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万民情日记
访谈——发展是主旋律
3月14日周一天气 阴
根据“三万”活动工作安排,今天将与常委会领导梁主任一起,到小悟乡塘角村同村民座谈,面对面访民情、了民意。
塘角村位于小悟乡的东南部,距离乡政府3里路左右,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有208户,840人。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实现了道路通村通户,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状大、每年有4—5万元的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在全县属中上等水平。
经过20多分钟的车程,早上8:20,我们一行来到塘角村。村支书记是一米八的大块头,已在二组门前的水泥道场上迎接我们。座谈会本来安排在道场上进行,由于天气突变,风大灰大,只好改在二组村民刘从良家中进行。
在座谈会上,梁主任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这次全省上下开展“三万”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他说:“今天来,主要是看望大家,听一下基层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执行落实情况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生产生活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敞开说。”
村支部书记刘国初接过话头说:“梁主任,您在百忙之中来看望我们,与大家促漆交谈,我代表村里表示感谢和热烈欢迎。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的政策非常好,实行了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退耕还林都打在卡上,路修到家门口,安全饮水也得到了解决,享党和政府的福,群
众过上了幸福生活。要说就是村级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想请梁主任帮忙我们号一下脉,指点一下迷津……”
村民刘从清说:“现在农村外出务工比较多,留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年幼、老弱病残的人群,做不了重活,劳力有限,受地理和基础条件的限制、制约,一些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利用,如农田缺少机耕路,不能利用机械耕作;再一个农村农田基本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塘堰淤泥多,蓄水能力有限,影响农业生产,在这块国家应该重视,看有什么政策能够解决。”
村民刘胜裕抢过话头,说:“农村低产田严重,抛荒现象多,国家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政策,能不能进行土地整理,实现低产田改造,成片开发,解决抛荒和低产田的问题。”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想法谈愿望提意见,不时还互相争论几句。梁主任一一作着记录,不时插话解答、介绍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特别是针对村民刘胜裕提出的低产田改造的问题,他安排乡政府陪同干部,把国土部门的同志请来,了解相关政策,向村民表态愿意出面,帮塘角及周边村湾进行呼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实现低产田改造,加快当地农业农村发展。
不知不觉时间快到中午12点。在接近三个多小时的座谈中,访谈村民反映最多的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反映了群众真实的想法和心声。村民还对省委决定开展的“三万”活动给予了好评。说:“三万活动开展很及时,对于解决民生很有必要,将会更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啊,多好的百姓啊,国家将会更加加大关注和解决民生的力度,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中午,在村支书家中吃过午饭后,我们送走梁主任。下午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开展了走村入户调查。群众反映最多的还是发展问题。村民刘云华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做销售,儿媳为了照顾二老,去年回乡创业,在家开办了一个来料加工电子厂,长期在她家打工的本地村民有20多人,平均每人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熟练工有的月收入达到1500至1600元,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使群众可以做到离土不离乡,打工种田两不误,在家门打工致富。当我们问刘云华儿媳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时,她说今年想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村里到时出面在附近村湾帮忙联系招些工人。我们留下电话号码,叮嘱她如果招工有困难,可直接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帮助协调解决。村民刘保林向我们反映,他想利用小悟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金银花药材种植业,但一没技术二没种苗,需要得到帮助。我记下他的要求,准备与相关部门联系,尽力所能及帮助和支持他发展特色种植。
一天下来,通过走访、与村民接触交流,塘角村民谋发展想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和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一名驻村的“三万”工作队员,我身感责任重大,能否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真正沉下身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支持和帮助他们谋发展,关键是要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把群众当亲人,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委、政府对我们殷切的希望、期盼和重托。我们工作生活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第二篇:三万工作组民情日记
三万工作组民情日记
12月16日 星期五 晴
黄松墩人的“三万”塘
陈贵矿业集团驻**村“三万”工作组 陈军盘
初冬的黄松墩湾,天蓝地阔,远山一片枯黄。湾子门前的口塘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等条幅格外醒目。
12月16日清早天刚蒙蒙亮,我们陈贵矿业集团“三万”工作组、**村委会一行人,在已被挖开的门口塘底部,或卷着裤腿开挖着塘泥,或挽着袖管挑着泥,或抬着石头……
镇里机关干部下乡帮村民挖门口塘,吸引了远近村民来看“稀奇”。寒风中,村民们热闹地指点着、议论着。
黄松墩湾原有4口门口塘,是该湾200多人的生活、农田灌溉水源。但由于年久失修,塘底淤积严重,库容逐年减小,基本已丧失水源涵养功能,该湾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今年雨水又少,不少田地就因缺水灌溉减产,妇女洗个衣服要跑几里路。”村民黄新忠介绍,“现在湾子里年轻劳力多数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细伢。'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我们打心底里欢迎。”
按方案,黄松墩湾将建成一个65米×20米×1.5米四周护砌并设有洗衣过河的门口塘,在门口塘的左侧将修建一个标准篮球场,并将淤塞多年的黄松墩堰清除500立方米的淤泥,堰坝培厚加高至和门口塘坝持平。工程将增加蓄水2000立方米,将极大改善黄松墩湾生活生产用水的境况。
初冬的黄松墩门口塘工地又湿又滑,一脚踩下去雨鞋要陷进去多半,抬脚都困难。要用原始的铁锤把成吨重的巨石破碎成百余斤的小石头,再把石头抬到1.5米高的塘坝上,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工作组的干部说干就真干、实干。
懒懒的冬日还只是探出大半个头,寒风吹着彩旗呼啦啦地响。由于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我还是看不清楚脚下的情况,抬着沉重的石头一边注意着脚下一边招呼着身边的同志注意安全。踉踉跄跄走过几十米的距离把石头抬上塘坝后,我又招呼着砌匠师傅也要注意安全,并嘱咐他们一定要把砂浆的配比搞准,一定要确保工程的质量,为黄松墩人修一口高标准的“三万”幸福塘。
汗水浸透了所有人的衣裳,沿头发尖往下直滴,在初冬早晨的寒风下晶莹剔透。有的同志双手被寒风“割”出一道道血口,有的手指被磨出了血泡,肩头被扁担磨破,但他们用纸巾包着,仍在抬着石头!“这些工作组的干部真干啊!”今年61岁的村民黄朝文激动地说,这些干部来帮我们修门口塘,我们再也不能靠等和要,我们也要自己动手挖塘,不然会有愧于子孙的。
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几十名村民自发加入到了挖塘行列。已经带着儿孙干了几天的黄朝国老人望着自发而来的村民欣慰地笑了。老人说,累是累点,但挖门口塘是为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的大好事,累一点也是值得的。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幕干群和谐劳动场景,感染了周围所有的村民。
应该说,挖塘堰清淤,现代机械早可以取代人工。机关干部有必要还去肩挑背扛?这个问题一直以来缠绕在我的脑海里,如何借这次实践机会为“三万”活动更好地开展做一点有用的探索呢?
这次矿业集团机关干部参加塘堰整治、渠道清淤劳动,是响应省委决定在2012年元月至3月开展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部署。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过去靠义务和强制手段推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已不合时宜,但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将国家有限的财力与当地民力因地制宜组合,发挥出最大效益?此次深入黄松墩挖门口塘实践一线,就是一次进一步探索农村塘堰建设、管护新机制及管理模式,为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提供经验和探索的一个平台。
让干部到农村一线参加劳动,也有利于增进干群彼此间亲密联系。我想,干部真心为民清挖塘堰,就是在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动员号召,进一步转变我们工作作风。号召同志们走出机关,下到基层、“沉”到基层,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为农民服务的农村事业中来。同时也在传递这样信息:只要干部真情为民,群众就会从心底拥护、支持我们。黄松墩群众黄朝国祖孙三代自发加入挖门口塘行动,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
第三篇: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4月18日,阳光灿烂,春风浮面。早上八点,我办一行五人驱车前往夷陵区分乡镇天鹅池村农户家中进行走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分乡镇天鹅池村村委会,老远就看到村支书在大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天鹅池村共有7个组,此次共要走访507户,因为农户家与家之间间隔太远,我们共分成三天走访,10点钟我们在村支书和小组长的指导下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走访工作。
4月正是耕种的时节,有很多农民已早早下田耕地,所以很多走访就是在田间地头完成的。在距离村委会不远的地方,是一大片油菜地,一位满脸风霜,不到50岁的妇女正在田前除草,当村支书记介绍我们一行的来意后,她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面带农村妇女特有的腼腆,一个劲地说不会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是说现在生活比以前可好多了,也很感谢政府来看大家。
据随行的村支书的介绍,她叫李开梅,丈夫叫吴先军,一家五口人,两个女儿正在学校读大学,丈夫在宜昌市一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所以的农活都是她一个人做的,还有一个婆老妈70几岁了,一身的病,每个月还要花钱买药吃。她家里种有三亩地,由于都是不平整的田,现在主要种的就是菜子、水稻和玉米,田埂边上是种的桑树,每年还可以养一季蚕,收入在五千左右。粮食基本是自给自足。当问及对国家种粮补贴的政策感觉如何时,她说国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三亩地去年补了400多元,钱都打在卡上了,很明
白。当问及她最操心的事时,她说现在什么都好,就是每年的收入太低了,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都要花钱,就想多挣些钱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挣的钱也没有存下多少,到现在现居住的还是土房子。当我们表示会积极帮助她关于种养方面的问题,怎么提高产量,还会找种养植专家在村里组织讲座,教村民怎么把种植效益提高时,她连声说了几次,太好了,太好了。她说,现在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我以后的负担也就越小了。小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和李开梅告别后,我们继续前往下一家,还有很的农户的意见正在等成我们去听取,去解决!
第四篇: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连续几天的朗晴,我的心也象这炎炎烈日一样心焦,想着荆江村一二三组村民的秧脚,在阳光曝晒之下,已成为白田。村民的谷种已破胸发芽,不过两天必须得播下,时间不等人,抽水整田已迫在眉睫。我们三万工作组在走访中获悉这一情况后,顾不上休息和劳累,一起来到荆江村书记刘在良家,协调解决此事。刘书记也不含糊,马上召开村干部会议,商讨解决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拉闸放水;第二套方案使用挖机开挖一道引水渠;第三道方案是用抽水机转水。通过各位代表的一致讨论,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我们再一次到实地察看,最后形成决议:用抽水机转水。第二天,汩汩的河水流进地里,滋润了人们的心田。三月进村入户后,在荆江村的走访中,工作组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谈心,实地查看沟渠排站设施的运行情况,村民向我们反映,该村一二三组是低中之高,水渠年久失修,灌溉基本上中断,农产品种植基本上靠天吃饭,经过实地查看,我们向高黄工作组【水利局】领导反映,协同村干部一起,决定在此兴建一个排水泵,修造一条“u”形导灌渠。目前,导灌渠已基本完工,排水泵正在建设之中。我心里时刻关心工程的建设,期望马上竣工。
在六弓洲、万马、薛桥村走访,最突出的是路的问题,特别是六弓洲村,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台湾岛”,向南接薛桥村的是一条长达两三公里的坑坑洼洼的碎石路,雨后放晴两三天,路面坑里的积水依然能没过车轮,影响村里孩子上学,妨碍物质进出;向西通向万马的路,和向东通向大城池、雷刘村的路也好不了多少。总之是路难行,人怨恨。对于这几条路,我们是深有体会的,有几次下雨,骑车行走在路上,就差一点摔倒。我们三万工作组在沈队长的领导下,协同官薛中心小学夏校长、薛桥村薛书记、六弓洲杨书记、万马村杨书记等,写了关于这四村修路的请示报告,报请白螺镇、监利县人民政府和县三万办,通过努力,终于得到批复,今年下半年正式立项修路。当群众得到消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想:虽说我们是教育单位,拿不出资金来修路,但我们努力为群众办事的心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群众也一定会拥护我们。
第五篇:“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天气:阴
12月30日,寒冷的冬天刮着刺骨的风,我们驻村工作组4人一大早就起来了,因为我们要去位于佛照山脚下的金岭水渠开展挖塘工作了。
吃过早饭,我们换上提前准备好的适于干农活的衣物,并穿上了雨鞋,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始步行登山。走在弯曲的泥泞小路上,我们碰见了不少已开始劳作的村民,有抱着衣物去洗的妇女,也有背着农作物的壮汉,他们都带着微笑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说实话,虽然耳边吹过寒冷的冬风,但他们的微笑让我感觉不到一丁点的寒冷。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来到金岭水渠下的大水池旁,顺着水池往上望,能看到一条宽约1.5米的水沟,里面哗啦啦的流着水,最终汇进蓄水池。我们沿着水沟往上爬,爬到水沟和水渠的交接处,看到已等候在这的王家村村委书记和各社区理事长及几十个青壮劳动力,我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把铁锹,按照昨天我们在现场指定的计划,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路段一直分散到整个水渠。
风呼呼地吹,但同志们热情不减,因为有了热情,再加上我们一直在劳动,身上热乎乎的。忙了好一阵,大家都累了,于是坐下来休息。大家谈到了党的政策好。政府现在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55元的补助,有粮食直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保险等,“我真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毛主席时代政策也好,那时候什么知青下乡、干部进村驻队,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现在一样,但那时给老百姓没得补助和补贴,现在的政策比那时还要好,我真不想死,活100岁我都愿意。” 一位村民这样说道。
确实,近几年来惠农幅度不断加大,农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升。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山葱葱郁郁,平房拔地而起,橘园飘香,果实挂满枝头。不远处的农家小院里,炊烟燎燎升起,小孩尽情嬉戏。从村民的衣着上,从他们的谈吐间,我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憩一会,继续劳作,“嚯嗨、嚯嗨”声在山间回荡。而在此时听来,竟显得如此悦耳。
一天很快要过去了,我们收拾好工具,下山了。再过
两天就要过新年了,愿新的一年里,农村发展的更好,农民的生活更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