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三化原则创新机构编制工作
坚持“三化”原则创新机构编制工作
常宁市委编办副主任黄松林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机构编制的配置、管理和监督模式必须不断适应发展潮流。因此,创新机构编制工作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机构编制创新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以市场化要求科学配置机构编制
第一,在机构设置上,要变个体要求为市场需要。要彻底革除主要依据某一单位甚至某位领导的要求来设置机构的做法,应站在市场的高度进行机构的增减、撤并和整合。比如地方县(市区)的移民局、煤炭局、旅游局等,从上下对应的角度来说可以设置,但对于没有移民任务和没有煤炭及旅游资源的地方来说,就没有必要设立这些机构。第二,在编制配置上,要变个人需要为岗位需要。一直以来,许多单位都存在凭个人就业需要而要求进编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和行政成本增加的严重后果。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要变个人需要为岗位需要。首先要由工作需要来决定岗位编制。一个单位要定多少岗位多少人员,要依据工作的需要量来确定,而不是单位想进多少人就进多少人,更不是要求进编的对象想进某单位就进某单位。其次要根据岗位需要确定所进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专业等结构比例。最为重要的是要依据具体工作岗位的需要,缺一补一,凡进必考,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
二、要以法制化手段规范管理机构编制
首先要坚持有法必依。在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出台以前,机构编制管理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是严重存在的。该条例实施一年多来,这种随意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依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就要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按照《条例》、“五不准”和《暂行规定》的要求,规范机构编制的管理行为。其次要坚持执法必严。在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过程中,无论是面对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面对上级还是下级,无论是面对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要始终坚持一个“尺码”,只有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管理才能真正到位,才能得到公众的拥护和信任。再次要坚持违法必究。对机构编制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认真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否则,就无法杜绝在机构编制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三、要以多样化措施严格监督机构编制
首先要实行内部监督。一方面,机构编制部门要强化机构编制监督职能,将监督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主动进行查处,力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党委政府对机构编制部门的约束,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自查自纠制度、公开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约束作用。其次要实行外部监督。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制度,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再次要实行联合监督。要建立机构编制与人事、财政、组织等部门的相互制约的联合监督机制。核定人员和工资,列入财政预算核拨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等手续,都必须坚持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编制限
额内。要创新实名制管理,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联网,强化联合监督机制。
第二篇:坚持三化互动
坚持三化互动 不断壮大县域实力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东胜,经济落后,生态恶化,是典型的贫困地区,许多东胜人设法迁居他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东胜区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发展自我,经历了以农牧业为主,到以实现工业化为主,再到以发展城市为主的奋斗之路。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坚持抓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并举,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互动,走出了一条符合东胜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一、东胜区发展的主要成绩
——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居前列。2008年,东胜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90亿元,财政收入预计完成75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866.7倍和1453.5倍,年均增长分别为25.3%和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22500元,是1984年的42.1倍,年均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7600元,是1978年的51.7倍,年均增长14.1%。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是1978年的2482.3倍。三次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22.7∶43.9∶33.4调整为目前的0.1∶40.3∶59.6。在煤炭、绒纺、建材、林沙、煤化工、电力等行业形成一批支柱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0户,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0%。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了70%。地区综合实力稳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首位,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规划从零起步,控制性规划覆盖面达到100%。城区面积由1978年的1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67平方公里。城市供水管线延伸300余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万吨,市区集中供热面积1057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总里程达424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平方米、10平方米和2平方米增加到20.2平方米、34.7平方米和35平方米,拥有城市大型休闲活动场所20余处。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经济工作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人口转移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业人口逐年减少,生态环境不 1
断改善。2007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8900万元,是1978年的12.5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为6%。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28%和85%,分别比197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和70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十五”以来,教育累计投入20多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25所,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近1200名,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普及了农村12年义务教育,全部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籍参合率达到90%。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近6000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水平,开工建设廉租房1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
今天的东胜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前列,并获得了“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佳区”、“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二、东胜区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城市,全力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
2001年,东胜随着撤市改为东胜区,由县级市和盟府所在地变为地级市府所在区,特别是鄂尔多斯市整体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东胜区重新定位。由于规划滞后,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区规模小,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东胜区明确提出了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路,以发展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2007年,5年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发展“拉大、补欠、崛起”三步走的目标。
以科学规划为指导,高起点打造城市核心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聘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设计机构和专家学者制定规划、设计城市、指导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尽量使城市各种要素布局合理,整体功能协调配套,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引领和调控作用。
不断完善城区功能,高品位打造城市核心区。按照拉大城市框架的构想,拓宽发展空间。积极实施旧城区改造,全面启动铁西新区,全力支持康巴什新区建设,按照补欠、提升的要求,高标准完善城区的新功能。着力构筑城区路网体系,拓宽改造延伸主次干道,对城区四大出口进行改造,建设环城路,打通断头路,形成公路铁路并进、高速快速贯通、环网相连的立体交通网络。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与城市特色相协调、城市定位相一致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将文化渗透到建设中,在提升城市素质中实现城市崛起。
提升城区管理水平,高素质打造城市核心区。在城市管理中牢固树立了“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思想,从实现全方位管理出发,不断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城市管理中推行“一支队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将精细管理引入到城市管理当中,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突出以人为本,将方便、快捷、高效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使硬件建设服从软件管理,服务经济发展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结合起来,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力鼓励引导发展民营经济,以工业立区,以第三产业强区,注重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发展机制。
从“九五”以来,东胜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让民营经济坐正席、唱主角”的口号,并按照“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以存量带增量,激活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力,使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非公经济实体从“九五”初期的几百户发展到目前的2万多户,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经济份额在经济总量中占到70%以上。除国家政策性国有企业外,其余几乎全部实现民营化。
工业经济重点抓好做大做强。东胜区坚持“工业立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核心的煤炭、绒纺、建材、林沙、煤化工、电力工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目前,东胜绒纺产业的市场份额约占世界的30%、全国的40%,初步实现了打造中国绒纺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的目标。
第三产业重点抓好上档次广辐射。东胜区坚持“三产强区”,立足区域中心城区的优势,利用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结合资源富集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鄂尔多斯市大文化、大旅游、大运输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全市的文化产业、旅游消费、物流配送、金融商贸“四个中心”,实现了服务业的提质提效,形成以东胜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确立了区域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
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东胜区注重企业家队伍的培养,把组织体制的优势与市场机制的优势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改制、发展大企业中,为企业家保驾护航。在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扩张中,为成长中的企业主解除后顾之忧。先后培育出鄂尔多斯、伊泰、万正、东方路桥、兴泰置业等本土企业,为东胜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行农牧区转移收缩集中,加强生态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
东胜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从“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先后实施了生态扶贫等多项扶贫工程,努力实现解决农牧民问题从减少和转移农牧民找出路。通过宣传教育、职业培训、就业引导、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移民新村、跟踪服务等项举措,加快了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的转移步伐。目前,在东胜区53万人口中,农村常住人口已由“九五”末的6.8万人减少到不足3万人。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步伐。率先于1999年实施了“禁牧圈养”,推进整村整社搬迁,试行土地、草牧场流转制度和城乡统一的户籍改革制度。充分发挥城市的吸纳作用,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实际,鼓励集中经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休闲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通过项目实施和生态保护,东胜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初步形成了农村牧区生产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逐步恢复、农牧民生活日渐宽裕的良好局面。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和培育了50多家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启动建设了劳动力培训就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园区。实现了有就业要求的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动态就业。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工程,建立起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平安东胜建设。按照平安创建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深入推进“平安东胜”建设,实施了“大调解、大巡防、大技防”三大品牌工程,“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成效显著,网格化警务巡逻工作深入推进,技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
努力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市民休闲、娱乐等公益设施建设,扩建了人民公园,新建了铁西公园、西山公园,新增了区政府广场等10多处大型活动场所,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了自治区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了“广场消夏文艺演出”、“和谐东胜·市民文化大讲堂”等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第三篇: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握学习重点,丰富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拓宽学习载体,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紧扣工作实际,定位明标上高度。我们着重明确了四项目标:通过创建努力使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达到变革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铸造团队精神、塑造良好形象。为实现这四项学习目标,着力在提升组工干部五种能力上下了功夫:一是勇于自我超越,提高突破自我能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鼓励每名干部勇于承担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赶超的标杆,使大家在追赶先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二是改变心智模式,提高行为决策能力。深入开展“组工干部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王彦生、海小平和陈瑞祥精神,通过主动反思、领导点评、案例讲解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修养,做到知事有正见,谋事有正思维。三是建立共同愿景,提高才智发挥能力。把“求真务实、用心细致、快速高效、开拓创新、业创优异”的目标要求作为共同愿景,使全体干部在这个共同愿景的引领下“目标同向、事业同为、业绩同创”。四是突出团队学习,提高整体协作能力。主要围绕如何尽可能完美的做好各项工作,经常搭建平台,让大家敞开思想,交流看法,集思广益,最大程度的做好各项组织工作。五是强化系统思考,提高工作谋划能力。坚持学思并重,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麻雀”解剖,帮助大家从中学习系统思考的方法,增强系统思考的能力。
创新方法载体,狠抓学习求深度。坚持以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地推进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精心抓好三个学习。一是抓好组织共学。始终坚持“周五集中学习日”雷打不动,组织干部重点学习政策理论、上级精神、经济社会发展、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开办了“周一夜校学习班”“组工业务论坛”“一小时业务课堂”,适时安排组工干部命题辅导,促进了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抓好团队互学。将部机关干部划分成组织、干部和办公室三个学习团队,由分管领导组织每个学习团队每两周开展一次学习讨论。开展课题调研活动,培养集体协作意识。三是抓好个人自学。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天读书看报一小时,每年至少记2万字的读书笔记,精读2-3本好书,撰写4篇心得体会。经常为干部购置各类书籍,组织干部参加“组工干部读书月”活动和“读好书、强素质”活动,在全部上下形成了人人读好书、学经典、强素质的浓厚氛围。
完善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强力度。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通过建立完善保障机制,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由集中活动转化成经常性工作,推进了学习制度化、长期化。建立责任机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每季度在部务会上听取一次创建活动开展情况汇报,进行宏观指导;常务副部长直接抓,每月及时安排学习工作,认真开展学习活动,督查落实情况。建立学习机制。先后建立了学习内容周安排、学习情况月报告、学习效果季检查和学习绩效年考核等制度,做到学习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季度有抽查,切实保障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第四篇:三化工作
某某公司在“三个创新”、“三化”活动推动下
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012年以来,某某公司紧紧围绕子集团 “三个创新”、“三化”活动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子集团相关部署加强活动开展力度,切实做到与“四大工程”以及“创先争优”工作相结合,专人负责与全员参与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集中化管理与差别化管理相结合,使公司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提升。截止到6月底,公司共完成销售收入5300余万元,实现产值4500万元,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稳步推进
扎实开展
自开展“三化”、“三个创新”活动以来,某某公司积极创新思维、解放思想,严格制定各项活动计划,认真组织、严格落实,并依据子集团合理化建议活动方案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通过级级宣贯、层层落实,使“三化”、“三个创新”活动观念深入到广大职工意识当中,掀起了广大职工参与的热情,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落实的新管理模式。2012年1-6月份,广大职工踊跃参与“三化”、“三个创新”活动,提出关于管理提升、节能降耗、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多项合理化建议,其中自制冷却液喷水管;工件托盘制作;节流阀改制;门板铝型材定尺采购等合理化建议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提升了管理水平,为公司实现资金节约数十万元,使公司为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生产”的步伐更加稳健向前。
另外,公司有力结合“创先争优”、“劳动竞赛”等活动,在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开展“赛成果、比奉献”活动。2012年伊始,公司得到某某公司客车新型校车门板任务,制作难度大,且某某公司要求每天供货70-80块门板。由于恰逢年底,公司订单多、任务重,因此门板生产受到巨大压力。为保质保量完成门板生产任务,确保某某公司门板市场,公司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同生产一线人员组成突击队,两只突击队实施倒班制,寒冬腊月他们是忘我生产,干的热火朝天。突击队的任劳任怨、朴素作风受到广大职工的赞扬,把“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推向了高潮,在全员职工的辛勤劳作下2012年1-6月我公司实现产值45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0%。
二、研发新产品
改进旧工艺
在“三个创新”、“三化”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过程中,公司技术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同公司销售部沟通交流,掌握市场动态,研判市场需求,紧跟市场技术“风向”,整合资源,凝聚技术力量,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2012年4月,技术部根据市场需求利用清明节节假日三天休息时间,开发出校车安全门踏步,该产品较之前的平摆式踏步更加平稳、美观、安全、耐用。该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就得到某某公司、某某公司、某某公司等大型客车厂家的青睐,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获得近600套订单,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余万元,且各客车厂家在下半年有更加旺盛的需求,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在工艺改进方面,技术部全面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模式,积极投入到工艺改进项目当中。在继门板型材改进项目后,技术部再次提出对内摆托盘焊接工艺改进,提出用拉铆母代替托盘焊接螺母,此方案的改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量节约了资金,预计全年将节约资金十余万元。多项工艺改进为公司完成全年节约指标及“四大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探索销售新模式
在“三个创新”、“三化”活动的有力开展下,销售部积极以“思维创新”为指引,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开拓新市场。同时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制定了“细分市场、差异化营销”的方针,并推行领导负责制,对销售各片区由公司各领导分区负责,切实加强了销售管理力度,提升了管理水平,凝聚力了销售人员的战斗力,提高了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广大销售人员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从单一销售思维定势模式转向全方位销售思维模式,大大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打造一只销售尖兵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打开了新局面。
2012年伊始,公司及时抓住了校车市场,实现大批量校车门板订货,同时根据宇通市场需求及时开发了校车安全门踏步,实现了校车系列产品配套化,目前在校车门板及安全门踏步配套上我公司已占据了主要市场,站在了校车门板及安全门踏步开发的最前沿,成功创造了 “校车经济”,为进一步拓展校车市场铺平了道路。
此外,2012年5月份,销售部在公司领导带队下同某某公司厂家加强沟通与交流,掌握市场动态,一举拿下某某公司等厂家共1000台车军方订单。此后公司又一鼓作气拿下某某公司公交车订单450台,某某公司公交车100余台等等。截止到6月底,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53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指标夯实了基础。
相信2012年下半年在子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在“四大工程”、“三个创新”、“三化”活动的有力开展及某某公司公司全员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管理水平定会有新的提升,生产经营定会有长促的发展,为尽快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石。
第五篇:坚持改革创新 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 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安徽省芜湖市编办事迹材料
时 间:2008年12月05日
作者:中国机构网
来 源:中国机构网
芜湖市地处安徽长江经济带的中段,素有“皖之中坚、长江巨埠”的美誉,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谱写了“中部崛起、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新篇章。芜湖市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在大局中行动,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从2001年以来,连续5年被省人事厅、省编办评为“全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集体”。
一、强化管理,勇于创新,以制度建设立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坚持把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四用”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强化机构编制的“龙头”作用,建立“严格控制、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手段。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五不准”、“七个不得”等制度和要求,形成了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原则上不讨论机构编制事项,由编委会一家研究决定的良好工作氛围。1986年起,该市就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把编制管理卡作为机关、事业单位调配人员、任免职务、核定工资基金的凭证和检查编制执行情况的依据。1990年,又以人事计划为调控手段统一管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进口,人员调动实行“三把关”制度,即人事部门一把人员身份关,编制部门二把机构编制关,编委会三把最终决定关,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000年市委出台了《芜湖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将机构编制的审批权限和办事程序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规范开展事业法人登记年检工作,事业单位登记率、年检率均达到100%。
创新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实行事业单位进人计划审批制度。自2002年起,该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直实行计划管理和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市编委会根据编制空缺及单位申报情况,在每年第三季度审批下一事业单位进人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可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二是首创机构编制预报审核制度。2006年市编委制定了《芜湖市机构编制管理预报审核制度》,规定凡属机构编制管理的审批事项,一律应先向编制部门进行预报,阐明依据,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正式行文报市编委会研究。该制度充分发挥了编制部门的指导、协调、把关和监督作用,各类申报事项比以往减少70%以上,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三是建立党政群机关工勤人员聘用制度。芜湖在全国较早进行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改革,工勤人员一律采取不入编制,占编聘用,合同制管理的方式,彻底打破工勤岗位“终身制”。
严格督查,确保改革成果。坚持每年对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职能履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制定了“12310”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规程,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切实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
密切协作,形成管理合力。市编办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以编制管理为龙头,实行干部配备,录用调动、工资核定、核拨经费一条龙管理,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二、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以体制优势促发展优势
市编办充分发挥职能,积极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工作,着力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不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集聚发展优势。
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党政机构改革不断深化。1998年,以理顺工业管理体制为目标,对八个工业管理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整合为三局一办,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又撤销三局一办,职能收归政府相关部门。2002年,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全面进行党政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构由65个减少到46个,精简29%,市级行政编制由2167名减少到1517名,精简30%,分流人员1160人。2005年,以强化政府宏观指导、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为主要内容,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安全生产监管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改革,市政府机构进一步缩减为32个。通过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政府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以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显著。继圆满完成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后,该市在2004年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又率先启动了第二轮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在领导体制上采取“主官合一、交叉任职”的办法,乡镇领导职数由122名精简到68名。镇政府统一设置4个综合性办公室和2个事业单位,乡镇行政编制由改革前的1998名减少为1331名,精简33.3%,全市乡镇事业站所由367个精简为46个,精简87%,乡镇事业编制由1650名精简为1036名,精简37%,连续七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实现负增长,中央编办、省编办调研后对芜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今年,该市又全面启动了第三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在乡镇机关运作中推进“效能建设”,在为民服务上推进“全程代理制”,在事业单位运作管理模式上推行“花钱买服务”,在转变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上,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新农村建设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以事业发展为目标,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2007年,芜湖市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市、县、区1千余家事业单位,3万多名职工同步进行改革,按照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产业化类三种类型分类进行改革,重点抓好以转企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以区划调整为突破口,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2006年,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在三山区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一是统筹党委、政府机构设置,合理调配职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综合设置党政工作部门,成立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业局等11个党政工作部门,数量比其他各区少近三分之一;二是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减少领导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区委试行常委负责制,不再设专职副书记职数;三是精简人员编制,全区行政编制共96名,比其他区少一半以上,各部门人员实行“一人多岗,一人多职”。新的管理体制使执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三、优化环境,提高效能,以卓越工作创新体制机制
芜湖市编办以打造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大机构编制整合力度,优化政务环境,促进效能建设,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推陈出新。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亲民政府。2000年,芜湖市率先在省内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政府提供便民服务的窗口。为进一步提升中心“一站式”服务水平,2007年,又创新开展了行政审批 “两个集中”工作,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集中到一个科室,再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两个集中”工作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中心45个部门490个审批项目的平均办结时限由原来的36天压缩到现在的3.2个工作日,极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办事。
规范招标采购管理,打造阳光政府。为加强对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管,树立政府公信力,芜湖市于2004年创建了市政府招标采购交易中心,按照“管用分离”的原则,将政府公共物品采购、工程建设招标全部纳入统一的、透明的、竞争性的招标采购体系中运行。管委会办公室采取“机构常设、人不常任”的新机制,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派驻人员,定期轮换,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的公正、透明,优化了市场竞争环境。
理顺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打造法治政府。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区为主”的模式,分级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将涉及城建、公安、环保、工商等部门城管领域的10多项行政执法职能整合后,授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变多头执法为一个部门集中执法,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
多年来,芜湖市编办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市委、市政府严把机构编制关,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多次被市领导称赞为一支勤奋敬业,具有战斗力的队伍。今后,他们将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机构编制工作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