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指导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指导
一、选择题
(一)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二)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二、综合题
(一)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二)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4)答题要踩点,阅卷采取流水作业,阅卷老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答题是否规范,是否“踩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
(四)地理考试中考生常犯的错误
①审题不到位,不理解,不全面。题目没看完就开始作答。
②读图和提取资料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
③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设问重点,导致答非所问。
第二篇: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一(1——4单元);必修二(1——4单元);必修三(1——4单元)。重点集中在必修一与必修二。
二、试题难度:易:中:难7:2:1(学业水平考试难度)
三、试题要求:
1、单选题30个,每个2分,共60分
2、综合题50分
四、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三篇: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09-2010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注:第一章和第二章占20-30%
第一章:
1、天体系统的结构(P3)
2、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P13-20)
3、地球上有生命的基本条件(P6)
4、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8-12)
第二章:
1、热力环流(P30)
2、气压带和风带的颁布及成因(热力和动力原因)(P34)
3、季风环流(P38环流图、分布、类型、成因)
4、季风活动带来的影响(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5、了解天气系统过境时的特点及成因(P41-43)
第三章:
6、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水循环、大气环流、生物循环(P85页)、地壳物质循环(P72)
7、洋流分布模式图(P57-58)
8、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P61)
9、流水作用与地貌(P77-78)
10、降水的季节变化与旱涝灾害
11、河流与聚落分布的关系(P81)
12、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P92)
13、洋流(分布的判断)寒暖流的判定。利用等温线判断洋流所在半球及性质
1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与风向的关系(P57)
15、河流地貌,河谷的地貌发育过程(P77)
1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修建水库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下渗的影响因素等(P55-56)
第四章:
1、地貌: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重要的地貌类型
2、地壳水平运动产生褶皱,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块状山地的形成第五章:
1、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知道如何判定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注意山地的基带是由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的;判定
大致在什么纬度位置;向阳坡及背阳坡的判断;基带的气候类型;山地自然带的影响 因素因素(纬度、海拔)。
地理填充图册精典例题:
P1,2;P2,4;P10,4;P14,1、2P15,5;P19,3、4P20,2;P25,4;P27,3;P28,1;P34,5
第四篇:高一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学生怎样学好地理
“文难地理,理难物理”,地理一直是文科学生一门难以功克的学科,制约着同学们前进的步伐,其实,学习地理并非想象中那样可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地理也会轻松自如。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学习地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掌握地图学习方法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的学科,地图可以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或叫地理信息),学会用地图,会使你的地理学起来很轻松;在考试中地理题常常伴着地图一起出现,无图不出题是现在地理学科高考的特点。所以学好地图尤其重要,怎样才能高效地学好地图呢?可有“五多学图法”即,一多看,二多背,三多画,四多查,五多想。多看就是把地图当成“小说”经常看,反复看,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多背就是要每天早读,把典型区域图的知识点牢记在心;多画就是要把铁路线、区域图等画在纸上画,熟画成诵,刻在脑中;多查就是在遇到自己百思不解的难题时,积极去查地图册、查阅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与记忆的过程;多想就是当看到一幅区域图时,就尽可能从地理区位角度去思考分析。要做到书本知识地图化,把地理知识和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要坚持、有耐心,地图就一定能学好。
二、善于总结归类,学会知识迁移
地理知识很多,命题方式也很灵活,不像政治、历史一样很多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可以找到,地理的学习,说到底就是一个方法的学习,所以地理成绩的提高必然要求掌握方法与技巧。错题的整理总结归类和知识的灵活迁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会总结归类就是要用好错题本,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搞清楚正确答案的合理性,整理完之后还要从头到尾经常看。地理综合题的答案具有格式化、类型化的特点,又往往和课本知识紧密相连,所以在学习中要善于总结每个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区位条件或影响因素,并对照课本找准知识的对应点,以后凡是这类问题,就可运用这种模式“因题制宜”并结合具体的地理背景加以改动,就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三、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批注和整理
批注是指在进行阅读时,对知识内容进行感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其好处在于:在形式上,它能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作用上,它能够在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感知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地激发其个性思维。地理高考综合题的评分标准主要是采点给分,这就要求在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把重点字词勾画出来并重点记忆,同时在学习和做练习的过程中加以利用。
通过老师对知识的传授、讲解、分析,学生对重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除了必要的作业与练习外,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反思。归纳是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以形成掌握知识的体系;整理是对知识取舍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中重点的进一步提炼的过程,这样学习的重点将会更突出;反思是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是对某类问题再认识的过程,这将会更好地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上课要认真听讲
不要指望着上课睡觉而课下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绩,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课堂上认真听课了,真正理解了,课下就不用再费大力气去自学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五、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
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
六、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同学们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七、建立自己的学习理念与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但学无定法,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照搬。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做到专注、高效、从容、自信。专注就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读书就是读书,背诵就是背诵,听课就是听课,写作业就是写作业,一心一意干好一件事;高效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能干最多的事,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晨读默记,即读书时尽量不出声,而是边看边思考记忆;从容就是要有主见要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别人的为我所用,不能早读时看到别人读英语,你也撂下地理而去读英语,你要了解自己的需要,做从容的自己;自信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考好了是水平,考差了是意外,相信自己成绩会很好,而且会更好,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面对困难,永不退缩,不可过分自卑,也不可过分自负,自信昂扬,笑对挫折,笑对人生。
所有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勤”字之上,要勤读书,勤读图,勤思考,勤做题,勤总结,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相信你的地理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五篇:高一地理学法指导
高一地理学法指导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地理是研究人
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
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
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
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
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
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兴趣+天赋+地图+理解+总结=成功的地理学习者!祝你成功!温馨提示: 1.做好计划把初中地理课本复习一遍,整理知识框架,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2.多看世界和中国的政区图能够识别各国和各省区轮廓,地形图上识别山脉,河流和湖泊 3.留心观察身边的地理,如:从现在开始白昼时间的变化,日出方位、时间和日落方位、时间的变化,一月内月亮形状、方位的变化等,并对以
上观察做好记录。
4.买一个小地球仪,注意观察世界的国家及重要的经纬网
5.每天注意收听新闻和天气预报。
6.多和父母进行探讨,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思路。
二、抓“概念”重“消化”,抓“原理”重“理解”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对于地理原理,要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
理原理”关。
三、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可以说“无图不成题”。地理学习离
不开地图,所以必须要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
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
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
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
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四、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三人
行,必有我师也。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
围的形成,有助于“问的同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 “讲的同学”
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地理成绩的大大提高,可以说讲得越多理解越透彻。
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