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全镇推行“村民说事”制度的实施意见
关于在全镇推行“村民说事”制度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 2011-04-31
各村: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各村决策、管理、监督规范化和制度化步伐,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党风廉政、和谐社会建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本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廉洁工程建设要求,通过推行村民民主说事制度,创新农村工作方式办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建设和美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
二、“居民说事” 制度的内容
(一)说社区里为民服务的实事——征求对村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劳务输出的意见;通报市场供求信息、计划生育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情况;提供农技服务和政策法律咨询。
(二)说扶贫帮困中的好事——对各社区低保户、低收入户、老弱病残户、受灾户、临时困难户以及失学儿童户进行认定;对各类困难对象的帮扶打算和前期帮扶工作进行磋商和通报。
(三)说经济发展中的难事——围绕集体经济薄弱、创业资金短缺、市场信息闭塞、致富项目难觅和生产技术缺乏等问题,集思广益,寻
求克难奋进的对策和思路,充分运用好经济欠发达镇、村的各项扶持政策。
(四)说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征求对本村村级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共同制定本村建设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办的急事。
(五)说影响本村和谐稳定的孬事——对邻里纠纷、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影响和谐稳定的孬事,件件讲清,共同评说,妥善处理。
三、“村民说事”制度的内涵和程序
“村民说事”制度是指村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村庄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以民主议事为形式,集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于一体的基层民主管理方式。
每月设立1个说事日,原则上为每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二,每个村设立村民说事室,在村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村民说事”。参加说事会主要对象包括:说事的村民、村“两委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部分村民代表。联村干部和其他有关镇村干部列席村民说事会,也可以邀请有关领导、村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等列席会议。“村民说事”主要包括“开放议事、科学定事、合力干事、民主评事”四个环节。
(一)开放议事。说事日前5天由村文书受理村民说事申请。受理登记后,村“两委会”要对村民申请事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内容、人员、解答要点等,并及时将说事会时间、参加对象和说事内容在村务公开栏中予以公开。说事会由村党组织负责人或村党组织委托村委会
负责人主持。说事会上,按照申请登记顺序,由村民依次提出相关问题。村民陈述后,与会人员就该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由村干部进行当场答复或解释,对一些不能当场解答的问题,要明确答复办理的方式和时限,并在下一个说事会上说明办理结果。
(二)科学定事。说事会结束后,要迅速召开村“两委会”,对村民所提出的事项进行商议,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对一般事项要尽快落实责任人,明确办理要求和完成时限;对涉及村内重大事项等问题,要按照相应程序,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对村级职能范围之外且确有解决必要问题,要及时形成《村民说事问题申请解决报告》提交党委、政府。
(三)合力干事。说事会提出的有关事宜,经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决定的,村干部要明确责任,带领群众抓好落实。联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参与“村民说事”的全过程,关注说事工作的开展,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村民说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收到《村民说事问题申请解决报告》后,要及时办理,对涉及县级部门权限范围的问题,要积极联系协调县级部门或所属基层站所尽快办理,并在下一个说事日之前答复村里。如不能按时办理的,需书面说明具体原因;对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予以书面答复并做好解释工作。
(四)民主评事。具体事项办理过程中要及时听取村民意见,办理结果要及时向村民进行反馈,对办理结果有较大争议的事项,要在说事会上由相关村民和村民代表进行评议表决,如未能获得2/3以上赞成票则需重新作出答复或表态。在全面推行村主要干部双向述职述廉的基础上,条件成熟的村要逐步开展联村干部“双述双评”活动,由镇干部和村党员、村民代表分别进行评议,各地要根据评议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促进“村民说事”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镇里建立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检办,负责具体指导。各村成立“村民说事”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和村文书为工作成员,每次“村民说事”会情况都要形成台帐资料归入村档案。
(二)精心组织,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会议、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党员和群众认识到推行“村民说事”制度是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他们积极支持并参与“村民说事”,使“村民说事”制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分步实施,确保整体推进。结合本镇实际,今年年初开展试点工作,上半年确定七个试点村,分别为高塘村、七林湾村、黄吉岙村、山根村、洋坑村、关头村、板岭村,下半年推广到全镇50%以上的行政村,两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严格考核,强化监督检查。镇党委、政府将“村民说事”工作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镇“村民说事”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掌握“村民说事”制度的工作进展情况,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村
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尤其是要加强对集中议事、定期评事活动的指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加强对“村民说事”制度监督检查,分析“村民说事”制度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同时,要大力宣传“村民说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使此项工作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要加强对办结事项的回访,了解有无新的意见和要求,防止问题反弹。
第二篇:乡镇推行信访说事制度探索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拓宽基层信访渠道,切实解决矛盾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年,**县**镇创新基层信访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村民信访“说事”制度,让村干部、联村干部采用拉家常方式,对村里的大事和群众提出的问题、矛盾、纠纷,开展面对面讨论,能当场议定解决的当场议定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落实专人办理,让矛盾
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做到“大事小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牢固筑起维护基层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该镇2009年1-5月份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6件(次),人数146人次,分别是去年同期减55.35%和52.74%,取得良好成效。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信访“说事”工作机制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及各片片长为成员的镇领导小组,由党群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镇“说事”活动的组织实施。村级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和村文书为成员的村领导小组,负责村“说事”活动的具体运作。
2、加强业务指导。抽调责任感强、业务熟悉的年轻干部担任业务联络员,全程跟踪指导“说事”活动,在镇村两级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对支委、村委、村文书、大学生农村工作者等80余人开展集中培训,熟悉说事活动要求,负责相关议题的申请登记、公告张贴、会议记录和活动宣传等工作。
3、建立考核制度。将“说事”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说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对办结事项进行回访,了解有无新的意见和要求,防止问题出现反弹。同时,大力宣传说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组织、先进个人,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
(二)规范程序,确保信访“说事”制度有序运行
1、干部问事。村里通过广播、宣传窗等形式,及时提醒村民于每月5日、20日到说事室申请登记,村两委会则于6日、21日确定说事议题,议题和参会村民名单于每月7日、22日在村务公开栏公告。下芭蕉、山后胡等村不回避敏感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主动将村道建设、山林分户等敏感问题列入说事议题,向村民说明现状,解释原因,消除潜在的矛盾隐患。
2、村民议事。固定每月的10日、25日为村民“说事日”,参会的村民可对说事会确定的议题和矛盾纠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还可对村班子工作进行质询,并对干部作风问题提出意见。莲花村村民在说事会上提出土地征用款及村干部廉洁等问题,村干部将土地征用合同、征用款和有关规费等进行说明,消除村民疑虑,增加干群信任。
3、民主定事。村两委会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将问题分成立即办理、分步实施、村级办理、上级办理等类别,分别制定解决方案。若遇重大事项,须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山后胡村个别村民因承包山林少、生活贫困等原因要求山林重新分户,该村考虑到重新分户涉及有关法规,又关系村民利益,因此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商议,根据国家山林承包政策决定维持原状不变,群众表示理解。
4、承诺办事。对说事会上通过的事项或确定的解决方案,由村两委会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由承办人员当场作出办理承诺。杰上村住宅区域内一老坟墓迁移问题,在说事会上明确由村书记协调有关政策,村主任上门做好坟主思想说服工作,现坟主已同意拆迁。
5、办毕评事。在问题解决或事项办结后,具体承办人员向说事会报告完成情况,积极询问村民意见,尤其是反映问题的村民对事件办理的满意度,主动接受村民的考评监督。村民们对目前解决、答复的56个问题都表示认可。
二、主要体会
**镇推行村民信访“说事”制度,让村民把心里的“郁闷”说出来,把肚子里的“怨气”撒出来,把邻里间的“小疙瘩”解开来,把新农村建设的“好点子”讲出来,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说事”制度的实施,形成老百姓说事、党员及村民代表议事、联村干部和村干部办事、党委政府督事的良好运行机制,拉近了干群距离,转变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干部工作效率,村民的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有力地推进和谐村庄的建设。
(一)干群联动,拉近了干部与村民的关系
1、“说转”了干部作风。通过“说事”制度,村民可以直接质询村干部的工作情况,加强了群众与干部间的交流,沟通了干群感情,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如下芭蕉村党员在说事会上指出村书记发展党员时程序不到位,村支部及时纠正,重新召开党员会议,按程序进行,得到党员和村民的谅解。
2、“说明”了干部清白。在说事会上,村民
第三篇:村民自治实施意见
XX委改[2014)1号
—共XXXX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关于深化村(社区)自治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我县村(社区)自治机制改革,结合XXXX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方向,健全村(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村(居)民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构建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总体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以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为目标,力争在2015年底之前全面推行村(社区)自治机制改革,全县各村(社区)普遍建立基层自治组织,初步建立起基层自治工作运行机制。到2017年之前,全县各村(社区)全面建立起完善的村(居)民自治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依法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观村(居)民民主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承担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力普遍提升,基层社会秩序更加安定有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规范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1.严格村(居)民代表的推举程序。村(居)民代表由村(居)民书面推荐、依法选举产生。村(居)民代表原则上需长期在家,且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履行代表职责的相应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村(居)民代表数量应根据实际确定,每名村(居)民代表所代表的村(居)民原则上不少于5户,不多于15户。
2.建立村(居)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每名村(居)民代 表分户联系本村(居)群众,及时听取、收集、反映所联系户对村(居)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传达村(居)民代表会议和村(居)民委员会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督促所联系户完成在集体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好服务联系群众的其他工作。各乡镇每年至少组织村(居)民代表集中培训2次。
3.规范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建立重大事项由“村(社区)党支部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村(居)民代表讨论决定、村(居)委会执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每次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前,村(社区)党支部应提前3个工作日把提议的议题告知村(居)民代表,由村(居)民代表走访联系的户,充分征求村(居)民意见:并由村(居)民代表将收集的意见提交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后,由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全体会议决议通过,交村(居)委会执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最后由村(居)委会公开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
4.及时撤换不称职村(居)民代表。村(居)民委员会可根据村(居)民代表履职情况或村(居)民联名提议,及时依法组织罢免长期不在家、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村(居)民代表资格,补选新的村(居)民代表。
(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作用 1.制定并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村(居)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宣传发动、讨论修改、审核把关、表决通过、乡镇备案、组织实施”的程序,围绕生产生活、邻里纠纷、社会治安、村容村风等方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约定“什么不可为”、“违反后怎么办”。城市小区(院落、楼栋)还可结合实际制定小区(院落、楼栋)自治(管理)规约。每年年终,各村(居)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村(居)民会议,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修订完善,不断增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抓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教育。各村(居)要通过广播、公开栏、坝坝会、张贴入户、面对面入户宣传、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确保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监督执行。各村(居)要建立村(居)民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考核评价制度,由村(居)委会成员、各村(居)民小组长及村(居)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执行考评组,设立违反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黑名单,采取批评教育、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公开点名、广播检讨、上村(居)民法制学校学习、限制参加集体活动、捐献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等方式对违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村(居)民进行教育处罚。
(三)深化村(居)务公开制度改革
1.完善公开内容,实现金方位公开。村(居)要按照统一要求建立村(居)务公开目录,凡是群众关心的、有疑虑的、想知道的,如城乡居民低保、大病救助、财务收支等,都由村(居)民委会定期向村(居)民公开,并接受监督委员会监督考评。村(居)账务收支按日记账,逐笔明细,支出的每笔费用必须经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审核、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方可入账。各社区要参照居务公开要求,指导本社区各居民小组做好组务公开,重点就集体资产营收、拆迁补偿分配、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等重大事项逐笔及时公开。
2.拓展公开形式,实行多渠道公开。2015年起,全面启用村(居)集体“三资”(资源、资金、资本)管理网络平台,采取以公开栏、网络平台公开为主,综合利用会议、广播、明白卡、手机短信等形式公开,确保村(居)务公开的全覆盖。
3.规范公开程序,实现无误差公开。每次公开前,村(居)委会将公开内容提交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审定。各乡镇要将村(社区)每季度的公开情况以图片的形式通过“数字民政”系统传至民政局存档。各村(居)委会要建立村(居)务公开意见登记簿,在村(居)务公开栏中设臵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村(居)民对公开事项有意见的,村(居)民委员会应限时核实和答复。
(四)加强山湾(小区、院落、楼栋)自治机制建设 1.全面建立山湾(小区、院落)村(居)民自治机制。一是建立以“村党支部一山湾(院落)党小组”或“社区大党委一小区党支部一楼栋(院落)党小组”为链条的党组织体系。二是组建山湾(小区、院落、楼栋)村(居)民自治小组:邀请和遴选原来在各村(社区)担任过服务岗位或群众评价高的、热心公益事业的“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组建村(居)民自治小组(公益设施管理志愿服务队),具体负责山湾(小区、院落、楼栋)公益设施监管、治安维护、环境卫生、纠纷调解等自治活动,组织开展困难救助、亲情关爱、结对帮扶和技能培训、维修维护、文化宣传等社会服务。三是在村(社)已划分公共管护区网格基础上,进一步将网格化细化到山湾、小区、院落、楼栋,形成居民自治网格,明确村(社区)设施监管、环境卫生、治安防范网格责任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做好山湾(小区、院落、楼栋)自治管理各项工作,实现县乡网格与村(社区)自治网格的无缝对接。四是由县政法委牵头,在农村全面推广电话“平安联防”工程,以一个山湾为一个群组,构建互帮互助、互联互防的信息网络,群组中任何成员遇到紧急情况时,都可第一时间呼叫组内其他成员救助。五是由县规建局督促指导、各社区具体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居民小区(院落、楼栋)依法建立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自主决定居民小区(院落、楼栋)的物业服务企业、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安防范 等事务。各社区要督促业主委员会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维修资金,每半年向业主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接受业主监督。
2.普遍设立村、社区“百姓说事点”。在各村(社区)群众日常聚集地普遍建立“百姓说事点”,让百姓通过“唠家常”的形式,把矛盾纠纷、百姓诉求等社情民意在“点上”反映出来,并得到及时疏导,从而理顺情绪、解开疙瘩、化解矛盾。“百姓说事点”设臵“一牌”,即悬挂一块招牌,公开联系电话; “一板”,即设臵一块工作提示板,解答百姓提出的疑问; “一本”,即放臵一本百姓说事记事本,把百姓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一角”,即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便于百姓随时学习一些法律、科
技知识; “一员”,即每个“百姓说事点”落实一名自治小组成员或熟悉辖区情况、威信高、有一定文化和法律知识的热心人或“乡贤”担任村(社区)社情民意信息员、“法律明白人”、矛盾纠纷调解员,定时到“百姓说事点”倾听群众诉求,对群众提出的政策法律问题解疑释惑,及时调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出村、纠纷不出自治小组。
3.逗硬落实志愿者服务和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上班时间是公职人员、下班以后就是社区居民”的意识,切实加强与基层社区党组织的联系,带头落实志愿服务和义工制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扶危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干部都要到基层社区党 组织报到,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社会服务,做好社区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公共卫生、弱势群体帮扶等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社区居民实际,一对一安排好党员干部志愿服务居民活动,及时向党员干部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反馈党员干部“双报到”参与社区建设、落实志愿服务的情况。各单位党组织要把“双报到”和志愿服务的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的依据。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团县委、县文明办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志愿者服务和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的检
查和考核,定期通报相关情况,督促志愿服务和义工制度的全面落实。
(五)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
1.推进“政社分开”。建立更加严格的村(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凡属于乡镇人民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的项目,不得转嫁给村(社区)办理;属村(社区)依法协助政府办理的事项,由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社区)签订委托协议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费随事转”,由村(社区)委托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办理;属村(社区)依法履职的事项,通过村(居)民自治的方式办理。
2.建立“三社互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放宽社会组织准入条件,充分利用上级补贴、社区扶持、公共服务资金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培育地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专业化 社工队伍,鼓励并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定期开展公益性、服务性活动,丰富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在云溪镇试点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三社互动”工作机制,实现“让社会组织成员受益、让社会管理人员受益、让社区居民群众受益”。
3.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力度。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推进政府围绕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向社团、民营非企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等级评定和信用管理,将等级、信用水平等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挂钩。
(六)强化村(社区)公益设施的建设维护和集体资产管理 1.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各村(社区)要切实加强村社道路、环卫设施、办公用房等公益设施建设的政策宣传,引导村(居)民不等不靠,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按照村(居)民议事会议制度规定,组织村(居)民义务劳动,筹集建设维护资金:确保公益设施有人管、有钱建。
2.抓好集体资产的有效利用。要整合各方面力量,盘活用好闲臵集体资产,充分发挥村(居)办公室、会议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实等集体资产的作用,为村(居)民提供办事、休闲、娱乐等便民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村(居)民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3.强化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各村(社区)要逐
一、全面、准确登记房产、土地、森林、塘库堰池等集体资产,建立集体资产台帐,实行动态管理。集体资产的管护、经营、外包、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程序,首先将资产内容和处臵程序进行公示,再召开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同时,应及时公示集体资产的处理结果。
(七)扎实抓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1.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发挥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的积极性,积极培育民间文艺体育社团组织,组织村(居)民开展器乐演奏、歌舞表演、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广泛开展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五进三争”(五进:即道德规范、政策法纪、科技知识、卫生健康、文化活动进农家,三争:即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社)为主要内容,每个村(社区)每年要开展一次“道德模范” “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XX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并将评选出来的先进在一定范围公示宣传,弘扬社会正气,推进民风转变。
(八)完善村(居)务监督机制
1.增设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职位。在村(社区)现有干部职数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职位,由村(社区)支部纪检员兼任,受乡镇(街道)纪委直接领导,独立行使监督职能。
2.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管理机制。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报酬由乡镇(街道)纪委从村(居)行管费中提取集中后考核发放。村(居)务监委会委员其他成员按照参与监督的实际天数,实务实评,在村(居)综合行政管理费中列支。
3.进一步规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要普遍建立工作例会、学习培训、工作报告、考评奖惩等制度,防止监督缺位、错位、越位等。乡镇(街道)纪委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每年的履职情况进行的评议和考评,与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履职考评同步进行,对测评信任票数达不到半数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终止其任职资格,另行选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县深化村(社区)自治机制改革工作,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深化村(社区)自治机制改革的领导,制定本地推进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有序推进本地改革实施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担负起落实改革实施意见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村(社区)自治 的工作指导,确保改革实施意见落到实处。
(三)营造浓厚氛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大对改革实施意见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中共XXXX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2014年12月30日
中共XXXX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2月30日印发
第四篇: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
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推进
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
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文件长办发[1997]76
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村民自治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在全省农村普遍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湘办发[1997]31号),现就在我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制度,进一步促进村民自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工作
《村委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市农村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与新形势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地方由于村务不公开或公开的程度、工作的力度不够,影响了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影响了村民自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影响了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村务公开工作和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当作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当作深化村民自治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更大的成效。
二、规范内容,实现村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推行村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村委会组织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以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为重点,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个环节,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村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财务公开。
(1)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
(2)重大项目的专项收支情况。
2计划生育公开。
(1)人口计划及计划内一胎、二胎指标落实到户情况;
(2)计划生育费的征收情况;
(3)年内登记结婚人员名单以及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结果(每半年公布一次)。
3水电费标准和收缴情况(每季度或半年公布一次电价、用水电量和分户应交水电费以及违章窃电处理情况)。
4粮食征购情况(每年年初公布一次定购任务及分户负担情况)。5农民负担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
(1)乡统筹、村提留任务及分户负担情况;
(2)农业税征收情况;
(3)兴办公益事业的集资费用;
(4)教育附加收支情况;
(5)村办小学收费情况;
(6)农民积累工、义务工情况;
(7)其它经过审批项目的集资情况。
6、征用土地及宅基地审批发证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情况以及宅基地审批发证情况)。
7、经济项目承包经营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
(1)村办企业、土地、果园、渔地、农场、林场的承包和经营收支情况;
(2)个人承包、租赁的集体经济项目的分开竞标情况;
(3)村民代表会议对兴办集体企业、开发新项目的讨论结果。
8、村干部工作责任目标、工资报酬情况(每年公布两次,年初对村干部的工作责任目标公开,年底公布目标完成情况及村干部工资报酬情况)。
9、奖售、优抚与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情况(每年公布一次)。
10、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政策以及多数村民认为应当公开的其它事项。凡涉及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1、统一部署,宣传发动。我市村务公开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层层进行宣传发动。要开好三个会议:市召开各区、县(市)主要领导会议,各区、县(市)召开乡镇(含辖村委会的街道,下同)负责人会议,乡镇召开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村民组长会议。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新闻单位要将村务公开工作作为近段时期新闻报道的重点,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宣传报道。
2、抓好试点,逐步推开。各区、县(市)要选择1-2个乡镇,每个
乡镇要选择2-3个村进行试点。试点中要注意和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树立先进典型,发挥试点的带动示范作用。根据省委文件要求,我市拟在两个乡镇进行试点,并推广点上的经验。
3、健全制度、加强监督。一是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要按照省、市和各区、县(市)的部署和安排,就村务的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场地、公开形式、公开程序制订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到村务公开程序规范、内容规范、时间规范、形式规范、管理规范。二是要加大对村务公开工作的督查力度。市各区、县(市)以及乡镇要设立村务公开监督电话;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要深入村组进行调查研究;各乡镇要成立由纪委、审计、监察等人员组成的村务公开检查监督小组,定期对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村要在醒目位臵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布栏,重大问题要及时公布。要成立由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等组成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季度对村务进行一次清查,年终全面审查,要将审查结果打印成册发到各村民小组并定期向村党支部和乡镇报告;要建立村务公开档案,将每次公布的内容和审查结果存档备查,并设立村务公开内容登记簿。
4、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在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的工作中,坚持反对和防止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严肃处理搞假公开和半公开的人和事,确保村务公开取得实效。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要区别不同情况,积极稳妥地进行。基础较好、条件具备的村要先行一步,对于少数软弱涣散的村,要先整顿班子再进行。对于在财务问题上群众反映强烈的村,要在弄清问题的基础上再公开。在实行
公开时,要具体落实好长办发[1997]14号通知中规定的“六清理”,即:清理帐目是否清楚、完整,与实物是否相符,有无违法和侵占行为;清理经济承包手续是否完备,定额是否合理,有无以权谋私行为;清理计划生育工作是否按规定落实,有无虚假和违反规定的行为;清理土地管理是否合法,有无乱批乱建行为;清理工程建设是否进行公开招标,有无从中非法牟利行为等。清理重点是从1996年至1997村级财务帐目,主要是进行“七查”,即查资产,看集体家底;查帐款,看有无白条子顶现金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查凭证,看手续是否齐全,会计分录是否正确;查税金,看上缴和减免税去向;查各项收入,看是否全部入帐;查各项支出,看有无不合理开支;查债权债务,看欠款回收情况。要求1998年1月底前上报清查结果。
对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纠正,并逐项落实,逐项公开。同时,要把村务公开与整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结合来,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与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结合起来,与公开评议干部结合起来,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村务公开工作的水平
为了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成立长沙市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杜远明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吴梦南、刘奇兵、胡越同志担任;成员由周庆宪、章献成、黄更生、魏源诚、彭勃、曹治安、苏克钧、陈芳辉、杨淑辉、罗建军、闵爱诚、王昌奇、卜华桂、邹昆山、张仁杰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内),由苏克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罗建军、陈芳辉同志兼办公室主任。从市民政局、市廉政办、市纪委、市农办各抽调1-2名同志为办公室成员,负责村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各区、县(市)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乡镇要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责任制,把这项工作列入乡镇目标管理,由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抓落实。各区、县(市)、乡镇都要抽调一定力量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各村委会要建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小组,具体负责村务公开工作。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篇:(村民说事)典型材料(2011.3)2
村民“说事” 干群连心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推行“村民说事”制度纪实
西王庄乡位于枣庄市市中区东郊,总面积5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亩,辖18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1万户、4.2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各项利益诉求涉及面越来越广,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在一些地方,一些村干部忽视群众的要求,不征求群众意见,为群众做实事反不被理解,甚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造成干群之间感情隔阂。基于这些原因,乡党委在全区率先推行以“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相结合的“村民说事”制度,注重把“村民说事”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相结合、与增进了解沟通感情相结合,切实让村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在落实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权利、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推选好“说事”人。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说事”难免“七嘴八舌”,让群众找好“说事”“主心骨”是 畅通言路的基础。各党支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群众在全村范围内推选若干名政治素质高、办事公道、有威信、热心村务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作为村民谏言的代表。注重引导他们当好政策宣讲员、民情收集员、参政议政员、村务反馈员、信息联络员。
限度地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五是定期评事。每半年组织一次评议,一般与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的半年考核同步进行,由村干部向党员和群众代表通报问事、说事、议事、办事情况,并对办理结果进行民主评议。
四、制度保障说事。为确保村民说事制度有效运行,配套建立了“五有、四问、三议、两考、五项原则”保障制度。“五有”即有说事场所、有说事机构、有说事制度、有说事热线、有说事台帐。“四问”即问分管的事,把责任弄清;问群众反映的事,把原因理清;问纳入办理的事,把群众的要求搞清;问已经办结的事,把群众的满意度摸清。“三议”即突发事、急难事随说随议随办;热点事、敏感事让村民代表参与议、监督办;全局事、集体事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共同议、集中办。“两考”即说事工作情况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经济待遇挂钩。群众满意率低于80%的不能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低于60%的扣党支部书记绩效工资的10%“。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要放心让村民“说事”,即使是给村班子提意见,也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解释、不争辩,虚心接受,决不指责群众,村民在“说事室”里反映的情况,都要做好记录,对一些较大的问题,必须提交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以议事会决定的事项为准,不准某一人说了算,任何人不准凌驾于村民代表议事会之上,真正把村务的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