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时间:2019-05-13 16:2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第一篇: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的几点体会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很难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契机。”集体备课之后,几个同行都深有感触地说。

一篇课文教下来,才发现其实不然。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的几点做法。

一、调动学生的古诗积累,强化学生对“苍凉”的感受

只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作者称“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那是因为它能在荒凉的、长年冻土的青海高原上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感受高原特殊的气候就成本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了。我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青海高原的句子——让学生读,谈谈印象;再联系插图加深感受,然后再读;然后出示几首边塞诗词,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诗里所描写的环境给你的感受

从军行 凉州词 别董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王昌龄 唐 王之涣 唐 高适 唐 岑参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卷地百草折,孤城遥望玉门关。一片孤城万仞山。北风吹雁雪纷纷。胡天八月即飞雪。

黄沙百战穿金甲,羌笛何须怨杨柳,莫愁前路无知己,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破楼兰终不还。春风不度玉门关。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自由发言后,再来读课文中描写高原环境的句子,仿佛一曲哀伤的《折杨柳》回荡在教室里。

二、找准文眼,进行语言训练,“情”与“言”相得益彰

感受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的顽强生命力,无疑是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情感教学任务。文中的第七节这样写道:“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地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里作者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对柳树生长中经历的苦难进行的想象。很显然,高原柳树的顽强就浓缩在以句中的加点字里。我想,如果能够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字进行细致的想象,再按以下句式来说一说:

当暴雪来临时,柳树被,后来它 ;当狂风横扫而来,柳树,后来它 ;当雷电轰击时,柳树

,后来它。

学生说得很生动,而且说着说着动了情,再读第七自然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株顽强的柳树敬佩与赞美之情。此时,我沉浸幸福的喜悦之中,文字的训练与情感的熏陶一旦找到契合点,二者就能完美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同构共生”。以情促想,以想促说,在想和说中受到情感熏陶,“情”与“言”相得益彰。

三、借文中语言,表真情实感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小学生来说,运用语言就是用课文中比较规范的语言来规范学生不够规范的语言,就是用课文中比较丰富的语言来丰富学生不够丰富的语言。一课下来,我引导学生: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这棵了不起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我相信此时在我们的心里,它已不再仅仅是一棵柳树,他是人,是我们敬佩的人。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一写我们对他的敬佩之情吧。(友情提醒:尽量借用课文中的语言)

十几分钟以后,站起读写话的同学滔滔不绝,精彩纷呈。那些情真意切、词语丰富的话语远不是平时的他们所能说出来的。

回首往日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苦思冥想,对精彩课堂的执着以求,忽然想起了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的,当文字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时,变成一曲优美的交响乐,那种感觉真好。

第二篇:后婷 教学札记《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伯牙绝弦》教学的几点体会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又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下面结合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几点做法。

《伯牙绝弦》是小学六年级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教学本课,我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会上,通过诵读、联想,练笔,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体会句式精彩处,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品词析句与培养语感相结合,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词语教学是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设立词语训练点,既帮助学生学习与积累词语,也为文本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在描述伯牙的琴声时,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但是语言之精妙,用词之精当,堪称一绝。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我在课前热身中设计了这个环节:

课前热身:

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江水滔滔”,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出示:【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 】

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而且都是描写什么的?齐读这些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词语,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本环节ABCC结构的词,难度不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累了词汇,为后文中仿句练习,词语的运用,打下基础。

2、读中感悟与想象运用相结合,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语言文字既是反映客观事物、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小学语言教材中的诸多课文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教学中指引学生学习这些语言,训练这些语言不应是机械的,而应当是充满感情的想象和练习。为了让学生体会伯牙琴声之美,伯牙与种子期的心有灵犀,我设计了一个仿句练习:

品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想象善鼓的伯牙,还会志在什么地方呢?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热身活动所说的词语,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出示例句:[仿句练习]师:“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于是,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纷纷说出伯牙的琴声中会表现出哪些美景:春天里,百花争奇斗艳;秋天里,片片落叶在风中飞舞;树林里,小溪流水潺潺……

这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些画面从文字引发,在脑海中描画。通过这样的想象,孩子们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从而为“知音难觅”做了相应的注解。在惊叹孩子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我还相机拓展:引导他们将这种想象化作语言表现出来:“现在我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我们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于是我们会赞叹道:“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现在你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你会怎样赞叹?”学生练习说话。“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是想象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创造。这是以文言学文言,以心灵悟知音。而这一切,都是缘于美丽而自由的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已经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这时乘机再做适度引导,帮助生进一步打开思维,并与课前热身相结合,环环相扣,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活化了语言。教师又引导学生以排比的方式来说,文字的训练与情感的熏陶一旦找到契合点,二者就能完美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同构共生”。

3、语言文字训练与文本拓展相结合,有效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资源。这样对学生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本课教学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知音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而唯一的知音也离他而去,伯牙的绝望之情,我设计了一处拓展性练笔:

品“绝弦”,谢知音

(1)无奈世事难料,一年后,当伯牙千里迢迢去江边赴约,却只看到了子期冰冷的坟墓。他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子期不幸去世并留下遗言,把墓修在江边好听朋友的琴声。一瞬间,多少企盼、多少喜悦,都化为无尽的悲伤之中。伯牙此时心情怎样?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生说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齐读句子。如果你是伯牙,站在子期的墓前,你会对地下的子期说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2)听了班上这么多个“小伯牙”的深情诉说,我真感动。

同学们,明年,我们就要毕业,各奔东西了,面对离别,你和你的好友有什么知心话要说呢,试着写一写。

(3)学生练笔,写下来。

学生汇报,老师评价……

学生此时已经完全沉浸在伯牙与钟子期的凄美故事当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创设了这个情景,给学生良好的写作氛围,不要求他们写多长篇幅,但一定是真情流露,写出真情实感来,目标就达到了。

课堂中好的拓展训练方式,能将情感、感悟沉淀下来,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化为语言实践的能力,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将个性化的感悟表达出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借鉴,抒发感受,产生情怀,从而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

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伯牙绝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后婷

单位:高山学校

时间:2013年7月

第三篇: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拿到朱永新教授所著的这本书,这样醒目的书名,我就自问: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从开始读它的第一天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挥之不去。而这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或许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逃避追问自己的。问又何益?自己早已经只是个一年又一年重复,迷迷糊糊过日子的教书匠了。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书中的这句话似一阵风,扬起我理想的风帆,让我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希望。

朱永新教授心目中“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谈到智育很多人认为就是传授知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要给智育来个观念上的更新,智育离不开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和能力基础。

“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读到这里我思绪万千,心中有无数感慨:我们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吗?我们有没有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诚然,人的天赋、能力和爱好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表现也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内向文静,有的对知识掌握快一点,有的对问题理解得可能就要慢一些,我们不应该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个孩子的成功。开学初我接到这个整体班级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班级后,我就对学生提出“每天进步一点点”,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班里原本学习基础不够理想的学生,在期末检测中他们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只要能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的教育就收到了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当读到“理想的教师”那部分时,我陷入了沉思。在书中,朱永新教授这样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不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特别是:“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试问自己,我所教育的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够带去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惶恐之至。幸亏朱教授的书及时提醒了我。于是,我开始思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本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把自己局限于学校这个小范围,认为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身体和心理健康就是自己的成功了。极少去关心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更不用提给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了。试想,连我自己都不去关心这个社会,关心人类的发展和命运,又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去关心这个社会,又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长大后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又怎么能够让他们为了自己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未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王夫之也曾经说过:身教重于言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加强自身素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勤于学习,充实自我,奠定作为一名对社会负责任的优秀教师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的教育理想》让我对理想的教育充满了憧憬,也对我们的教育充满了信心,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美丽:“教孩子六年,为孩子想一生,为国家想一百年。”

第四篇:低年级写话也可以如此美丽

低年级写话也可以如此美丽

翠竹小学 王林林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低年级学习中,只有作文基础打得牢固,学生才能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要改变学生对作文“薄情”的现象,作文教学就要提前起步,要抓早抓小,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技能上初步接受训练,才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学说,为写打基础

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先学会有条理地说一段话说话,无论从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或是学生语言的发展顺序来看,总是遵循由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再到口头语言发展起来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先导,口头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只有把话说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清楚、写通顺。只有先做到“出口成章”才能“下笔写文” 所以,在低年级,我们要先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写话能力。

二年级的课本上有很多图画,我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看图编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更好听、更精彩,让他们都踊跃参加,表现自己。在识字教学中,我结合画面,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学生通过观察和组词建立了词语的概念,为说一句通顺连贯的话打下了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以读为基础,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读,让读书和思考,读书和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提高。

二、结合听说,抓写的训练

当学生的说话能力被训练好了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于把口头上能表达的内容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使他们的动口、动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降低了以后的写作难度,变难为易。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教师对学生则要

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要写出一句正确的话,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句型指导,教师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句子应该包括什么,主语、谓语、宾语这些词都比较深奥,学生可能不理解,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是完整的,教师可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如让学生把简单的句子写得越来越具体,练写之初,教师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四素”句。

三、学习一字组多词,并用词造句,丰富词汇

小学生认识字少,因此词汇量也比较少。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一字组多词的训练,形式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比如用汉字开花的形式,积累词汇,然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用组成的词语造句子,对掌握的词语加深印象,灵活运用。

四、利用文本资源学写话

在写话练习中,教材里的课文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教师借助课文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写话的“梯子” 降低写话的难度。

1、模仿佳句。教师可以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让每个学生成为诗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模仿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学习写话的必要手段。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材示范作用,也就是通常做的“仿写” 练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是诗人。

2、用口语交际写话。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不但是能听故事,而且能讲出自己听到的故事,讲讲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先说,然后再写出来。

五、坚持每天写日记,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写作来说,素材来自活生生的大千世界中,特别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日记不失为一

种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开始对学生进行“写一句话日记”的写话训练,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或学过的字自己写话,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并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学生只要坚持天天写,一定能提高。当全班学生都能写一句比较完整的话时,我又向他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写好一句话,接着写几句话,写几句有联系的话,写几句有条理的话,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写几句有趣的话。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当他们写日记的时候,教师不要局限他们的写作内容,哪怕是几句简单的话语也要给他们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记日记的乐趣,教师可把优秀作品张贴在公开栏里,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表扬并大声朗读他们的日记,让他们心生自豪,从而更加热爱记录生活的片段。

低年级写话训练还有许许多多的途径有待我们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让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五篇:原来作文可以如此快乐

原来作文可以如此快乐

——快乐作文教学初探

福建省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陈跃腾原创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一方面教师因难而畏教作文,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同时学生也害怕写作文,视习作为酷刑,对习作毫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为成绩又不得不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只好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胡编乱造,敷衍凑数。长此以往,形成“双亏”怪圈。摆脱这一尴尬的境地,化“双亏”为“双赢”刻不容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道理,习作教学中 “逼写之不如好写之,好写之不如乐写之”,当学生写作如驾“一叶轻舟”时,教师何惧之有?学生又何惧之有?那么,怎样让学生快乐写作呢?我觉得边玩边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从玩画画到写作

上作文课,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头疼的,特别是限时交卷的“命令作文”。

一次习作课上,教师对学生说:“从黑板上的三道题目中任选一题,用30分钟的时间写……”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如往常一样的写作情景:孩子们眉头紧锁,歪头,绞尽脑汁,不知从何下笔,在本子上画来画去。这时,有的老师还要冷嘲热讽几句:噢,这是做什么啊?该不是画作文吧!

殊不知,这种“涂画作文”是一种非常好的作文教学方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画画是他们最喜欢的,我经常利用这一点特点,为写话另辟蹊径,每次写话,都让学生先画图后写话。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自由地画画,然后启发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这样,画与说,趣与乐融为一体,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一堂说话课,我先让学生找出一张纸画画,随便画什么都行。画好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画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同学们把自己的画面内容说得十分有趣,但有一个学生只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太阳,就没画了。大家都笑他简单,他却站起来反驳:“你们知道什么?没有我这个太阳,你们画的那些都没有了,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世界呢!”同学们愣了一下,我也大吃一惊,这个同学太有创意了!

这毕竟不是真正的美术课,我适时引导:“你真的是见多识广,那能猜猜在你帅气的太阳底下,同学们都画了什么吗?”

“青青的小草、漂亮的房子、弯弯曲曲的小溪、叽叽喳喳的小鸟,还有我们!”

……

别小看孩子们的智力,他们的创意经常出乎意料!而且非常乐意把这些创意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当他们把自己的画说出来时,写起话来就自然感到轻松自如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写话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写话要求要因人而异,有的可以只写三两句,有的可以写长点,但不管长短,教师都要适时加以鼓励,接着,慢慢指导学生写具体,引导学生以我“口”写我“想”,以我“手”写我“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文学潜能和语言能力,从而消除学生写话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体会到写话的乐趣。

二、从玩游戏到写作

游戏是孩子最热衷的活动,一提到游戏,孩子们都会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快乐,他们巴不得把所有的作文课都改成游戏课,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我着实花了不少心血。

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心理描写,我手举着包裹走进教室,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们好奇心大起,于是我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疑问:“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好奇啊?你们心中想什么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地猜着,我接着又说:“瞧,同学们,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敏感的动物,总能由眼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生出许多的想法。不过,这种想法转瞬即逝,如果能在它还没消失之前抓住它,说出来,写下来,那你就至少会成为两种高手:一是捕捉心灵的高手,二是写作高手。试试?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如果看仔细,会想得更细腻的。”

这掉胃口似的心理描写训练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写出了不少有趣的句子:

1、老师手举一个包裹,里面是什么呢?老师,你为什么要用红袋子包着呢?不想让我们知道吗?那一定是好东东,会是什么呢?如果是零食,老师会不会请我们吃呢?(张淙愉)

2、望着老师手中的包裹,我多么希望它是果冻呀!同学们的心

里也充满了疑问,有的同学说:“会不会是石头呀?”有的同学说:“会不会是口香糖呀?”还有的同学说:“会不会是山楂呀?”老师笑咪咪地,好像在得意地说:“你们肯定猜不出来。”(陈昭萍)

3、我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再一闻,突然没了,奇怪,会不会是口香糖,或者是糖果?不过包装很像是口香糖。(王鑫悦)

接着,我举行了一次“吹泡泡糖”的比赛,在比赛之前,让学生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怎么想怎么写; ②在心里与他人对话; ③在心里与自己对话; ④善用比喻、夸张、引用等 ;⑤注意场面情景。

在我的适时的引导之下,学生出现了以下精妙的语句:

1、我开始吹了,一吹就挺大,全组的人“哇”地一声,把泡泡吓坏了,又回到了我嘴里。(张婧)

2、里面究竟是啥东西,我眼睛一动不动地盯住那袋子。我的心越急,老师的袋子开得越慢,气!打开!打开!老师慢慢地,好像袋子里的东西是个睡着了的小孩,要慢慢地、温柔地对待他似的。(王鑫愉)

3、老师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不会吹泡泡,你偏偏举行“吹泡泡擂台赛”,为何不举行“吹牛擂台赛”,吹牛我在行!(王育鸿)

4、我真想直接把泡泡糖抢来,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我怎么能做出这么粗鲁的事呢?(张佳鹏)

玩“掉胃口”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也把孩子们的想象力无限扩大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玩,以便更好地写,我设计了十几个非常有

趣的游戏,比如:魔术表演(老师要下一番心思去学点小魔术)、“心有灵犀”(学央视著名节目)、“吃薯片”比赛(薯片放在额头上,不用手,只靠用脸部肌肉运动,滑动到嘴里)、扳手腕比赛、联欢会(精心准备三两个节目,也要临时一两个节目)、猜红蓝铅笔……这些游戏非常场面非常热闹,学生们兴趣盎然,乐于参与,而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真实生动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文课上,我们不能把流程简单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玩,一块是写,而是先把玩进行分解,让孩子一步步玩,并且把最好玩的放在最后,边玩边写,以玩促写,以玩激写,并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努力使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转化为内在驱动力。

三、从玩“自然”到写作

很多老师肯定很有同感,所有写作中,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肯定是“春游”或“秋游”,为什么?孩子们不但是游得尽兴,而且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切都那么新鲜,一切的一切,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玩、有所思,自然也就有所写了。

人来自自然,又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与我们密不可分。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万物,我们能获得很多美的情趣。湛蓝的大海,涓涓的溪流,浩淼的星空,吐芽的种子,无一不能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老师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好好地玩。

玩当然不能白玩,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万物的形﹑色与变幻多姿,聆听它们的声音,并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进行美好的联想和想

象。通过这一番观察﹑聆听﹑联想和想象,学生们一定觉得自然原来是如此美好。这时,老师要适时让学生把他们体会到的美好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生活中“玩”的资源,让孩子们边玩边写,以此拓宽教材时空和知识领域,这对于更好地激起学生写作兴趣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载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来问题可以如此简单(大全五篇)

    原来问题可以如此简单 德阳市岷山路小学邓洁 常常佩服大师们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简单,但能统领整堂课的教学。我也在学,可我还是不放心有些问题没有提出来,学生就不能深入、......

    绘本让习作训练如此美丽

    绘本让习作训练如此美丽 (2012-07-16 21:48:14)转载▼ 标签: 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绘本是最适合低......

    青春如此美丽

    青春是一首诗,吟诵着我的欢笑与悲伤;青春是一曲歌,歌唱着我的美丽与气质;青春是一幅画,描绘着我的微笑与泪水。青春是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代,多少希望的种子都要在春天播种,多少美丽......

    生命如此美丽

    生命如此美丽 当一个人走向死崖时,才知道生命是如此美丽。 珍惜拥有的生命,利用拥有的生命,奉献拥有的生命,你才知生命如此美丽。没有什么不平等,生命是一样的,只是在于我们每个人......

    坚守,如此美丽

    坚守,如此美丽 ——读云南省广南县小学教师农加贵事迹有感 广南县珠琳镇中心学校王玉祥 2013年,金蛇出洞。全国上下齐心一致团结在新上任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围,为实现“中国梦......

    “彩虹”,如此美丽

    “彩虹”,如此美丽 ――赴厦门学习心得体会 金沙县清池镇中普小学 孙志敏 十分幸运,参加了““同心•彩虹行动”第三期金沙县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此次培训是金沙县......

    微笑如此美丽

    微笑如此美丽 生活,像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当你从 中捕捉到那一缕最纯洁、最和谐的色彩时, 你是否意识到它就是一种微笑?一种最纯 真、最友善、最美丽的微笑。 流逝的时光冲不淡......

    王志祥《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丽》(精选5篇)

    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丽 如皋市郭元镇中心初中 王志祥 语文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教者藉以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进行品德熏陶,引领学生成长为具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