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四员”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维稳责任
构建“四员”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维稳责任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乡村维稳工作的思考
长期以来,镇村干部作为乡村维稳工作中的一支基础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维稳工作呈现出矛盾主体多元化、矛盾复杂化等新特点,社会稳定压力日趋变大。这就要求镇村干部必须充分发挥其身处基层和一线的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减压器”的作用。笔者认为,镇村干部在维稳工作中应主动当好“四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治安员),及时发现、化解矛盾和冲突,维护一方和谐稳定。
一、当前乡村维稳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县经济加快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观,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因经济体制、利益分配、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维稳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民利益诉求增多。因道路工程建设、集镇(包括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等公益事业建设,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重新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与纠纷。二是农民精神生活匮乏。随着农村物质生活的提升,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奇缺,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从而导致一些赌博活动在农村重新抬头,甚至为邪教滋生提供了空间。三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差。有些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少数村干部为官不廉,不能摆正义和利的关系,只
顾个人小家利益,无暇顾及群众共同致富。有些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少数村财务公开不规范、不彻底,甚至流于形式,引发群众上访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
二、构建“四员”机制的现实意义
让镇村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当好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和治安员,构建“四员”工作机制,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信访维稳问题。一是解决群众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宣传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温暖;通过宣传国情、省情、市情,特别讲清孝昌的县情,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分析对比孝昌目前与其他县市的差距,尤其是经济实力、财力等方面的现实困难,消除老百姓对地方有关政策理解上的误区,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支持。二是解决群众不守法的问题。当前许多群众在解决涉及自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上“信访不信法”,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分析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行体制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所致。通过广泛宣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信访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依法依规表达利益诉求的自觉性。三是解决政情反应迟钝的问题。通过构建“四员”机制,落实定期排查制度,镇村干部可以提前发现矛盾苗头,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上报乡镇和县级党委政府,做到有备无患;同时镇村干部工作在一线,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通过落实镇村干部信访维稳责任,可在第一时间排解调处矛盾纠纷。四是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当前,极少数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那一套,思维陈旧,素质不高,学风不浓,玩风太盛,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办事粗糙,处事不公,面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所措,很
多群众有怨气,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落实“四员”机制,身肩一份责任,可以有效促使镇村干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既增进干群关系,又锤炼干部作风。
三、构建“四员”机制的对策与思考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镇村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在维稳工作中要主动当好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治安员。
(一)努力当好宣传员,大力宣传法律法规。镇村干部要多种渠道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和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一是要做学法知法懂法的明白人。镇村干部要自觉学习维稳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彻底消除“长官意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坚决克服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现象,千方百计避免因工作失误引起群众不满。二是要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开展《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土地法》、《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知识讲座,努力增强村干部法律意识。三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采取送法上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邀请县乡法律服务人员走村入户,深入农户家中或利用农村集市时间开展法律咨询,解答农民提出的相关问题,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逐步把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图片展、影像放映等形式,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教育,发放平安法治宣传材料,努力使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二)努力当好信息员,及时排查矛盾纠纷。镇村干部处在工作第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苗头并及时上报。一是搞好经常性排查。对一般性、多发性矛盾纠纷,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应坚持条块结合、定期不定期结合,实行全方位排查,保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二是搞好重点排查。针对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排查,主要查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物品,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三是搞好联合排查。对劳资纠纷、土地征用、征地补偿、邻里纠纷等问题,村干部应联合开展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引发矛盾和问题。对各种动态性、苗头性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汇总、分析,始终掌握工作主动权。村“两委”要定期召开协调会,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分工限期办理。
(三)努力当好调解员,及时调处矛盾纠纷。镇村干部要积极调处本辖区矛盾纠纷,尽量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完善调处机制。按照“科学、实在、配套、管用”的原则,以责任制为总抓手,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等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促进工作,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妥善化解矛盾。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宜疏不宜堵,宜顺不宜激,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多做教育疏导工作。对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把工作做到人、做到户,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出现的矛盾纠纷,要主动化解,既不能回避矛盾,又要注意政策和方法,防止矛盾激化。三是明确工作责任。为保障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正常运作,村“两委”应每半月进行一次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采取包案调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可能引发较大治安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实行“一个问题、一名干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限期解决;对重大纠纷,实行挂牌督办等办法,确保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
(四)努力当好治安员,积极维护治安稳定。维护辖区稳定,镇村干部责无
旁贷。为此,应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建全基层防控网络,拉大织密防控体系,使防控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一是健全治安网络。由村干部牵头,把各村民小组一批威信高、社会基础好、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治安员,筑起道道铜墙铁壁,形成群防群治,人人参与社会治安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治安员责任奖惩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做到人人清楚,个个明白,使治安员工作有章可循,迈入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严明工作纪律。为了确保基层治安员队伍能在关健时刻挺身而出,起作用,县乡两级应定期对治安员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对责任心强的治安员可以每年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对因工作懈怠导致治安问题突出的,减发、免发误工补贴或予以调整。
第二篇:维稳工作“十项机制”(简要)
认真落实维稳工作“十项机制”
不断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1、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指责任主体就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否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防范、先期处置的工作机制。目的在于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更好地推进重大决策顺利实施,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2、重大不稳定问题挂牌督办机制。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由各级各部门按职责和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优势,运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开展重大不稳定问题摸排,在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由维稳办对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努力把不稳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初始阶段、控制在初发之时的工作机制。
3、重点对象教育疏导转化机制。是指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现实危害或危害倾向的人员,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综合运用思想教育、亲情感化、解困帮扶及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的工作机制。要求对重点对象实行
1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工作方案,做到“六个一”(一个重点对象、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帮教小组、一个工作方案、一套工作档案),落实“五包”工作责任(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各单位对重点涉稳对象一定要明确责任,建立档案。
4、涉稳情报信息收集研判预警机制。是指各单位搜集掌握、报送处理、会商研判涉及稳定工作的动态信息,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内幕性、行动性信息,预测问题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并向相关单位发出“三色预警”通报的工作机制。
5、社会稳定形势分析机制。是指县、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维稳部门为及时、全面、准确把握社会稳定形势动态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常委会、党政班子会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形式,定期对社会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原则上县级每季度一次,安排在每个季度初;乡镇(街道)每月一次,安排在每月初;维稳办每周分析维稳形势;敏感时期和重点时段组织开展社会稳定形势专题分析,突出重点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并根据需要和上级要求分析上报维稳动态。
6、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事
发地党委、政府根据事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序等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处置力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工作机制。针对这项机制,各单位都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关键是要加强平时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涉稳案(事)件舆情应对机制。是指涉稳案(事)件发生后,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及时引导舆论、有效应对舆情的工作机制。这项工作宣传部门比较重视,专门成立网评员队伍,并组织培训,各乡镇(街道)要针对涉稳舆情反映的问题及时核查,将答疑解惑、政策宣传等引导方法与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相结合,及时澄清事实、回应质疑、整改问题、疏导情绪。要重视抓好网评员队伍建设,提升监测发现、跟踪分析、回应引导能力。
8、维稳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是指按照维稳工作“一盘棋”思想要求,根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构建上下贯通、内外衔接、整体作战的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维稳的工作机制。这项机制平时运行比较顺畅,各乡镇(街道)、部门之间配合较好,基本能做到随叫随到。
9、维稳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是指依据平安建设和维稳工作考核体系,对各乡镇(街道)、部门维稳工作情况实行
考核,并视情作出奖惩的工作机制。这项机制以往主要是结合平安综治考核,注重年底查台帐。今后要注重过程考核,加强平时的督查督办力度,并将督查督办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10、维稳工作保障机制。是指为确保维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机制、人员力量、装备配置、工作制度以及经费等保障的工作机制。这项机制主要针对县以上单位,但乡镇(街道)在人员力量上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兼职干部,要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第三篇: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综治维稳 着力构建先锋社区综治维稳新局面
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综治维稳 着力构建先锋社区综治维稳新局面
先锋社区负责人 ***(2011年11月16日)
先锋社区现有居民3054户,实有12310人口,低保户2258户。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点比较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社会闲杂人员较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管理难度很大。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先锋社区将实施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将随之显现,社区维稳压力将异常严峻。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社区实际,以创建平安社区为目标,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好事来做,切实做好新社区过渡和棚户区改造期间的社会维稳工作。
一、加强社区综治维稳组织化建设。和谐社区是政权建设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是全面建设平安西安的主要战场。所以,先锋社区将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把社区综治维稳工作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由社区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居委会成员、网格员、信息员、公益岗位人员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治保、调解、信访组织建设,力争做到机构、人员、职责、办公场所“四落实”,形成至上而下的综治组织体系。同时,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构建纵向衔接有序、横向联系密切的社区综治维稳组织体系。
二、加强社区综治维稳制度化建设。我们将以综治维稳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强综治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全面加强社区综治维稳工作。一是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将各个领域、行业和群体的问题都纳入到排查范围,排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妥善解决;二是建立和完善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例会,针对排查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三是实行信息收集研判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员、网格员的职能作用,对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追踪监控,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遇有问题妥善处置;四是建立和完善工作台帐制度。针对综治维稳重大事件和案件,要建立专门档案,妥善保存。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数据要输入电脑,逐步实现工作台账电子化、信息化;五是实行跟踪监控机制。对重大信访案件和重点人员要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采取24小时监管的方式,确保在国家、省、市重大会事期间无进京去省案件发生。
三、加强社区综治维稳队伍素质化建设。以健全社区综治管理和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综治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标准训练、高要求管理、高效率工作的综治维稳队伍,着力打造“四支队伍”,形成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即:一是打造综治工作的主力军——干部队伍。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用人观念,选配一批政治可靠、想抓工作、能干工作的社区干部,充实到社区网格抓综治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战斗力强、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二是打造专业化工作的排头兵——联防队伍。根据社区实际,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合理安排联防队员巡逻地点和区域,维护社区秩序和治安稳定,打造一支信得过、用得上的联防队伍;三是打造基层治安协作骨干的补充力量——志愿者治安队伍。广泛发动党员、团员、民兵和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离退休人员采取自愿的方式,组建综治协管员队伍,发挥他们与基层群众接触最多优势,力争在最底层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着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协管队伍;四是打造治安防范的巡逻兵——“一长六员”队伍。综治小组长(楼栋长)、综治信息员、义务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治安义务巡逻员、青少年思想道德帮教员、重点人员帮教员,既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又要做到邻里相望,协调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做到治安防范精细化、服务管理多元化,着力打造一支覆盖面广、发挥作用好的基层队伍。
四、加强社区综治维稳规范化建设。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市,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全面推进社区综治规范化建设。一是要做好历史遗留问题的沟通衔接,努力做到群众上访有人接待,反映问题及时处理,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针对一些新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排查,妥善化解;二是切实做好上级关于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的指示精神,分析辖区社会管理形势,协调相关部门推进本辖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维护稳定工作,及时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三是积极开展以群防群治为主要内容的巡逻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法制、平安建设等宣传活动,做好基层治安力量的教育、管理和培训,组织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和“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四是深入开展隐患大排查,对维稳、治安、安全、消防、计生、劳动、社保等隐患问题要及时发现、准确掌握,做到“发现得了、掌握得准、控制得住”;五是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为后盾,组织开展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统一受理、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协调处置各类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六是以人口管理、出租屋管理、计划生育服务为重点,统一开展治安、出租屋、计生、劳动就业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安置等工作。
总之,先锋社区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和谐先锋社区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社会治安积极因素,以群防群治队伍为骨干,以建立平安网络为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综治管理,全力做好社区综治维稳工作,为建设辽源北部新城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情况汇报
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情况汇报
镇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情 况 汇 报
近年来,佛子岭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牢固树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理念,不断深化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积极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现就我镇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不断提升对维稳应急处置的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通过会议、网络、办班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以维稳处突为重点,加强对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镇内各企业等应急维稳人员开展防范、预警、避险等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学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应急预案,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二是认真组织实战演练。使应急处置队伍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熟悉、掌握和灵活运用处置突发事件的程序、方法和步骤,确保在实战中做到理性、规范、适时、有效处置。三是确定每年12月为我镇应急维稳、安全生产宣传月。镇组织安全办、维稳办、林业站等相关单位逐村开展宣传教育,在全镇范围内营造“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机制,建立队伍,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制度。制定了《佛子岭镇全面推进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实施细则》、《佛子岭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佛子岭镇梁家滩街道沿线防汛救灾方案》、《佛子岭镇地质灾害防治暨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佛子岭镇“五一”假期旅游安全方案》、《佛子岭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预案,并不断更新、完善,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明确责任。年初与各村、各相关单位企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一线干部、职工为具体责任人,对维稳处置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切实负起责任,形成镇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其他领导按照分工配合抓、抓到位,镇直各单位积极配合,各村(社区)、企业常抓常管,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应急处置队伍。组建一支以机关党政干部为主体的50人应急处置队伍,下设护林防火、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地质灾害及防汛、重点企业等5个应急小分队,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骨干力量,各村(社区)建一支不少于15人的应急维稳队伍,人员以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为主等,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辅助力量。四是经费全面予以保障。镇政府建立长效的维稳应急处置保障资金备用和拨付制度。将维稳应急处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维稳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的需要。各类保障物资,专人保管,统一调度,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时物资充足、保障有力。
三、突出重点、严格奖惩,全面提升维稳应急处置工作水平。
一是充分利用镇村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群众工作站、网格化管理平台和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三大调解体系,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避免群众有困难求助无门、有问题求助无路的现象。二是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和源头治理,落实领导包保、风险预防、矛盾化解和人员稳控方案。三是健全不稳定因素分析排查、定期报告、化解督办等制度,对不稳定因素化解和信访案件实行“五个一”(即一件具体案件、一名牵头领导,一个专门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四是建立涉稳信息收集和预警制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形成了“应急有预案、行动有专人、处置能及时”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五是充分发挥镇维稳应急处置队伍作用,全面参与涉稳信息收集上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日常维稳工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报告和处置相关情况,安抚现场人员情绪,劝导疏散围观群众等,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六是严格督查,奖惩分明。建立应急维稳“日值班、周督查、月调度、季考评、年奖惩”的考评考核机制,做到维稳应急处置工作“以制度约束人,以奖惩激励人,以科学方法考核人”,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平时值班、督查、考评有记录、有打分、有签字,年终坚决兑现政策,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做到奖罚分明。
第五篇:强化基层维稳基础夯实社会维稳根基
强化基层维稳基础夯实社会维稳根基
——关于做好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农村稳定工作出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的需要,自去年以来,天全县认真总结过去农村稳定工作的经验,全面开展了乡镇维稳工作中心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0个乡镇完成了中心建设,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其余5个乡镇正在建设之中。本文对我县基层维稳工作做法作粗浅介绍,并就做好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主要做法
为创新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天全县把“乡镇维稳工作中心”建设列入贯彻落实县委、政府“122”、“1243”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夯实农村维稳基础的有效载体,按照“县政府统筹、县委政法委牵头”的总体原则,成立了全县整合乡镇维稳资源领导小组。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天全县关于整合全县乡镇维稳资源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办法等,对本乡镇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建立了集维护稳定、综合治理、信访接待、民间协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为一体的“维稳工作中心”,通过抓组织、抓职能、抓硬件、抓运作,形成了新时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合力。
1、抓组织建设。关键是理顺领导关系、明确构成部门、落实工作人员,有效整合维稳、公安、司法、信访、民兵预备役、城管等优势资源,规范运作机制。一是在领导机制上,实行双重领导。乡镇维稳工作中心在县委维稳领导小组以及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维稳工作,同时分别接受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二是在部门构成上,实行统分结合,各司其职。乡镇维稳工作中心由乡镇综治办、人武部、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警务室)、防邪办等部门组成,也可结合本乡镇维稳工作实际,将其他涉及当地重要维稳工作任务的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到维稳工作中心。整合到维稳工作中心的各部门实行单独挂牌,合署办公。维稳工作中心的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职,并协同配合中心其它部门处理维稳工作相关事务。维稳工作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中心日常工作,对中心组成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三是在人员结构上,维稳工作中心主任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担任,副主任由派出所所长、分管安全副乡(镇)长、人武部长担任。中心办公室主任固定一名业务能力强,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担任,或由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工作人员由乡镇维稳干部、综治、人武专干、安全员、司法、信访、防邪工作人员和警务室派驻民警等组成。整合到中心的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职,并协助配合中心其他部门处理相关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除接受中心统一领导外,同时也受县级主管部门的领导、管理和指导。为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县还规定了常驻中心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3人,大的乡镇不少于5人。相关的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供给关系仍维持原有体制不变。
2、抓职能建设。维稳工作中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日常维稳工作。负责协调化解不稳定因素和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处置一般性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全面了解掌握本乡镇维稳工作动态,建立不稳定因素台账,负责提出本乡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意见;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内各单位、村(社区)、组维稳组织、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维稳工作,对基层维稳人员开展培训;配合上级和相关部门开展辖区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调查研究涉稳重大问题和维稳工作新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每半月排查分析上报1次辖区内不稳定因素情况,每月开展1次治安形势分析,重大涉稳信息随时报告;对县委、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交办的涉稳事项和信访案件负责进行化解和处理,并对乡级责任单位和村、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3、抓硬件建设。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置、统一资金使用、统一制度、统一工作流程“五统一”的要求,加强维稳中心硬件建设。一是在建设标准上,中心办公用房面积不小于120平方米,基本办公设备齐备。有条件的乡镇可将中心办公场所设在乡镇办公楼或司法所内,整合利用现有办公设施开展工作;不具体条件的乡镇按照规划要求在2008年启动中心基础建设,2009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新建中心的基建、装修及办公设施经费控制在25万元以内,改建的控制在15万元以内。二是在经费保障上,中心建设经费除由司法、公安等部门争取国家、省有关专项资金外,不足部分按市、县4:6的比例配套经费。县财政对中心正常工作经费和特殊维稳经费予以保障,对村、组维稳工作人员和维稳信息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4、抓运作程序。具体做法以我县城厢镇为例,该镇维稳工作中心建立了“信息获取、立案登记、分流处置、及时办理、后续报告、结案销账”等6个环节的运作程序。一是信息获取。镇维稳工作中心主要通过领导交办、来信来访、基层反映和主动排查获取信访、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纠纷等涉稳信息。二是立案登记。镇维稳工作中心办公室对涉稳信息进行统一立案登记,对信访案件、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纠纷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分流处置。镇维稳工作中心办公室受理事项后,及时将情况通报事发地单位、村(社区)、组等基层维稳组织,并根据受理事项的内容把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包案领导和具体的责任人。四是及时办理。各责任部门和事发地单位、村(社区)、组在接到维稳中心交办的事项后,明确具体人员进行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由镇维稳工作中心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化解。超出镇职能部门权限难以调处的,镇维稳中心报告镇党委、政府协调解决。五是后续报告。责任部门和村(社区)、组在办理完维稳工作中心办公室交办事项后,向中心办公室书面报告办理结果。对上级交办事项,办理完毕后由中心办公室及时上报结果。六是结案销账。镇维稳工作中心办公室在接到各责任部门办理完毕的报告后,通过复核、审查、回访,对符合结案条件的应及时予以结案销账,并将相关资料立卷存档。
二、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维稳工作中心的建立,完善和构建了条块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不稳定因素排查网络,进一步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和调处化解力度。维稳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宣传员、稳定信息情报员、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抓早、抓小、抓苗头”的效果和作用十分明显,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一批上访老案,实现了“问题不过夜,小事不出村,难事不拖拉,矛盾问题得到解决”,有力夯实了维稳工作的基层基础。
1、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党群、干部群关系。维稳工作中心统一设对外服务窗口,通过“受理、分流、调处、督办”一条龙服务,方便了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克服了过去少数工作人员遇事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解决了群众办事难、有事找“一把手”的敝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方法得到了明显改进。
2、整合了资源,节约了行政成本,夯实了农村维稳工作基础。维稳工作中心的建立,有效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职能资源,充分发挥了每个乡镇干部的作用,节约了行政成本,保持了机构不散,人员不乱,工作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较好地解决了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能办成事的问题,夯实了农村维稳工作基础。
3、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乡镇维稳中心建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维稳工作的领导,整合了各种资源,明确了各部门的维稳职责,健全了规章制度和科学的运行机制,落实了责任,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作用,形成了大维稳工作格局,使群众反映问题、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问题及时得到化解,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明显减少,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例如,我县城厢、多功、仁义等试点乡镇实现了零上访、零刑事案件。群众普遍反映,“现在的干部水平高了,管事了”。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对策 从总起上说,我县建立乡镇维稳工作中心是新时期社会维稳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其经验得到省、市政法委、维稳办等领导的充分肯定,有效解决了“中心”是什么?“中心”干什么?“中心”能为老百姓解决什么等问题。今年年初,甘孜州、巴中市政法委先后组织维稳系统干部到我县考察学习维稳工作中心建设,从中说明了我县的做法是成功的、有效的。但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心建设仍存在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经费有待进一步落实解决等问题和不足。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要强化基层维稳基础,继续加强乡镇维稳工作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政府“1243”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中心建设,着力从源头抓起,在实效上下功夫,真正把中心建成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 不断夯实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基础。据此,在今后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高度重视,夯实基础。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维稳工作中心建设工作,充分认识中心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这一主线,把中心建设摆在乡镇工作的突出位置,与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灾后重建和移民大会战、农村改革、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谋划,整体推进,以更有力的组织领导、更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更及时的督促指导,确保2009年底全面完成我县余下5个乡镇中心的建设任务。继续加强维稳干部锻炼,夯实农村维稳工作基础。这一点我县城厢镇有成功的做法。该镇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要求,抽调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同志到中心锻炼,通过锻炼,镇计生专干徐小刚、镇民政员杨秀悯被增补为镇党委委员。大坪乡任家村村官高涛也是在城厢镇维稳工作中心锻炼后走上“一村一大”岗位的例证,从目前来看,我县仍有不少机关干部、“一村一大”在中心从事维稳工作锻炼。因此建议: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为抽调锻炼的同志搭建成长平台,给锻炼同志加压提要求。一是要躬身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县就做好新时期维稳工作的重要文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的敏锐性。二是要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重要文件以及领导讲话精神,尽快适应中心的工作,同时要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加强对新时期维稳工作政策及相关法规的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结合的办法,适时对乡镇、村(社区)、组干部、中心人员和民间纠纷义务调解员进行培训,重点学习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法、森林法、信访条例等各类法律法规,提高维稳干部的综合素质。
2、规范运作,强化管理。各级有关部门要指导乡镇按照《雅安市乡镇维稳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细则(试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中心组成部门的职责、任务,按照“信息获取、立案登记、分流处置、及时办理、后续报告、结案销账”的程序规范中心运作,建立和完善接待受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排查分解制度、归口办理制度、共同办理制度、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值班制度等工作制度,分类管理中心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构建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同时,要本着“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方便群众”的原则,深入开展“一站式服务、三级调处、义务调解、四级联勤、驻村代办、四道防线、AB岗工作、服务承诺、绩效测评”等工作,规范中心运作机制。建议:一要在四道防线建设上下功夫,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遍布到户的快速反映维稳工作网络机制。二要在完善AB岗工作制上下功夫,确保中心办公室24小时面向群众开放,做到“有事必接,有访必接”。三要在完善维稳工作督查制度上下功夫,做好已受理事项的办理情况督查。重点督查受理事项是否进行了及时移交和调处。四要完善维稳工作信息反馈制度下上功夫,确保事项办结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告知当事人。乡镇党委、政府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使中心的运行机制更趋规范。
3、履职尽责,力求实效。乡镇维稳工作中心要充分发挥预警、化解、统筹、督办等作用,在规范运作基础上,对所分流的纠纷、矛盾进行全程督查,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建成的中心要加大信息的搜集、研判、上报力度,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建立、健全三级调处、义务调解员机制,全面推行驻村(社区)代办制,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理,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和稳控,重大事项的督查、督办,以及配合上级和相关部门搞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在创新机制、化解矛盾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在维护一方稳定中的作用,做到“小事不出中心,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要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形成齐头并进、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4、严格管理,廉洁自律。一是县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和规范中心经费的管理使用,确保省、市、县下拔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中心的建设经费和日常运作经费要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做到账实相符。同时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心建设投入、日常运转经费的财务管理,切实解决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为此建议:有条件的应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对基层维稳中心实行单独会计核算。无条件的可以维持乡镇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但对乡镇维稳中心的所有收支必须设置专门的会计账户,把维稳中心的会计业务从乡镇其他运行经费中分离出来,以便将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乡镇维稳中心一定会计期间的建设投入规模和运行成本。对以上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还存在实际困难的乡镇,“中心”要安排专人兼职登记财务收支台账,把“中心”建设投入和日常运行支出分别详细登记在台账上,并定期汇总,逐步过渡到分账核算上来。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按季向中心主要负责人提供财务收支详细信息。二是在中心工作的同志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要求,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把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
(作者
李琼会)
(感谢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学习与调研》于2010年刊发此文,评为“天全县2009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