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旬阳县山林经济突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旬阳县山林经济突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李锋陈…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5-16
“十一五”期间,旬阳县借助国家政策推动,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县森林覆盖率从43.6%提高到47.7%,林木绿化率达到63.9%。在加快生态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兴林富民工程,是旬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山林经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林地资源量大面广。全县现有林地总面积361.6万亩,人均7.98亩,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8亩)的6.76倍。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1.98万亩、天保林2.2万亩、飞播林56.64万亩、封山育林4.13万亩。有集体林226.4万亩,是全省集体林地面积超200万亩的26个重点林业县之一。
特色林业初具规模。全县已基本建成蚕桑基地10万亩,油桐基地40万亩,狮头柑基地3万亩,干果基地9.9万亩。累计培育千亩桑园大村28个,千亩油桐大村22个,千亩狮头柑大村8个。发展以核桃、板栗等干果为主的村16个,形成冬青、李家庄等一批以特色林业经营为主的专业村。
林下种养开始起步。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了一批林下种养专业户。他们利用门前屋后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林下养土鸡、野猪,种植魔芋、中药材。目前,全县林下养鸡8万余只,有林下野猪养殖3家,其中科创野猪养殖专业户现存栏50多头。林下种植当归、玄参等中药材1.3万亩,年产值300余万元。生态旅游正在兴起。依托丰富林业资源,乡村旅游业已悄然兴起,其中铜钱关镇以万亩竹林为“卖点”,倾力打造“陕南青竹第一乡”,通过举办竹笋节,吸引各地游客赏竹笋、观奇竹、品笋宴,年带动当地产业农民增收170万元。
二、存在问题
山林经济整体上尚未走出“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
一是观念不够解放。目前,林业发展仍以灭荒造林,生态绿化为重点,群众兴林致富的观念不够解放。长期以来形成的“靠山吃山不养山”的观念根深蒂固,只注重青山绿水环境的自我陶醉,没有在设施林业上做文章,导致农民守着资源增收难,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是产业规模较小。尽管林地总面积大,人均占有量近8亩,但林业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拳头产品少,林农收入低,没有激发8亩林地增收活力。从统计情况看,近十年全县林业总产值最高达9882万元,最低为4096万元,且随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增减波动明显。2010年全县林业产值6667万元,与十年前相比仅增长了742万元,与农、牧、渔连年持续增长不相协调,林业产业尚未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家产业。三是经济效益偏低。由于林地主要以杂灌林、次生林为主,经济林比例偏小,改造次生林,增加经济林面积难度大,加之林业生产持续投入大,产出周期较长,政策扶持配套不到位,其吸引力远不如当年见效的烤烟、畜牧等种养业。据统计,2010年全县林业综合产值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5.94亿元)的15.68%,农民人均林业收入543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17元)的13.5%。
四是龙头带动不强。虽然我县林业产业品种全、种类多,但种植分散,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全县林产品加工企业不到50家,且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实力较弱,目前油桐仅有规模油脂加工企业一家,拐枣等林特产品多为个体作坊,林业内部二、三产业相对滞后,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初级产业的特征。
三、发展前景
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从长远看,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优势在林。
1、现实基础。油桐、柿子、龙须草曾是旬阳传统三大宝。在林业资源中,有一些本地独具优势而外地较为稀缺的再生资源,具有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多年发展,旬阳蚕桑、狮头柑、香橼等特色林业在省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2010年冬青村优质狮头柑产值达500余万元,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57元,位居全县前列,当地群众发展特色林业的积极性高。
2、发展空间。据统计,全县有耕地52万亩,荒山荒坡46.8万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民进城镇定居,必将陆续退出部分耕作条件下降的坡耕地,为特色林业发展创造条件。发展特色林业,既解决进城农民不愿放弃承包经营权的思想包袱,又能避免农村土地资源荒抚闲置,又能为打造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提供优质果品和环保食品奠定基础,实现“双赢”效果。
3、政策保障。“十二五”期间,国家退耕还林补助延期,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的深入实施,让广大林农得实惠并吃上定心丸;省委、省政府对陕南发展提出“循环发展”的定位;市委、市政府作出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战略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林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来抓,这一系列的支持扶持政策,为山林经济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对策建议
林业涵盖一、二、三产业,提升空间广阔。发展山林经济,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在配套设施、龙头带动和合作发展等方面求突破。
1、树立现代林业理念。兴林富民是山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应树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现代林业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当地兴林富民各类典型,逐步转变农民过去“靠山吃山不养山”的旧观念,树立起“靠山吃山更要养山”的新理念,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好环境,更要用现代林业的理念,把山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围绕现代林业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盘活林地资源,在实施造林、育林等生态绿化工程中,同步抓好设施林业、特色林业发展,以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特色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综合开发山林资源,将其打造成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2、释放现有林地潜能。现阶段,扩大林业产业规模,立足现有资源禀赋,激发人均8亩林地活力是重点。在海拔800m以上,以用材林、薪炭林为主的中高山区域发展林下魔芋、土鸡等种养业,重点推进100万只特种畜禽生态养殖,力争产值突破3000万元;充分发挥秦巴山区植物多样性的优势。在构元羊山等药材适生区域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柴葫、白芨等中药材,实现产值过亿元;推广核桃、刺槐林下魔芋种植,推进全县3万亩订单魔芋基地建设。在海拔800m以下浅山、川道区域,合理改造次生林,增加特色林业比重,以发展油桐、林果、花椒等经济林为主;加快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步伐,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合理利用次生林资源,重点发展食用茵,推进用材林向经济林转变。
3、发展现代设施林业。冬青村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升林业设施化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林业产业效益。应以镇村为单位,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在“一江三河”、“四大园区”规划区域,重点发展以狮头柑、油桐、核桃三大品种为主的10万亩特色林果业。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建设模式,整合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部门项目,发挥扶持资金聚集效应,加快示范园区路、水、渠、灌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设施林业建设。在林地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公司化为引领,通过资源流转、合理配置,带动传统林业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要引进开发林产品的龙头企业,依靠公司化经营的新理念,增强林业资金投入,科技运用的力度,以景观林木,名优花卉、特色林果为主发展现代设施林业。
4、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在“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础上,探索“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投入”联户发展路子,以林权股份合作的方式,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变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为区域连片开发,打造旬阳特色林业品牌;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打造生态太极城核心景区为带动,在汉江、旬河梯级库区两岸,依托特色林果业,打造休闲度假村,吸引周边市民“游果园,品鲜果,赏美景”,增加当地群众收入;依托境内原始森林资源,以回归自然、享受天然氧吧、避暑度假等为主题,集中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开发,加快南羊山、西岱顶、八卦山等景点开发,发展乡村生态游,延伸林业产业链,力争“十二五”末,全县林业综合收益突破10亿元,实现人均增收过千元目标。
第二篇:关于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开封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一、引子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对开封市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二)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通许县畜牧业的发展比较快。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很快使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三、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而且还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现在,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
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四)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六)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开封市的劳务培训只能解决初级技能问题,不能解决高技能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基本的文化素质问题。所以不能脱离农村的基础教育来单独搞培训,要有长期规划,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进行改革,切实改变农村 “应试教育”体制,在初高中阶段就在学生课程中加入劳动技能选修课,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劳动技能班,培养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以适应各行业不断发展的用工需求。
作者简介:乔博,男(1966—),杞县人,开封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电话:0378—22587655,***
第三篇: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 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以权谋私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策略。要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梨果业、草畜业积极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业、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促进农民在产业化的多环节中增收。另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建设,深入挖掘黄土风情、黄河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
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大、叫响,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
制约我县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目前解决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紧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在当前个体私营业主缺乏认识,不愿投入高薪聘请人才的情况下,可组建成立以“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私营经济专家咨询中心,结合宜川实际,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提供决策、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领我县非公有制经营业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搞好人才培训。要积极组织个体私营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建议采取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有发展前途的私营业主到有关大专院校接受定向培训。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身份、职务、工资等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创办、领办非公有制企业。
二是建立融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资金来投资兴业,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作用,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要逐步建立起市场运作、政府扶持,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兴办一批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信息等技术经纪业,向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价格比较低廉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帮助、协调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健全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发展保障
要采取民办官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商会、企业协会等机构积极开展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和法律咨询等服务。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成果鉴定等方面制度,促进个体私营企业科技进步;要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完善社会保障;要重视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党、团、工会组织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四年十一月十日
第四篇: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
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
第五篇: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做实务工经济文章开辟农民增收新路
——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汉、壮、苗、彝、回等11种民族聚居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40698万,其中:农业人口403114人(男203566人,女199548人),占91.5%,具有劳动能力人口236734人(男119543人,117191人),其中16—35岁的壮劳力有125513人,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0余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有0.5万人左右。由于我县人口多,耕地少,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加之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农民收入偏低。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做实务工经济文章,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作为大事来抓、实事来办,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拓展我县农村劳务输出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砚山县全年劳务输出务工总收入3000余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3519万元的5.6%,打工人均收入占全县人均纯收入1221元的5%左右。在今年年初,州委提出年内完成20万人的劳务输出目标,我县结合实际,提出2004年有组织输出10000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标。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今年7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和《砚山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考核办法》,提出在2004年—2010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8万人,到2007年农村劳务收入将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010年将占到33%。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我县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提高了我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以往农民工外出各敲各打的局面,确保劳务输出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八嘎乡今年1—7月组织输出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广东、上海、浙江、昆明等地务工,据该乡邮政所提供的数据,在这批外出务工人员中,每月至少有90余人从外汇款回家,汇款总额累计高达12万余元;阿基乡的黑所村有劳动人口1003人,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全村外出务工人数95人,占劳动人口的9.47%,其中42%的外出务工人员是经过县劳动部门培训后到企业工作,收入稳定且较高,全村2003年因在外务工的汇款总额达60万元之多,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628元增至887元。2004年1—9月,全县共输出8474人,其中有组织的输出的有1026人、引导输出7448人,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4200万元。二是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我县依托农广校、各乡(镇)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培训基地。如平远镇现有16—35周岁的劳动力人口19001人,据调查统计,表示愿意外出务工的有2052人,该镇利用兴平职业中学(平远二中)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为我县的职业培训开辟了新路子。三是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将广东的深圳、东莞和上海、昆明等地列为主要的劳务基地,与这些地区的劳动部门和职业介绍所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目前,我县有条件、有能力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只要到县、乡(镇)劳动部门报名备案,基本都能安置。
与往年相比,我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一是务工经济成为偏远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砚山县最大的苗族村寨平远镇狮子山村,在一部分致富能手的带动下,全村169户人家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打工时间均超过70天,按每人每天12元的工钱计算,如果每户有两个劳动力打工,则每户每年务工收入为1680元。八嘎乡每月至少有90余人汇款回家,金额总计12万余元。二是成为缺田少地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狮子头村属于江那镇子马村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81户33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口达200余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地瘦无田,且缺乏水源,难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贫困面较大,隐性实业问题很严重,为早日摆脱贫困,狮子头村人抛开了思想包袱,在县委、政府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全村每位劳动力平均每年务工在100天以上,村支书林德权家两个儿子都在宏华水泥厂打工,月工资600—750元,全家全年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务工在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使该村与其他自然条件好的村寨一道,迈出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坚定步伐。三是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外出打工人员不仅靠打工挣钱,而且在打工的过程中,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这些人回乡后,可以用积累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二次创业,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者腊乡克丘村民委克丘村小组全村83户332人,有劳动力人口102人,人均占有耕地1.1亩,到今年8月止,全村外出务工人员48人,主要从事电子加工、零部件组装、玩具制造等行业,最高月工资达1100元,最低750元,平均月工资800元;阿基乡黑所村的农朝相,因外出务工,现已当上老板,月收入达万元以上,每年都要从家乡带走几十名剩余劳动力,保证带出去的人有工打、有钱赚,成为当地外出务工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目前,我县发展务工经济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分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提高其劳动素质,并使我县劳务输出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发展务工经济的实际,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做好统筹规划,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结合,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计划。一是进一步抓好“订单就业”,完善劳务输出体系,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全县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和分析处理,建立和完善县、乡(镇)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与发达地区的用工单位和职业中介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切实解决劳务输出“有去处”的问题,为我县劳务输出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体系和管理体系,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建立砚山县劳务市场的具体办法,做好集技能培训、思想教育、法律援助、跟踪问效等为一体的全程服务,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对农民群众的人文关怀,维护打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状态,解决农民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三是处理好劳务经济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把闲置土地和外出务工农民的撂荒地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调换、租赁等多种形式,将土地集中到大户或能人手中,实现产业的规模效应,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计划地吸纳经过培训后具有相应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变为“工人”。四是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广泛宣传,切实解决好“有人出去”的问题。针对部分青壮年宁愿饿守穷山窝,也不愿出去打工致富的观念,建议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乡(镇)选设的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员、市场信息员等相关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员的作用,利用广播、赶集日等宣传务工信息及致富典型,开设信息宣传栏,召开回乡过年务工人员座谈会,深入农户宣传动员等形式,鼓励农村青壮年大胆走出山门闯世界,到发达地区打工挣钱和学技术。
第二、是探索可行的扶贫劳务输出资金补贴方式,切实解决农民“出得去”的问题。一是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农村劳务输出专项资金的筹集办法和支出方式,用于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指导、市场开拓、跟踪服务等工作。二是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采用无偿或有偿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全县一定比例的特困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补贴,使之成为我县的一种扶贫新方式。三是尽快研究出台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风险金的筹集和管理办法,由政府出面担保,对外出务工,补贴贫困农民解决没有出门的路费和伙食等问题。
第三、建立完善的县乡(镇)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让务工农民“能出去”。尽快研究出台砚山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办法,确保外出务工农民具有一技之长,一方面,充分发挥劳动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合作,根据掌握的劳动力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批分期地进行各种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民在短时间内了解外出求援方式、前往地区的风土人情、工厂的大致情况及简单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扎实抓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
第四、统筹安排,坚持对外输出与就地吸纳相结合。一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户籍管理制度,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农民变为“市民”。砚山县实施“小城镇建设”战略以来,县城由1995年的2000m2到现在的5600m2,县城人口由23090人增至35000人,县城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二是坚持“工业强县”和“绿色经济强县”战略,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进一步增强我县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以稼依辣椒城为例,每年在稼依辣椒城内从事辣椒分级、拆把、包装的人员年均保持在6000余人左右。三是坚持“项目立县”、“项目兴县”,做好项目工作。我县一批新项目的实施、大型工程的相继开工为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建议我县在引进项目、吸引投资时,充分展示我县的劳动力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用工协议,做到项目建设和劳务输出两不误。实践证明,当地农民进入本地厂矿企业,不仅收入相对稳定,而且由于家庭经营农业的收入可以养家糊口,其工资收入基本属于纯收入,大大加快了我县农民追赶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