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共5篇)

时间:2019-05-14 06:2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注重发展林下经济。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支持发展林药种植、林菌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五大产?I,推动全县林下经济有序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财政补助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注重发展林下经济。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主要用于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食用菌、林下花卉等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种苗、大棚建设项目等方面,通过财政补助,推动全县林下经济有序发展。

一、尤溪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尤溪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2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1%,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主要围绕林药种植、林菌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五个方面,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72.97万亩,实现产值13.76亿元,带动农户15.9页户o

(一)林药种植。依托八字桥林下中药材种植、山峰太子参、梅仙镇参源中药材、尤溪县甘霖藤茶、梅仙永胜林下中药材种植、尤溪县高春林下中药材、尤溪县康民林下中药材、尤溪县百竹、尤溪县民丰等9家专业合作社,选择太子参、元胡、薏米、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显齿蛇葡萄、三叶青、黄花远志、金线莲、铁皮石斛、银杏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用植物进行种植和推广,全县共建立药用植物栽培基地2.87万亩。

(二)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发展林禽、林畜、林蜂养殖1.37万亩,可提供林禽160万只、林畜1万头、蜂蜜200吨以上。

(三)林下种菌。通过人工增繁措施,发展红菇1.67万亩、中华鹅膏菌0.83万亩,推广羊肚菌、竹荪、灵芝、毛木耳、香菇等菌类品种3500亩,可提供各类林下食用菌80吨以上。

(四)林产品采集加工。在笋制品方面,形成以毛竹为主导、绿竹为优势、小径竹为特色的竹业发展格局。全县可产毛竹冬笋2.33万吨,春笋2.3万吨,笋干789吨;绿笋产量8123吨,绿笋干160吨;石竹笋500吨,笋干30吨;苦竹笋300吨;黄甜笋230吨;小笋干30吨。在油茶方面,现有油茶面积24.5万亩,年可生产茶油1800吨,并开发生产茶皂素、生物蛋白质、油茶日化等系列产品。在林产化工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杉木指接材为主的集成材产业集群,以竹地板为主的竹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松香、松油醇为主的林产化工产业集群,以笋制品为主的森林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油茶保健品、中药饮片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五)森林旅游。依托森林人家、森林公园、休闲山庄,在县城及九阜山、枕头山、汤川大峡谷周边,建设以周末度假、林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利用林地4.79万亩,发展森林旅游。

二、尤溪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发层次较低。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规模总量小、经营管理粗放、发展不平衡、科技力量薄弱、林下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总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大市场、小生产”的状态,资源利用率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二)品牌意识不强。全县现有诸多林下产品中,尚未有一个产品通过GAP认证,仅有少数几个产品通过有关农产品认证。生产全凭经验,销售全凭一张嘴,种养殖经营各自为战,产品销路各显神通,产品深加工不够。业主的品牌意识普遍不强,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基本停留在出卖原料和初级产品,林下经济存在“特而不优、优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三)扶持投入不足。尤溪县是财政转移支付县,资金扶持能力有限。目前,投入林下经济的扶持资金较少,加上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多,尽管林农、企业对林下经济有想法、有热情,但受自身实力、基础、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速度慢,“小、散、弱”现象突出。

三、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林地资源、自然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抓紧组织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要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便于推广、注重效益”原则,既要重视做好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还要注重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品种规划、区域规划,把林下经济发展的种类和规模确定好,把鼓励发展的56当代农村财经2016~第6期区域、限制发展的区域划定好,切实以规划引领林下经济科学发展。同时,要注意发展模式的多样化,防止搞“一刀切”,避免盲目跟进、一哄而上,确保林下产品既能增量又能增收。

(二)加强示范引导。要突出尤溪县发展特色,积极培育品牌,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好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林下经济朝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个区域一个特色的新格局发展。同时,加大林下经济产品的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加快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示范引导林下经济科学发展。

(三)加强技术储备。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人才技术储备库,尤其要加大中药材种植技术和深度加工方面的研发力度;要积极搭建企业、林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产研协作,形成产研一体化的林下产业发展机制;要加大林下经济品种的研发,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减少种植成本,确保种苗质量;要推广适宜尤溪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四)加强产业联动。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优势主导产品,培育林下产品专业市场,延伸产品加工产业链,提升林下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林下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尤其是与电子商务、旅游业的联动,推行现代营销方式,加快探索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现代交易方式,丰富市场交易模式。

(五)加强服务保障。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合力共为,推动林业加快发展。建议把林下经济作为最近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的重点产业之一,抓紧制定出台有关措施办法,推动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并将重点放在推动林药、林菌以及森林休闲旅游的发展上。各相关部门在技术服务、资金帮扶、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上,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通过政策“组合拳”,保障林下经济科学发展。

(六)加强管理到位。发展林下经济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绝不能只顾发展而牺牲生态。既要积极推动,又要严格监管,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要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滥伐、毁坏林木。要坚持适度、适量,避免因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禁止在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进行任何形式的林下经济开发,禁止在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要禁止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涵养林内养殖畜禽,限制影响水源水质的其他林下经济活动。同时,限制在生态公益林内养殖对植被破坏较大的畜禽。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第二篇:基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

基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展开了思考,对林下经济的模式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林下发展对策,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思考

随着如今我国提出了林、农、牧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地对策积极做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工作,以促进我国林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林下经济模式

1.林下种植。林下种植是广东地区最常见的林下经济模式,其林下种植的品种包括药材、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牧草以及食用菌等等。(1)药材种植。一般情况下,广东地区的林下药材种植多选择一些喜阴凉的药材种类,例如金银花、白芍、板蓝根等。这些药材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容易管理,同时价格也比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种植者的经济收入。(2)粮食种植。广东地区的林下粮食种植以绿豆、豌豆、花生等小杂粮为主,这些小杂粮的营养价值非常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这些小杂粮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另外,这些小杂粮的种植还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3)经济作物种植。广东地区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种类包括油菜、棉花等,这些经济作物的根系都非常浅,一般不会出现与林木争夺水肥的情况,从而不会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同时,它们还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4)蔬菜种植。林下蔬菜种植是一种经济效益非常高的种植模式,但是它需要根据林间光照的强弱来进行选种。一般情况下,广东地区林下蔬菜种植的种类包括大蒜、菠菜、辣椒以及花菜等。(5)牧草种植。牧草的种植一般可以选择那些郁闭度比较高的林地,因为林木的生长对于牧草的影响不是很大,这些牧草长大之后可以收割用来喂养牛羊等牲畜。而且,牧草在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管理,因此其经济效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6)食用菌种植。在林下进行食用菌种植是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最好的方法,且食用菌具有喜阴凉的特性。林地内比较凉爽,且空气的湿度比较大、氧气充足,因此非常适合于食用菌的生长。另外,食用菌在采摘结束之后,其废料还可以作为林木生长的肥料。

2.林下养殖。林下养殖模式是最典型的林下经济模式,其具有立体、生态等特点。目前,广东地区的林下养殖主要包括鸡、鸭、鹅等禽类以及牛、羊、兔等畜牧类。(1)禽类养殖。广东地区的林下禽类养殖一般以鸡、鸭、鹅等为主,这些家禽可以在林间进行活动并以林间的虫草为食,其粪便还可以作为林木生长的肥料;而林地的树荫起到了供氧、通风、降温的作用;同时,由于林地的空间宽广、环境卫生,因此十分有利于家禽疫病的防治。这样就使得林木与家禽之间形成了一个生物的循环,从而促进了林木与家禽的共同生长。(2)畜牧类养殖。广东地区的林下畜牧类养殖种类包括肉牛、肉羊、肉猪、肉兔等,林地由于受到树荫的遮挡,使得林地的温度非常适宜于家畜的生长;同时,林间的空地又为牛、羊等家畜提供了天然的运动场地;还有就是,林间的环境非常优越,适合于家畜的生长与繁育,并对于畜牧类疾病的防疫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这些家畜的粪便也给林木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养分。

3.林下产品加工。林下产品加工是广东地区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林下经济模式,其主要包括林下食品加工以及林下工艺品加工两种形式。(1)林下食品加工。广东地区的林下食品加工业,一般是将林下种植以及养殖蔬菜、食用菌以及禽蛋、肉类等加工成绿色食品,这些绿色食品的营养非常丰富,而且属于纯天然、无污染,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这种经济模式,一方面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它还使得我国的绿色食品比例逐渐增加。(2)工艺品加工。我国广东地区的桌椅等工艺品在国内外受到了非常大的欢迎,其中以广西最为著名。这些利用林木等加工而成的工艺品价值非常高,而且制作的工艺也是非常简单。这一方面促进了广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这些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4.森林旅游。近年来,我国的森林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已经建立了一大批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这种森林旅游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休养以及参与四个方面。另外,再加上现如今的农家乐,两者结合使得广东地区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样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二、林下产业发展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广东地区的很多林地都是建立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从而导致林区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因此,广东地区的林下经济产业想要获得发展,就需要加快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包括交通、通信、网络以及水电等。而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对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发动政府、种植户以及企业的共同出资、共同参与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2.建立示范基地。广东地区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在本地区选择一些基础设施完善、布局科学合理的林区建立示范基地,并且严格按照林下经济产业的标准来进行管理,从而起到引导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以及增强竞争力的作用。

3.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广东地区的林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基础是广大林木种植者,而地方龙头企业是林下经济产业的支柱,地方政府主要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因此,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扶持一些规模大、效益好以及诚信度高的地方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这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地方林业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林业种植者收入的增加。

4.加大宣传力度。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林木种植户发放林下经济技术资料等,从而提高本地区林业种植户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5.树立品牌意识和形象。广东地区的林下经济想要获得长期的发展以及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树立起其品牌意识和形象。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和形象需要地方政府、龙头企业以及林业种植户共同联合起来才可以成功。其主要是通过地方林业龙头企业将林下种植和养殖的蔬菜、食用菌、肉类、林木等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艺品等,并将其销往国内外,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

6.保持林下产品的生态特色。广东地区林下经济的最大特色就是其产品的有机、生态与绿色,这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健康食品。广东地区林下产品的生产,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来实行,并加强产品的质量监督,从而做到林下产品的“零”安全隐患。

7.拓展新型营销渠道。广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因此需要不断开拓新型的营销渠道。目前,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其具有成本低、交易便捷等优势,从而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以及产品的销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提高一些贫穷农村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林下经济的产业形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林下经济的市场化以及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刘丽萍.神农架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11(04).[2]杨定有.浅析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森林防火关系[J].农业与技术.2015(35).

第三篇:多举措发展林下经济

多举措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业与农业经营方式,是采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协调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非常有效的模式。

一、林下经济的兴起

21世纪以来,我国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在国家的政策引领,财政扶持和技术支撑下,近年来全国各地林下经济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部分领导层和决策层对发展林下经济在农民增收和巩固退耕还林,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作用和潜力认识不足,主管部门和乡镇在改变农民传统种植养殖习惯的示范引导不够。

(二)林产品加工规模小或无加工企业,缺乏林产品收购的定价和竞争机制,导致林产品收购价格低,林业的综合效益差,影响了农民植树造林建设产业资源基地的积极性。

(三)政府对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大,没有专门的扶持资金。

(四)林地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既增加林产品运输管理成本,又只能是靠天吃饭,很难在肥水上确保林产品稳产高产。

(五)林业产业企业或业主在发展中不能及时兑现有关协议内容,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三、多种措施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

(一)明确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

充分利用林木,林草、林地、林萌等森林资源,改变人们纯林、纯田、纯土、纯圈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习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实现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地实施“科技兴林,产业强林”战略,推进从重生态向生态产业一体化转变,从林业小县向产业强县转变,提供为生态安全提供森林支撑,为农民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二)明确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目标。

着力发展“两大产业”地参、雪莲果,大力推广林下种植、养殖模式两大模式,到2017年打造十亿产业,助推亿元模式,地参产业高产基地和雪莲果高产基地转换面积达10万亩,林地资源利用达到40%以上,产业资源培育,产品加工一体化上规模上档次,达到森林资源少剩余甚至无剩余的要求,实现兴林富民目标。

(三)突出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重点

地参,雪莲果在广安、前锋、南江等地已多年试种成功,能食药两用,具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很具有开发价值,将其打造成现代林业循环经济的示范产业,对 其他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巨大。

1、坚持四项制度,促进地参、雪莲果高产高效。一是先进科技应用推广制度;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三是政策激励制度;四是建立参、果产品收购定价听证制度。

2、抓住四个节点,提升产业素质。

一是抓住培育和引进不同经济成份和不同产业环节的地参、雪莲果加工企业发展的节点;二是抓住差别扶持的节点,重点以地参、雪莲果加工能力超千吨、超万吨加工企业发展;三是抓住培育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品牌节点,增强社会知名度和认知度;四是抓住扶持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和农产品产地认证节点,提高产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3、破解两大难题。

一是破解地参地上部分茎叶销售难问题;二是破解雪莲果地上茎叶未能利用难题,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和发展林下养殖,将地参、雪莲果茎叶物转化成猪、羊、牛、鸡、鸭、鹅、兔等饲料,可循环利用的现代林业循环经济示范产业。

四、强化组织领导,各方协调配合。

(一)科学规划,引导合作。

科学确定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重点,规模布局,处理好家庭承包与规模经营的关系,林业与农业,林业与畜牧业的关系,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转变森林经营理念,推动部门合作,促进林农林畜互动,提 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增强林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强化服务,示范推动。

切实加强对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的指导服务水平,坚持常态化先进科技推广应用制度和重点林产品定价听证制度,聘请专家建立不同类型科研平台,帮助农民、林业专业合作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抓好不同发展模式的试验示范,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做法,表彰典型,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向纵深发展。

(三)完善政策,扶持发展。

要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将扶持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反馈到领导决策层,争取各级政府的税收、信贷贴息政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对符合政策的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县级林业循环经济或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基金。出台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专项扶持政策,促进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较大贡献。

第四篇: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 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以权谋私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

第五篇: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建议

李培育

镇域经济,是最基层的综合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为进一步研究镇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对前甸镇域经济进行调查后,总结了前甸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经验,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前甸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前甸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

要务,通过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经济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以2009年为例,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800万元,招商引资66,05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30万美元,出口创汇2210万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实现14,171万元,镇财政收入实现34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58元。在全市47个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位。

1、经济结构趋向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加快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发展三产业,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镇域经济结构不断趋向优化。目前,一产、二产、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7:2。

2、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化发展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了台山村无害化种植生态旅游村,大道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前甸村经济苗木及大米生产基地。另外,狐、貉等特种养殖,山野菜、食用菌深加工也初具规模。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聚集效应凸显。通过培植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确定了以铁林集团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加工,以

永茂建机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以顺前造漆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东进实业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28家、私营企业150家。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把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近几年来,詹家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了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供水、供热;在202线前甸段安装路灯2300米,修建村路长25公里,新建桥梁2座等等。

5、区划调整后,为前甸镇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区划调整后,前甸镇土地面积增加到150平方里,是原来的近4倍,人口增加近1万人,这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甸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大中型工业企业少、科学化程度不高,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国有土地储备少等等。

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乡镇,潜力在乡镇,后劲也在乡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整篇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做好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规划去安排前甸经济发展布局。一是把前甸镇西部作为商住区,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三产业。二是以前岭工业团地和大柳工业团地为中心,做大做强二产业。三是把前甸东部地区作一产业发展区,发展特色农业。

2、增加国有土地储备,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将木材市场和大东沟作为发展房地产业的土地储备;二是扩大前岭工业团地土地500亩,达到1137亩、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土地,扩大大柳工业团地

500亩,达到910亩,作为发展机械加工业土地;三是完成前甸村土地征用,作为以市中心粮库为中心的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土地。

3、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联系、协调金融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4、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水稻、玉米和果蔬产业,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实现增收。二是利用台山、大道等村的城郊优势,整合耕地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致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观光农业、水稻养鸭等产业。三是继续采取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抚顺金泰粮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抚顺金宇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和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5、以产业化为核心、迅速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一是全力壮大以前岭工业团地为中心的、以永茂建机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使之成为全国基地;二是大力扶持以大柳工业团地为中心的机械加工业,使之成为全市基地。三是培育以市中心粮库为中心的农产品深加区和粮食物流业的发展。另外,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大、产业升级和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下载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苍溪县发展林下经济典型材料

    龙头舞起林产业林下独辟致富路——四川省苍溪县发展林下经济典型材料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78万人。现有林业用地......

    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 陈昌智在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上强调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2日 10 版) 本报南宁10月11日电 (记者庞革平、谢建伟)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10日在广西......

    关于发展林下经济的几个问题

    发挥林区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一、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资源,开展林下种植、养......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探讨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探讨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探讨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林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

    关于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开封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