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机房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一、机房出入登记
(1)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机房,如确需进入机房,需在网络中心管理人员陪同下进入机房,并做好相应的登记手续。
(2)网络中心管理人员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进入机房,如确需进入机房,必须准确详细登记进出机房的时间及事由。
(3)进入机房前要换上机房专用拖鞋或使用鞋套。
(4)严格禁止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特别是危险、易燃和易爆物品。
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机房应配备专用工作服和拖鞋,并经常清洗。
(2)无论是机房人员还是其他经允许进入机房的人员,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或使用鞋套。
(3)机房内部卫生应每周进行清理,并检查一次门、窗的密封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月对服务器等设备进行内部清洗一次,每月彻底除尘一次。
(5)每年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一次年终检查评估,找出问题,制定解决措施。
(6)为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卫生和工作秩序,不随意乱丢纸屑或其他物品。不得在机房内吃食品、吸烟或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宜。
三、文档资料管理制度
(1)网络中心的所有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口令为绝密资料,由网络管理员和网络与信息中心负责人负责保管,并登记在密码本上。密码本为绝密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泄露内容。
(2)网络系统集成的文档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参数,网络拓扑图、网络布线图、虚网划分、IP地址分配等为网络机密资料,由网络管理员装订保存。不得向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以外的人员透露文档内容。网络系统集成参数变更时,必须及时修改、变更文档。永远保持网络系统集成的文档与集成参数对应相同。
(3)随网络的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携带的说明书、各种文字资料为网络系统的重要资料,必须登记、编号、造册。由网络管理员保存。重要资料只限于在网络中心内查询。
(4)有关网络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合同。上级部门的各种批文,网络管理和配备的各种规则、条例等文字材料,必须留档备案和登记,由资料员妥善保管。
四、设备定期维护制度
季度维护(1)彻底清扫机房内部和周围环境卫生。(2)为机房内所有设备除尘。(3)检查清洗空调系统。
(4)排除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缺陷。(5)检查、测试机房电源工作情况,并做好维护记录。(6)UPS系统的充放电操作。(7)其他检查。换季维护(1)完成季度维护的内容。(2)检查空调,保证无故障,检查排泄水管道。(3)检查各种电缆和导线的固定、走向及通电后温升情况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各种安全设备、防火设备及报警设备。(5)夏季来临之前,检查机房防水、防雷电措施情况。(6)其他检查。针对重大任务的设备维护(1)完成季度维护内容。(2)根据任务要求,重点检查相关设备的工作情况。(3)需临时增设一些设备,事先安装并调试。(4)其他有关设备维护。定期大中修维护(1)连续使用两年左右时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机房设备和机房进行中修。(2)连续使用五年左右时间,对机房及其设备进行大修。
五、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及管理
(1)软件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备份,备份至少保持一式两套,并存放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磁介质库存中。
(2)应用软件、应用数据应根据运行频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备份工作,备份软件和数据应存放在磁介质库存中。
(3)应用软件的源程序除了在磁介质上备份以外,网管员应自己进行备份,以防应用程序发生意外,难以恢复。
(4)为了便于对系统软件进行应用和管理,机房中须备有与系统软件有关的使用手册和各种指南等资料,以便维护人员查阅。其资料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拿出机房。
(5)如需装入其他软件,需经批准(填写《万隆卡系统设备维护(变更)申请》),由系统管理员配合负责安装。
(6)只能使用自己的账户执行系统授权的操作,不得非法获取他人账号,不得将账户借给他人使用或为他人工作,更不应有损坏他人或系统安全的行为。
(7)两月更换一次系统密码,并参照“文档管理条例”做好相关备份工作。
六、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
(1)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使用人员和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2)禁止泄露、外借和转移专业数据信息。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业务数据。
(3)网管人员制作数据的备份要异地存放,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备份数据不得随意更改。
(4)业务数据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要求集中
和异地保存,保存期限至少2年。
(5)备份的数据由网管人员负责保管,备份的数据应在指定的数据保管室或指定的场所保管。
(6)备份数据资料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1)每天使用2个移动硬盘分别对数据进行备份。
(2)每周刻录2套数据光盘。
(3)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分成两组,每天分别将备份好数据的移动硬盘带离公司。
(4)每周刻录的数据光盘,一套交由老总带离公司保管,一套保存到公司的保密室。
第二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精选)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视频展示台、中控台、扩音器、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网络系统、语音教学系统、广播系统及其它电子教学设施。
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各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各功能室、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责任。
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四、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
五、学校信息化管理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责任不变。
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人为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视具体情况由相关人员承担;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
七、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
八、除学生网络机房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课外,学生不得使用学校信息化其它基础设施,必要时在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使用其它基础设施。
九、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或存储器。
十、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员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一、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发给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办公室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办公设备,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相应责任。
三、办公室计算机定人使用,办公室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电脑、偷看他人资料;因教学任务的变更,办公室需要搬动,基本上坚持“机随人走”,特殊原因要报学校批准。
四、不得在办公室利用计算机上网聊天,玩打牌、下棋等游戏或浏览反动、黄色站点。
五、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
六、办公室内不得随意调换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七、机箱后有封条,使用教师不得擅自拆开机箱,如机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添加新硬件,须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专人报告。
八、学生一律不准进入办公室使用电脑,特殊原因需使用电脑,教师必须在场指导。
九、办公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设备损坏。
十、离开办公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网络中心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指定学校网络中心安全管理负责人。
二、网络中心机房是校园网的网络中枢,也是校园网的管理中心,为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转,切实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由学校网络管理员专人负责,严格管理网络机房钥匙,未经允许,非网络管理人员不得私自进入网络中心机房。
三、网络中心机房内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单档案,设备的使用及设置和软件的安装应由网络管理人员负责,并建立有关文字档案资料。
四、网络中心服务器应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以确保服务器安全运行,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时做好中心服务器的上机日志和存档工作,任何人不得删除运行记录的文档,否则追究责任。
五、注意病毒防护,严禁在网络中心机房内玩计算机游戏、下载与工作无关的文档或资料,严禁在服务器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确保网络中心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六、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一旦发现中心服务器有被侵入及恶意攻击的记录,应及时采取措施遏止并向主管领导报告;若发现网上有色情及政治敏感内容,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七、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强磁物品及与工作无关物品进入网络中心机房,建立中心机房值班制度,注意保持中心机房的环境卫生。
八、做好网络中心机房防火、防毒、防潮、防雷击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心机房内温度要保持在路25摄氏度左右,并定期做好安全检查,排除隐患,避免发生事故。
九、网络中心机房内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各类设备、设施实行规范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发生重大故障和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并作好事故分析,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十、网络中心机房提供ftp数据服务器,定期收集、备份教师的各类文档、图片、课件等相关资源。
十一、网络中心机房服务器的数据应定期异地备份,每月一次,确保数据安全。
十二、网络管理员每天离开学校前必须检查门窗户是否关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制度
一、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工作实行校、办两级管理,明确教育信息化领导为主要工作负责人,网络信息管理员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
二、学校信息管理统一领导学校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事务,对师生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员具体协调、管理校内网站和网页信息内容;协助相关部门及时更新、维护校园网主页数据和内容;负责校园网相关信息的审核、编辑、提交和发布;组织各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和培训,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四、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各类网上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更新本单位网站信息,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备份、保存和归类整理;负责检查与监管学校网站的信息,按照有关程序要求,及时处理各类有害或错误信息,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五、校园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己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和所提供的信息负责,并有义务向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报告任何违反网络信息管理的行为。
六、校园网发布的新闻和信息要及时、准确、真实、可靠。
七、任何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和设备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非法、黄色等信息。
学校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教室是学校贵重设备的集中地之一,学校委托信息技术教师专人管理,校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必须经过管理员同意方可进入和使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严禁吸烟、吐痰、乱扔垃圾,注意保持整洁卫生, 坚持经常清扫室内卫生。
三、每周定期检查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定期杀毒,保证正常使用。
四、室内不准存放易燃物品,消防设施定期检查。
五、上课期间,学生不得下位走动、交换座位、吵闹打架等,应遵守学校纪律。有需要者必须向任课教师或管理员申请、说明。
六、使用计算机必须遵守计算机的常规操作,不得玩游戏;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装、卸软件;不得使用与教学无关的软件和资料。
七、使用计算机时应注意手要保持干燥,不要将带水、带磁性的物品靠近计算机;不要用硬物在计算机、桌椅、键盘等物品上刻画;不要触摸机房内的电线、网线、电源线、显示器屏幕、机箱铁盖板等。
八、非管理员不得私自拆卸计算机,计算机发生故障应及时报管理员处理。私自拆卸和发生故障不及时报管理员者,如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九、机房的钥匙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借他人使用,如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由钥匙归属人负全部责任。
十、最后离开机房的教师,必须检查电源是否断开,窗户等设备是否关好,房门必须反锁。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普通教室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
二、各班班主任为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可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电教设备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使用的监督,并协助教师上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三、对信息化基础设备做到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以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所有任课教师应掌握各种电教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完好程度,使用时严格按不同设备的操作要求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五、未经班级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卸电教设备,不准擅自把电教设备拿出教室外使用。
六、因操作失误造成人为损坏及不良影响者要照章赔偿,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收集教学成果。
八、离开教室要关好门窗,断开总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为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方面尽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
二、学校建设好自己的校园专题网站,建设教师个人或课程专题网站,有互动的教师主页,能够围绕课堂学习实现师生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学校领导率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工作汇报、家长学校等会议上使用自制的演示文稿讲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
四、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各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活动。
六、教师应该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使现有设备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每个教师要根据自身水平制订计算机操作提高计划,每个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自制多媒体课件比赛。
七、对常规电教器材,应经常性地使用,尽量的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占总课时的30%以上。
八、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45岁以下的教师每期必需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课。
九、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帮助教师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提升整体应用水平,我校特制定本培训制度。
一、每期均要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培训,每学期五次以上,并纳入到校本培训当中统一管理。
二、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列入教师期终考核目标管理,并推荐优秀教师外出学习。
三、培训内容和考试内容均由计算机培训教师制定。
四、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申请免普通操作培训,但必须参加每学期的水平检测。
五、教师需经过专门培训合格以后才可使用所在教室的微机、投影仪。
六、教师未经过培训使用电教器材而造成器材损坏,应由教师本人承担经济赔偿。
七、对已通过培训但还是在使用过程造成损坏,学校将具体调查情况,实事求是处理。
八、电教培训主讲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前制订培训计划,对所有培训完毕,并经考核合格的教师,要登记造册。对中途来我校工作教师,应及时培训。
九、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每位教师必须拿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等级计算机操作证,实行持证上岗。学校电子阅览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为师生提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思想内容健康的音像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 网,阅览网上电子图书等相关资料。
二、设备、音像资料、网络信息资源要按标准化管理,音像资料、各类媒体资源应编目并专柜存放,配备相关设备设施,做好防尘、防潮工作。
三、落实管理责任制,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要实行专人管理。定期对资料进行更新、维护、清理,建立资料使用、借还登记制度,做到管理有序,手续完备。
四、管理人员要熟悉操作规程,指导师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和音像资料,避免人为损坏设备和音像资料。
五、电子阅览室向师生开放时,要有人值班,及时提供服务。
六、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保证人员进出通道畅通,空气流通,布线合理,线路和设备不漏电,无火灾隐患。
七、电子图书资料要做好定期更新工作,定期清杀病毒。
八、电子阅览室电脑要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等设备损坏。
九、离开电子阅览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电子备课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保持室内整洁和安静,严禁随地吐痰、吸烟、乱扔纸屑和大声喧哗。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三、上机时,应遵守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制作程序操作,杜绝因违反操作程序造成设备损坏,要追查操作者的责任。
四、严禁任何人私带软盘、光盘、优盘、MP3等进入本室进行操作,特殊情况必须经管理人员做好杀毒处理后方可运行。
五、任何人不准随意删除他人的目录和文件;不准在网上传播或查阅不健康的内容: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聊天等)。
六、备课室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不会使用,应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咨询,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学校信息管理员汇报。
七、每次操作使用后,应认真作好使用登记,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八、备课室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未经管理员的同意,不得擅自打开主机箱,移动任何配件和计算机部件。
九、备课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损坏。
十、离开备课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教育信息化主要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
为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实践,规范学校管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我校教育创新和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网络管理员、信息技术教师,实行专人管理、职责到人。
二、“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行教育局教育信化有关工作和拟订学校校园网络建设、网络安全及保密等有关规章制度,协助区信息化管理中心指导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
三、负责策划、拟订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方案和长远规划,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
四、做好学校教育信息中心网站;负责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以及教育信息的网上发布与论坛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组织各版版主管理维护用户的发贴内容,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五、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资源(包括VCD、DVD、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的开发、设计、制作和管理与维护;负责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六、负责学校“课堂实录”节目的摄像、编辑、制作,负责各类声像资料的建档和管理;负责指导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课例、优秀教案、教学课件等竞赛。
第三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视频展示台、扩音器、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网络系统、语音教学系统、广播系统及其它电子教学设施。
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各副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各功能室、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责任。
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四、各室主要责任人负责保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钥匙和密码,离职换岗者需在办理手续时移交钥匙和密码。
五、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
六、学校信息化管理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责任不变。
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人为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由视具体情况由相关人员承担;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
八、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
九、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或存储器。
十、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一、下班时一定要安全关闭信息化基础设施,拉下场室的电源总闸。
十二、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每学期组织一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
学校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一、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发给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办公室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办公设备,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相应责任。
三、办公室计算机定人使用,办公室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电脑、偷看他人资料;因教学任务的变更,办公室需要搬动,基本上坚持“机随人走”,特殊原因要报学校批准。
四、不得在办公室利用计算机上网聊天,玩打牌、下棋等游戏或浏览反动、黄色站点。
五、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
六、办公室内不得随意调换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七、机箱后有封条,使用教师不得擅自拆开机箱,如机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添加新硬件,须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专人报告。
八、学生一律不准进入办公室使用电脑,特殊原因需使用电脑,教师必须在场指导。
九、办公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设备损坏。
十、离开办公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普通教室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
二、各班班主任为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可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电教设备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使用的监督(包括:录音机、电子白板),并协助教师上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三、对信息化基础设备做到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以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所有任课教师应掌握各种电教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完好程度,使用时严格按不同设备的操作要求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五、未经班级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卸电教设备,不准擅自把电教设备拿出教室外使用。
六、因操作失误造成人为损坏及不良影响者要照章赔偿,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收集教学成果。
八、离开教室要关好门窗,断开总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新营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2013年8月25日
管 理 制 度
第四篇:街道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
XX街道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
为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管理,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村应按要求进行本村公共设施清产核资,明确产权,加强管理。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主要包括:1.集体所有土地及依法属集体所有的林地、树木、沟渠、水面等资源。
2.集体投资或投劳形成的水利、供电、交通、房屋等基础设施和公益福利设施。
3.集体所有的货币资产和有价证券。
4.集体所有的农业机械、交通运输等生产设备和工具。
5.集体投资或投劳形成的资产。
6.集体在股份制、联营、合作、合资等经济资产中占有的资产。
7.集体接受捐赠和资助等形成的资产。
8.集体依法享有的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
9.集体依法享有的其他资产。
(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平调或以其他方式侵占、挥霍、浪费集体资产。
(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应纳入帐内进行核算,并要有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登记簿。
定期盘点,详细核算,达到账物相等。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借和变卖集体资产。(四)对需报废的固定资产和物资,应查明原因,由村“两委”成员共同研究,民主理财会议同意后方可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
(五)对借出的固定资产,要限期追回。
如不能追回,由相关责任人按账面价值赔偿;对已追回但已失去使用价值的,由相关责任人赔偿相应的损失。(六)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双方要在公开公平的原则上签订书面合同,并要求保证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七)实行集体资产年检制度。
每年定期进行年检。(八)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有争议的,进行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不得瞒报不报或激发矛盾,应有当事人书面报告街道办事处。(九)各村(社区)可在民主决策、公平评估、审核报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集体资产流转的方式和途径。
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股份合作、联营等形式,使集体资产合理流动,盘活集体资产。附件2
XX街道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人居环境类
农村生活垃圾收
集容器
1.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布点配置应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率要求相适应;
2.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应干净整洁、功能完好、美观适
用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应根据使用情况有破损时及时
更换。
环境整治办、村(社区)
农村生活垃圾分
类收集(机具)
和运输车辆
1.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地区应与分类投放,分类收
集、分类运输、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类处置的要求
相适应;
2.应按分类收集作业的需要配备,不得混装混运;
3.垃圾分类容器具应分类标识清晰、外观干净整洁、无残缺和破损;
4.分类运输车辆应保持车况完好、车容整洁、车辆密
闭、标志标识清晰。
环境整治办、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人居环境类
压缩式垃圾转运
站
1.综合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口、转运能力、转运模
式、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合理选
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2.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通信、车辆通行等方
面要求;
3.具备喷淋除臭、渗滤液收集功能。
环境整治办、村(社区)
农村公共厕所
1.设备设施安全完好;
2.卫生管理整洁有序;
3.建立有效运行管护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环境整治办、村(社区)
农村污水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施长效运行维护
环境办、村(社区)
农村供水
加强农村供水水厂、水源地、增压站、供水管网附
属建筑物的建设和管护。
环境办、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交通运
输类
农村公路
1.农村公路路基、路面、桥梁和隧道等管理和养护;
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含停车亭、客运站等运输设
施以及停车区等服务设施)绿化等管理和养护;
3.农村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养护安全作业等管
护工作。
村建站、村(社区)
农村
水利
农村河道
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加强河道水
系连通、清淤疏浚、杂物清理、堤防加固、岸坡整
治,加大河道长效管护力度。
水利站、村(社区)
灌区骨干引排工
程
加强灌区渠首工程、骨干渠系及配套建筑物的建设、维修养护及管理。
水利站、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农田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及田间
配套工程设施
田间灌溉和排水设施;
田间道路及农桥;
农田林网;
输变电线路及配套设施。
水利站、村(社区)
文化类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镇、村文体广场。
功能健全、管理规范、开放正常;
公益岗位和公共服务落实到位;
无设施被挪用、挤占、拆除等现象。
文化站、村(社区)
教育类
学校(幼儿园)
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并做好维护,保障正
常安全运行使用;
落实校(园)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校(园)
舍安全。
宣传科、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卫生健
康类
镇卫生院
医疗卫生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正常运行使用。
宣传科、村(社区)
村卫生室
选址符合要求,医疗卫生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正
常运行使用。
宣传科、村(社区)
体育类
农村室内外公共
体育设施(包含
体育场(馆)、场地、器材和设备。
体育设施的开放、管理、巡查、报修、维护和更新;
防止体育设施被侵占和随意拆除。
宣传科、村(社区)
广电类
广播电视有线
网络设施;
广播电视发射
台(站)设施;
应急广播播音
室和终端。
1.广电设施(含有线网络、发射台站、应急广播)保护有组织、有制度、有宣传;
2广电设施(含有线网络、发射台站、应急广播)无盗窃、无破坏、无占用,不侵入保护间距;
3.持续为应急广播设施提供运维服务,保障正常使用。
文化站、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电力类
电力(输、变、配)线路及其附
属设施;
电力(输、变、配)线路通道;
变电站、配电房
(开关站)、环
网柜、配变等设
备及其附属设
施。
电力设施保护有组织、有制度、有宣传、有奖惩;
防范盗窃、破坏、施工、异物、垂钓、树障、山火、腐蚀等外力隐患;
开展节约用电和保护电能的技术创新,依法打击违
反国家规定收购废旧电力设施器材的行为。
村(社区)
通信类
信息通信管线、铁塔基站、网络
局房及相关配套
设备设施
设施保护有组织、有制度、有宣传,有防范;
设施无盗窃、无破坏、无强制拆迁。
村(社区)
养老类
农村养老服务设
施
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改扩建及存量设施的日
常运营,以及服务内容的监督管理。
民政办、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殡葬类
农村公益性骨灰
安放设施
镇及村级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的新建、改扩建,以
及存量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
民政办、村(社区)
社区服
务类
农村社区综合服
务设施
农村综合服务设施的新建、改扩建以及功能置、日
常运营的监督管理。
村(社区)
林业类
农村绿化设施
已建绿化区块维护、植被保护。
村(社区)
邮政类
农村邮政普遍
服务营业及投递
场所;
村邮站;
智能信报箱;
信箱筒。
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场地、设施设备正常使
用;
村邮站场地、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保障农村邮政普遍服务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持续
提供邮政普遍服务。
村(社区)
序号
类别
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管护内容
主体责任单位
快递类
.快递末端公共
服务平台(共配
网点);2.智能快件箱。
保障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持续提供快递相关服务。
村(社区)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中控台、扩音器、录音机、电视机广播系统及其它电子教学设施。
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各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各功能室、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责任。
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四、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
五、学校信息化管理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责任不变。
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人为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视具体情况由相关人员承担;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
七、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
八、除学生网络机房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课外,学生不得使用学校信息化其它基础设施,必要时在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使用其它基础设施。
九、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或存储器。
十、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员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一、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发给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办公室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办公设备,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相应责任。
三、办公室计算机定人使用,办公室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电脑、偷看他人资料;因教学任务的变更,办公室需要搬动,基本上坚持“机随人走”,特殊原因要报学校批准。
四、不得在办公室利用计算机上网聊天,玩打牌、下棋等游戏或浏览反动、黄色站点。
五、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
六、办公室内不得随意调换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七、机箱后有封条,使用教师不得擅自拆开机箱,如机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添加新硬件,须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专人报告。
八、学生一律不准进入办公室使用电脑,特殊原因需使用电脑,教师必须在场指导。
九、办公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设备损坏。
十、离开办公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制度
一、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工作实行校、办两级管理,明确教育信息化领导为主要工作负责人,网络信息管理员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
二、学校信息管理统一领导学校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事务,对师生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员具体协调、管理校内网站和网页信息内容;协助相关部门及时更新、维护校园网主页数据和内容;负责校园网相关信息的审核、编辑、提交和发布;组织各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和培训,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四、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各类网上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更新本单位网站信息,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备份、保存和归类整理;负责检查与监管学校网站的信息,按照有关程序要求,及时处理各类有害或错误信息,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五、校园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己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和所提供的信息负责,并有义务向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报告任何违反网络信息管理的行为。
六、校园网发布的新闻和信息要及时、准确、真实、可靠。
七、任何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和设备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非法、黄色等信息.学校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教室是学校贵重设备的集中地之一,学校委托信息技术教师专人管理,校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必须经过管理员同意方可进入和使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严禁吸烟、吐痰、乱扔垃圾,注意保持整洁卫生, 坚持经常清扫室内卫生。
三、每周定期检查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定期杀毒,保证正常使用。
四、室内不准存放易燃物品,消防设施定期检查。
五、上课期间,学生不得下位走动、交换座位、吵闹打架等,应遵守学校纪律。有需要者必须向任课教师或管理员申请、说明。
六、使用计算机必须遵守计算机的常规操作,不得玩游戏;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装、卸软件;不得使用与教学无关的软件和资料。
七、使用计算机时应注意手要保持干燥,不要将带水、带磁性的物品靠近计算机;不要用硬物在计算机、桌椅、键盘等物品上刻画;不要触摸机房内的电线、网线、电源线、显示器屏幕、机箱铁盖板等。
八、非管理员不得私自拆卸计算机,计算机发生故障应及时报管理员处理。私自拆卸和发生故障不及时报管理员者,如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九、机房的钥匙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借他人使用,如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由钥匙归属人负全部责任。
十、最后离开机房的教师,必须检查电源是否断开,窗户等设备是否关好,房门必须反锁。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普通教室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
二、各班班主任为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可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电教设备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使用的监督,并协助教师上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三、对信息化基础设备做到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以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所有任课教师应掌握各种电教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完好程度,使用时严格按不同设备的操作要求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五、未经班级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卸电教设备,不准擅自把电教设备拿出教室外使用。
六、因操作失误造成人为损坏及不良影响者要照章赔偿,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收集教学成果。
八、离开教室要关好门窗,断开总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为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方面尽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
二、学校建设好自己的校园专题网站,建设教师个人或课程专题网站,有互动的教师主页,能够围绕课堂学习实现师生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学校领导率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工作汇报、家长学校等会议上使用自制的演示文稿讲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
四、积极参加全国、区、州、县、校各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活动。
六、教师应该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使现有设备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每个教师要根据自身水平制订计算机操作提高计划,每个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自制多媒体课件比赛。
七、对常规电教器材,应经常性地使用,尽量的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占总课时的80%以上。
八、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45岁以下的教师每期必需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课。
九、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帮助教师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提升整体应用水平,我校特制定本培训制度。
一、每期均要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培训,每学期五次以上,并纳入到校本培训当中统一管理。
二、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列入教师期终考核目标管理,并推荐优秀教师外出学习。
三、培训内容和考试内容均由计算机培训教师制定。
四、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申请免普通操作培训,但必须参加每学期的水平检测。
五、教师需经过专门培训合格以后才可使用所在教室的微机、投影仪。
六、教师未经过培训使用电教器材而造成器材损坏,应由教师本人承担经济赔偿。
七、对已通过培训但还是在使用过程造成损坏,学校将具体调查情况,实事求是处理。
八、电教培训主讲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前制订培训计划,对所有培训完毕,并经考核合格的教师,要登记造册。对中途来我校工作教师,应及时培训。
九、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每位教师必须拿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等级计算机操作证,实行持证上岗。
学校电子备课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保持室内整洁和安静,严禁随地吐痰、吸烟、乱扔纸屑和大声喧哗。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三、上机时,应遵守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制作程序操作,杜绝因违反操作程序造成设备损坏,要追查操作者的责任。
四、严禁任何人私带软盘、光盘、优盘、MP3等进入本室进行操作,特殊情况必须经管理人员做好杀毒处理后方可运行。
五、任何人不准随意删除他人的目录和文件;不准在网上传播或查阅不健康的内容: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聊天等)。
六、备课室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不会使用,应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咨询,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学校信息管理员汇报。
七、每次操作使用后,应认真作好使用登记,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八、备课室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未经管理员的同意,不得擅自打开主机箱,移动任何配件和计算机部件。
九、备课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损坏。
十、离开备课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教育信息化主要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
为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实践,规范学校管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我校教育创新和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网络管理员、信息技术教师,实行专人管理、职责到人。
二、“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行教育局教育信化有关工作和拟订学校校园网络建设、网络安全及保密等有关规章制度。
三、负责策划、拟订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方案和长远规划,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
四、做好学校教育信息中心网站;负责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以及教育信息的网上发布与论坛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五、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资源(包括VCD、DVD、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的开发、设计、制作和管理与维护;负责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六、负责学校“课堂实录”的摄像、编辑、制作,负责各类声像资料的建档和管理;负责指导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课例、优秀教案、教学课件等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