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增建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加强对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特别要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凡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都必须执行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实行评估。当前我市正在按照国务院的定位,加快建设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华东地区的重化工基地和对外贸易基地,一大批钢铁、化工、电力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我们一方面要高度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建设重化工基地与生态市并不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固确立生态意识,严格实施监控,从投资建设、设备引进等全过程加强管理。今后凡是新建和技改项目,都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做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三同时”。经济总量要上去,排污总量要下来,要还旧帐,千万不能再欠新帐,对这一点大家头脑一定要清醒。
3、优化居住环境,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我市倚山临海、江河纵横、丘陵绵延,自然景观秀美,要充分发挥这些独特优势,巧妙利用山峦、河流、森林、海洋,积极营造鲜明的城市风格和宜人的人居环境,努力使生活工作在××的所有群众都能感到环境舒适,心旷神怡。重点要做好“亲水、绿化、优化”三篇文章:亲水,就是要充分利用××滨海、临江、傍河、枕湖的自然特色,精心打造“江、湖、港、桥”四张品牌,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市格局,充分展示江南水乡的个性和魅力。绿化,就是要大规模开展生态绿化建设,坚持点、块、带结合,完善布局,提高标准,特别要加大城镇植树力度,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努力使××大地处处郁郁葱葱。优化,就是要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实施“腾笼换业”计划,彻底整治“脏、乱、差”,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卫生保健体系,形成多层次的服务网络,优化功能布局,努力使城市设施完备、环境优雅。
4、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市,必须进一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文化内涵,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把人文元素融入规划和建设中,抓紧建设慈城古镇、老外滩和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等重点项目,积极开发保护溪口、前童、走马堂、十七房等古镇古村,使城市处处透出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要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方向,弘扬××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营造开放、开明、开拓的社会环境,使城市处处体现现代人文关怀。要着眼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爱护生态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5、开发保护并重,建设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加强资源开发保护,当前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我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用水需求越来越大。要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更科学的供水计划和更严格的用水管理,鼓励发展节水产业,提倡中水回用,推进分质供水,同时加强大型水库和供水厂建设,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水资源的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要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耕,科学进行滩涂围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三是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要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和渔业作业方式,严格实行休渔期、禁渔区制度,开展象山港、近海海域碧海行动,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量,防止海洋环境退化。四是加强山林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要积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严格开山采石管理,严禁乱开采、乱砍伐,尤其要高度重视抓好高速公路、省道两侧以及城市周围涉及区域的山体植被保护,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坚决避免再遭破坏。对已经开采的,要研究制约措施,限期恢复植被。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五年全社会要投资500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蓝天工程”就是调整能源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加强企业环保化改造,控制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提高大气质量。“碧水工程”就是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市区内河和流域治理,改善全市水域环境质量。“绿色工程”就是进一步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示范县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绿色××。“洁静工程”就是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市域交通噪声管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各地也要因地制宜,明确重点,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群众要求迫切、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抓发展的思路,牢固确立现代经济理念和绿色gdp的观念,坚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认真学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学习规划、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新知识,不断探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及时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努力提高驾驭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把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列入目标管理考核,逐级签订责任书,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协调,各地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形成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要根据《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坚持规划先行,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绿化、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规划,分确定重点,明确措施,加强监督,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各级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中,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性投入,加大环境保护与监测项目的投入力度。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外资,包括利用国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投入生态市建设。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大局,按照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主动服务于生态市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适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行政规章,推动生态市建设走上法治化轨道,保证生态市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各级人大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各级资源环境工作部门要严格执法,排除干扰,加大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和生态破坏现象,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秩序。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项目,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举行各种听证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生态市建设。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教育,要在全市上下形成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素质的公民的共识,努力使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在市春季农业生产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年好!
目前,雨水已过,正值大春备耕的大好时节。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春季农业生产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抢抓季节,大闹春耕,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实现增产增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紧迫感
今年农业生产既有难得的有利条件,又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定要准确把握,趋利避害。
首先,要认清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今年农业生产,有利因素较多:一是扶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偏紧,但农业政策从优。中央、省委相继发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有所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对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生产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达到新的水平。二是农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去年以来,农产品销路畅通,价格回升,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高,市场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大大增强。三是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设施不断完善,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今年各级政府还将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节水灌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耕地保护、土壤改良以及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增加投入,必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经过近几年努力,各地建成了一批特色农业规模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农业业主和农民专合组织,形成了一批特色乡镇、优势产区。这些,都将有助于今年农业生产的顺利推进。
其次,要重视今年农业生产面临的特殊困难。一是农业生产关键时段天气多有不利。据气象预测,今年春季特别是春播期间,气温较常年偏低,回暖偏迟,季节偏晚,稳定通过10℃的天气即真正的“春天”要在3月中旬前期才开始出现。大春育苗、栽插期间,气温波动较大,骤热骤冷等反常现象偏重发生,容易出现较强“倒春寒”、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7月中旬起预计有一个月左右的高温伏旱。这极不利于大春抓早,不利于突出高产播期,不利于水稻、玉米抽穗扬花、灌浆结实。二是种植面积难以扩大,一些地方耕地减少、劳力缺乏、荒田闲土问题突出,不利于粮食稳产增产。三是农资供应特别是肥料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效益。四是目前蓄水状况虽然比去年好,但比正常年份差,有的地方工程蓄水较少,保证大春满栽满插难度较大。
第三,要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紧迫感。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不仅要迎战春播期间气温偏低、季节偏晚的不利天气,又要从长计议,尽量规避今年可能发生的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要担起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的繁重任务。针对今年的气候特征,经组织专家反复会商,今年粮食生产的适宜高产播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今天已经是2月21日,如果不及时动手,就会错过春播育苗的最佳时期,就会影响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因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务必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攻坚战
(一)狠抓粮食生产。
农业部确定今年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我们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六增一保”,即增单产、增复种、增秋粮、增玉豆、增小春、增投入,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升;重点抓好“一稳两突破”,即稳定发展水稻,突破发展玉米和大豆。
第一,稳定发展水稻。
二是抓良种攻单产。要大力推广q优6号、冈优825、冈优188、d优166、b优827、b优811、宜香2292、金优188等水稻良种,实施水稻高产创建工程,推广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把握嫩秧早栽、三角形栽植、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等关键环节,力争水稻高产示范区亩产达到600公斤,提高10%左右。
三是抓水源保栽插。各地要切实做好提水和蓄水保水工作,抓住有利时节提水、引水,切实管好现有冬囤水田和工程蓄水,骨干水利工程不得弃水发电、放水捕鱼、采藕,以保证大春育苗、栽插需要。要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提前作好灌区用水调度计划,按照“水权集中、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科学调水、错峰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灌溉效益。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加快冬春水利建设工程扫尾工作,确保3月20日前完成渠道配套防渗、水毁工程修复及提水机具设备维修,以利适时投入春灌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二,突破发展玉米。
第三,突破发展大豆。
与此同时,要加强小春田间管理。搞好开沟排湿,提高地温,及时追肥,防治病虫,促进作物快速生长,确保小春粮油丰收。
(二)加快畜牧发展。
一是抓好生猪生产。要大力宣传各级政府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养殖业主的积极性。要抓紧做好生猪补栏工作,采取本地仔猪就地补栏、外地仔猪引进补栏等有效措施,确保今春农村户平补栏生猪2头,规模养殖场不空圈,全市生猪补栏总量达到200万头。要加快生猪换种改良,继续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抓好外种猪场建设,切实解决好外种猪场在建设、引种、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生猪良种比例。要及时兑现补助政策,各地务必在3月底前,将2007市上安排的外种猪引种补助资金,全部兑现给业主和农户,以推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要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站)建设,引导养殖业主、大户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确保全年出栏生猪585万头。
二是抓好家禽发展。狠抓家禽春季孵抱,积极动员和引导孵抱、贩运大户、业主,扩大家禽春季孵抱和禽苗贩运工作,在种蛋调剂、物资、技术、资金、防疫、禽苗销售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为春夏家禽大规模发展提供种源保证。春季气温回升后,要及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增养家禽,力争今春农村人平增养家禽10只以上,全市增养总量突破3000万只。抓好特色养殖业发展,充分利用各地的禀赋资源和优势条件,推广岳池县山水鸭一体养殖、肉鸡“寄养”、广安区果园土鸡栏养、庭院家禽围养等模式,开发利用水域水面、果园、林地、山地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家禽养殖,努力增加饲养总量。
三是抓好春季防疫。当前,已进入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重点防控期,各地要强化春防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宣传发动,做到群众早动员、工作早准备、经费早落实、物资早到位、人员早到岗。要强化免疫注射,各级畜牧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切实做到人员、物资、技术、资金、督查五到位,高质量完成春防任务,确保全市清净无疫。具体要求是,2月底前完成疫苗药具的准备和宣传发动工作,3月底前完成免疫注射,确保动物重大疫病免疫率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规范要求。要抓好检疫监督,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重点加强对饲养、屠宰、加工、流通、运输、储藏动物和动物产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逃避、拒绝检疫及买卖、贩运病死畜禽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加强疫情监测,尤其要抓好气温转暖后可能引发疫情的预警、预报工作,做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尽最大努力减少畜禽疫病损失。
(三)推进林业建设。
一要狠抓春季育苗,确保以苗促栽。前段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迹地更新、补植补造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要把春季育苗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询价采购,定点育苗,就近栽植”的原则,依托广安思平公司、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和育苗专业户大育一批林木种苗,为今年秋季大规模造林和补植补造做好准备。
二要加强资源保护,确保森林安全。要切实加强对受灾折断树竹采伐和运输的管理,防止乱砍滥伐,人为破坏;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格林区野外用火特别是上坟烧纸、学生春游野外用火管理,严防森林火灾发生。进一步加大对松材线虫、无根藤、杉棕天牛、松褐天牛等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除治力度,严防森林病虫害传播蔓延,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三要实施“两大工程”,确保效益充分发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是我市林业两大重点工程,必须科学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要认真总结去年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经验,大力栽植巨桉和竹子,全面加快基地建设步伐;积极鼓励和引导退耕还林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禽、林下种草、林下种药、森林旅游等产业,不断提高林地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搞好灾后重建,努力挽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损失
一要抓紧修复基础设施。尽快全面修复因冰冻受损的电网,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组织力量逐条线路、逐个站点排查整治电力设施安全隐患,确保电网安全。加快受损通信基站及线路的修复,保障正常运行,保证通信畅通。科学组织运力,合理安排超长途客运班线、货运周转,确保旅客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顺利出行,保障重要生产物资运输通畅。要抓紧广播电视、邮政、教育、卫生、气象、旅游等公用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的修复重建,尽快恢复相应功能。
/>
三要严密防范次生灾害。由于前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随着气温回升,融雪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进一步的更大损失。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强化次生灾害应急预防,加强监测监控,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因融雪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矿难、井难等事故灾害,防止重大基础设施受损、交通运输破坏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应急救助和春荒救助工作,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和灾民家中,摸清困难底数,制订救助方案,抓紧下拨资金,按照保吃饭、保御寒、保住处、保医疗的要求,做到工作到村、落实到户、不漏一人,尤其要做好山区、边远地区受灾群众和低保户的生活保障工作。各区市县要及早谋划和开展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组织力量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张榜公布,2月底前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力争6月底前完成重建工作,使因灾无房户尽快搬进新居。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扎实开展
重点要保证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今年春季农业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各级党政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党动员,全面行动,迅速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的热潮。市、县、乡都要把春季农业生产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层层分解目标,强化工作责任,确保任务落实。市政府将实施春季农业生产督查通报制度,在大春备耕、育苗、栽播、管理等关键时节,组织督导组加强督促检查,对行动不力、工作滞后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
二是农资供应到位。当前农资市场行情出现波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抓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工作。要指导、督促有关方面抓好货源组织、储备,尤其是抓好化肥、农药、农膜等大宗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储备,及早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抓好农资市场监管,认真落实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严控农业生产资料非正常涨价。积极开展大春农资市场检查,坚决把农资市场管好管住。要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市、县农业部门要选好主推品种,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印发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把种子推优的工作做到零售商的摊点上,做到购买者最容易知道的地方。同时狠抓源头管理,市、县农业部门要分别组织所有种子公司、种子经销商、零售商参加的“推优”会议,指导商家按“推优”方案组织进货,对新经营的种子高度负责。切实加强种子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不法行为,宁可让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不法商贩倾家荡产,也不能让千万家农户、千万亩农田遭殃减产。
三是技术服务到位。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抓好示范样板。大力实施“六大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即建设小春粮油、水稻、玉米、大豆、洋芋、再生稻高产攻关示范区、示范片,每个区市县、每样作物高产攻关示范区面积不少于10000亩。示范片要实行定人员、定项目、定地点、定投入、定目标的五定责任制,抓出示范效应,以大样板大示范推动大面积增产增效。同时,各地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特色产业为核心,与各类技术协会、农业业主和龙头企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逐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四是政策落实到位。中央、省、市各级出台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生猪补贴、旱育保姆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必须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及时抓好落实兑现。要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及早启动实施水稻、玉米、能繁母猪、育肥生猪保险。对截留、克扣政策、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决不手软。
同志们,做好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主动权,打赢春耕这一仗。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春天的种子,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收获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