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附件1:
上海市中小学、幼托园所校车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依照•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委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3号令),以及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2号修改单的通知‣(公交管„2007‟162号),现就加强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托园所自有或租用运载学生上学、放学车辆(以下简称“校车”)的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校车条件
校车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一)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处于定期检验有效期内,且一年内不会达到强制报废标准。
(二)具有全市统一的颜色或标志。校车应在车辆前窗和后窗悬挂或粘贴具有“校车”字样的标志;学校自有校车应在车身上喷涂统一的颜色、粘贴校车标志和校名。
(三)校车应具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校车标牌。学校租用校车的,应租用具有营运资格的专业客运单位的车辆,不得租用个人车辆。
(四)幼儿及小学生校车必须确保足够数量的座位,禁止站立。中学 — 1 —
生校车载人不得超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载客人数。
(五)校车每年增加一次安全技术临时检验。
第三条 驾驶人条件
校车驾驶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应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二)工作责任心强、技术熟练、驾驶经验丰富。
(三)身心健康。
(四)有连续三年以上良好驾驶记录;未发生过负有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最近三年任一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未满12分。
(五)已依法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
(六)具有本市公交、出租汽车及省际客运从业资质。
第四条 申领校车标牌所需材料
申领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监制的校车标牌,应提交校车信息登记表、校车行驶证复印件、车辆临检合格证明、交强险保险单等材料。
第五条 校车标牌的申领和发放
学校或客运营运企业应向学校所在地的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领校车标牌。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学校或客运营运企业提交的申领材料后,对于材料齐全、真实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校车标牌;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发放校车标牌,但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校车标牌每年秋季开学前发放,一车一牌,不得挪用于其他车辆。
第六条 备案制度
学校或客运营运企业在申领校车标牌前,应先向所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登记备案。
第七条 限制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本市中心城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公办学校不得使用校车。
第八条 道路通行
校车运载学生时,按规定路线,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可在确定的停靠点接送学生。
第九条 管理职责
学校应在每辆校车上至少安排一位管理人员随车管理,维护车内秩序和学生上下车时的安全。
学校自有校车的停放应执行上海市教委关于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法规和行为规范,劝导学生不乘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校车管理工作纳入对中小学安全管理和校长考核的范畴。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客运营运企业校车的营运管理,督促、检查企业加强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要严厉打击“黑车”接送学生的行为。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校车标牌核发工作,加强校车运行的管理。发生超载等严重危及学生安全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时,应当依法予 — 3 —
以处理,并在违法行为消除后方可放行。要将校车违法和事故处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各级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配合教育行政、公安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等部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发挥学校周边环境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校车管理工作的监督。
公安交通、城市交通、教育行政、综治部门之间要建立校车管理的信息通报和工作协商制度。
第十条承运企业及租赁合同
校车承运企业或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学校应与承运企业或单位签订校车租用协议,明确服务要求和安全责任。
第十一条乘坐人申请及权利
学生乘坐校车,应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应与学校签订协议。学生及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发现校车违反本规定的,有权予以制止,有权拒乘并向公安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或教育行政部门举报。
第十二条参照执行
本市高等院校、台商子女学校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校车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生效及废止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实施。2007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4单位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幼托园所校车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沪教委青„2007‟6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36-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文件
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文件
粤高教规 [1997] 97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了加强对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管理,经研究,特制定《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高等教育厅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日
附件: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GDERNET)的运行和使用管理,促进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健康发展,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广东省高教厅领导下的全省性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是为我省教育及科研服务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是学术性、公益性的计算机网络,其服务对象是我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
第三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我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联并与英特网联网,旨在为我省的教育和科研活动提供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促进并支持我省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管 理 机 构
第四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设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负责制定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各项管理政策和整体建设规划, 并组织实施,讨论解决运行管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第五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所有网关均设在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负责给符合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联网条件的单位申请分配域名和IP地址。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对符合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联网条件的单位提供联网,配置路由,进行信息传输服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设在华南理工大学。
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发生通讯故障时,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应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优质服务。
第六条 各教育或科研部门网络为接入网络。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接入网络的网络中心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协助做好与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的联结。
第七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制。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受广东省高教厅委托,在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对互联网的网关和主干网进行管理;各接入网络管理机构对本级接入网络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对各自负责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上网资源进行管理。
第八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各接入网络中心,负责保存网络运行和有关记录并接受上一级网络管理机构的检查。
第三章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
第九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各级网络中心必须采取各种技术和行政手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十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用户必须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不得利用计算机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和有伤风化的信息。
第十一条 在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上不允许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备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
第十二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各接入单位设立网络安全员,负责相应的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并报上一级网络中心备案。
第十三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及接入网络的网络中心定期对相应的网络用户进行有关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教育。
第十四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各接入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严禁上网。
第十五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所有用户有义务向网络安全员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
第十六条 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有关工作人员和用户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用户,将对其进行警告、停止网络连接等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三篇:教育厅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 文件江苏省体育局
苏教体艺〔2007〕9号
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关于全面实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体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总结近几年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的基础上,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并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转发给你们,并对我省实施《标准》通知如下,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的重要性
《标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继承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经验,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实施《标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激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认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标准》的实施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确保《标准》顺利实施
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监控管理和指导的力度,细化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并与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等有机结合,确保《标准》顺利实施。要把《标准》实施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种组织形式紧密结合,予以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保证。要加强实施《标准》的宣传,调动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班级和学校“达标争优”活动普遍开展,使全体学生(残疾学生除外)达到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中薄弱环节,如耐力、柔韧和男生上肢力量等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达到《标准》及格以上等级。
三、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标准》测试
新《标准》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的基础上增加了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的锻炼项目和运动技能项目,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新《标准》的难度(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公布的最新评分标准为准)和要求较前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各地各校要在发动学生经常锻炼的基础上组织测试,根据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设置,有计划地安排好测试的项目及时间,以检查、巩固和提高学生锻炼的成果。测试工作一定要严肃、认真、准确、实事求是,决不能搞突击测试、限期通过,更不能强迫命令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四、严格规范测试培训和数据报送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按照《标准》实施工作和数据上报培训的要求,对学校测试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技术培训。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健全测试制度、质量把关制度、数据汇总统计上报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及工作总结制度,促使《标准》实施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的实施工作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总结过去上报测试数据过程中的经验,切实落实好测试数据的报送工作,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送数据的方式是通过互联网——“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网址中文域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英文域名:www.xiexiebang.com)直接上报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上报数据时间是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31日,上报测试数据的工具软件,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免费下载使用。
五、加强实施《标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
各地、各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在实施《标准》时,要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提出安全要求;测试前要检查和了解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后,可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在耐力项目测试前,医务部门必须对学生进行体检,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平时不锻炼,测验时搞突击的现象,谨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六、进一步明确实施时间和目标要求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全面实施新的《标准》,确有特殊困难不能如期实施《标准》的学校,须如实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省教育厅核准后,可延期至2008年实行。各市教育行政部门须将延期实施的学校名单于7月1日前报省教育厅体卫艺教处。
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标准》,用3年时间使90%以上的身体正常学生达到《标准》及格等级以上,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显著提高。
七、加强对实施《标准》的督查
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实施《标准》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标准》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综合督导内容和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评优、表彰的基本依据。
自今年开始,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每两年将组织一次对各市和高校实施《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参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奖励办法,对实施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于2007年7月1日前报省教育厅备案。
附件: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测试方法、器材规格的通知
二〇〇七年五月十五日
第四篇: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基„2009‟33号
省教育厅关于转发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将该《规定》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次颁布施行的《规定》,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体要求,明确了班主任的配备要求与岗位职责,明确了班主任的待遇权利与奖惩制度,是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各地各校要以《规定》的出台为契机,高度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快提升班主任整体素质,切实保障班主任合法权益,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机制,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班主任管理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表现好、专业素养高、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班主任队伍。
二、努力提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
严格按《规定》的标准要求配备和选聘班主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从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
切实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实践指导,指导班主任建立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班主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班主任召开家长会及家校联系工作,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大力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班主任是需要较高业务素养和技能要求的岗位,必须切实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各地各校要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培训整体规划,逐步建立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层次有机衔接的培训体系,形成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特色、符合班主任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培训课程。各地各校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当前要以岗前培训和在岗未接受过培训的班主任为重点展开培训。班主任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健全班主任培训管理机制。有关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要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优先招收在职优秀班主任。
加强班主任考核工作。各校要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根据班主任工作特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认真组织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校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中,要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对经考核不能较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及时调离班主任岗位。
三、切实保障中小学班主任的各项权利
落实班主任津贴。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享受班主任津贴,离开岗位后不再享受。各地要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按照“适当倾斜”的原则,明确并落实好班主任津贴,并努力提高津贴标准。
建立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各地各校要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在班主任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业绩十分突出的优秀班主任可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逐步建立起班主任工作的激励和导向机制。
四、确保《规定》落实到位
各地各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规定》内容,使全体班主任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与任务,不断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进工作主动性,切实提高工作水平。要搭建班主任专业发展平台,形成长效促进机制,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班主任参加学习考察活动,关心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维护班主任的合法权益。要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和重视班主任工作的学校典型,大力宣传班主任先进事迹,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氛围,使班主任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岗位。
附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教基一„2009‟12号)
二○○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转发
中小学
班主任
规定
通知
抄送:教育部办公厅、基础教育一司,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11月19日印发
教 育部
教基一[2009]12号
文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二日
附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二章 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 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 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第六条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第七条 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
(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三章 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章 待遇与权利
第十三条 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第十四条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第十六条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第五章 培养与培训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 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西省教育厅文件
山西省教育厅文件
晋教人[2010]16号
关于评选山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今年我省将评选第八批特级教师。现就评选工作安排如下。
一、评选范围
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幼儿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的在编在岗教师,省、市、县级教科院(所、教研室)在编在岗教研人员。
二、评选条件
(一)学历和资格条件
1、小学教师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中学(进修校、师范学校、其它教育机构)教师和教研员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农村学校教师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2、具有与任教学校层次相应的教师资格。
3、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5年以上,聘任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10年以上,聘任中学高级教师5年以上。
4、城镇中小学教师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1年以上的经历。没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支教)1年以上经历的,评选特级教师后3年内,必须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支教)一年以上(教师个人和学校评前必须有承诺书)。
5、中小学校长接受过岗位培训,并按计划参加了提高培训。
办理了提前离岗手续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办理退休手续的教师、校长、教研员,均不再推荐。
年龄、从教年限、任职年限计算均截止至2010年12月底。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一贯模范履行教师职责。
2、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教育界享有较高威望。
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善于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以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深受学生爱戴。
4、曾获得全国、全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省级以上行政部门授予的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或2000年以来获市、县级党政部门奖励(劳动模范、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现仍保持荣誉者。
(三)业务条件
1、具有系统、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追踪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是本地区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同等条件下省级学科带头人优先(农村教师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亦可)。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县级以上同层次教育领域推广过。
2、教学特色突出,教学成果显著。精通本学科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取得突出成就,教育教学水平与业绩在本地区同层次学校中名列前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聘任高级教师以来,承担过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巡回教学、专业讲座3次以上(农村学校教师在本乡镇或中心校承担过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并获得好评(提供教案或讲稿,农村乡镇、县级以上教研部门的开会通知、邀请函等原始材料)。
3、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有组织、指导班级或年级学生思想教育及品德修养方面的突出专长和丰富经验,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担任班主任和学生德育工作累计10年以上,或近年来连续从事班主任等德育工作5年以上。所带班级或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获校级先进集体奖3次以上,或获县级以上先进集体奖1次以上,或获县级以上个人奖励2次以上。
5、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评价能力,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近5年来,作为主要承担者(前3名)完成1项(含1项)以上省、市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或独立撰写本学科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在省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年会、增刊不算),或在国家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年会、增刊不算)。
6、具有指导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积极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为提高本地区或本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出显著成绩。近3年,重点指导、培养2名以上青年教师(提供相关的原始材料),被培养对象进步明显,获得过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或其中1人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
7、下列人员除满足上述六项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从事音、体、美、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在省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2次以上或国家级三等奖1次以上。(2)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中的教学研究人员必须有在中小学教学一线任教5年以上的经历,是所教学科的骨干教师。任教研员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经常开展和指导学科教研活动,本地区本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突出,近5年来,省级教研员在国家级非同一期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第一作者);市、县级教研员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篇(第一作者),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
(3)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级领导必须有在中小学(幼儿园)一线任教8年以上的经历,是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担任领导职务后,坚持学科教学工作,并保持较高水平,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强;办学、管理经验丰富,业绩突出,任职期间所在学校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单位。
8、农村中小学(不含县城所在地中小学)教师符合评选条件
(一)、(二)两条,坚持在农村学校工作15年以上,教书育人事迹感人,教学成绩特别突出,不受业务条件中第4、5、6条的限制,可破格进行推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典型事迹材料)。
三、推荐评选程序和办法
特级教师人选,采取个人申报、学校推荐、教育行政部门逐级评选的办法产生。
1、个人申报,学校(单位)推荐。列入评选范围的各类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教师、教研人员认真学习特级教师评选文件,领会本通知精神。根据评选条件要求,个人申报,所在学校(单位)组织全体教师酝酿提名、民主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人数不少于所在单位在职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单位)综合比较各方面条件和群众意见后,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定推荐人选并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者,上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2、县级考察推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由教师代表、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特级教师考察推荐工作组,深入学校实地考察推荐人选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表现。考察时,要听取学校教职工和所教班级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征求学科专家的意见。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推荐名单,并通过宣传媒体在辖区内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将推荐人选的个人申报材料和单行考察材料一并报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
3、市级评审推荐。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委会,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人选进行评选(是否组织讲课筛选由各市自定),确定市级推荐人选,通过媒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教育厅。
4、省级评选。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推荐人选考试,成立特级教师学科评议组进行评课,通过考试、评课考察推荐人选的教学水平、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
省特级教师评选委员会分组审核档案、论文、荣誉证件、业绩成果资料、考试、评课结果等,综合讨论评议,产生各组排序。
召开省特级教师评选委员会议,听取各组综合评议意见,大会酝酿讨论后投票表决,确定第八批特级教师人选。
在省教育厅网站和被推荐人选所在学校(单位)公示两周。公示期满无异议,报省人民政府审批,颁发《特级教师》证书,授予特级教师称号,享受特级教师的有关待遇。
四、名额分配
(一)本次评选山西省特级教师150名。为了便于综合比较,好中选优,全省按1:1.5的比例分配推荐名额(见附表),各市、各单位严格按分配名额推荐,不得突破。
(二)各市确定特级教师推荐人选时,在坚持标准和条件的同时,要统筹兼顾,使各级各类学校和各学科均有适当比例。小学(含幼儿园)、初中和高中按4∶3∶3的比例推荐评选;各学科之间应相对平衡,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已有2名(含2名)特级教师者,该校的该学科不再产生特级教师推荐人选。
(三)推选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教师倾斜。农村学校推选比例为15%,城市薄弱学校推选比例为5%,学校(幼儿园)校(园)级领导推选比例不高于8%,教研人员的推选比例为5%。凡比例不符合要求的,省厅不接收其材料。
(四)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特级教师的推荐人选可在本校产生,也可在自愿签约交流到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任教且符合特级教师评选条件的区域内其它学校优秀教师中产生(同等条件下,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教师优先)。非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的教师申请在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参加特级教师评选,必须经现所在学校组织同意并报县教育局批准,当选为特级教师后,必须交流到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最少5年;服务期满后,可以流动。
五、报送材料要求
(一)被推荐人报送的材料
1、撰写1份反映本人专业发展、成长经历的工作总结,并附5份能体现本人教学模式或教学风格特色的典型叙事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
2、特级教师评审表一式3份。
3、资格类证件:教师资格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证书的原件、复印件。
荣誉类证件:奖状、奖章、证书的原件、复印件。
其它类证件:论文、论著、教材、教参、科研成果、专题讲稿、示范课讲座的原件;典型事迹报道材料原件。
4、参评的非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教师自愿签约交流到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任教的协议及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公函。
5、本人目前上课所用的教材。
(二)市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的材料 本市特级教师评选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一式3份;公示材料原件。
上述材料要统一、规范,表格填写要清楚、详实、可信。各种复印件须市教育局审核后加盖印章,审核人要签名。除特级教师评审表外,其余材料缩印在A4纸上并装订成册。特级教师评审表可从省教育厅网站下载,申请人填写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等请用电脑打印(正反两面打印),并裱糊成册(不得用钉书针装订)。
六、时间安排
2010年4月中、下旬由县(市、区)组织推选。2010年5月中、下旬各市确定推荐人选,2010年7月19日——29日,各市上报推荐人选名单(19号为太原,20号为大同,21号为阳泉、朔州,22号为长治、晋城,23号为晋中、忻州,26号为吕梁,27号为临汾,28号为运城,29号为省教育厅直属单位)。2010年8月中旬开始省统一组织考试、讲课(具体方案另行安排)。2010年8月下旬,省特级教师评委会进行评审。
七、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1、加强对推荐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由党政领导、有关科(股)、室负责人、特级教师组成的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工作组。省教育厅成立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推荐评选工作。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厅人事处,承办具体工作。
2、评选特级教师是省政府为教师办的实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确定专人负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此项工作。要抽调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敢讲真话实话的人,参加特级教师推荐评选组的工作。
3、增强推荐评选工作的透明度。推荐人选必须有广泛的教师基础,凡被推荐人选所在学校(中心校或乡镇教办)推荐票不足教师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未经过公示的、公示后社会有反映经查属实的,一律不得向上一级推荐。
4、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宁缺勿滥,防止不正之风的干扰。要严格按文件规定办事,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托人说情、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对经查实确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推荐人选取消其评选资格,今后也不得再行申报;对把关不严,报送虚假材料的学校(单位)、县(市、区)、市要予以通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单位)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特级教师评选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予以严肃处理。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特级教师推荐评选为契机,把特级教师评选作为一次在广大校长、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活动。要通过推荐评选,树立典型,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掀起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以及师德建设的热潮,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6、厂矿企业、其它部门及民办学校的教师,按属地原则进行评选推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安排。
7、评选推荐的日常工作请与厅人事处联系。
联系人:赵高奎 电话:(0351)3046863 附:
1、特级教师推选名额分配表
2、特级教师评审表
3、山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