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6:1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

第一篇: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

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

---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

一、乡村旅游

什么是乡村旅游?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体验、观光、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项目背景

1、国外发展状况

乡村旅游在欧美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多,到郊外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农家生活的需求不断产生,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03年全英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2亿英镑;2004年,奥地利乡村旅游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18%,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25%。

2、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的起步是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新格局。

我国的乡村旅游归纳为10个类型: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据悉,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将是实现我国未来人均出游2次以上目标的主要领域,乡村旅游将成为大众休闲旅游的主打产品。到2015年底,国家旅游局将在全国创建1000个旅游小镇,建设1万个旅游特色村,带动和促进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选择石门理由

1、“石门柑橘”品牌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全国柑橘标准化示

范区”、“中华名果”、“全国园艺产品(柑橘)石门的橘子红了出口示范区”、“全国柑橘优势农产品区域重点县” 等荣誉,2008年9月28日,“石门柑橘”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石门橘乡》、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石门橘子红了》、《全国柑橘产业化建设论坛》、“柑橘狂欢节”等重大专题,精美绝伦,极大地提高了石门柑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天然的自然地理位置

石门,是湘西北门户,地形呈现弯把葫芦状,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群山叠翠,东南部,平岗交错。陆地最低处为蔡家溪与澧水汇合处,海拔42.5米,最高处是壶瓶山顶,海拔2098.7米;全县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

3、交通便利

石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境内设有石门县站、石门北站、石门南站、七松站四座火车站,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客运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4、人文底蕴深厚

2002年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被定为AAA级风景区。座落在县境西北部的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湖南第一高峰,有“湖南屋脊”之称,被列为湖南省十大山岳景观之一,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此地时,曾写下“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千古佳句,湖南省十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单位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目标单位之一。200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联盟、世界银行将壶瓶山确定为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中国共9个)。

5、人流量大

石门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湘西凤凰古城距离很近,能够提供一定的游客源。

四、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规划

1、自然景观价值提升项目----以石门柑橘为主题

果园景观价值提升项目:“石门柑橘”组团的核心部分还是在于“柑橘”,合理布局各类橘果的种植区域,如柑橘地内以柑橘为主,对柑橘品种进行改良,突出观赏性价值和果品营养价值,林下科学间种系列经济作物,可以间种葡萄,向日葵、鲜花等,也可以作为鸡鸭等家禽放养区域,形成立体景观结构。而坡地庭院四周,目前有不少桃、李、枣等水果,可以适当扩大规模,从景观美学角度最适当调整,营造“花丛中的庭

院”景观效果。

另外,农家庭院四周的美化、绿化要加强,改变围墙作院的做法,改以鲜花、果树、藤蔓等自然成院,开阔庭院视野、做美庭院景观。

坡地上的庭院,还可以考虑种植青草营造草坡景观的方法,让游人能舒适地躺于其中晒太阳。

进一步提升并强化,四条蔚为壮观的“百里柑橘走廊”,十大气势恢宏“万亩橘园”。

2、文化景观价值再现项目

传统农具景观展示项目:根据景观道的视觉感受特点,选择恰当点位设置显得陈旧的传统农具,如鸡公车、风谷机、竹筛、磨盘、箩筐等,同时也可考虑在旁边设置解说文字内容。在河道、沟渠适当点位设置水车、轱辘井等农村物具,营造浓浓的乡村文化风味。

3、旅游活动项目

(1)、观光项目

包括整个景区美景观光、花圃盆景区观景、果园菜地游赏等项目,可以按照总体布局要求,修建步行观光道方便游人观赏美景,在整个景区的制高点位可开辟专门的观景台,让游人能纵观整个景区的全貌,拍照留影等。

(2)、鲜果采摘、品美项目

根据不同季节时令水果的特点,开展相应采摘、品鲜项目,可以由当地居民向游客出售鲜果,也可以由游人承包果树自己采摘。

(3)、美食项目

开发素食、药膳餐饮特色服务项目,利用本地多样化的蔬菜、粗粮、野菜等粮食品种资源,让游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生态健康的系列特色食品。利用农家自养的禽畜、鱼虾等,开发出一套健康美味的菜系,让游人能吃得放心、吃得尽兴。

(4)、休闲娱乐项目

利用庭院、池塘边、竹林盘、果园等空地,开设棋牌等传统娱乐项目,为小朋友提供传统滚铁环、跷跷板等娱乐项目。

在本景区内池塘边开设垂钓项目、河道、沟渠开设戏水项目,让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捉鱼、泥鳅、螃蟹等。

晚上,可开设冷啖杯、夜啤酒、烤羊、烤鸡、帐篷野营、坝坝电影等项目,让游人在晚上也能获得不一样的乡村风味享受。

(5)、休闲健身项目

可根据地形条件,选择相应区域开设山地自行车、多人自行车骑游健身项目,为老年游客开辟专门的步行健身观光游览道。

(6)、休闲农耕、水田捉鱼项目

开辟专门区域,让游人能在当地村民指导下亲自参与种菜、挖土、修枝、施肥等农耕活动,在水田里捉鱼、在轱辘井里打水等活动。

4、绿化美化项目

(1)、公路绿化项目

在公路两侧种植柑橘树带,形成独特风景,并披上五彩斑斓的灯光,加上柑橘状的路灯。

(2)、步行道绿化项目

步行道要考虑山区特点,可采用石板道和卵石道的形式,辅以丛生植物或花卉美化。也可以铺红砖或细砂辅以种植青草作为步行道。总之要体现乡土风味,尽量少用水泥浇筑。

(3)、庭院美化项目

庭院是游客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区域,在美化、妆点上要格外动脑筋。首先要使庭院视野开阔,其次要妆点自然。可考虑木栅栏隔离的方式或藤蔓植物隔离的方式,园中多种植果树、花草,搭设柑橘树下,摆放一些以果树、草莓、藤状蔬菜为材的盆景,既考虑了美观性,又能为游人提供遮荫的地方。墙壁的文化装绘,如悬挂成串的干辣椒、包谷棒子、黄南瓜等,处处体现丰收、吉祥的农村风貌。

5、入口标志景观打造项目

标志景观给游人的信息很重要,作为“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标志性入口景观,它应该把这个景区最特色的东西传递给游客,让游客知道这里是啥样的类型、有啥吸引人的特色项目。“柑橘”是本地的景观主色调,因此要把这一概念表达出来,建议在两旁各栽种由柑橘树组成的树带,晚上还可以加上灯光。树下以密生灌丛遮挡视线,这是景区的一大标志。同时,突出“柑橘”这一主题,用各种柑橘的雕塑造型组合成一个生态化的拱门。

6、市场推广项目

(1)、媒介广告投入

可以利用“石门柑橘”品牌宣传的同时推出乡村旅游,譬如在CCTV-7,湖南卫视以及电台播出的时候,同时加上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的概念。同时户外大型广告宣传,提升知名度以及营造氛围。通过移动传媒QQ,微信,微博,邮件、铃声等等一切有效可以利用的媒介进行传播打造声势。

(2)、外包装广告

可以在“石门柑橘”品牌产品的外包装以及购物袋上印上有关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的宣传语。

(3)、供销社和旅行社

依托本地和外地供销社商的联合加强对项目的支持和宣传,树立乡村旅游的形象。也可以与旅行社、婚庆公司等机构合作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增加卖点,在市场上保持持续的热度。

(4)、大型柑橘节

利用石门国际柑橘节,音乐节等概念,开展系列节庆活动、比赛活动,把活动组织的热闹、好看、好玩。

7、团队人员建设项目

1、成立专业的政府部门,并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负责打造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项目以及后期的管理运行。

2、对于农村旅游经营户进行定期培训以及管理。

五、项目推广意义

1、提高本地柑橘的产量,拉动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2、增加乡村劳动力的就业率。

第二篇: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探究—以刘公岛为例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

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究 — 以刘公岛为例

院(系)别

国际商学院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16.2

162721217

张贯亚

指导教师

冯小楠

山东交通学院教务处 二○一九年六月

原创声明

本人张贯亚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究——以刘公岛为例”,这是我在冯晓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的结果。除非文本具体标记和确认,本文不包含任何由其他个人或团体发布或撰写的研究结果。在文章中已经指出了本文参考引用的文献和数据 1。我完全了解本声明的后果,尊重知识产权,我自愿承担有关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张贯亚

日期:

2018 年 6 月 3 日

作者简介:张贯亚 专业旅游管理

摘要 在当今社会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济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强而有力的增长势头。它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已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为了保持长期的朝气和活力,旅游目的地都在更新创新、探索和优化发展模式。海岛旅游的发展模式也适用于生命周期理论。以刘公岛为论文的探讨对象,目前刘公岛处在旅游地生命的阶段,对存在的影响发展因素为出发点,用海岛旅游的特征作为导航方向。将海岛旅游地发展模式的优化创新置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理论下进行研究,对海岛旅游地发展模式进行了优化创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海岛 旅游资源 生命周期 发展模式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s income level rise and the rise of tourism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hows a strong and powerful growth tendency.A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gain and has turn into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le.In order to keep vitality and energy for a long time, tourism destinations are updating, exploring and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This article adhibition the life period theory to the island tourism destinations development patterns.Taking Liu gong isl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irst defines the evolution stage of its life cycle,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Liu gong island in different life cycles.On the foundation of explicit analysis of the now available affecting factors, an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island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 in the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under the theor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life cycle research, on the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is optimized innov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Key words :Island Tourist resources

Tourist destination life cycle Development model

目录

前 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的意义..........................................................................................................................3 1.2.1 经济意义...........................................................................................................................3 1.2.2 社会意义...........................................................................................................................3 1.2.3 环保意义...........................................................................................................................3 1.2.4 国际意义...........................................................................................................................3 2.海岛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模式的选择环境分析.............................................................4 2.1 海岛旅游及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4 2.1.1 海岛的概念.......................................................................................................................4 2.1.2 海岛旅游...........................................................................................................................4 2.2 发展模式..............................................................................................................................4 2.3 海岛旅游资源的特征..........................................................................................................5 2.3.1 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5 2.3.2 远离城市,环境幽绝.......................................................................................................5 2.3.3 地域性明显.......................................................................................................................5 2.3.4 生态系统相对脆弱...........................................................................................................5 2.4 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生命周期选择分析..........................................................................5 2.4.1 海岛旅游资源...................................................................................................................6 2.4.2 客源市场...........................................................................................................................7 2.4.3 交通条件...........................................................................................................................7 2.4.4 区域联带经济...................................................................................................................7 2.4.5 旅游企业...........................................................................................................................7 2.4.6 政府政策支持...................................................................................................................7 三.刘公岛海岛旅游发展模式...................................................................................................9 3.1 岛屿旅游资源......................................................................................................................9 3.2 刘公岛三大主要人文景点..................................................................................................9 3.2.1 岛屿的森林覆盖率和野生动植物...................................................................................9 3.2.2 探查与参与阶段.............................................................................................................10 3.2.3 发展与巩固阶段.............................................................................................................11 3.2.4 停滞与(或衰落)阶段......................................................................................................11 四.发展模式选择新的发展锲机..........................................................................................12 4.1 海岛开发的特点................................................................................................................12 4.2 新的发展锲机....................................................................................................................12

致 谢......................................................................................................................................14 参考文献..................................................................................................................................15 附 录........................................................................................................................................16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前 言 沿海旅游资源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广,最有前途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分布的角度来看,沿海地区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沿海地区的海岛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无论在山东省,国家,乃至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外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后半阶段,国外的研究现在多集中在对旅游目的地的重新的定位上。从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外国学者更多的目光集聚点是关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1963 年引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80 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对于海岛生命周期的研究多是建立在滨海类的旅游基础上。同时期 90 年代初开始研究旅游目的地,中国学者关注生命周期的理论上的分析,在实践案例的研究相对缺乏。许多国内旅游目的地仍处于探索和参与生命周期的阶段。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了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和其他理论的结合,增强了循环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国内旅游生命周期研究所需的统计数据缺失数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者们的研究。因此。旅游地的具体案例研究是一个重点的补充内容。

海岛旅游作为“蓝海经济”的重要战略要点,海岛旅游在战略中得以推广和实施。发挥着先锋作用。以刘公岛为例,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研究理论的支持下,研究了基于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因素的发展模式。海岛旅游发展模式对岛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围绕旅游目的地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阶段展开浅析。从岛屿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交通条件、区域经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怎么样才能发挥优势,趋避短板,又如何在旅游资源上下功夫,使其发挥特色。浅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探查与参与、发展与巩固、阻滞和复苏(或衰落))三个大阶段。参考文献资料展望未来,在对海岛开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未来海岛可能出现的发展模式;以期更好的服务于旅游发展当中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1.1 研究背景 世界上有超过 10,000 个岛屿,相加总面积超过 970 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世界面积的 1/15。这相当于中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我国是一个岛屿数量很多的国家,在《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在海岛上有面积超过 500平方千米,(这其中不包括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岛屿)的这些岛屿中,岛屿总数的 94%是非居民岛屿,面积和该岛总面积的比值大概在 2%左右。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数据,该岛的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 0.8%。

200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第一部岛屿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岛屿保护法》在人大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该部法在 2010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此后,中国海岛资源的开发受法律保护,其开发利用受法律约束。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是旅游业。旅游业中包含海洋旅游业,是旅游业的重要一部分,21 世纪初期以来。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海洋旅游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旅游业是海洋旅游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海洋旅游业的兴起,海岛旅游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形式。2015 年国际岛屿旅游会议在浙江省舟山市举行,阐述了岛屿旅游是“蓝海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增长点。这是利用海洋资源的最优方式。海洋经济的新蓝海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的最佳途径。为海岛旅游提供了和谐的发展外部条件。

据中新网数据显示,国内全年游客总量达 55.39 亿人次,实现全国旅游总收入 5.97万亿元在 2018 年创收。其中来我国旅游者的入境 1.4120 亿人次,从入境游的角度分析来看,中国的主要客源地排在前三位国家有韩国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途牛网的数据显示,2018 年的上半年海岛之旅是热门旅游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帕劳、毛里求斯作为热门旅游地点,进入榜单前 30 名。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海岛游相比于普通旅游花费更高,人均游玩费用都在 10000 元以上,平均停留时间在 7 天左右2。海岛旅游成为旅游业的另一个突破口,2012 年——2017 年我国滨海旅游创收 14636 亿元,和海洋产业总比值 46.10%3。如图 1.1

图 1 2012 年——2017 年中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及占海洋业的比重(单位:亿元,%)

中国海岛及周边海域的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1028 处自然景观被确定、人文景观占775 处,被建造完善和投入使用的各类用途的海水浴场 72 处。海岛旅游区 5A 级 6 个、4A 级 43 个、3A 级 25 个数据截至 2017 年底。共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加,为国内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支持4。从数据分析和国家政策来看,岛屿旅游已成为沿海地区不可动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如图 1.2

马蜂窝发布出境自由行报告:“智慧”成出境游市场 3

2019 年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动向前瞻网 4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海岛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 1.2 2015 年——2017 年中国海岛级别旅游区统计(单位:个)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经济意义 中国境内的海岛旅游目前还没有进入完全竞争阶段,旅游收入利润空间和增长幅度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海岛旅游目的地发展有规划的旅游能使发展模式更加完善,能开拓新的市场。以差异化策划、特色化取胜在以后的发展模式选择上。

1.2.2 社会意义 海岛旅游发展模式能适宜的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居民就业率和社会稳定发展,从而整个系统协调、可持续的循环发展。

1.2.3 环保意义 海岛旅游取得的收入可以有一部分分配到环境系统的维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同时向旅游者、社区和民众传播环境保护相关知识,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也间接的推动海岛和其以外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1.2.4 国际意义 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旅客来源,发展海岛旅游有利于提高我国海岛旅游知名度,提高我国海岛旅游的国际化程度,建立国际旅游文化标签。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海岛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发展模式的选择环境分析 2.1 海岛旅游及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

2.1.1 海岛的概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岛屿定义为“四面被水围绕, 被水包围并在落潮时暴露于水面的土地”。根据不同的角度,岛上可以有多种分区,形成各种岛屿景(图 2.1)。

图 2.1 海岛分类图

2.1.2 海岛旅游 海岛旅游(Island tourism),简单概括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以岛屿区域作为目的地,利用岛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吸引旅游者,离开居住地前往旅游地来游玩。经济、社会、文化的全域发展为要求,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海岛旅游在理论上涵盖各种空间上的活动,2.2 发展模式 在研究海岛旅游发展模式之前,查询、阅读文献资料确定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目前并没有在学术界统一的定义。杨晓玭(2015)一文中引用的观点,发展是研究开发,发现和利用新资源的领域的研究;模式(Pattern),模式是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和参考指南。发展模式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特定资源的参考指南,指导实践。

综合文献资料,本文认为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是指提高岛屿旅游质量,提高综合效益。以岛屿区域为旅游目的地,海岛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基调,吸引旅游者观光、休闲旅游。在不同时期,选择与其相配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3 海岛旅游资源的特征 2.3.1 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 旅游活动本身就具有季节性,在人们拥有了自由可支配收入加自由闲暇时间的影响后,最大的因素就是由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性带来的景色的变化。在空间距离分布上存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在同一节气中。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岛屿中。海岛的冬季温度差较小,夏季则拥有来自海洋湿润空气带来的凉爽,气候养人,阳光明媚。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同纬度相比陆地来看变化小,降水和日照条件比较好。季节变化引起的风景的变化也会比陆地小很多。海洋性气候更有利于度假旅游,是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胜地。

2.3.2 远离城市,环境幽绝 海岛受海洋的分割,而与陆地对比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特征,岛屿周围被海水包围,与沿海城市在空间上存在距离,海岛上的植被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状态,旅游者身处于海岛,耳旁是海水荡漾的声响。油然而生的是远离尘嚣、贴近自然。同时,因为空间距离,鲜明的文化传统与内陆地区形成明显的反差。清新的空气,海岛上特殊的植被资源、地质地貌和有限的空间,区别于陆地的交通工具。都更加凸显海岛文化与众不同和生活节奏的悠闲和舒缓。

2.3.3 地域性明显 时空上的距离,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景观,如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海洋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有“阳光(Sun)、沙滩(Sand)、大海(Sea)和海鲜(Seafood),还有独一无二的渔岛民俗、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等。这些与我们惯常生活的在内陆地区的环境差异有很大的不同,距离和差异性产生的神秘魅力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这也是海岛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2.3.4 生物系统相对脆弱 对于其他环境系统而言,海洋环境系统和循环系统受空间和物种的限制更加的局限和单一。不像其他的环境系统,某一环节遭到破坏,还可以用其他的环节填补替代,给予修复的时间。海岛作为海洋上的一小块不连接大陆的小面积陆地。动植物种相对较少。一个环节遭受到损坏,整个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

2.4 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生命周期选择分析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欧洲旅游发展时和在 Christaller W(1963)研究欧洲旅游地的发展时也提出了类似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概念。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6 阶段。在此后,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被全世界的学者广泛运用。海岛旅游地的发展同样遵循着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规律,这也是巴特勒(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中提到的。从巴特勒(ButlerRW.)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图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都会经历 6 个阶段: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苏醒)(如图 2.2)。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 2.2 旅游地生命周期引自(ButlerRW.)

但众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 Butle 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完全一致的旅游地并不多,诱变因素太多。海岛经营者经营旅游景点的规划和管理,发现不同时期海岛处在生命周期的变化,记录和提出更好适合海岛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分析发展中的生命周期特征和规律。中国学者张文(1990)首先在《对旅游区生命周期问题的看法》一文中发表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它分析了旅游区生命周期问题。随后不久,国内学者研究了影响旅游生命周期演变的因素。分析了如何从需求、效果和环境三个方面控制和调整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图 2.3)。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符合旅游目的地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它可以科学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轨迹。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岛屿旅游资源、客源地市场、区域周围的经济、交通条件、旅游企业和综合效应等主要因素的制约,供需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发展模式的选择。共同对开发模式的选择相互促进产生影响。

图 2.3 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

2.4.1 海岛旅游资源 在海岛旅游选择发展模式之前,本身是受岛屿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岛屿的资源特征的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从岛屿自然景观和其他自然资源,岛屿文化和其他人文环境对岛上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只有系统地分析岛屿旅游资源的供给因素,岛屿旅游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才能有序合理,形成产品优势,从而提高海岛旅游核心竞争力。

2.4.2 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影响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岛的地理位置与需求对客源市场也是影响的因素。客源市场的邻近程度对岛屿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模式和方法也不同。与客源市场相比偏远岛屿,资源也相对稀缺。可以在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的优势下,岛屿旅游可以与自然景观和人造旅游产品结合发展特色海岛旅游。

2.4.3 交通条件 交通是连接客源地和旅游地的桥梁和纽带。岛屿旅游发展模式的必要考虑因素是交通条件。良好的交通条件增强了岛屿的可达性,增加了旅游者的观赏时间,提升了旅行的舒适度,节省了旅游者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加快游客周转速度。

2.4.4 区域联带经济 海岛发展模式的选择受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

(1)受周围经济影响的岛屿的外部接触程度。周围经济水平越高,对外关系程度越高,区域内外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量就越大,进入到岛上的旅客就会得到增加。

(2)区域经济影响人民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当地居民对岛屿旅游的需求和消费能力就越大[8]。对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渴望程度也越强烈。

(3)区域经济影响投资规模。岛屿旅游开发是一项高成本的旅游项目,利用岛屿资源实现再开发。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岛屿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模和消费水平。

2.4.5 旅游企业 海岛发展模式受旅游企业影响也很直接。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是科学合理,政策条件优越,有利于海岛旅游市场机制的发展。旅游企业规模大、管理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政策条件优越,规划科学合理。有助于市场机制的发展,更有利于从市场驱动,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更容易吸引企业开展海岛旅游投资、发展和管理。

2.4.6 政府政策支持 海岛旅游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决定了政府对岛内开放发展政策的支持态度。其态度和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行为是选择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如果政府重视岛屿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将主导岛屿旅游业的发展,政府的财政支持将会很大。它将加大力度建设岛屿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岛屿的可达性,改善岛屿旅游设施,并通过政策提供支持。投资和吸引投资,引进海岛旅游相关人才,为海岛旅游开发创造条件;整合社会资本,建立海岛旅游发展伙伴关系,同时岛上的居民参与和经营海岛旅游,共创发展,携手共进。实现共享海岛资源,建立利润驱动因素,检查和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除上述因素外,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还受旅游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因素,供需因素,岛屿承载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固定,将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将导致发展模式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海岛发展模式转变成另一种发展模式。海岛发展模式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只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不是永久不变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海岛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变化。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三.刘公岛海岛旅游发展模式 3.1 岛屿旅游资源 威海湾的一颗珍珠。距离威海陆地 2.1 海里,可乘游船 15min 可抵达。刘公岛总面积大约 3.15km2,最高点海拔 153.5m。在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中(长岛、养马岛、镆铘岛、崆峒岛和田横)综合排名第三。岛屿周围环绕着小岛,是来往威海港的重要水道。北部地势高,南部地势低。北坡的悬崖陡峭,岩礁密布。刘公岛自然风光秀美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它是中国第一个“海洋森林公园”和首批国家海洋公园。

(海岛旅游综合评价结果,表 1.1)

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 刘公岛 旅游资源条件B1 16.118 区域条件B2 11.031 区位特征B3 6.04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A 33.191 表 1.1 数据来源:向亚武,王永红,徐杨杨;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2 刘公岛三大主要人文景点(1)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遗迹类博物馆,呈现了北洋水师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面貌。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 1894-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展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情景修复、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结合,形象的展示了黄海战争和威海卫战等战争场面5。

(3)岛博览园 主要是以刘公岛三大文化为主,分别是刘公文化、甲午战争、英租历史;它被称做为“解读刘公岛的百科全书”。

3.2.1 岛屿的森林覆盖率和野生动植物 刘公岛森林覆盖率达到 87%,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园和相对茂密的植被覆盖。是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岛上有 19 个植物科目、80 多种植物,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还保存着一批具有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欣赏价值的古树名木。刘公岛在旅游资源整体综合评价为中等,属于二级海岛。刘公岛有土地空间可以用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适合大规模旅游发展建设。结合上述条件,刘公岛在区域条件、区域特征、旅游资源条件均较好基础设施建设超过 70%。讨论了岛屿旅游乡镇的建设,指出岛屿建设应以岛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提出了一个发展计划。如凌申(2004)以刘公岛为例讨论村

刘公岛风景区介绍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镇建设, 它指出,岛屿建设应以岛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提出了发展计划。将刘公岛建设成文化岛、海权教育基地、生态岛、文明岛和民俗岛。每一个海岛都各具特色,发展模式也不同。本文在分析和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该领域的发展模式。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刘公岛的开发模式进行浅析,以期更好的服务于旅游生产实践。(如图 3.1)

图 3.1 海岛旅游开发路径

3.2.2 探查与参与阶段(1)实地调查,制定规划 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在发展初期,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以掌握海岛的基本资源情况。发掘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寻找海岛旅游发展的立足点。如岛上的甲午中日战争的遗迹、北洋海军的办公、操练的清代建筑以及被殖民时的英式建筑、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等等。岛上有渔业、水产品,还有特色的手工艺品等。岛上可以开发综合购物中心和历史文化旅游。综合的全面规划是国内外岛屿开发成功案例的必要条件,采取科学合理、有序的旅游规划,使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和有序。海岛旅游发展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以处理海岛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旅游业和渔业之间的关系,实现相邻海岛之间的互补互助的特征,来实现“一岛一特色”的区域合作。

(2)政府指导,招商引资 海岛旅游开发成本耗费大,开发初期岛上基础设施匮乏,有的甚至没有淡水资源,条件的艰苦性。来往的交通设备、基本的码头靠泊。基础设施的短缺使海岛旅游业的初始成本巨大。需要政府用政策支持和引导。如果前期的投资完全由投资方提供资金,就会降低中期和后期旅游项目成本的增加。在后期发展中,政府可以以租借或转让使用权的形式收回以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这不仅可以吸引企业的注意,还可以在早期降低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成本,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后期海岛建设中去。为海岛旅游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

(3)开发实施,贯彻理念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在实施和旅游规划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共存的方向,并建立一个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尽可能促进游客的生态保护,减少对旅游地的资源消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规划到开发再到旅游参观,我们始终树立了环保理念,保护了岛上原有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2.3 发展与巩固阶段(1)执行规划,特色经营 规划的制定为海岛旅游资源提供了科学指导,规划的实施是海岛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海岛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发展海岛的经济,准确定位海岛旅游的发展方向,避免定位失误,错过海岛发展的最佳时机。在发展期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发展特色旅游,将以开发的部分对外开放。一方面,潜在的客源市场可以提前了解海岛的特色,另一方面,吸引的部分资金可以作为海岛发展过程中的营运资金。刘公岛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可以作为海岛特色经营的有利条件。

(2)区域合作,优势互补 刘公岛靠近威海市,区域间联系较丰富。开发可依托附近沿海城市。实现资源、设施、交通等联动发展。是海岛旅游发展的契机。刘公岛临近威海市并且靠近市中心,还拥有航道标。具有很强的空间便利性。利用这一天然优势,可以开发“岛——城市”联合,提高知名度。,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开展区域合作与发展。

(3)政府监管,环境保护 海岛发展是一项巨大的投资,资金投入非常大。各种发展资金的运作需要政府监督,加强对海岛发展进程的检查和审查,以实现海岛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循环。许多海岛把环境保护列为发展重点。例如,泰国的苏梅岛 1、地中海岛巴利阿里群岛、以及许多国内海岛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海岛生态监管技术体系,建立健全信息预警系统,严格禁止一切对环境有害的营利行为,实现生态旅游和岛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4 停滞与(或衰落)阶段 岛上旅游业的发展到达至此阶段。岛上的旅游业发展已经基本饱和。为了避免海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现象,有必要对岛内旅游景点进行根本性改变,创造人工景观或发展潜在的景观,重启市场。

(1)资源循环,科学管理 海岛旅游必须建立资源循环系统,以减少游客的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展部分地区的主题旅游,发展特色海岛的旅游业。对于未开放的区域,原始特征明显的可发展生态旅游。同时发展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在岛上设立艺术展览。这种旅游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正常的旅游需求(出行需求),还可实现思想交流,有效整合娱乐和学术交流。

(2)战略构想,持续发展 海岛旅游发展应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把保护环境作为理念和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主线。通过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关注海岛的可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并且对生态投入资金、技术和措施进行补偿,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控制保护区的游览人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四.发展模式选择新的发展契机 4.1 海岛开发的特点(1)超前性 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产品将随着游客需求而变化,需要规划一定程度的超前性。一方面,预测性研究使海岛旅游开发项目走在了时代的前沿,适应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规划土地使用时,保留一些空间或多用途土地进行操纵,并发展新的旅游项目。这不仅避免了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而且也使旅游区保持了动态的发展结构。

(2)操作性 操作性规划的实施,特别注重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一致的实施。

(3)创意性 对于海岛和海滨度假胜地,美学和趣味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规划必须具有创造性,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4.2 新的发展契机 刘公岛拥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景观。具备发展成知名的旅游胜地的潜质。如何开发。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刘公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在上述发展问题后浅析,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上述发展问题,即政府引导,分区发展,企业经营,产品差异化、捆绑销售、区域合作(图 4.1)。全力打造刘公岛的整体海岛旅游景区,使刘公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地,实现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 4.1 海岛旅游发展模式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结 论 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验证。本文选择刘公岛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理论分析和要素分析进行研究。在分析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刘公岛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验证,确定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预测海岛未来旅游发展趋势,增加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

结合学者的研究,建立了旅游生命周期阶段的定义指标体系,并从海岛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区域经济、交通条件和旅游企业等因素分析了旅游发展模式。客观界定刘公岛的旅游生命周期,得出刘公岛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期、参与期和发展期的阶段,确定刘公岛旅游目地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三个阶段,对现阶段刘公岛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从海岛发展模式的特点来看,新的锲机到来时,刘公岛可考虑从政府指导,分区开发,企业业务运营,产品差异化,捆绑销售,区域合作等方面发展。实现滨海旅游的良好循环发展。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致 谢 在准备、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论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做事和学习态度的方法。同时,毕业论文也是我学习生涯的总结结果,其完成基于过去的学习积累。为此,我要感谢在三年学习期间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论文初稿完成后,冯小楠老师对整篇文章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详细的修改,并进行了长期的交流,为本文付出了很多努力。给予我很多的启发,是我成长进步的榜样。我还要感谢其他所有教育我的老师,是你们的言传身教使我滴地成长起来。

在我做论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的论文,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在生活中。我想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向他们,从来没有忘记我们在三年内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我永远怀念。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在论文的写作中,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在生活和精神上。

正是他们无私的付出才有了我今日的成果。最后,我还要感谢参加评审的所有老师,感谢你们对论文的指正和批评。

谨以此段答谢所有关心我的人,一并纪念我在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的学习时光。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田婕.舟山群岛旅游地生命周期及调控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 2011.[2]杨秀平.多主体对旅游环境需求的利益博弈分析——基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视角-《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 [3] 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 2007.[4] 梁 源 媛 , 高 建.海 岛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模 式 研 究 — — 以 山 东 长 岛 为 例 [J].海 洋 开 发 与 管理,2016,33(S2):56-62.杨晓玭.海南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式评价及选择研究[D].海南大学,2015.[5]张运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 2006.[6]Christaller W.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66

[7]Christaller W 著, 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8]BUTLER R W.The Concept of a Tourism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J ].Canadian Geographer, 1980 24(1): 5-12.[9]张文.对旅游区生命周期问题的看法[ A].孙仲明等.旅游开 发研究论集[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0]凌申.海岛旅游村镇建设刍议——以刘公岛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4(03):78-79.1990.99-108.[11]岳艳.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旅游产品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12]廖世超.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与应用[D].商业时代, 2006.[13]马剑平.海岛旅游开发的选择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7(08):103-105.[14]刘康.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9):102-109.[15]向亚武,王永红,徐杨杨.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以长岛、养马岛、崆峒岛、刘公岛、镆铘岛、田横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S1):75-85.[16]房萍.我国海岛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威海刘公岛为例[D].企业技术开发, 2012.[17]江海旭.地中海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 2011.[18]董志文.浮山湾海上运动中心打造青岛滨海旅游“王牌”[D].青岛海洋大学, 2002.[19]杨晓玭.海南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式评价及选择研究[D].海南大学, 2015.[20]黄玉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6.[21]王凤伟.舟山群岛旅游要素整合及体系构架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 2013.[22]应晓丽.国外典型海岛保护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浙江海洋大学, 2018.[23]杨书龙.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4.[24]张耀光,刘锴,江海旭.海岛旅游资源评估与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 12 个海岛(县)为例[J].海洋经济,2012,2(05):34-42.[25]赵树迪,郑宇.一种推进中国海岛县域经济发展的复合模式的提出——以山东长岛县为例[J].科学与管理,2017,37(01):49-53.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附 录 鉴于笔者本身的能力、研究时间和资源的制约,本文仅是对海岛旅游及其发展模式作了一个初步的归纳和粗浅的研究,未来的拓展研究空间还很很大。对于实例研究中所选的样本,特别是案例,缺乏亲身体验和实际调查,因此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难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难以获得强有力的实际支撑,这都对文章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障碍。此外,在研究方法上,由于笔者自身学科出身和水平的限制,仅仅从自身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对问题的多角度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每一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际调查基础之上,而且研究问题往往结合各学科如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等来解释各种旅游现象,对问题研究极为细致。这一点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论基础。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广西巴马县为例

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 院 旅游学院 年 级 2008级 学科专业 旅游管理

论文题目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广西巴马县为例 学位级别 学 士 开题日期 2012年3月05日

二ο一二年三月制表 论文选题的依据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在发达国家形成新的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的乡村旅游则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在90年代迅速发展。在经过了98“华夏城乡游”和2006年的“中国乡村旅游年”之后,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将“旅游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居民也在回归大自然的召唤下,产生了返璞归真、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阅历、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回归大自然的一种主要生态旅游形式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自1991年,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县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的一种旅游方式。

郭焕成(2004年)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和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和度假等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2.2巴马县乡村旅游理论研究的发展

由于巴马县的旅游业尚属于发展初期,其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其他著名旅游景区而言,是比较少的,而且已有的理论成果多是从生态旅游和长寿旅游者两个角度得来的。从乡村旅游的角度去研究巴马县的旅游业的相关文献现阶段还是相对较少的。潘顺安,张 艾,张伟强(2011年),通过实地调研,对巴马县长寿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旅游污染处理系统、加强村级社区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保护长寿老人平静生活权利等实现风景区长寿旅游健康发展的策略措施。

谢平芳(2011年)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巴马县的旅游市场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出巴马生态旅游市场的定位及巴马生态旅游市场网络营销策略。

滕腾(2011年)分析了巴马乡村养生旅游的特征,突出显示其长寿特征,并以此为基准提出提出了巴马乡村养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刘亚萍,廖梓伶(2011年)则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对巴马盘阳河沿岸的旅游承载力测算与承载指数评价实证研究,得出巴马沿岸的环境承载限度和现状,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实质性建议,以保障巴马的长寿资源能永续利用,从而促进巴马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

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以及旅游业对巴马县的国民经济贡献出发,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分析及实地访谈举证,了解广西巴马县旅游的现状,再根据相关理论,采用swot对比分析其与其他典型乡村旅游地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其今后的发展建议,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2 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swot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了解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根据相关理论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为实地调查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2)访谈法。本文的访谈主要是通过小规模的个别访谈,访谈当地相关的旅游部门和旅游从业者,使本研究的各种问题更实际化。

(3)swot分析法。对当地实地调查所得资料以及数据,从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这四个进行相关的分析。2.3 论文结构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广西巴马县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2.1广西巴马县概况

2.2广西巴马县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第三章广西巴马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1优势分析(strength)3.2劣势分析(weaknesses)3.3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3.4挑战分析(threats)

第四章广西巴马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4.1走乡村生态旅游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2定期开展旅游知识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4.3政府主导,群众配合,完善旅游用地政策 4.4统筹发展,突出重点 4.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结语

2.4 拟解决的问题

(1)根据文献回顾,结合酒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拟定实际调查内容,目的在于了解巴马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2)运用访谈法进行实习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3)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4)得出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作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借鉴。3 本文研究内容

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目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基本现状,为后续的广西巴马县乡村旅游现状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法,结合实地调研访谈所得的信息与数据,分析出巴马县乡村旅游目前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接着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局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当地旅游发展建议。

第四篇: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以丽江白沙乡为例

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以丽江白沙乡为例

摘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市长和良辉到白沙镇调研“美丽乡村和幸福庄园”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玉龙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人民政府和慧军县长随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并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市政府提出的“要把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农庄与旅游发展、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等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验、观光、生态等综合功能,扎实做好美丽乡村的各项推进工作。”要严格执行规划,严格管理用地,全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加大白沙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整合资金,进一步完善提升排污、供排水、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文化站和垃圾处理等工作;结合本区域的实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好特色农业和节水型农业;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切实保护好白沙古镇的传统民居。同时,要通过“穿衣戴帽”工程,提升改善村容村貌,把白沙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幸福农庄”的示范点。关键词:美丽乡村 建设规划 丽江 白沙乡

一、规划提出的理由

白沙镇是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衔接交融区。白沙镇位于丽江旅游空间结构三个层次中的第二层次,南有大研古城,北有玉龙雪山,白沙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是丽江古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白沙也是丽江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的最主要区域。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有利于巩固白沙作为丽江旅游休闲观光,投资开发和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从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资源开发,内部生态环境建设到项目资金引进,都能打开令人欣喜的局面,从而提升全市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有效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白沙镇是丽江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白沙镇境内有20余处地下水出水点,主要有三束河、哥吉河、岩脚河、俄吉河、开美河等5大水系。2007年起,把三束河2/3的水量调为城市用水,白沙已成为丽江城市供水的水源地。在白沙镇实施美丽乡村项目等于建设一个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

白沙镇是丽江城区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及水生态修复区。白沙境内有“环球第一树”万朵山茶,生态旅游“处女地”文海高原湿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4A级自然保护区玉龙雪山,4A级景区玉水寨,3A级景区东巴谷、白沙壁画,2A级景区玉柱擎天、玉峰寺、东巴万神园、东巴王国等旅游景观,白沙坝子的村舍田园构成了世人称奇的“阳春白雪”景观,镇区完好地保留了田园自然风光秀美、民俗民族文化淳朴、绿色生态环境良好、村庄宁静美丽和谐的自然特质。2013年,白沙镇围绕20项考核指标,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乡镇。在白沙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丽江城北的生态屏障。

白沙镇是探索资源保护与开发实现共赢的首选试点镇。为了发展丽江的旅游业,保护丽江生态资源,丽江市政府作出城市规划调整,禁止在白沙进行房地产等大开发的决定。由于缺少大项目的开发带动。白沙镇与周边同处城郊的黄山镇、金山乡相比,存在农民增收慢、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造成群众心理极不平衡,引发了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白沙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探索一条环境保护区在如何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新路子。建设一个资源保护与开发实现共赢的试点进行推广。当前,白沙镇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现状分析,白沙镇已经具备建设资源保护与开发实现共赢试点乡镇的条件。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把白沙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升到更高层次。

二、规划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机遇

(一)有利条件。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白沙镇境内有被誉为“现代冰川博物馆”和“植物王国”的玉龙雪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重要组成部分的白沙古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沙壁画,音乐活化石白沙细乐,明清建筑群文昌宫、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大觉宫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驻足过的丽江五大寺之一福国寺,“环球第一树”万朵山茶所在地玉峰寺,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北岳庙,木氏土司的发源地木家院遗址,驼峰航线加油站白沙机场遗址,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故居等。白沙已成为中外游客来丽江旅游不可缺少的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已逐步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白沙镇将成为缓解丽江古城接待能力的接散地。民族文化底蕴浓厚。白沙镇境内文物古迹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多元宗教并存,是纳西文化的发源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白沙古街、玉湖古村落、纳西民居建筑群。全镇居住村民以纳西族为主,至今仍保留和传承着浓郁的民风民俗,白沙镇将逐步成为展示和传承纳西文化的重要窗口。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白沙镇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传统的农业生产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转型。从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分析,白沙镇具备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条件。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把白沙镇白沙村委会列入丽江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广大群众愿望迫切,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干劲十足。

(二)面临的机遇。旅游业提升了丽江的知名度,有力地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白沙镇由于特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已成为丽江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域。在丽江市对城市规划修编中,将白沙片区列入了丽江中心城镇规划。由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白沙片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立足于丽江市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全面改造提升及延伸开发,从城乡协调、城乡统筹这一思路出发,进行整个白沙镇的总体规划,在整个镇域范围实现用地集约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把白沙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欣赏自然风光,领略纳西风情,探寻纳西民族文化根源为一体的纳西族民族民俗文化生态集镇。同时,总投资32.76亿,建设内容包括水利设施、景观绿化、道路交通、路灯照明等工程的白沙水库及白沙片区水源地生态湖泊(湿地群)建设与保护项目的启动实施,将充分发挥改善区域环境、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美丽乡村,要在县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对区域范围内进行通盘考虑,有效组织推进,建设基础在村,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从当地实际出发、分类分层实施。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当地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发展变化趋势,分类型因势利导、分层级循序渐进。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主要是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大胆突破、解决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三农”工作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涉及面广、目标任务重、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县、镇、村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坚持示范带动,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和发展建设成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

(三)总体目标。按照《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总体规划(2010—2030)》,结合白沙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围绕生态白沙、文化白沙、休闲白沙、和谐白沙的建设目标,把白沙镇打造成“乡村生态休闲旅游集镇”。至2022年,全镇90%以上的村庄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幸福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完善,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幸福农庄,全镇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内容及规模

(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水利设施。供水池及供水管理房建设工程。在白沙、木都、新善村委会建设2000立方米供水池及供水管理房;在玉湖村委会建设1000立方米供水池及供水管理房。供水池及供水管理房进行统一供水管理,保证饮水安全。该项目预计投资280万元。人饮主管道改造工程。对白沙、木都、新善人饮主管道采用DN200PE管进行改造,与原有主管道对接,全长15千米;对木都新兴片区采用DN110PE管进行改造,与原有主管道对接,全长2千米;对玉湖片区主管道采用DN110PE管进行改造,全长6千米。项目预计总投资460万元。小型水厂建设工程。将白沙坝区四个村委会纳入城市供水系统,在供水点建设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白沙镇小型水厂,达到城市供水洁净指数,并确保白沙镇未来20年内每天3万人左右的生活及消防供水需求。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

电力设施。白沙古街三线入地工程。重点整治白沙古街内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部门的线路,将这些线路全部埋入地下,结束白沙古街空中线路“蜘蛛网”的现状。白沙古街三线入地项目总长15千米;玉湖古村三线入地项目总长7.5千米。项目预计总投资1900万元。电力线路升级工程。对白沙新文村至玉湖村10千伏线路升级,线路全长8千米。项目预计总投资245万元。白沙变电站建设工程。在白沙东文建设一座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35千伏变电站。项目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镇区主干道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全镇主干道内安装太阳能路灯1400盏,灯杆高度6米,光源功率为40瓦的LED灯。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万元。

道路设施。境内主干道路面等级提升工程。对束白路--白沙镇政府—玉峰寺—玉湖村村口—老收费站路段,白沙—文海村委会路段,玉甘路白沙转台—白沙镇政府路段进行路面等级提升,主干道提升按国家二级路面标准设计,总长34千米。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白沙古街及玉湖古村道路改造工程。修缮白沙古街五花石路面,全长3千米,平均路宽4.5米;修缮玉湖古村水泥弹石路面,全长2千米,平均路宽4.5米。项目预计总投资520万元。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白沙镇村组布局特点,分期分阶段实施村组道路硬 化建设,确保各村组道路硬化率达100%。项目总长30千米,平均路宽4.5米。项目预计总投资1620万元。玉湖村环村公路建设工程。设计为弹石路面,宽6米,全长8260米。项目预计总投资320万元。玉湖村马道建设工程。全长1200米,均宽2米。预计总投资60万元。

农业设施。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实施2.1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其中白沙坝区2万亩土地占补开发项目,全面克土30cm,修建宽4米的机耕路30千米,新建农田灌渠60千米;文海土地整理开发项目1千亩,整理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稳产田。项目预计总投资1亿元。农田灌渠改造项目。开美河系三面光改造从青龙河分水口经新善、白沙古街、木都至古城区,总长4千米,设计断面0.8×0.6;俄吉河系三面光改造从白沙水库分水口经新善、向阳、太平、镇政府门口、木都文化广场,与开美河系的木都段对接,总长3.4千米,设计断面0.8×0.6;白沙境内支渠三面光改造26千米,设计断面0.5×0.6。项目预计总投资450万元。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结合乡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及城市供水的需要,从节约用水,有效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实施7000亩连片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

(二)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工程。在改变原始种植模式和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按功能、区域调整产业结构。文海村委会重点打造特色药材种植基地,计划种植吗咖、重楼为代表的特色药材2000亩;坝区四个村委会重点打造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6000亩,计划种植园林绿化苗木、苗圃、油菜、油葵等作物。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

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工程。结合草场改革、人工种草的有利条件,走合作化、标准化的养殖发展模式,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壮大合作社集体经济,实施社、村、企互动战略,采取“合作社+公司+标准化养殖小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未来10年内组织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养殖规模达到基础母牛存栏5000头以上(年出栏西门塔尔杂交牛5000头左右)、羊存栏6000只、鸡存栏20万羽,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工程。以坝区四个村委会为重点,利用万亩弃耕地和部分适耕地,以境内三束、哥吉、开美、俄吉、青龙五大河系和玉甘路、束白路、玉峰寺油路为依托,通过土地综合治理和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以群众入股的形式,着力打造道路河流纵横交错、雪山湖泊相互依存、古镇花海有机统一的万亩花海生态观光带,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雪山、花海、古镇、湖泊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为群众参与旅游,构建生态白沙、休闲白沙搭建平台。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2亿元。

(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生态保护。森林屏障建设及村庄绿化建设工程。在全面实施封山育林的基础上,通过植树造林、改造疏林地及灌木林地等措施,建设森林屏障800公顷。到2022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0%。同时,在所有村社的空地及周边可利用地有规划的种植雪松、圆柏、香樟等树种。到2022年,使村庄绿化率达到40%。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对城市供水水源地5平方千米范围修建围栏,确保该区域内无牲畜进入,并修建保护管理房,聘请专职人员进行管护。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

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路建设工程。在白沙镇束白路、玉峰寺游路、玉湖民族特色村进村公路共计20公里的道路两边种植月季和垂柳5万株,使白沙镇成为月季之乡,为游客和群众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资源整治及植被恢复工程。巩固玉湖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建立健全玉湖金矿保护长效机制。同时,有效整治偷采盗挖砂石资源行为,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在城市面山生态造成破坏的区域,铺设30平方千米的防护网,对所有采挖区域进行土壤回填,并种植雪松、圆柏、松树等常青树进行植被恢复。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工程。将白沙古镇片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丽江市政排污管网,铺设从玉湖经新善和白沙至束河的排污管,排污管主干道长约10km,口径500mm,链接玉龙村、向阳村、木都村委会支干约20km,口径500 mm。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在白沙村委会建设一座日处理500吨、占地面积10亩的污水处理站,及时处理中心区及紧邻村庄的居民生活污水、住宿游客生活污水。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垃圾收集清运工程。根据各村组人口密度、区域范围、垃圾产生量、便于垃圾装车清运 等,确定垃圾房建设地点和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垃圾房建设占地约20平方,数量为50座;垃圾桶摆放500个;配备载重3吨的1辆垃圾清运车和2辆小型垃圾清运车。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在每个景点、群众居住聚集地村庄、广场建设星级旅游厕所15座。同时,以群众自筹、政府扶持的方式,分批实施农村改厕、清洁能源推广项目,到2022年,农村改厕普及率到达86%,农村太阳能使用率达到90%。项目预计总投资810万元。白沙村及玉湖村河道景观改造工程。改造河道总长7千米,主要采取河道护堤五花石贴面,跨河道便桥改造,设计水景观台、水景观池建设。项目预总计投资400万元。白沙村及玉湖村“城镇小客厅”建设工程。在白沙村及玉湖村建设6个“城镇小客厅”,建设面积7000平方米。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

(四)文化产业建设规划

文化保护与开发。白沙古街木牌坊恢复重建工程。在白沙古街入口建设一座具有纳西建筑风格的木牌坊。项目预计总投资120万元。玉湖村文化古迹恢复重建工程。在玉湖三组及五组交界处,恢复重建水磨房、天灯柱等文化古迹。项目预计总投资60万元。白沙村吉祥桥保护工程。为保护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吉祥桥,在吉祥桥北面建设一座长8米、宽4.5米的供机动车行驶的机耕桥,使古桥的历史文化意义得以延续。项目预计总投资30万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在现有的基础上,挖掘和整理白沙细乐、白兰史诗、四兀吴等白沙传统文化。建设民间文艺传承队、古乐演奏队和群众文化演艺协会,通过办好“当美空普”、“三多节”等纳西民族传统节日,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民族文化综合广场建设工程。在白沙古街下口附近建设一个占地50亩,集文化展示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白沙细乐展演厅、门球场、地掷球场、停车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白沙古镇民族文化综合广场,并配套建设牌坊门、卫生厕所、路灯、绿化等建设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白沙完小足球场建设工程。在白沙完小建设一块102米×60米的人工草坪足球场,并配套建设400米塑胶跑道,为每所完小配备一名专业足球教练,改善青少年足球培训条件,重振白沙“足球之乡”声誉。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三多阁”广场建设工程。在供奉纳西族守护神“三多”的玉龙村北岳庙建设“三多阁”广场。项目预计总投入资金400万元。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财政、住建、国土、环保、交通、水利、农业、教育、卫生、文化、旅游、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做好宣传发动,规划安排,项目决策,考核验收等工作,落实项目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对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结合白沙实际,周密制定白沙镇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明确责任人,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调度,确保建设规划项目取得实效。

(二)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加强监督考核

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五篇:试论体验式旅游景区的打造——以中国茶山竹海风景区为例

论体验式旅游景区的打造——以中国茶山竹海景区为例

目录

一、中文摘要及关键词.............................................................................................................2

二、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研究......................................................................................2

三、体验式旅游的特征与类型.................................................................................................3

(一)体验式旅游的特征.........................................................................................................3

(二)体验式旅游的类型.........................................................................................................5

四、体验式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要素......................................................................................7

(一)娱乐型体验.....................................................................................................................8

(二)教育型体验.....................................................................................................................8

(三)逃避型体验.....................................................................................................................8

(四)审美型体验.....................................................................................................................9

(五)生态型体验.....................................................................................................................9

五、打造体验式旅游景区的具体措施......................................................................................9

(一)研究区域.........................................................................................................................9

(二)茶山竹海旅游存在问题.............................................................................................10

(三)基于5E模型的茶山竹海旅游产品开发...................................................................11

六、参考文献..........................................................................................................................14

一、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本文的提出是基于旅游体验论,着眼中国代表性的竹海旅游目的地——茶山竹海景区为例,并以竹文化、竹科学、竹娱乐、竹主题、竹生态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结构模型,运用竹海旅游体验模型从打造竹文化旅游产品、竹科学旅游产品、竹娱乐旅游产品、竹主题旅游产品、竹生态旅游产品这5个方面对其未来开发提出建议。通过对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研究到旅游特征与类型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旅游体验这种复杂的主观性感受,体验要素如何最优化的体现在竹海旅游中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此外,由于中国竹海旅游景区的发展阶段不同,在体验要素的植入中也应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差异性的营造,避免陷入同质化的矛盾。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景区打造

竹海

特征分析

产品开发

二、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研究

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社会学视角来探讨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对于旅游者个体和整个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在旅游景区体验式管理的意义研究过程中, 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真实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我国学者王宁(1999)总结了国外对真实性体验研究的几种观点。旅游真实性可分化为两类问题, 即旅游者体验的真实性和旅游目的物的真实性。国外对这两类问题的认识主要有3 种不同的观点: ①客观主义者坚持客观性真实, 即强调客观事物原汁原味的真 实性, 由此产生的旅游者体验是对事物原形的认识性体验。

②建设主义者坚持建设性真实P象征性真实, 认为旅游的真实性存在于旅游生产商按照他们的想象、期望、偏好、理念等设计的旅游目的物, 同一目的物会有不同的体现真实性的版本,旅游者的不同体验依赖于他们所处的特殊情境或主观感受。

国内外学者都持建设性真实观点, 认为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真实性是在阈限的旅游活动中获得被激活的生命状态。它主要是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出发, 注重对旅游者真实体验的研究, 旅游者只是通过旅游活动或旅游目的物来寻求真实的自我。存在性真实又可以分为两类: 自身真实性, 包括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和自我认同;人际真实性,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通过与其他旅游者交流和分享快乐而获得的真实感受。对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 主要从主观和象征意义的角度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产生于旅游者与旅游情境的互动, 是在体验前后及整个过程中构建的, 与旅游者的生活背景和个人建构的世界相关。旅游者赋予体验的意义是评价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是能够洞悉旅游者对不同旅游地所持有的价值观, 深化对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理解。

三、体验式旅游的特征与类型

(一)体验式旅游的特征1

对传统旅游与体验式旅游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体验式旅游 1 《体验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策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孙淑英,2011.11.20)的特征。这种比较对旅游企业制定适当的市场对策、旅游服务和产品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伍晓奕在《体验式旅游的革新战略》一文中提出体验式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战略不同、重点不同、竞争基础不同、营销过程不同、旅游者的参与性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不同。以上六个方面都是围绕“体验”这个核心来说明。相对于传统旅游而言,体验式旅游侧重于旅游者提供差异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个性化的服务。在体验式旅游中,旅游者投入较多的精力,参与的主动性、活动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也更强。旅游开发商通过与顾客之间的相互学习、深层交往,为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经历。汤英汉和王赛芳认为,体验式旅游强调旅游服务的差异和个性化,而传统旅游重视对名胜古迹的欣赏,求知是旅游的一大特点。相对于传统旅游而言,旅游主体从简单的观光度假转变为深入的体验游。为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旅游资源变得更加多样化,内涵更加丰富。在体验式旅游下,旅游业也朝着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发展。

宋喜林认为体验式旅游的特征有四点:真实性、整体性、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是在体验式旅游中,旅游者通过这些活动或旅游目的物来寻求真实的自我。体验式旅游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的相互协同的整体,因而它具有整体性。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阅历、知识结构、价值观、旅游目的,所以体验式旅游具有差异性的特征参与性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 而是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李强等在研究主题公园体验式旅游时提出,体验式旅游具有主题性。与个性化特点相联系,体验式旅游具有主题性特点。主题是营造环境与氛围,聚集游客注意力,使游客在某一方面受到强烈感染,得到深刻感受的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的需要层次的提高,更多的游客喜欢从多个角度参与同一个主题下的各种活动,这样可以调动游客的各种感觉,使游客得到一系列新奇体验。孙淑英认为体验式旅游还具有“情感化”的特征。根据游客更加注重情感愉悦和满足,渴望自由、温暖和舒适的愿望,增加了旅游产品中情感要素的比重,从而消除疲劳,留下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二)体验式旅游的类型2

人们外出旅游究竟追求什么,要达到怎样的体验目标和等级,这是体验式旅游开发经营的核心问题。很多学者对旅游的类型进行了研究。BerndH·Schmitt按照个体对刺激(营销努力)的反应类型不同,将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个类型。这五种类型不是完全分开的,它们有相互交叉的部分,而体验式旅游更是这多种体验类型的综合3。

另外,很多学者都赞同派恩与吉尔摩的研究,派恩与吉尔摩根据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将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图1):

①娱乐型体验,指旅游者被动参与,不用投入很多的精力,例如旅游者聆听一场音乐会;

摘自《旅游体验研究综述》第一章第2节(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萍 许春晓,2010.2.11)

摘自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第一章第5节(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萍 许春晓,2010.2.11)②教育型体验,指旅游者主动参与,但只投入较少的精力,例如旅游者参观博物馆;

③逃避型体验,指旅游者主动参与并沉浸其中,投入较多精力,例如工作假期、地区节日狂欢等;

④审美型体验,指旅游者被动沉浸在他的经历中,包括观赏节目、徒步旅行、划船旅行等。

⑤生态型体验,指旅游者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

此外,学者们还从各种旅游模式着手,对体验式旅游做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如郭磊在《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中指出,乡村体验式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空间, 以乡村地区的农业资源为基础, 以乡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为场景, 旅游者主动一定投人时间与精力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 体味乡野风情和乡村地域文化从而获得独特而美好感受的旅游方式。汪芳和刘鲁认为,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 房建筑等,将其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即工业体验式旅游。焦霄黎等“山地体验式旅游”,山地体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空气污染,充分享受自然山水和新鲜空气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与放松。山地体验式旅游的开发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山地运动,如发展体育旅游;二是山地文化体验,如佛教文化、农耕文化;三是山地特色旅游项目,如狩猎等。

四、体验式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要素

竹海旅游作为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自然旅游,具有发展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自发要求和自我优势。竹海旅游的核心目的主要是通过体验自然来实现游客心灵满足,达到心灵放松乃至“天人合一”的状态。同时,作为竹海旅游的核心要素的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贯穿于竹海旅游的每一个过程,竹海旅游过程中的竹海观光、竹文化品位、竹海浴体验等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游客自身体验。中国历史上与竹有关的诗词歌赋甚多,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紧密,并且带有丰富的意境形象;并且竹种类繁多,具有众多科学研究价值;竹海景区具有大片的竹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明显的生态性。派恩和吉尔摩依据“参与程度” 和 “与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将体验要素归纳为4E: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逃避型体验与生态型体验。因此,在综合派恩、刘家明等体验要素研究基础上,依据竹海景区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提出包括竹文化、竹科学、竹娱乐、竹主题、竹生态等5个要素竹海 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模型(表1)。

(一)娱乐型体验

休闲娱乐的氛围应该是体现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游客融入周边的环境中,并产生愉悦的反应,可以通过与周边的环境或其他设施进行互动而达到放松身心、愉悦精神、释放压力的目的。尽管竹海本身更体现出一种静的元素,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项目策戈Ⅱ,利用竹林的静谧来增加一些体验性设施来达到。

(二)教育型体验

竹博物馆、竹商品展示、竹林科考等都是活的教育体验的途径,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以与竹有关的知识信息和名人轶事提供给旅游者知识体验。而科考活动通过实地的考察,了解一般性的竹类知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一种更好的课外课堂。

(三)逃避型体验

遁世逃避是旅游者在与日常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旅游活动中,暂时扮演一种与现实身份完全不同的角色,融人到环境之中,寻找新鲜体验并获得精神解脱的状态。旅游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节身心,现代生活压力巨大,基于体验式的旅游可以帮助旅游者暂时性的置身于另一种环境中,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四)审美型体验

竹海旅游中的静态观光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为了提高体验的层次性,可以通过增加竹海景区中的解说系统展示,良好的标志系统,将资源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丰富审美体验的内涵,提高游客的体验效果。还可以适当通过增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体验,使体验的效果更加立体化。

(五)生态型体验

竹海景区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其生态环境优美。竹林植物精气含量高,并且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也高,具有降尘、灭菌、提高人体血液氧含量以及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等多种功效 j。相对于现代人的旅游观念,传统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生态、绿色、低碳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竹海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五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竹海旅游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竹文化、竹科学、竹娱乐、竹主题、竹生态5个方面,提出竹海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型(图1)。

五、打造体验式旅游景区的具体措施

(一)研究区域

中国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永川城北2公里处,面 积117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7%,国家一级环境空气质量,是理想的天然氧吧,景区3万亩茶园和5万亩天然竹林相互缠绕,茶连竹,竹连茶,人称茶山竹海。同时,它是中国国家国际象棋队集训基地和武侠巨片《十面埋伏》国内唯一外景地。2万余亩连片茶园和5万亩浩瀚竹海连绵缠绕,交相映衬,因其独特的茶竹特色旅游,成为长江三峡—重庆市区—大足石刻国际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笔者于2011年4月对茶山竹海进行考察发现,茶山竹海主要面向上海、江苏、浙江等周边市场,在休闲旅游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消费日益呈现出明显的体验化、多元化和休闲化特征;游客对竹海的旅游形式提出更高的诉求,要求增加体验性项目等。促使茶山竹海景区开发向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等多元深度方面延伸,也亟需提出新的体验旅游开发模式。

(二)茶山竹海旅游存在问题

①主题性欠明显

茶山竹海景区现有开发对竹海景观的稀缺性认识不足,竹海旅游的特色挖掘不够深人。景区开发过程中定位不清晰,旅游开发的核心要素——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不足。

② 体验产品同质化

茶山竹海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体验产品设计和开发与相距不远的南山竹海景区存在同质化,缺少突出的产品定位。

③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类型单一

茶山竹海景区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要素缺乏,体验类型的设施较 少或创意度不够,如景区水上游乐设施设计相对落后,鲜有游人问津,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目前茶山竹海在5E要素的开发方面,在竹文化、竹科学、竹娱乐、竹主题、竹生态的展现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在竹文化方面,以竹博物馆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他形式的相关产品未有体现;在竹科学方面,科学价值的挖掘不够深入,游客的感知接受程度较低,解说系统也未能起到补充支撑作用;在竹娱乐方面,景区组织活动项目较少,娱乐设施创新较弱;在竹主题活动方面,茶山竹海举办过“竹海挖笋节”、“中国陶都(茶山)生态旅游节”、“2010湖滏生态杨梅节”等节庆活动,对茶山竹海品牌形象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在竹生态方面,景区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如对竹林的生态知 识宣传,但是未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三)基于5E模型的茶山竹海旅游产品开发4

茶山竹海旅游产品的体验式开发,必须打破原有结构单一的产品开发体系,在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结合休闲、度假、修学、生态、养生、饮食、文化、科教等多种旅游产品类型,建设可以满足多种需求、多功能的旅游产品体系(图2)。

以竹海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5E模型为基础,并遵循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的差异性、参号陛、真实性、挑战性等原则,从竹文化、竹科学、竹娱乐、竹生态、竹主题活动等5个方面来构建茶山竹海旅游产品开发的结构层次。

①竹文化旅游产品

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4 摘自《竹海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模型构建》(彭敏,杨效忠,朱瑞琪,2010.3.4)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竹文化旅游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可以为广大的艺术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还可以增强旅游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陶冶情操。茶山竹海景区应紧密围绕竹文化元素,深度挖掘竹文化内涵,将竹文化体现在景区各个环节的设计上,景区的住宿、饮食、交通、购物等要素有意识的展现竹元素。以竹宴饮食、竹工艺品、竹博物馆、竹产业园、竹景园林等产品形式展现竹文化特色,辅以丰富的解说系统、多媒体从视觉、触觉、嗅觉等不同层次上提供全方位的体验。

② 竹科学旅游产品

竹林的科学教育价值体现在多方面,不仅表现在竹海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竹类产品的多用途性等的科学研究价值,也表现在竹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带来的文化教育作用。茶山竹海景区竹子种类繁多,多种生态系统共存,其中的桃花水母、脆蛇蜥等濒危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适合开展各类教育研究活动。除了自然科学价值之外,竹子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同样也是一大亮点。茶山竹海景区应以竹海为资源,设计开展具有科学性的多种体验活动如与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夏令营、科学调查活动、竹类科普教育等修学度假

游、特色科教游等。围绕竹在观赏的同时增加科学知识,体现出竹海景区的教育作用。

③竹娱乐旅游产品 娱乐体验是体验环境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使游客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享受。以特色的竹娱乐产品为主打,辅以一般性的休闲娱乐设施,为大众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竹娱乐产品的设计要具有创新性,以地方特色为切入点,开发如竹箭场、竹乐室,成立竹乐团(由竹乐器组成乐团)举行表演活动等。同时,针对不同的旅游者市场可以开发不同的体验式旅游景区管理产品。以竹林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众多,可以建造竹海影视制作基地,既可以为影视制作者提供场地,又可以在闲暇提供给游客体验参与。

④竹主题旅游产品

体验的基础是主题,独创性的主题活动是整个竹海景区的灵魂。茶山竹海挖笋节、2010湖滏生态杨梅节等主题活动的举办不仅增加游客量,也扩大景区知名度。主题活动宜精不宜多,茶山竹海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应紧紧围绕竹文化、竹科学的精髓来展开,融人地方特色文化如中国陶都形象,在活动中强化特色,塑造精品,力图创新。诸如竹音乐节、竹影视节等,并且善用网络媒体等现代的营销工具,提高影响力。总之,主题活动的设计也要以游客为中心,注重参与性、互动性,在情感上愉悦旅游者,最终令游客留下美好回忆。

⑤竹生态旅游产品

竹海生态环境优美,是天然的“碳汇体”,天然氧吧,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了竹林植物精气含量高、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的特点 ⋯。竹林的生态效用已得到诸多证实,对养生、健体、度假等市场有一定的吸引力,适宜打造竹海养生游、竹海生态游等旅游产品,同时将生 态的理念融入到旅游商品、景区管理等环节。结合竹林明显的保健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竹林浴活动,使游客可以深度休闲放松,体验自然的魅力;在竹林间设置小木屋供游人居住,体验置身竹海间的静谧之感。

六、参考文献

[1] 《体验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策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孙淑英,2011.11.20)

[2] 《竹海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模型构建》(彭敏,杨效忠,朱瑞琪,2010.3.4)[3]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萍 许春晓,2010.2.11)

[4]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作者 邹统钎,2011.2.11)

下载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柑橘敲开中国“石门”---以石门柑橘主题乡村旅游为例》[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