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住权力这个牛鼻子,让阳光洒满改革路
抓住权力这个牛鼻子,让阳光洒满改革路
在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反腐败体制方面,明确“两个责任”,即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实现“两个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做到“两个全覆盖”,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机构,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人民网 2013.12.2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十部分就“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出了新的部署,这标志着我党对各级干部进行权力控制进而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但是究竟才能有效实现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公开等问题成为了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
笔者认为,《决定》所指出的“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有效路径,这种体系的建立既保证了决策的高效性,防止了权利滥用和决策的失误,又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腐败问题的出现。但是权力制约监督的体系仍然存在不够完善的方面。例如,权力的配置还不是特别科学,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细则还没有得到落实,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约体系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制约监督体系中对权利进行科学的配置,规范各级主要领导的职责权限,明确岗
位职责和目标定位。主要的权利不要过分的集中在几个主要领导人的手中,在重要决策上可以形成两级或者是三级的决策监督机制,在不同的层级上形成各自对应的“权利决策、执行、监督”三足鼎立的环形制约体系,避免权利在高速路上飞驰。二是权利的运行要公开透明,可以开通政务微博或者在政务网上按照固定的周期或者以一件事的进展为周期的机制来对外公布政务信息,接收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三是要加大权利和职责的整合力度,对职权交叉重合的机构进行重新配置,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机构负责的原则,避免权利的交叉分散而引起的扯皮问题。四是要落实党委和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责任。责任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和追究,要改变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党委和纪委书记不被追究责任的弊端,各级党委和纪委必须切实担起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中的责任,要把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只要跨进了雷区就要承担责任。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在改革的道路中,权力和作风的改革历来是块硬骨头。谁来啃这块硬骨头,这块硬骨头究竟应该怎样啃等等问题都千丝万缕,让人煞费苦心。然而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只要我们汇聚众智、凝聚民心,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抓住权力这个“牛鼻子”就一定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一定能让阳光散漫在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篇:牢牢抓住“问题”这个作风建设的牛鼻子
2014年3月17日,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做出重要指示。5月9日上午,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兰考,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透着鲜明的问题指向,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
作风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总根源
问题来自作风,问题折射作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亟须纠正和改进的主要问题。作风问题是所有问题之源,作风建设要从问题着手。
问题来自作风。作风建设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和权力运行中,具体落实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深入分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问题都能找到作风根源。作风问题反映在事业上,就会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人民没有感情,干事业没有激情,谋发展没有才能;作风问题反映在工作上,就会遇到困难往回走、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风险躲着走;作风问题反映在权力行使上,就会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作风问题反映在生活上,就会挥霍公款、吃喝玩乐、玩物丧志、腐化堕落;作风问题反映在政绩观上,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问题折射作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像一面“镜子”,问题虽然在表层,但根源在思想作风。比如,干群关系出现矛盾,表面上看是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但根子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作风问题;工作成效不明显,表面上看是干部工作能力的问题,但根子上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是作风问题;群众对干部不满意,表面上看是干部群众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问题,似乎是群众要求高、难伺候,但根子上是一些干部做戏作秀不做事,糊弄甚至欺骗群众的问题,还是作风问题。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是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以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担当深化作风建设
问题,既是病灶所在,也是治疗的突破口;问题,既是群众诉求的反映,也是作风积弊的一面“镜子”。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亮剑开炮”。
查找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查找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找问题要做到求真求准。“求真”就是要真找问题。领导干部要有揭短亮丑的勇气、敢于交锋的精神,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推卸,不怕揭短出丑;指出别人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触及本质,不隔靴搔痒、不避重就轻、不遮瞒捂盖。“求准”就是要多面聚焦、找准问题,做到干部群众提问题、班子成员相互点问题、班子成员个人找问题相统一,班子集体查摆的问题与班子成员个人查摆的问题相统一,班子成员心里想提的意见、会前谈心沟通时提的意见、会上相互批评时提的意见相统一。
剖析根源务求触及灵魂。剖析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剖析问题根源要做到求深求实。“求深”就是不能光摆表面现象,更要分析深层次根源,深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的根子;要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作风因素,防止只摆现象,不查本质,避实就虚,言之无物,做到查找思想问题要触及灵魂,查找工作问题要联系实际,查找作风问题要红脸出汗。“求实”就是一要态度实实在在,要求领导干部心地坦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二要剖析原因明明白白,做到看得清楚、认识明白、承诺具体,措施到位,绝不能搞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实际上的新形式主义。
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作风改进、问题解决、群众满意。
以扎根落地的措施和行动检验活动效果。评判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高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尺,就是看真正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到什么程度;判断领导干部整改落实的根本依据,就是看能否从自己做起、从具体抓起,对于查摆出的问题做到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要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抓长,就是要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
以为民谋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围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对群众扶贫帮困实现全覆盖:每一个县直部门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每到一户,准确了解群众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期盼的事情是什么,并通过一项项具体措施来回应群众期盼,帮扶群众脱贫。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真正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⑥7(作者系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第三篇:让心灵洒满阳光
让心灵洒满阳光
周春侠
在“游戏的童年”里,人们之所以无忧无虑、简单而快乐,就在于那时的心灵充满了美好的梦想和纯真的感情。我想让我的学生心中永远充满阳光,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美好,从而让心灵里总是阳光普照,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目的: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起码对提笔写点东西不发怵。梦想达到:让孩子对写作有种“让自己的铅笔在纸上蹭痒痒”的美好感觉。(从小培养)
方法与措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的作文,源自生活。可是,生活的激流波澜壮阔,生活的长河奔流不息,要想从浩瀚多变的生活里汲取浪花,就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勤摘抄、勤练笔、勤总结,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
勤摘记。我和孩子讲,我们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生动、不具体,不是缺乏生活经验,我们有自己的生活积累、亲身感受,我们不能用恰当的、准确的、较丰富的语言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表达出来。这是可以深深体会到语言积累的匮乏,以有语言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要不断向大脑输入语言信息:背诵古诗文(不仅仅是背一背,从中懂得道理,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准确地加以运用,一下就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档次,批阅老师一看就知道这学生文化修养高。)积累本摘抄好词好句,学生也是图文并茂,学校要求老师每学期读书,做一本读书笔记,我把自己的读书笔记给孩子们看,观看五(3)班孩子们的“采蜜集”、“浪花集”。我们约定一学期每人摘抄一本,有些学生做得很好,自己课下进行积累,我只是每周布置三页,没有硬性规定,一段时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对表现好地进行表扬。想对孩子是一个慢慢熏陶、引领的过程,他看到别人在不断进步,慢慢自己会有这种意识,同时,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在班上提出表扬。积累小报:让孩子对积累进行一些不同形式的尝试,也是让孩子对版面设计、自己审美的一个锻炼,激发孩子的积累兴趣,同时做小报对孩子今后自己做积累是一个引导,作专题的:古诗、秋天的、人物外貌的等。
孩子积累也如同作家重视积累创作素材一样,同学们也应该随身带着笔记本,或记录所见所闻,或记录自己正在思索的问题。或实或虚,不拘一格,目的在于抓住生活中获取的转瞬即逝的印象,使他们定格于自己的记忆中,以备不时之需。这些我想等孩
子大些后,我会加入在这些方面的积累,可想而知,摘记的内容多了,生活的积累也就丰富了,写作时自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勤练笔。
课堂上小练笔。语文书上新学的段式、仿写等小练笔。
周记:一人一本。好文章集结成册,已经有两本。共同起名,经大家投票选举,使用周东阳起的《梦想港湾》,孩子进行装饰。已经装订了厚厚的三本。(班级)想法:还可以出个人的日记专辑或小册子。将来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笔财富,孩子长大后花多少钱这些是买不回来的。周东阳:5篇亚文:4篇臧曦、龙子梦:7篇,只要孩子有进步,我们一定要把优点放大来鼓励。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班级流动日记:尝试一种新的日记形式,让老师、小伙伴、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作文评价当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它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成为成功的体现,使学生在充满责任感与成就感的状态中投入写作,让自评、互评成为学生提高写作、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大激发孩子们对班级流动日记的喜爱与重视,我们首先征集了封面插图与刊名,经过展示——投票——定稿的竞争中,晓初的《小荷初绽》被大家一致认为最好、最有意义,因而晓初获得了第一个撰写“班级流动日记”的殊荣。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这本日记的不同寻常。我们还制定了班级日记的5条要求。从此这本日记在每一孩子手中传递,在每一个家庭传递。他像一颗火种,悄悄点燃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和热情。
让 心灵 洒 满
周 春 侠
光2008.1
工作总结:
阳
第四篇:让阳光洒满心灵
让阳光洒满心灵
五一班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班会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讲解有关青春期的知识,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
2.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3.通过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加强学生认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二、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最新阶段,是从性不成熟、不能生育的儿童时期,转变为性成熟、具有生育能力的成年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是身体发展的定性阶段。而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青春期教育的内容设计:
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是指少年开始发育,达到成熟期,即由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少年从11岁到17~18岁是青春期;从18岁到25岁是青年期,或叫青春后期。从广义上说,青春期和青春后期都可以叫青春期。在一般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的青春期要早开始、早结束2~3年。不论男女,偏早或偏晚2~3 年,都属于正常现象。
1、了解青春期有关知识。(老师介绍)
2、分男女生进行“认识我自己”的交流活动。(队干部分组进行)
3、老师发言总结。
彭春玉
2010-9-26
第五篇:让阳光洒满万户千家
让阳光洒满万户千家
——安阳市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十年简介
“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和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朴实的话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一种深厚的感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自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市都开展各类送温暖活动。市政府列支专款,开展“万名干部走访帮扶万户困难家庭”活动,救助2000户困难职工;市总工会开展“双节送温暖”活动和困难劳模专项帮扶活动;市帮扶援助困难职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双节送温暖活动。
2001年4月,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新路子,采取机关干部与特困职工结对子的方法,开展了“一帮
一、扶贫帮困”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同年10月,市委推广扩展的“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启动,并成立了“安阳市帮扶援助困难职工活动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四大班子领导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1主任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各级领导带头、工会具体运作、相关部门配合、党员干部参与的工作格局,安阳成为全省率先开展党员干部大规模结对帮扶的地市。
10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逐级成立帮扶领导小组,健全帮扶网络,做到自上而下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确保了帮扶活动有序、健康发展。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帮扶困难职工,并经常深入到困难职工家中问寒问暖,为他们排忧解难。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按照“帮扶不包揽、扶助不替代”和“谁的权力谁行使、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原则,认真履行帮扶责任,推动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持续的广泛动员和帮扶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的激发了人们扶贫济困的热情,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积极关注帮扶、支持帮扶、参与帮扶,为帮扶困难职工尽责尽力。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累计参加一年一度的双节一帮一活动的党员干部52711人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用于开展双节送温暖活动资金8609.696万元;走访慰问困难企业数4372个,困难职工家庭数128455户,帮助3.751万人基本摆脱贫困。
2011年1月,市帮扶办根据形势变化,将全市“一帮一”结对帮扶单位进行调整。被帮扶单位为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联合认定的市属困难企业;帮扶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归属管理的市属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人数根据市编办提供的相关帮扶单位人员数量和被帮扶单位人员数量。最终确定
帮扶单位100家,被帮扶单位110家,受助困难职工4022人,以安帮办2011年1号文件印发。
2011年11月,根据工作变化,市委调整“安阳市帮扶援助困难职工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李文斌任组长。
2011年12月20日,全市“万名干部帮扶万户困难家庭”动员会召开,市政府拨专款用于帮扶2000户困难职工。慰问物品由市直工委牵头协调市直机关单位领取,慰问金经由市总工会拨付至被帮扶单位并发放到困难职工本人。
2011年12月底,市帮扶办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安帮办【2011】7号),号召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2012年1月4日上午,安阳市纪念送温暖活动20周年、帮扶工作10周年暨2012年“双节”送温暖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总工会办公楼前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李文斌,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聂孟磊,市政协副主席董宝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和救助物品。
按照2012年“一帮一”活动方案,市帮扶办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对相关帮扶单位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相关帮扶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积极参与,与被帮扶单位取得联系,商定帮扶方式方法,与困难职工结成对子,走访慰问。寒冬季节,阳光遍洒,全市上下凸显一片浓浓的温暖之情。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各级各单位均能高度重视、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市帮扶办全体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值此新春佳节,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现将长期支持并积极参与活动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市纪检委机关、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直工委、市老干部局、市人大机关、市政协机关、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安阳监狱、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体育局、市外侨办、市工信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法制办公室、市安监局、市国资委、市人防办、市法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市文联、市残联、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市供销社、市农科院、安阳日报社、市档案局、市地震局、安阳宾馆、中原宾馆、市扶贫办、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市安东新区建设办、市发展研究中心、市职业技术学院、市网络总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气象局、市棉研所、安阳卫校、市供电公司、市邮政局、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安钢集团、安阳卷烟厂、鑫龙煤业、市银监局、市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