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模版]

时间:2019-05-14 03:3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模版]》。

第一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模版]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蒙局长、各位领导:

你们好!十分感谢诸位一直以来对罗城林业的极大关心和支持。今天,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到罗城调研林业工作,让我们倍受感动,倍加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2014年以来我县积极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推动农业经济转型这一中心,以“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活流通、促增收”为思路,做活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文章。目前,我县初步落实长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区、罗城东门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黄金镇北盛村宝亮屯“w默科特”优质水果示范基地等3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现将我县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汇报如下:

一、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

1.长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区。2013年东盟博览会,广西长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罗城县签署了建设万亩有机蔬菜种植项目的合作协议。长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区即为该项目的核心种植示范园,该示范园占地面积1103亩,规划建设220亩智能化连栋育苗与生产大棚。项目总投资26186.45万元。示范园区位于我县黄金镇与龙岸河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为加强示范区建设,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领导、农业局、黄金镇等单位组成的有机蔬菜项目领导协 调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协调工作。示范区于2014年5月,进行了50亩的实验田种植,试种了菜心、芥蓝、黄秋葵等20个品种的蔬菜,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数据,为示范区的全面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示范区已开始种植,预计年生产有机蔬菜24000吨,包括菜心、芥兰、黄瓜、番茄、油豆角、花椰菜等蔬菜产品。

2.罗城东门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示范区。罗城东门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是由广西红心猕猴桃有限公司投资在我县呼罗矿附近与东门镇中石村大银屯、北社屯、天水屯、陈猛屯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组织起来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基地建设于2013年4月,投资500万,占地面积1000亩,目前是广西最大的红心猕猴桃的基地。现基地已完成三通一平、征地、苗木、竖杆等工作,组织600户3000人联营,种植红心猕猴桃1000亩。计划发展目标是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上,带动10000农户脱贫致富。

3.黄金镇北盛村宝亮屯“w默科特”优质水果示范基地示范区。该水果示范基地位于黄金镇北盛村宝亮屯,主要以种植w默科特桔柑等优质水果为主。示范区计划种植500亩,现已种植280亩,成活率达到95%,剩余的预计在2015年种植完毕。该示范建设的有利因素是:自然条件优越、上级领导的重视、农民的配合,群众的积极响应。不利的因素有:人力、物力、财力紧缺,不能够很好的开展工作。

在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中我县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来推进。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工作高位推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切实有效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开展;二是规划产业发展。聘请有关专家完成了各示范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能源建设、技术服务等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生态产业链体系,运用多种生态技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三是改善基础设施。罗城万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区和黄金镇北盛村宝亮屯“w默科特”优质水果示范基地示范区所在乡镇黄金镇,是我县开发扶贫“整乡推进”项目乡镇,示范区建设的基础设施得到大改善。罗城东门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示范区所在的呼罗矿及中石村近年来投资500多万修通了从县城到中石大银村的水泥路;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示范区内三通一平等基础建设。

二、特色林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及目标任务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县这一主线,以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重点,创新机制,打造亮点,林业各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我县去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以来,积极推动了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在核桃示范区建设、经济用材林建设、林产品贸易园区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等特色林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核桃示范区建设。为实现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目的,按照市核桃办 “十百千万”核桃示范建设要求,我县从2014年开始规划和建设县、乡、村三级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在省道浮宜线贯穿县内四把、东门、小长安三个乡镇,长度约50公里公路两侧选择立地条件适宜,农民积极性高,带动辐射作用大的地段进行规划布局,重点建设我县县级示范基地的核心示范区,构成我县核桃产业示范长廊。核桃产业示范长廊采取乡镇与相关的县直联系单位共建的办法来建设。由村屯集体或农户个人提供土地,县直单位和乡镇政府负 责造林物资和资金投入,群众负责种植及管护投工投劳,县乡核桃办负责技术指导服务。今后产生效益归群众享受,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示范长廊种植的核桃品种包括长山核桃纯林、云新+泡核桃混交,以及怒江1、2核桃试种等种植模式。

2.特色经济用材林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的指示精神,我县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并于2009年在国有青明山林场成功引种秃杉,并发展规模种植,至今秃杉造林面积已达1.8万亩。经调查,我县种植的秃杉4年幼林林木高度优于同龄杉木,显现出良好的生长性,表现出了良好的培育前景。预计十二五期末全县秃杉造林面积将达2万亩以上。

3.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2012年至2014年,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我县先后获得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项目和林下养殖资金扶持项目,迅速推进了我县林下经济发展。目前,我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累计已达93.12万亩,产值达3.2亿元,惠及林农达13.2万人;发展有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两家、林农种养专业合作社35个、从事林下经济农户数达到4.3万多户,林下生态休闲旅游点20多处,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下一步我县将以小长安崖宜生态旅游投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打造2个以上具有仫佬族特色的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种、养为一体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实力强大的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组织,进一步带动我县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创新林农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增加林农经济收入,从而实现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的。

4.林产品贸易园区建设。2014年,我县开始规划建设林产品贸易园区,项目规划在东门镇上凤立屯附近进行建设,拟在 2015-2016年将我县原有30家木材加工企业搬迁安臵在贸易区内经营,用地面积700亩;在2017-2020年新建10至15家桉树单板厂,对桉树、松树及其它树种进行初级加工,为深加工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用地面积300亩;在2021-2025年新建3至5家深加工企业,生产高档装饰板材(三聚氰胺板)、生产成品实木家具,用地面积200亩。项目区总建设面积1200亩,年加工木材25万立方米,设林产品初加工区、林产品半成品(成品)加工区和林产品交易区。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县政府成立了林产品加工贸易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的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加强对项目实施的领导、协调工作。目前,项目建设用地正在报批中。

5.毛葡萄示范区建设。2011年以来,我县在“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支持下,狠抓毛葡萄产业开发,通过免费发放毛葡萄种苗、给予农肥及资金补助等方式,引导群众大力种植两性花毛葡萄,目前,全县毛葡萄总面积达7万亩。2014年,我县加大科技攻关,使毛葡萄一年两挂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今后毛葡萄丰产稳产、调节挂果期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大石山区野生毛葡萄特色产业技术示范与推广”“罗城县毛葡萄高效生产技术与示范”“罗城毛葡萄丘陵山地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等3个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相关验收组的现场测产验收。此外,计划投资2.3亿元的年产1.6万吨葡萄酒的“中天酒庄”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更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毛葡萄积极性。“毛葡萄种植业已逐渐成为我县生态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下一步,我县毛葡萄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5万吨。同时,扩大毛葡萄系列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总产值10亿元 以上,税金1.5亿元,逐步把罗城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毛葡萄酒城。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尽快提升我县林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按照广西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标准,努力创建罗城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政府

2015年3月3日

第二篇: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稿)范文

附件1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

(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4‟17 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特色兴区”为原则,以“品种优、品质好、市场广、效益高、群众乐”为标准。

第三条 深入推进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逐步实现每个涉农县(市、区)都有一个自治区级或市级示范区。各市要参照自治区的做法,建设并认定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达到自治区建设要求并申报自治区考评通过的,可认定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第四条 各级各部门应当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支持政策,积极协调统筹推进,促进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具体由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各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推进本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各地要明确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形成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工作体系。

第六条 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中,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的主要职责。

(一)指导全区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上级有关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决定;

(二)拟订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和星级评定标准,由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征求意见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印发;

(三)组织自治区级示范区申报、考评,提出考评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

(四)对示范区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对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的示范区,每两年考核一次,提出考核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达不到三星级以上标准的取消其称号;

(五)落实示范区奖励资金,制订对示范区的奖励办法,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执行。

(六)完成示范区建设其他有关工作。

第三章 建设要求

第七条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管理部门明确和经营主体清晰。示范区要有明确的管理协调机构,经济社会秩序良好,组织协调有效。经营主体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权责清晰、制度健全、机制灵活、运行顺畅,与当地农户保持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示范区建设要科学规划,规划中要体现现代要素的应用和示范,要强化产学研结合,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把示范区办成先进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和辐射源。示范区所在市或县(市、区)编制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要符合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要求,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乡村建设相融合,重点是村容村貌整治、房前屋后的美化绿化。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区的规划,需通过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三)主导产业突出和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区建设要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树立样板,要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特色,建设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力量,促进全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粮食、糖料蔗等主产区要进行现代化试验示范。

1、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的规划建设面积一般连片3000 亩以上,拓展区5000 亩以上,辐射区10000 亩以上。

2、各地应积极创建市、县、乡级示范区,建设规模和标准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乡级示范区应从一村一品做起,发展成一乡一业、一县一业,逐步打造升级为县级示范区、市级示范区、自治区级示范区。

3、申请认定为上一级示范区的,原则上要求已经获得下一级示范区称号。

(四)注重科学选址和高速经济带建设。示范区选址原则上要求在农业区划划定的产业功能区,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注重高速经济带建设,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建设示范区(不适宜在此布局的水产畜牧业示范区除外),利用快速对接粤港澳的优势,沿线站点布局示范区。农业、旅游、铁路、公路等管理部门要密切协作,科学规划,合力推动,把高速经济带示范区建设成为面向粤港澳的特色粮食、果蔬、禽蛋生产和物流基地和跨省农业观光旅游点。

(五)经营管理科学和生产要素集聚。示范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投入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

1.有一支高水平的经营管理队伍,引进一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管理人才,主要从业人员经过相应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县域农业人才小高地。2.科技水平处于全区同行业领先,积极引进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实现技能培训制度化,农业工人职业化。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心)。

3.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支撑力量,每个示范区至少有1 家龙头企业入驻,至少成立有1 个密切联结示范区所在地农户的合作组织,示范区经营方式科学,经营机制灵活,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

4.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资本、工商企业、金融资本成为示范区投资的主要来源。

5.同步推进产业文化建设,以图、文、物等多种形式展示示范区主导产业历史渊源、自然属性、生产工艺、产品功能、科技进步、产业战略、发展蓝图等。

(六)探索不同模式和经营机制。各示范区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探索适合不同条件的农业投入、经营管理和农民利益联结的体制机制,要以市为单位统筹规划示范区经营业态和模式,在总结当前耕地较快流转、公司进入农业积极性较高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土地入股、合作农场、土地托管、统一经营分户管理等不同形式、不同机制的示范区。

(七)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要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一手抓好生态田园、生态水系、生态家园建设;一手生产有机农产品,打造生态产品、生态产业、生态品牌。建设以资源利用集约化、废物循环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耗排放低碳化、产品产出优质化的生态循环农业。把影响环境的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等废弃物逐步转变成肥料、饲料、能源等,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示范区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八)基础设施完善和生产服务配套。示范区内水、电、通信、路等基础条件配套完善,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示范区应宽带通达,并借助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农业生产物联网智能管理的新模式。

1.种植业(包括花卉和绿化苗木)示范区综合机械化率50%以上,农资贮藏库、育苗中心、采后处理中心、水肥一体化、分级包装、保鲜贮运、检验检测室和档案室等设施设备处于全区同行业领先水平。

2.畜禽养殖示范区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备,沼气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套齐备并运转正常,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设施齐全。畜禽排泄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做到就近消化,处理与利用率达95%以上。

3.水产养殖示范区设施设备完善,有单独设臵的检测室、药房和存放饲料及生产工具的仓库等。生产设施具备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养殖池塘、网箱等基础设施,给排水独立,生产所需渔业机械齐全、足量;配套建设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蓄水池、净化池及废水处理系统。

4.林业类示范区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 依法取得相应生产经营许可,种源、种苗来源合法有据,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防疫检疫、质量安全等配套设施及制度齐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适用高产栽培、生产技术,具备指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相应的科技力量和技术储备;林产品加工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加工技术装备实现由计算机智能控制的高度精确化、自动化,林产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精深加工率(二次以上加工)达到70%以上。

5.休闲农业示范区和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区应将农业、旅游、生态融合发展,集旅游、观赏、休闲、体验、养生、科普等于一体,水、电、路、气、通信、排污、停车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齐全。其他产业示范区也应适当配套为村民服务的休闲设施设备等。

(九)建立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要推进水稻、甘蔗、蔬菜、肉禽蛋等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100%,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00%。

(十)土地权属清晰和布局开放。示范区土地权属无争议、无纠纷。示范区优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相关政策,不存在盲目圈地、滥占耕地以及违规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的情况,不存在强行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示范区有别于一般的工业园区,与乡村融为一体,是不设围栏的、对社会开放的示范区。

(十一)循序推进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目标,循序推进示范区各项建设,申报认定为自治区级示范区的平均单位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核心区比拓展区高10%以上,比辐射区高15%以上,比所在乡镇高20%以上。

(十二)整合财政资金和加大金融支持。要形成有效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自治区设臵一定多年不变的示范区奖励专项,按不同星级给予不同的奖励,奖励办法另行制定。各级财政要强化扶持土地入股、合作农场、土地托管、统一经营分户管理等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的示范区或示范项目,使财政支持示范区建设常态化。支持金融机构精准支持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主办行制度,建立财政和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的贷款担保“资金池”,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资金池”金额的一定倍数放大贷款规模;对公司化运作的示范区,更多地采用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示范区投融资,增强示范区“造血”功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未来作物收益权、仓单、保单抵押、质押贷款和评级授信等创新试点。鼓励经营主体牵头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示范区内主要农作物的保险覆盖面。

第四章 申报认定

第八条 按上述建设要求创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均可申报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一)自治区每年认定一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申报时间不作统一规定,示范区管理组织认为条件成熟的合适时间均可申报。

(二)由示范区管理组织填写自治区制定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申报书→提交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市人民政府审核(自治区直属机构建设的示范区由自治区直属厅局报送)→报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考评组进行实地考评。

(三)考评达到三星级以上的示范区,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并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

第九条 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示范区,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证书、牌匾,并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作为财政专项,列入预算。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厅、农业厅制定。

第五章 动态管理 第十条 逐步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激励机制,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获得认定的示范区实行“目标考核、星级管理、能进能退”的动态管理机制,使各地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推动示范区创建永远在路上。

第十一条 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每两年对获得认定的自治区级示范区考核一次,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考核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的,继续保留“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获得晋级或继续保持五星级的再给予一次性奖励,被降星级的不予奖励。考核达不到三星级的,取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示范区,可不经考核程序,直接取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

(一)违法经营,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二)损害农民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自愿放弃示范区称号的;

(五)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三条 被取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的示范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区。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为便于科学量化评价示范区,由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自治区有关部门制定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星级评定标准。

第十五条 农垦系统企业申报认定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14年11月28日颁布执行的•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总结

现将我市20XX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建基本情况

目前,北海市已成功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共18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北海市合浦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分别为五星级、四星级,广西农垦七里香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今年认定)为三星级;合浦县党江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4个市级示范区;合浦县闸口对虾产业示范区等2个县级示范区;合浦县党江镇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8个乡级示范区。

20XX年,我市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级示范区为发力点,以市级为支撑点,以县级为依托点,以乡级为承接点,创建各级示范区23个,其中创建北海市合浦县东园循环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为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级9个,乡级7个。按产业类别分,种植业9个,水产业5个、畜牧业5个、林业2个,休闲农业2个,已经开展了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考评工作。

二、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一)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示范区既有农业基础的传统水稻等产业,又有新兴的生态乡村旅游产业;既有全国有名的“南珠”养殖产业,又有全区出名的高位池鱼虾养殖产业;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罗汉松、夏橙产业基地,又有全区规模较大的金花茶、发财树产业基地;既有国家重点扶持的奶水牛产业,又有北海重点发展的特色家禽产业,这些产业反映北海的农业特色,集成北海现代农业的最先进水平,引领北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推动现代化种养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循环的种养方式在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全新种养模式:生态水稻示范区的“水稻+养鱼+养鸭”共生模式、抗风浪示范区的“金鲳鱼+珍珠贝+名贵鱼”多层养殖模式、东园示范区的健康生态循环模式、松柏山示范区的“水果+沼气+养猪”清洁环保模式、马兰垌示范区的“菜—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对虾产业示范区的“鱼虾套养”资源共享模式、绿然生态鸡林下示范区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等,这些种养模式大大地推动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聚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化农业的“四要素”在示范区高度聚集。优质、连片的农村土地向示范区流转,形成300亩—50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涉农扶持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农民入股资金等三个主渠道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累计投入86069万元;示范区引进新品种147个,推广新技术90项,应用新成果13项,还注册有“小村故事”、“绿然土鸡”、“诸葛食集”等商标28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30个,名优品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有机农产品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示范区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中院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聘用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2人,新引进高层管理、销售人员23人。

(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扶贫模式等“三种”体制机制在示范区落地生根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得到推广,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广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推广,示范区都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了“大块并小块”耕地整治,开展以土地入股、土地租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得到推广,示范区以产业带动的方式,为贫困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示范区建设。

(五)建立农民致富样板。在示范区内建立了“12345”带动农民致富样板,即:实现示范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乡镇增收20%以上这一目标,整合基地和新农村“两块”资源;联结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要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四统一”服务;通过“保底+分成”(水稻产业示范区、中盛瓜果示范区等)、“养殖套餐”(抗风浪示范区、龟类生态示范区等)、“农民股东”(利添水果示范区、小村故事示范区等)、“保姆跟踪”(林下养殖示范区、吉吉肉牛示范区等)、“电商扶贫”(黄瓜产业示范区、东园循环示范区)等“五带动”模式,带动11043户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这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所在乡镇20%以上。

三、创建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抓责任。将示范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四定”任务和绩效考评,市、县(区)、乡镇三级建立了统一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做好规划抓目标。今年初,每个示范区就制订一套实施方案和规划,规划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县级政府发文认定,这些实施方案和规划围绕有示范(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能增收(带动农民增收)的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投入抓扶持。每年市、县级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分扶持培育资金和奖励资金下达,同时融合了财政项目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金融政策性贷款等集中投入示范区建设。

(四)学习培训抓提升。市、县两级每年均举办示范区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区内外学习交流,在今年6月自治区召开的全区示范区推进工作会上,合浦县乌家镇政府作为先进典型发言。

(五)合力创建抓推动。全面实行“三推动”联创:一是政府推动,示范区在市、县、乡三级政府统一部署,行业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专家指导推动,市成立由各行业专家参与的专家组,进驻示范区指导工作;三是经营主体实施推动,每个示范区都由一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实施,目前有204家经营主体入驻示范区,其中企业89家,合作社73家,家庭农场42家。

(六)开展督查抓落实。采取市领导现场办公、专人跟踪督办、召开协调会等方式进行督查,将每次督查内容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送县(区)政府限期整改,还对进度缓慢的示范区所在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约谈。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品牌建设有待提升,农民技术水平需提高等等,都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建好巩固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加强领导,继续组织力量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加工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功能,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要求,做大一批企业和合作社,挖掘一批农业科技人才,研发一批新品种,配套一批现代化设施设备,打造一批名特优品牌,建设一批新农村,培育一批农民专业能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进一步实现示范区预定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对已获认定的示范区提档升级。争取到2018年末,基本达到一个县(区)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示范区、两个县级示范区和每个乡镇一个乡级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第四篇: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 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管理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4〕1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107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特色兴市”为原则。

第三条 各县(区)可结合实际创建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凡符合建设标准并经市认定,可列入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第四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纳入本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障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提出建立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意见,制定管理办法。负责指导本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管理考核办法。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

第六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指导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主要职责是:

(一)提出建立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意见。

(二)制定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

(三)负责组织示范区申报、评选和公示等工作。

(四)对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工作指导。

(五)研究扶持示范区的政策措施。

第七条 县(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区农业局)职责:

(一)组织开展本县(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筛选、审核、推荐和申报工作。

(二)对本县(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

(三)对本县(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进行指导。

(四)协调解决与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

建设要求

第八条 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主要由县(区)人民政府创建。具体要求是:

(一)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具有管委会等专门的管理部门,建设主体清晰,内部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管理、经营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比较完善,运行1年以上,各经营主体经营状况良好。

(二)特色产业突出,土地规范流转,发展规模适度,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一般连片规模2000亩以上,拓展区3000亩以上,辐射区8000亩以上;县(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一般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拓展区2000亩以上,辐射区5000亩以上。每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内要具有1个精品区(市级精品区要求规模连片500亩以上,县级精品区要求规模连片300亩以上),必须实现试验、示范、展示、培训、农科体验、休闲观光等6个功能。

(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支撑力量,每个示范区至少有1家龙头企业入驻,至少成立1个密切联接示范区所在地农户的合作组织,示范区经营方式科学,经营机制灵活。

(四)规划编制科学合理。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村庄美化”的要求,编制经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建设规划、建设方案,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县(区)人民政府出台支持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示范区及示范区内龙头企业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或一村一品示范村,带动农户范围广、数量大,利益联结关系比较紧密。示范区内龙头企业原料订单采购比例超过50%,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

(六)产业链条完整,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有与示范区相配套的高标准原料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程度比较高,仓储、包装、运输等产业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比重大,产品附加值高。

(七)农产品品牌发展基础较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或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产品数量多,示范区内企业产品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品牌认证,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主管部门或当地科研、质检等行业主管部门自建或依托龙头企业,建设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少于1个,为示范区内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便捷优惠的公共服务。

(九)促进新型城镇化作用较为明显。示范区所在乡镇(针对在一个乡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有效带动当地形成支柱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示范区所在城镇集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十)基础设施完善和生产服务配套。水电路网发达,农业技术装备现代,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先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

1、种植业(包括花卉和绿化苗木)示范区综合机械化率50%以上,农资贮藏库、育苗中心、采后处理中心、水肥一体化、分级包装、保鲜贮运、检验检测室和档案室等设施设备处于全区同行业领先水平。

2、畜禽养殖示范区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备,沼气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套齐备并运转正常,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设施齐全。畜禽排泄物处理原则上按照农牧结合要求,做到就近消化、循环利用。

3、水产养殖示范区设施设备完善,有检测室、仓库和单独配置的药械房等。生产设施具备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养殖池塘、网箱等基础设施,给排水独立,生产所需渔业机械齐全、足量;蓄水池、净化设施及废水处理系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4、林业类示范区先进技术普及率、林地综合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区同行业先进水平,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70%以上;依法取得相应生产经营许可,种源来源清楚,防疫检疫、安全等配套设施及制度齐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适用高产栽培技术,具备相应的科技力量和技术储备。林产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产业综合利用率90%以上,精深加工率(二次以上加工)达到70%以上。

5、休闲农业示范区所需用地、排污、卫生、安全等符合有关规定,农业、旅游、生态融合发展,集旅游、观赏、休闲、体验、养生、科普等于一体,水、电、路、气、讯、排污、停车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齐全。

(十一)生产要素聚集。示范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较高,各生产要素投入符合现代农业要求。

1、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经营管理队伍,逐步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县域农业人才小高地。

2、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建设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区。技能培训制度化,农业工人职业化。示范区科技水平处于全区同行业领先。

3、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资本、工商企业、金融资本成为示范区投资的主要来源。

第四章

申报与认定

第九条 符合市级建设要求的,可申报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申报程序:示范区当地县(区)级人民政府组织申报,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组织专家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认定。

第十条 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主要包括示范区概况、经济运行现状、基地建设情况、带动农民增收情况、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情况、带动城镇化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申报理由;

(二)县(区)人民政府申报文件;

(三)示范区成立的相关文件或当地政府开具的所申报示范区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划定区域内集聚发展的证明材料;

(四)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等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认定程序:

(一)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对各地申报的示范区材料进行初审;

(二)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召集专家进行实地考评,召开联席会议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提出评审意见;

(三)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初步名单,报市政府审定,并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人民政府发文认定为“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并颁发证书和牌匾;

(四)初次认定为“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市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对示范区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考察和日常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运行一年以上,每年第一季度向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报告运行情况,包括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效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品牌建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情况。

第十四条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适时组织专家每2年对示范区进行考评,对于考评优秀的,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表扬或奖励。加大对优秀示范区的宣传和扶持力度,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指导意见。

第十五条 每2年对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进行动态监测,对主要指标符合标准的示范区,继续拥有“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对主要指标不符合标准的示范区,取消其“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称号。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示范区,可不经考核程序,直接取消“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

(一)违法经营,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二)损害农民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自愿放弃示范区称号的;

(五)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七条 被取消“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的示范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市级示范区。

第六章

第十八条 申报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有关材料必须客观真实。如果存在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已经认定的示范区取消其“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资格,并收回奖励资金;未经认定的取消其申报资格。

第十九条 对在申报、认定、考评工作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对相关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党纪、政纪和法律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县(区)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县(区)具体的管理办法。县(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由县(区)人民政府认定,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随机抽查。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百色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探讨

以整县做好基地单元规划设计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探讨

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09年的全国烟叶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从2010年起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思路,分期分批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把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作为整县推进的载体。随后,中国烟叶公司根据国家局指示精神下发了《 关于做好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的通知》(中烟叶生[2009]58号文件),《通知》文件中指出:在市级公司的统一领导和单元建设统一规划下,县级分公司根据工业企业对烟叶风格特色的需求,在辖区内根据生态环境集中建设,规模种植的原则,按照5万担左右的种植规模进行单元建设并设置基层站,在各单元中与工业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厂办基地关系,由县分公司与工业企业共同完成技术体系的建设,县分公司对各单元人员进行综合调度和区别管理。

今年8月份以来,我县适逢《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口支援兴国县的意见》(国烟办[2013]326号文件)的出台,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全县上下欢欣鼓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很快颁布了贯彻落实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意见。现就以整县做好基地单元规划设计,推进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作一探讨。

一、厘清现代烟草农业概念

现代烟草农业是指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以机械化作业为标志、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基础设施为保障,推进生产组织以单个农户为主向规模化转变、推进生产方式由以分散经营为主向社会专业化服务转变、推进生产手段由以手工劳动为主向机械化作业转变、推进管理方式由传统手段为主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达到降低烟农生产投入、降低烟农劳动强度、降低烟农经营风险,增加烟农种烟收入,实现烟农简单、轻松、愉快种烟。

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向科学;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所替代,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业链;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广泛运用;形成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大生产方式、规模化生产、集约化思路、专业化分工(即工业化方法)、信息化手段。

对于现代烟草农业而言,应该同样具备上述现代农业的特征。试分析如下:

(1)烟叶生产手段机械化程度高。基本实现烟田育苗、移栽、灌溉、施药、采烤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大大降低烟农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2)基本烟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得到治理,植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烟农收入大幅增加。

(3)科技贡献率较高。广泛应用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科学技术,使科技对烟叶生产的贡献率达60%以上。

(4)经营管理现代化程度高。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经营烟叶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高,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达到较高水平。

(5)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生产经营实现企业化、品牌化。

(6)风险保障程度高。可以有效抗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

(7)烟农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健全。烟农素质大提高,能接受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市场经营头脑和经营能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二、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做好基地单元建设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当前乃至将来我县烟叶工作的基本方向,也是更好地实施单元建设的必要保障。根据我县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目前又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要重点抓好一基四化: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打牢烟叶生产基础。要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继续扎实推进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搞好综合配套,加强机耕路建设,积极为机械化耕作创造条件。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要加强烤房建设。根据基本烟田规划和规模化种植发展要求,结合各产烟乡镇烤房建设实际和烟叶发展趋势,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安排、体现先进性和实现适度集中的原则,大力加强烤房建设。逐步淘汰标准低、容量小、性能差、煤耗高的普通烤房,积极发展密集烘烤能力,加快实现专业化密集式烘烤。要加强烟叶基层站建设。基层站是联结广大烟农、基层地方政府的重要纽带,是搞好烟叶工作的基础环节。要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对基层站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努力建成一批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的综合性工作站,整体提升基层站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2)加快发展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由之路。要紧紧抓住农村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市场化意识快速提高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烟叶规模化种植。要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促进烟田向种烟能手集中。积极引导合理轮作,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努力提高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要推动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在严格计划管理前提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进一步优化烟叶生产布局,推动烟叶种植逐步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努力扩**片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千亩村、万亩乡。以烟农为主体,积极探索烟草企业、地方政府、专业合作组织和烟农的不同联结方式,进一步总结完善烟草企业+村组+农户、烟草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生产组织模式,努力提高烟草农业组织化程度。围绕增强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十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原料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烟叶基地化建设。要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

(3)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密集使用生产要素和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实现烟叶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既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根本出路。要整体提高烟叶生产科技水平。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支撑。要着眼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搞好烟草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对烟草基因组计划、高香气低危害烟草新品种、无公害烟叶工程、基本烟田治理工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等科研专项的重点攻关。要不断推进烟叶技术进步,加大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密集烘烤等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基本烟田综合生产能力。要围绕重点骨干品牌原料需求,加强工商技术互动,突出烟叶风格特色,优化生产技术体系,增强优质烟叶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基层烟叶技术技能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不断提高科技运用和转化能力。要坚持精耕细作和节约发展。立足于耕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县情,必须切实改变粗放型外延式烟叶生产方式,坚持精耕细作,注重土地和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注重节约发展,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生态安全和环境友好,保持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机械化作业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有效保障。要加强行业内外技术合作,鼓励自主创新,加快研制功能集成、先进适用的烟草农用机械,着力改善烟草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提升机械装备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户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效利用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力量,因地制宜地拓展机械化作业的范围和领域,优先解决起垄、采收、编烟等用工量大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

(4)深入拓展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方式。要进一步细化专业分工。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特别是育苗专业化的成功经验,注重面向市场,积极推进育苗、耕地、移栽、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物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烟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延伸专业化服务范围。重点推进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要积极培育职业烟农。培育以烟为生、精于种烟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持续提高种烟收入占烟农家庭收入的比重。在规模化种植水平较高的地区,努力培育一批素质高、技术好、稳定性强的烟叶生产工人。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普遍开展烟叶生产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大力提高烟农素质,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要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社会化大生产观念,支持和正确引导与烟叶生产有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发展,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扶持专业队、专业户发展,促进与烟农利益合理联结机制的形成,注重让烟农得实惠。积极探索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式,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5)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烟叶生产,通过信息化全面提升烟叶基础管理水平,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当增加投资,改善基层烟叶单位的软硬件设施,加快实现信息数据的电子化处理和网络化传送。进一步扩大烟叶信息收集范围,拓宽烟叶信息收集渠道,逐步完善信息收集、传送、发布的程序和办法,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全面推广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适时集成到烟草行业统一信息平台上,实现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要加强烟叶全过程管理。按照供应链管理思想,把信息化管理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贯穿于合同种植、入户预检、编码收购、原收原调、委托加工整个烟叶业务流程。积极推行电子合同,坚持以合同为主线,全面加强烟叶种植、收购、调拨、加工及仓储管理。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积极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推广应用GAP生产和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更加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管理标准,推动烟叶生产和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行和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重视对烟叶生产环境和烟叶质量的检验检测,建立完善烟叶质量可追溯制度。探索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广精准烟草生产。

三、基地单元建设与基层管理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烟区基本烟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等措施的不断跟进,烟农种烟效益不断显现,基本烟农队伍得到进一步巩固,标准化生产不断落实,烟叶质量不断提高,为各卷烟工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料。

(1)特色定位,划片建设

在一个基地单元中根据目前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及交通条件,同时按照各基地单元千担规模为一片区的划分原则,本着密集指导,节约管理成本的精神,选定一个中心区域或以合作社所在地为半径,按照三日为一个指导周期划分子单元。

(2)风格与技术配套,实现差异化管理

基地单元依托工业企业对于烤烟品种、烟叶品质的需求,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综合条件,由工业企业、相关研究单位及当地烟叶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形成一整套涵盖育苗、平衡施肥、成熟采收及烘烤的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并根据技术方案要求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性强的具体考核方案进行人员考核,各单元技术方案相互独立,实行人员考核差异化管理。

(3)突出管理要素,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烟叶生产在特定时期和不同技术环节有着不同的工作量,各环节技术在掌握上也存在着难易性,同时不同技术环节在时间上也会产生重叠,例如在育苗时期同时进行着冬翻冻土、平衡施肥等技术环节,而在采收烘烤时期又存在技术相对密集、技术难度大等特点,需要较多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建设的深入,信息管理员和仓管员岗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岗位也相对固定,建议按照基层站用工要求需分别设立专职站长1名、专业育苗3名、专业植保3名、专业平衡施肥员3名、信息管理员1名、仓管员1名、专业烘烤员5名,同时在技术密集时期,按照1000担/人的标准聘请技术辅导员,协助技术指导工作。

(4)集烟站综合智慧,整体提升工作效率

细化工作流程,实现专业化分工,责任到人。根据县局(分公司)下发的工作计划及考核要求,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将各项工作计划及管理权限下发到每一个专业人员,充分利用各人的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结合专业技能,按照各自承担的专业工作,从工作计划入手,细化到各生产环节,通过站长结合上级要求审核后通过集体讨论,确定各项工作的阶段工作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由各专业人员对其他人员进行事前培训,事中协助管理人员进行督查考核和事后兑现奖罚。如此管理模式可有效避免由于管理层思维单一和技术偏差造成的管理和决策的混乱,同时能够充分激发所有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人翁的工作热情,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5)明确权属划分,确保可经营性资产管理规范

一是明确产权和管护责任人

①实行烟草农机、育苗棚和密集烤房群等可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分离制度。其所有权、使用权一律归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育苗、植保或烘烤专业户所有,受益权为广大烟农所有,烟草行业拥有其处置权。未经烟草部门批准,将补贴购置的烟草农机转卖他人的,补贴新建的育苗棚和密集烤房群改建、拆毁,县局(分公司)要收回烟草农机、育苗棚和烤房群补贴款。

②按照谁所有、谁使用、谁养护的原则,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育苗、植保及烘烤专业户对补贴购买的烟草农机、新建的育苗棚及密集烤房群进行管护。

③烟草局(公司)要督促生产厂家及时开展售后服务,提供相关配件。

二是建立项目档案

①购进补贴的烟草农机,其主机和配件上都要有铭牌标识,铭牌标识上要印制统一的编码;补贴新建的育苗棚及密集烤房群也需设立标识牌。

②省、市、县三级烟草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县局(分公司)要做到一机、一棚、一烤房一档。档案中要含有烟农申请书、补贴合同和其他相关文件。

三是检查验收

县局(分公司)每年组织一次验收,市局(公司)组织一次复查,省局(公司)进行抽查后报请国家局验收。

四、工商联动 共谋发展

随着工商合作的不断深入,不同卷烟工业在烟区所建厂办基地对原料风格特色需求的差异性不断显现,而目前烟叶风格特色单一性制约了厂办基地建设的开展。国家局提出的基地单元建设是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厂办基地的一个很好的整合,既能够继续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步伐,又能满足不同卷烟工业对原料不同风格特色的需求,使烟叶生产得到更好的巩固和发展。

(1)以特色定位,配套技术措施。由工业企业就厂办基地烟叶特色需求进行具体定位,明确风格要求,同时针对风格特色要求与县分公司合作共同制定技术体系(包括:烤烟品种育苗、平衡施肥、打顶抹杈、采收烘烤等),确保所产烟叶满足特色质量要求。

(2)建立烟叶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优化技术措施。基地实施开始,由工业企业负责组建基地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部分所产烟叶样品进行全面综合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问题,针对基地内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改革、更新,不断完善基地烟叶配套技术,优化烟叶特色品质。

(3)建立紧密的供求关系。基地建设初期,由工业企业和市烟草公司签订烟叶购销合同,确保基地内所生产的烟叶全等级由工业企业收购,确保基地烟叶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4)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技改经费。基地建设初,由工业企业委派技术人员,针对基地烟叶特色品质需求,就相关技术对基地内烟技员及部分烟农进行系统培训,为达到各生产技术环节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业企业也需提供必要的试验经费作为生产技术优化的手段。

(5)共同完善基地烟叶生产条件。基地的综合持续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离不开先进实用的烟用机械,因此,需要工业企业协同烟草部门,共同完成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引进基地内适用的先进烟用机械,优化基地烟叶生产条件。

下载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我区是个农业大区, 全区现有农户10.64万户,农业人口 35.19万人,劳动力人口22.32万人,耕地面积26.94万亩。近年来,我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引导,大力推进农村......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思考

    现代烟草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减工降本增效,首要问题是规划,关键问题是素质,重点问题是设施,长效问题是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基四化”基本思......

    着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

    把握机遇加强管理 着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 ——贵阳市烟草公司修文县分公司·颜勤飞2012年5月26日,修文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余佳斌、副经理陈鱼跃率生产科、现代办等部......

    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榆次农业现代化步伐

    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榆次农业现代化步伐 区科技局局长张瑞江 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是我区“五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榆次农业现代化步伐的迫切要求。如何建设......

    榆林市农科所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服务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精选]

    榆林市农科所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服务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就 (一)基本情况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办于1958年,是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阿勒泰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阿勒泰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宋新昌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标准......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打造生态农业基地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一直是燕窝镇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发挥这一特色,燕窝镇着力打造以蔬菜和生猪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基地。......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 促进特色经济发展[五篇范例]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 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xxx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侧记 xx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种植烤烟,二十年来,在几届党委、政府,广大烟农及业务部门的艰苦努力下,使烤烟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