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揭阳市 打基础 抓特色 建设幸福宜居新农村
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交流会发言材料
揭阳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揭阳市委农办(2012年4月24日)
揭阳市共有92个乡镇(街道、场)、1445个行政村,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八成。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发展战略,把“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列入全市“百项重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突出打基础、抓特色,2011年创办名镇2个,市级名村7个、县级名村13个,示范村54个。涌现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洪阳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棉湖镇,“揭阳市历史文化名镇“靖海镇”;“广东省古村落”普宁市德安里、泥沟村,试验区长美村,“广东最美的乡村”揭西县粗坑村,“中国玉都”东山区阳美村,“花果苗木之乡”普宁市宝镜院村,“民主管理名村”揭东县姑山村等一批主题不同、各具特色的名镇名村,以点带面,有力地推动了具有揭阳特色的宜居幸福新农村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规划是前提
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要在农村宜居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规划是前提。一是编制发展规划。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印发<揭阳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揭府办[2011]63号)。二是制订建设方案。制订“十二五”时期全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发展建设方案,及时落实农办、建设、规划、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落实分工任务,做好分类指导。各县(市、区)也先后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名镇名村示范村实施方案,做好统筹谋划,合力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三是编制建设规划。列入名镇名村示范村的镇村,都积极编制建设规划,做好项目谋划,打造亮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二、宜居是基础
我们坚持以创建“宜居村”为基础,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名镇名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第一,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村庄整治”工程和“绿色村庄”工程为重点,整体推进宜居镇村建设。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3月底,全市已有874个村(社)建设了雨污分流工程,占全市行政村(社)总数的54%,“污水横流”现象明显改观。2011年9月,省委汪洋书记视察了揭东县华清村“雨污分流”工程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行“户收集、村集中、2
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全市共有716个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逐步告别“垃圾围村”。三是“绿色村庄”建设。以新农村示范点、名村、示范村作为绿化先行村,每年计划打造100个绿色村庄,突出做好村庄古树名木保护、四旁五边地绿化,建设绿色生态公园,拓展村庄绿色空间。第二,突出镇村公共设施建设。我们以服务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用设施配套,为进一步提升特色,创建名镇名村准备更多的基础硬件。目前,全市镇通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591个村巷道硬底化,791个村已通自来水,1383个村已建卫生所,540个村已安装照明路灯,1018个村已建文化室。创办的127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基本实现“六个有”,即有文化公园、有运动场所、有图书阅览室、有无害化公厕、有硬底化村道、有照明路灯。
三、特色是重点
我们坚持立足本土,围绕地方特色,全力提升“名”的内涵。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发掘、整合、优化特色文化,一镇(村)一品、一镇(村)一策,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带动效应。比如,揭东县炮台镇依托揭阳潮汕机场,按照“空港经济核心、商贸物流枢纽、人文生态旅游、潮汕明珠名镇”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空港经济”核心城镇,成为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传导、乡村生态向城市扩展的桥梁、以城带乡的平台。东山
区磐东镇阳美村依托玉器文化产业,创办“中国揭阳玉文化节”,打造“亚洲玉都”,每年,从缅甸开采的中高档翡翠原料75%以上流向阳美,中国内地的中、高档翡翠玉器90%出自阳美,成为中国唯一不产玉的“中国玉都”,辐射带动周边的乔南村、乔西村等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玉器展销中心。普宁洪阳镇宝镜院村依托花卉苗木种植优势,打造农业、旅游“万花园”,走出一条花木致富的新路子,全村村民在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逾亿元。揭东县玉湖镇姑山村突出以民主管理建设和谐农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村”,张德江、汪洋、欧广源等领导视察时都给予充分肯定。揭西县粗坑村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引进投资商开发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以上,解决该村200多名农民就业难。试验区长美村依托“榕江之滨进士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资源,着手引进投资商建设“潮美水寨”生态旅游景区,打造岭南水城潮汕水寨新形象。
四、投入是关键
我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通过“市县补一点、部门帮一点、镇村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多元筹资投入名镇名村建设。一是政府导向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建制县(市、区)每年至少安排200万元,非建制区每
年至少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新农村示范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2011年市、县财政共投入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资金2.76亿元。二是鼓励镇村自筹和乡贤捐资。由于财政的导向性投入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各级财政的导向性投入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杠杆作用。2011年全市名镇名村建设已投入资金近17亿元,其中镇村自筹达5.72亿元,社会捐资达8.12亿元。工商企业、社会团体通过投资合作、捐助等多种方式参与名镇名村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力支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文化是支撑
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我们将农村文化作为重要的支撑点,使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一是注重挖掘名镇名村的文化内涵。揭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潮汕历史文化发祥地,广大农村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广东省古村落3个,全市85%的文物保护单位都在农村,同时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注重将这些历史文化与名镇名村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地方特色建筑风貌的融合推进。二是依托农村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榕城区积极打造“一公里十分钟文化圈”,农民从家中出发,步行一公里或十分钟,就能在辖区内找到合适的文化活动场所。揭东县全县建设了120个村级文化小公园。因 5
为环境的改善,许多农村兴起了健身跳舞热,白塔镇文化广场,附近前来跳舞的村民就达上千人。三是推广揭东县地都镇“月起金都”经验做法,广泛开展“乡乡乐起来”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市各乡镇每月举行一场“乡乡乐”活动,由所辖各村轮流举办,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公众参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并以此为平台,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我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我们将继续创建名镇2个、名村29个、示范村90个。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一是以“一镇(村)一品”为依托,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名镇名村。二是以绿色村庄、乡村旅游为突破,塑造一批自然生态、人居风貌、村落旅游名镇名村。三是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建设幸福村为抓手,创建一批民主管理、幸福宜居名镇名村。
各位领导,展望未来,今后5年将是我市“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高举旗帜跟党走,建设宜居新农村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愿做生根基层最亮的那颗星
高举旗帜跟党走,建设宜居新农村
尊敬的各位评委、现场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高举旗帜跟党走,建设宜居新农村》。
2021年,注定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之年;2021年,注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非凡之年;2021年,注定是一个新征程奋力起航之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喜迎百年华诞;这一年,“十四五”蓝图起步开局;这一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
与其待时,不如乘势。一个个关键节点,营造的是奋进的东风,激发的是开局的豪情。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道新命题,是一种新使命,我们青年村干部必须守正创新、继往开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展示新作为,贡献新智慧。
今年,我有幸进入黄瓜山村委会工作。据我了解,解放前的黄瓜山村穷乡僻壤,坡多地少,土地贫瘠,水源匮乏,道路不畅,砍柴是唯一的挣钱之道,村民生活艰苦,“有女不嫁上坡,红苕打烂锅”是对黄瓜山村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如今的黄瓜山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在梨产业的带动下初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下,黄瓜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黄瓜山人民生活和谐幸福。设计别致的住宅楼,装潢考究的小别墅、高标准建设的振兴大道示范街、漂亮宽阔的梨花广场、文化广场、正在建设的xx文化活动中心和登高山公园……惊人的巨变在向人们诉说着在党领导下的中华梨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嬗变。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更加坚定了跟党走、创伟业的理想信念。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党史是睿智的老师,是丰富的“教科书”,我们是青涩的“探索者”,是前进路上的“求知者”。学好党史,用历史的精华塑造青春的色彩,用历史的伟力凝聚青春的力量,在红色光芒中成长,在红色道路上奋进。
高举党旗跟党走,建设宜居新农村。让我们的青春奉献基层,让我们一起凝聚力量、汇集民智、同奔小康。今天,我们在党旗的指引下奋发向前,明天,新农村在党旗的辉映下更加美丽壮观!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谢谢!
第三篇:求真务实 加快推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
求真务实 加快推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
——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汇报材料
2010.6.12
为深入贯彻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神,加快幸福宜居新城建设,空港产业园区对照新区下达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强力推进,不断开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新局面。现将前阶段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有保障 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多次 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讨论研究,确立了‚八个好‛的目标,即:产业升级好、收入保障好、住房条件好、公共设施好、文化教育好、生态环境好、城镇建设好、社会和谐好,并计划通过‚十项行动措施‛来达到,即保障安民行动、增收富民行动、安居惠民行动、教育智民行动、健康强民行动、出行便民行动、平安卫民行动、生态宜民行动、服务利民行动、帮困济民行动。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落实,园区成立了幸福宜居新城建设领导小组,由园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组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职能科室(部门)和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先后制定下发了《空港产业园区宜居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规划》、《空港产业园区幸福宜居新城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各项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具体要求,量化工作标准,做到定任务、定责任、定进度,定人员,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实施。为使广大群众投身于幸福宜居新城建设中来,园区还通过《新空港 新硕放》、社区宣传栏、园区公务网、新硕网等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上述举措落实,唱响‚人人动手建新城,建设新城为人人‛口号,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网络,为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提供强大保障。
二、落实工作举措,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求实效 按照‚点、线、面‛工作层次和‚洁、美、亮、畅‛要求,园区及时召开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目标任务。
1.加强社区环境整治,打造幸福宜居小区。
今年以来,园区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工作,首先明确了社区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的职能职责,其次在各社区推行扁平化管理,组织举办了社区、村(居)委主任培训班及召开2010年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并组织专题考察调研。目前,各社区基本实现了管理‚一平台三机制‛模式。‚一平台‛,即各社区均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将24类88项下沉社区的行政事务交由社区工作站办理,‚三机制‛:即‚一人多岗‛、‚ 分片包干‛、‚ 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社区群众办事不出小区,形成了社区管理岗位相互兼容,人员相互补位,工作相互协调,工作责任到人,信息共享,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小区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在以南
一、南二为试点也向其它各社区全面铺开,完成沿街外墙翻新1890平方米,绿化提标15000平方米,增加休息设施2个,增加居民自行车存放处10处。设臵便民店、放心早点6处,社区服务网点2个,道路铺设人行道板1758平方米,雨水管铺设疏浚19845米,增设停车位130个。启用了南星苑、咏硕苑停车场,改造社区车库70只,乱停放现象得到了改观,车辆失窃现象明显减少;小区绿化养护补植87776平方米,改造车位1043平方米,整治楼道1222个,清除垃圾3024车;对社区建设工程召开评议会,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也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工作劈立了新路径。通过社区环境整治,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2.加强市容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园区加强了对市容市貌的整治工作。一是做好道路亮化修缮工作。长江南路绿化景观工程于2月开工,3月竣工,全长5.8公里,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种植乔木5000株,灌木25.7万株,草坪18万平方米,景观小品9个。在长江南路道路景观绿化建设中,我们把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生 态环境与绿化建设有机结合,在景观小品中带入了硕放当地的吴文化、大墙门、让里世家等文化元素,综合空港产业园的发展、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做到文化与绿化相融、艺术与景观相映、园区道路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将长江南路提升为一条带有硕放特色的文脉。基本完成了薛典路一期亮化示范路工程,目前对该路段的亮化进行修补。该亮化示范路工程造价达200多万元。对通祥路两侧的破损人行道板砖、盲道进行修缮,共修缮道板砖、盲道等4410平方米,修缮费用达24.3万元。二是做好垃圾分类清理工作。垃圾中转站5月底主体验收,现已进入简装阶段,6月底全部完成。完成了通祥路垃圾分类收集箱的更换,全路段更换垃圾分类收集箱350个,费用12.25万元。三是完成了城际铁路沿线整治工作。5月份完成了对城际铁路沿线(空港段)综合环境整治行动,完成拆违面积9942.3平方米;拆迁面积5000多平方米,清理河道漂浮物及垃圾777吨,清理暴露垃圾、渣土172830吨,清理乱堆放物料3474吨,完成粉刷面积126608平方米,紧靠城际铁路并行的长江南路延伸段绿化全部进行种植,绿化面积469000平方米。同时完成了铁路沿线企业标识的亮化及香楠佳苑的亮化工程,各项整治费用累计达2623.58万元。四是做好‚五小‛车辆整治工作。对群众反映较大的辖区内的‚小飞龙、摩的‛等五小车辆进行了整治,规范辖区内道路旁的停车秩序,改 善了乱停现象,缓解了道路的交通压力。五是打造通祥路宜人商业街。积极推行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质量承诺、信息公示等自律制度,引导经营户诚信经营。推行了一批‚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经营户,以点带面,引导经营户积极参与放心消费的创建工作,通过活动来促进经营、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和逐步优化。六是对街道地段进行灯箱整治。组织力量,不定期的对街道中心路段(地段)的撑牌、灯箱进行整治,收扣撑牌、灯箱200余块(个)。同时,安排专人负责街道辖区主干道两侧店面的店招审批手续工作,年初至今共审批了51家店招。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享受快捷便通交通。
硕放是一个比较偏离市中心的地区。为使群众出行到市区、新区更加方便,园区将交通便民工程放在重要位臵。一是对老街进行修复。昔日的老街,由于重型车辆频繁进出、施工开挖道路、路面反复修理等原因,致使道路破损严重,造成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今年实施完成了老街修复工程,确保赶在梅雨季节到来前使老街道路平坦、顺畅。二是对锡宅路进行改造。锡宅路是硕放通往市、区的主要道路之一,建设于60年代,至今已40余年。由于道路建设时间较早,基础结构薄弱,通行车辆较多,使道路破损严重,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近年来,群众反响强烈,对锡宅路改造的呼吁声越来越高。为彻底改善锡宅路的道路交通面貌,解决群众关注的锡宅路出行难问题,今年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将完成锡宅路(机场南路-薛典路段)改造,全长4.66公里,计划投入约1300万元,7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二是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公交是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重要民生问题,公交优先即百姓优先,对建设‚幸福硕放‛有着重要意义,为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快捷便通的交通,园区积极配合黄家门公交场站建设,加快将对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广泛听取了广大群众、人大代表的意见。园区现有公交线路32路、92路、751、752、753,4.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结合实际,着力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举办丰富多彩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地方戏种‚无锡评曲‛为抓手,充分挖掘现有‚无锡评曲‛社会资源,积极组建了 ‚无锡评曲‛演出剧组,并专配演出乐队12人。演出剧团主要活跃于市、区、街道和社(居)的群众文艺演出。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共演出30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以‚享受高品质‛的社(居)活动为着眼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活动。今年来,先后开展了‚建设‘幸福硕放’启动仪式暨空港产业园区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健康快乐、精彩人生‛广场腰鼓、莲湘比赛活动‛、‚地方锡剧进社(居)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展活动‛。‚激情周末‛广场文艺、瑞港之星才艺大PK等系列活动,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 化生活的需要,更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活动的欣赏和鉴赏水平,从而推动了社(居)居民素质的再提高。
5.加强文明素质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一是利用平台,广泛宣传,营造文明创建舆论氛围。通过《新空港〃新硕放》、党支部学习宣传材料、公益广告牌、社区宣传栏、黑板报、横幅等宣传平台,就《无锡市民文明公约》、《无锡市民行为准则》和文明礼仪在园区各社区,尤其是通祥路与振发路的沿线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呼吁社区居民、商铺经营业主在生活中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单位争做文明职工、在家庭争做文明成员、在社会争做文明市民,积极参与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二是拓宽渠道,积极发动,大力开展创建志愿活动。5月底,园区进行党员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发展‛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各基层党支部都围绕解决广大居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设臵了宣传教育、社会治安巡逻、环保宣传、文明宣讲、政策宣传、文化宣传、交通协勤、医疗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各基层党支部在具体活动中做到‚五个一‛,即‚一个标识‛、‚一面旗臶‛、‚一个项目‛、‚一个口号‛、‚一本手册‛。各社区也相继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多次组织志愿者队伍主要就通祥路和振发路两条文明示范街进行绿化环境志愿活动,固定 每个周末都组织一次对两条示范街沿线的护栏进行清洁,对沿线墙壁、路灯、公交站台上的牛皮癣进行清除,对沿线绿化、道路上的白色垃圾进行捡拾。通过志愿者这支队伍、志愿活动这一平台,以实际行动感召居民主动参与到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中来。
三、咬定目标,进一步推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 下一阶段,园区将继续围绕‚八个好‛的目标,落实‚十 大行动‛,进一步推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督查,强化保障。由党群处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对上级及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宜居新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照目标任务分解表,每个季度印发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督查清单。及时通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对督查事项的落实情况。适时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开设网上投诉信箱,接受群众监督,集中受理群众投诉,转有关部门查处。重要督查事项商请园区相关领导现场办公
二是完善交通,方便出行。首先,要争取地铁三号线贯通到硕放地区,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上级,特别是军方的支持,使地铁通到硕放这一广大群众的愿望得到实惠。其次是优化公交线路。在现准备工作就绪的情况下,下阶段要切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科学组织,齐心协力,有效加快推进,确保这一造福百姓、惠及园区的民生工程早日实施。
三是化解矛盾,平安卫民。一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妥善化解矛盾。二要积极推进平安硕放创建工作,开展‚手拉手共创平安校园,心连心同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三要加强大巡防机制建设,首先要完善园区技防设施,另外,壮大‚红袖标‛等群防群治队伍,确实发挥好治安中心户(楼)长作用。四要及时整治打击各类突出犯罪治安问题,实现各类刑事案件持续下降,及时消除各种治安突出问题。五要全面推进园区主干道路、公共复杂场所技防设施建设,启动对香楠佳苑、锦硕苑技防设施规划建设。六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治安管理,外来人口登记发证率达90%以上,出租户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四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安民惠民。要加快安居房建设步伐,缓解拆迁安臵用房紧张的矛盾;逐步提高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完成睦邻中心建设。完成硕放市民广场文化大舞台建设工程;启动市民文化公园建设和‚大墙门‛门楼建设工程;举办‚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和庆典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睦邻里、幸福社区‛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
第四篇:2017“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2017“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7年,我县以《**县“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总体规划(2017–2020年)》为引领,结合脱贫攻坚和旅游发展,按“以村为主,连村成片”的工作要求,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年活动,打造安寻安定线沿线村庄立面整治示范样板线,着力做好贫困村村庄整治、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和谐平安等重点工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村村庄整治全覆盖。
一、进展情况
(一)组织部署情况
我县已调整2017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结合脱贫攻坚调整新农村建设挂点领导责任安排,经过强力指导推动,各乡镇相应调整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乡镇新村办,调整新农村建设分管领导并确定联络员,各贫困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点也先后组建了理事会;县、乡、村各级的考察学习和培训规模空前,多次举办“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专题培训,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近700人,前后近1000人外出考察学习;已下发《**县“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总体规划(2017-2020年)》、《2017年**县重点交通沿线村点建筑立面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县农村民房庭院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县“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已从20个部门单位中抽调政治过硬、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领导干部,组成20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督查小组,每月开展一次督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选点布点情况
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总体目标,按照“以村为主,连村成片”的工作要求,坚持“不少一组,不漏一户”,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完成419个新农村建设点的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其中省级村点数177个,自建村点数242个,涉及户数为30086户,人口总数达到144126人)。重点围绕60个尚未退出的“十三五”贫困村,在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基础上,建成18个整村推进精品示范村,“以村为主,连村成片”打造出安寻线、版天线等2个具有**特色的沿线片区,建设安寻线—安定线沿线村点建筑立面整治样板线。
(三)资金落实情况
全面统筹整合省市专项资金、涉农项目资金、信贷融资共计4.9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使每个整村推进贫困村投入建设资金500万元以上,每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精品示范村在原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的基础上再增加500万元使建设资金达到1000万元,投入建设资金1亿元打造安寻线安定线立面整治示范样板线,全力保障建设力度。制定《**县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新农村建设资金项目公示制度》,保证资金使用情况公开透明。
(四)立项规划情况
各乡(镇)已完成对6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和重要交通沿线立面整治提升项目的摸底工作,聘请专业设计团队于4月30日前制作完成贫困村整村推进村项目规划文本,并制定了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县精准扶贫办、县新村办和县财政局完成对乡镇申报项目及预算资金的二次审核,并将项目批复下达了各乡(镇),要求乡镇按批复做好项目建设。
(五)宣传发动情况
以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为目标,制定了《**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方案》,从新闻宣传、网络宣传、专报宣传、社会宣传等四大模块入手,做到“三个有”、“五个一”,有计划地开展对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的深入报道宣传,重点宣传全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成果和特色亮点以及先进典型事例,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大角度宣传新格局,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在全县形成上下一盘棋、干群一条心,激发全县上下的建设热情,营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浓厚氛围。此外,县域重要交通路口设置高炮台,每个村设有2条固定标语,同时,结合精准扶贫走村入户宣传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农民主体意识,让“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
(六)开工启动情况
新村办已制作《“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点分布示意图》、《**县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施工指导手册》及《**县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案例》文本,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挂图作战。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督查组完成5、6月份的两次督查,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乡镇及时整改到位。
一是全县60个尚未退出的“十三五”贫困村已基本完成通村主干道硬化和路面油化,大部分通组公路正进行硬化,各整村推进贫困村中心区域分户补助项目及部分无需招投标的项目(如立面改造)陆续启动建设,大部分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正按程序招投标,全县乡风文明建设氛围浓厚;二是将村庄整治和平安创建两结合、相促进,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平安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积极作用,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所建之处必有平安创建措施跟进落实,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做好绿化亮化工作,着力提升美化村庄环境,切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常态化运行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农村垃圾清扫、保洁、转运、处理的日常运行监管。3月份,我县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按。
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总投资26963万元,拨付资金3717万元,完成改水3140户,改厕2130户,完成立面改造1179栋,完成坡顶改造198栋,建设通组路142公里,硬化入户便道6636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拆除建设点内“空心房”73万平方米,建成村庄污水处理设施1处。
二、特色亮点
(一)坚持以村为主,连村成片推进
县委、县政府立足高远,早谋划、早布置,在省、市正式方案出台前,已按照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高定位、高标准谋划了本县新农村建设行动总体规划,确定“以村为主,连村成片”的工作思路,按照“不少一组,不漏一户”的原则,重点整村推进60个尚未脱贫的“十三五”贫困村的整治工作,连村成片打造安寻线示范样板线。投入4.9亿元资金,整村推进60个贫困村,强力打造18个特色中心村、安寻线安定线示范样板线,建设力度空前,力求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引下,实现新农村建设新发展、新突破。
(二)创新“五合一”,发挥联动效应
我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精准扶贫、打造大旅游、农村公路示范建设、产业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有机结合,创新出符合县情的“五合一”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发挥联动优势,立足本地特色,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合力推进村庄整治,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农民宜居宜业”新农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狠抓组织落实,强化督查机制
为确保我县贫困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定人定点定目标,组建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专项督查组,实行一月一督查,并且不定期同乡镇对接工作进度。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专项督查组由20个督查小组组成,分别从20个部门单位中各抽调政治过硬、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1名科级领导和2名工作人员共60人,每个小组负责全面督查指定的三个尚未退出贫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整合数据并形成督查报告,进一步强化了督查机制,全方位强力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1.整体推进速度较慢。前期规划、项目摸底等基础性工作时间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速度。
2.农民主体意识不到位。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主体性缺失情况较为明显,公众参与程度较低,投入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遵循建设要求。坚持“三不”原则,坚决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防止大拆大建和过度整治,不能脱离农村现实,照搬城市模式,确保最大程度地保持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要因地制宜谋特色(60个贫困村要按照目前已确定的特色方向推进落实),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和乡村风俗,重视文化传承,突出乡村风格,让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实现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2.抓好建设重点。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摘帽”,以整村推进项目为重点,优先完成好八大类十六小项项目,着重做好改水、改厕、入户便道硬化、“赤膊墙”粉刷、庭院整治等分户工程项目,尤其属于贫困村内“赤膊墙”房屋的,要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进行全面的立面改造。要按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将6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精心打造成中心村,要突出核心区域建设,在严控规模的同时,将核心区域建设成为集服务、交流、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实用活动中心。
3.加强工作调度。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加强人员力量的调配力度,在规划的引领下有的放矢,抓重点、抓细节,保证完成八大类十六项指标、“七改三网”基础设施、“8+4”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切实抓好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实现户脱贫、村退出,助力县摘帽。
4.把握时间节点。要求乡镇制定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时间安排,严格把握各项目的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为迎接各级考核评比做好充分准备。分户工程项目必须在7月底前完成建设,综合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必须在9月底前完成建设,全县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点范围内的民房庭院必须在9月底前整治率达到100%,其他项目按规定时间完成建设。确保整体项目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5.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村庄整治工作要在均衡推进的同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考察学习力度,科学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将可取之处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如,会昌县珠兰乡大西坝村,泰和县马市镇车田村、苏溪镇旗山村等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各乡(镇)可通过有针对性的考察学习,寻找完善自身建设的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
中共**县委农村工作部
2017年7月7日
第五篇: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盐城乡村实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逐步提升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市现有行政村2000个,自然村庄13756个。农村现有农房总户数145.83万户,总人口452.59万人,已建成61个省级美丽乡村,2017年成功申报2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正按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建设。
一、创建美丽乡村,美化人居环境
2011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要求,积极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亟需、最受益、最直接的设施配套和环境卫生入手,加强村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水平。
(一)注重总体布局。以“生态绿化环境优美、特色风貌景观显著、城乡空间品质优越、居住环境质量优良、生产生活便捷高效”目标,编制完成了《盐城市“十三五”美丽宜居城乡建设规划》,提出了城乡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构建了“美丽宜居新盐城”建设指标体系,为全市“十三五”期间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按照市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制定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和方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二)彰显地方特色。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差别化发展。通过典型示范效应,全市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持续改善,农村垃圾收运、生活污水治理等设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一是结合产业特色发展。东台市新街镇方东村,发挥苗木基地优势,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休闲观光和农家乐等产业,将生态效应和产业特色有机结合,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积极打造美丽药材乡村。二是结合宜游娱乐发展。盐都区大纵湖镇三官村突出服务乡村旅游的特色,将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相结合,扎实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服务体系;大丰区草堰镇三元村坚持乡村特色旅游,实现旅游和农业的有机融合,打造了七彩花田、三元农庄、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要素,实现了三元乡村一日游的目标。三是打造宜居环境发展。阜宁县罗桥镇晓光村立足村情特点,积极打造竹林文化,建立了竹文化墙绘、竹林氧吧等休闲娱乐场所;滨海县东坎镇新安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服务强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注重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各村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着手,通过规划设计,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示范(精品)样板村,如以挖掘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阜宁县板湖镇孔荡村,围绕孔子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以保护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建湖县宝塔镇宝塔村,围绕朦胧宝塔、古街村落积极打造历史村庄特色旅游,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另外,重点加强了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我市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收成庄,盐都区楼王镇丁马港村丁马被列入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二、立足盐阜特色,打造田园风光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2017年,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联南村和官苴村成功入选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2018年,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新街镇方东村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
(一)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市根据《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专门成立了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李逸浩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作协同,市城乡建设局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市政府定期召开会办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
(二)深入调研稳步推进。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以来,我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能,扎实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的协调配合,开展现场督查和指导服务工作。去年十月份,市田园办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专题对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进行调研督查,积极了解各地村镇建设现状、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培育工作,研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的政策、措施及方法,帮助各地分析村庄建设情况,提出改进方案,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挖掘本地村庄发展潜力,有力推动了各县(市、区)职能部门抓建热情。
(三)积极推动试点建设。认真指导东台市做好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探索创建模式和建设经验,力争在全市起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协调矛盾问题,并与省、市相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资金、政策对东台市试点村庄的支持。督导东台市定期报告试点建设进展情况,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一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试点建设的步伐。
(四)开展培育创建工作。我局结合省试点方案和我市农村实际,研究起草了《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草案,上报市委、市政府批准。2018年4月,方案获得批准,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实施。“十三五”期间,利用我市农村现有建设基础和特色资源,以行政村为单元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力争打造培育30个左右“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体现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立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村庄储备库,择优推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三、下步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8年5月9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提出了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我局牵头负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打造盐城美丽乡村升级版。要想统筹推进我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培育创建工作。
(二)召开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打造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按照《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计划6月份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启动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18年计划每个县(市、区)先行启动培育试点1-2个村,形成一批示范性、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面上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市级要设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各县(市、区)也要设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专项经费,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列入建设的村庄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上给予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