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2

时间:2019-05-13 16:1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2》。

第一篇: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2

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

一、1、“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搭建一个“民管民”的服务管理枢纽平台,这样的社会组织被称为“枢纽型社会组织”。

2、我们作为枢纽型组织应该:

依靠群团力量破局“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最大限度地把各阶层、各领域的妇女群众凝聚起来;

二、今后在活动中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扎扎实实的把情况了解到,把妇女的需求理解好,把困难和问题找出来,把妇女群众的实事办好。以活动的有效开展推动妇女的服务工作。

三、学习贯切全国妇联枢纽型组织建设,系统开展学习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创先争优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展开一系列学习。

第二篇:2012-6把工会打造成枢纽型社会组织

把工会打造成枢纽型社会组织

在5月14日闭幕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强调:“要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创新人民团体的活动方式,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汪洋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3日至9日,省总工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高级研修班。同时,省总工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县级工会主席培训班。全省地级以上市和县级总工会主席共250多人分别参加了培训。

近日,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宗文接受南方日报采访,介绍了省总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情况。加强培训,明确新思路

采取“请上来、走出去、送下去”等形式大规模培训全省各级工会干部,明确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思路。

南方日报:能否介绍下省总工会加强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主题培训的情况?

陈宗文: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必须加强培训,统一全会干部的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这次北京大学培训班得到了省委和全总的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给予了大力支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提出了严格 1

要求。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全总书记处书记、研究室主任李滨生亲临授课。还邀请了北大、人大的专家学者授课,大家普遍反映获益良多。此次培训班的课程内容丰富,突出“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一主题,精心挑选如《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工会道路的几个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个问题》等培训课程,对创新工会工作思路有重要作用。

到北京大学举办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训班是省总工会采取“请上来、走出去、送下去”等形式,大规模培训全省各级工会干部的一种方式。“请上来”就是请基层工会干部到省、市集中培训;“走出去”就是到北京等地培训;“送下去”就是编写一批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具有广东工会工作特色的工会干部培训教材,遴选一批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和优秀工会干部组成讲师团,实施“送教上门”。自省委提出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新要求以来,今年上半年,省总工会举办培训班25期,培训3000多人,全省各级工会共培训工会干部11万多人次。我们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全省60万专兼职工会干部全部轮训一遍。

积极探索,找准新定位

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南方日报:省总工会对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有什么样的定位?陈宗文: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省总在4月28日专门召开了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研讨

会,邀请社会建设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切实履行好维护职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联系、吸引和团结更多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引导动员广大职工有序有效地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逐步实现职工群众在社会领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工会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要做到坚持“四个并重”,即在工作方式上,坚持凝聚职工群众与引导社会组织并重,在工作领域上,坚持生产企业与生活场所并重,在解决诉求上,坚持经济诉求与社会诉求并重,在服务对象上,坚持户籍职工与异地务工人员并重。充分发挥工会在联系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以各级地方工会为枢纽,以职工类维权服务组织为对象,以项目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枢纽型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建立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广东风貌的社会建设新局面。

设立机构,搭建新平台

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南方日报: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省总工会有什么工作新抓手?

陈宗文:汪洋书记多次强调,要重点探索社会组织枢纽型服务管理模式,把工会等群团组织打造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省总工会牵头于5月16日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下称“联合会”)。联合会可以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凝聚、吸纳更多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形成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对加快构建“小政府、强政府,大社会、好社会”的社会管理格局有重要意义。

目前,联合会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89名,团体会员包括职工类协会、公益服务组织、法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职工帮扶中心和服务中心;个人会员包括社会律师、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协会工作人员、工会干部。今后将重点在培育发展和规范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上下工夫,着力加强与社会服务类、工商经济类、文化培训类等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强化政治上的主导作用、业务上的龙头作用和管理上的服务作用。同时,将全省710个职工服务中心吸纳进联合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2亿元服务职工,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强化服务,落实新举措

强化服务职工的理念,认真总结推广理光公司工会工作经验,着力推进“心灵驿站”建设,积极拓展为职工服务新平台。

南方日报: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省总工会还有什么新举措?陈宗文:工会参与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是做好联系职工和服务职工工作。一是强化服务职工的理念,继续深入推进“四个一

万”工程。今年以来,省总工会在全省广泛开展推进“四个一万”工程、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到目前为止,已有1.2万多名工会干部深入到3万多户企业调研,投入资金1.23亿元为职工和企业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下一步,要进一步推进“四个一万”工程,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帮扶资金2亿多元,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二是认真总结推广理光公司工会工作经验,切实加强企业工会建设。5月24日至25日,按照汪洋书记的重要指示,省总工会在深圳召开了全省加强企业工会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理光公司工会经验。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企业工会组织,推进企业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工作,加强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把企业工会打造成职工信赖的群众组织。

三是着力推进“心灵驿站”建设。省总工会于5月24日在虎门镇举行了广东工会推进“心灵驿站”建设启动仪式,同时为全省首家“心灵驿站”建设示范点——东莞市虎门镇“幸福虎门·心灵驿站”职工活动中心落成进行挂牌。省总工会将大力推进“心灵驿站”建设,开展心理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援助活动,给广大职工提供温馨的心理服务,帮助减轻工作、生活压力,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四是积极拓展为职工服务新平台。省总工会积极鼓励创新,各级工会结合地方特点,突出特色服务,不断拓展工会服务新平台。比如广州市总工会设立社区工会工作站,委托专业社工机构进行日常服务和管理。中山市总工会成立义工总队,工会干部、工会义工与困难职

工开展“结对子”帮扶,为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佛山市总工会大力推进企业工会的民主化和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共有近200家企业工会实施了直选,有效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省总将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把服务职工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第三篇: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模版)

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

卢建,杨沛龙,马兴永

[摘要]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1+4”文件,明确提出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在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引领和聚合作用,团结带领本领域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承担有关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业务指导,进行日常联系、服务和管理。

[关键词]北京;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实践;策略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和谐运行的有效载体。2008年以来,北京市以人民团体为骨干积极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着力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构建 “枢纽型” 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背景及主要做法

(一)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7216家。其中,社团323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824家、基金会157家。此外,还以备案等形式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社区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社团组织等,总量近3万家。这些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分布在首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协调行业关系、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发扬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参与抗震救灾、应对金融危机、开展奥运服务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展示了良好素质,已经成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市社会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总体上进步明显、成效突出,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质量不高、能力不强、管理分散、发展无序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总量相对较小,按照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1970万计算,我市每万人拥有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约为3.7家,以户籍人口1257万计算,为5.6 家。二是政社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许多社会组织由政府部门创立,在人、财、物上严重依赖行政部门,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三是管理分散、疏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仅市级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就多达130多个,绝大多数是各行政委、办、局,这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难投入精力来提供专门的服务和管理。四是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的问题时有发生,很多社会组织只能以其他形式存在,产生了大量无人联系、无人管理的“草根”组织;同时,也有一些社会组织随意找一个挂靠单位,显得凌乱无序,很不规范。五是由于渠道不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党组织和

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工作在社会组织中的一些党员成为“口袋”党员,长时间没有组织生活。

(二)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北京市近年来着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此,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的《北京市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1+4”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所谓“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并授权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在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引领和聚合作用,团结带领本领域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承担有关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业务指导,进行日常联系、服务和管理。

(三)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主要做法

2009年3月,北京市认定了10家人民团体为第一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包括: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市侨联、市文联、市社科联、市红十字会、市法学会;2010年12月又认定了第二批1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包括: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市体育总会、市志愿者联合会、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市律师协会、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市商业联合会、市建筑业联合会、北京民办教育协会。两批2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业务领域可覆盖市级社会组织的80%左右,并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对相关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比如,团市委对青年类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市科协、市妇联、市残联分别对自然科学、妇女儿童和助残类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在市级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区县乃至街道层面也在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相应的工作体系,争取逐步形成市、区(县)、街道(乡镇)多级“枢纽”,从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

二、北京市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作用发挥情况

2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自认定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在积极联系、服务、管理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同时,也使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得到了较大提升,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形成若干亮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伸了手臂,工作的联系面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工作体系特别是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完善,联系和服务的社会群体不断扩大。比如,市总工会着力推动“服务型工会”建设,建立了19个职工服务(帮扶)中心、532个工会服务站以及大量基层组织,覆盖近400万工会会员。团市委通过举办“青年社团文化季”等形式,吸引了本领域一大批“草根”组织的参与,预计2011年底可实现与全市8000家青少年社团、近百万人次社会领域青年的互联互动;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228家 “社区青年汇”和“乡村青年社”,开展了585项青年活动,直接服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近8万人,影响带动青少年55000余人。市妇联在全市建立了6590个“妇女之家”,实现了对 16个区县的2646个社区和3944个村的全覆盖;同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将61个市级妇女社会组织纳入服务管理中,对区县层面1547家妇女社会组织进行了分类指导;此外,还通过“姐妹驿站”、“巧娘工作室”等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服务各类妇女群体。市残联与本领域167余家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建立了工作联系,并通过人员培训、项目补助、评比表彰等形式给予支持。市红十字会主动与有关民间应急搜救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工作联系,积极提供支持,一同开展工作,比如,将原民间草根组织“蓝天救援队”改造为“北京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放开了手脚,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形成了许多公益品牌

“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着很好的工作基础和优势,近年来在这些方面不断推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作或活动品牌。比如,市总工会与人力社保、信访、司法、法院等部门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六方联动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团市委实施了“100365首善行动”、“3510绿色行动”等公益活动品牌,倡导社会各界共同为青少年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号召全社会积极实践绿色出行。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打造“婚之恋”交友婚恋公益品牌,满足单身人群的交友联谊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科协、市社科联组织所属学会、研究会,持续举办“科普进社区”、“周末社区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群众、参与社会建设搭建了工作平台。市红十字会推出了999社区综合服务站“红立方”品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民、志愿服务为目标,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市体育总会通过举办山地徒步大会、自行车骑游大会、健身气功大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市律师协会通过建立法律咨询中心、开通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引导会员律师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市民办教育协会组织首都民办学校开展义务支教,同时举办民办高校诚信自律签约活动,为民办高校诚信招生营造良好环境。

(三)提供了舞台,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参与社会建设的渠道不断拓展

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积极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举办活动、承担公益项目等形式,促进其不断扩大凝聚力和影响力。比如,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二届北京社会公益活动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搭台”、“枢纽型”社会组织“唱戏”,共举办咨询活动421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82000余份,举办展示活动84场次、论坛21场次,各项活动累计吸引群众超过20万人次,活动内容涉及文化教育、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创业指导、法律维权、紧急救助、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以“整体打包”的方式,在2010年投入2000余万元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了近300项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向社会组织购买300个公共服务项目;连续两年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落实了“购买管理服务”经费,支持其开展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成立了北京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初创期的公益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前期孵化和能力建设支持,年内将吸纳约12家社会组织入驻办公并提供孵化服务,同时举办4期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6期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沙龙及研讨会,预计培训2000余人次;借助社会公益周活动平台,开展了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10大品牌评选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完善了职能,服务和管理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枢纽型”社会组织按照新的工作职责,结合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和工作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比如,团市委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市青少年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市妇联拟定了《北京市妇女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北京市妇联培育、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的办法》;市科协编制了《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手册》;市残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市贸促会制定了《关于做好对外经贸领域“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制定了《首都慈善公益行业“十二五”规划》、《慈善公益组织管理流程指引》、《慈善公益组织行政许可及监管流程指引》;市私个协制定了《引导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了内部工作制度,明确了在相关领域开展社会组织工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五)创新了工作模式,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3+1”党建工作模式,“3”是指在“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社会组织联合党总支、社会组织工作部门三个机构,“1”是指定期召开一次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交流会议。目前,市科协、市残联、市侨联、市社科联、市红十字会、市法学会、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北京工经联、市商联会、市建筑业联合会共1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了党建工作委员会,其他单位党建工作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已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在进行本领域党员情况摸底、扩大党员联系范围、建立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等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和措施,在庆祝建党90周年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区县层面社会组织工作积极开展,创造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比如,全市16个区县均已认定区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并通过在街道建立分会的形式探索街道层面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模式;东城区成立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西城区成立社会服务中心、朝阳区成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顺义区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打造本区域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石景山区为各“枢纽型”社会组织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将社会建设工作纳入街道“三定方案”,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工作力量;海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区级“枢纽”,除广泛联系区属相关社会组织以外,突破“层级”和“隶属”关系,积极与数十家驻区的“国字头”行业协会建立了工作联系,共同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密云县古楼街道在加强“两新”组织管理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商管协会”模式,在街道成立商户管理协会总会,在每个社区成立商管协会,通过这样一种“伞状”工作格局,在本辖区各类商户及相关从业人员中间建立了协调会商、风险评估、矛盾调处、联防联控、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对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对中国特色社团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国内很多省市都在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和路径,取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总体上看,都是在业务主管单位的职权归属上进行设计,或“放”或“收”、或“去”或“留”。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立基于此,但又有所突破:一是“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对象既包括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也包括尚未取得合法身份的所谓“草根组织”或其他类型的相关组

织;二是“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工作开展,最终要打破不同登记层级的界限,形成一个由市至区(县)再至街道(乡)的“伞状”治理结构,形成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一种有序治理和广泛覆盖;三是对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主要由“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担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这并没有突破国家现行法规关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制度约束,而且,即便法律法规允许一些特定类别的社会组织可以“无主管登记”,也应将其纳入“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进行日常联系,做到“有放有收”。

(二)对党领导下的群众工作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推进

做好当前的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以人民团体为骨干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也符合中央关于“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但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在原有工作模式和方法、渠道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开创一种新的工作局面,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通过“枢纽型”组织这个平台,广泛联系相应领域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更充分地发挥人民团体最广泛的的桥梁纽带作用。人民团体通过承担“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职责,可以“加宽加长”工作平台,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发挥更大作用,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工作促进关系。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举措 中央把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格局概括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长期以来,我们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方面是有传统的,也很有经验,体系比较完备,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还是“短板”,从政府单一管理向社会多元治理转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事社会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一种和谐有序、共建共享、充满活力的社会建设新局面。“枢纽型”社会组织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一种全新的社会动员机制,党和政府借助“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一平台可以迅速、有效地动员起强大的社会力量,起到“抓住一点、牵动一片”的效果。二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协调和组织机制,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而通过广大社会组织,逐步实现公众对社会生活的有效参与,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三是借助这一体系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通过发展、规范、引导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促进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具备饱满、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四)一个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还面临如何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如何进一步调动“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并发挥其作用,如何面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对“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等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一)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

2011年底前,在目前2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再培育认定几家,使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量达到30家左右,基本实现对市级登记注册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多种实现形式,在各区县及街道加快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认定工作,争取用1-2年的时间,建立起以市、区(县)、街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核心的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网络,实现对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广泛覆盖。

(二)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

继续按照有领导责任制、有职能部门、有工作制度、有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广泛覆盖、有管理和服务体系广泛覆盖、有业务和活动品牌项目的“六有”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同时,根据区(县)、街道不同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按照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探索建立多种形式、满足工作需要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形成规范化运行模式。

(三)进一步给予工作支持

继续通过“购买管理服务”等方式,根据“枢纽型”社会组织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数量,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通过购买“社工岗位”等方式,为相关“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每年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及其所属社会组织开展1-2次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凝聚力;通过社会公益周等活动平台,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带动本领域相关社会组织走上“前台”,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进一步促进作用发挥

以扩大工作覆盖面为重点,积极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深入研究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工作规律,积极探索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提高项目运作、组织策划、协调服务以及通过非行政化手段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按照“先挂钩、后脱钩”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与行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并视条件成熟程度逐步推进“脱钩”,将行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组织纳入“枢纽型”工作体系。

(五)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积极研究不同领域社会组织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服务的具体办法,同时进一步明确“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职能及权责关系,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深化理论研究,逐步建立符合首都实际的社会组织价值伦理体系、实训体系和工作理论体系;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第四篇: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小编推荐]

关于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要求,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和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建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发挥作用为目的,以加强党建为保障,密切联系通州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平台作用。

(二)工作目标。按照北京市提出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六有”工作要求(有领导责任制、有职能部门、有工作制度、有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广泛覆盖、有管理和服务体系广泛、有业务和活动品牌项目)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和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支持措施。形成与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

(三)认真开展新申办社会组织的业务初审工作。“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本领域新申请成立的社会组织,要认真了解分析,对符合成立条件的,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登记前的业务审查;对不具备成立条件的,向申办方说明理由,并做好协调工作。

(四)加大对直接主管的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掌握直管社会组织变动情况,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依法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工作职责行使不到位和出现漏洞的,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对直管社会组织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中不符合要求的,提出针对性意见,有计划地促其改造提升。

(五)积极与所分管社会组织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举办活动、开展业务指导、提供支持等方式,积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目前仍由行政部门管理的分管社会组织建立日常工作联系,使其有效掌握分管社会组织的人员构成、会员分布、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工作开展等基本信息。

(六)加强对本领域“草根”组织服务和引导。各“枢纽型”社会组织结合“草根”组织的特点和本领域的具体情况,建立基础信息库,掌握底数和基本情况;加强引导和服务,促进符合条件的“草根”组织进行登记注册,取得法人主体资格;有条件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可尝试采取“备案制”等形式,与相关“草根”组织建立固定联系和长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管理体制

(七)健全工作责任制。要把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主 管领导、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制定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要常态化推进工作,一般应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及时研究、解决社会组织工作中的问题。

(八)建立组织机构。各“枢纽型”社会组织根据单位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落实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管理社会组织数量较少的,可利用本单位原有机构和编制,内部调剂、整合,指定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社会组织工作;管理社会组织数量较多的,本单位原有机构和编制承担有困难,可根据实际工作量,通过政府购买“社工岗位”从事社会组织服务工作。

四、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工作机制

(九)制定本领域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方向、标准、重点领域、支持办法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研究、细化相关准入标准,制定明确的业务审查办法,为社会组织申办方提供服务。

(十)建立秘书长工作例会制度。秘书长工作例会是“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日常工作的有效运行平台,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社会组织秘书长或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围绕社会组织业务和党建工作,通报情况、部署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问题。要把秘书长工作例会作为日常工作中维持“纽带”关系、发挥引领作用的基本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实效。

(十一)建立日常指导监督制度。按照国家和区有关部门制 订的社会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办法,结合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加以细化并贯彻落实。按照“事前服务指导、事中参与管理、事后跟踪考评”的要求,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相关工作进行日常指导监督。

(十二)建立项目引导服务制度。以项目运作为主,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暨社会有关方面的日常联系与政策衔接,为所管理和联系的社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逐步在本领域建立起政府购买社会组织项目服务运行机制。

(十三)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社会组织发展动态,通过信息传递加强与社会建设、民政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并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等信息化资源,完善对社会组织的信息服务。

(十四)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制度。“枢纽型”社会组织要着眼于社会组织发展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为社会组织引进专业人才,制订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为社会组织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业务培训。

五、努力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十五)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组织。按照“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一起抓”的要求,“枢纽型”社会组织要扎实开展所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通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引领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全覆盖。

(十六)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枢纽型”社会组织要逐步推进“3+1”党建工作模式,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 会、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及工作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所联系和管理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指导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指导建立临时党组织、党建工作站、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办法,有效开展党的工作。

六、大力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工作

(十七)以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方式,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带领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由相关“枢纽型”社会组织负责申报、落实,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切实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十八)以购买“管理服务”的方式,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和管理工作。“购买管理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支持措施,主要用于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按照“六有”要求开展的相关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建立社会组织工作党组织,积极在所管理和联系的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扩大工作覆盖面,按照“先挂钩、后脱钩”的原则与原由行政部门管理的本领域社会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发挥引领和聚合作用,不断带动本领域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工作。

(十九)以重点扶持、项目引导等方式,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公益活动品牌项目。以项目化方式,引导、支持“枢 纽型”社会组织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示范效应好、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品牌项目;“枢纽型”社会组织要联合本领域社会组织共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带动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二十)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枢纽型”社会组织资源,积极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充分利用市级社会组织孵化网络优势,探索建立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公益类社会组织提供初期孵化、政策咨询、能力建设、人员培训、项目指导等集约化服务,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搭建服务平台,指导帮助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七、加强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

(二十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枢纽型”社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认真落实“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专门工作力量,积极研究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方法,指导、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

(二十二)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支持和帮助“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枢纽型”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的衔接工作。各“枢纽型”社会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领导责任、业务主管单位管理责任和培育扶持提供服务责任;各行政部门要 加强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积极为社会组织提供良好服务。

(二十三)创新实践,务求实效。各“枢纽型”社会组织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完善工作规范,加强自身建设,结合新城建设,开展创新实践,在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为本领域社会组织搭建联系平台,营造发展环境,共同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二十四)加强宣传,提升服务。要加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普及社会组织知识,形成全社会了解、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对本领域社会组织联系、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努力做到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开展规范、发挥作用明显,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不断发展,为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五篇:枢纽施工工作总结报告

南宁市2014大王滩水库枢纽工程运行维修养护项目

阶段验收

施工工作总结报告

编写单位:广西鑫达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日 期:2015年05月25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工程资金……………………………………………………2

三、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 2

四、运维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4

五、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5

六、合同管理 ………………………………………………………… 6

一、工程概况

大王滩水库枢纽工程运行维护分为日常养护及维修两方面内容。日常养护的原则是立足于工程现状,维护工程的原有规模标准不改变、不扩大,对已交付使用或未交付使用的工程随时进行维护与保养。

维修是对枢纽工程或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表面缺陷和局部工程问题,进行必要的修理和局部改善,防止枢纽工程设施的进一步破坏,或对达不到标准的工程进行全面整修。

二、工程资金

南宁市大王滩水库管理处根据有关批文及国家有关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招标投标。本工程招标控制价为196.16万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定点中标下浮系数为:9.58%,本工程最终合同价为:177.37万元。主要资金来源为南宁市财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

2014年9月10日,南宁市政府集中采购中心向广西鑫达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达了中标通知书,并于2014年10月8日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运维工期为365天。

三、7个月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1)日常养护:

1、主坝1座,长670m,坝外坡草皮面积59736㎡。

2、副坝10座,坝项总长1151m,副坝外坡草皮总面积37588㎡。

3、溢洪道1座长300 m,桥面、栏杆的清洁工作。

4、放水塔2座,西干放水塔、新放水塔的室内外清洁工作。5.防汛公路一副坝至十副坝砼公路的除杂草、清洁打扫工作。

6、溢洪道交通桥一座,长100m;西干放水塔工作桥一座,长37.6m,西干放水塔连桥一座,长27.3m。

7、水库护岸总长3380m,完成水库护岸预制砼六角块护坡、平台、草皮护坡的清洁工作,以及排水沟的清淤工作,草皮护坡共计8000 ㎡,对浆砌石挡土墙以及梁格、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铁链护栏等进行清洁维护工作。

8、附属设施维护:完成管理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包括对管理房楼层地面的扫地、拖地,管理房院内地坪、车库的清洁打扫工作,以及管理房周边绿化的剪枝、除草工作,管理房建筑面积2471m2;坝区绿化维护包括水库大门至管理房办公区、二副坝至三副坝整个库区管理范围内的草皮、绿化带及绿化树种的除杂草、剪枝及捡垃圾工作;以及防汛备料池的清洁工作等。

9、汛期和台风影响期间配合防汛科做好水库巡逻等防汛工作。

2)维修及修复

1、对各坝内外坡的步级、马道、砌石棱体、排水沟、防浪墙、栏杆等损坏部位进行修补、修复。具体项次如下:

(1)、2015年1月完成对五副坝顶护栏向坝內坡位移裂缝的修补,六七副坝之间挖树根、预制六角块护坡的修补工作等。

(2)、2015年1月13日、14日对雨量站自报式遥测终端机进行检测实验工作。

(3)、2015年2月完成溢洪道至二副坝之间的监测站交通桥铁门的改装工作。

(4)、2015年3月对自备发电机组进行日常维修,电瓶损坏,更换新电瓶,对启闭机进行日常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5)、2015年4月对自备发电机组进行日常维修,4月16日、4月24日库区应急发电,西干放水塔闸门、新电站放水塔闸门、采集箱门及锁等进 行刷油漆除锈处理。

(6)、2015年4月对新电站天面脱落的灰浆进行修补处理以及对新电站工作桥进行修复处理,主坝外坡松动反滤体进行修复处理.(7)、2015年4月完成溢洪道消力池垃圾清理工作。

(8)、2015年4月13日至4月18日完成引水明渠坡、顶杂草割除工作。(9)、2015年5月对主坝至二副坝通信电缆进行修复工作,5月22日对大坝安监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维护工作。

四、运维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

(一)质量保证措施

1、运维施工准备质量保证措施

在运维施工前,按照有关的运维标准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运维施工的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所有参与运维施工的区域负责人进行相应岗前技能与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施工。

2、运维施工过程制订了事前、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运维工程质量情况

1、运维施工质量自检情况

本运维项目每周项目部组织运维班组人员检查各运维部位的情况,经过月底会同业主进行全面检查运维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运维过程中没有发生运维质量事故,日常维护存在些许欠缺,但不造成恶劣影响,经整改符合要求,自评运维质量合格。

2、工程已按设计、技术要求以及计划下达的建设任务完成7个月的施工 任务,同步资料整理比较完善、齐全。

五、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一)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洁;开展文明施工大检查和文明施工评比活动,奖励先进、处罚落后,促进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2)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严禁向维护区域抛掷垃圾。

(3)施工现场明确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现场设置足够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运维区内环境整洁卫生。

(二)安全保证体系

运维中,未发生安全事故。

1、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全责,专职安全工程师主管日常工作,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做了安全防护,并且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施工人员佩带安全防护用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经常检查项目经理部内的防火设备,有损坏及时更换。

2、现在已经进入汛期,我单位在对本项目独自做好防洪度汛的同时配合防洪度汛运管科做好防洪度汛工作,预防险情对库区物资、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未发生突发事件。

六、合同管理

(一)价款结算

本项目合同总价为:1773730.26元。运维过程中无重大设计变更,有部分工程量增减。

(二)工程分包情况

本工程无分包情况

(四)财务管理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在现场设一名会计,专一为本工程的开支及时上报财务报表和进行成本核算,做到了开支合理,帐目清楚,及时了解工程实时投资和盈利状况,在施工中起到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为公司领导决策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本工程及时申报已完工程项目的进度款,资金由工程处财务科直接管理,财务上专款专用,没有出现资金外流和挪用现象,使得本工程及时支付工资,没有托欠民工工资现象发生。

下载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枢纽型社会组织展开工作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协同共治格局下妇联枢纽型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协同共治格局下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研究朱晓红 摘 要: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是当前......

    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展开模式及.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 开头部分(约占 25%: 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 题(论题。......

    科普工作广泛展开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街道主要从以......

    如何展开工作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个定位、三个管理思维模式: 一个定位,三个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培训和绩效管理),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有了目标(定位),制定计划,制度保障、通过人来贯彻和实施。 一个......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 黎城县民政局: (社会组织名称)将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促进......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

    党建工作承诺书 西宁市交通局: 我组织(西宁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将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样本)

    附件1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样本) ××××民政厅(局): 我组织(社会组织名称)将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改革社......

    党支部工作职责(社会组织)

    党支部工作职责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负......