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依法治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求真务实 权责并重
全面推进我市依法治林工作
XX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XXX
(2006年5月3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4年的3月23日,市林业局召开了全市林业法制工作会议,会上我就当时全市林业法制工作的现状、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了通报,特别是对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执法能力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对我市接下来两年的林业法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今天,召开这个依法治林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依法治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两年来我市依法治林取得的成效和“四五”普法工作,表彰“四五”普法和“2004-2005年度”依法治林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当前依法治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一、2004—2005年我市林业依法治林工作回顾
过去的两年,我们紧紧围绕我市林业中心工作,以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为契机,以宣传贯彻林业法律、法规,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先导,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林业“四五”普法活动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加强林业执法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为核心,以强化林业执法监督体系为基础,大力推进林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林业行政执法程序和水平明显规范和提高
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行为,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林的基本要求。为了加强和规范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市林业局于2002年编印了《林业执法手册》(免费发放给各单位),现在又印制了《林业行政执法操作手册》(在这我要多说一句,我们最近印制的《森林防火实用手册》、《林业法律法规知识简明读本》都是免费发放给大家的,但这本书我们要收取印刷成本费,而且要求全市所有林业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都要人手一册,一是因为它是市林业局、市法制局和省林业厅法规处许多同志共同的智力成果,二是因为它有用、适用、好用,三是因为市局也贴不起印刷费了。),只要我们林业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把这两本手册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和应用,是可以大大提高全市林业执法水平的。2005年,我们转发了国家林业局《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管理规定》,并对具体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在3月和11月的执法监督检查中,我们又把2004年和以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将2004年以来填制的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按要求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总体情况较2004年前有明显的好转,各单位在林业行政处罚案件中适用法律适当,处罚程序正确,都使用了省林业厅统一印制的林业行政处罚文书,能按照要求进行文书填制,归档时一案一卷,统一使用市局印制的归档封面,林业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质量有明显地提高,说明我们2004年3月在这里召开的全市林业法制工作会议是有效果的。
(二)全面规范了林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对市林业执法稽查大队、市国营林场总场依法委托了林业行政执罚权,对普威林业局和苏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执法资格和执法权限进行了明确;要求米易县林业局等进行了林业行政执法委托的单位将委托文书上报备案;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了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取消了60余名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临时工的行政执法资格,禁止了没有取得《林业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从事林业行政执法活动。今年,市局法规处在进行2005年执法证的年审工作中,严格按照《林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市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进行了清理审查,对已调离执法工作岗位、已领取行政执法监督证和不具备执法资格但仍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的执法证不予年审,并收回集中管理。这次年审,共审核发放了行政执法证291本,销毁了(过期失效的行政执法证)230本,新办了5本,收回了63本。
(三)加强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取得了首桩行政诉讼的胜诉
去年,仁和区仁福家具厂诉我局林业行政处罚一案,经过东区法院一审、市中院二审和市检察院监督,均以我局胜诉告终。在整个应诉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集中力量,充分准备,认真撰写答辩状,提交行政处罚的执法依据,参加法庭诉讼,组织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旁听,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维护了市林业局行政执法的形象和林业法律的尊严。案件诉讼工作结束后,局政策法规宣传处还专门研究草拟了《案件处罚与诉讼情况分析》,交局领导和有执法权的处室传阅。可以说,从这件案子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把以前没有明确、甚至是没有明白的法律规定弄明确了,搞明白了。此外,在市、区法院的支持下,最近市局花了很大的精力,调处了一起职工的住房纠纷,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依法治林包含的三个方面是不可偏废的,即依法管理林业事务、依法查处林业案件、依法调处林业纠纷缺一不可。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行政诉讼法》是1990年10月1日施行的,《行政复议法》是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而《行政复议法》的前身《行政复议条例》是在1991年1月1日就施行了,但我市林业系统真正的第一件行政复议案件发生在2004年9月,第一件行政诉讼案件发生在2005年5月。十多年前实施的法律为什么现在才有人申请复议?才有人提起行政诉讼?是我们的案子办得让行政相对人心服口服?还是我们的案子办得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其实不是,只是因为以前老百姓(单位)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还达不到敢于民告官的程度,因为他们始终对我们抱有敬畏心理。同时,也是由于我们的“善后工作”做得好。但现在不同了,经过近二十年的普法,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已知道自己拥有的权利,也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抱着传统的观念执法办案,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希望我们的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者,尤其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一定要从思想上、从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不要把依法治林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四)加大监督力度,强化林业执法监督工作
这两年,我局根据国家和省里文件的要求,在全市林业系统中开展了行政执法“十不准”学习教育活动和林业行政执法队伍清理整顿工作,严历查处了执法队伍中存在的违规、违纪和违法执法行为。要求各县(区)林业局要在每年1月15日前将前一年本辖区的林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建议,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市林业局法规处备案。同时,市局采取了每半年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及随时调阅林业行政案件卷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去年底,为了进一步理顺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我们还到市法制局办理了21个行政执法监督证,使市、县(区)林业局的局长、分管副局长和法制机构人员都持有了行政执法监督证件,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五)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从2001年起,我市林业行政许可项目开始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我们把许可项目的办理程序、申报条件、收费情况,受理期限等事项通过互联网、公告牌、宣传单、内部书籍、新闻媒体等方式进行了公布。但是,近两年来,不少许可事项的办理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木材运输证工本费、林木采伐许可证工本费等收费项目已经取消。同时,在具体的行政许可办理过程中,有的程序设置不够规范,达不到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为此,我们完善和修改了部分林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和法律依据,规范了林业行政许可项目的受理、审查、决定和对被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工作,增加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林业局窗口的工作人员,下发了《关于规范林业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的通知》,并将因种种原因未纳入窗口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收费项目全部纳入了窗口办理,为此,市林业局2005年还获得了“优秀窗口”部门的荣誉称号。
(六)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2004年,国家林业局就在全国的11个省、直辖市的21个县级林业单位开展了林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由于市、区林业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争取积极,仁和区林业局取得了我省三个林业行政综合执法省级试点单位之一的资格。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权责一致”、“两个相对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强了对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参与试点工作启动,召开研究会议,多次组织法规、资源和公安分局等有关处室到仁和区开展调研工作,要求仁和区按月上报案件办理情况,按季上报执法工作总结,强化了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指导和协调。通过试点,仁和区林业局注重了提高林业行政执法的整体水平,在执法质量上狠下了功夫,在整合执法队伍,理顺执法体制,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经过争取,2005年仁和区林业局又被列为国家级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单位。
(七)深入开展林业“四五”普法活动
为了创造良好的依法治林工作氛围,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将林业宣传工作与“四五”普法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按照“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要求,面向广大林业干部职工,面向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紧紧抓住“爱鸟周”、“环保世纪行活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采用新闻媒体、标语、传单、宣传车、考试、讲座和学校、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向林业职工、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取得了“四五”普法工作由提高林业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林业干部职工法律素质的转变,提高了全体林业工作者特别是各级林业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实现了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林业事务向注重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林业事务的转变,提高了全市林业行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目的。如:仁和区林业局与区有线电视台合作,制作了6期宣传林业法律的《法制园地》节目,根据林区林业实际,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由林业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处室对林业法律、法规进行讲解;米易县林业局针对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烤烟对林业的冲击,适时印发《告广大烟农书》、《林业知识宣传手册》和开展了发展烤烟与保护森林的调研工作;市林业局每年组织普法考试、印发《森林防火实用手册》、《林业法律法规知识简明读本》和购买林业法律书籍及在《绿色天府》杂志 “以案说法”栏目发表《盗树架桥 主雇都遭》等多篇文章,将普法与学习、普法与宣传、普法与案例相结合,丰富了普法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市的“四五”普法工作受到了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张洪祥同志还获得了全国林业“四五”普法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二、当前依法治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林业行政处罚文书填制仍有问题
一是对违法嫌疑人填写时分不清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将法人的违法行为等同于法定代表人的违法;二是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证制作仍不规范。该文书是证明行政机关将有关的法律文书交付给当事人,当事人已经收到的法律证明。在我们的检查中发现,不少的卷宗中只是把《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制作了送达回证,而对《林业行政处罚事先告之书》和《听证权利告之书》等也需送达行政处罚相对人的文书却没有制作送达回证;三是在填制林业行政处罚文书时,要求“承办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普遍存在承办人嫌麻烦,由一个承办人把两个承办人名字都签署了。毛泽东同志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执法人员,连如何签名都不知道,连签名的法律效力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怎么能搞好执法工作?我不能不为我们执法队伍的素质担心,不能不为他们的办案质量担心。有个别县(区)林业局,去年总共只办理了十多件林业行政案件,但就没有一件是完全合法的。在这里我就不点你们的名了,请你们好好想想,今后怎没办?
(二)执法人员依法执法意识有待加强
林业执法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的执法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少执法人员,甚至是个别领导干部仍没有把依法执法作为执法的准则,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他们知道法律的规定,也知道按规定要如何办案,但是在具体办案过程中仍旧按习惯办案,抱着只要把案子办结就行,不管办案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典型的知法犯法。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一是执法人员认为老百姓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知道我们的办案程序是否有错误;二是执法人员觉得按程序办案,费力费事,太麻烦,执法程序想少就少,想省就省,还美其名曰是降低办案成本;三是执法人员觉得按程序办案没有权威性,不能满足他们作为执法人员的特权心理。
(三)对“四五”普法重视不够,资料不全
在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单位基本上没有什么普法资料。“四五”普法都普了五年了,连十页资料都找不到,年初没有工作安排,年终没有工作总结,平时没有普法学习,年底没有普法考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领导重视不够,认为普法就是走形式,走过场。我觉得,有些单位普法的盲区就是领导没有得到普法,很多领导五年普法下来,没有做过一份普法答卷,没有参加过一次普法学习,没有看过一页普法书籍,试卷让办事人员代答,笔记叫办事人员代记,文章命办事人员代写。现在运松香还要别人出示运输证,森林法实施条例说成森林法实施细则,典型的林业“法盲”。
(四)部分单位的法制机构仍不健全
虽然我们取得了全国林业法制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全市依法治林工作也得到了省林业厅的表扬。但是,除盐边县林业局外,在坐的各位县(区)林业局和局属有关单位领导对依法治林工作的重视还是不够的。目前,除盐边县林业局有专门的法制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外,其它县(区)林业局和局属有关单位在林业法制机构和工作人员及经费的落实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单位至今未以正式文件上报法制机构和工作人员,有的单位的法制机构和工作人员至今未开展工作,有的单位至今未确定法制工作人员。
三、下一步依法治林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认识依法治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林业地位越重要、任务越繁重、事业越发展,越要加强法制建设,越要坚持依法治林。我们要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认真贯彻《决定》把依法治林确定为加快林业发展基本方针的要求,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把依法治林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1.坚持依法治林是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需要。一方面,《决定》的许多内容都需要以立法的方式固定下来。没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决定》规定的许多内容就容易流于空泛,难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加快林业立法工作,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体系,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贯彻落实《决定》,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依法治林,把林业法制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着力予以加强。
2.坚持依法治林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林业必须要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林业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法制观念,采取严格的法律手段保护森林、发展林业,保护林业建设者的合法权益,打击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3.坚持依法治林是加快林业发展的需要。林业的性质、特点和任务都决定,林业建设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法制。林业上的许多工作,都表现为一种执法行为。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努力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林业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要保证这些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保护林业建设的成果,就必须加速推进依法治林,保证林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4.坚持依法治林是加快林业立法的需要。必须制订林业立法规划,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消灭立法“盲区”;必须加强林业综合执法,整合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改变执法形象,树立执法权威;必须加强林业执法监督,强化林业执法监管职能,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必须重视林业普法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的遵法、守法意识。
(二)明确执法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努力建设高效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执法监督是依法治林的保障,是确保全面、严肃、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要努力实现执法监督由注重事后追究向注重事前防范拓展,尽快建立起内部、层级和外部监督“三位一体”、及时高效、公正诚信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1.严格执行有关的备案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较大林业行政案件备案和林业行政执法委托备案的监督制度,避免政出多门,政策超越法律,违法执法,越权执法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在正式签发前,要征求本机关法制部门意见,杜绝失当、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出台。规范性文件发布、查处较大林业行政案件和委托林业行政执法后,要按规定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层级监督职能,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权威。建立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考核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侵权赔偿制和案件评价制等督查制度,强化林业主管部门内部监督。将行政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紧密挂钩,对责任层层分解,明确岗位,责任到人,做到“谁执法,谁负责”;将行政执法权力与行政主体利益彻底脱钩,坚决纠正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现象。对林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执法文书、证据材料应当按照规定立卷归档,严格案卷档案管理。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部门要负责组织开展林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合理考核评价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业绩,对不合格案卷应当及时纠正,提高办案质量。
2.加强林业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加强林业行政复议工作,切实履行法定的层级监督职能,明确法制工作机构与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的职责分工,完善林业行政复议程序。审理林业行政复议案件,要重依据、重证据、重程序。要制定林业行政案件应诉管理办法,明确法制部门与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在办理案件应诉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完善林业行政案件应诉程序。对人民法院受理的林业行政案件,林业部门法制机构应当做好协调工作,有关业务主管机构应当积极认真做好应诉、出庭、答辩工作。对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生效行政判决和裁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自觉履行。
3.自觉接受各级党委、人大和社会舆论的外部监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人大、政协组织开展的专项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依法向人大、政协、人民法院、纪检部门等报告林业行政执法情况,并自觉接受和配合人民法院对林业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认真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披露的林业案件,要及时核查并反馈情况。建立健全举报途径,建立林业主管部门与广大群众的“对话机制”,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提高普法实效,加强法制研究,努力建设健全的林业普法体系
普法是依法治林的关键环节,是依法治林的前提和基础。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实行普及林业法律知识与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法律意识和树立生态意识相结合,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努力实现由内向型普法向外向型普法的拓展,尽快建立起内外结合、上下互动、运作有序的林业普法体系,全方位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1.努力提高普法实际效果。“四五”普法经过各单位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已进入新一轮的五年普法——“五五”普法,要认真总结“四五”普法的经验教训,及时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实行林业普法工作责任制,保障林业普法工作经费;要把领导干部听法制讲座、参加法律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要把熟悉相关法律作为领导干部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将法律知识纳入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考核内容和任职培训内容。要把林业普法和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项工作互为促进。各个林业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要自觉学法用法、带头守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努力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当定期举办法制讲座,林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和接受依法行政培训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40学时,学习成绩要列入年度考核内容。普法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通过印发法律小册子、张贴墙报标语、组建普法小分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建立法制信息网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行“送法上门”、“送法入户”,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要引导广大林区群众自觉学习运用林业法律,拓宽群众知法、用法的渠道。要把法律意识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有为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爱林、护林、育林的良好风尚。
2.切实加强林业法制理论研究。要加强林业法制理论研究,大兴理论研究之风,以实践为基础推动政策研究,以政策研究为基础推动法制研究,把林业法制研究与政策研究有机结合,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林业行政执法实践。要加强上下级林业法制机构、政府法制机构和学术界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和资源,推进法制理论研究的开展。要重视法制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人才带动林业法律制度创新、执法机制创新和依法治林工作的理论创新。在此,我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一名常年法律顾问。去年底,市局聘请了一名常年法律顾问,至今已提供了5次法律咨询和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棘手问题,效果很好。
(四)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努力建设规范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
1.强化林业行政执法综合试点和推广工作。执法是依法治林的手段,是依法治林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目前,法律法规赋予林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分散在资源、野保、造林、防火、公安和森防等多个部门和机构中,没有形成统一性、权威性和高效性。要提供组织上、机制上、手段上和素质上的保证,真正解决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庞大、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和相互扯皮等问题,要稳步推进和推广仁和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及成效,努力实现执法由多头分散向综合集中拓展。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权责一致”和“两个相对分开”(即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的原则,整合林业行政执法机构,明确执法职责,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保障,建立起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全市林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2.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必须造就一支权威、高效、规范、廉洁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观念,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对新录用的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建立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定期培训、末位调整制度,实现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动态管理。要进一步落实林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制度,定期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林业行政执法主体。
3.切实规范林业行政和决策行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将其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坚持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按照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林业主管部门决定相结合的林业行政决策机制,同时要建立林业决策责任制,保障决策透明、公正、公平,杜绝随意性。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项林业行政许可制度,制定权责统一和权益分离的审批办法,规范工作程序。充分运用电子政务等现代化手段,提高许可和审批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加强行政审批后续监管,改变“一审了之”的状况。行政许可的决定要公开,听证、复议的制度要完善,公众举报投诉的渠道要畅通。
4.依法严格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以强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保障林业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坚持适时开展集中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主动加强与工商、公安、监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形成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要根据我市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布局,确定林业执法重点,调整林业执法力量的分布。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林业行政处罚,依法执行林业行政处罚的管辖、决定、送达、执行等各项制度。要建立林业违法案件的举报制度,对人民群众的举报线索要认真调查核实。要建立重大林业行政案件的逐级上报制度,对严重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大案要案进行重点督查督办。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机构,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提供有力保障
法制工作机构是执法监督的基础,在依法治林中起着总要的参谋、助手、“智囊”和法律顾问的作用。
1.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林的组织领导工作。各县(区)林业局和局属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林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依法治林作为整个林业工作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把依法治林作为林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林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和长期规划,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和省厅制定的贯彻意见,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将《纲要》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林业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林业法制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专业性强,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机构和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高素质的法制工作队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县(区)林业局、森林公安分局、林区派出所和执法部门的法制(员)工作机构,使法制工作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同依法治林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其参谋、助手、“智囊”和法律顾问作用。目前,除盐边县林业局外,其余县(区)林业局和有关局属单位的法制工作机构(人员)尚未建立健全,我希望已建立林业法制工作机构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没有建立法制工作机构的要在4月底前建立并以正式文件上报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将法制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切实保障林业法制机构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并努力做到逐年增加。
3.建立健全报告和表彰奖惩制度。要建立依法治林工作的一年一次报告和2-3年一次的总结表彰制度。各林业单位应当定期总结依法治林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应吸取的教训,并向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在依法治林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依法治林工作不力或严重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根据有关规定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同志们,依法治林工作是一项重要、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需要所有林业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的长期不懈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帮助、关心和支持,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工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贡献林业应有的力量!为实现我市法治林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建设全市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和全省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总结法治建设工作成效,部署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把全面依法治市作为事关xx高质量发展的大事来抓,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制定实施全面推进xx法治建设的意见;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市法治建设专题汇报。二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三是持续改革和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实行“开门立法”,建立立法工作联系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健全立法评估制度,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将政府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持续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五是持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进现代化智慧法院建设;全面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工作经验得到司法部的肯定,成为全国行政复议办案场所规范化试点城市。六是打造xx特色普法亮点,建立拓展旅游、房地产、休闲康养等产业领域普法工作,在全国率先打造普法号游轮、成立xx旅游纠纷调解中心,打造“xx旅游法治文化”普法亮点特色。总的来看,全市法治建设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市委对此是充分肯定的。
当前,xx正处于蓄势待发、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担负着新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整体水平。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城市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个会议十分重要,广受各方关注。之所以说这个会议十分重要,首先在于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确立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其次在于这次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好抓实的重点任务,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发出了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动员令。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指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主要内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上下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准确学习领会,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中,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根本保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法治xx建设全过程,紧紧围绕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法治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二、强化整体工作谋划,持续推进法治xx、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以洞察大势引领全盘布局、以目标愿景引领宏伟征程的大思路、大格局,对于我们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全面依法治市作为系统工程进行整体谋划,结合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持续推进法治xx、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协调均衡发展。
一要严格落实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要加快编制《法治xx建设规划》,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执政这一要求,严格按照法定原则、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切实为xx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决维护宪法权威,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加强宪法实施监督,严格依照宪法明确的法定权限和要求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使宪法精神在法治建设各方面各环节都得到充分体现。要落实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要求,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抓好党内法规实施,确保依法执政要求在xx落实落细落到位。
二要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政府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线,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深入落实中央和xx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编制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化与安全可靠应用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跨区域跨部门的“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持续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严格落实xx和x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要认真抓好法治社会建设。按照中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加快制定我市实施方案,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共同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持续加强xx普法云平台、法治文化公园、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阵地建设,利用重大纪念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全社会坚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要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完善社会重要领域立法,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促进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加强社会主义主体权利保护,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畅通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渠道,引导各类社会主体更好地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三、加强关键环节法治工作,推动全面依法治市不断取得新成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必须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问题,将各环节融汇贯通,形成合力,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一要大力加强科学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全面依法治市的“起跑点”。要坚持立法先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党内法规、人大立法、政府立法计划有机衔接,确保立法计划符合上级要求。要统筹考虑改革发展形势、依法治市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突出地方立法特色,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完善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二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法治形象。要加快修订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既要在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让违法者心存敬畏之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要保持执法温度,带着感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避免暴力执法、过激执法,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推动执法重心向县区政府下移,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市县乡镇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行政复议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作用,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
三要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公正司法。“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他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和法治的生命线,司法不公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致命的破坏作用。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全体司法战线的同志一定要深刻领会这两段话的深意,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结合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打击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围绕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民事诉讼制度,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司法办案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要打造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依法治市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要抓紧编制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引导干部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探索创新普法模式,打造法治海岛品牌,推进智慧普法,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要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和“法律六进”。对热点问题主动发声、解疑释惑,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要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注重法治和德治结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夯实全面依法治市基础。
四、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支撑
一要抓好涉外法治建设。要围绕信息港xx基地、xx工业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重大开放平台,出台相关法规规章,依法处理涉外事务。要持续推进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涉外法律服务,更好地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法治保障,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二要服务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同时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化要素配置、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任务需要,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法治。要主动服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法治规范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研究制定新经济领域法规规章,规范经营者行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解决不当竞争、数据不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营造有利于xx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三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法治的手段打好升级版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依法推进山水林田湖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要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生态立法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建设,提升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要完善推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加快发展机制,用法治方式解决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xx的生态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要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依法开展好村庄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运用法治方式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管理等工作,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依法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建“网格化+智能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加强对新任“两委”班子的法治教育培训,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强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把法治工作队伍这支主力军建好管好,用好督查考核评价指挥棒,确保各项任务更好地落细落实。
一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
二要着力打造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的政法铁军。持续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完善从严管理制度规定,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要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法律服务人员从业基本要求,抓好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引导,推动他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三要不断完善督导考核评价机制。去年x月,中央依法治国办督查组到xx省,就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实地督查。今年x月x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向xx党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反馈了x条督察意见和具体问题清单。要认真落实xx对整改工作的指示要求,对照问题清单,主动认领整改任务,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狠抓整改落实。要加强对重大法治问题的法治督察,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补齐短板。
六、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上下贯通、科学统筹,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市全过程各方面。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认识和把握法治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抓在手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全面履职尽责,抓好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工作,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法治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法委要把握政治方向、统筹政法工作、加强各方协调,保证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各级法学会要深入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法学交流、法学实践和法律服务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各领域工作法治水平。市委依法治市办要切实履行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的职责,确保xx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是推进xx治理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推动全面依法治市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法治xx、平安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在依法治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继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促进环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县依法治县工作会议,这是我县开展依法治县工作以来召开的第二次也是跨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依法治理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贯彻我市“11.26”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促进全体公民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社会事务,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依法治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县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六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的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治国的主体,二是治国的依据,三是治国的对象和任务。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而人民的广泛性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核心,来领导人民、组织人民、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带领广大人民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从而在主体上保证了依法治国的人民性。依法治国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它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和国家的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就从内容上保证了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治国的对象和任务是管理国家和经济、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
依法治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县的具体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环江而言,就是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治县,就是全县人民在党委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全县的经济建设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全县的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县,对于促进全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依法治县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具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和监督,实行执法责任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小康社会是崇尚法制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国民的关系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各项改革要依照法律规范来进行。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的管理必须是依法管理,这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公民投资需要预测市场和社会环境是否稳定,这就需要根据法律来预测。因此,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县。
(三)依法治县是我县经济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县1993依法治理工作开始起步,1994年开始进行依法治理试点工作及将试点经验逐步在面上推广。1997年至1998年间,县委作出了《依法治县工作的决定》,县人民政府作出了《依法治县工作规划》,县人大作出了《依法治县工作决议》。1999年,召开了首次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县依法治县工作会议。通过贯彻那次会议精神,我县依法治县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规范和完善决策机制,县委、县人大常委、县人民政府分别制定了《县委工作规则》、《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规划》、《县人民政府规则》以及县委政府领导工作量化目标管理责任等管理制度。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逐步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有效地增进了各级领导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保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一是促进了经济发展。1—9月份,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43391万元,同比增长8.3%,第一产业18158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13447万元,增长21.1%,第三产业11786万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达5686万元,同比增长8.8%;完成固定资产投产21523万元,同比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637万元,同比增长6.4%;农民现金收入1327元,同比增加223元,同比增长20.1%。二是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依法治县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贯彻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原则,村级实现了民主选举,高质量地完成了县乡换届选举工作任务。乡(镇)、村、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实行了“政务公开”。人们“遇事讲法,办事依法”的多了。三是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理顺各方面的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各方面工作走上了正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县依法治县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雅京煤矿“11.29”事故、龙岩“5.17”路外特大交通事故、大才大麻与宜州索敢土地纠纷、水源含香环境污染、红茂“1.26”等群体性事件,都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到位,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的漏洞,牵扯了党委、政府的精力,影响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快我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必须认真地抓好依法治县工作。
(四)依法治县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
依法治县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实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全体公民遵纪守法。各级政府及部门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各级政法机关是公正司法的主体,在依法治县中担负着繁重的任务。通过开展依法治县,加强对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规范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办事能力,以此推动全体公民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
(五)依法治县是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需要。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任务十分繁重的二十年。这一过程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艰难过程,不安定因素是难以避免的,也将是长期存在的。从我县当前形势看,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随着我县矿区恢复生产、异地移民接管、农村税费改革和县、乡、村、屯界重新界定工作的全面开展,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只有坚持依法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确保我县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明确依法治县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要求
开展依法治县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富民兴县新跨越的总体目标,从我县实际出发,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重在法治,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长期普法相结合,重在长期普法,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在治本,坚持规范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相结合,重在规范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坚持普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的社会效益,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们要通过依法治县,形成浓厚的社会法治氛围,促进普法依法治理,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各项事业的管理由注重运用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全体公民自觉守法、讲道德、讲文明礼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大稳定、民族大团结、经济大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在依法治县工作中,必须做好五个结合:
一是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法治与德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缺一不可。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二者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其目的都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加强依法治县的同时,要坚持以德治县,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是集中教育与长期普法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很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法律来实现的。广大公民发展经济、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是通过实施法律来实现的。因此,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才能依法治好县、治好乡、治好村。而现实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者不懂法、执法不当、违法行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损害了执法机关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在公民中,不学法、不知法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这就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针对实际,把短期的集中教育与长期的普法结合起来,做好长期普法的规划和短期集中教育的安排,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形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使学法、守法、执法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三是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依法治县工作中,治本,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注重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各项事业的管理由注重运用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治标,就是要依法治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普治并举,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加快依法治县进程。
四是坚持规范执法行为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相结合。行政机关是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机关,与公民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行政工作人员能否依法办事,对公民的影响最明显、最深刻。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狠抓队伍建设,提高行政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执法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地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五是坚持普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依法治县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普法教育,促进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解决实际问题。要针对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经常性的全面排查,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抓好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使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和各类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
三、依法治县必须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依法治县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县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关键问题,确保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具体来讲应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毫不动摇地抓好普法教育,提高全县公民的法律素质。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县的主体,各项法律只有为人民群众所熟悉、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县的进展和效果。全民普法教育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把普法教育作为依法治县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贯穿始终。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使之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牢固树立起权利和义务相一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增强群众依法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为搞好依法治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普法工作中,要着眼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公民的依法办事观念,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理,推进依法治县规划的顺利实施。要突出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从健全制度和措施入手,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学习和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学好江泽民同志的民主与法治思想和依法治国理论,学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增强现代法制意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防止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滋生,以适应现代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强化依法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执法是关键。有了法律如果不去执行,那么再多、再完美也只是一纸空文。当前,法制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仍然集中表现在执法环节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突出,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依法治县的任务和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实施依法治县,必须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强化依法执法上下功夫、见成效。由于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领域广、覆盖面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主体工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是依法治县的主体,在依法治县中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当前我县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执法主体资格乱、处罚依据乱、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必须努力加以改进。一要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把学习宣传和实施法律的任务对口落实到每个主管部门,明确执法权限和执法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真正做到执法主体明确,目标责任到位,保证措施落实。二要定期进行行政执法检查,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克服执法随意性。进一步改善执法环境,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把依法行政提高到新水平。三要支持、鼓励群众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要转变思想观念,支持“民告官”,支持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推动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三)毫不动摇地抓好依法治县的基础工作。
依法治县的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农村。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要求,切实抓好依法治村工作,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1、深入实施“五村两规范”和“五好村党支部,六好乡镇党委”活动,以“科教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和“村级工作规范管理,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依法治县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实施好这一工程,事关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也是基层管理改革的重大突破。我们要在这一活动中,不断完善依法治村、治乡镇的方式方法,不断规范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关系和工作程序,使之既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增强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达到民主管理促进发展的目的。
2、深入实施“法律进万家”活动。一是法律条文送到家。要向农户发放普法教材。建立普法一条街、一个屯,把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摘录下来,用标语墙报等形式固定下来,营造立体化的法制宣传氛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二是学法用法抓到家。在乡(镇)、村(街道、社区)建立法制学校,给中小学校选派法制副校长,开办基层干部(村组社干部)和家长学法培训班,组织村干普法考试,发挥骨干学法带头作用。三是守法责任定到家。推广乡镇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农户签订法律顾问协议,推行以村屯名义、家庭名义聘请村屯和家庭法律顾问;试行村委会、村民小组与农户签订遵纪守法责任书,建立村民学法、守法档案;采取党员联系户、村组干部包户、开展评比“遵纪守法”户活动等措施,鼓励农民群众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四是抓好依法治村的升级和扩展。坚持以依法治村为基点,把依法治村向上升级到乡镇,实现乡镇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向外扩展到社区、工厂、商店、学校,推进各行各业的依法管理。
3、精心组织实施普法依法治理的试点工作。按照市委工作布置,要针对城镇、农村和行业不同特点,进行普法依法治理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定好依法治县“八个一”即一个村委、一条街道(或社区)、一家工厂、一所学校、一个市场、一家商店、一个司法行政机关、一个行政执法单位试点。每个试点单位都要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4、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活动。政务和财务公开,是近年来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形式,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到全面地公开,真实地公开,使政务财务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毫不动摇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在依法治县过程中,要适时开展专项严打整治斗争,对那些严重的违法犯罪如抢动、杀人、放火、投毒、贩毒等犯罪行为和极个别组织、煽动群体性事件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手软。要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稳定,以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毫不动摇地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及时依法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当前,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我县的形象,分散了领导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精力,阻碍了我们改革、发展和招商引资搞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县经济建设。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县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各种社会热点难问题,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要从源头抓起,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群众的上访转变为干部的下访,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因强迫命令、违反法律法规、行政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而引发矛盾纠纷。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使矛盾纠纷能够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妥善解决。要加强综合治理的协调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经常化的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事态扩大,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决不允许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现象发生。
(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县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还比较滞后,与依法治县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核制度。各部门要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清退,取消执法人员资格。二要充实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人员。三要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组织、宣传、人事、政法等部门要把法制教育列入干部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行政执法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不断出台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奖惩、监督等制约机制。同时,要结合工作需要,切实抓好严肃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政勤政教育,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行政执法队伍。
(七)抓好依法治县的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依法治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方能见成效。我县财政一定要把依法治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保证落实到位。同时,要健全依法治理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依法治县工作正常开展。
四、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我县必须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组织领导。当前要及时调整充实依法治县领导机构,各乡镇也要对依法治乡镇的领导机构及时进行调整。各部门各单位要相应成立本部门本单位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克服“依法治县是政法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树立依法治县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齐抓落实的思想。政府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把本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法规,向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和广大公民进行宣传,制定部门执法责任制 执法过错追究责任制,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五、抓住开展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月活动契机,认真组织开展依法治县宣传月活动,推动依法治县进程
依法治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县的前提和基础。为推动我县依法治县进程,在今年12月份,全市开展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月活动之机,县委、县府决定开展依法治县宣传月活动。县委办公室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已印发了这次活动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这次活动。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依法治县法制宣传月活动,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依法治县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思想到位、人员到位、效果到位。
(二)要明确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这次法制宣传月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依法治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中宣传一批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宪法》、《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信访条例》以及与依法行政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活动要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全面展开。在开展法制宣传的同时,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处理一 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稳定。
(三)要切实加强这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县里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这次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活动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
(四)各新闻宣传媒体,要制定好宣传计划,及时报道各乡镇、各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推动依法治县面上工作。
(五)要统筹兼顾,平衡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时值年底,很多工作即将收结,(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各乡镇、各单位在组织力量开展这项活动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平衡力量,一如既往地抓好其它各项工作,尤其是当前的农税征收工作。切不可乱了阵脚,顾此失彼;切不能使依法治县法制宣传月活动阻碍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务必做到通过依法治县法制宣传月活动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同志们,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开创依法治县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富民兴县新跨越的步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四篇:在依法治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继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促进环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县依法治县工作会议,这是我县开展依法治县工作以来召开的第二次也是跨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依法治理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贯彻我市“11.26”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促进全体公民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社会事务,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依法治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县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六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的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治国的主体,二是治国的依据,三是治国的对象和任务。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而人民的广泛性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核心,来领导人民、组织人民、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带领广大人民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从而在主体上保证了依法治国的人民性。依法治国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它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和国家的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就从内容上保证了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治国的对象和任务是管理国家和经济、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
依法治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县的具体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环江而言,就是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治县,就是全县人民在党委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全县的经济建设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全县的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县,对于促进全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依法治县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具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和监督,实行执法责任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小康社会是崇尚法制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与市尝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国民的关系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各项改革要依照法律规范来进行。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的管理必须是依法管理,这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公民投资需要预测市场和社会环境是否稳定,这就需要根据法律来预测。因此,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县。
(三)依法治县是我县经济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县1993依法治理工作开始起步,1994年开始进行依法治理试点工作及将试点经验逐步在面上推广。1997年至1998年间,县委作出了《依法治县工作的决定》,县人民政府作出了《依法治县工作规划》,县人大作出了《依法治县工作决议》。1999年,召开了首次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县依法治县工作会议。通过贯彻那次会议精神,我县依法治县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规范和完善决策机制,县委、县人大常委、县人民政府分别制定了《县委工作规则》、《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规划》、《县人民政府规则》以及县委政府领导工作量化目标管理责任等管理制度。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逐步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有效地增进了各级领导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保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一是促进了经济发展。1—9月份,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43391万元,同比增长8.3%,第一产业18158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13447万元,增长21.1%,第三产业11786万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达5686万元,同比增长8.8%;完成固定资产投产21523万元,同比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637万元,同比增长6.4%;农民现金收入1327元,同比增加223元,同比增长20.1%。二是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依法治县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贯彻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原则,村级实现了民主选举,高质量地完成了县乡换届选举工作任务。乡(镇)、村、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实行了“政务公开”。人们“遇事~,办事依法”的多了。三是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理顺各方面的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各方面工作走上了正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县依法治县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雅京煤矿“11.29”事故、龙岩“5.17
”路外特大交通事故、大才~与宜州索敢土地纠纷、水源含香环境污染、红茂“1.26”等群体性事件,都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到位,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的漏洞,牵扯了党委、政府的精力,影响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快我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必须认真地抓好依法治县工作。
(四)依法治县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
依法治县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实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全体公民遵纪守法。各级政府及部门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各级政法机关是公正司法的主体,在依法治县中担负着繁重的任务。通过开展依法治县,加强对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规范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办事能力,以此推动全体公民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
(五)依法治县是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需要。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任务十分繁重的二十年。这一过程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艰难过程,不安定因素是难以避免的,也将是长期存在的。从我县当前形势看,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随着我县矿区恢复生产、异地移民接管、农村税费改革和县、乡、村、屯界重新界定工作的全面开展,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只有坚持依法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确保我县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明确依法治县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要求
开展依法治县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富民兴县新跨越的总体目标,从我县实际出发,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重在法治,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长期普法相结合,重在长期普法,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在治本,坚持规范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相结合,重在规范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坚持普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的社会效益,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们要通过依法治县,形成浓厚的社会法治氛围,促进普法依法治理,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各项事业的管理由注重运用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全体公民自觉守法、讲道德、讲文明礼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大稳定、民族大团结、经济大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在依法治县工作中,必须做好五个结合:
一是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法治与德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缺一不可。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二者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其目的都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加强依法治县的同时,要坚持以德治县,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是集中教育与长期普法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很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法律来实现的。广大公民发展经济、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是通过实施法律来实现的。因此,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才能依法治好县、治好乡、治好村。而现实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者不懂法、执法不当、违法行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损害了执法机关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在公民中,不学法、不知法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这就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针对实际,把短期的集中教育与长期的普法结合起来,做好长期普法的规划和短期集中教育的安排,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形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使学法、守法、执法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三是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依法治县工作中,治本,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注重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各项事业的管理由注重运用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治标,就是要依法治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普治并举,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加快依法治县进程。
四是坚持规范执法行为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相结合。行政机关是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机关,与公民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行政工作人员能否依法办事,对公民的影响最明显、最深刻。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狠抓队伍建设,提高行政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执法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地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五是坚持普
置,要针对城镇、农村和行业不同特点,进行普法依法治理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定好依法治县“八个一”即一个村委、一条街道(或社区)、一家工厂、一所学校、一个市尝一家商店、一个司法行政机关、一个行政执法单位试点。每个试点单位都要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4、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活动。政务和财务公开,是近年来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形式,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到全面地公开,真实地公开,使政务财务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毫不动摇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在依法治县过程中,要适时开展专项严打整治斗争,对那些严重的违法犯罪如抢动、杀人、放火、投毒、贩毒等犯罪行为和极个别组织、煽动群体性事件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手软。要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稳定,以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毫不动摇地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及时依法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当前,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我县的形象,分散了领导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精力,阻碍了我们改革、发展和招商引资搞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县经济建设。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县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各种社会热点难问题,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要从源头抓起,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群众的上访转变为干部的下访,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因强迫命令、违反法律法规、行政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而引发矛盾纠纷。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使矛盾纠纷能够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妥善解决。要加强综合治理的协调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经常化的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事态扩大,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决不允许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现象发生。
(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县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还比较滞后,与依法治县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核制度。各部门要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清退,取消执法人员资格。二要充实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人员。三要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学习培训制度。组织、宣传、人事、政法等部门要把法制教育列入干部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行政执法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不断出台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奖惩、监督等制约机制。同时,要结合工作需要,切实抓好严肃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政勤政教育,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行政执法队伍。
(七)抓好依法治县的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依法治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方能见成效。我县财政一定要把依法治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保证落实到位。同时,要健全依法治理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依法治县工作正常开展。
四、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我县必须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组织领导。当前要及时调整充实依法治县领导机构,各乡镇也要对依法治乡镇的领导机构及时进行调整。各部门各单位要相应成立本部门本单位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克服“依法治县是政法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树立依法治县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齐抓落实的思想。政府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把本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法规,向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和广大公民进行宣传,制定部门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责任制,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五、抓住开展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月活动契机,认真组织开展依法治县宣传月活动,推动依法治县进程
依法治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县的前提和基矗为推动我县依法治县进程,在今年12月份,全市开展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月活动之机,县委、县府决定开展依法治县宣传月活动。县委办公室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已印发了这次活动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这次活动。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依法治县法制宣传月活动,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依法治县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思想到位、人员到位、效果到位。
(二)要明确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这次法制宣传月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依法治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集中宣传一批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宪法》、《刑法》、《集会~示威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信访条例》以及与依法行政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活动要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全面展开。在开展法制宣传的同时,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处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稳定。
(三)要切实加强这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县里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这次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活动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
(四)各新闻宣传媒体,要制定好宣传计划,及时报道各乡镇、各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推动依法治县面上工作。
 
;
(五)要统筹兼顾,平衡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时值年底,很多工作即将收结,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各乡镇、各单位在组织力量开展这项活动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平衡力量,一如既往地抓好其它各项工作,尤其是当前的农税征收工作。切不可乱了阵脚,顾此失彼;切不能使依法治县法制宣传月活动阻碍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务必做到通过依法治县法制宣传月活动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同志们,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开创依法治县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富民兴县新跨越的步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五篇:市领导在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进法治**建设
---在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去年的依法治市工作,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位全局,提高认识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改革创新,务实重干,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被平顶山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县(市、区)”,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同志们的艰辛和奉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依法治市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法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法律实施的任务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强调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早在2009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分别印发了《关于开展法
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我市也把法治**建设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从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的重大意义,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切实肩负起法治**建设者、实践者的历史重任。
(一)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是提高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需要。在我市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和严峻。提高我们的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紧迫。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二)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是我市提前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依法有序、安定和谐的法治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党委政府依法决策,各部门秉公执法,广大群众懂法守法,才能够营造富商安民的良好环境。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市提前全面小康的决胜时期,也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将不断凸显,法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愈加突出。为此,我们要广泛学习宣传法 2
律知识,积极推进法治实践,不断提高法治水平,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基础。
(三)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是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法律是现代社会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的基本准则,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协调好利益关系,解决好矛盾纠纷。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履行义务、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另一方面,要促进公务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疏导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安宁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二、突出重点,努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的成效
实施依法治市方略,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特别是与会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我们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环节,努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要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六五”普法的各项任务,切实增强全民的法律素质,是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法制宣传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在宣传策略和效果上要讲究层次,对不同的对象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广大群众来讲,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要增强其法制观念,达到守法和维权的目的,使其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要承担什么义务,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职人员来
说,不仅要知晓一些基本法,更重要的是要能熟练掌握本行业、本部门行使职权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法制讲座、法律培训、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法律知识任前考试等有关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依法行政的过程其实也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要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特别是用法、护法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对流动人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群众等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二)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实行政务公开,逐步建立起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认真贯彻依法出台的各项政策,确保落实到位,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坚守政府信用。着力提升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率要达100%。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积极运用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建立并严格执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制度、实地调查制度、质证辩论制度、协调和解制度。
(三)要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是根本要务。要加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经济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发展规律的突出问题。完善投资保护措施,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激发创业活力。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四)要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要严格执法管理,完善执法公开、执法考评、执法档案、执法标准、执法程序等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促进执法规范。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过错倒查、错案责任追究、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等执法责任机制,以责任落实促进执法公正。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执法检查、执法巡查、案件评查,解决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加强执法、司法能力建设,强化教育培训,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提高执法人员执法办案、化解矛盾、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升执法公信力。
(五)要扎实做好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司法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以村务公开为重点,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提高村民的自治水平。大力开展“民
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尹集镇张庄社区已经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要结合社区建设,抓好“法律进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要加强派出所、人民法院、司法所等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好基层司法所长,充分发挥他们在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调解中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发展,增强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方方面面凝心聚力,统筹运作,扎实推进。
一要创新工作载体。把法治创建与文明建设、平安创建结合起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诚信度、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和法治单位一体建设,地方、行业、基层法治创建同步推进。结合社会管理创新,按照“谁执法谁治理”的原则,针对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以职能主管部门为主导,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不断提升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景区、进军营“法律八进”、推进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二要丰富方式方法。要坚持完善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构建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体系。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加强流动人口、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
等新兴媒体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有效办法,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发挥公共文化场所资源优势,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法制宣传网络。坚持法制宣传与文化生活相结合,鼓励法治文化作品推广,创作体现**文化、形式新颖、风格鲜明的法治文化作品,丰富法治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的需求,更好地发挥教育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要增强工作合力。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法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与各项工作共同推进。要建立健全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部署工作,落实具体责任,明确互动事项。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在人员经费、教育培训等方面大力支持,充分保障。依法治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职责,统筹谋划,科学运作,抓紧制定法治创建实施意见,完善法治创建体系,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领导、科学的考核评价、长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创建活动向广度深度拓展,形成全民创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完善措施,抓紧抓好抓实牵头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大力协同,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勇于实践,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为提前全面小康、建设和谐**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
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