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

时间:2019-05-14 04: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

第一篇: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

打造生态农业基地

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一直是燕窝镇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发挥这一特色,燕窝镇着力打造以蔬菜和生猪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基地。

燕窝镇是生猪饲养大镇,年生猪出栏量达5万头,在洪湖市一直稳居第一。目前,该镇喂养母猪5000余头,规模养殖户达200余家,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30余户,分布在燕窝镇姚湖片区、河口、九州、新建等村。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生猪产业,燕窝镇委镇政府积极扶持,一方面对规模养殖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一方面帮助他们积极做好市场行情的分析把握。同时,帮助养殖户提高养猪技术水平。2013年,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是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现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计划在洪湖市投资6亿元,兴办800万头肉猪配套种猪育种基地和年上市肉猪60万头的养猪生产服务基地,包括相应的核心群种猪场、商品猪苗场、饲料厂、服务部、销售部等。公司总部设在燕窝镇红光村。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推动洪湖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全市由生猪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跨越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生猪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蔬菜基地的建设发展。围绕生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生猪的猪粪来改善土质,作为一种绿色有机肥料,将提升燕窝蔬菜的品质水平,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该镇正着力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托临近武汉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利用猪多沼渣多肥多的资源条件,发挥外地种菜返乡农民多的特点,由返乡种菜农民示范带动,大力发展燕窝莴苣,创立了“燕莴”品牌。

品种好、模式优、种植规模大、生产技术新、组织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牛”是燕窝镇种植大棚蔬菜的有力支持。为做好产业跟踪配套,该镇先后成立了姚湖 “五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问鼎牌”蔬菜商标,建立了与湖北洪山菜苔发展有限公司、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收到了合作共赢的效果。姚湖莴苣和甜椒也先后通过了省农业厅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环境评估和产地无公害认证。目前,姚湖蔬菜基地已经发展到1万亩。

“我们将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继续抓好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向品牌要效益。”燕窝镇党委书记翁辉介绍说,他们正在积极探索与外地市场联系,合作推销姚湖蔬菜,稳定其销售渠道,便于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使得姚湖蔬菜产业尽快迈入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强化服务助发展

燕窝镇是个农业大镇,地理位置偏远,工业基础薄弱,但薄弱并不代表不能。近年来,燕窝镇工业招商引资方面,突出特色,强化服务,工业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燕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突出特色,创新方式,成功引进了一批企业落户燕窝。在领导方式上,成立了以镇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努力的领导体系,形成上下联动良好的招商引资局面。在招商方式上,成立了招商引资小分队,在党委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多次赴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工作。在引资质量上,突出燕窝镇农业特色,成功引进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落户燕窝,项目计划在该镇投资4亿元,目前已完成公司建设用地的征收和养殖基地土地租赁流转工作。同时,该镇采取乡情招商的方式,成功引入燕窝籍投资商2人,投资水泥制品生产项目和化纤项目,目前深洪化纤已经完成了厂房建设,预计明年投产,水泥制品项目已与市政府签订投资意向协议。

该镇在注重对外招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环境优化,为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该镇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洒水车、垃圾车、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用于集镇日常保洁,路灯、污水管网也重新进行了整修,集镇面貌大大改善。投入3500万元建设的“中央金街商贸中心”项目,投入5000万元的“御锦佳城”新社区,投资3000万元的“东鹏家园”等一批地产项目,更为该镇增添了现代化气息。投入150万元重建大树沟公路桥和三百三公路桥;继续大力推进农村通村公路建设,确保了全镇道路环境的通畅和美化。民生设施上,新建一所镇中心幼儿园已经开始招生运行。

为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该镇实行干部分工帮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武汉外环高速今年正式动工,为了保障该项目的顺利进行,燕窝镇成立了政府专班,克难攻艰,联合村干部率先完成了市指挥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该项目的施工进度。武汉外环高速预计在2016年正式建设完工,特别是燕窝段将开设服务区,对燕窝镇将产生巨大影响,彻底改变以往燕窝镇地理交通劣势,大大促进燕窝镇今后的发展。未来,燕窝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在武汉外环高速附近将建设经济开发区,为燕窝镇经济的腾飞插上飞翔的翅膀。

当前,燕窝镇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尽管困难重重,但燕窝镇人民群众目前正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燕窝人民将振奋精神,克难奋进,努力推动燕窝镇这只金燕展翅高飞!

真抓实干兴水利

在燕窝镇幸福村王守义家前的沟渠边,一台挖掘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沟渠底部的污泥被挖机一勺一勺的舀上来,新疏浚的沟渠显得格外的开阔。这是该镇正在疏挖的四清渠,是该镇今年冬季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

燕窝是农业大镇,但不是农业强镇,是有名的“水窝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受够了一年又一年的水患旱灾,燕窝镇党委书记翁辉介绍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燕窝镇编制了5年水利建设规划,分步骤分阶段疏挖全镇水利沟渠。2011年,燕窝大力疏洗整治骨干沟渠,完成土方量26万余方,全镇农田排灌及环境建设得到初步改善,但离现实需求相差甚远。2012年,燕窝继续加大力度,重点疏挖整治了5条骨干沟渠,合计土方量40.2万方。当年,荆州市冬季水利现场会在燕窝召开,燕窝镇开展的水利建设获得了洪湖荆州主要领导的认可与称赞。2013年,在前年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市政府支持,疏洗四清渠和四号排渠,项目总工程量21.34万方,总投资153万多元;大力加强水毁工程配套建设,完成了姚湖泵站渡槽、公五坛泵站渡槽、姚湖下管闸、庆丰蔡家河闸等工程,投入200多万元,进一步实施沙套湖围堤整险加固工程,整治全长9.87千米,整险加固土方27.8万立方米。同时,将剩余的两条中型以上骨干沟渠幸福河、蔡家河纳入明年水利建设计划,本届政府内将所有骨干沟渠疏洗一遍的目标将提前一年完成。为了保证水利建设的工程进度,政府倒排工期,算着干、盯着看、督着办,合理调配机械、人力,向时间要效益。为确保水利疏挖的质量,从外地调用高水平挖机师两人,并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定阶段任务、分阶段验收,定阶段目标、分阶段奖惩的推进机制,层层过关、层层验收。整个工程将于春节前完工。

整个水利建设工程完工后,燕窝镇将实现全镇水利大动脉全线贯通,将为燕窝镇更好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汛抗灾能力发挥积极效用。

建设宜居新燕窝

燕窝镇是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偏远乡镇,南依长江,北枕沙套湖,东应咸宁嘉鱼,距荆沙市中心280多公里,离洪湖市区有73公里。可是燕窝镇中心街道却十分整洁,建筑异常明快,临街清一色的四层建筑,嵌着白色墙砖,10米宽的水泥街道和新栽的樟柏树,给人感觉一新。

2013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燕窝镇集镇建设,首先高标准地修建编制了全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发展控制性详规,为今后的规范有序建设奠定基础;其次,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洒水车、垃圾车、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用于集镇日常保洁,并增加人员,加大投入,分段负责,严格考核,进一步提高了燕窝集镇管理水平;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解决了反映多年的老集贸市场下水道问题;对老集贸市场道路和南北路上下堤公路的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即将实施;以整治村庄环境为抓手改变农村面貌,健全了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机制,对村庄环境进行每月一检查,每季度一考核,考核有排名,年底结硬帐;在新社区建设上,探索启动新机制,综合燕窝实际和新社区建设工作有关要求,选择编制了4个中心社区规划;同时,在红光村结合“双挂钩”项目启动了新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斥资3500万元建设的“中央金街商贸中心”项目已经开售;投入5000万元的“御锦佳城”新社区已进入第二阶段开发;投资3000万元的“东鹏家园”项目已经完工,三大项目的完工将从根本上改变燕窝镇城镇面貌。

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燕窝镇始终坚持把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摆在重要位置。近年来,燕窝镇大力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先后在每个村建立了至少一支舞蹈队。通过这些舞蹈队的带动作用,目前全镇的打牌赌博等活动大大减少,人民自发的参加舞蹈健身活动。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夕阳如血,在村级活动广场上,音乐响起,人民舞姿翩翩,一天的烦劳疲倦顿时消失„„2013年,燕窝镇认真开展市里“十星级文明农户的评选活动”,制定了“一揽子”奖励措施,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踊跃争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策划:刘汉生王响军

组稿:曾晓天徐小平王瑞

摄影:刘斌方明

第二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两篇

篇一

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一、依据现有特色科学规划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策原则,依据村庄现有布局和特色,科学谋划。以青龙岗村为例,根据村庄现有“一村一园和一路,两水围绕五条街”的特色布局,规划“一心一带压三轴,五区遍布多节点”空间结构。依据村民现有风貌进行规划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围合式”等院落,实现美观与实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础探索新型发展模式。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统筹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龙岗木制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木材加工产业优势,推进村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产业的支撑。将村庄污水管网同园区污水管网统筹规划施工,实现生产生活双服务。三是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延伸村庄发展脉络,打造宜居环境,并同步推进企业“三化”提升。

三、结合多种举措打开乡村建设新局面。

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同宅基地改革相结合,以宅基地改革为突破口,整治空心院、空闲地,利用收回的空心院、空闲地打造微地形。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三捐”活动,利用活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村已收回征收半亩以上宅基地42家,腾挪土地21.6亩。筹集三捐资金14.5万余。已拆除门楼、破旧房屋256间,拓宽主次干道22条共8600米。在青龙岗木制品工业园区已加铺柏油路面5000平方米,改造外立面1.8万平方米,厂区外建设生态停车场1.2万平方米,并新种乔木、灌木及草坪等绿植,园区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篇二

绿水青山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也是自然资本。我镇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推动生态与农业、工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稳妥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构建保障群众稳定收益的长效机制。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环境成为未来生态经济增长的资源。生态与经济共赢,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干驿绿色画卷正徐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精品指数

我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域乡村建设规划、中心村布点规划;科学编制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乡村自然肌理,因地制宜,突出村庄特色,打造出了一批个性彰显、特色各异、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美丽乡村。

二、以植绿见绿为平台,提升绿色指数

xx镇历史悠久,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我镇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着力打造特色村,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同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将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建设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民安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规划。

为保证植树绿化工作顺利进行,xx镇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分头实施”的工作格局,多次深入到各村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对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规划晴滩、八团、蒋三台等村村庄绿化;其次因地制宜确定植树任务,加大各村荒沟、荒坑的植树绿化工作,确保植树造林工作圆满完成。

二是突出重点、应绿尽绿。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标准和要求开展植树造林,做到应绿尽绿。大力开展“绿满干驿行动”,全年植树造林1114亩,栽植景观树80000余株,栽植果树500余株,确保植树造林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三是加强管护、保证质量。

认真把好“管理关”,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切实做好栽植苗木的后期管护工作,组织护林员从树苗筛选、树坑规格、树干涮白、树木浇水等一系列环节抓起,把好“树苗关”、“栽植关”、“管理关”,与林业部门加强衔接,加强技术指导,保证成活率,努力实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四是广泛宣传、积极发动。

在做好任务分配、扎实推进植树造林进度的同时,注重宣传发动工作,多渠道宣传植树护林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干群携手植绿美化家园,营造“镇村联动、全民参与”,“人人都植树,村村都造林”的氛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及林下种植、养殖,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大力鼓励、支持村民建设“小五园”,在房前屋后的空白地种植蔬菜、果树、花草等,植绿见绿,见缝插绿,提升乡村绿化覆盖率,让乡村真正绿起来、美起来。

三、以乡村建设为支撑,提升富民指数

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全年签约并建设项目3个、投产项目2个。盘活干驿天东工业园存量厂房和土地,湖北天顺干驿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光伏项目积极推进。

二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投资40万元消灭镇区泥巴路、投资15万元完成农民街和白马路的路灯延伸、投资18万元完成中转站扩建工程和相关配套设施、投资377万元完成五处空闲地绿化及老风景河拆迁、排水、绿化等工程。三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活动广场1600㎡,安装体育器材18台套,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休闲运动场所。美化村级道路25.2公里。全年共疏浚渠道15条,总长度达45.256公里,完成市布小农水建设任务的150%。刷新房屋立面300余户,绘制文化墙近5000平方米,改造小三园500余户。同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四、以环境整治为载体,提升健康指数

xx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十宜十不宜”要求,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方向,3个整治村、2个示范村。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工作专班赴多地参观学习,大力开展环境整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由镇党政一把手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对镇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调整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

要求镇村干部全员上阵,党员干部先行一步,带头干、亲自干、主动干,以点带面,率先垂范,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全民参与整治活动,强化宣传,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全员出动、合力攻坚治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是综合治理,消除死角。

以清理生活垃圾、整治杂物乱堆乱放为重点工作,把房前屋后、沟渠全部、村里村外和河道沿岸等纳入管理范围,对积存垃圾进行及时集中清运,着力清理村内、村外的柴草堆、垃圾堆,清除河道、沟塘内积聚的垃圾渣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确保垃圾有处放,清理及时。

2020年共拆除老旧废弃房屋140栋,拆除旱厕300余座,安装路灯200余盏,清理房前屋后积存垃圾、杂草杂物200余吨,启动建设桥梁2座,新建及改造、加宽道路20.2公里,建设村级小游园9座。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核,镇区环境得到提升,城乡垃圾统筹治理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十户联创”,提升村民环境卫生意识。配备村级保洁员106名,合理分配保洁区域,扎实开展积存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进展顺利,已完成农村改厕6767户,新建农村公厕21座,实现23个村(居)公厕全覆盖。不断改善镇村居民环境,提升群众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以文化传承为导向,提升文明指数

干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之乡”。勤劳、勇敢、智慧的干驿人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绵延千年史册的历史文化。如何适应时代,开辟新途径,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干驿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是以建设镇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为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建成集文化传播、图书阅览、教育培训、健身娱乐多功能、多用途于一体的干驿全民健身文化服务中心,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极大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能力,激发了群众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热情。

二是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带动农村文化发展一盘棋。

按照“一村一舞台、一村一图书室、一村一文化广场、一村一广场舞队”的基本要求,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农民和居民开展多姿多彩的健身娱乐活动。通过“一盘棋”的带动,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

三是以建设文化美食名镇为重点,激发餐饮文化促消费。

我们通过“小龙虾美食文化节”活动,评选“干驿蒸菜名馆”12家,授“干驿锅盔”名点6处,在各个媒体上广泛宣传,极大的提升了干驿美食知名度,推动了干驿餐饮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四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接点,奏响乡贤文化大合唱。

我们在建立“干驿乡贤文化馆”的基础上,通过建“状元桥”、铺“天官路”、立“尚书楼”等形式,弘扬干驿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并以周天官为例,推进励志文化;以鲁祭酒为例,宣示廉政文化;以陈尚书为例,激励爱国文化;以李天禧为例传播美食文化。规划松石湖文化创意工程、陆羽东冈草堂、茶文化纪念馆,推动书法之乡、民间文艺创作等。2020年干驿李长茂香醋酿造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湖北经视录制干驿米醋制作过程,并进行专题报道,为擦亮干驿文化古镇名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展示平台。

第三篇: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以“八改六化”(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厨、改院、改圈、改房,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为标准,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为重点,抓点串线促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户美丽庭院、*个绿色示范村庄。

一、加快“改厕”,优化村居卫生条件。

一是改户厕。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要求,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旧房整治提升、污水治理等工作,积极引导农户新建和改造标准卫生厕所,在完成新建和改造农村户厕*户基础上,再完成改造*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二是建公厕。以学校、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为重点,以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加快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并切实做好农村厕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目前已新改建农村公厕*座。三是增旅厕。在游客聚集公共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小镇、主要A级旅游景区等,大力推进*座旅游厕所新建,确保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

二、全力“治废”,推进垃圾分类减量。

一是体系化治理。按照“户集、村收、区转运、市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前端收集保洁作业、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回收、垃圾末端无害化处理、垃圾治理成果长效管理等体系,逐步消除垃圾治理空白村,确保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目前已新建垃圾收集设施*个,新改建镇级生活垃圾收集站*座,组建保洁队伍*支、保洁员*人。

二是示范化带动。

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千村示范行动”,以*个生活垃圾分类村建设为载体,广泛推行简便易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式,推动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三是常态化排查。采取就地封场、规范封场、搬迁处理及垃圾综合利用等方式,定期对农村非正规生活垃圾、非正规建筑垃圾、非正规工业固废垃圾堆放点、非正规漂浮垃圾堆放点进行排查治理,确保整治长效常态。截至目前,未发现四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三、聚焦“清水”,严防农村水体污染。

一是改造污水管网。积极推进农村向城镇靠拢,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目前已实施*个场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项目,已完成*公里。二是升级治理技术。对人口聚集程度较高、污水生产规模较大的场镇和村聚居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已建设施稳定运行基础上,分步推进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三是加强水体修复。结合农村庭院整治、河长制管理、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房前屋后沟渠杂物清理,保持通畅整洁;科学开展村内河道疏浚、河沟池塘清淤、水域漂浮垃圾、河岸垃圾、农村污水坑、臭水沟等清理,着力回复和拓展水域功能。目前已综合治理河道长度*公里,新修护岸*公里。

四、坚持“美颜”,力促实现靓丽蜕变。

一是加强建筑风貌引导。加强公共空间管控,整治残垣断壁、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旧房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引导农户聘请合格农村建筑工匠建房、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强化农房安全质量管理和风貌管控,提高农房建设品质。目前已实施旧房整治*万户,危房整治*户。二是优化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便民路,加快促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公里、安保工程*公里。建成村社硬化便道*公里,惠及*个镇*个村,受益农村群众*人。三是推进村庄“三化”工程。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绿化工程,完成农村公路绿化*公里,聚居点绿化*个,宅基地绿化*户,新增村庄绿化面积*公顷。以村主要道路、广场晒坝、农房院落为重点,实施亮化工程,已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盏。以保护和发展特色镇村、完善文体活动阵地为重点,实施文化工程,编制完成龙兴古镇程氏宗祠等乡村文化迁移工程设计方案,*处建筑入选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

第四篇:崇明: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崇明: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来源:

建设现代化生态岛,人居环境是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正如市委书记韩正来崇调研时指出,坚持生态岛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崇明唯一的科学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崇明发展的需要、上海发展的需要,更是一项国家战略。自从生态岛建设布局落子的那一天起,崇明县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运用环保节能技术,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日前,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示范楼获得2013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成为全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创新样板。据悉,这是该示范楼项目继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双百示范工程”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大楼应用了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利用、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采光、雨污水回用和智能调控等十项生态应用技术,其综合节能大于75%,经过三年多运行,基本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这样的生态建筑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

陈家镇被市政府列为试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也是全国重点建设城镇,这里将崛起一座以现代化生态理念为指引的海岛花园城镇,生态示范楼担负起了为建设生态社区“打前战”、“树标杆”的重任,今后,这些生态技术将陆续进入社区寻常百姓家。

瀛东村被誉为长江门户第一村,是崇明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村里新建的32幢酒店式别墅,全部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水、电、气等能源都采用生态环保技术。村里农户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全村的碳排放量较一般农村减少3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以上,住宅的建筑保温率达到65%以上。瀛东村村委干部陈柳告诉记者,全村周边的路灯,包括酒店式别墅里洗澡用的水,都是依靠太阳能加热,这样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

近年来,像瀛东村这样的宜居社区如雨后春笋在崇明县不断涌现。按照《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崇明县以文明村创建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生态村改造,美化居住环境。

过去,农村环境脏乱差,垃圾乱堆放,污水到处流,如今,通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竖新镇仙桥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村,不仅有漂亮的农家小楼,宽阔的乡间道路,风光互补路灯,还建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工程,种植了生态果蔬,搞起了农家乐,群众过上了让城市人羡慕的田园生活。村民陈忠芳告诉记者,近几年仙桥村变化很大,路清爽、水洁净、环境美,老百姓过得很开心,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随着生态岛建设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崇明构筑人居生态的格局初显轮廓。从城镇大型污水处理厂启用到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运行,从单个节能建筑的示范工程到生态住宅社区的群体崛起,从农村庭院的花卉种植到公园绿地的园林布局,放眼崇明,处处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生态宜居生态岛”如一幅画卷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五篇: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下一步,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着力精细化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营造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促进我市生态发展。

一是紧紧结合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大力整治城乡“六乱”,抓好农村“五场”建设(即禽畜集中圈养场、机动车停放场、垃圾收集清运场、建筑材料堆放场、农副产品摆卖场)。二是是建立“六个统一”的保洁队伍(即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设施、统一支付制度),通过落实“六个统一”,实现我市农村“五个没有”(即房前屋后没有零星垃圾,集镇(墟场)村间没有散放垃圾,公路沿线没有散落垃圾,河库塘渠没有漂浮垃圾,田间地头没有有害垃圾)。三是改革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落实“大分流、细分类、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同时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充分履行职责,落实主体责任,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燕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镇位于**市的中部,东望涢河水,西靠白兆山,有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生态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宜......

    建设城市精品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精品工程彰显城市魅力抓好精品工程建设,以精品工程打造城市亮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魅力,才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们通过精品路段、精品区域和精品项目改......

    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壮大区域绿色经济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南召县云阳镇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专题报告 一、云阳镇基本情况 南召县云阳镇位于南阳盆地北......

    房地产打造精品雾都生态宜居小区

    房地产精品雾都生态宜居小区新闻报道 房地产商打造雾都精品小区效果图打造会呼吸的家园近年来,盛夏地产小区屡屡出现高温天气,炎热干燥不时搅扰原本美好的感受。如何能让都市......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20亿元打造生态宜居城镇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20亿元打造生态宜居城镇人民网磴口县3月27日电 今年,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以迎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为抓手,以会促建,以会促创,全年城镇建设投资将突破......

    攻坚破难突出特色倾力打造滨水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攻坚破难 突出特色 倾力打造滨水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临沂市园林局 (2010年5月25日)近年来,临沂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美丽富强文......

    夏津北城生态宜居城镇建设申报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宜居生态新北城 ——夏津县北城街道办事处生态宜居城镇建设情况 北城街道办事处位于夏津县城北侧,下辖5个社区、7个村居,人口1.6万人,辖区总面积39.2平方公里......

    大河风景区 生态宜居新城

    大河风景区 生态宜居新城 景瑞·英郡—泊墅湾珍稀英伦叠景别墅,94万起 天津市是第一个在全国定位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直辖市,而且最近被国家批准建设低碳城市的试点城市。在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