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
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
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顺应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形势要求。本文结合天心镇工作实际,对如何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提出了几点。范文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由搜集自网络或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主要是关于思考,实践,环境,社会发展,构建,社会,文化,群众,党员,发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顺应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形势要求。本文结合天心镇工作实际,对如何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天心镇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凝聚文化合力,激发民众意识塑社会新风新貌。充分整合天心红色资源文化和生态文明成果,以爱为绳牵动全民共创富裕、畅通、靓丽、幸福、活力新天心,塑造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天心区域文化。一是把红色文化浓缩为“爱”的文化。大力宣传毛泽东1930年旧居,朱德、陈毅1927年召开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连以上干部整军会议及红军与国民党部队正面激战的“九十九窝”遗址等红色资源文化,在镇中心新建了天心朱德整军广场,塑立了朱德汉白玉雕象,并规划新建天心整军桥,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致力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形成一股天心人热爱天心,天心发展大家齐献力量的大爱之风。二是把生态文明放大为社会文明。策应县委做美城乡、做旺旅游的方针,积极发动全镇共建省级生态乡镇,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社会文明建设,一方面通过广播、张贴宣传标语、组建宣讲团到村各个屋场进行宣传造势,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力度,落实圩镇“五个严禁、四个确保、三个不准”规范,开展文明户评比活动,人们的文明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圩镇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欺行霸市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封建生育观念逐渐淡薄,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有序。三是形成“爱”和“文明”的社会接力。在爱和文明合力作用下,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有力,社会捐助的学校书声朗朗,街道义工越来越多,以爱播种爱,以文明倡导文明的社会新风新貌正逐步形成,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建立了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牢固执政理念,规范行政作为促社会公平正义。强化执政为民、民生为本理念,切实为老百姓谋利谋益,让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关爱和救助,彰显社会公平公正。一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干部“大下访”活动,将政策、文化、科技送到千家万户,将办公桌搬至田间地头,现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机关作风效能大幅提高,群众评议基层所站满意率高达94%。二是干部帮带打造良好的创业谋业环境。作为全县烟叶种植重点镇,为了让这项强农惠民的产业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镇党委、政府组建了5个工作组,到每个烟叶种植村召开村民小组户长会,在充分发动的基础上,对部分还心存顾虑不敢、不愿种植的农户,采取干部与农户合股的办法,让农民大胆种,对部分想种但经济困难的农户,采取干部出资、农户出劳的办法,让农民放心种,截至目前,全镇流转烟田面积约2600多亩,落实本地基本农户种植率达40%以上,创业氛围十分浓厚。三是规范行政作为做到办事公道。在民事纠纷调解、征地拆迁安置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问题上,按照重事实、定方案的方式,秉公办理,特别是针对民生低保问题,对全镇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摸
底核实,做到“应保尽保”,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逐一讨论,对一些养着私家小车、开有店面商铺、创业脱贫等不符合低保政策仍在“吃低保”的,坚决予以取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拍手叫好。四是关注弱势加大救助。每季度对镇村干部反映的困难群众进行分类汇总,按照定期走访、现金救助、政策倾斜等办法,让弱势群体得到关爱,申张社会正义,扭转了弱势群体没地位、弱势群众常吃亏的社会不良风气。
(三)发挥纪检职能,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证。按照“为党执纪、为民作主”的工作理念,强化党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畅通民意渠道,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凝心聚力。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端正党风。根据党政班子分工情况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任务分解,自上而下推进防腐建设,在党政班子会议上先后2次组织学习《廉政准则》,并对贯彻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镇机关党员的配偶及子女近亲人员的从业、经商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党员重点廉政防控机制,实现党内“清”风拂面。二是规范信访接访制度,坚决查处党员违纪案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行信访举报办事公开,设立信访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完善并公开信访受理、处理和转办程序,推行实名举报双向承诺制度,完善镇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每逢农历圩日在天心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接访,纪委办案由被动举报受理转变为主动摸排,今年共查办党员违纪案件2起,接到群众信访举报件13件,答复办结13件,办结率为100%。三是推进政务公开,阳光防腐。“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把权力公之于众,特别是根据县纪委的统一工作部署,创新推进农村“三务掌上公开”,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手机短信互动的形式进行公开和反馈,群众反映较好。最后,做实村“两委”换届选举监督。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召开之后,镇纪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并对现任的村支书、主任进行约谈提醒,重申换届纪律,严禁搞拉票贿选活动,并不定期深入村组暗访调查,严密监督。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党的防腐大堤,党员率先垂范。一是要把握上层建筑发展规律,深化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实践证明,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范文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2)由搜集自网络或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主要是关于思考,实践,环境,社会发展,构建,社会,文化,群众,党员,发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党的防腐大堤,党员率先垂范。一是要把握上层建筑发展规律,深化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实践证明,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党的十七大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的组织要深入分析民众的意识形态现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教育,让“八荣八耻” 深入民心,成为每个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取得社会事业不断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要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实践者和监督者。三是提升党的作风,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邓小平说过“端正党
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消级腐败是党内存在的“四种危险”之一,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败坏社会风气的根源,只有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常抓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打击腐败分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形象,才能真正倡导和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
">
(二)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基本要求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文化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曾经很管用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不管用了,只有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发挥社会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行业自律、维护社会有序运转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促互补,个人与社会的自律共建,才能加快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二是强化文化建设。一个国家孕育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一个地区、一个乡镇也有本地的特色文化,社会环境的构建既要注重民族文化的强大社会效应,又要充分结合和提炼本地特色文化,如“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还有“脐橙文化”,甚至“安远现象”等,这样易于达成民众共识,利于社会环境的构建,另外,当前特别要注重网络文化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应当列入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三是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个长期的过程。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依赖于上层建筑和物质基础的建设和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但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和浓厚,又将在长时期里长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把基础性的工作抓实抓牢,建立长效机制。
(三)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重点是要规范行政作为,打造阳光政府,做实民生提风气。一是加快发展建设有为政府。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一方面要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型村庄社区建设,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优越感,让人们在幸福的环境中回头感恩;另一方面要打造创业氛围,根除农村劣习,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进而在精神上追求更高的境界。二是提高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能,做到热情服务不怕烦、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三是秉公执政促正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出:“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一个公平公正的政府,是极具向心力的政府,就像太阳的光辉感染大众,进而促进社会的风清气正,要牢固树立执政理念,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防止暗箱操作走“小桥”。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五保户供养,扶危济困活动和弱势群体帮扶资金投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有计划地推进地质灾害深山移民工程,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共同关爱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生产生活,弘扬社会新风尚。
(四)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纪检部门的重要职责,要把宣教警示常态化,同时案发必查。一是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充分利用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活动室等平台,开展党员干部内部廉能教育,转变干部作风,开。范文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3)由搜集自网络或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主要是关于思考,实践,环境,社会发展,构建,社会,文化,群众,党员,发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四)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纪检部门的重要职责,要把宣教警示常态化,同时案发必
查。一是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充分利用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活动室等平台,开展党员干部内部廉能教育,转变干部作风,开展好“治庸、治懒、治散”和“治奢、治软、治空”等主题教育,树立党员旗帜,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党员警示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二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村、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宣传栏、警示标语、宣传单、廉政公益广告牌等形式开辟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增强教育效果,以构建廉政文化氛围为出发点,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学校,打造廉政文化长廊,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突出抓好查案办案工作。办案是纪检部门的天职,有案不查是纵容,长此以往必将引发社会风气的变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有体会,新时期查案办案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关系牵扯面广,案件的隐蔽性强,这为我们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查案办案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最后,务必抓好当前村“两委”换届风气。当前,村“两委”换届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建议各乡镇纪委一方面要加强对村“两委”换届全过程的监督,同时,换届结束后还要注重对新当选的“两委”成员进行上岗廉能培训。
本文来源于原文链接:
第二篇:清 风 正 气
清 风 正 气
设立“廉政套餐”、率先开通800免费举报电话、创立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发放廉政提醒卡、赠送廉政台历、发送廉政短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碑林区纪委、监察局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和了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先后荣获了“全省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一等奖”、“全市机关公文质量考核一等奖”、“全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纠风工作、政务公开先进集体”等一系列光荣称号……为“五宜”城区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唱响了一曲“争创一流”的清风正气廉政歌。
——坚持围绕“四个在”——
城改阳光拆迁受到中央关注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核心城区奋斗目标,碑林区纪委、监察局坚持“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促进,在促进中提高”,通过监督检查和专项督查,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提升工作效能,确保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城中村和棚户区综合拆迁改造及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1-
项督查,在部分重点部门和项目设立监察室,派驻专人履行服务监督职责,确保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该区在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中,采取的阳光拆迁、惠及民生的做法,受到中纪委主要领导的关注和肯定。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会同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小金库治理,严格审核各项预算支出,对社保、医保、低保等社会公共资金以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了各类资金使用安全,使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开设“廉政套餐”——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步入碑林,一股股廉政新风迎面扑来。十一次党大会以来,碑林区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不断提高案件查办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审结各类违纪案件16件,给予党纪处分10人,政纪处分6人。他们注重整合办案资源,通过落实办案协作区制度,将8个街道办事处划分为3个办案协作区,负责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健全了信访受理、调查、答复、责任追究等信访办理程序,建立了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在全市率先开通了800免费举报电话和“公开信访接待”工作试点,在全区所有邮政网点提供免费举报邮
件服务,实现了群众电话、信函举报的零费用,增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透明度,引导群众逐级有序上访。五年来,区纪委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32件(次),自办信访件131件。
——聚焦点抓热点解难点——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一组最新数字显示:五年来,碑林区共处理群众“四乱”举报46起、外商投诉14起,清理追缴农民工工资1714万元,先后对4所中小学的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在发挥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中,碑林区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通过成立监督评议团,举办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报告会等形式治庸提能增效。以政务服务中心、政府网站和信访接待中心为载体,该区实施公开、服务、监督一体化,稳步推进党务、政务、居务和校务公开。他们开展了行风评议、创建 “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和“面对面三公开”等活动,创建人民满意基层单位118家,组织50个单位参与西安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的《行风在线》栏目,全区政风行风测评总满意度均保持在85%以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坚持投诉环境监测点制度、投诉环境联络员制度,认真开展“四乱”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树立服务群众真感情——
“反腐倡廉教育作品”获得全国大奖
从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到“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等主题教育;从发放廉政提醒卡、赠送廉政台历,到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从开展“廉政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百幅廉政公益广告进社区”、到讲廉政故事等活动……碑林区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区领导干部进行提醒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他们通过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任前廉政谈话和考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聘请195名党风廉政监督员等多种方式,着力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几年来,对新提拔的区级中层领导干部235人(次)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和考试,对新提任63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党风廉政知识测试,对40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训诫谈话,在财政局、教育局等重点单位的关键环节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将廉政风险预警防范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他们在全市率先建立了16个社区党风廉政示范点,创建了24个廉政文化示范单位,编发了《碑林区社区工作者廉政手册》。该区创作的廉政公益广告分别在省、市获奖,其中“做官先做人”获中纪委全国廉政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新体系
五年来,碑林区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省市
纪委“十项制度”,重点加强了办案协作区制度、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建设,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碑林区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碑林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购置更新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等一些列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区了制定完善从项目立项、审批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监管制度,完善权力内控机制,形成了一套工程建设领域制度体系框架。
——提升软实力——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
“服务、服务、再服务;提升、提升、再提升;满意、满意、再满意!”……在碑林区,有一个特殊的“年份”——叫“提升年”,有一种最强的声音——叫“满意”,有一种行动——叫提升软实力,有一个主题叫“优环境、强服务、提效能、建五宜”。面对十三区县的激烈竞争,碑林区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环境提升年”和“满意在碑林”主题年活动,打造“六大环境”,锁定“五满意”工作目标,全面实施“六提升工程”。在活动中,他们方面在新闻媒体设立专栏,编发《工作简报》,公布投诉热线,广播电台热线直播、现场宣传咨询,开通“满意在碑林”QQ群和微博,形成了优化环境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开门纳谏,倾听民意,区级领导带头深入驻地单位调研走访、组织驻陕商会进碑林推介座谈、召开税企座谈会、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市民和客商的意见和建议,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该区组织专题辩论赛、“金点子”征集和 “一诺双评三监督”等系列活动,建立服务企业“绿色通道”、“一册一网一话”等便民服务工程,建立涉及环境提升案件快查机制、环境提升举报投诉督查机制。仅去年,该区便民服务热线受理总量达12742件,全区共推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244个,集中解决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337个,自觉做优化发展环境的实践者,提高效能的推动者,全区的软实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加速向“生活居住满意、就业创业满意、文化教育满意、投资发展满意、旅游休闲满意”的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三篇: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在银川市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6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 徐广国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这是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总体部署的动员会,也是打造“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重要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环境决定发展”的共识基本形成,环境已经成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关乎银川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下面,围绕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解决发展环境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到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亿元,增长12%;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亿元,增长17.7%。虽然我到任时间不长,但经过这半个月的调研座谈,看到银川经过历届班子和干部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锻炼了一支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更形成了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恰逢此时,自治区在全区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活动,这是自治区党委站在新起点,向着新目标,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举措,也是宁夏自加压力、奋发图强、争先创优的重要之举,必将在全区形成一个更加有利于发展的大环境,在各地形成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也必将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因此,这既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个新的机遇。机不可失,我们要以更高的认识、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治区党委的总体部署,通过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对照自治+区的要求,我们也要看到,虽然这些年的环境建设总体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与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争当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排头兵的要求相比,与基层、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发展环境有着重大影响的人文、社会、市场、政策等还有不尽如意的地方。
我们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缩小差距,巩固好已有的发展成果,从而把全市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此次开展的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为主题的活动,就是把加强和改进党风政风作为突破口,引导民风,树立新风;就是要从更深层上解决发展问题,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要树立五种意识。一是发展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环境是发展的“土壤、水和空气”。只有营造好的环境,发展才有根基;只有营造好的环境,才能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只有营造好的环境,才能形成集聚效应,海纳百川,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营造环境,必须破除“官即管”的观念,从重审批、轻监督的传统做法中解放出来,从重收费、轻服务的治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从重局部、轻全局的本位主义中解放出来,让“五创”等成果转化、发散出最大的环境效应。二是忧患意识。银川是一块绿洲,是一块宝地,但三面环沙,生态脆弱。银川人自古以来就是靠几倍于人的努力和辛勤劳作,才把一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塞上江南米粮川”,改造成了我们现在居住的美好家园。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从自然角度说,自然环境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像冬灌,就是这里特定的环境所有的。如果在墒情好、降水量大的地方,就不用做这些工作。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银川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形势比较好,但是放在所有省会城市当中来比较,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基础是有待于提升的,我们的经济总量、发展所需的人才等等,都存在不足。所以保持忧患意识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需求,更是发展的需求。三是首府意识。了解一个省(区)的发展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这个省(区)的省会(首府)。银川作为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的第一形象,是全区发展要素最集中的区域,也是自治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地区,自治区要求我们发挥好区域中心城市的聚焦、辐射、带动作用,我们提出要作全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排头兵。但是,与首府应具备的功能和条件相比,与发达省会(首府)城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首府的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吸引外资能力还不够足,开放程度还不够大,辐射拉动能力还有限,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业已取得的成绩,我们要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冲破思维定势。我在调研中提出,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调整知识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没有知识结构的调整就是没有经济结构的调整,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没有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首府城市,中直、区直部门比较集中,要强化与驻银部队和中央、区级单位以及投资者的联系,大家共同努力,形成地方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群众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说到底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强化群众意识是发展过程当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群众意识解决了,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也就形成了。“执政党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环境的改善,我们在联系群众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是局部的,但是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是很深刻的。这也是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掌握群众真实意愿,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也
是为了强化群众意识。“两节”临近,要开展“走千家、进万户、送温暖、交朋友、解民忧、办实事”主题活动,核心也是为了强化群众意识。五是责任意识。可能大家觉得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与己无关,甚至认为虚无飘渺。事实上不是。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强化责任意识要从具体要求、具体事情切入,这是形成良好发展环境的基础。我们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发展负责,对银川负责的态度,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个个做好银川主人、齐心协力塑造银川良好形象的新风正气。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发挥表率作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的工作成绩、清清白白的个人品行,影响、带动周围群众,树立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促新风。具体到各个单位,就要剖析、研究、对照和围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课题和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找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途径。
二、突出重点,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是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良好风气的总体评价。所谓“风清”,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盛行清新开明开放之风、文明友善之风、廉洁奉公之风、诚信实干之风;所谓“气正”,主要是指整个社会洋溢着浓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核心表现是党风正、政风优、民风淳。自治区在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方案中,提出了“六个环境、一个重点”的主要内容,涉及几十项具体工作。这既是目标,又是标准,更是要求。《方案》做了较细的分工,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打造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打造一个开明、便捷、高效的政府是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也是每位公民、每位投资者、创业者的愿望。我们的政务环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0%,办事环节减少644个,机关内部层级减少三分之二,是西北地区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首府城市。但是,行政效能、办事效率、服务水平与方案提出的要求相比还没有完全匹配。要结合此次活动,深入开展“效能革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我上任次日走访市政务服务中心时提出,要做到“三减两提高”(减程序、减费用、减时间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这也是打造政务环境中的“效能革命”的要求。只有提速、提效、提质,才能解决政务环境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当中的核心还是人的问题。要把政务中心打造成“民心工程”,推行“阳光服务”。现在,仍有一些部门、干部把“官”当“管”,动不动就是如何管理,服务的理念并没有完全履行到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要提倡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办、灵活办,少讲“不好办”,多讲“行”。
二是打造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需要一个公正、公平、为民、透明、和谐、有序的法治环境。要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植根于干部群众的头脑深处并体现于日常行为之中,在执法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现实当中,群众最不满意司法不公等问题。从信访案件可以看出,除了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反映较多之外,反映司法不公问题占很大比例。这
并不是说所有司法部门都有这样的问题,但即使是再小的一部分人或微乎其微的事,所带来的影响足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法官、警察是群众最常见到的人,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司法环境马虎不得。对待投资者,如何做到让他们放心、舒心、安心,也有司法环境建设的问题。除了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之外,年底的检查评比活动,除了自治区对我市的检查之外,我市自行组织的检查,能简化的简化,能合并的合并,能减少的减少。
三是打造诚实守信、尊重规则的人文环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风格,是整个环境建设的基础。人文环境关乎整体,关系长远。我们要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扎实做好人文环境建设,继续弘扬“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继续塑造“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城市品格,营造“胸有四海、信立八方、尊重规则、善待竞争”的发展氛围,弘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诚信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休戚相关。银川的蔬菜之所以供应香港,穆斯林和清真产品远销国内外,就是因为有信誉基础。我们要全力打造诚信银川,做到政府言而有信、企业有诺必践、个人诚实守信,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按程序办事、依规则行事,增强制度意识、规则意识。办事讲诚信、重程序,凡是承诺的事项,不折不扣兑现到位。诚信,既复杂,又简单,关键在于我们把握好一言一行,把诚实守信体现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之中。
四是打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应该是有序竞争。现实当中的无序竞争现象很多,说明我们在规范有序、公平竞争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必须下很大功夫,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治理整顿食品、药品、土地、建筑、文化等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市场垄断、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全面提升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建筑设计、储运、咨询、金融、保险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企业提供规范、高效的中介服务。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为企业保驾护航,真心实意地保护客商、服务客商、取信客商。
五是打造灵活便捷、服务发展的金融环境。金融是经济的灵魂,是企业的血液。经济催生金融、金融繁荣经济。要牢固树立“支持金融发展就是支持经济发展”的理念,形成重视金融、熟悉金融、服务金融的良好氛围。如果金融环节不突破,发展环节就难以突破。我们的干部队伍当中,熟悉、掌握、运用金融知识和手段的人相对较少,加之金融环境还不宽松,金融手段仅停留在存储工具的单纯运用上,金融功能还没有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效应。这就造成,一方面我们发展的决心很大,另一方面又缺乏资金的支持。要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吸引更多的金融单位落户银川,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推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
行。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实现信息对称、透明。高度重视民间资本的安全运行问题。集中开展金融秩序清理整顿,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等违法犯罪行为。
六是打造公正民主、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用人导向是一级党委最大的导向,也是最大的形象。一定意义上讲,用人环境是最大的环境。政策路线制定以后,干部起决定作用。我在调研过程中曾讲过,思想、环境、项目、干部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四要素,干部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干部问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职位。坚决破除地域壁垒、资历壁垒、专业壁垒,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培养造就大批复合型干部。目前,市委换届正在进行,要进一步严肃换届纪律,认真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和“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要求,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在抓好六个环境过程中,要始终紧紧抓住一个重点: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任务。我们所提出的“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当中的“最适宜创业”,很大程度上讲,就要从中小企业培育入手。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8户,其中98%是中小企业,无论在推动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就业还是带动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常讲,“有钱人叫投资,没钱人叫创业”。创业,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银川的发展需要大企业,也需要中小型企业。如果全市有成千上万发展潜力大的小老板、小企业,全市的经济总量、社会发展、未来走势不可限量。因此,我们必须善待非公企业、善待民营企业家,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要创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用地、用工、税费等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将正在开展的“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与自治区“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平台。各中小企业要围绕中心,善于借力、借势发展,依托大的园区、优势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发展配套延伸产业、产品,向规模化、“优特精”方向发展。
三、完善机制,确保风清气正活动取得实效
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关键在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为期一年的活动当中,要注意总结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形成制度规范,用来保证这项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并成为干部的自觉行为和行动,而不是“一阵风”或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
二是制定完善落实措施。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我讲的时候很认真,大家听的时候可能也很认真,但回去以后就不了了之。这是一种很坏的顽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落实措施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在开展这项活动过程中,要梳理和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不能局限于“六个环境、一个重点、五十四项工作”。核心是解决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引入第三方评价,让群众、社会、企业家和服务对象来评价,以检验发展环境是否切实改善。
三是创新活动方式方法。这项活动包括启动、验收等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围绕创新展开。在发挥好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注意借鉴、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公众网、党务政务网络平台,提升、做实微搏银川、问政银川、手机短信等载体,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深入研究网络舆情,及时掌握社会动向,有效引导、疏缓社会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综合运用各类媒介,把投资者、广大群众最为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政策规定,向群众宣传,让群众掌握,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要通过“日行一善”等行之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实践中,让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成为负责任、讲信用、有作为的领导集体,让广大公务人员成为勤政、善政、廉政的人民公仆,使企业家团体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流,使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使离退休老同志、老年人成为传播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宣传员、监督员,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从而凝聚起全社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建立完善监督考评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责任工程,更是一项全民工程,必须建立组织、纪检、督查、司法、社会、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立体监督网络。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对发展环境的组织协调,保证党委、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各项政策与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市委督察、政府督办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并把结果纳入单位绩效考评和公务员实绩考核范围,作为评先重要依据。要建立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举报网络体系,健全对发展环境问题举报人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各级监督员、社会志愿者、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促进优化环境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每个公民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参与环境建设,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主动接受他人监督。相关部门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宣传先进,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导向、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对活动组织不扎实,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单位和部门以及顶风违纪、边纠边犯、破坏发展环境、损害银川形象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环境、悉心维护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之所以召开此次面向全市人民的电视直播大会,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监督、评判活动开展情况,以实现各级各部门
与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广大干部群众满意了,投资者满意了,社会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真正到位了。
要把此次活动开展情况与原有考核体系有机结合,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做到奖惩分明。表扬是教育,惩罚更是教育。对活动开展扎实、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树立典型,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影响整个发展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对群众反响强烈的部门及负责人,一经查实,坚决处理,决不迁就;对干部队伍中屡教不改、胆大妄为者,要从严查处,对相关的领导责任要严肃追究。年终岁尾,各种评比、奖励比较集中,决不能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能让成绩数字掩盖矛盾,不能让发展成就麻痹忧患意识。
同志们,过去,我们银川人用勤劳的双手在贺兰山下、黄河岸边开辟了生存的绿洲、生命的绿洲、生态的绿洲。现在,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更需要我们用加倍的努力让银川成为创业的绿洲、投资的绿洲、发展的绿洲。这是200万银川人民更加长远的福祉,也是银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风清气正发展环境心得体会
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心得体会
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干部作风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关系事业的成败与兴衰。因此,解决好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是促进单位科学发展、推动事业良性发展的关键。
一、干部作风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有的人光在嘴上夸夸其谈,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怎样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知道怎样落实工作,只能做“表面文章”,做什么事情都讲的是一个表面“华丽”,而没有实质内容和结果,久而久之人员将失去动力,单位将失去活力。
有的人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不高,该办的事久拖不办。有的人以推诿扯皮为能事,以“不是我的事”、“不会干”为由推卸工作,以“不知道”、“不清楚”为由推卸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的人习惯于做“表面文章”、“面子工程”,专门揣摩领导意图,“不怕下边不满意,就怕上头不注意”,专挑“显山露水”的事干。
有的人工作沾轻怕重,挑精选瘦,哪样工作有“油水”,哪样工作有权力,就想争哪一块。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
工作方面,而是谋人谋利谋权谋位,争名逐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甚至相互拆台。
有的人不思进取,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向低标准看齐,待遇上与高标准攀比,暮气沉沉,怨气满腹。
有的人学风不浓,不求甚解,业务不精,浮躁不实,自以为是,小事不肯干,大事干不了,工作被动。
有的人干一点活就好几天地“忙死了”,做一点事必须让上上下下的人,特别是领导都知道,以此作为争待遇、要好处的筹码。
有的人动辄以领导让如何如何来对付别人,用领导的名义既抬高自己,又压制别人,对大家有意见的事情就声称是领导让做的,对大家喜欢的事情就竭力的表白自己的功劳。
二、如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机遇要靠人来抓,事业要靠人来干。有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老实正派、埋头苦干、敢于负责的干部,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倡导说实在话、干实在事、做实在人,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只有脚踏实地的立足岗位、塌实工作、爱岗敬业,才能发挥出个人对社会、对单位、对事业的贡献。倡导干实在事、说实在话、做实在人,让那些说的好听,干的难看的人逐渐的失去立足之地,以正行业风气,激发企业活力,让那些立足岗位、埋头苦干的人感受到希望,感受到有干头。
一个单位的向心力也表现在每个职工乐于奉献的精神上,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无不盼望单位的发展和壮大,希望自己的收益能有不断的长进,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并视之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实现“全体职工安家乐业”也是单位领导的心愿。共同的愿望,就会创造出奇迹和活力。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靠全体职工本身的努力,还要靠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激发职工自觉的工作热情,让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的释放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们每个人要积极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把奉献在岗位看作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事情,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有多么伟大的内涵,但是应该认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个人理想和信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只要大家在一起一门心思的干工作,那么单位就有希望,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好。
单位的发展和兴旺在很大程度上靠大家的勤勉敬业。反之,单位的发展就会滞后,甚至带来严重的问题。
我们要在工作中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真诚地对待他人,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平地对待管理,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第五篇:风清气正整改报告
卫人社发[2012]**号
关于开展进一步营造
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的整改报告
市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领导小组:
按照《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督查整改通知书》(卫营造办督发[2012]12号)要求,我局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结合《通知书》中指出的四点不足,进行了扎实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下联动,认真自查,深入分析各类问题
针对“自查阶段查找问题不够深入”的问题,我局及时召开了自查工作部署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自查自纠阶段的补充通知》(卫人社党总支发[2011]625号),由局领导带头,在全系统开展了“六查”活动,把自查活动深入到局属各单位、各科室,把自查内容细化到具体业务和实际工作,把自查责任明确到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要
求局属各单位、各科室围绕如何促进和扩大就业,如何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适应社会结构的流动性、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履行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如何规范和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如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如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问题,认真展开自查,并上交自查报告,由局领导统一审核。凡自查不深入、分析不到位的,一律责令重新自查,直到审核通过为止。通过“六查”活动,我局各单位(科室)共查找出各类业务问题33条,经过讨论和研究,分别制定了解决方案,为整改提高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二、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多方征求意见建议
针对“征求意见建议还不够广泛”的问题,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反复研究,适当增加征求意见议题,着力提高征求意见的工作针对性。同时,扩大了意见征求范围。一是在局系统内部征求。重新制作发放《征求意见表》,确保全系统上下“人手一份”,主要征求我局在业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意见。二是面向服务群众征求。在社保经办大厅、就业服务大厅临时设臵征求意见窗口,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征求我局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营造人社系统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三是面向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征求。侧重于征求我局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和领导作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于已经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我局认真梳理、科学分析,在思想上突出一个“紧”字,在行动上突出一个“快”字,不等第三阶段,立即提出方案,扎
动”总结、干部职工《心得体会》等重要资料,并及时补充遗漏材料和信息。同时发动局属各单位、各科室积极配合,上报相关信息和资料,供局办公室整理归档。由分管领导定期督查和指导,有效确保了档案整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主题词: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整改报告 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1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