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6: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阿勒泰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宋新昌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而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把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有机结合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地方政府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示范区内,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示范区内标准化进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慨况

近年来,我区以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平台,围绕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于1998年开始申请建立了福海县阿勒泰羊和青河县绒山羊两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其中青河县绒山羊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94.5分的好成绩名列全疆第一,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延伸,被自治区畜牧厅命名为“新疆青格里绒山羊”,被中国特色之乡评审委员会誉为“中国绒山羊之乡”。2004年,我区申请建立了青河县阿魏菇、福海县白斑狗鱼、阿勒泰市无公害阿山甜瓜、哈巴河县花芸豆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阿勒泰市无公害蔬菜、吉木乃县春小麦2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并于2007年8月全部通过国标委验收,其中,青河县阿魏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98.5 分的好成绩名列地区6个示范区项目之首。截止目前,我区已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据此次验收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统计数据显示,示范区无论建设规模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取得显著成绩,示范区项目通过实施,平均单产与总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比如,青河县阿魏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后三年比示范前三年平均单产增长了43.6%,年均总产量增长185.71%,人均年增收1250元,三年累计实现产值5600万元,年均增长了23.3%;福海县白斑狗鱼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后三年比示范前三年平均单产增长了22.3%,年均总产量增长42.9%,人均年增收2750元;阿勒泰市无公害阿山甜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后三年比示范前三年平均单产增长了37.5%,年均总产量增长91.26%,人均年增收5500元。切实为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但从总体看,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仍在初级水平,农业标准化实施与推进的手段仍不丰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仍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要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推进农产品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抓手,明确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按照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示范区建设。鼓励引导农业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与管理,发挥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积极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标准(规范)”等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培训、推广体系,拓宽示范领域,扩大实施标准化生产面积。努力实现“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第一,要充分认识推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农产品的商品化、批量化、规模化、集约化,最终提高产出率,提高经济效应。建设现代农业要以标准的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对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和监测。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要通过标准化,带动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等多种形式把适用技术、管理经验用标准的方式传播给千家万户分散着的农民,促进产销衔接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践证明,推进农业标准化正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要充分认识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需要。这是客观规律,谁违背,谁就要吃亏。一是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已对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增长方式提出了需求,这一需求要求我国农业必然要走产业化的路子。标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二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挑战。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技术标准的对接,没有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就无法取得与国外农产品公平竞争的资格。

第三,要充分认识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我国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倡导、努力推进的重要战略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就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4-2006年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强调了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要充分认识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合作经济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会有农业产业化,要认识到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的推进。我国农业生产与销售的显著特点是千家万户面对千变万化,这种分散生产与销售的方式,不可能普遍运用农业标准。而专业合作社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合作生产,不仅有效降低了单个农民无法承担的实施标准化的成本,解决了“不愿意”的问题;更为统一指导农民实施标准化提供了可能,解决了“不能够”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标准为纽带,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龙头企业联系起来,通过标准将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形成,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近年来,我区开展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笔者认为,要实施好这一工程,必须要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示范区推进力度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各级政府负责,质监、农业、林业、渔业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任何大的活动都离不开统一有效的指挥。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协调)组织,在各级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形成管理规范、综合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质监部门要加强业务协调管理,农业、林业、渔业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工作实施格局。同时,要落实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责任人员要专心抓,还要成立相应的机构长期抓,要借助其他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目

前,我区及所属六县一市已逐步建立了农业标准化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及各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建立了由自治区、地区、县三级农业、畜牧、水利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库,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通力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

(二)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标准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技术支撑,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要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标准推广体系、产品监测体系、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农业标准信息体系,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问题不解决好,必然影响示范区的建设。我们要把农业标准化看成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看成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要从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切实加大投入,解决农业标准化中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据调查,青河县阿魏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受到该县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政府补助、企业投入、农牧民自筹等形式,累计投入1330万元,用于阿魏菇标准化大棚基础设施建设;福海县政府在示范区项目实施过程中,投资520万元,建立了乌伦古湖救护中心及标准化实验室,为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力度

农业要发展,标准是关键。要按照 “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和“先急后缓”的原则,加快制定农业标准、技术推广、产品检测检验、农产品监管四大体系建设。标准是组织生产和检验的依据,搞标准化生产就得有标准,要安排专人收集标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修订标准,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要建立起能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要认真总结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经验,从控制农药残留入手,结合各地特点制定出符合国内外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及有关标准,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当地农民的生产水平,及时修订、完善和提高标准水平。使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截止目前,我区已建立了阿勒泰羊、绒山羊、阿魏菇、无公害阿山甜瓜、花芸豆、白斑狗鱼、无公害蔬菜和春小麦等8个标准体系,共计160余项标准,制定了自治区、地区、县三级地方标准,基本覆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

农业标准化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靠示范引导,通过示范带动促进面上工作平衡开展。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基地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监测管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达到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的目的。同时,要新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使示范园内的每一个产品都达到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的标准,把示范园真正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园。我区在示范区开展工作中,建立了青河县阿魏菇标准化大棚430座;建立了福海县白斑狗鱼早繁大棚两栋及标准化实验室;阿勒泰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园,为示范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农业标准化基地,就是要从基地抓起,实施源头控制,按标准组织生产,抓好生产过程控制,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发挥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

(五)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

农业标准化工作关键在于组织推广实施,而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全体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消费者和组织管理者的共同参与。要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农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按照“各负其责,层层培训”的要求,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要把标准化

知识纳入绿色证书工程以及基层干部培训的范围,通过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运用标准化知识的能力。使标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由于我区农牧民一家一户经营,住居分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深蒂固,加之少数民族较多,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一些专业性术语理解困难,为此,我区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形式举办培训班,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把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汇编印制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小册子和“明白卡”作为教材,使广大农牧民和基层干部通过培训尽快熟练掌握标准内容,提高标准化生产技能和水平,三年来,全地区共举办各类标准化培训班300余期,培训农牧民达5万余人次。同时,我区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区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增强广大农牧民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全区上下形成人人关注标准化、自觉实施标准化的良好氛围。

(六)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力度

加强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一致、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测机构,逐步建立起具备对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能力的监测体系,建立生产基地自检与农产品监督检验机构抽检相结合的检测制度。重点建立农产品准出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靠制度抓落实,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实践表明,通过示范区的形式来开展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工作,可以促进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提高全社会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提高生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打造一批新名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先进技术的推广速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总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切实推动了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在市、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村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建设要求,经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标准化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引用国家标准。今年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用国家、行业产品标准22个,其中种植业标准22个。引用地方标准5个。引用企业标准2个。

二、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我们制订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编写了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资料1500余份,并对全村专业种植户进行了1600多人次的培训,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示范区2011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积极培植省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们根据省农林厅《关于开展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文件,启动了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创建工作。

3.积极创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通过示范区建设的典型辐射,增加了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激发了农民种养殖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在示范区建设中,我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各个示范区制作标牌,向社会公示农业标准化示范内容,建设社会监督;二是坚持试验、示范、推广、良种、良法良管的推广原则,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三是示范区严格按照“五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并向农户代表发放了种、种植业业生产记录本,为农产品质量溯源提供依据;四是加大示范区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力度,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龙头企业负责对基地产品组织收购、加工、销售,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提高示范区经济效益。

三、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培训

为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先后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国家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的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增强管理者和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从生产环境治理、产地检测、投入品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了企业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了广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平台,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的正确使用等知识,增强农民共识。2011年开展培训65场次,示范区参训农民1950人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

第三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情况汇报

绿色食品“XX“牌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各级领导特别是省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运转一年多了。下面,根据省局指示精神,将“示范区“实施一年多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分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示范区“的概况

我市“示范区“主要位于XX镇境内,XX镇地处市区东北部,全镇有可耕地面积5万

余亩,其中有水田3万余亩。XX村处于该镇中心位置,以水稻种植为主,以蛋品加工和小酱菜制作为辅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生产与加工体系。区域内长期致力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产优质绿色稻米的理想基地。“XX牌“大米是XX省食品类的第一个“绿色“品牌,为了做大做强基地内的XX绿色品牌,年,境内成立了“XX省XX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市绿色食品的科技示范园区和重点加工企业,也是XX市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进行科技研究、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技术管理等项目,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强化综合管理,提升标准档次,先后有大米、酱菜、蛋品、肉禽等九个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目前示范区的面积0.3万亩,主要分布在XX村境内,亩产量达到600公斤,品质上国优一级品达27%,国优二级品达73%,辐射域区的产品销往全省30多个大中城市,该区域生产的大米已有相当大的知名度,是我国驻港澳部队以及“雪龙号“科普考察船等特殊行业的专用米。

二、标准化示范区实施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为了认真落实苏质技监170号文件精神,从2011年6月份起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针对现有沈高镇及XX村的实际状况,结合《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项目和纪要一览表》所规定的内容逐项抓工作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健全组织,落实载体,确保“示范区“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是成立了“示范区“领导小组。去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市财政、质监、农业、粮食、环保五个局长为成员的“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日常工作办公室,从组织上使“示范区“的工作有了保障“。二是成立了技术协作组。该组除了我市农业技术上的相关人员外,还特聘了扬大农学院的院长、教授、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批农业技术工作中的权威人士,形成了一个技术核心小组。通过这个技术协作组及时对“示范区“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跟踪指导。三是建立了经济联合组织。在市政府的协助下,通过市农业局和沈高镇的共同努力,建立了集培育、试验、推广、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济联合体,理顺了政府与XX省XX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之间的关系,壮大了联合体的经济实力。

2、贯标宣传,分级培训,造就了一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兼职人才。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围绕标准化示范区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准宣贯活动。首先是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的形式,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学习《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使全体成员了解了“示范区“的意义,统一了小组成员的思想认识。其次是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各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及相关农技人员。以此为基础,培育出一批标准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再次是以XX村和沈高镇为核心区域对农民进行了普遍的贯标和培训。两年来,我们将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市农干校、乡村农民技术学校的重要课程,特别是“示范区“先后邀请XX省农林厅、XX大学农学院、上海质量管理科学院的相关专家教授讲课6场次,受训2300多人次,发放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1800多份,使广大种植户对稻米的种植标准和规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第四是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专职人员的工作思路。一年多来我们先后组织从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近10人次分别到外地参观学习,吸取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我市有了一批从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门人才。第五是充分利用市内“一报两台“这块宣传阵地,宣传“XX牌“稻米生产的标准化要求。特别是发挥了广播网内“一台一站“的作用,在农户育、种、管、收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上进行事先指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紧扣目标,多作并举,部分解决了配套资金上的困难。

筹集“示范区“的资金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较大难题,按照实施方案整个“示范区“建设约需资金625万元,其中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基础设施投入、加工销售环节等各项费用的省市配套资金38.1万元,市镇配套资金51.5万元、其余均为自筹资金。为了解决资金缺口,我们多方努力,主动协调相关系统,先后结合“水利工程“、“三项工程“、“绿化工程“等全市重大的工程项目,将各种基本建设经费向“示范区“内倾斜。一年多来,在农田基本建设、田间绿化、“三项工程“上就为沈高镇争取了各项配套基金100.5万元,并已全部用于田间道路、水渠的整修、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绿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筹集民间资金改变稻米加工、销售的现状。该镇原有“明珠“和“XX“两家小型米厂,规模小、设备差、工艺落后。去年XX绿色食品公司自筹资金75万元投入“明珠“米厂,该厂去年从日本引进了一套

米质检测仪、1台色选机、2台抛光机,重新组装了一条全封闭、全自动的加工生产线,同时帮助该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的体系和管理制度,设立了质量控制网络,健全了抽样检测制度,使“明珠“米厂的产品质量和加工能力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目前该企业已有五种不同的包装、年大米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以上,基本上满足了该区域的加工需求。

4、反复试验,提纯提优,攻克了一系列标准指标上的技术难关。

首先是抓品种对比试验。为了使“XX“绿色稻米种植核心区达到国家优二级米、辐射区达到国家优三级大米标准,同时符合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在产地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能力强的稻米品种是关键环节。考虑三者兼顾,两年来共试验试范种植水稻新品种(系)138个,其中国外品种(系)12个,省外35个,国家三级优质米以上的34个。今年为了确保示范区稻米品质要求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以上(GB/T7891-1999优质稻米)的标准要求,重点对华粳3号、连粳3号、盐粳5号、香粳99-

15、R109等五个品种进行辐射试验,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下一步示范区的品种选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是抓标准的收集、制定与实施,先后收集了国家相关的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水、土、气、肥、加工等一系列标准,制定了A级绿色食品XX牌稻米生产技术规程,对稻米生产的产地环境、农药、化肥施用等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并严格按标准要求指导农民生产,两年来示范区内农药施用量比三年前下降16%,杜绝了施用国家禁用农药的现象,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的品质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去年经国家有关部门监测,水、土、气等均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要求。再次是围绕重点环节,抓了关键技术的试验和成果的开发应用。两年来,项目各参与单位集中技术力量,对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按国家优质大米一级的标准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重点在3000亩A级绿色稻米生产示范区内进行了一系列配套试验,主要有:(1)优质稻米新品种生态适应性评监试验;(2)AA级绿色稻米攻关试验;(3)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肥料筛选及运筹试验;(4)无公害水稻生产病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5)有机米攻关辅助试验;(6)“黑丰佳“有机肥料运筹试验;(7)“华丰“生物有机肥应用示范等,从目前来看这些试验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初步探索出了国标一、二、三级优质米的相应水稻品种和栽培方法,并且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三、“示范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示范区“的管理上动手较早、投入的人力、财力也相对较大,但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于周边的条件还不很成熟,辐射区域暂时还只能局限在5万亩左右。虽然我市整个里下河地区自然条件基本相当,比如温度、土壤等,但由于空气、水质、周边环境的差异,短时间内要辐射到10万亩以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是在有机稻米攻关试验和无公害药剂试验的最后一个关口出现了卡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困难仍然较大。在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情况下生产有机大米,肥料供应、前期病虫草害的防除上已基本解决,但后期三化螟无法控制,部分试验区域水稻晚期损失较重,有一部分亩产只有20-30公斤。虽经大量的试验,但暂时还没有发现对后期三化螟防效较好的生物农药和其它防治方法。辐射区域内的稻米要全部达到国优一、二级米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示范区资金严重缺乏也是制约下一步示范区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示范区运作一年多来,虽然经多方努力,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但这些经费均是结合其它项目投入的,只能改善示范区的灌溉、绿化、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条件;XX省XX绿色食品公司的投入只能改变其加工和销售现状,中间环节的资金缺口仍然无法解决。

四、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示范区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项目考核验收的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在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一卡双承诺“服务,即收购卡、承诺及时为示范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农药、肥料及技术服务,承诺按优惠价(去年和今年按高出同期市场价0.2元/公斤)全部收购示范区内农户所种的稻谷。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广大农户按标准种植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收购中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大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统供率,力争明年区内统供率达到95%以上。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在面上能及时地给农户以科学的指导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二是要加大贯标力度,扩大宣贯范围。进一步规范加工、销售环节,同时力争使示范区的总面积在验收前达到3万亩左右。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试验攻关力度,确保产量、质量同步提高。产量指标力争达到示范核心区亩产600公斤以上,推广区亩产550公斤以上。品质指标要求全部达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其中30%以上达到国家优二级米标准,其余均要达到国家优三级米的标准要求。

四是要建立健全技术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对相关标准、试验试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项目活动计划、会议记录、标准审定、实施进度、技术培训资料、原始监测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归案;健全环境、产、加、销的一整套标准体系;充实检测、检验设备,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

第四篇:在AA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在滨海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3月19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召开的。今年5月份,我区的国家级无公害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将迎接上级的考核验收,日前AA镇的绿色食品板栗项目又被国家标准委批复为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所以今天的会议既是对绿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的调度会议,又是对新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动员会议,意义非常重大。刚才,有6个部门单位做了交流发言,A局长代表区政府对验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分工,市质监局的A科长作了技术辅导。下面,我就下一步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地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做文章,切实加强标准管理、技术推广和农资保障等工作,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良好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了示范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前,我区茶园面积已发展到9.7万亩,2007年投产茶园7.7万亩,鲜叶总产27576吨(干茶产量6128

吨),总产值3.95亿元,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41.99 %、77.7%和59.8%,分别占全市的64.67%、80.18%和91.67%。全区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278家,其中5000斤加工能力以上的企业97家,加工量占总产量的96%,加工增值达11.76亿元。我区已成为海州绿茶主产区、全省绿茶面积最大的区县和江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中国北方茶叶示范区、全省放心茶基地建设示范区。我区日本栗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2007年,总产量达2000吨,产值达1800万元,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87%、91.3%和94%,分别占全市的97%、91.7%和94.2%,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日本栗生产基地。总体来看,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使用统一的标准规范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建立健全了茶叶标准体系,茶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愈来愈强,可以说,我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茶叶为主题开展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几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绿茶示范区作为增补项目,建设周期不足;整体工作推进不平衡,该项目启动以来,个别乡镇、部分龙头企业仍未做好示范园区确定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绿茶示范区考核验收工作在即,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各项基础性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以扎实的工作、精细的管理、优良的技术,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的考核验收。

二、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打造特色产业的示范优势

茶叶、蔬菜、板栗、桑蚕等四大产业板块,是我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和优势,要尽快在巩固绿茶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做好面向板栗、蔬菜、桑蚕以及水产和畜牧养殖业的推广应用。

(一)广泛宣传引导,搞好培训服务。要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农技教育推广渠道,强化对示范区建设的宣传,广泛普及标准化知识,强化骨干培训,培育建立一支基层农业标准化技术队伍,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修订技术规定,推进实施标准化生产。要组织实施好种子、产地环境(包括水、土、气)、种植、农田水利、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细化无公害和绿色生产的地方规范,对示范区的种植、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加工工艺、检验指标、标识包装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定,监督指导其贯穿于示范区生产的各个过程;要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让农户亲眼看到农业标准化的作用,自觉贯彻执行农业标准化。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形成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结合的企业标准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并通过合作、包产协议等方式,进一步带动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要围-3-

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进一步扩大示范区域,增加示范品种,做到区有样板镇,镇有示范村,村有重点户。要立足优势特色农产品,努力将农产品标签化流通与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等结合起来,做好品牌塑造和认证,逐步实现基地培育品牌、品牌促进基地发展的良性循环。要加强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落实激励政策,完善资金保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示范区建设中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在编报预算时要优先考虑,重点安排,争取从农业发展资金中挤出一部分,在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一部分,同时将各项农业项目资金捆在一起使用,对用于水质、土壤、空气的普查检测经费要首先安排在示范区,从各方面向示范区建设倾斜。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委等上级部门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经费补助,扩大资金来源,实行专款专用。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思路,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投资,满足示范区建设的经费需要。

三、搞好协作配合,认真做好绿茶标准化示范区的迎查工作 建立国家级绿茶标准化示范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配合,按照各自的工作分工,切实做好各项迎查准备工作。各试点镇要主动承担起有关示范区建设的组织落实责任,精心挑选优势园

区,协调促进龙头企业与村户签订产地购销合同,推行“统一施肥、-4-

统一防治、统一采摘、统一建档”的“四统一”标准化生产。要优化园区环境条件,设立明显标志,形成示范推广优势。质监部门要积极搞好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抓好茶叶标准化生产规范制定、质量监督、市场准入和农产品名牌的申报立项工作,收集汇总各项迎查资料。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制定相关农业技术规范,完善农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指导记录。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完善销售市场的检测手段,确保示范产品质量安全。农资供销部门要全力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物资保障,确保农业投入品的质量过关,供应充足。财政部门要积极研究财政资金支持和贷款扶持政策,完善地方资金的配套资料。科技部门要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将属于科技攻关的项目列入科研计划,并将先进的农业标准列入科技进步奖励范围。新闻部门要加大农业标准化和示范区建设的宣传造势工作,积极收集图像视频资料,编制相关专题节目报道。有关龙头企业要按照优质优价原则,同示范区农户建立购销关系,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严把无公害产品质量关。

同志们,迎接国家级无公害绿茶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的考核验收。

第五篇:宣城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宣城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安徽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皖政„2011‟117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政府成立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市质监局、市农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局、市旅游局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在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质监局统一监督管理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市农委负责本行业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示范区,是指对以一种或一类优势农产品为主,在特定区域内,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推广项目,并由市政府命名示范区称号的农业生产区域。

第二章 建立示范区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 示范区有确定的区域范围,有较好的交通运输、通讯等外部条件,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第五条 示范区应有明确的承担单位、保证单位和参加单位。示范区承担单位是指承担示范区建设的企业、行业(产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保证单位是指保证示范区建设实施的县(市、区)质监局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参加单位是指参加示范区具体任务的县(市、区)质监、农业、林业等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

第六条 示范区原则上要地域连片,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品种优势和市场覆盖面的种、养殖业,具备较强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第七条 示范区有较完善的经营管理架构,对示范区建设有总体规划安排、具体目标要求、相应的措施和经费保证,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八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对农业标准化有较高的认识,有专门的标准化机构,配备专(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有较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基础。第三章 示范区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第九条 示范区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农业标准化的手段,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十条 经批准确定的示范区,由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按任务书要求组织实施。应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示范区建设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建设期内的示范区 应树立项目标志牌,标示项目名称、有效期、示范规模、承担单位、批准单位等。

第十一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要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确保标准贯彻实施。

第十二条 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必须制订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检验、贸易的依据。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十三条 鼓励对示范效果好、产品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示范区农产品生产企业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第十四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示范区环境保护措施,药物、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农产品收获与加工管理等要有相应的农业技术规范。

第十五条 具有生态、生活服务功能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应重点抓好农业生态保护,循环农业、农业旅游接待服务标准或技术规范、质量操作规程等相关标准的制订和贯彻实施。

第十六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要建立较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对产地环境、投入品、初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实施的质量监控,配备相应的自检设备,理化、安全指标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机构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第十七条 企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产品检测的计量器具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GAP等管理体系认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认证,积极申请注册商标,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安徽名牌、宣城知名产品,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第十九条 示范区在产、供、销各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符合标准化管理要求的全过程规范化记录档案或电子档案,所有档案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做到全程质量可追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示范区建设的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区建设的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应分别达到AAA级、AA级、A级以上。

第二十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应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和相关标准的宣贯,提高生产、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培养农业标准化技术人才,推广的标准化应当简化技术规范或操作卡,用宣传图片、明白纸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发放到示范农户,并组织和监督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一条 示范区建设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第二十二条 示范区建设承担单位应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每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专家对示范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使示范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 示范区的申报和审批

第二十三条 示范区申报工作每年组织一次,由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受理和截止日期。第二十四条 示范区由建设承担单位提出申请报告,填写申请书,内容包括:示范类型、示范区域、示范区建设的年限、目前现状及项目条件、推广实施的技术标准、经费来源(包括自筹经费、当地政府投入、有关单位投入、示范区主管单位下拨的建设补助经费等)、实施标准的组织措施、预期目标等。参加单位、保证单位加具意见后报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五条 示范区建设实行项目储备制,推进项目升级制,建设期满复评制。

(一)每年或每两年一次,对示范区项目实行预申报,建立示范区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

(二)推进项目升级制,申报上一级示范区项目的,须是完成下一级示范区建设并通过目标考核合格的项目。

(三)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复评:

1、贴近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政府相关政策配套并推动有力;

2、示范区农民标准化意识增强,承担单位有专兼职的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农产品未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3、示范区发展规模增加20%以上,或示范户增收20%以上;

4、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5、承担示范区项目的农业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达到A级以上;

6、示范区承担单位在管理、科技等方面具有特别突出的创新性。

第二十六条 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评审计划、组织由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专家组成的考评组进行书面、实地考察评估,择优报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批准后,报市政府命名、颁发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牌匾。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是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管理单位。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日常管理单位。

示范区所在地的县(市、区)质监、农业等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示范区的建设。

第二十八条 示范区在有效期内,可直接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以及广告宣传中使用“宣城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字样,并说明有效期限。

第二十九条 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强化对示范区的监督抽查或巡查,监督抽查检测中,对发现不合格的,由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处理。

第三十条 示范区建设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制定技术标准、宣贯实施标准、开展检测工作、组织标准化培训等,必须专款专用。

第三十一条 示范区建设期满前3个月,建设承担单位应及时向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目标考核申请,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验收组对示范区进行项目目标考核。

第三十二条 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对农业标准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由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报请市政府进行表彰。

第三十三条 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行退出制,日常监督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报请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其示范区资格,收回牌匾,并予以通报。

(一)示范区建设中组织实施不力、补助经费使用不当;

(二)示范区建设管理期间出现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示范区建设管理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不合格;

(四)生产中使用违禁品,不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管理的;

(五)示范区项目目标任务考核不合格。第三十四条 对被取消示范区资格的承担单位,自被取消资格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保证单位3年内不得再次作为其他示范区的保证单位;参加单位3年内不得参加其他示范区建设。

第三十五条 因城市发展或示范区调整,不再具有原有功能或生产能力的,县(市、区)质监、农业、科技、财政、林业、环保、工商、商务、粮食、旅游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实后,报请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批准予以终止。

第三十六条 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后分别一次性奖补建设承担单位20万元、10万元、5万元。

第三十七条 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制(修)定的分别一次性奖补主要起草单位10万元、6万元、3万元、1万元。

第三十八条 首次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达到AAAA级、AAA级、AA、A级的分别一次性奖补创建单位5万元、2万元、1万元、0.5万元。

第三十九条 通过ISO9000、ISO14000、HACCP、GAP认证的分别一次性奖补通过认证单位1万元。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农产品”是指种子(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鱼苗、食用菌菌种和其他繁殖材料)、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食用菌、棉花、花卉、园艺、蜂产品及其他农产品。

(二)“ISO9000”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关于质量管理的一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认证,是对组织的质量体系实施评定,向公众证明该组织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0标准。

(三)“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促进全球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制定的一个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认证,是对组织环境因素的管理是否达到改善环境绩效实施评定,向公众证明该组织满足相关方要求的同时,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四)“HACCP”是指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

(五)“GAP”是指良好农业规范。GAP作为一种适用方法和体系,通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来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

下载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保障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的有效运作,促进我省农业技术进步,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发展高产优质高......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管理,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标委农[2007]81号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7年10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标委农[2007]81号)各省、自治区、......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理,推进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努力实现农业强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5篇)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的作用,制定本......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国标委农[2007]81号)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理,推进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绿色食品“河横”牌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各级领导特别是省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运转一年多了。下面,根据省局指示精神,将“示范区”实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