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田新村创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汇报材料
富民强村谋福祉强力打造新蓝田——蓝田新村创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汇报材料
(2011年11月10日)
黄兴镇蓝田新村地处浏阳河畔,长株高速公路、泉沿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本村由原2个行政村合并建成,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7亩,有农户1020户,总人口3780人,人平纯收入14800元。农村经济产业主要为花卉苗木种植业、旅游休闲农家乐。今年我村拟申报为湖南省第五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按照考核指标体系,围绕“富民强村谋福祉,强力打造新蓝田”的创建的总目标,村党支部、村委会周密制订实施方案,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强势推进,成效明显。
一、制订规划,营造氛围,合力促创建。
一是加强领导,分工负责。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及时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两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全村的精兵强将组建成一套善谋能战的工作班子,按照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分工负责,根据大尖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合理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时限,分解落实任务,努力使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我们先后召开了支村两委会
议,村党支部大会,村民小组长、妇女组长、党小组长会议,村民代表动员大会、农户家庭主妇专题会等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向全体村民发放建设新农村的倡议书。利用黑板报、专刊、宣传橱窗、横幅、标语,宣传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前景规划,争创标准和具体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全村上下对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自觉性,今年以来召开各种动员会,理论培训,座谈会及现场会30次,出专刊、宣传橱窗30期,营造“共建共享”的浓郁氛围,按照创建的需要和村民的意愿合力推进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进程。
三是建好台帐,优化提升。台帐是工作的实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台帐就是创建过程足迹的印记,随着时代的推进,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照兄弟村创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结合本村实际落实补救措施。
二、咬定目标,强势推进,打造新蓝田。
我们按照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咬定目标,提优补缺,加大投入,为民办实事,建立了村级党校,改善了村卫生室条件,建了固定垃圾池97个,移动垃圾桶750只,2011年完成了农户改水改厕工程133户,清理了全村所有河道,村里的公共设施、农村书屋、未成年人活动室、篮球场和农民文化广场等在专人管理下定时向社会开放,通过努力基本上达到了考核的要求。
1、经济发展方面
坚持第一要务不动摇,依托我村花卉苗木产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后劲,先后引进了开源九道湾生态农庄有限公司、鑫霖生态农庄有限公司、江南食品厂等企业以及20多个花卉苗木基地,2010年我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58万元,村级经济年收入约为10万元。
2、生活富裕方面
目前农民人均年收入158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本村内村民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达95%,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有线电视、电话、手机、小灵通普及率达95%,电脑普及率达20%。我村主要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青壮年农民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村民懂得科学致富的道理,不断用现代化科技知识武装自己,拓宽择业门路,努力推进富民优先工程,现在全村花卉苗木的种植规模经营户达100多户,他们成为我村致富的带头人,对于困难户弱势群体,我们已全面推进农村大病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困难群众低保有序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工程也搞的有板有眼,村民在我村的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实惠。
3、社会文明方面
目前,我村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含职高、中专)入学率达95%,青壮年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率达91.1%以上,无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达100%。篮球
场、乒乓室、健身活动场所、农民文化活动广场都已建成投入使用,卫生清洁户、十星级文明户、国家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人民满意村等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村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5%。广泛开展“四个文明”的建设,村风和谐,民风淳朴,今年投入20余万元,新建、改建村卫生室、图书室、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完善了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深受村民欢迎的文体活动,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味,陶冶了农民的情操。
4、乡村整洁方面
目前全村主干道村道已全部硬化,组内公路已硬化,大部分农户入户路已硬化。新屋组、大雅四组、大雅五组、大槽门组、长冲口组、长冲组、高家咀组、石板冲组已安装路灯95盏。硬化、绿化、亮化五年来先后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现在全村27个村全部通上水泥道,村内主道全部绿化亮化,清理山塘20多口,投入资金15万元,为改善人居环境,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2011年又实施了改水改厕工程,改造了133户卫生厕所投入资金15万元,改厕率达到95%,自来水受益人数达98.9%,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积极推进居住相对集中,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10年我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得到了省、市、县环保部门的认可,于2011年4月已在湖南省环保厅网站公示并上报国家环保部。2011年6月在长沙市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中我村被评为“十佳村”。
5、管理民主方面
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行了民主选举,村民对村级领导班子满意率达95.3%,村内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村内重大村务坚持“四议两公开”原则,村民知晓率达95.2%以上,村民代表参与村级民主管理活动率达100%,全面执行党政各项政策、按季实行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7.1%。我村经努力,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先进村考评指标虽已达标,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活动,是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巩固深化提升层次。我们必当继续努力!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情况
林蒲社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情况
今年来,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推进我社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社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浦口区乌江镇林蒲社区地处乌江镇最南端,当代草圣林散之故居坐落境内。村域面积4.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470亩,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3户,人口2229人,村干部5名,党员53名。先后引进生产型企业9家,涉及造船、、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物流码头等,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600余人。2011年实现产值近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8元。2005年获得“浦口区文明村”、“浦口区综合治理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南京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浦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和村财收入
1、有效运作“三资”,促进财增收。规范现有资源。2011年龙塘、扁沟两组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菜农收入,在去年100亩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土地整治调整,调整后共发展钢架大棚500亩,投 1
入资金100万元。其中光龙塘一个组连片就发展280亩。社区积极支持菜农发展设施蔬菜栽培,积极完善水利、道路配套,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提供技术指导,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面服务,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菜农纷纷感叹:有镇、社区两级支持,有农业服务中心服务,我们种菜更有积极性了。
2、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今年我社区在龙塘组新建抗旱站一座总投资3.4万元,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
3、南埂组至龙塘组河道淤泥堵塞是群众反映的老问题,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制定了整治方案,对河道进行了清淤行动,清淤量3万方,同时又修复灌溉渠道,共投资15万元。
4、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加大农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劳务经济作为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和突破口。我社区在配合镇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电焊 计算机”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劳动技能,为居民就业转移和劳务输出提供保障,使45岁以下的村民都掌握1至2项技术。
(二)围绕“生活宽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统筹安排,规划先行。积极衔接区委、镇政府关于农村建设规划有关政策,统筹安排,对全社区各个小组进行整体规划,在便民利民基础上,全力推进危房、旧房改造,盘活土地资源,解决新村建设用地的瓶颈,提高群众居住水平。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上半年困扰居民出行的沈云下坡水泥路建设完成了,总长度1公里,宽度达到3.5米,2
共投资了27.10万元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出行的难题。
3、林蒲社区龙塘组农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由于年代久远,缺乏修缮维护,已经破损严重,加之近些年愈演愈烈的车辆超载,更使得龙塘农桥危桥问题雪上加霜,威胁着群众的安全。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对危桥进行改造,农桥的承重达到了15吨,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
三、2012年示范村项目打算
(一)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居民医疗健康水平。计划将财收入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卫生室建设,确保小病不出门,方便群众看病。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加大居民的医疗保健投入比例,使10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
(二)投入20万元新建南埂至七份组的1公里的沙石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个制约群众出行的难题。
(三)新合排涝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机泵设备陈旧老化,锈蚀严重,效率低排涝标准不足继续使用利用价值不高,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我社区明年准备对新合排涝站进行全面的更新,建设完成后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务实的体现。
(四)加大对农桥的建设和改造。农桥是农业生产重要的配套建筑,农桥状况如何事关民生问题。我社区经过研究决定明年对辖区两座老桥进行改造,另外新建一座新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五)我社区领导对辖区内河道做了全面调查摸底,搞清了河塘 3
清淤总量。计划2012对河塘清淤土方量5万方,投资28万元,整治疏浚2条河塘。工程实施后,可增加0.3万方的蓄水量,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改善了水质,美化了群众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新基础。
(六)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我社区明年计划对龙塘、七份两组的山洪沟泄洪工程进行改造,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围绕“村风文明”,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完善居民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中心老人活动室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活动资金投入,为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拟投入2万元,完善会议室建设,使村民参政议政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
2、落实综治责任制,建设“平安社区”。成立禁赌、禁黄、禁毒、老年劝导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杜绝黄、赌、毒、盗等违法犯罪发生;加强治安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不存在信访事件,促进平安建设上层次。
3、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增添各种书籍,购置各种健身器材和文娱用品,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4、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厕)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一是加大公厕改建力度,拟投资12万元,新建公厕3座;拟投资1.2万元,新建8个固定垃圾池,解决群众倒垃圾难的问题。扫除乱搭建、柴草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实现庭院净化、环境美化。
(八)围绕管理民主,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务民主决策。凡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坚持实行民主听证,组织听证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再提交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健全和完善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合理确定各自的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讨论决定重大事务事项,并督促决策事项的有效实施。
2、坚持召开两委会制度。两委干部碰头议事,审批票据,决议近期大小事项,为居民到社区办事提供服务。
3、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完善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居情居务。确保居民对居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居务决策、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等内容向居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的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然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4、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和村干部激励约束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其补贴和奖励挂钩。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三、预期目标。
1、经济指标。至2012年村财收入达到2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79元。
2、生产发展指标。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种植业以发展优质蔬菜为主。
3、基础设施。村区域内通各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硬化,给排水设施较完善,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电力、通讯等水平有长足发展,村里达到绿化、美化、亮化。
4、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青壮年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率达到100%,每个农民都掌握一项技术;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村建设有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村设有一定的娱乐场所、老人活动中心和养老院。
5、民主政治建设。有完善的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等制度,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0%以上,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村里无集体上访、无群众性事件、无重大犯罪案件,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自强、诚信守法、有社会公德、远离迷信、抵制邪教的新风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苏志刚同志任组长,村委主任黄四志同志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村两委干 6
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深入开展。
2、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工夫,发挥兵、青、妇、老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调动村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强化标准,保证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制定详实的目标规划、规章制度、文明规范、村规民约、创建指标等内容,排出各项建设序时进度表,并抓紧落实,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半年小变化,一年大变样。
4、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体村民都要认真配合村支部、村委的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开展。
乌江镇林蒲居委会 2011年11月18日
第三篇:揭西金和镇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
揭西县金和镇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
施工监理修改公告
2018年7月31日在广东省招标投标监管网、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的“揭西县金和镇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公告”,因自2018年8月1日起,全国检察机关停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不须对企业及相关人员进行行贿犯罪查询,现作如下修改:
招标公告中关于要求投标人须提供检察机关出具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现予以删去。
原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
揭西县金和镇人民政府
2018年07月31日
第四篇: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精选)
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竹墩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西北2公里处,距湖州市中心城区20公里,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共676户,2406人。全村耕地面积2479亩,其中:水田850亩,鱼塘817亩,桑园812亩。2009年全村各项经济总收入31989万元,2009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6.5965万元,其中:土地租赁收入为11.8万元,房屋租金等经营收入 13.1656万元,鱼塘招标等农副业发包收入 20.5558万元,其它经常性收入1.0751万元。09年我村人均纯收入为13012元。
自09年列入创建“新农村实验示范村”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区农办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成立了创建新农村实验示范村的工作小组。通过一年的努力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完成了九大新农村建设项目
1、村集体投资18万元,新建了一条从湖菱公路到雪家圩自然村长1000米,路基宽7米的砂石路;
2、村集体投资5.9万元,对杨梅树、前丘自然村的危桥进行了改造;
3、村集体投资10.5万元,在塔湾圩自然村新建了一座长15米,宽4.5米的公路桥;
4、村集体投资9万元,对前丘、田毫里两自然村的河港进行了清淤,总长约6000米;
5、村集体投资9.8万元,对名人馆、长春书院进行了装修、布置;
6、村集体投资15.6万元,完善了新村部;
7、村集体投资5.2万元,对村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文体俱乐部、篮球场进行了建设;
8、农民新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村集体前期投入50万元;
9、生活污水处理池的建设,村集体投入39万元。村集体投资共计163万元。
二、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工作
竹墩村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素有“天下沈氏出竹墩”之说。为了配合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建设,突出竹墩文化氛围,村两委决定,对 “长春书院”、“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进行改造装修,设立了新的“竹墩名人馆”“长春书院”,以充分展示竹墩的历史沿革和历代沈氏及其他诸姓名人。新增展板约113块,内置实物宝笼;同时,增加了朱氏、吴氏、姚氏及其他诸姓名人和民间传说等展板约100多块。用以发扬竹墩沈氏文化,突出竹墩作为文化古村落的地位,扩大竹墩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三、完成了两大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项目
一是农房改造。在去年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农房改造,做好结合文章。一是与镇工业功能区拆迁相结合,二是与农民新村建设相结合。到现在为止,已有25户全部建房完毕,有49户正在建房中,通过农房改造,全村可节约土地59亩。新村内的前期“三通”基础设施初步到位,并新建25套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目前,还有39户农户已提交申请,村里也已按新村规划,落实横街田地块30多亩,用于农房建设。今后,其他农户建房均统一按新村规划实施,以建成规模较大的农村新社区,彰显江南农居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
二是实行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我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并有58户农户入股,为我村在土地流转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使土地的收益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示范村”各项建设都已顺利完工。经过建设,我们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变。整个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和谐,村民更加富裕,产业更加优化,向着又好又快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由于建设任务紧、项目多,可能还与上级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认真按照检查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努力加以改正和完善,真正把我村建成一个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四、紧紧围绕34项新农村创建考核指标,开展创建工作
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向非农化转移,从事交通运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行业的增加,从而扩大了三产收入。09年全村各项经济总收入31989万元,其中:一产1375万元,二产19607万元,三产11007万元,比2008年增长0.15 %。在增收村集体可支配收入方面,我村主要通过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聚集土地59亩,由村集体出租给镇工业功能区,从中收取土地租金,集体资产租赁收入达11.8万元,加上经营收入 13.1656万元,农副业发包收入 20.5558万元,其它经常性收入1.0751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共计46.5965万元。09年全村共有10
3人参加纺织技术与职业道德的农民培训项目,并且全部都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全村农业经营总面积为 2479亩,特色主导产业是特种水产养殖,总面积为1388亩,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比重为55.9%,二、三产业经营户比重则是31.1%。全村2009年水稻、油菜、果蔬、瓜类等作物播种面积1206亩。优良品种应用面积1206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37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206亩,农业新技术应用率为95.7%。我村使用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农户已有563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为83.2%。本村已按要求设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为350平方米,其中服务窗口用房面积20平方米,多功能教育室用房面积10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用房面积3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用房面积50平方米,综治调解室用房面积40平方米。2009年我村低收入农户保障水平指标实现值为 95.8 %。全村被征地农民416 人,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416 人;在本村村域内企业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企业职工1569 人,其中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1209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为100%。2007年本村编制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复的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自本村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批准年至2009年,本村符合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土地审批手续的农民建房项目74 个;没有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或不按规划实施的建设项目。我村不论是在进村道路、自然村之间连接道路、自然村内主干道,还是进户道路,硬化标准化率都为100 %。我村在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方面,建立了保洁、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垃圾清运、卫生监督等各项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全村共落实村庄整治长效管理人员6人;每年全村需支出长效管理经费60000元,长
效管理经费来源:各级财政补助24000元,村集体经济支出21600元,农户出资14400元(即每人每月出0.5元的卫生管理费)。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村庄内保持整洁干净,农村垃圾处理率为100%。本村2009年共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套,共新接入农户25户,截止目前,生活污水经过纳管集中处理的农户429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3.4 %。我村区域内建有工业园区,共有工业企业25家,污染负荷80%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源虽有9 家,但都已全面实现了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本村村域内河道总长度6.199公里,其中村庄内河道总长度4.126公里,外围河道总长度2.073公里。截止目前,村庄内河道累计已完成河道清淤的长度4.126公里,其中已落实长效保洁机制的河道4.126公里;外围河道累计已完成河道清淤的长度2.073公里,其中外围河道堤防达到相应防洪标准的2.073公里,农村河道整治率达100%。本村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全民健康体检、计划免疫接种等,本村村民按要求都已建立健康档案,我们还专门落实人员向户上发送健康教育资料或不定时上门宣教。我村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获“平安村”称号。本村村级班子成员共7 人,具有“双带双创”项目的有6 人,在54名具有农村劳动力的党员中有44人有“双带双创”项目。
近年来我村所获得的荣誉有:
“市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区级文化示范村”、“湖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民主法制村”、“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 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区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示范村”等。
第五篇:基层组织示范村创建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云屿村位于桐浦乡北面,全村区域面积0.64平方公里,农户200多户,户籍人口800多人,人均收入4000多元。村支部共有党员21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云屿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交通比较便利;“两委”班子思想觉悟高,战斗力强。
云屿村先后被评为温州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瑞安市党员远教四星级站点,瑞安市平安村居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按照乡委的部署要求,云屿村被确定为桐浦乡基层组织创建示范村。我先将我村的创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下汇报:
(一)创新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民主制度。
建立完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管理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一制三化”工作机制。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把各项民主制度进行汇编成册,印发给村民。调动村民积极性,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规范开展党日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不定期召开思想交流会,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两委班子中表现较好,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党员与下岗失业、文化较低、年老体弱的党员进行结对助学。通过书信、视频等式各种形式,定期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建立和实施村干部周二坐班制,明确职责,集中方便为群众办事。
(二)突出创建特色,加强社会事业管理。
2010年,云屿村被评为瑞安市平安村居示范村,村内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出租房整治和管理、外来人员登记和管理工作成绩突出。今年,以基层组织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居综治工作室及出租房管理服务点工作。加强治安巡逻队管理,保证一方治安秩序正常。建立“云屿村信息窗口”qq群,在网上开通云屿村博客,及时发布信息,提高办事透明度,加强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继续完善70岁以上老人补助机制,加强资金管理和发放。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低收入农户解决就业,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数。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完成。鼓励引导村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做好来年桐浦乡油菜花节招待工作,发展观光休闲农家乐。继续抓好村居环境卫生,保持村容村貌整洁。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一要责任明确,任务到人。村两委廉洁建设总负责人为陈朝光同志,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村两委班子签订责任书。
二要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制定《村两委班子考勤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制度》。
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狠抓落实。设定村里凡有大事,都召开村民议事会,集体研究表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并组织观看《张思德》、《人民的好儿子-雷锋》等保先教育影片。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认真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扎实全面完成好这次示范村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