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9:3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园区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镇发展新区。近年来,园区经济成为XX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一、园区经济效果明显

2000年以来,XX围绕“融城强县”发展战略,狠抓工业兴县、园区兴工,园区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八大趋势:

1、全面开发,经济拉动作用凸显。园区经济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XX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28亿元,比2001年净增6800万元,工业为财政收入增长26.1%贡献了18个百分点。其中,全县工业总产值59.6亿元,比2000年净增9.6亿元,增量中的90%来自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园区工业增加值的发展速度也比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发展速度快10个百分点;园区企业生产税净额1.2亿元,占到了全县财政收入的37%。园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2000年的24.2:43.4:32.4调整为2002年的21.4:43.8:34.8。

2、因地制宜,园区建设各具特色。按照依托中心城市,开发五大轴线,都市圈层展开,网状推进布局,形成以园区为增长点,沿交通干线布局,走廊带两厢的经济区空间体系的要求,重点考虑规模性、集群性、增长性等三个方面的因素,XX具体规划了三大工业经济区:以雷锋大道、高乔大道、319国道为轴线,县城高塘岭镇及沿线乡镇为重点,涵盖大众垸湖区的高塘岭工业经济区,其区域发展走向对接融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长沙市三环线为轴线,含浦镇、坪塘镇为重点的含浦坪塘经济区,其区域发展走向对接融入长沙岳麓山大学城;以长湘公路为轴线,丁字镇及沿线乡镇为重点的河东经济区,其区域发展走向对接融入长沙经济开发区。合理布局、成功创建了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湖南省台商投资区、湖南省新闻出版科技园、中联重科工业园、国家级华星宇传感科技园、含浦科教产业园、托普信息产业园、河东工业园、雷锋·白箬工贸小区、长沙印刷科技工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骨干园区,这些专业特色园区成为XX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3、吸纳人员,拓宽城乡就业渠道。据统计,近三年来,以园区为平台,我县引进外资项目达210个,协议资金近200亿元,到位资金近50亿元,其中外资近1亿美元。引进了新疆伊力特、光明乳业等15家上市公司,入园企业达126家。快速发展的园区,已成为全县劳动力就业的基地。据有关部门统计,至今年5月止,全县园区城镇从业人员累计逾8000人,人数占全县城镇待业、失业人员的六成多。与此同时,园区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无数个就业机会,三年来全县35.36万农村劳动力中,累计转移到二、三产业的达到18万人。从业人员的增加,扩大了社保参保面。县劳动社会保障局积极向园区内私营、民营股份制、外资企业进行参保扩面,2002年净增参保人数4115人。

4、产业建镇,完善城镇网络格局。XX坚持“以工拓城、产业建镇、项目带动”的方针,将园区与城镇化建设、新城区建设相结合,近三年完成投资达4亿元,县城“十路一园”建设全面铺开,新修、改造道路47.8公里,旺旺西路、车站大道、迎宾大道全线拉通,城区面积拓展2平方公里,“一环三纵七横”的城区骨架已经形成。随着园区建设的推进,XX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县城镇化率已达31%,县城及各重点镇规模成倍扩张,初步形成了环绕省会、多点对接、众星拱月的小城镇格局。

5、以工带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随着园区经济的迅速崛起,XX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形成,规模化经营步伐加快。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的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以食品工业为主的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引进较大规模的食品加工和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40个,新增工业产值100亿元,利税20亿元以上,成为八大系列(粮食、肉食、保健、生物工程、果蔬深加工、乳制品、水产品、食品添加剂)食品专业型生产基地,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大基地、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一个区域形成一种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6、优势互补,有效聚集经济要素。不同行业的产业集中在一个园区区内布局,由于存在信息、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各开发园区间往往存在一定的产业关联度,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条,有利于促进不同行业间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从而降低市场开发成本,获取最大效益。比如共享基础设施,有资料表明,工业成组布局减少了对基础设施要求的复杂性,从而节约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一般可以节约城市工业用地10—20%,工业管网减少10—20%,交通运输线缩短20—40%。近年来,我们针对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弊端,积极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引导鼓励企业向园区集群,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据统计,近3年来,以园区为平台,我县引进县外投资项目达210个,协议资金近200亿元,到位资金近50亿元,其中外资近1亿美元,引进资金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

引进了中联重科、湖南亚华、海利化工、湖南投资、九芝堂、新疆伊力特、北京双鹤、托普、三九医药、旺旺集团、台湾大洋、益鑫泰、台湾金汉扬、台湾普罗集团、安塑股份、光明乳业等16家上市公司。园区聚集效应非常明显。

7、科技为先,推动人才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城市工业外拓基地和以引进港澳台资为主的湖南省台商投资区,着力孵化壮大县域经济五大新兴产业,即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海天电子、远景数码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海利化工、晶天科技为主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以湖南电力学院、南方大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托普信息学院、湘南医专五所高校为龙头的科教产业,以新闻出版基地为龙头的印刷出版产业,推动了县域工业的优化升级。各园区制订了符合产业导向要求的高科技人才倾斜政策,不断营造宽松环境,吸引科研人员到XX兴业创业。全县现已引进各类科研和技术人员500多人,其中高、中级职称310人,专兼职士19人,两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2名,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8、健全机制,管理方式不断更新。从园区的现实来看,都有全新高效的运行体制。园区管委会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设立办事机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机构组织,基本上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作。近年来,XX园区经济的发展中,对建立新型政企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个园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一开始就把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摆在了一个合理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当位置上。园区管理机构的公务员实现了“四个转”:第一是围着纳税人转,第二是围着投资商转,第三是围着企业家转,最后实现围着发展转,这既是整个园区开发、开放最成功的一条经验,也是园区管理方式创新的具体体现。如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的运行机制,就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值得注意的现象

园区经济成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景观,它的发展,在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隐忧,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急于求成,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有的园区刚刚起步,只做了一些“三个一”的事情,即:划了一片土地,搭了一个班子,拨了一笔开办资金,基础设施的配套条件尚不具备,就忙于张罗招商会、洽谈会。还有的园区由于在招商中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便以超低的土地价格作为砝码来吸引投资者。造成园区开发成本提高,园区根本无法完善基础设施。以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为例,据测算,开发一亩园区,征拆费需4-5万元,省市土地报批税费需2—3万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需6—7万元,开发成本达13万元/亩,而由于无序竞争,园区某些项目价格只有5万元/亩,导致建设资金不足,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是好大喜功,园区建设开而不发。有的园区在起步时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也没有下功夫去抓好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总体规划,圈地过大,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建设脱节,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导致劳而无功,“开”而不“发”。三是随意性大,项目规划相互掣肘。开发形势较快的园区,因先期规划滞后,不能满足开发需要,规划停留在引进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项目的低水平状态。如含浦科教产业园,先期规划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远远不能满足现已引进项目的需要,造成有些项目用地无法及时报批,影响施工进度;有些规划不得不随项目的需要而调整,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四是审批滞后,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受国家对园区建设用地从紧政策制约,项目土地报批在省市手续繁杂,严重影响了项目开工建设速度。五是体制不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过多社会义务、过重的社会责任使园区管理委员会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园区的开发,提供相关的专业化服务。

三、发展园区经济的有关思考

要在强手如林的园区经济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合理定位,把准发展方向。县域园区的定位应该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营造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如XX县,紧邻湖南省会长沙,而长沙不仅自身有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而且还是形成中的东南沿海经济带、长江沿岸产业带和大西南出海通道沿线产业带等三个经济产业带的结合部,这就反映出XX经济地理区位是富有创新价值的。为此,XX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创造性地组织实施融城强县战略,利用长沙及周边城市圈的市场优势,发展适合城市人口消费的产品。借助长沙的人才、交通、信息、物流和资金等优势,通过引进人才、企业和资金,依托长沙来发展园区经济。同时,在发展规模上,既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又不能盲目贪大求全。而应致力于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的集聚效应,形成工业园区的产业规模。XX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己拿不出很多的钱来投资,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一开始就兴办一批很大的项目和企业。这些都决定了规模只能是集聚型、整合型的,即通过众多有特色、有市场、有效应的中小项目、中小企业、开发大户乃至千家万户的集聚和整合,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规模经营。

2、因势利导,创新开发模式。XX园区开发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政府专门设立管委会。如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长沙含浦科教产业园等园区的管理委员会,参与从规划、征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等过程,直到获得一定的税收收入、保持当地经济增长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另一种是公司制开发模式,企业自主运作。如省新闻出版科技园、长沙印刷科技工业园。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政府

要承担过多投资风险。针对这一隐患,可考虑逐步全面转向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都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将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

3、优化环境,形成“洼地”效应。首先,园区及其周围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其次,园区发展要有良好的软环境。经过几年的实践,XX硬环境已基本具备:从98年公路建设年至今,县本级公路建设投入4亿多元,新修改造公路31条390多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突破了困扰XX多年的交通瓶颈。南接岳麓山大学城,经市委、市政府办公新址,北连长沙火车西站的金星大道,及其配套工程站前大道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了XX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软环境方面,XX精心编织了三张“网”。一是“服务网”。目前,覆盖全县的政府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立,成立了政务公开、投资服务中心,开通了经济110投诉专线,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站式审批,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公效率。二是“安全网”。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使XX园区发展在改革中逐渐抛弃“后顾之忧”,实现了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同步协调。园区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管理运行机制,对入园企业实行低费或无费政策,在立项、用地、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提供全程服务。三是“诚信网”。强化政府信用,健全社会信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讲究信誉,不仅要说到做到,兑现承诺,而且要做的比说的好,结果比承诺好。不仅要用情感打动人,更要用政策吸引人,用回报留住人,营造一种吸引外来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良好信用环境,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聚集园区。

4、理顺体制,完善园区职能。随着不同类型和专业特色园区的出现,园区内的园区数量和种类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相应地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今后,园区管委会应对各类开发园区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整合现有的职能和人员,采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营造“小机构、大服务、大网络"的管理格局,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5、合理规划,培植产业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定位准确,适当划分功能,培植产业特色,是园区的生存之道。要整合资源,从长远的角度规划控制好土地,预留足够的空间,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切不可“全面开花”。避免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和规划跟着项目走等问题的出现。每个园区都应有自己的规模、功能定位,避免与周边园区的雷同,实施差别战略,形成区域特色。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XX县的三大经济区和产业特色园区,基本上体现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和特色,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拉动和辐射作用,今后一段时期更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下功夫,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和创造更多税源的“聚宝盆”。

6、逐步开发、分批分期建设。一般来讲,就是要一边融资,一边搞基础设施建设。既要防止在基础设施上一下子投得太多,将来难以收回,又要防止圈定地皮后,什么都不投入、坐等投资商的现象,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所以从园区的启动开始,就要把握好投入的程度与建设的速度之间一个合适的度,使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7、争取政策,获取各方支持。要对园区实行有利于发展的更开明的政策,让园区有自我滚动、自我发展的空间。一是对入园工业项目,省、市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税费标准上借鉴外地做法,实行税费全免,降低土地开发成本,为园区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二是争取银行参与园区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发展都需要信贷支持,而银行作为企业也要生财有道。因此,要选资质优良、前景看好的园区试点,请金融机构参与开发建设或专门组建融资公司解决企业信贷问题,对若干金融信誉度优良的中小企业在信贷上予以支持,既有利于这些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有利于园区做出品牌。三是加大入园项目的协调和扶持,对所有具备入园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把所有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取消;简化程序,快速处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第二篇:关于农机展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机展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局长办公会的安排,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先后赴武汉和南京两市对农机展会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通过考察,笔者收集了许多材料,对展会经济进行了多角度思考,外地展会经济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一)武汉市展会经济的基本情况

1999年,武汉市政府动议举办首届中国(武汉)农机展览会,当时的办会宗旨就是要让农民从展会经济上直接受惠,这一宗旨一直延续到现在正在筹备的第八届展览会。得益于这一办会宗旨,首届展览会旗开得胜,全国许多知名企业慕名而来,武汉市,湖北省及其周边的农民纷纷赶来参观选购,众多企业的老总第一次亲临参加华中重镇武汉的展览会,他们被渴望购买新型农机具而又热情好客的武汉及湖北农民所感动,同时许多企业为开拓华中市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现场让利销售,许多农民是第一次参加大型展览会,被林林总总的农机新产品所吸引,在价廉物美的机械面前而动心,展会期间现场成交额达1200多万元。由于种种原因,第二届展览会间隔了四年,于2003年秋姗姗来迟,等待已久的农民再一次爆发出对农机的热情,面对四年来我国农机企业的新成果和爱不释手的农机新产品、新机具,他们又一次动心了,加上省农机集团公司一年一度农机产品订货会的加盟,使这一届展览会锦上添花。据统计展览会共接待全国各地及省内农机系统和农机手约1.05万人次,展会交易额约2亿元。其中省农垦局、省监狱局、省农机总公司、武汉及鄂州、襄樊、孝感等市农机推广系统与参展企业(公司)签订农机产品订货合同达26份,协议成交金额1.6亿元;现场销售农机产品约4000万元。由于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参观农民的增加,2004年,第三届展览会不得不移师到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武汉市首开先河,作出了凡是武汉市的农民现场购机给予现场直补的决定,50万元的购机补贴资金很快补贴完成,让众多农民再一次得到了实惠。这届展会参展人员1.8万人次,其中上海、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农机部门负责人和经销商也闻讯赶来洽谈订货;展会订货及现场成交农机产品再创新高突破2.7亿元,其中现场成交近4000万元,参展农机具1.1万余台套。第五届展览会,市政府决定继续实施对武汉市的农民给予现场购机直补的规定,决定每年投入100万元的惠农资金,这一政策一直实施至今。

(二)南京市农机博览会的基本情况

由农业部特别支持,江苏省政府主办的“2009第五届中国(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于2009年4月9日至4月11日在中国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南京市江东中路300号)。本届展览会由江苏省农机管理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南京市政府承办,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江苏省农机系统有关单位及德国农业协会(DLG)和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本届展览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权威性最高的国际农机展之一,是推广新型农机具、新技术、新成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开展新型农机选型、试验、鉴定,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重要途径。

中国(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自200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农机展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家著名农机生产、销售、科研等单位参展,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国际参展知名企业有:洋马、久保田、井关、东洋、大同、纽荷兰、约翰.迪尔、德国克拉斯、法国库恩、奥地利保尔、荷兰欧姆特、以色列耐特菲姆等等。国内参展知名企业有:中国农机院、洛阳一拖、清拖、常州东风、常发、常柴、沃得、英田、福田、徐工凯尔、时风等悉数登场。展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积累了四届成功办会经验,会聚十年社会影响力,全力打造农机领域技术交流、成果交流、招商引资的平台。二是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参展,展示近2000种农机产品,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中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国的企业参展,外展比例达30%以上。三是德国农业协会(DLG)加盟。DLG全力协助展会海外宣传,扩大世界影响;组织会员、企业参展,展示世界农机最新成果;策划高端农业论坛,奉献最新资讯盛宴。四是农垦集团助力,会聚全省专业买家,激发购买潜能,营造无限商机。

二、两地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两地均着力打造农机展会品牌。武汉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投入120万元用于农民购机补贴,2003年,2004年分别增加到150万元和190万元,到2005年增加到400万元,是全国对农民实施购机补贴政策较早的地方,尤其是从第三届展览会开始市政府实施现场对农民购机直补,开创全国农机展会现场直补之先河。在农机展览会上,武汉市农机推广总站对本市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直接进行“现场购机现场补贴” 成为展会一大亮点,极大激发了农户购机热情。两地由专业展览公司全方位、全过程办展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是两地着力打造农机信息平台。多次举办全市农机信息网络技术培训班,建立起以市级农机信息网站为龙头,带动全市区乡镇农机信息网站,形成了市、区、乡镇及协会组成的四级农机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互动。武汉农机信息网站是全国农机行业中建站最早的网站之一,每年发布各类农机化信息达20000多条,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地影响和知名度,打造了信息农机和数字农机的品牌,被评为全国农机信息先进单位。

三、收获及启示

一是两地农机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不畏困难,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中敢想敢为,卓有建树,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是武汉的展会运作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即依托专业农机展览公司,做到职能分工清晰,运作卓有成效,农机部门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参与到展会经济之中,一年全力打造一次农机展览会,让各种政策、资源、人气、信息等发挥了很好的舆论作用、政策作用和效率作用。

三是农机化网络平台的构建,对于农机化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必将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又一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我市展会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是运用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与展会经济进一步有机结合,是一定时期内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关乎农机展会经济工作的成败。

四、我市展会经济应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我市展会经济目前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我市也同全国一样,展会经济过小过弱,没有形成品牌。为此,必须做到:一是做好做大展会经济品牌,通过品牌汇聚全国各地的名优农机产品,为潍坊农机企业、经销商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户以及畜牧大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二是学习外地展会经济丰富的办会经验。通过外地的先进经验全方位的学习和借鉴,找到我们办展会经验之不足,锻炼人才和队伍,为展会经济打造品牌,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加大招展招商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农机企业、农机流通组织、全国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农机经销商的交流与合作,为发展潍坊农机化事业开拓广阔而又美好的前景。四学习武汉、南京农机展会运作模式和运作方法,从购机补贴资金中拿出专用资金,对潍坊辖区内的农民在展会上购置目录内的农业机械进行现场直补,以此来吸引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民的参展和参观积极性。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潍坊、展示潍坊,维护潍坊的良好形象,来增加人气、提高品位,创新品牌,以促进农机展会办的更好。

第三篇:xx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鄂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现代农业园区是xx市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形象标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强化园区规划、机制创新、项目组装配套和完善服务体系,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农业增收和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全市16个园区,共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92项,培训农民10.5万人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8个,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成果12项,园区内总产值达2.3亿元,园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100元,并带动了70%的农民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

一、园区建设的现状(一)思路明晰

1.用高标准规划园区。

园区建设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高起点超前规划。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全市范围内已建市级园区1个,县级及以下园区15个,其中,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9个,500——1000亩的3个,100——500亩的4个。园区内重点规划了四通一平:即路通、水通(排灌畅通)、电通、通讯通和土地平整。园区内实行沟、渠、林、田、路同步建设,一次到位,确保配套完善。特别是园区中的核心区,体现了现代农业理念,按照工厂化养殖、设施化栽培、智能化管理、园林化景观设计建设。

2.用科学方法建设园区。

园区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充分显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全面综合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同时,坚持用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加强与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率先转化科研成果,率先形成经济效益。

3.用先进理念经营园区。

园区管理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现代化生产,从机制上增强园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园区建设坚持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园区生产以企业和市场为龙头,带领周边52.5万农民走向市场,5个专业合作组织、10个入园企业在企业 + 基地 +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中担当主角,联合千家万户科学应对和驾驭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大市场。园区建设坚持质量优先和效益优先原则,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园区农产品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以上的认证,按照市场需求和技术标准组织园区生产、加工、销售。在高品质、高安全性、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契合度的前提下争取高产量,保证高效益,并以此拉动周边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共同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00元。

4.用合理机制发展园区。

园区建设的投入实行“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使园区成为吸引“三资”和项目资金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政府安排了8000万元的财政资金和项目投入,解决园区的基础 设施建设,企业筹集资金7400万元解决场、厂、园、基地的发展,园区内农户按照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自筹3000万元资金参与园区建设。

5.以重点项目带动园区。

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建设面积5600亩,总投资2100万元,现已初具规模,并如百花丛中的一支独秀,引领全市区、乡镇级园区建设。该园区在农业推广示范上,重点抓了“五新”,即一是推广新品种。与省科技厅、科协联办蔬菜瓜果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了食叶辣椒、紫甘蓝、青花菜、日本甜瓜、超甜玉米、转基因蕃茄等30余个新品种;与省农业厅联办优质水稻示范片,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办“双低”油菜示范片等,共引进新品种150余种,显示出新品种良好的优质高产前景;二是推广新技术。引种、试验马铃薯组培苗生产微型薯,年可生产微型薯2000万粒,成为全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组培草莓、用棉杆生产香菇、水培花卉(专利技术),积极开展全雄性三倍体鱼、抗病毒草鱼、稻田养蟹等100余个项目的研究试验工作;三是推广新模式。重点推广了立体栽培、反季节栽培、避灾模式等高效模式40余种,使全园耕地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四是推广新生产资料。园区应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少污染,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五是推广新设施。在全省首次使用了多功能转光膜,大面积推广了长寿高保温无滴膜、黑地膜,应用了高压微灌设施。通过推广“五新”,园区农业收入较周边地区高出3—5倍。

由于该园区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已确定为如下基地——xx市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xx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xx市党员“双带”基地、xx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园区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二)成效显著

1.突出特色,科学规划。

根据xx地域、气候、资源的多样性,确定了种植业、畜牧业、果特业、旅游休闲四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布局,规划了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蒲团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胡林龙潭山庄休闲农业基地、昌伟生态农业基地、xx关山科技园区、杨叶陈塘湖立体养殖基地、杜山凡湖公社休闲农业基地综合型园区7个,杜山节水灌溉农业基地、杜山黄金梨种植基地、燕矶葡萄采摘观光农业基地、杨叶溪流港设施农业基地、浙湖互爱彩叶园艺基地、柯军园艺基地、梁子湖绿色食品示范园区、段店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华容葡萄种植观光基地专业型园区9个;针对每个园区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制定了相应的具体的发展规划。

2.健全机制,有序推进。

园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新任务、新课题,与传统农业相比,它的投入更大、机制更新、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目标纳入工作考核体系,确定每一个园区的联系领导、协建部门、主抓乡镇,4 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机制运行,建立了园区建设企业参与机制。

3.整合资金,保障投入。

重点采取项目整合、资金打捆、预先安排项目等办法,为每一个重点园区提供启动建设条件。如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蒲团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以国家项目投资为主体,配套了农村沼气等项目启动园区建设,浙湖互爱彩叶园艺基地、柯军园艺基地、梁子湖绿色食品示范园区配套了畜牧小区、以工代赈、通村公路、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杜山节水灌溉农业基地、杜山黄金梨种植基地、燕矶葡萄采摘观光农业基地、杨叶溪流港设施农业基地配套了农村沼气、以工代赈、新村建设、对口帮扶项目等等。

4.初具雏形,成效彰显。

目前园区建设呈现不同进度,如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园区建设面积5600亩,分五大园,其中种子工程园2400亩、科研工程园200亩,保温水生园1450亩,设施栽培园1500亩,花卉盆景园50亩。科研工程园与xx大学、华中农业大学、xx省农业厅、xx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合作开发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共同将园区建成新成果中试基地、新技术示范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有一幢1150平方米的科研培训大楼,配有电化教学设备,形成农业教育、科技宣传、农业信息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枢纽。保温水生园充分利用“xx百湖之市”的水域资源,积极发展水生菜,推广立体养殖技术,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建园以来,养殖名、特、优品种占 72%。设施栽培园,建标准大棚1418个,引进华中农业大学、xx省蔬菜办专家教授的先进成果,应用蔬菜综合配套技术,为全省蔬菜生产提供示范。花卉盆景园通过扦插、嫁接、水培、组培等方式繁殖郁金香、大丽菊、水仙等名贵花卉,辅之以微型盆景,生产花色有盆花、鲜切花、微型盆景,直销xx、黄石、南京、上海等花卉市场。

(三)主要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园区建设的任务重,资金投入大,融资困难,引进的企业、业主资金异常紧张,而项目资金到位较慢,制约了发展。

2.受掣于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如去年的雪灾,灾后重建资金短缺,投入大,种子种苗供应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进速度。

3.少数园区机制不顺。

少数农业园区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即使成立了机构,但机构体制不顺、运作不到位、责权利不明确,没有发挥相应的职责。使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处在放任自流的“游离”状态。

4.少数园区重建轻管。

少数农业园区是虎头蛇尾,形成了轰轰烈烈搞发展,发展过后无人管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效益的发挥。

5.机制创新不够。

部分农业园区发展主体不明确,没有引进企业、业主带动和支撑,“死”在机制不活,管理缺乏创新,加之市场信息滞后,产品销售不畅,园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对策与建议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实行“一园一套班子”,使农业园区的管理机构和职能职责制度化,实行园区效益与报酬挂钩,按企业化运作方式使园区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实现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园区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各相关部门都应把园区建设作为提升传统农业的载体,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源动力,对园区的谋划、建设和发展等环节予以关注,投注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打造具有xx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创造一个宽松环境。

2.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

农业园区的投入,关键取决于投资的比较效益和政府的政策引导,要建立多元主体投入、各种资金互补、投入方式多样、资金高效运行的农业园区投入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稳固的政府投资农业园区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政府投资农业园区稳定的资金渠道是农业园区建设的根本出路。政府应增加预算内农业投资,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从中明确投资农业园区的资金比重。

二是多渠道、多元化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省市的项目资金和扶持政策。如农业综合开发、各种试验示范等项目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开发建设。建立政府投资农业园区领导小组会商决策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将分散于各部门的农业投资统筹安排,重点投资在农业园区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安排上。

三是激活农民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的机制。采取土地折价、林权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激发农民建设园区的热情。或者采取保证一定租金,部分参与分红,使园区成为农民的利益共同体。

3.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原则,明确园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创新园区建设的运作机制,打破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格局,形成政府推动为主、部门配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园区建设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可靠的技术依托机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团体的紧密合作,通过农业技术、科技成果参资入股等方式,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直接到园区创办领办科技型龙头企业、试验基地。充分利用示范园区高科技的产业特色、高质量的创业环境,吸引农业高技术人才向示范区聚集。

二是从xx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找准自己的特色优势,进行集中开发生产,创建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品牌,并采取“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式,把周边农民组织带动起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优势拳头产品产业化程度。

三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园区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将具有特色的种子种苗推广出去,带动周边的基地发展;另一方面要开辟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加工、包装、贮运,延长产业链条,实行良性增值循环运行,逐步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能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

4.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

要在资金扶持上下功夫,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扶持、信贷扶持、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逐步形成多条腿走路、多方筹资、多轮驱动的新格局。要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上下功夫,根据园区的产业示范定位,引进“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在产品终端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精包装、耐贮快运等领域的问题,增加产品附加值。

5.培养园区的建设人才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畅通“管道”,引进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园区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农业科技入户、农村 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下乡等时机,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引进一批、培训一批、带动一批、影响一批,培养园区多样化的会种养业、会加工销售,懂经营管理的人才。

6.强化园区的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现代农业园区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各区、乡镇和有关部门务必须齐抓共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部门职责,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积极申报和争取国家农业项目的支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园区上档次、升水平。确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整体推进。

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督查,跟踪考评,对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实任务不好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0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第四篇:××园区经济调查报告

洋生物科技园也正在紧张筹建之中。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吸引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园区创业,对孵化新的高新企业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㈢有利于改善投资软环境。××在整治和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令投资者缺乏信心。园区建设千方百计地为投资者提供最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务,如××工业园在实际工作中,对入园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免费代办项目所需全部手续,这一点颇受投资者的好评。××要“树立新形象”,消除原有的负面影响,要以园区为样板,将有利于促进投资软环境的整治和改善,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条件。㈣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有意让地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布在××大道沿线;各园区既是一个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产业群,又是整个城市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园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有①管理体制仍未规范、理顺。目前××的园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企业行为,这些园区由企业自主经营管理,只需政府在政策上,以及招商宣传上给予支持便可,另一种是市工业园、华侨开发区等这些政府主导,以派出机构管理的园区往往给人政企不分,管理体制混乱的感觉。②投资软环境虽有改善,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自市委、市政府成立行政审批中心后,办事地点相对集中,效率提高,得到了投资者的称赞。但有的投资者反映办事程序链过长,在某一个环节卡壳导致贻误商机,有的部门履行行政职责时仍以罚款为目的。③园区相关优惠政策未能配套落实。有的部门出于私念往往在执行优惠政策上打折扣,如园区内建筑防治白蚁费用可减半这一政策未能认真执行。人才的相关政策如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导致企业所招聘的人才难以落户。④个别园区出于对扩大园区企业数量,壮大园区规模的考虑,对入园企业往往降低标准,如有的污染较大或手工作坊式的企业也接纳其中,这将影响整个园区的形象和格局、性质。⑤对“市辖”园区的投资以及园区的土地开发如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带来新的遗留问题。由于××目前财政仍比较困难,开发园区建设主要方式是采用土地滚动办法,而划分园区用地往往会带来搬迁纠纷,以及破坏城市规划。国债投入的可能给市政府背上新的经济包袱。园区经济已成为当代经济科技竞争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潮流,目前,全世界形成规模和特色的科技园已超过一千个,科技工业园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些发展良好的科技工业园对周边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作用范围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扩大,国内外众多城市的经验表明,建设科技园区,以新空间发展新产业,营造局部的小环境促进经济科技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发展园区经济的决策是正确的,如何解决和避免园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理顺管理体制。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是园区建设中的关键,如果关系理不顺,往往出现多头管理,影响园区有序、健康发展。要明确和履行好园区管委会的职责和权限,对入园企业由管委会实施“一站式”服务,避免投资者直接与各职能部门打交道,也避免各部门相互推诿、踢皮球。对企业园区同样建立顺应管理需要的政府决策机制、机构,统一负责解决、处理,具体负责园区发展建设有关事项的“调研、策划、协调、督办”,企业园区在园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多头干预。二是营造投资环境。在调研过程中,企业家和投资者反映说,目前××的投资软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办理各种手续过程中,市里的主要领导,局委办的一把手热情很高,处理各种事务非常配合和支持,但往往是到了具体办事的环节,一些工作人员办事效率较低因此,具体的办事人员素质偏低已经成为××整个投资环境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采取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公务员素质的举措之外,应该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对那些得到投资者认可的、办事效率高的工作人员应给予奖励,对“害群之马”应给予经济上以及其它处罚,对那些行为恶劣者可公开批评。三是完善优惠政策。发展园区经济,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相关的合理政策来吸引各方投资。参照、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继续完善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措施。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果对出台的政策都没有严格执行,让投资者觉得××是一个没有信用度的城市,××如何能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呢?四是建设特色园区。在园区建设的策略方面,应该意识到,目前全国各地区均掀起了园区建设热,而园区经济的主要要素资金、人才的流向不具有均等性,会相对集中到投入产出比大,回报率高的地方。在园区建设中,应该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路子。××要重点建设特色园区,在广西的软件园区相对空白的情况下,银河软件科技园正是体现了在区内的“特”,可以预计银河软件科技园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北生药业科技园、国发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园则依托北部湾丰富独特的海洋资源,以研究开发生物制品、海洋药品为重点,充分体现了××的特色,预计会成为××科技园区的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展园区经济是推进××工业化、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在宣传、广告、策划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外部要素流向××,再造××投资热并不是天方夜谭。市委、市政府应该在宣传××、介绍××下功夫,重点宣传××各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宣传入园企业在土地、税收、其它收费等方面优惠政策。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广告载体应以中央电视台及各大报刊为主,宣传重点面向国际 500 强企业以及国内的优秀企业,也可以通过向优秀企业发宣传资料的形式。

第五篇:关于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开封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一、引子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对开封市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二)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通许县畜牧业的发展比较快。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很快使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三、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而且还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现在,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

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四)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六)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开封市的劳务培训只能解决初级技能问题,不能解决高技能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基本的文化素质问题。所以不能脱离农村的基础教育来单独搞培训,要有长期规划,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进行改革,切实改变农村 “应试教育”体制,在初高中阶段就在学生课程中加入劳动技能选修课,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劳动技能班,培养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以适应各行业不断发展的用工需求。

作者简介:乔博,男(1966—),杞县人,开封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电话:0378—22587655,***

下载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县跻身全省经济强县的调查与思考

    县跻身全省经济强县的调查与思考一、全县经济发展现状。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gdp5......

    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做实务工经济文章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汉、壮、苗、彝、回等11种民族聚居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4......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模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增收难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岚皋是国家级贫困县,土地贫瘠,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途径十分有限。近年来,该县充分开发剩余......

    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市十一次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