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

时间:2019-05-13 15:1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

第一篇: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及解析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解析:本题属于第一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再现周代政治中心的能力,即西周的都城镐京位于陕西省境内。根据材料可知,“雅言”就是当时的官方语言,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而周代的政治中心主要位于陕西和河南。再根据“最早”可以选出答案C陕西。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演变,属于主干核心考点。材料主要讲述了家族制下父权的强化,结合所学知识“父父子子”这是儒家的三纲之一,也即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即选择D项。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属于必考的考点。材料主要讲述了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铁钱过重不便于携带而产生了纸币——“交子”。也即交子具有铁钱的功能。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为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C误读材料,D项则属于无中生有。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属于主干核心考点。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主要表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择B君主集权加强。根据“选全面不选具体”可以排除D项。某些大臣权力大本质上是得益于皇帝的信任。A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历史维新派的主张。属于目的类考题。要根据材料并结合“变法”来进行作答,即一切服务于变法改制。教科书上我们讲过康托孤改制是借孔子来减少变法的阻力,同样本题材料中的易服主张也是为变法服务。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A项表述缺乏证据支持。C项无法联系到材料,“其实外国人更喜欢我们传统的服饰。”D项表述过于绝对。另外D项服务于B项。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表述错在“主要”二字上,只能说是手段之一。主要手段肯定还是要靠军事实力啦;D项误读材料意思“找人„„想个主义玩玩”即可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C项国民大革命时期民主思想已成为一种潮流。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救亡运动。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如果你们不帮助中国,那么问题会更加严重”。紧紧抓住1932,远东,即可回归课本这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外援的具体表现。所以正确答案是A。请记住:“任何时候的外交都是基于国家利益的”,所以通过比较,最符合国家利益的选项是A.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

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所有制变革,即“三大改造”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时间1953年可以排除B项,根据“农村粮食收购”,可以排除D项;A项则主要是指1952年土地革命的作用;故正确选项为C。

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

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的历史。C、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A项干扰性较大。根据材料“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表明法律只是平民斗争取得成果的一个表现,即还有其他方面的权益。故选择最佳选项B.其实细细思考“同学们我们什么时候参加过法律的制定?”更何况当时的平民,所以A项是不能选的啦啦。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本质。即生产力的进步,机械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很快的选出正解A项。B项妇女解放,时间还未到;C项不符合史实,工业革命后是以轻工业为主;D项表述太绝对啦。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幻想型影片”可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对现实的逃避。

故直接选择C项就可以了。

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这么简单的题,看看那个旗帜就认得啦,教材必修

图6 Ⅱp153图片。当然是欧盟啦。选择D项。可见多看课本的图片也是有好处滴。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解析:本题是严格按照历史学科的传统考法来考查。第一个问题主要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则要根据所学进行特别地理学科知识人口迁移的知识的运用。即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对二者的共同影响,对整个国家的影响等等来归纳概括。难度适中。

供参考:(1)特点: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

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

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

4、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

5、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

6、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等等等„„

(2)作用:

1、缓解关内人口压力;

2、增加政府收入;

3、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4、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

5、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

6、促进东北开发。等等等„„任意答个四点差不多啦。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这是一道全新的题型,但实际上它也不是新题型,平时训练的时候主要是看图片找不同然后说明,而这个题是改为了文字。那么就要特别注意时间,一个是1972年编写,属于文革时期,一个是2011年版,改革开放后新时期。可以答的角度有很多:例如:一个是17世纪,一个是16世纪,说明近代史的开端不同;A左边只讲英国,B右边东西方一起讲,说明是全球史观的运用;A左边讲政治为主,B右边政治、经济、文化都重视。等等。任意选择一个即可。

供参考: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解析:背景和作用类的考法是本题中最简单的一种问法。可以说是非常顺手的。抓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作答即可。

供参考:(1)背景: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大量人口南迁;

2、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作用:

1、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

2、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

3、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

4、有利于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5分)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解析:略

参考答案:(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抗日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

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机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时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

解析:略

参考:(1)态势: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

解析:略

参考:(1)措施: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

(2)作用: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

第二篇:2018全国卷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必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将捕捉鸟兽的网去掉三面,体现了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拥护,推翻了夏桀,故A正确。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D项对材料解读错误。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控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由于西汉需要缴纳高额人头税,于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导致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直接后果就是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受阻,故B正确。重农抑商是汉代的重要经济政策,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粮价低的后果是国家免除了实物田租,征收人头税,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税收由政府征收,富商大贾无法操纵税收,其操纵的是物价,D错。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缩短宰相任职时间,分散了相权,目的是防止宰相把持朝政形成专权、加强君权,因此C 正确。增加宰相数量并非扩大二省职权,A错误。B选项并非目的,而是客观上可能产生的效果。D选项的说法与统治者的目的相反。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习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官腔”“雅乐”“郡邑大夫”等信息可以看出,昆曲主要是在士大夫中很受欢迎,因此D正确。昆曲与陆王心学并无联系,因此与其传播广泛与否无关,故A错。京剧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比昆曲晚很多,故B错。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地方督抚上奏,在各国公使面前,利用国际法,与日本进行外交斗争,维护自身利益,是一种近代外交观念,因此D正确。A选项在材料中无反映。B选项错在“已经解体”。地方督抚有向皇帝上奏和建议的职责,并非干预决策,C项错误。

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革命未成功原因:“我党组织之法不善”,俄国革命6年就成功了,就因为“组织之法”好,即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孙中山强调的是学习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法。故C选项正确。孙中山并非信仰社会主义,其目标还是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故A和B错误。D选项并非政党组织方法,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补充说明:此题考查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孙中山吸取了此前革命失败的教训,借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意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个像布尔什维克一样团结而有力量的政党。因此改组了国民党,并制订出“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计划,想通过国民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然后逐渐进行民主改革,最终达到资产阶级宪政目标。

30.美国记者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改革: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世代遭受欺凌,突然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自然会激发抗日热情。抓住题目关键信息“抗日根据地”,不难得出A的结论。B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1949年才实现,C项错。D选项过于绝对,错误。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B

解析:漫画内容反映的是奶奶和阿姨的尺子,一个做新衣(仍然体现旧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一个做测量,无法体现“工业化为中心”,故A错。二者都是女性,都是为建设国家做贡献,因此B正确。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兴起,故C错。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村、农民和农业,集中一切资源发展城市重工业,D选项说法错误,且材料无法反映。

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期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时间信息和平民与贵族斗争等信息可以推出,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变革。A选项说法错误,贵族随意解读法律受限制,并非特权取消,当时仍然是奴隶社会,贵族仍享有特权。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民法大全》颁布,罗马法形成体系,故B错。自由民获得公民权是在万民法时期,D项错误。平民与贵族斗争,成文法出现,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受到限制,这一时期属于公民法时期,公民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因此C正确。

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数量(单位:百万)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A

解析:奴隶贸易属于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A项正确。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错。材料给出的是“欧洲”的信息,并非英国一国从事奴隶贸易,且“日不落帝国”的产生原因有很多,黑奴贸易只是之一,故C错。奴隶贸易达到极盛,主要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因此D项错误。

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1836年,俄国不属于资本主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才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错。B选项符合题目信息。据材料信息可知,这部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体制之下,社会的黑暗,应该属于现实主义。讽刺的应该是专制体制和人们对专制权力的崇拜,拜金主义无体现,D项错误。

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解析:材料给出的地区是法、德、意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应是三国交界的山区地带。此三国都是欧共体成员,综合60-70年代的信息(1967年,欧共体成立),推断,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一体化。

马歇尔计划40年代末实施,五十年代就发挥出重要作用,A选项说法错误。福利制度在二战后就逐渐建立起来,70年代后逐渐削减,而材料提供的时间是60-70年代,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1年,故D项错误。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植物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订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订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层面统领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宝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十年浩劫”是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哦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

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回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方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十四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8分)

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7分)

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作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的创建。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

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

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第三篇: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II评析

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主要体现了基础与创新并存的特点,创新主要体现在41题的主观题,选择题主要是忠实于基础史实的考察。

一、注重历史核心素养,弘扬家国情怀

试卷中41题讲述了古今中外种植利用大豆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和近代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变迁。这要求考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中外历史上大豆种植利用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

选择题24、26、29题,要求考生能够通过从所给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调动运动所学知识,认识史料作者意图,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史料实证精神。

非选择题42题开放性试题一改往年“提取信息”、“拟定论题”、“说明原因”、“提出建议”等问题要求,直接让考生“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集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于一体。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史实有基本的理解和价值判断,还要求考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自身发展、社会现实、国家兴衰的认识上,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二、关注社会经济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45题通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叙述,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国家战略思想转变等史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这段历史既是国史,也是党史,也是改革开放史,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46题讲述了中国创建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程,如今随着中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反映了当下中国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和平崛起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使命。28题关于琉球问题展开中日关系及外交事务也是国民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三、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题的罗马法反映了古代罗马孕育的法制建设成果,35题展示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机械化的经济发展成果。人类历史上孕育出优秀的文明成果,更契合中国在特殊国情下的探索和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全面、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题从考察内容来看主要体现出重视基础、重视史实的能力要求,并没有出现非常“浮夸”让学生摸不到头脑,想不到考点之类的选择题。从结构上来看仍然保持8+4的结构,即8道中国史考察,4道世界史考察,并且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重点近代史仍然作为分值分布最高模块出现。下面对选择题进行详细分析:

24题,仍然保持着全国甲卷的出题风格,第一眼看起来跟所学知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考察却十分简单,只需要读懂材料的主旨就可以按照材料选择正确。

25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选择,第一种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认定选择,根据关键词“高利贷”“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发现都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方法可以对选项进行排除中国古代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也并未体现富商大贾操控税收,根据材料也可以发现是高额的税收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排除后选择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从题型上来看24、25题均属于“反映、说明、表明、体现”类选择题,解决这种题型的方法就是直接读材料中的内容去直接选择。

26题,考察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根据关键词“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体现出皇帝为了加强相权,通过不断的增加宰相数量与更替的方式来削弱相权。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史必考考点连续出现在高考卷中,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27题,考察明清时期文化繁荣,该知识点考察并不是很常见,所以通过这道题给我们提个醒,就是不要忽视一些细枝末节性知识点的学习。本道题由材料可知全社会兴起了喜好昆曲的热潮,昆曲在社会中拥有者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可以直接选择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28题,考察中国近代外交。中国近代外交主要通过近代史中几次侵略战争所体现考察。这种考察方式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考察方式。这种近代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朝贡贸易”“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向近代平等外交转变。

29题,考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本题需要进行时间定为是1923年,也就是说考点定位应该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以俄为师”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根据材料不难判断孙中山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领导核心。辛亥革命以及后续的新三民主义同样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方。

30题,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其根本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抗日战争。本题考查知识点非常综合,其他几个选项只要知道具体的史实即可排除,例如,国民革命时间是1924到1927年,建国后土改才废除 封建土地制度。因此本题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新主主义革命史中需要重视历史时间段的划分,以及每个时间段中的具体史实。

31题,考察新中国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史最可靠或者是最常考的两个高频考点,一个是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另一个就是新中国的外交。因此这两个专题将是明年学习备考的重要方向。

32题,考察世界古代史,主要是考察三个专题模块,一个是罗马法律、另外则是古希腊的民主与思想。相比往年没有很大变化。

33题,主要是考察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前几年主要考察了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今年考察的是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需要在明年的备考学习中作为重点复习模块。

34题,主要考察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文学艺术,作为一个低频考点同样需要我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他进行简单复习,做到出现既能选出就可以,一般在高考考察不会很难。

35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在35题世界现代史的考察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两极格局与多极化另一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因此总结今年高考考察的主要内容都是我们平时着重复习的模块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新中国经济建设”“世界古代史”“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等模块。还有一些未出现的例如“儒家发展历程”“资产阶级政体”“资本主义经济模块”“苏联经济建设与改革”“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因此,我们也要将这些模块作为备战2019年高考的重点模块进行复习。

今年41题的主观题创新意识体现的非常浓厚,咋一眼会让你觉得“大豆”考察很像地理的农业区位因素判读,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不难发现核心考察为“中西交流”定位时间与关键词“北美”,我们可以联想到的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等相关知识点,因此说这种题型创新主要是新在所给材料,其实质仍是基础史实的运用。42题一改以往喜欢用表格形式考察,而出现了观点评述类题型,主需要根据材料中的表述提取出自己的观点即可解答,相比与表格题要简单了一些。

选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中考察了现代科技改革,相比于往年的古文考察难度也要下降,同样,20世纪战争与和平也不在考察一些战争史实而是出现了我们熟知的“联合国”相关知识点,人物出现了少数民族首领,相比前两个题有些难度,但选修总体的难度还是在下降。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今年历史卷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观题材料新,但是卷面整体考察的难度很平稳,都是基础知识为主,所以这也为我们备战2019年的考察提供了一些借鉴的经验,新高三要多注意基础题,夯实基础知识切忌偏激的去寻找偏难怪题,认为只有偏难怪题才会磨炼自己。

第四篇: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赵丽欣 邮编:134001

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以下简称试卷)总的来看自然地理(52分)与人文地理(58分)大致相当,在题型上有所变化:增加了选作题、出现了开放性试题;与往年相比,特别是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难度要明显高于2009年的全国2卷与宁夏卷,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上,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 特点一: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而是要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启示一:教学中要梳理学科探究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选择题9-11题中死海再一次出现,以及地理学科非常经典的地球运动部分没有题,这都再一次印证了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也绝不是轮流坐庄,传统的考题一般比较直接地考查教材知识点,而今年的地理试题则运用多种设问的形式和角度,紧紧围绕考纲中提出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设问,尤其是对学生从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如选择题的4题,学生要仅靠学习的教材中的知识是无法作答的,必须从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2000年起开始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推论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最多,这些人口要18年后才能全部成为劳动力所以2019年人口负担最轻,同理这些人要65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所以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既是高考的要求,同时这四项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四项能力结合起来既是学生答卷过程,实质上也反映了地理学科的探究过程。如第36题,第⑴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考察虽然是“地形分布”但绝不是简单的“是什么”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首先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MN一线的等雪期线的分布状况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分布,进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分析地形与等雪期线分布之间的关系,最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把二者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去猜测今年会考哪些区域,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科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在组织探究式教学时,对于“探究情境怎样设置、探究问题怎样呈现、探究过程怎样进行”这样的问题,试卷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教学中我们完全可我们都可参考试卷中的探究思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种形式的地理信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与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在我们为他们构建的探究情境中“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自主地探究。

特点二: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

启示二:以考纲与课程标准为指导,做到知识点与知识结构的结合、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考试大纲中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非常明确,考试说明已经给出了命题范围、命题方式及设问方法。教学中要深入研读考纲,帮助学生熟悉地理高考试题的考查要求和答题规范。

而课程标准是引领教材编写、高考命题、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高考考纲基本上是依据课程标准而定的,课熟知课标有利于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学习内容如自然地理的影响因素,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系统地梳理整合,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或框架,确保学生在考试中作答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

而读课标不仅仅要读课时目标,我认为研读课标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熟悉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新课程标准设计的依据,熟知这些理念能让我们从学科高度理解新课程,让我们对新课程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能深刻了解“为什么”。

2、研读课程目标,从整体上把握高中新课程,提高教材的总体驾驭能力。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往往特别重视对知识点的整理与挖掘,而忽视对教材的宏观驾驭,这样我们的教学极易陷入细节之中,而缺乏对教材的整体审视,教学容易面面俱到而重点不突出。而加强对课程目标的研究就可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3、、研读课时目标,把握教材知识的呈现角度,提高对教材的组织能力。⑴根据课时目标确定教材收放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部分篇幅小,内容简短,有的甚至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比较大,许多老师担心遗漏知识点,教学盲目地根据自己的经验作新老教材的加法、多种版本的加法,从而导致课时不足、学生负担反而加重。但由于新教材的案例与活动较多,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如果教师引导不到位对学生的学习不利,这时我们如果仔细研读相对应的课时目标,教学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⑵、根据课时目标确定教学思路。

课时目标的叙述几乎都运用了外显动词,这些外显动词同时也点明了我们在教学中达成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我们可运用这些外显动词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

4、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相结合,灵活运用,提高对教材的二度创新能力。我们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看每章节的内容标准外,应把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结合起来运用,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引领着高中新课程的方向与实施方法,它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把它渗透到各章节教学之中。

特点三:考查社会热点已成常态

启示三:教学中适时地运用热点,做到旧知识与新情境的结合、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与实践、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近几年高考题的发展趋势,因而在今年的试卷中考查社会热点已成常态,今年的试卷更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烘托了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热点问题在今年试卷的情境材料中所中的比重及考查的难度都有所提高。

今年的试卷中的热点问题比2009年的全国2卷与宁夏卷都要多,如选择题中关于北疆春季洪灾、中东干旱缺水、中国人口红利与机会窗口问题、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腾笼换鸟”热点问题,综合题中关于荒漠化、东北雪灾、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以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等。

今年的试卷中的热点问题更难。与往年不同的是:往年的热点材料的“背景”性更突出,学生如果对背景材料中的热点问题是第一次见到理解起来也不难,但是今年的“中国人口红利”问题本身对学生答题有一定的影响,也是这道题学生感觉难的原因。

这就要求“广泛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也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常态,热点问题在我们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应仅仅作为一种见闻、一种装饰,我们要在教学中适时地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用热点问题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理论与现实之间搭建起桥梁,深入挖掘热点问题与地理知识的相关性,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迁移运用到热点问题的新情境中探究地理问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特点四: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区域背景、系统原理”

启示四: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做到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紧密结合 地理试卷共11道选择题、5道综合题(包括三道选考题),每题都是在一个区域的背景之中把问题呈现出来的,在试卷出现的9个区域中,7个是现实区域,2个虚拟区域,试卷在考查学生对于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掌握时,往往是把这些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放到一定的区域背景当中,呈现区域突出的地理问题,让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学生如对区域不能准确定位、不熟悉区域的基本特征就无法运用他们拥有的系统地理知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两大板块,任何系统地理知识只有依托一定的地理区域才变得具体而生动,因而我们在设计地理探究式教学时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在高一讲系统地理时,尽可能地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放到一定的区域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区域背景中去体验、去感知;而在高三复习初中区域地理时,也不能脱离系统地理去谈区域地理,那样会太肤浅。只有把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才会赋予地理探究它以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区域色彩,使抽象的系统地理知识更加鲜活起来,从而在区域背景中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系统地理知识。特点五:“区域背景”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形式的图文、图表数据 启示五:教学中要善于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做到图与文的结合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的生命所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2010年的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中共用了7个图2个表格,可以说是逢题必图,考查学生的地图能力可以说是高考也是地理学科亘古不变的主题,地理图表也是高考题中设置“区域背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今年试卷中的图文、图表数据让学生“看起来很熟悉,实质上又很新颖”。如36题的东北区域图中出现了等值线,但这个等值线不是学生所熟悉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而是等雪期线、等降雪量线,学生可能从来没见过,但这些等值线的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需要学生迁移运用。

熟悉各类图表对于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人教版的地理1中就有119个图及4个表格,图的类型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为地理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时,应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图表资源,把地图教学渗透到地理课堂中,并对同一个区域的图进行加工,以不同方式呈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诠释该区域本质特征,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实现图图互变、文图互变。特点六:直接或间接关注乡土地理

启示六:教学中注重乡土地理与地理知识的结合

试卷面向宁、黑、吉、辽、陕、湘六省,出现了与这些区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地方特色鲜明的试题,例如36题的东北地区降雪问题、37题的桑蚕养殖业转移问题、6-8题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腾笼换鸟”热点、43题的“沙尘暴”等等。高考中这些乡土试题的出现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关注乡土地理。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级课程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们更好地利用新课程弹性空间彰显我们个人教学个性的一个良好途径,更是我们为学生提供“区域背景”材料,学习系统原理的极佳的方法。我们教学中也要多多收集具有地域性、乡土性的地理课程资源。特点七:出现了开放性试题

启示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试卷36题的第(3)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不是唯一的,赞成、不赞成都可以得分,只要言之有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多少年以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听老师的唯

一、正确的、标准的答案,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出现让我们再次明确: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霸权”现状,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各种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地理事物的评价,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和用开放眼光看待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五篇:2014新课标全国1文综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1文综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别。C说法中的两者没有必然关系。学科网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即可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学 科网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ABD说法没有材料依据。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的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 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说明当时的大部分读书人认为废除八股,学 科网就等于砸了自己的政治饭碗,断了自己的生路。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

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推断即可。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主要是服务于工业化的目标。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学科网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其实际上是为了限制自杀,尊重生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实际上我们知道各个州的人口比例是不一样的,如此规定违背了各州平等原则。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新经济政策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符合“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学科网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 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学科网原因。(10分)

【答案】(1)特点:

宋应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古代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受当时社会打压; 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物、学科网影响深远巨大、受当时社会追捧。背景:封建制度走向衰弱;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文化趋于解放。

(2)原因: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思想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社会环境不同。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宋应星...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牛顿...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牛顿的理论体系...学科网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可概括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说明。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学科网(所提修

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答案】答案要点: 修改建议:

1.增加民国政府的抗日的内容 2.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

修改理由:1960年的教材深深烙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观念,忽视了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作用。该教材是革命史观的产物。应该客观的看待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积极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注意: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答案】

(1)适应新情况进行完善、继承有益的部分、明确责任部门、突出了等级差别。

(2)儒学大师完善了该时期的法律;儒学的等级思想影响了该时期的法律。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学 科网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两方面影响。

(2)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学科网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

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分)

【答案】

(1)区别:前者安排了长时期的准备时间、改革涉及面十分广泛;后者各个事项同时进行、自上而下加速进行。

原因:国内的政治局势的变化。

(2)原因:根本上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际上是“皇族内阁”。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缩改于宣统五年,....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学 科网均着同时并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和其原因。

(2)根据材料“均着同时并举...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曲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答案】

(1)原因:联合国的原则、两大阵营的存在。

(2)原因: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防止世界大战的共同愿望。作用:限制核武器的使用、维护世界和平。【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并结合该时期的世界格

局即可回答。

(2)根据材料“60年代上半期,学科网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学科网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答案】(1)统治者的鼓励、官场风气的变化、老百姓的支持、包拯个人的能力突出。

(2)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作品的宣传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学科网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下载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

    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 2018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的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

    2013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

    2013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经验与勇气 新浪教育[微博]讯 据大河报消息 2013年高考[微博]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山 西、河南、陕西、河北、陕西)高考......

    2013新课标II全国卷高考作文

    2013新课标II全国卷高考作文:同学关系2013年高考[微博]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

    全国卷Ⅰ书面表达解析

    全国卷Ⅰ书面表达解析 [真题] 假定你是李华,正在教你的英国朋友Leslie学习汉语。请你写封邮件告知下次上课的计划。内容包括:1. 时间和地点;2. 内容:学习唐诗; 3. 课前准备:简......

    初二历史试题练习和解析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指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答案:C解析:此题实际考查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的记忆情况。只要......

    2015年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汇总(考题解析+名师)

    2015年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 满分作文7篇 (2015新课标一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

    2014新课标全国卷I·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I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解析(原创) 江西省樟树二中历史教师敖小强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

    1 (新课标卷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